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与南宋同行》-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们选的邸店是两层楼式的,后面还有院子,还有几趟平房,他们的车子可以停在马厩里。

      他们的那些驴子们一定很奇怪,除了还有同类外,竟然又遇到了骆驼!

      Âí¾Ç»¹Í¦´óµÄ£¬ÓÐרÈ˹ÜÀí£¬µ±È»£¬²ÝÁϵķÑÓö¼Òª°´ÌìËãµÄ¡£

      四个朋友要了两间上房,两个学生,去了中房。

      级别不够,差旅费肯定不一样,自古都是这样。

      大家忙乱了一气后,天色晚透了,就准备休息了。

      如果在临安县城,他们开办了红水溪工业园区,那么在临安城,他们绝不会办什么商业还是工业,受不了那个气。

      宋代从城市到乡村镇市的商业、手工业以及其服务性行业,大体上商业称“行”,手工业称“作”,都有同行组织,称为行会,类似近代的同业公会。

      官府将商铺、手工业及其他服务性行业,均按行业登记在册,有关人员必须加入各行会,否则不能从事该行业的经营,甚至各行业都有自己的服饰,“如香铺里香人即帽披背,质库掌事即着皂衫角带不帽之类”。

      那么官府需要的物品及工役都向各行会索取,这是白要的,会成为商人和手工业户的沉重负担。

      而且各行都有行头或行首、行老,他们负责安排行户向官府提供;并负责制定货物价格,如南宋临安府“城内外诸铺户,每户专凭行头于米市做价,径发米到各铺出粜”,等等。

      行会也是官府对工商业各业管理的组织,那个行首便是行会与官府交涉的代表。

      遇到清明一些的官员还成,要是黑一的,他们可不想受这个王八蛋气。

      好在,这个要求大多只是在大城市里施行,一些偏远的地方,还是比较松的,临安县城没有。

      ――――――――――――――――――――――――――――――――

      在临安城御街中段区右边的清风坊的一户人家里,珍宝行行首刘钱这一夜睡得不踏实。

      原因很简单,知临安府洪府尊又亲自派人来催促了。

      几个月前吧,珍宝行业内忽然出现了若干好物件,特别是那所谓的东山水晶镜。

      那可真真是宝物!

      一查,原来是从临安县城来的一个商户,据是从海外行商那里购得。

      此物一出现便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一些大户门马上重金买下,用黄花梨等硬木雕出合适的镜框,大多数竟不是给女人用的,而是自己留着把玩。

      五千贯铜钱,五百万钱啊……五十户普通人家的家财了!

      知临安府洪起畏有机会买到了一面。

      在南宋时期,官员是可以经商的,特别是一些大城高的官员。

      大宋时期的官员工资相比而言,是所有朝代中最高的了,五品以上就可以达到三十贯钱,大城市里的,还能翻倍。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啊,这个大宋时期的物价可也是最高的了。

      更重要的一,宋以前大多是大家族大地主门阀之类的子弟做官,就算也有科举制,但平民子弟尚少。

      而在大宋时期,宋太祖愿与天下读书人共同治理天下,而且宋真宗又用赤果果的“书中自有黄金屋”来诱惑读书人,所以,大多数官员都是凤凰男,一人挣钱,全家花。

      问题就来了,大城市里的物价贵啊,特别是临安城。

      在临安县城一人一天二十几文钱,可以生活下去。

      一间屋子最多五文钱一天的房租,上好的蒸饼七八文钱一个,一家五口人四五贯钱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可以偶尔吃上肉。

      羊肉吃不起,猪肉还是可以的,鱼肉更便宜的。

      但是临安城不行啊,最便宜的房租,一天一百文!

      当宋子强听闻那纪家邸店一间上房一天竟然要他们八百文钱时,当时也有些乍舌,妈蛋的,这物价,简直是上饶和上海房价的区别了。

      尽管宋朝官俸的发放中、有钱、有绫绢、有禄粟、随员用人也有衣粮、还有职田、还有各种包括赐宅第在内的赏赐。

      而且官署还有公使钱,就是类似今天的金库,专门用官员的福利发放,但是对在临安城任职的官员们来,特别是凤凰男们,根本不够的。

      他们就想办法做生意,对于这一大宋的政府不管的。

      这时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商人和官吏的联系日益增多,交往日趋频繁。

      关系也从之前的对立慢慢的和平演变成相互依赖、利用的关系,开始【创建和谐家园】结。

      同时在朝廷\"通商惠工\"政策下,社会等级逐渐淡化,一些商人也变成了\"同是一等齐民\",商人子弟中的\"奇才异行者\"也可参加科考。

      知临安府洪起畏府尊是临安本地人,他的妻子郎氏,也是本地人。

      家里有临街房十多间,而且都是面临闹市,他便将这十余间门市房拆分开出租了,一个月收入不少。

      妻子郎氏嫁到他家时,又带了一套门市房,他便让家里的一个老仆借此开了一家绸铺,生意不错。

      所以,他有钱也能买得起,如果靠工资,他只能呵呵了。

      知临安府的工作,熟悉官场的人都明白,这个工作并不是好活。

      他们头上直接着皇上和其它各种权贵,人流量又是最大,事情还多,压力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很容易得罪朝中大臣,很多人坚持原则被革职,有的则主动离职了。

      知临安府的官员在一百五十多年里换了150多个!

      基本上一年换一个了!

      (注:但是这篇文章里,只能安排他了,而且要时间长一些了。)

      洪起畏的官运一直平平,长年在其他州县飘来荡去,夫妻间长年分居。

      后来,他托上了丞相贾似道的路子,送了重礼,这才得以调回来。

      回来后,工作是极累的。

      临安城内大事情都归他管,户籍人口、收税并征徭役、颁布各种法令。

      实际上,南宋初年,临安府的最高长官为府尹,由太子兼任,直到乾道九年(117),恢复设置知府及附属官吏。

      而且他还得要教育和法律引导民众,官吏各种诉讼案件,社会治安也得过问一下,忙得不亦乐乎。

      但是他还是比较满意的,毕竟他是在家门口上班,妻子温柔贤惠,日还好吧。

      他得了一块东山水晶镜后,便送与郎氏。

      郎氏一开始喜之,但见其能使自己纤发俱悉,又惊之,感叹自己的容颜渐逝……竟然身上还未有半个子女,其实她才二十四五岁……竟不如那铜镜能让自己好看!

      但是,可不能再让大官人离开自己了!

      郎氏道:“官人啊,奴家以为,此物过于新奇,莫不如献于丞相了……你我也好保个长年厮守……”

      再送一份重礼?

      郎氏道:“奴家祈愿今生今世与官人不离开临安城!”

      好吧,祈愿上天,也不如给贾平章送礼……

      洪起畏府尊叹了口气。

      第五十一章 东山水晶镜的作用(续)

      知临安府的工作确实是一个累死人的活儿,但是也比在外面漂泊好。

      这个时空里的临安城可以称之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城,绝对不为过的。

      与此相差不过一百多年以前,来自法国西北部的诺曼人,在他们的领袖威廉的带领下,声称因血缘关系有权继承盎格鲁撒克逊人王帝爱德华的王位而大举发动进攻,结果威廉的军事行动成功,成为英格兰的君主威廉一世,号称“征服者威廉”。

      在诺曼人的统治下,伦敦终于在公元1世纪成为了英格兰的首都。

      这时,伦敦才刚刚成为英格兰地区的首都,人口不足十万人。

      此时巴黎的城建已发展到塞纳河两岸,那里的教堂、建筑比比皆是,成为当时西方的政治文化中心。

      可是人口不过三十万人。

      原本有一个可以和临安城比美的城市,君士坦丁堡,这里的城市人口也超过了百万。

      但是,那里刚刚经历了战争。

      以魔术般的外交手段闻名,人称万能蜘蛛的,巴列奥略王朝的奠基人,迈克尔八世,刚刚在161年从拉丁帝国手中夺回了君士坦丁堡,现在呢,他正在那里重建拜占庭帝国。

      那里正在重建,人口已经因为战争而急剧减少了。

      洪起畏府尊见过太多白皮肤蓝眼睛的西夷商人了,不新鲜的,但是他当然不知道这些数据了。

      他只知道三,第一是一定要和妻子郎氏厮守在临安城里,哪也不去了。第二便是好好做好这份工作。第三就是一定要结交好贾似道丞相。

      在大宋南宋时期的这一百多年里,随着政局逐渐稳定,南宋又回到了文恬武嬉的气氛中,北宋冗官的毛病又出现了。

      本来府学里就有一群大学生在学习,而府治里的官员越来越多,办公场所挤得不行。

      历届知府们都致力于办公大楼建设,厅堂建筑越来越丰富,府治门口有桥,里面建了中和堂、有美堂、香远楼、竹山阁、牡丹亭、诵读书院等几十间建筑,从开会办公到文化娱乐一应俱全。

      每到各个节日,知府大人除了进宫陪皇上吃吃饭,还要负责与民同乐一下,参与民间的活动。

      比如元宵节的晚上。

      每到这时便是放花灯的全民盛会,作为一府的最高长官,可得玩到群众中去,在二更时分,坐上提轿从府治出发,在各个街道上游荡,出来游玩的老百姓前簇后拥地跟过来了,一时间“箫鼓振作,耳目不暇给”。

      加上围观人群,听队伍能长达十多里路,最后队伍来到市西坊,就是现在的羊坝头,这里有座临时搭的展台,上面摆着用米糕做成的盆子,内油灯,照耀夺目。

      这里的知府要登上高台简单讲两句。

      不管平日里老百姓是爱戴某个知府,或者痛恨哪个知府,这时候绝对都会笑脸相迎,因为会有一个背着大布袋的人跟在知府的轿子后面,他们喜欢的是袋子里的东西,才不是坐在轿子里的人呢。

      袋子里装的,可都是当时的钞票——“会子”,这些钱可是会随手派发给做生意的人呢,每人会得到数十文,称作“买市”,当然啦,到底领红包的人是不是商贩,知府也不会在乎的啦,过节么,就是图个高兴。

      最痛苦的就是还要搞好爱国卫生运动,面子工程从来都是很重要的。

      这时万松岭两边的旧水道已经被很多官员私搭乱建给占去了,河道淤塞,流水不畅。

      而且河岸两边的居民生活习惯不好,常常把粪便、瓦砾等生活垃圾随手丢在河里,经常搞得臭气熏天。

      太影响市容了。

      洪起畏府尊就命令手下两个通判专门去安排人巡逻监督,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就上去制止,甚至亲自跑去查看巡视。

      最重要的是,他还要一把侵占河道的违章建筑【创建和谐家园】了。

      朝廷有规矩,如果水流有淤塞了,责任人就要“各减一年磨勘”,如果能拆违成功,就增加一年磨勘。

      普通老百姓哪里有能力修建违章建筑,所以一定是有特权的人干的。

      要命的是,朝廷不给自己特权来搞专项整治啊!

      所以自己这正四品的官位,在临安城不够用的,官职越大的人,他们的思想工作越是不好做呢。

      所以,问题的关键出来了,他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台,只能选贾似道丞相了。

      投靠这个时期的最强者,这是当然的选择。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8:4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