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很快,二十骑到了近前,一起翻身下马,向蔡邕父女走来。
华羽走到跟前,看了一眼蔡琰,微微惊艳一下。
没想到汉末第一才女竟然如此美貌,丝毫不在杜氏之下。
而且,看蔡琰的发髻,并非妇人,而是云英待嫁。
华羽心下一动,暗想,难道,蔡琰尚未嫁给卫仲道?
蔡琰心情略有慌乱,急忙解释道:“这位将军,家父是因为跪的时间过长,双腿不便站立,并非是故意不从相国的命令,还请将军海涵。”
华羽向蔡琰点了点头,然后对蔡邕拱了拱手:“末将华羽,见过蔡大人。”
华羽?
蔡琰不由大吃一惊,仔细一看,可不是嘛,华羽的坐骑确实是一匹浑身火红的骏马。
没想到,名震天下的平东将军,寿亭侯华羽,竟然这么年轻英俊。
一身银白色的盔甲,更让华羽显得英气逼人,威武不凡。
蔡琰忍不住将华羽跟未婚夫卫仲道相比,心中不由微微一叹。
一个雄壮威武,一个病秧子,两人的差别实在太大了。
蔡邕也微微一惊,转过头来,望向华羽:“华将军,可是相国让你来抓老夫的?”
华羽没有回答,而是给身边的胡车儿使了一个眼色。
胡车儿会意,大声说道:“相国有令,着安东将军华羽即刻前往东观。”
“不管用什么方法,务必将蔡邕带往长安。”
“哪怕是将他捆在马后,一路拖行,也必须将他拖到长安。”
这分明是董卓的忍耐心到了极点,蔡琰不由大吃一惊,急忙说道:“华将军,还请将军可怜家父老迈。”
“妾身向将军保证,定能劝动家父,离开东观,前往长安,还请将军手下留情。”
华羽对蔡琰摆了摆手,微微一叹:“蔡大人德高望重,如此忤逆相国,并非为私,乃是要为大汉保留数百年的典藏,我当然明白。”
“蔡小姐尽管放心,我虽是奉相国的命令而来,却是万万不会为难蔡大人的。”
“多谢华将军。”蔡琰这才放下心来,心中对华羽不由生出一丝好感。
董卓麾下的大将,个个都如豺狼一般,不想这华羽倒是与众不同。
这时,蔡邕忽然冷冷来了一句:“老夫多谢华将军好意。”
“但是,请华将军回复相国,老夫誓要与东观藏书共留在洛阳之地。”
“若是相国不借车马于老夫,老夫何惜一副残躯,永留魂兮于这东观之中。”
“爹爹……”蔡琰大急,一边是董卓的不耐烦,一边是蔡邕的执拗,她夹在中间,确实很为难。
蔡邕充耳不闻,更是将眼睛闭上,双手趴在地上,额头触地,一动不动。
华羽微微一叹,蔡邕就是蔡邕,虽是怕死之人,却也是心有执念之人。
董卓被杀之后,满朝文武也只有他敢为董卓哭几声,以报知遇之恩。
只可惜,王允为排除异己,更是为了立威,不顾众人反对,毅然处死了蔡邕。
蔡琰心中大急,她劝不动蔡邕,只得反过来求华羽:“华将军,家父性格执拗。”
“我也劝不动,求华将军能帮助家父完成这个心愿。”
“若将军不嫌弃蔡琰是蒲柳之姿,我愿为奴为婢,伺候将军左右,以报救父之恩。”
华羽还没反应,蔡邕就已经直起身来,怒喝一声:“胡闹,为父已经与河东卫家定下亲事,将你许配给卫仲道,你岂能给别人为奴为婢?”
“再者,你是老夫的女儿,是士族身份,岂能甘愿为奴婢之身?”
“我……”蔡琰心中一阵悲苦,这桩婚姻,是蔡邕定下的。
蔡琰见过卫仲道一次,虽然对他的才华还算佩服,然心里却很抵触这桩婚事。
深深望着蔡琰一眼,华羽微微一叹,为救父不惜为奴为婢,蔡琰之孝,确实让人敬佩。
华羽也看出了蔡琰的表情略有悲伤,以为她是因蔡邕之事而苦恼,并未当成回事。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马车行驶的声音。
蔡琰立即看过去,远处的空旷之地上,一片马车向这边行驶而来。
胡车儿又很会选时机地大声解释道:“我家将军得相国的命令后,立即派人寻上洛阳富户,每家借马车一辆,为蔡大人搬书所用。”
蔡邕震惊不已,直起身来,望向华羽……
--
作者有话说:
蔡琰:妾素有才女之称,才通财,为何不见有读者大大送来大礼物,让妾能买一支发簪或者添置一件新衣服呢,呜呜呜……
第34章 兴亡百姓苦
这次,蔡邕真的动容了。
“昭姬,将为父搀扶起来。”蔡邕想起身,但跪的时间太长,双腿酸疼,只能求助于蔡琰。
蔡琰急忙走过去,将蔡邕搀扶起来。
蔡邕向华羽深鞠一躬,行了一个大礼:“老夫多谢华将军成全之恩,能保全这东观藏书,老夫纵死无憾。”
华羽立即扶住蔡邕,叹道:“蔡大人为国有如此尽忠之心,华羽着实钦佩不已。”
“今日能助蔡大人些许小忙,我也是甚感欣慰,蔡大人无须客气。”
蔡邕忽然又语气变淡:“华将军,请恕老夫愚昧,这洛阳城中富户都是被相国所逼,不得已而迁往长安。”
“这些富户,家什颇多,仓促搬家,府中马车未必够用,岂能轻易分借给将军?”
蔡琰大吃一惊,急忙劝道:“爹爹,华将军能借来马车已是不易,爹爹又何必过问这其中的缘故啊?”
蔡邕的话中之意,华羽也能听得懂,蔡邕是暗讥他必然是用强行手段,从富户家中所抢,或许还会有无数条人命。
“哼。”蔡邕冷哼一声,“老夫一身为官,清贫廉洁,为民【创建和谐家园】。”
“若因为此事而累及无数性命,就是老夫的罪过。”
“还请华将军帮助老夫将这些藏书迁至长安,置于天禄阁、石渠阁、麒麟阁三处。”
“至于老夫,愿以残躯埋于洛阳,以赎将军杀人夺车之罪。”
“爹爹……”蔡琰又惊又怕,万一华羽恼羞成怒,恐怕今日之事会难以善了。
华羽未怒,但胡车儿却是大怒:“你这老儿好生无礼,我家将军为救洛阳百姓,不惜与吕布一战,更是冒死向相国犯颜直谏。”
“相国念及我家将军功劳卓著,特下恩令。”
“若是城内富户与百姓愿意随同迁往长安者,任何军士皆不得冒犯。”
“长安富户全部感恩于我家将军,听说我家将军急需马车,这才每家分出一辆。”
蔡邕惊呆不已,老脸通红,再次向华羽行大礼:“老夫糊涂,误会华将军,还请华将军恕罪。”
华羽扶起蔡邕,笑道:“蔡大人言重,华羽人卑言轻,只能为洛阳百姓做到这一步,说起来真惭愧之极。”
蔡邕动容道:“大难到来,满朝文武皆是各顾自身,有何人能像华将军这般,心中尚念及百姓,不惜冒死向相国犯颜直谏的?”
华羽也笑道:“大难到来,满朝文武皆是各顾自身,有何人能像蔡大人这般,心中尚念及东观藏书,不惜冒死向相国犯颜直谏的?”
“噢?”蔡邕一愣,华羽竟然只改了几个字,就把这句话还给他了。
“哈哈哈……”蔡邕和华羽对视一眼,一起大笑起来。
经此之事,两人皆是生出惺惺相惜之意,觉得彼此脾气很投合。
蔡琰也彻底松一口气,望向华羽的眼神又多了几分神采。
笑罢,华羽又叹了口气,转首望向长安方向,缓缓吟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蔡邕和蔡琰皆是才华横溢之人,听了华羽的吟诵,登时都是眼睛一亮。
“子翼……”蔡邕对华羽有亲近感,直呼其表字了,“你刚才所吟之诗,韵律与世不同,不知是出自何人之手啊?”
华羽淡淡一笑:“此番迁都之事,华羽有感而发,在蔡大人与蔡小姐跟前班门弄斧,惭愧惭愧。”
“啊……”蔡邕和蔡琰又吃了一惊,一起望着华羽,一脸不可思议。
董卓麾下的虎将,西凉大老粗,竟然能作出如此惊世之作?
看着二人表情,华羽心中暗暗得意,却故意装作不解:“蔡大人,蔡小姐,莫非我所作的这首词,有何不妥之处?”
“不是,不是……”蔡邕急忙摆手道,“并无不妥,没有丝毫不妥,反而是惊世之作。”
“只是,老夫实在是始料未及,子翼武艺超群,天下无敌,行军打仗更是无人可及。”
“却不想,子翼竟然还有如此文采,真是文武全才啊。”
蔡琰妙目一转,娇声说道:“华将军的文采,蔡琰真心佩服。”
“蔡琰有一小小请求,不知华将军可否满足?”
华羽微微含笑:“蔡小姐请说。”
蔡琰说道:“蔡琰生平,最恨胡人南下叩边,杀我【创建和谐家园】,掠我【创建和谐家园】为奴。”
“不知华将军可否以此为题,作诗一首,以圆蔡琰自小之梦?”
华羽心里明白,蔡琰这是对他刚才这首词有所怀疑,怀疑不是出自他之手。
所以,蔡琰才要故意考验他一下。
嘿嘿,虽然这首词确实不是出自我之手。
但是,唐诗宋词尽在胸怀,你要是能考得住我才怪。
于是,华羽故意叹了口气:“没想到,蔡小姐竟是我华羽的知音。”
“我曾经发誓,此生必然要纵马持戟,杀入胡地。”
“非但要救回被俘同胞,更是要将胡人之患彻底解决。”
“既然蔡小姐与我同感,我便以《出塞》为名,作诗一首。”
“若有何不妥之处,请蔡大人与蔡小姐多多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