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隐侯》-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宁容满脸热情的挥挥手,不满意的说道:“咦奉孝太客气了,先生,先生的叫,把大家的感情都叫生份了,我唤你奉孝,你唤我致远即可!”

      伤感情?

      郭嘉撇撇嘴,咱俩好像是第一次认识吧,这哪有感情可以伤呢?

      宁容知道古人交朋友特别热情,于是努力的让自己洋溢着温暖的笑脸,好给郭嘉一个好的印象。

      他却不知道,郭嘉已经先入为主的认为他是个玻璃了,看到他如此自来熟的表情,越发肯定了他的身份。

      宁容犹自不知的和郭嘉亲近着,郭嘉不动声色的悄悄躲避着。

      不过,宁容可是有着穿越者特有的金手指呢!对付一个年轻的郭奉孝,他还是有信心的。

      “奉孝,你可是来自冀州?”宁容老神神在在的问道,语气却是异常的肯定,那模样仿佛再说,你不用骗我,我都知道。

      没看到郭嘉身边那书童目瞪口呆,一脸不敢相信,流口水的模样吗!

      看来,自己猜对了!

      宁容暗自想到,这个时间郭嘉也应该出来寻找明主了。

      郭嘉并没有多少惊讶,“先生与嘉同谋乎?”

      “然也!”宁容面不改色的坦然道,心中却是不由的暗自嘀咕,果然是有名的谋士,这智商是硬伤啊!

      “天下大势已定,潜龙在渊,猛虎啸林,此正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事开太平之际,容怎敢视若无睹!

      正所谓,学成武艺,卖与帝王家,太公有才,纣王不用,自有王用,容所眷者乃是这天下之人!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大汉将倾,群雄并起,战国纷乱又有重开之势,只是可怜了天下百姓。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唉

      宁容双手负后,满脸伤感,双眼迷离着仰望着遥远的天际,一副悲天悯人的高人姿态。

      那里

      仿佛金戈铁马,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郭嘉双眼锃亮的盯着宁容,内心一阵激动!

      “好!”

      “好一个,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事开太平!”

      ¡°ºÃÒ»¸ö£¬æûÍõ²»Óã¬ÍõÓã¡¡±

      “好一个,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郭嘉抚掌赞叹道:“致远有如此胸怀,却让嘉惭愧之至,今日听致远一番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嘉受益匪浅啊!”

      好?

      是好!可这也不是我说的,自己只是借用前辈的话罢了!

      不对!

      是后辈!自己生活在汉朝呢!

      后辈们,你们就高兴吧!庆幸吧!你们的思想竟然能够穿越千年来到这大汉落地生根!

      你们不用谢我!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宁容大言不惭的心里一阵暗爽,自己这算不算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呢?

      嘿嘿

      心中所想,宁容脸上恰到好处的露出了一丝谦逊的笑容,笑着摇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那般胸怀。

      郭嘉忍不住试探问道:“听致远所言,欲投奔长安不成?”

      宁容翻翻白眼反驳道:“奉孝何故欺我,这大汉江山早已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与其浪费时间救活这可古老的树,倒不如重新栽种一棵!”

      郭嘉听到宁容之言,眉开眼笑的看着他,是越看越顺眼。

      他的心里无比的舒服,这些话也正是他所想的,可是,他却不能说出了,大汉王朝虽然腐朽不堪,可是这天下忠于汉朝正统的人比比皆是,就连他的好友荀彧也一直坚信拯救大汉王朝。

      为了这大汉王朝,他们不知的辩论了多少次,郭嘉也知道了他们的底线,一直把这些话放在心底不敢明说,只是他的放荡不羁的行为,就是一种无声的抵抗。

      没想到,今日自己是乘兴而去败兴而归,本打算继续归隐山林呢,却不想在此地碰到了宁容。

      一番话,听得他是连连点头,只感觉宁容都说到自己心坎里去了。

      第四章 宁容以致远

      第四章 宁容以致远

      三匹马,三个人,缓缓而行。

      郭嘉和宁容越谈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势。

      “宦官干政,外戚掌权,帝势衰弱,惑乱朝纲,若是能有太公一般的人物,整肃朝纲,扶持幼帝,这天下许是还有救吧!”郭嘉感叹的说了一句。

      宁容不赞同的撇撇嘴,却是没有说话。

      郭嘉一直注意着他的动作,虽然交流不多,可是他往往能够听到些新奇的语言,让他耳目一新。

      现在见他一副不屑的表情,哪里还不知道,自己这个新认识的好友又有不同的见解了。

      “致远,难道你不认为这是大汉衰败的原因?”

      宁容摇摇头,这种事情,千年之后的人早就讨论了无数遍了,他也的确没有兴趣再复述一遍,不过,郭嘉可是自己的潜力股,自己不能让他太寒心了。

      宁容叹息一口气,“奉孝说的自然是有道理的,可是,这大汉灭亡不能全部归罪在桓灵二帝的身上,说起来这光武帝刘秀早就为后世子孙埋下了祸根!”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各久必分,奉孝有没有考虑过这其中原因?”宁容反问道。

      “这个分久必合,各久必分果然有道理!”郭嘉沉浸在他的话中,不断点头。

      西周灭亡,遂有春秋战国,在到秦一统天下,却不想二世而亡,汉高祖腾龙而起建立大汉王朝,再到后来,王莽乱政,赤眉绿林并行,最终光武帝成为中兴之主,如今这天下眼看就要陷入战乱,这还真应了这八个字!

      分久必合!各久必分!

      “只是这原因?”

      郭嘉摇摇头,他能够举出许多原因,可是他知道,这些并不是宁容想要的。

      “愿闻其详!”

      宁容轻轻胖子,“咳咳!咱们反着说吧,大汉为什么走到如今这地步?最直接的原因!”

      郭嘉沉思道,“黄巾之乱!”

      宁容点点头,就知道你会这么说,“黄巾之乱,声势浩大,朝廷震动,一方起义,八方支援,这天下八州纷纷响应,除去极个别心怀不轨之人,大部分解释农民!”

      看郭嘉同意自己所言,宁容继续讲道:“百姓最是良善,但凡他们有一丝活路,谁愿意做这杀头的买卖?难道他们不明白,就算换了朝廷,他们还是要回家种地吗?”

      “不错!那嘉明白了,你是说百姓没有了活路!”郭嘉心思一动,瞬间明白了他想说什么。

      “土地兼并乃是这动乱原因之一!世家大族,横征暴敛,鱼肉乡里,强买强卖,多少人家走投无路上吊【创建和谐家园】,又多少人卖儿卖女家破人亡,豪强视百姓如浮萍,百姓视豪强如仇寇,这才是正真的【创建和谐家园】!”

      宁容满脸鄙夷的神色,让郭嘉明白了,自己这位好友只怕对世家大族没有什么好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鬼!想想吧!若不是这些世家大族推波助澜,这天下怎么会如此破烂不堪!若不是世家大族贪得无厌,这天下又怎会尸横遍野!”

      郭嘉沉默了下来,不可否认他说的都是对的,可是,这根本就是个死结,世家大族掌握知识,没有他们这天下不会重建,而且一旦重新建立天下,总会有新的贵族凌驾百姓之上,也许百年之后,又是一场灾难。

      这个

      郭嘉突然迷茫了,那自己所学又为了什么?

      难道只为了完成这个百年的太平天下!

      不对!

      他说过,为万世开太平!那他定然有良策了?

      郭嘉眼眸瞬间亮了起来,请教道:“致远有何教我?”

      教你?

      自然可以!

      宁容叹息一声,想要结束这个怪圈,太祖他老人家早就说过了,可是在东汉,这个字把持在世家手中,天下皆是盲的时代,谈那些为时尚早啊!

      摇摇头,“不瞒奉孝所言,这天下九州动荡不安,改变山河轻而易举,正所谓打天下易,守江山难!更何况是一守数百年,这就需要与时俱进的制度!

      就像周天子分封天下,以为屏障,故做江山八百年而变,秦始皇收天下以为郡县,二世而亡,汉高祖郡国制安定天下,汉武帝推恩令中央集权,制度没有一成不变的,只有适应的才是最好的!”

      郭嘉一边看着宁容平淡的眼眸,另一边心里却是掀起了惊天骇浪!

      自己到底认识了什么样的怪才!

      所有人正在抱着幻想拯救大汉王朝的时候,自己等人已经在盘算着重开九州了,本以为自己的谋略已经走在了天下之最!

      却不想,这个宁容,宁致远却在考虑着如何奠定万年江山的根基!

      听起来好像是痴人说梦,可是郭嘉有种感觉,他并不是信口开河之人!

      郭嘉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努力的平复下自己的心情,“致远,你的意思是,若想天下长治久安,必须解决两个问题,土地兼并和官僚制度!”

      “不是!”宁容断然摇摇头。

      郭嘉疑惑的看着他,这不是你自己所言吗?

      “第三个,君主思想!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覆舟,亦能载舟!再好的江山碰到昏庸之才,也会分崩离析!”

      宁容说到这,想起了那个遗臭千年的隋炀帝杨广,那可以说是自作孽不可活的典范了,若不是他胡作非为,大隋怎么会百年而亡!

      “你这是儒家思想?不对!儒家忠君爱国,你可算不上;你是墨家思想?也不对!墨家兼爱非攻,你这满口杀伐,也算不上那你这是”郭嘉迷惑的嘀咕着。

      宁容亲切的拍拍郭嘉的肩膀,“什么思想,我已经也不知道,若要起个名字,那就唤作,宁容思想吧!”

      “宁容思想?呵呵”

      没人知道,后世扑朔迷离的宁容思想就这样被两个人三言两语确定了下来。

      “宁让人,勿使人让我;宁容人,勿使人容我;宁吃人亏,勿使人吃我亏;宁受人气,勿使人受我气。”

      这句话也成为宁容一派最大的争议,有人说这是谦谦君子的典范,也有人说这是刚强内敛的要求。

      第五章 煮酒论明主

      第五章 煮酒论明主

      日薄西山,红光烧天。

      赶了一天的路,宁容又渴又累,看着前面一个镇甸,很是愉悦的转身对着郭嘉说道:“奉孝你看,那里有个镇甸,咱们去那里休息一夜如何?”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21: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