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虽然丁原对于吕布有很多顾忌,认为吕布野心太大,甚至丁原可能会为了大汉的安定,而斩杀吕布。但是吕布必定是丁原的义子,两个人相处多年,私人感情还是很好的。所以蔡邕看不起吕布就是看不起丁原。丁原当然要拍拍【创建和谐家园】走人了。
其实这已经是丁原客气的了,要是眼前的人不是天下名士的大儒蔡邕,要是换成别人,说不定丁原当场就会翻脸。
丁原带着吕布回到军中,却是再也么没有谈起蔡琰的事,而是【创建和谐家园】众将,一起讨论起眼前洛阳的形势。
“当下洛阳的形势,比我们想象的要严峻得多,董卓本来带来了三万西凉骑兵,现在又收复了五万北军,现在董卓手中已经有了五万北军,又有洛阳城池高大坚固,难以攻打,这样一来我军就完全陷入了被动。同时一些诸侯听见董卓势大,已经退缩了回去。现在能帮到我们的,就只有袁绍和袁术的军队,不过这两个人的兵马也是不多,而且董卓后续的二十万西凉兵,这几天就会到达,诸位将军现在形势如此,不知诸位将军有什么意见,都说说吧。”丁原开门见山,把洛阳的形势说了出来,和众将讨论。董卓现在实力强大,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所以丁原一开始,也并没有想要隐瞒众将什么,只是实话实说。
“在下以为,现在董卓军力强大,我军应该先派兵攻下黄河渡口,保证我军的后路,这样才能使得我军立于不败之地。将来和董卓军作战,战事顺利我军可以取得洛阳,倘若战事不利,我军还可以渡过黄河,返回并州。”高顺凝神思虑了一会儿,然后幽幽地说道。
在吕布看来,高顺的主张无疑是正确的,现在董卓入主洛阳,乱世将起,在乱世之中能够有一块立足之地,才能够安身立命,再图发展。并州虽然不大,也不够富庶,但终究是一州之地,倘若能够退守并州,占据一州之地,对于将来的乱世争霸无疑是最好的,可是这话吕布却也只能自己想想,并不能说出来。先不说众将,就是丁原也不会让吕布这样做的,必定丁原是忠于大汉王朝的,对于大汉王朝还有着无限的遐想。
“吕布我儿,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丁原听了高顺的意见,却是并没有说话,反而回头看向了吕布。
虽然不论吕布说什么,丁原最终还是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但是丁原向吕布征求意见却是必要的。因为现在丁原的手下将领主要分为两派,一派接受丁原的直接领导,而另一派却是以吕布马首是瞻。比如典韦,魏续等人。所以丁原询问吕布,就表示对这些人的尊重。虽然现在吕布能够控制的力量很有限,仅仅限于自己的五千并州狼骑而已。
“回父亲大人的话,孩儿认为高将军的话很对。我军因该派兵占领黄河渡口,不过占领黄河渡口的目的,不是为了我军留下后路,而是要从并州调来更多的兵马。现在董卓军虽然看起来强大,其实不然,董卓以三万西凉骑兵,强行吞并五万北军,虽然成功,但是对北军的控制有限,平常尚不见得,一旦有战事发生,北军必定不堪重用。我们再看董卓的二十万援兵,虽然阵容强大,但是凉州苦寒之地,久经战乱,收成还不如我们并州,能有多少钱粮,那里养得了这么多的兵马?所以西凉援兵号称二十万,其实不过是二十万流民,前来洛阳讨生活而已,其战斗力根本不足挂齿,只要不让它们进入洛阳,依靠城池,在野战之中,我军一举可灭。现在,董卓军中唯一能让我军担心的,其实不过是那三万凉州铁骑。凉州铁骑悍勇无匹,训练有素,天下无双,不过也只是善于野战,不善攻城,只要我军能够避免和凉州铁骑野战,战胜董卓其实还是有很大的把握。”吕布堪堪而谈,顺着吕布的话这样想下来,众将脸上的阴云突然一扫而光,刚才在众将看来已经不可战胜的董卓,现在却好像变成了纸老虎一般,似乎只要丁原率兵一桶,董卓这个只老虎就会瞬间破灭一般。
不过吕布说这样的话,却也是不得已,就吕布内心而言,是不愿意和董卓拼个你死我活的,可是吕布明白丁原是不会同意的。既然丁原已经下定了决心,要和董卓拼个你死我活,吕布就只能选择全力帮助丁原,打倒董卓,正所谓尽人事而听天命,就是这个意思。
“果然父子连心,吕布我儿的意思,也就是老夫的意思。这大汉的天下,只能掌握在大汉天子手中,任何想要染指社稷神器的人,都将被消灭,这就是我们这些大汉男儿的命运。”丁原一字一句的说着,显然是下定了决心。“众将听令,高顺,你连夜率领本部五千兵马赶往黄河渡口,务必将其抢占,同时传令张扬,尽起并州之兵,前来支援。”
就在丁原众人商量定了下一步行动计划的时候。在洛阳城中,新的大将军府中,李儒和董卓也正在密谋。
“大将军好消息,我们的二十万西凉援兵已尽到了。”李儒满脸堆笑,来到董卓的身边。
“是吗?既然已经到了,为什么还不进城?我有了这二十万援兵,到时要看看朝野之中,还有那个不识相的敢龇毛。”听了李儒带来的消息,董卓满脸的振奋。显然这些日子,董卓也觉得依靠自己带来的三万凉州铁骑,以及新近归附的五万北军,有些镇不住场面。现在董卓听到二十万援兵到来的消息,终于一颗心放进了肚里,顿时有了掌握乾坤,独断寰宇的感觉。
“呵呵,大将军,是我不让援兵进入洛阳的。”看着董卓,李儒露出了一个阴险的笑容,董卓对于李儒这个笑容很熟悉,知道李儒又要实行什么阴险的计划了,也并不着急开口,果然李儒后面的话,令得董卓眉开眼笑,大声称妙。
第109章 洛阳(二)
“大将军,您现在坐拥二十万大军,执掌大汉神器,天下诸侯看见大将军雄踞洛阳,威震天下,哪一个不动心,那一个不想着有朝一日,可以性大将军这样威风?所以眼下朝廷虽然平静,但是暗流涌动,许多针对大将军的策划,已经开始实行。而大将军现在需要的,就是震慑群雄,使得天下所有打坏主意的诸侯,都感到胆寒,从而树立起强大的威信,这样大将军才能称霸天下,而没有后顾之忧。”李儒眼中露出神秘一笑,看着董卓,等待着董卓的反应。
“恩,你说的确实不错。洒家三万凉州铁骑进入洛阳,到了现在,也只不过堪堪控制住洛阳的局势。可是真要号令天下,称霸天下,的确困难无比,不知李儒你有什么好办法?”董卓虽然心中兴奋不已,面上却做出淡定的神色,向李儒请教。必定董卓现在一旦稳住洛阳的局势,就很可能一下子行霸天下,但是只要稍有闪失,也会落得的死无全尸的下场,这就由不得董卓不加谨慎。
“在下已经为大将军想好了两条计策,有我李儒这两天计策,大将军足可以称霸天下。这第一就是让李傕郭汜分兵两路,一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夺取洛阳周围城池的控制权,彻底控制洛阳周边,这样一来我军就在洛阳彻底扎下了根基,即便有其他诸侯想要染指洛阳,也变得困难无比。而另一路大军,则开往长安,长安乃是大汉龙兴之地,民富国强,易守难攻,先秦吞并天下之根及所在,大将军若是的了长安,则三辅之地尽归大将军所有,到那时大将军进可虎视中原,吞并天下,退有三辅雄关可割据一方,到了那个时候,大将军雄霸天下,实力之强无人能够撼动。”李儒堪堪而谈,说道高兴之处,竟然止不住眉开眼笑,好像董卓的霸业,只在他言语之间便可完成一般。
“李儒你说的没有错,不过我刚入洛阳,执掌朝廷不过数日,这样大的动作,怕是朝臣们不会同意吧?”董卓虽然狂妄,但是身为武人,和那是士子学者想必,总觉得自己低了一头,现在董卓即使当了大将军,对于那些执拗地文人,还是免不了有些担心。
“将军执掌兵事,只需发令即可,何必和那些酸儒商议,那些人平日里饱食终日,只知道夸夸其谈,哪里懂得是么治理天下,此事当将军当断则断,万万不可延误,迟则生变。”李儒倒是和董卓不同,根本看不起那些所谓的名门之后,天子门生。
“不错,这件事情就照你说的去做,我准你拿我的令箭传令李傕郭汜,即刻行动,不得延误。等我真正掌握了长安和洛阳,我倒是要看看,还有谁能和我抗衡。”董卓终于下定了决心,要以最快的动作,掌握天下形势。
“大将军,我今天要献给您的第二策,就是专门对付这些文臣士子的。大汉立国以来,因为高祖惧怕将领拥兵自重,故而重文轻武,大力提高文臣的地位,而打压武将的地位,以至于那些士子,一个个自以为圣人门徒,高傲自大,桀骜不驯。大将军执掌朝政,要想减少麻烦,就必须像秦始皇那样,清洗朝中文臣势力,只有如此才能保持朝廷的纯洁性,树立大将军无上权威。”李儒隐隐的一笑,狠辣之情油然而生。
“是啊,说真的洒家已看不惯那些自以为是的文臣嘴脸,但是杀人总要有个由头,我若随便杀人,怕是会引起朝野不满,必定我来到洛阳时日尚欠,还需要巩固根基。”董卓虽然杀伐果断,然而文臣在大汉朝的地位特殊,即便是灵帝在位,虽然有党锢的纷争,但是也没有敢对朝中的文臣下死手,所以对于这件事情,董卓还是很有顾虑的。
“呵呵,大将军放心,我李儒做事,怎么会没有轻重,让大将军背黑锅呢?”说到这里李儒突然掉转了话题。“大将军觉得刘协此子如何?我观此子聪颖,有君王之像。听说灵帝死前,曾有遗诏要传位于此子。”李儒此时,倒是显出对刘协很感兴趣的样子。
“嗯,这件事情洒家也是听说过,不过这件事情与洒家有何关系?”看着李儒突然提起刘协,董卓倒是有些不解。
“嘿嘿,大将军明日可在朝议之时,与朝中诸位大臣商议废立新帝之事,到时候那些不满大将军的大臣,必定会跳出来反对,到那时大将军再拿出灵帝的遗诏,当场宣读。如此一来那些反对大将军的人,就变成了反对刘协做皇帝,反对灵帝的遗诏。届时大将军可以以叛逆之名,将这些大臣统统处死,自此之后,朝堂之上,还不是大将军一个人说了算么?”李儒偏着脑袋,嘿嘿笑道。
“你说的有理,可是我们哪里来的灵帝的诏书?”董卓看着李儒,有些发痴,显然现在的董卓,还没有进入手握权柄,执掌天下的状态,所以做起事来还有些束手束脚。
“大将军请看这是什么?灵帝的诏书,属下已经为大将军准备好了。”说着李儒从怀中,取出了一张明黄色的绢布,交给了董卓。
董卓伸手接过李儒手中的绢布,展开一看之下,竟然吓了一跳。原来这竟然是一道圣旨,上面还加盖了灵帝的玉玺。董卓再看这圣旨上的意思,一下子明了了,这竟然是一封,让刘协继位的传位诏书,不过这并不是董卓的吃惊之处,真正让董卓吃惊的是,这张圣旨上,竟然指名道姓的写着托孤与董卓,希望董卓能够辅助刘协,中兴大汉。
这可就了不得了,本来董卓进京,不过是奉了何进的命令,可是有了这张圣旨,董卓的身份就不再是一个小小的刺史,而是大汉朝真正的托孤重臣,厚实的顾命大臣。这顾命大臣的权力极大,在皇帝不能亲政的时候,几乎可以享有皇帝的一切权利。
董卓拿着这张圣旨,翻来覆去的在手中把玩,久久也舍不得放下,好像这张圣旨有着多么的珍贵,虽然董卓心里也明白,这圣旨不过是李儒捣鼓出来,欺骗天下人眼球的而已。
要是死去的灵帝,知道自己的传位诏书,在董卓手里有了这样一张翻版,而且自己的幼子刘辩也终于可以登基称帝的时候,灵帝会作何感想?不过无论如何,灵帝临终的寄托,董卓还是最终帮助灵帝完成了,从这一点上来说,董卓也算是灵帝冥冥之中的托孤重臣了。
“大将军,现在虽然一切尽在我军掌握之中,但是仍然有不少的变数,大将军不可不防。我军虽然军力强盛,但是诸侯之中丁原,袁绍以及袁术却都不可小觑。将军还需防备一二。”看见董卓的神情,李儒忍不住又出言提醒道。身为军师,李儒深刻的明白,无论如何都不可小觑自己的敌人。
“哈哈哈,李儒你放心吧,丁原不过老朽而已,我早晚必杀之,至于袁绍袁术两兄弟,他们若是合成一股,我尚且忌惮三分,然而他们兄弟离心,有哪里能够和我为敌,不过是些宵小而已,我弹指间就可以让他们灰飞烟灭。”董卓哈哈大笑,对于这几个人却是并不在意。
第二天一早,洛阳皇宫之外人头攒动,要上朝的官员,都早早的来到了皇宫之外等候。不过来到这里的,却并非都是官员,大多是官员们带来的仆役,护卫之类。试想能够上得了朝的,都是大汉王朝的【创建和谐家园】,谁家了不是仆役门人一大堆,有些喜欢显摆的官员,自然会带上很多随从前来。
当然带仆役随从的,其实只能是大汉朝庭的小官,像董卓,丁原以及袁绍这种大汉朝的实权人物,来到的时候,却是直接带来了自己的卫队。也是没办法,现在的洛阳争斗的厉害,不多带点人么,这些人还真得不敢随便出门。
终于朝议开始了,董卓大马金刀就率先走了出来,往堂上众人面前一站,抚摸起自己肚皮。
“诸位,本大将军入朝以来事必躬亲,兢兢业业为我大汉做事,然而各地纷争不止,天下百姓仍旧不得安居乐业,本大将军思虑良久,终于得知我大汉朝的问题,不是出在别处,而是出在朝堂之上。我等想要中兴大汉,就要率先改革这大汉的朝堂。”董卓绕了一个弯,自以为得意的看看众大臣们,马上就有和董卓亲近的官员随声附和。
“大将军说的对,这大汉的朝廷是该改改了,也只有大将军才能完成这种改革的创举,令得大汉朝旧貌换新颜。”众人人望去,这个附和董卓的官员,乃是董卓新近提拔的陈二狗。
这陈二狗本来是个地皮,后来家里人使了些钱财,让这陈二狗在洛阳城混了个守门的差事,却不成想这陈二狗一发不可收拾,竟然靠上了董卓这颗大树。
原来当日,董卓大军抵达洛阳后。却看见洛阳城门紧闭,竟让将董卓拦在了城外。必定洛阳乃是国都,守城的官兵看见有大军到来,很自然的关闭了城门,可是这陈二狗却是不同,趁人不备,带了几个地痞,竟然悄悄开启了城门,将董卓放了进来。
这下子,陈二狗可是发达了,董卓为了对他表示赞许,决定要升陈二狗的官。可是董卓进入洛阳,守城的自然就变成了西凉兵,让陈二狗再去守城门显然不行,必定有了这次的经验,就算陈二狗想去守城门,董卓也不放心啊。不过看见陈二狗能言善辩,董卓就让陈二狗做了个文官,专门负责上朝的时候,找大汉朝的大儒名流们抬杠,这样一来倒也发挥了陈二狗的特长,而且地皮和文士也不是一个路数,陈二狗上任以来,倒是也为董卓在朝堂上出了不少力,这不现在看见董卓开口,陈二狗马上就附和了起来。
第110章 袁绍跑路
听见陈二狗的附和董卓只是淡淡地一笑,接着说出自己的改革大计。
“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少帝自登基以来,昏庸无能,上不能服众臣之心,下不能体恤黎民百姓,以至于朝野失德,酿成十常侍之乱,更使得大将军何进往死,可见以少帝之才,实在不能匡扶时机中兴大汉,所以我董卓秉承上天爱民之德,决定效仿上古圣贤,行废立之事,辅助有德君王重振汉家江山,不知诸位以为如何?”董卓将自己准备了一夜的说辞抛了出来,一下子就震惊的所有文武大臣神色巨变。
本来这些大臣们就觉得,董卓不过一个山野匹夫,因为巴结十常侍才混了个西凉刺史,已经是小鸡变凤凰了,却没有想到董卓的运气真不是盖的,大模大样的跑到洛阳,竟然遇到十常侍和何进同归于尽,这董卓竟然依靠手中军力强大坐上了大将军。在大臣们想来董卓已经顶天了吧,却不成想,董卓的胃口不止于此,现在连皇帝他都想随意废立。正是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是让董卓这样闹下去,大汉王朝还不成了他董卓的茅坑,董卓香辣什么屎就拉什么屎?
不过这话对于众文武大臣而言,也就是心里想想,绝技不敢说出来,必定董卓大权在握,随便杀个把人董卓并不看在眼里。不过这倒不是说,天下就没有人敢惹董卓,这不董卓刚一说完,旁边的丁原就站了出来。
“大胆董卓,你是什么东西,竟然敢擅自议论废立天子?你这等乱臣贼子,有何面目站在这庙堂之上?”丁原此时已经怒不可遏,虽然丁原对于董卓这个人很有意见,但是却也没有想到,董卓竟然这么的猖狂。
“哼,我董卓是什么东西?这话也是你丁原可以说的?你难道以为,就凭你那几万人马,可以与我抗衡?告诉你,我杀你丁原,如同杀一只狗。”看见丁原暴跳,董卓气焰更是嚣张。
就在董卓说话的空当,大殿外面一阵甲胄碰撞之声传来,原来董卓一早,就在大殿之外准备了甲士,只要话头不对,就可以立即动手。听见殿外传来的甲胄之声,许多原本被董卓的话激怒,就要上来围攻董卓的大臣们,都脸露难堪之色,将到嘴的话生生咽了回去。
“怎么?董卓匹夫,你是想在这大殿上动手么?”就在此时,突然一个洪亮的从丁原身后传来,一个伟岸的人影,就从丁原身后闪了出来,挡在了丁原和董卓之间,此人正是吕布,吕布手按剑柄,向着董卓踏出一步,这一步之间,董卓就觉得自己好像掉进了冰窟窿一般,浑身寒意森森。刚才嚣张跋扈的形象一扫而空。
董卓看着吕布,不由自主的退后几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的失态,大感恼怒,就要拔剑出鞘,招呼殿外的甲士进来厮杀。
正在此时,却是有人伸手按在了董卓拔剑的手上,阻止了董卓的动作,董卓回头一看,阻止他的不是别人,正是李儒。
“将军不可,此人乃是丁原之义子,并州军第一猛将吕布是也,此人勇武,天下无双,将军若是在这里和此人动手,怕是我等都不会有活路了。”李儒将手按在董卓的手上,来到董卓身边,对董卓轻轻耳语,却是着实吓了董卓一跳。
作为武将的董卓,自然也听过吕布的勇武,只是董卓一时和丁原置气,却是把这吕布给忘了。一想到那些关于吕布的可怕传说,董卓心中一个咯噔,只能把火气压了下去。
“哼,董卓逆贼,我们袁家世世代代受到大汉恩典,岂能与你这等逆臣为伍,你我之间的仇怨,日后自有了断。”看到吕布的出现压制住了董卓的嚣张气焰,袁绍忙出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说了句狠话,站在了丁原旁边。
要是吕布不出现,袁绍是断然不敢站出来和董卓翻脸的,必定面对董卓藏在殿外的西凉兵,袁绍没有把握自己一定能活着出去。不过现在不同,有了吕布出面,而且显然董卓非常忌惮吕布,这就给了袁绍一个机会,一个争取大义名分的机会,袁绍自然是不会放过这样一个,可以让自己扬名的机会。
看到董卓今日的表现,袁绍已经明白,自己是不可能和董卓同殿为臣的,不过这样也好,董卓越是嚣张,越是跋扈,树敌也就越多,而袁绍就越容易争取到盟友,从而袁绍越能通过打到董卓获得利益。
“哼,袁绍小儿,你又和能耐在此叫嚣,难道以为老子杀不了你么?”董卓看见袁绍嚣张,轻蔑的笑了笑,并没有将袁绍看在眼里。
“呵呵诸位将军,我家大将军方才之言,只是和诸位大人商议,诸位大人与我家将军同殿为臣,难免意见不合,不过到也用不着剑拔弩张,大家都是为了中兴大汉,意见不同可以慢慢商量么。”看见董卓和丁原以及袁绍闹翻,而碍于吕布的武力,董卓又不能之家叫人出来杀人,一边的李儒只能跑出来和稀泥,说的话也是不伦不类。不过好在两拨人也没有想着,要在这大殿之上分出个高下来。于是便在李儒的劝导下,甩着袖子冷哼一声,各自离去。
“李儒?那吕布果真如此厉害?难道我藏在殿外的数百西凉精锐,都不是他的对手?”一回到大将军府,董卓就质问起李儒来了,对于今天所受的气,董卓是在心里不甘,必定董卓现在已经是大将军了,自认为朝中大臣,包括少帝在内都得仰其鼻息,却没有想到今天吃了这么大的亏,也就难怪董卓久久不能释怀了。
“大将军,小人今日可是救了您的命啊。那吕布的威猛,我并不清楚,只是道听途说而已,可是大将军当时,与那吕布之间的距离,不过五步而以,而站在殿外的士兵,距离大将军却有百步之遥,大将军要是真的和那些人大打出手,怕是等士兵冲过来的时候,大将军和在下怕是已经一命呜呼了。再说了,大将军您的身份何等尊贵,何必和几个跳梁小丑置气,用不了多少日子,大将军就可以雄霸天下,到时候收拾他们,不过犹如屠鸡宰狗一般。”李儒好像智珠在握,言辞凿凿,倒是说的董卓的气消了不少。
“好了这件事情就到这里吧,不要再提了,那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董卓倒是挥挥手,将这件事接了过去。
“大将军,袁绍此人今天的话,你可还记得?”李儒一笑,却是问起了董卓。
“这个【创建和谐家园】小子,仗着自己家的势力,尽敢在大庭广众下之下羞辱我,我迟早必杀之。”董卓恨恨的道。
“大将军此时宜早不宜迟,袁家四世三公,树大根深,若不早除,他日必生祸端,大将军何不借着今天之事,先将袁家满门拿下,他日再行发落,免得他们联系门生故吏,与大将军作对。”李儒嘴角一抽,就这样决定了袁家的命运。
“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吧。袁家的事就这样了,那丁原该如何处置?”董卓又问起丁原的事。
“呵呵,袁家一除,洛阳城中众大臣之中,便没有能够领导众人的人物,洛阳自然就掌握在了大将军手中,此时正好出兵消灭丁原,据在下所知,并州军只有五千骑兵,其余都是步兵,面对我西凉强大的骑兵阵容,自然无力抵挡,斩杀丁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李儒微微一笑,说出了自己的对策。
“哈哈哈,有你李儒在我身边,胜过十万雄兵,那你这就下去安排吧。”董卓哈哈一笑,夸奖了李儒几句,对李儒显得十分满意。
就在李儒和董卓密谈的同时,袁绍也回到了府中。
“这个董卓也太嚣张了,他算什么东西,要是在前两年给我们老袁家提鞋都不配,现在却站在高堂之上,高谈阔论妄行废立。”袁绍一进家门就发起了牢骚,显然愤愤不平。
“主公可是和那董卓对上了?”一边的许攸听见袁绍话头不对,忙出言询问。
“何止对上了,今天要不是吕布出面,让那董卓有所顾忌,怕是已经打起来了。不过那董卓想来嚣张,今天受了这等气,一定不肯善罢甘休,你赶紧派人通知其他族人,让他们早做准备,离开洛阳,我们也收拾收拾离开吧。”袁绍说出了自己的计划,其实在和袁绍翻脸的时候,袁绍就已经有了跑路的打算,袁家虽然势力极大,但是在洛阳这一亩三分地上,却是已经无法和董卓抗衡了。
“什么?”许攸被袁绍的话一惊,马上回过神来。“既然主公已经和那董卓翻脸,还收拾什么东西?我们马上离开,再迟怕是就离不开了,董卓本来就是睚眦必报的人,而董卓身边的李儒更是狠毒有加,决计不会给自己的敌人喘息之机。”
“你然如此,我们马上离开。”说着,袁绍和许攸就离开了住处,却是只派了个家人给袁魁带信。
原来自从董卓执掌朝政以来,袁魁就开始称病不出,将一切都交给袁绍搭理,却不料袁绍今天图了一时快活,竟然给袁家惹来了杀身之祸。
在面对这灭门之祸的时候,袁绍却只顾得自己逃跑,将袁魁等一众族人抛之脑后,正可谓是大难临头各自飞。也幸好老袁家的根基是在南阳,不然这一次,怕是四世三公的大汉名门望族袁家,就要灭门了。
第111章 丁原的决心
就在袁绍和许攸悄悄出门的当口,就看家不远处火把通明,一队队西凉兵手里打着火把,向袁绍府邸的方向冲了过来。
这些西凉兵一冲过来二话不说,就直接砸开了袁绍府的大门,见人就抓。
看到这幅场景袁绍和许攸都是心中一震。
“这多桌的速度好快啊,我们不过刚刚出门西凉兵就赶来了。”须有看见西凉兵反应如此迅速,不由得啧啧称奇。
“先生不要再称赞西凉兵了,我们还是快点走吧,再迟怕是就出不了洛阳城了。”看到西凉兵如此迅速,袁绍显然有些担心,想要立即离开洛阳。
“哈哈,主公难道以为你我到了现在,还能从城门离开么?”听了袁绍的话,许攸却是卖了个关子,“向那李儒何等机警之人,既然已经派人来抓人,又岂会不在城门口布置人手,主公与我要是此时出现在城门口,定会被西凉兵逮个正着。”
“什么?这可如何是好?难道我袁绍竟然要这样束手就擒不可?”听许攸这么一说,袁绍心中顿时大惊,面色陡变,不过战而看见许攸神色轻松,不由得有些惊讶。“情况如此危急,先生何以气定神闲,难道先生有了脱困之策?”
“哈哈哈,在下那有什么脱困之策,只不过是想要仰仗主公的威风,逃出洛阳而已。”这许攸说话很有技巧,这个时候还不忘拍一拍袁绍的马匹。“现在的洛阳的城门虽然都由西凉兵把守,可是在城墙上却也驻守着许多北军将士,主公在北军中人之多年,想必有很多交情匪浅的老相识,主公只要找他们趁着天黑时,将我们悄悄从城墙之上放下去,主公和我自然逃出生天。”
原来,自从董卓入主洛阳以来,就将城门的守卫全部换成了西凉兵。本来按照董卓的意思,这整个守城的士兵都是要用西凉兵的,奈何洛阳城太大,董卓需要用到西凉兵的地方颇多,所以在一些不很重要的地方,只能让北军来守卫,不管怎么说,北军现在也是董卓的兵啊。
“恩,不错,你这么一说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来,我们走吧,去北城墙。”袁绍想到的不是别人,正是北军中一个既没有靠山,又官职低微的人张辽。
这张辽出生雁门,从小看到的就是胡人的野蛮,见惯了大汉流离失所的百姓。长大后张辽立志要成为一代名将,屠杀鞑虏,重现汉家荣光,于是不远千里来到洛阳,投入号称大汉最为精良的北军之中。哪知道这北军之中水深得很,一般的将官不是有大后台,就是出生名门望族,张辽没有靠山背景,只能在北军之中做个下级军官。不过虽然这样,张辽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却也是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期间就有袁绍想要拉拢张辽,岂知张辽不为所动,一心报效国家,却没有拉帮结派的意思。
虽然袁绍没有拉拢到张辽,但是对张辽的为人,却是认识的更清楚了。所以在这生命攸关的时刻,袁绍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些以前把酒言欢,交杯换盏的朋友兄弟,却是这个与众不同,没有什么地位的张辽。
袁绍带着许攸来到北城墙边,就看见一个面色沉稳的将领正在执勤,不是张辽又是何人?
“张辽兄,多日不见,兄台却是风采依旧,而我却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看见张辽,袁绍首先凑了上去,成了一声兄台,其实袁绍要比张辽大上许多,不过现在是来求人,袁绍也就不得不放低了身价,向张辽一个抱拳,然后自我解嘲的开起了玩笑。
“恩?原来是袁绍大人,大人这般抬举,让张辽无地自容。袁绍大人的事迹,在下已经听说了,大人来找我定是为了出城的事情吧,大人不介意的话,就先换上我们北军士兵的衣服,等待天黑之时,在下再安排大人出城。”张辽看见眼前的袁绍,先是一惊,然后就回过神来,对于袁绍和董卓争吵的事情,张辽已经听说了,自然也明白了袁绍来找自己的意思,当下也不多说,立即安排袁绍和许攸混在了北军之中。只等天黑,就送二人出城。
“如此,一切就有劳兄台了,兄台大恩,袁绍他日定当厚报。”袁绍也不多说,立即接受了张辽的安排。
入夜,就看见洛阳城北城墙上,一根绳子慢慢的放了下来,在身子的一端,赫然帮着两个人,正是袁绍和许攸。只是此时两个人,都换上了北军的衣服,那里还有半点达官贵人的样子。
“这个张辽还不错,没有让我失望,不过我们都没有马匹,要离开洛阳那就慢了许多,我们总不能走着会冀州吧?”袁绍一落地,不由得哀叹一声,毕竟袁绍锦衣玉食习惯了,现在虽然逃出了险境,但是走路却成了问题。
“大人怎么忘了,这城外不是有丁原么,我们找他借几匹马,想来没什么问题。”许攸一笑,却是正说中了袁绍的心思。
于是,二人亦步亦趋的向着丁原的军营赶了过去。
此时,丁原军中丁原却也正在和众人商议对策。
“董卓太狂妄了,我军必须要好好教训此人,若是此人成了气候,大汉王朝还不变成他董卓的天下。”丁原将今天的事情说给众将,众将都对董卓的作为愤怒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