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小霸王》-第3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豆腐都要一口一口的吃,事情更要一件一件的办,急不来。他是这么劝周瑜的,更是这么劝自己的。当然了,也不能把襄阳白白地给袁术,总得捞点好处,再给他下点绊子,为以后回来埋点伏笔。

      孙策派人叫来了孙辅。孙辅很兴奋,一进门就东张西望,啧啧有声。“伯符,这周公瑾算得还真准,攻了那么多天也没拿下襄阳,今天却不战而胜。”

      孙策没阻止他。孙辅对周瑜一直有排斥心理,总觉得周瑜得到他们父子信任是因为他的家世。孙辅只是中才,如果守本份,守成没问题,富贵荣华也不会缺他的。可他要是野心太大,那就成了麻烦。现在让他崇拜一下周瑜,以后不要想太多,没坏处。

      “嫂嫂呢?”

      “这儿呢,这儿呢。”蔡珂从门外走了进来,笑容满面,分明很兴奋,却要装出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你们男人谈事,我一个妇道人家多嘴,不合适吧。”

      “你虽是妇道人家,却能顶大半个天。有些事,我宁愿和嫂嫂你谈。”孙策嘿嘿一笑。“嫂嫂,拿下襄阳,蔡家功劳最大,你功劳也不小,你说,你想要什么?”

      “我?”蔡珂转了转眼珠,掩着嘴笑了起来。“我能干什么呢,女人可不能当官。伯符,你多关照国仪就行,就别担心我了。”

      “话可不能这么说。有功得赏,有过得罚,赏罚分明是基本原则。如果没有你和阿楚设计的金丝锦袄,家父真有个好歹,现在我们谁也笑不出来。这么大的功劳,不赏怎么说得过去?”

      蔡珂眉飞色舞,喜气洋洋,却不肯说要什么,只是一个劲的瞟孙辅。孙辅也觉得与有荣焉,凑到孙策身边,拱了拱手。“伯符,你就别卖关子了,说说,你想怎么谢阿珂,赏钱还是封官?”

      “我啊,一穷二白,钱是真的没有,官嘛,到时候我阿翁会封,也轮不到我做主。”

      蔡珂顿时面露失望之色,狠狠地瞪了孙辅一眼,扭过头去。孙辅也很尴尬,拼命地给孙策挤眼睛。孙策忍着笑,接着说道:“不过,我有一个能让嫂嫂留名青史的建议,不知道嫂嫂有没有兴趣?”

      “留名青史?”蔡珂转过头,将信将疑。“我可做不了学问,成不了才女,你别骗我。”

      “谁说只有才女才能留名青史?”

      “那还能怎样?”

      “做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

      “嫂嫂,人生在世,什么事最大?吃和穿。吃的事先放一边,穿的事是你们女人的专长吧,嫘祖为什么能被后人景仰?因为她发明了蚕桑,至今造福天下苍生。”

      “我哪有那本事?再说了,天上织锦首推襄邑,次为青州,就算是巴蜀也很不错,荆州可没什么好蚕种,更没有什么织锦好手”

      “可是他们都没有制出金丝锦甲。”

      “这”蔡珂心动了。有孙坚逃过一劫的活广告在,金丝锦甲名声大噪是意料之中的事,天下大乱,无数人面临着生死危机,谁不想有一件这样的宝物,销路肯定不成问题。“可是,金丝太贵重了。”

      “阿楚说了,最多三年,她就能制成更强韧,成本却更低的铁丝,说不定能代替札甲。”

      蔡珂倒吸一口冷气,眼睛瞪得溜圆。孙辅不解其意,连连捅她,她没好气的说道:“你傻啊,如果能代替札甲,仅是荆州一地,那就是一年几万件的生意,如果全部由我们来供应,我的天啊,我不敢想了。”

      孙辅也吓了一跳,看着孙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孙策笑盈盈地说道:“嫂嫂,这个建议值不值你们蔡家让出土地的损失?”

      蔡珂眼珠一转,凑了过来,双手托着红扑扑的双腮,发亮的双眼中充满了贪婪。她斜乜着孙策。“你能把这个生意让我蔡家独家经营?”

      孙策往后靠了靠,离蔡珂远一点。“将铁拉成丝的技术掌握在阿楚手上,就算有人想抢你的生意,那也得她答应啊。嫂嫂,从土里刨食是笨人才做的事,聪明人靠脑子发财。你想想看,闻名天下的大商人有几个是靠种地为生的?”

      第097章 敲骨吸髓

      蔡珂咯咯地笑了起来,花枝乱颤。三人正说得开心,典韦来报,杨介求见。

      孙策和孙辅交换了一个眼神,不约而同的笑了。杨介亲自来见,可见是真的怕了。蔡珂站起身来,袅袅一拜。“你们男人说事,我一个妇人就不参与了,去找阿楚说说铁丝的事。”说完,留下一串银铃似的笑声,脚下生风的走了。

      孙策收起笑容。孙辅一见,也连忙收起笑容,躬身道:“伯符,有什么话,你就说吧,我听你的。”

      “国仪,这几天你参与攻城,应该也看到了,襄阳城是兵家必争之地,得失关乎荆州全局。”

      孙辅连连点头,眼神专注中透着热烈,心脏怦怦乱跳。从孙策刚才建议蔡珂扩大金丝锦甲生产可以看出,孙策很可能会让他镇守襄阳。这可是一个好差使,既远离了危险的战场,又能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富贵可期。对他个人而言,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镇守襄阳,手握生杀大权,蔡珂在家人面前有面子,他在蔡珂面前就有了面子。

      “我会尽力争取让你留在襄阳,但你自己首先要把握好全局,该强硬的时候要强硬,该通融的时候要通融,软硬兼施,把襄阳牢牢地控制在手中,不要让别人染指。”

      孙辅喜上眉梢。“伯符,你放心吧,我会的。”

      说实话,孙策真不太放心,但眼下也没有更好的人心。舅舅吴景倒是适合,但母亲吴夫人一族人丁单薄,只有吴景一人从军征伐,这是母族以后封侯的希望,暂时还不能让他坐镇后方。孙辅武功一般,用兵能力也一般,随军征战还不如坐镇襄阳,虽然他未必守得住襄阳。

      “让杨介进来吧。”

      典韦出去了,时间不长,杨介走了进来。孙策安坐不动,孙辅本来下意识地起身,想去迎杨介,一看孙策这副表情,又坐了回去。杨介将他们二人的神情看在眼里,暗自叹了一口气。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孙策已经杀了蒯家,又杀了习家,杨家虽然同气连枝,恨在心里,却无力反抗,只能忍气吞声。

      “见过校尉、都尉。”杨介上堂,躬身施礼。

      孙策垂着眼皮,恍若未闻,更没有让杨介坐的意思。堂上一时沉默,气氛压抑,杨介尴尬不已,面皮涨红,又后悔莫及。半个月前,孙策亲临洄湖,他已经见识过孙策的手段,却又被习竺鼓动,以为孙坚必然攻不下襄阳,和蒯越暗通消息,敷衍孙策。听到曹操领兵来援的消息时,孙坚又遇刺身亡时,他还高兴得大醉一场,没想到转眼间孙策拿下襄阳城,还杀了蒯越。

      形势变化太快,他还没反应过来,襄阳就变了天。蒯家、习家被灭门的消息传来,他乱了阵脚,不得不亲自上门求见。被孙策羞辱是意料中的事,能不能活着出去才是关键,这个少年得志的年轻人可不是什么谦谦君子,他是一个睚眦必报的武夫,喜欢用刀说话。

      “杨君深夜来访,有何指教?”孙策等了半晌,才抬起眼皮,不阴不阳的说道:“莫非是为习家打抱不平?我听说你们两家很是亲近。”

      杨介苦笑。“同为乡里,有来有往是免不了的。”

      “仅仅是有来有往这么简单?”

      “习家是襄阳百年世族,习家兄弟又以学问著称,襄阳各家对他们多有敬重,杨家也不例外。”

      “这么说,我杀了习家兄弟,毁了这百年世家,岂不是得罪了所有的襄阳人?”

      杨介沉默良久,长叹一声:“校尉既然这么问了,我也不能不说。虽说天下大乱,杀戮在所难免,但我还是想劝校尉一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令尊孙将军遇刺,虽说是习竺、蒯越阴谋,但何尝不是因为杀戮太重所致?常言道,逆取顺守,现在校尉已经得了襄阳,还是多施仁义,收襄阳百姓之心。若是一味屠戮,只怕难以服众。”

      孙策斜睨了杨介片刻,忽然笑了起来。姜是老的辣,虽然迫于形势,不得不低头,却绵里藏针,刚柔并济,既表示了服从,又不失尊严。

      “杨君,我读书少,不懂什么仁义道德,只知道快意恩仇。蒯越若只是与我为敌,守城不降,我会敬重他,与他战场上见高下。习竺若是像庞德公一般坚守心中的道义,不肯与我合作,我最多夺他浮产,不会取他性命。可是他们阴谋行刺家父,我身为人子,不得不施霹雳手段。杨君,你说呢?”

      杨介叹了一口气,点头同意。

      “我知道,杨君心里未必同意我的看法,不过这没关系,求同存异嘛,我也不是容不下不同意见的人。杨君,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你参与了刺杀事件,但你和习竺往来,又敷衍我,答应我的钱财迟迟不至,我对此很不满意。这样吧,我给你一天时间,搬到鱼梁洲去和庞德公做邻居。明日此时,我会进驻洄湖,到时候如果有不该出现在那里的人出现,我认得你,我的刀认不得你。”

      杨介大吃一惊,猛地抬起头,脱口而出。“校尉,你这是要赶尽杀绝吗?”

      “你以为我不敢?”

      杨介看着杀气凛然的孙策,倒吸一口凉气。他的确不肯,但是面对随时可能暴起杀人的孙策,他还真不敢这么说。他一个人死倒也罢了,就怕孙策杀得性起,将杨家像蒯家、习家一样连根拔起,一个不留。既然他连习家这样的百年世家都不在乎,杨家就更不在他的眼里了。

      杨介手脚发麻,心跳如鼓,有一种快要断气的感觉。他想低头,又不甘心,想拒绝,又不敢,就在这两难之际,孙辅缓缓站了起来,走到杨介身边,抚着他颤抖的身体,轻声说道:“杨君,将军遇刺,伯符伤心,一时气急,你不要怪他。”

      杨介心中苦笑,他哪里敢怪孙策啊,他是不甘心啊。杨家的产业又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水里淌出来的,凭什么孙策一句话就要全部夺走?可这些话,他还真不敢对孙策说,这人明显不讲理啊。他抓住孙辅的手臂,央求道:“都尉,杨家大小数百口也要衣蔽寒,要食裹腹,如果将所有的产业都献给校尉,和灭门又有什么区别?”

      “既然如此,那我就干脆灭了你的门,杀得干净。”孙策冷笑一声,长身而起。“来人,去洄湖!”

      杨介腿一软,险些栽倒在地。

      第098章 一唱一和

      “伯符!”孙辅一本正经,义正辞严。“不可对长者无礼。”

      “对此冥顽不灵之辈,有什么好说的,杀了干净。”孙策摆摆手,不屑一顾。“大战在即,我没时间和他掰扯。”

      孙辅正色道:“伯符,杨君并非不愿意支持我们,只是你催得太急,一天时间,他哪里来得及搬?再说了,杨家几百口人也要衣食过冬,你这么让他们搬到鱼梁洲去,让他们喝北风,饮江水吗?”

      见孙辅主动为他说话,杨介顿时看到了希望,连忙说道:“正是,正是,校尉,我并非不肯支持你作战,只是只是请校尉开恩,给杨家留一条活路。”

      “国仪,你不要被他骗了。”孙策怒气勃然。“你别忘了,他可是和习家有勾结的,说不定刺杀我阿翁的事也有他一份。你现在给他求情,到时候他有机会杀你,可不会记得今日。”

      “将来的事将来再说。”孙辅扶起杨介。“我相信杨君不是那种人。杨君,我可以相信你吗?”

      “可以,绝对可以。”杨介被孙策的杀气所迫,不得不再让一步。“请校尉开恩,容我留一些钱财维持一家人的生活,剩下的钱财,我愿意全部献给校尉。校尉若是觉得洄湖还可以一看,我愿意将北宅献与校尉,一家人全部搬到南宅去。”

      孙策还要再说,孙辅大声说道:“伯符,你给我一个面子,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孙策瞪着孙辅,暗暗挑了挑大拇指。孙辅会意,回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又对杨介说道:“杨君,大战在即,的确需要钱粮供应,还望杨君慷慨解囊,急国家之急。”

      “好,好。”杨介偷瞟孙策拔出了半截的长刀,哪里还敢说半个不字。孙辅为他留下南宅,又留下一些钱粮,这已经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好结果了。真要惹恼了孙策,杨家可就真的完了。

      孙策还刀入鞘,指指孙辅。“你啊,迟早会为今天的事后悔。”话说得难听,语气已经软了,算是给孙辅面子,让了一步。

      杨介感激涕零,连连向孙辅致谢。

      送走了惊魂未定的杨介,孙策和孙辅相视而笑。蔡珂也从后堂走了出来,越看孙辅越欢喜。当初被迫嫁给孙辅,不仅家里人觉得可惜,她自己也有些遗憾,可是孙辅马上就要成为襄阳之主了,还有谁敢看不起她?她简直就是蔡家的救世主啊。即使是和大姊相比,她也毫不逊色。

      杨介刚去不久,又有豪强来见,孙策唱白脸,孙辅唱红脸,兄弟俩一唱一和,一夜之间,几乎将襄阳的豪强讹了个遍,孙辅得名,众人拥护,孙策得利,腰包鼓鼓。第二天一早,大批装满了钱粮的船只就在江边集结,整装待发。

      孙策登上了船,回望襄阳城。“国仪,守好襄阳。”

      孙辅踌躇满志。“伯符,你们安心作战,后续粮草我会尽快送到,保证让你们不会有后顾之忧。”

      孙策笑着点点头,又看向兴奋了一夜,虽然眼圈有些黑,精神却很亢奋的蔡珂。“嫂嫂,国仪我就交给你,交给你们蔡家了。如果他掉了一根汗毛,可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你放心吧。”蔡珂娇笑道:“谁敢要动我夫君一身汗毛,不用你翻脸,我先跟他翻脸,杀他全家。”

      孙策挑起大拇指。“嫂嫂霸气,巾帼不让须眉。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新野,激战正酣。

      袁术怒吼着,挥刀砍倒一个刚刚爬上城头的士卒,又一脚将他踹下了城墙。他用力过猛,险些从城墙上栽下去,亏得身边的桥蕤一把拽住了他。

      “将军,小心。”

      “我没事,死不了。”袁术唾了一口带血的唾沫,摸了膜肿得像猪尿脬的脸,破口大骂。“这个阉竖想要我袁公路的命,没那么容易。”

      桥蕤苦笑。袁术被逼到绝境,激发出了最后的悍勇,亲自上阵搏杀,固然能振一时士气,但这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曹操大军围城,激战两日,城里只剩下不到三百人,破城在即。已经有人建议袁术向曹操投降,却被袁术拒绝了。袁术的骄傲与生俱来,他连袁绍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么可能向曹操投降。

      “冯方,冯方!”袁术大叫道。

      躲在士卒身后的冯方连忙赶了过来。“将军,有何吩咐?”

      “孙策什么时候能到?”袁术急红了眼。“他再不来,乃公就完蛋了。”

      “将军,我离开的时候他已经下令拔营了。”冯方也急得直跳脚。他离开孙策大营的时候,孙策信誓旦旦,说一定尽快赶来解围,但两天时间过去了,援军连一个斥候都没看到。袁术对他产生了严重的质疑,恨不得一刀把他砍了。

      桥蕤一边安抚袁术,一边说道:“将军,孙策太年轻了,未必能服众,依我看,还是别派宿将接管孙坚的部将吧。实在不行,换一个年长的也行啊,比如孙贲,他随孙坚征战多年,应该比孙策更有威信。”

      冯方一听,连忙说道:“桥将军,此言差矣。孙策虽然年轻,却是孙坚嫡长子,比孙贲更适合接替孙坚。况且孙策虽然年轻,却善于用兵,他一战全歼夏侯渊部三千人,这样的战绩别说是孙贲,就连孙坚本人也未必能做到。由他来统领孙坚的人马最合适了。”

      “真的假的?”袁术将信将疑。

      “千真万确。”冯方虽然不怎么喜欢孙策,也知道孙策背地里对袁术不敬,可是事已至此,他只能昧着良心替孙策说好话,要不然袁术失去了信心,不知道会做出什么疯狂的事来。

      希望周瑜能够信守承诺,催促孙策统兵来援。

      “孙坚是个好手,可惜天不假其命,这是上苍要灭我啊。”袁术恨得咬牙切齿。“若是孙坚在,我怎么可能被曹操这个阉竖逼得如此狼狈。唉,孙策能有孙坚的一半本事,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ÇÅÞ¨µÈÈËÎÞµØ×ÔÈÝ¡£

      这时,城外响起了刺耳的铜锣声,正在蚁附攻城的士卒像潮水般的退了下去。袁术扑到城墙边,举目远眺,只见曹操的中军旌旗摇动,却不是准备进攻,而是下令撤退,而且神色匆忙。袁术大喜,看向远处,天边隐约一道尘埃冲天而起,有大军接近。

      “哈哈”袁术扔了手中长刀,转身抱住桥蕤,放声大笑:“援军来啦,援军来啦,乃公有救啦。”他又扑到城墙边,双手拢着嘴,大声叫道:“曹操,有种你别走,看乃公不踩烂你那张丑脸。”

      第099章 袁术的心病(求推荐,求收藏!)

      孙坚用了两天时间,从襄阳赶到了新野。曹操见势不妙,主动撤退,新野之围立解。

      袁术大喜,不顾桥蕤等人劝阻,亲自出城迎接。他一心想看看被冯方夸得上了天的孙策是什么样的人,但他看到的却是孙坚,顿时一头雾水。

      “文台,这是怎么回事?”他扭头看着跟过来的冯方,眉毛扬起。“你不是说”

      冯方也一脸懵逼。

      孙坚滚鞍下马,连连致意。“将军,这不关冯君的事,事情是这样的。”他转身把周瑜叫了过来。“公瑾,这是你设的计策,就由你来向后将军说明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6: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