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小霸王》-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由我和国仪组织试探性攻击,将军与诸位前辈观阵。如果襄阳守得坚固,一时难下,则从长计议,就当刘表、蒯越陪我们练练手。南阳有令来,将军可以随时率领主力离开,将荆州兵和黄巾军给我们就行。就算短时间内拿不下襄阳,我们也能让刘表出不了城。”

      “这些人留给你,我的兵力恐怕就不够了。”孙坚有些迟疑。他从长沙带来的人不到一万,剩下的人都是从王睿和张咨手里夺来的,跟着他征战了一年多,战斗力虽然不如他的嫡系,总比刚收降的荆州兵强。要与袁绍或者曹操战斗,兵力不足可不行。

      “父亲,你忘了还有三万黄巾军吗?”孙策笑道:“他们正在赶来的路上,如果现在派两位经验丰富的将军赶去协助龚将军,从中挑选一万精锐赶往南阳作战,剩下的人继续来襄阳屯田,岂不是两全其美?”

      孙坚眼珠一转,嘴角露出不动声色的笑容。

      众将一听,神情也为之一变。三万黄巾,虽然战绩一直不佳,但那不是黄巾战士不行打了这么多年仗还能活下来,至少要比现在的荆州兵强而是黄巾军的将领不行。刘辟、龚都等人都是地方豪强出身,用兵能力有限,如果派有作战经验的将领去训练指挥,从三万黄巾中挑出一万可用之兵是完全可能的。

      一万人,想想都让人眼热,不仅仅是兵力,更重要的是官职。一个校尉只能统领两千人,一万人至少要由两个中郎将指挥。孙坚现在是破虏将军,是完全有资格提拔中郎将的。

      “德谋,元明,你们看呢?”

      程普和吴景异口同声的说道:“少将军此策甚好,既不耽误攻城,又节省了时间。我觉得可行。”

      程普是外姓诸将中的魁首,吴景是孙坚的妻弟,孙策的亲娘舅,他们都说好,其他人自然没有异议。听孙坚的意思,这两个中郎将应该就落在他们的头上了。不过也没关系,他们升了,留下的空缺自然会给其他人,至少他们留下的那些将士要分。

      果然,见众人没有异议,孙坚委任程普和吴景为中郎将,各领义从赶往汝南,与龚都会合。为了安抚刘辟、龚都,孙坚也任命他们为中郎将,比大部分将领都高,只不过实际指挥权要交出一大部分。刘辟心知肚明,但他已经看到了孙策为他准备的土地,权衡利害,让出一部分兵权也是值的,也没有异议。

      问题迎刃而解,孙坚随即将攻襄阳的任务交给了孙策,并给了他一个正式的官职:怀义校尉,由他统领刘辟、孙辅、张虎等人攻城,黄忠、陈生指挥的水师也一并交给了孙策,自己则率领主力坐镇大营,为孙策观阵,待机而动。

      第071章 欲速则不达

      月色清冷,山风轻柔。孙策和周瑜并肩而行,向岘山山顶走去。

      周瑜很平静,脸上看不出任何异样,只是话不多,一路上也没怎么说话。

      孙策什么也没说,示意林风等人警戒,百步以内不得有任何闲杂人等,就连小跟班庞统都被赶得远远的,视线之内只有他们两人。周瑜看在眼里,什么也没说,只是眼神中多了几分感激。

      “公瑾,你我今年十七,实际上还不到十六周岁。”孙策一边说,一边摸了摸唇上的淡而软的胡须,感慨不已。这可是真正的青葱岁月啊,浑身充满了新鲜的荷尔蒙。“即使以花甲之年算,我们至少还能活四十多年,有足够的时间建功立业。”

      周瑜笑了。“我知道,我有点急了。”

      “是因为你的父亲只是一个洛阳令吗?”

      周瑜扬了扬眉,欲言又止。他沉默了片刻,点点头,一声叹息。“伯符,我有时候真怀疑你还是不是以前的那个你,被陆季宁气了一次,就像突然开了窍似的,前后不过几日就判若两人。”

      孙策心里一惊,本想掩饰,话到嘴边又咽了回来。周瑜再聪明,还能想到穿越么?他能看到的只是这个皮囊,充其量认为我胡言乱语罢了。

      “说你呢,扯【创建和谐家园】什么。你从祖是太尉,你从叔也是太尉,而你祖父名声不显,你父亲人到中年只是个洛阳令,所以你一心想位至三公,争口气,是吧?”

      “是。”周瑜一摊手,苦笑道:“我是不是有些不自量力?”

      孙策没有说话。他一直怀疑周瑜有这样的心理,但他不想挑明。再好的朋友也有隐私,周瑜不主动提,他就当不知道。但今天他不得不说,周瑜争于求成,已经激起了孙坚旧部的反感,这对他不是好事。他将周瑜留在孙坚身边是为了辅佐孙坚,而不是制造矛盾。

      史书上,周瑜在赤壁大破曹操,一战扬名,连苏东坡都写下一阙赤壁怀古追想当年周郎,可实际上赤壁大战时周瑜是左都督,程普是右都尉,而且两人相处并不愉快,险些耽误了大事。周瑜后来强攻江陵,很可能就有急于证明自己的动机。攻江陵没错,但是他太急了,亲临战阵,受了重伤,次年暴毙和这场战事有脱不清的关系。

      三十六岁英年早逝,不仅是他个人的重大损失,也是江东的重大损失。如果他多活几年,不可能坐视刘备攻取益州,天下可能是另外一个局面。

      “你从祖父十七岁的时候在干什么,又是哪一年做太尉的?”

      周瑜咧了咧嘴,扭过头,避开了孙策的目光。“伯符,我知道我太急了,下次绝对不会。”

      “你看着我。”孙策突然厉声喝道:“你躲什么,心虚么?”

      周瑜愣了一下,慢慢转过头,涨红了脸,迎着孙策的目光。“我我有什么好心虚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错就改么。”

      “你这是认错的态度吗?”孙策更加严肃,声色俱厉。“嘴上认错,心里否认,又有什么意义?公瑾,我将你从周家带出来,是相信你的才能无人能及,将来不仅可以位列三公,更有能力指挥千军万马横行天下。可那需要时间,就算是长得快的竹子也需要在地下蛰伏几年,积蓄力量,更别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才能成材的参天大树。几年就能成材的树能做栋梁吗?你才十七岁,还没成家,急什么急?”

      “我”周瑜面红耳赤,哑口无言。

      “是不是憋得很了?如果是这样,我给你找几个女人泄泄火,冷静冷静。襄阳豪强虽然比不上你周家,选不出夫人,找几个模样端正的做妾却没问题”

      周瑜见孙策又习惯性的跑偏,开始胡说八道,急得吼道:“伯符,你胡说什么,我是那样的人吗?”

      “不要不好意思,这是人之常情,我可以理解的,不会笑话你。”

      “那你找个小女孩做伴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呃”孙策很无语,鄙视地看着周瑜。“公瑾,黄月英才十一岁,还没有初潮,我会这么下作吗?还是说你见我身边有黄月英,心生羡慕,也想找个没成年的小姑娘?”

      “你”周瑜气得一甩袖子,抢先向前走去,不和孙策斗嘴了。论胡搅蛮缠说荤话,他肯定不是孙策的对手。不过被孙策喝斥了一通,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确有些着急了。才十七岁,有大把的时间,有孙坚这样的名将指点,有孙策这样的奇才做伴,名扬天下是迟早的事,有什么好着急的。

      一想通了这些,周瑜原本有些气闷的心情豁然开朗,连脚步都变得轻松起来。

      孙策迈开大步,跟了上来,不依不饶地说道:“行了,别生气了,你喜欢小姑娘,我就给你找个小姑娘吧,蔡家还有一个”

      “我不要,你自己留着吧。”

      “不要小姑娘,难道你喜欢成熟的,或者像蔡珂那样的小寡妇?”孙策赶了上来,用力揽着周瑜的肩膀,哈哈大笑。“要不这样,到蒯越的家属里挑一挑,反正”

      “你给我闭嘴!”周瑜猛地停住,甩开孙策的手臂。“不管是年轻的还是成熟的,我都不要。”

      “年轻的不要,成熟的也不要,你要什么?”孙策狐疑地看着周瑜。“难道你喜欢男人?”他摸着下巴,上下打量着周瑜,眼神诡异。“你是攻还是受?如果是受,我可以考虑一下。如果是攻,那就算了,我”

      周瑜虽然不知道什么是攻什么是受,但一看孙策这不正经的眼神也知道不是好话,气得大叫一声,伸手拔出半截长剑,怒目而视。“孙伯符,你再胡说八道,我就和你割袍断义,永不相见。”

      孙策拍了拍胸口。“只要不是断袖就好。”

      “岂有此理。”周瑜拔出长剑,一剑刺来。孙策一见不妙,撒腿就跑。周瑜紧追不舍,一边追一边大叫。“士可杀,不可辱!孙伯符,你给我站住!”

      孙策一边跑一边叫道:“公瑾,有话好好说,我会负责的,你先把剑收起来。”

      远处,庞统歪着小脑袋,一脸茫然。“校尉究竟对周公瑾做了什么,以至于拔剑相向?”

      第072章 兴亡百姓苦

      周瑜文采风流,武功也不差,但是论体能,和孙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孙策原本的身体就好,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小霸王,再加上他有意强化训练,每天早晚至少半个时辰的广场舞版太极拳,一有空就比划两下云手,现在的身体素质更上一层楼,不管是力量还是速度,爆发力还是耐力,他都远远超过周瑜。周瑜凭着一腔血气之勇冲出两百余步,已经有些气喘,他却气定神闲,一边跑一边还有余力调侃周瑜。

      爬山原本就累人,周瑜咬着牙又追了百余步,累得气喘吁吁,两腿发软,连和孙策斗嘴的力气都没有了,只能停下脚步,哈着腰,双手扶着膝盖,大口大口的喘气。

      突然间,他心头一动。孙策说得对,这人就像走山路,真不能急于求成,要不然走不远。他这是变着法的点醒我啊,我气愤于他的轻佻和粗鄙,却不知道他用心良苦,居然还向他拔了剑。

      “唉”周瑜看了看手中的长剑,长叹一声,一扬手,将长剑远远的抛了出去。长剑有月光下划出一道银光,消失在林莽之间。

      孙策走了回来,大惑不解。“好好的剑,干嘛扔了?”

      “我留着剑鞘就行,提醒自己要虚心。”周瑜看着长剑消失的地方,抚着剑鞘,幽幽地叹了一声。“伯符,谢谢你。欲速则不达的道理,我懂。你放心吧,我以后不会再着急了。”

      孙策松了口气。周瑜能自悟是最好不过了。对于他这样的聪明人而言,别人的话再有道理,他听不进去也没用。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孙策也收起笑容,指指远处的襄阳城。“你在我父亲身边学了那么久,想必收获不小。不用太勉强,就把这当成一个课业,实践一下你学到的东西,能发挥几成是几成。”

      “好。”周瑜用力点头。他想了想,又道:“伯符,你要上阵吗?”

      “我?”

      “对啊,我觉得,这是你体验战场的一个好机会。”一旦想通,周瑜迅速恢复了睿智。“令尊是行伍出身,身边的将领也都是用战刀砍出来的功劳,他们不喜欢坐而论道的人,更不喜欢怯懦的人。要想赢得他们的尊重,你我都必须能像他们一样临阵搏杀,短兵相接。你有一身好武艺,完全可以做得比他们更好,只是缺少历练的机会。这一次攻襄阳,我们的对手是没经历过大战的荆州郡兵、豪强部曲,负责指挥的人也没有什么战斗经验,正好用来试手。”

      孙策思索片刻,觉得有理。孙坚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他是可以坐享其成,做个将二代,但是这样却很难得到程普那些人的认同。历史上的孙策能得到程普等人拥护,应该和他的悍勇有一定的关系。孙权没有这样的能力,继位时危机四伏,连孙贲、孙辅都对他没信心。

      什么事都有第一次,第一次上阵,面对刘表、蒯越率领的乌合之众总比面对高顺率领的陷阵营好。如果能攻下襄阳,不仅解决了孙坚的担忧,对他,对周瑜,也是一个漂亮的开门红。

      “行,我也上阵。”孙策咬了咬牙。

      站在岘山山顶,襄阳城里灯火点点,城头更是人影绰绰,远处一水如带。孙策和周瑜并肩而立,想到明天就要披甲上阵,与人厮杀,莫名的想骂娘。看故事的都以为英雄猛将战天下,演故事的却只想才子佳人后花园,这他么都是什么事啊。

      “怎么了?”周瑜轻笑一声:“紧张?”

      “不是。”孙策的确有些紧张,却不想让周瑜看轻了,一本正经地说道:“明日一战,伤亡在所难免。我等为名为利,流血牺牲也就罢了,那些普通百姓却是为了什么?”

      周瑜笑容渐浅,一声轻叹。

      孙策本来只是想装一下,此刻却真的有些感慨起来,想起那首著名的词,不由得轻声吟哦。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想起即将经历战火的襄阳,想起即将被董卓烧毁的洛阳,孙策伤感不已,一字一句都充满了哀伤,特别是最后两句,更是哀婉凄凉,催人泪下。周瑜惊讶不已,转头看着孙策。他愣了好一会儿,拍掌而叹。

      “伯符,好诗。有诗无曲怎么行,我谱曲一首,你且听来。”

      说完,他清了清嗓子,一边拍手打着节拍,一边吟唱起来。他的声音原本清亮,此刻唱来却声音低沉,宛如战鼓,每一声都唱到了人的心里。节奏并不复杂,但一咏三叹,自有一番动人处,孙策听了两遍,也不由得跟着唱了起来。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远处,庞统听得真切,莫名的湿了眼眶。“伯父知人,我不能及也。”

      得知孙策打算亲自上阵,孙坚什么也没说,只是拍了拍孙策的肩膀。

      “小心些。”

      “喏。”孙策应了一声,交待了几句,转身出帐。回到自己的营帐,他正准备让林风安排人去请黄忠来议事,却见一大群人围在帐前,林风正和一年轻汉子说话,神情亲热,看起来像是熟人。见孙策起来,林风连忙拉着那年轻汉子走了过来。

      年轻汉子拱身施礼。“北斗枫拜见校尉。即日起,奉将军之命,护卫校尉左右,请校尉吩咐。”

      孙策盯着年轻汉子看了半晌。此人与林风差不多大,二十出头,身材矫健,形容剽悍,一看就是武勇之辈。孙坚让他到自己身边来,加强警卫力量也情有可原。可这名字有点怪,姓北还是北斗,有这样的姓吗,怎么浓浓的动漫味。

      “你姓北,还是姓北斗?我怎么没听过这样的姓?”

      北斗枫拍拍脑袋,哈哈一笑。“将军没听过也正常,北斗是我自己起的姓,至于原姓嘛,我已经忘了。”

      “忘了?”孙策忍俊不禁。“你不会是犯了事,或者惹了不能惹的仇家,不得已,这才改名换姓吧?”

      北斗枫大吃一惊,过了片刻,挑起大拇指。“校尉,你怎么知道的?”

      孙策哼了一声,没理他,转身入帐。

      北斗枫回头看看林风,一脸的不可思议。“疯子,是你说的吧?”

      林风笑道:“校尉的手段鬼神莫测,你这点事能瞒得过他?别想太多了,小心做事,别再犯浑了。”

      第073章 攘外必先安内

      黄月英跪坐在帐中,正在百~万\小!说,听到孙策的脚步声,连忙起身迎了上来。

      “将军,这么晚了,还要读书吗?”

      “读书的事等会儿再说,阿楚,你去将你父亲请过来,我有事要和他商量。”

      黄月英懂事的应了一声,收起书,匆匆地走了出去。孙策叫来林风,本想让他去请刘辟,转念一想,又放弃了。过了一会儿,黄承彦快步走来。孙策将他请到帐中坐好,示意林风在外面警戒。

      黄承彦一看,有些意外。“校尉,出事了?”

      “我打算明天亲自上阵。”

      黄承彦眉心微蹙,略作思索。“那可得小心些,不可逞匹夫之勇。襄阳城虽然多年没有经历战事,可刘表、蒯越都是有些经验的,这么多天对峙,肯定也训练过。”

      孙策点点头。黄承彦没有劝阻他,却提醒他要小心,说明他知道这件事有必要,就不说那些没用的客套话了。提醒他注意安全,这就有诚意,不像习竺、庞山民阳奉阴违,坐观成败。

      “我担心的倒不是襄阳城头。我担心的是杨家、习家,特别是习家。习竺进城之后,态度就有了变化,我相信蒯越和他说过什么,他没有全告诉我们。”

      黄承彦笑了起来。“校尉应该想得到,无非威逼利诱而已。校尉思虑周全,自是好的,不过也不用担心太多。孙将军坐镇大营,他们不敢有什么异动,校尉把心思用在如何攻城上就好。你若胜了,他们就算有异心也只能憋在心里。你若败了,就算你对他们再好,他们也不可能支持你的。”

      孙策也笑了。“先生说得有道理。”他顿了顿,又道:“蔡家铁匠赛刀会的准备工作进展如何?”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蔡家但凡有点手艺的人刀匠都在为了那一金争斗。只可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谁能打出真正的好刀。”

      “知道为什么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3:5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