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说到底,这就是那些所谓家族的悲哀了。特别是像易家这样,朝中没人的家族,别人要弄他或要板倒他实在是太容易了,随便找一个借口都可以开了他。这也间接的说明了为什么易家在三国时代似乎没有什么的名气,恐怕除了一个因为公孙瓒而留下一点笔墨的易姬之外,史上就再也没有关于易家的记述了。
所以,刘易这次兴师动众的来,那是志在必得的,不管这易家有什么难处都好,哪怕是让易家把各地的粮食都收归回来送到大泽坡也好,这粮食,是必定要的。嘿嘿,谁让这个时候,就只有他们易家有粮?这就叫怀壁其罪,咱不敲他还敲谁?
“我把话放在这了,我奉皇命振济天下的难民百姓,这粮食是用来救济百姓的,是必须要的,我也不要多,就要两百万斤,当然,能多点就更好了。”刘易不愿再和易达扯下去了,冷起脸来说道:“可以分批给,不过,一个月之内,必须要拿出一百万斤的粮食出来,在这,也请易庄主放心,这粮不是白拿的,我们不是反贼,要多少的钱银,你尽管说,绝不会少你的一分钱。”
刘易现在可不觉得自己是在强人所难,丫的,自己是在公平交易,若自己真是那反贼张纯的话,可就不是那么好说话了。
“大人……”易达也看得出刘易似乎不耐烦了,赶紧长话短说,一脸为难的快速道:“大人!公主!初时,易家被张纯搜刮一空,后来又被勒要了不少……”
“别再说没粮的话,再说我可要翻脸了!”刘易沉着脸道:“我的人就在庄外,就算是把易家全部人抓到官府去也可以做得到的,这通敌、资敌的罪……”
“有粮!有粮!”易达赶紧抢着说道。
“哈哈,有粮?有粮就行了嘛,你起来说话,早说有粮不就少很多麻烦么?”刘易见经过敲打之后这易达终于开窍,不禁终于露出了笑容。
“是有粮,不过……那可是公孙瓒的粮啊!”易达却没有因为刘易露出了笑容而放心,反而是哭丧着脸道。
第二百六十四章 救回女儿,送你粮。
“公孙瓒打败了张纯,小女就落到了公孙瓒的手中……”易达哭丧着的脸此时却痛苦得有点扭曲,愤恨的道:“易某以为那公孙怎么也算是官兵,可以把小女送回来,可恨的是,他却看上了小女,非要娶小女为妾。可怜我小女刚出虎穴入落狼窝。为了能赎回我小女,易某多方打点,才可以得到准信,用粮食赎回小女。眼下,易某的确是准备了一批粮食,却是用来向公孙瓒作为赎回小女的赎金。这事就等着交接了,所以,粮食也算是公孙瓒的了,刘易大人,你现在又来向我要粮,我一下子怎么能拿得出更多的粮食呢?”
有粮,却是公孙瓒的了?刘易听了后,不禁坐了下去,然后静静的细想一下其中的关键。
说起来,这易家还真的有点可怜,特别是那个易姬,先是落在那反贼张纯的手上,现又落在公孙瓒的手上,看来,她还真的是红颜薄命,命运多殊啊。一个弱质女子,在这些人的手上转来转去,也不知道会遭受到如何的欺凌呢。
不过,那公孙瓒既然见色起心,他又怎么同意把易姬再放回来呢?历史上,这易姬就是公孙瓒最宠爱的女人,最后还要被兵败的公孙瓒亲手杀死。咦?这岂不是说,就算易家拿粮食去赎易姬,那也赎不回的啊。
刘易一想到这一点,不禁冷笑着对颤抖着站起来,坐回到宴几后的易达道:“哼哼,易庄主,你不会那么天真吧?那公孙瓒的狼子野心你难道还看不出来?你拿粮食去换你的女儿回来?呵呵,我看你是不必了,我敢肯定,如果你真的拿粮食去给他,那肯定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肯定是陪了夫人又折兵啊。”
“唉,易某又何尝不知道?可是不这样我又有什么的办法?难道就这样眼看着女儿任人欺凌么?”易达此刻还真的是一脸无奈。
“呵呵,其实,你就让你那女儿嫁给公孙瓒不就得了?好歹公孙瓒也是声名在外,现在更是手掌幽州兵权,听说,其人也长得英挺豪迈,一表人才,是难得一见的人中豪杰,你女儿毕竟曾落入贼手,他不嫌弃,肯娶你女儿,也算是一件好事啊。”刘易试探的对易达道,想试试这易达为什么想要一心的赎回易姬,难道他对自己的这个女儿真的如此痛爱?
古时候,女人,其实是真的没有什么地位的,特别是民间的妇女。再特别的是那些曾遭受到过一些【创建和谐家园】的女人,哪怕她是受害者,都会受到一些特别的岐视,他们的家人,也会因为她曾受过欺凌而讨厌她。像易家这样的家族,怎么说也算得上是一个不错的家族吧,他们家还容得下一个曾受过贼人欺凌的女人?还会花费这么多的钱粮去赎她回来?
当然,刘易也知道,在汉代的时候,男女风气的事要远比后世宋、明之事开化得多,时下的人,还没有受到那些所谓的儒家之道的太深毒害,所以,这个易达要拿大量的粮食想从公孙瓒的手上赎回女儿易姬,这事刘易是了解的,但现只是想试试这易达对易姬的疼爱到底有几深。
谁知道刘易一说完,这易达不由砰的一声,一掌重重的拍在桌面上,然后呼的一声站了起来。
这个时候,他一反刚才的惶恐颤抖,也一反原先的淡定,而是一脸涨红,一对眼睛也变得有点赤红,恨恨的盯着刘易,像要择人而噬的样子,额下的胡子都吹了起来,大声冲刘易吼道:“呸!小子,别看你是官,但是也不准你如此侮辱我们易家,侮辱我的女儿!”
这次轮到刘易吃了一惊,不知道这易达为何突然如此暴怒。
“告诉你!别说我女儿自此至终还是清清白白的女儿家,就算他不是,也是我易达的女儿,我女儿的嫁事,自然要女儿她们互相同意才行,我女儿不同意嫁给那公孙瓒,那么别说是公孙瓒了,就算是当今皇上要召她进宫,我也不会答应!当然,我女儿她自己同意喜欢的话,别说是公孙瓒了,就算是城里街头上的乞丐,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让女儿嫁给他。”易达一面傲然的样子道:“我易达可以什么都不乎,就在乎我的女儿,至于给了粮公孙瓒,他不肯把女儿交还于我,那我也没办法,不过,只要有一点希望机公。我还是要尽力要把女儿赎回来的。”
额,刘易被易达这一翻数说弄得差点没有痛哭流泪,因为,从他的话之中,似乎听得出这个易达对待女人方面,竟然如此的开明开化。在这古时候,有谁会像易达这般,如此理直气壮的说出一翻如此尊重女性的话?尽管易达针对的只是自己的女儿,但为人父者,能够做得到这样的一个地步,还真的不得不让人佩服,也让刘易不禁把易达拿来当知己来看待。
这个易达,很有可能是女权主义最早的一个雏形吧?
有时候,别看刘易是色.色的,其实,这家伙的内心深处,却是一个非常尊重女性的家伙,对于女人,刘易还是给予足够的尊重的,当然,有时候会为了得到某个女人而使上一些小手段,但是,就算是如此,刘易也是为了女人好才会如此。
在这古时候,易达能够说出这样的一翻话,的确让刘易感到耳目一新,心底里感到非常的赞同。
“啪啪……”
刘易不禁拍着手叫好道:“好好,好一个只要我女儿自己喜欢,就算是城里街头上的乞丐,我也会毫不犹豫的让女儿嫁给他!易庄主,不不,易老哥,就冲你这句话,我就帮你一次,帮你把你的女儿从公孙瓒的手里救出来,不过……你准备给公孙瓒的粮食,得要卖给我。”
说到底,这易家或者说这易达,无论怎么看,都不像是坏人,或者说,他们其实也只是比较有钱一点的老百姓。刘易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要强抢他的粮食,只是碍于这易家有那个太过奇怪的规矩才会对易家软硬兼施,想从易家的手上购到粮食。但现在,既然人家的确有难处,那么自己自然就不能够再协迫他了。
不过,粮食还是要的,只是做人要厚道,以一报还一报,反正易家都要拿粮食去交换易家,那么自己要了他的粮食,然后想办法帮他把易姬弄回来就行了。
气愤的易达听刘易面对自己的发怒,没有责怪自己的大胆无礼,反而是像有点欣赏自己似的,还说出帮自己救出易姬的话,这让他一时无所适从,有点呆呆的道:“你、你此话当真?”
¡°¾ý×ÓÒ»ÑÔ£¬æáÂíÄÑ×·£¡µ±Õ棡¡±ÁõÒ×Ò»µã¶¼²»º¬ºýµÄÓ¦µÀ¡£
“当真?”易达的眼睛一亮,似在溺水之中抓住了一棵小草,终有点激动的道:“若刘易大人你能把小女从公孙瓒的手里要回来,别说跟我购粮了,那两百万斤粮食,我送你又何妨?”
拿粮食去交换,此事易达也是七上八下的,谁知道给了粮食那公孙瓒之后,自己的女儿能否平安归家?现在有刘易说帮自己救出女儿,那么还会在乎那一点粮食?
“送我?”刘易的眼睛也一亮,呵,如此,还真的无论如何也要帮易达从公孙瓒的手上救回易姬了。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十天之约
“粮食本来就是准备拿来赎回我女儿的,如果刘易大人及公主能够向公孙瓒要回我女儿,这粮食送你又何妨?”易达一脸认真的道:“正如刘易大人你说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我只要人。”
“向公孙瓒要?”刘易一听,就知道易达可能有点误会了,自己说要救回他的女儿,却不是打算直接去向公孙瓒要,而是要暗中去救回来。毕竟,刘易知道自己的事,自己还没有那么大的面子能够让公孙瓒把盯上了的女人交还回来,至于长社公主,呵呵,一个外嫁了的公主,在这易达的眼中可能还算是一个人物,但在那些枭雄的眼中,一个女人算什么?再说,刘易也不打算让长社公主参与到这些事情上去。当然,刘易也不说破,而是一脸淡定的道:“易庄主,那么这样吧,粮食你准备好,十天之内,我会把你的女儿易姬送回来,然后,粮食你就得给我,再然后……”
“哦?再然后又怎么样?”易达不解的问。
“哈哈,易庄主,救回你的女儿,那两百万斤的粮食我就大胆笑纳了,不过,粮食还不够,除了那两百万斤,我还得向你购买。”刘易自然不会和易家只做一次的交易,随即笑道:“我打算,和易家达成一个长期合作的协议,你们易家的规矩也算是破了,所以,也就可以安心的和我做生意了,在商言商,你们易家按常做你们的生意,然后把各地粮店收购回来的,多余的粮食售卖给我。当然了,如果你们易家有什么困难是正常的方式解决不了的,我就可以出面帮你们解决了,就像你们易家曾被那些反贼洗掠过的事情,如果我们达成协议了后,我就会及时帮你避免再被那些反贼抢掠的事发生,也像这次那公孙瓒这样的事,我也会出面帮你解决。一句话,你安心做你们的生意,正常经营你的家业,我会保你信易家平安,然后,我们需要粮食的时候,你们易家必须无条件供应。”
刘易虽然和邹家的邹氏成了粮食供应的关系户,但是邹家的根基却是在洛阳,路管离涿郡涿县太远,而且,这邹氏的粮食来源,绝大部份都是从张济克扣的军粮中来,如此,就限制了粮食供应的问题。正如现在这样,若不是刘易当初从张济的手上一下子购入上百万斤的粮食,又刚好把粮食运送到了巨鹿,否则,在涿郡涿县恐怕马上就会停止运转,谈不上后来的发展。这个时候哪怕邹氏的手里有更多的粮食,那也是远水救不了近火,因为在短时间内绝对做不到把那么多的粮食送到这里来。
并且,别看刘易自己押运过一次粮食到巨鹿,一路上有惊无险,但是其中还是艰险重重,稍有不慎,粮食可能就会被别人夺去。颜良和文丑两人来往押运了几次粮食,问问他们就知道了,沿路无数山贼强盗想打主意,不只是山贼强盗,一般的流民也想哄抢食粮。实际上,别小看押运粮食,颜良、文丑两人,若不是凭着他们的武勇镇着,恐怕粮食也不能如数送到巨鹿、送到涿郡涿县。
总之粮食不怕多,尽管基地在种植,还有和巨鹿的耿家达成协议,将来还会得到巨鹿一地的余粮支持,但眼下巨鹿虽然已经恢复生产,可若想巨鹿一地有更多的余粮来支持刘易的基地耗粮,不在一年之后那是休想,并且,这还得要巨鹿之地风调雨顺,不要再有什么的天灾【创建和谐家园】才有可能。如此,刘易觉得,和易家这个地方上最大的粮商合作是非常有必要的。相比起耿家来,这易家更适合刘易去扶持。
耿家只是经营着他们家,巨鹿的一郡之地,是真正的一个地方豪族。而易家,却是一个真正以经商为业的家族,他们的生意,遍布整个幽州,哪怕冀州,和易家合作,那么就等于可以通过易家,把幽、冀州之地的民间余粮,源源不绝的抽取出来,然后就只供应刘易一人来支配。
说实话,和易家合作,这才可以说真正解决了刘易想要发展的粮食问题,今后就不用再为粮食的事来操心,可以专心的看看太阳能手机里的百科全书,真正开始经营自己的基地。
当然,如果不是基地突然涌来四、五万的流民,刘易靠着自己开荒造田以及从邹家、巨鹿耿家弄来的粮食也堪可维持发展,但那样就会相对缓慢很多。刘易既然是后来人,自然不会再想着任由历史的发展,自己想要掘起,那么就必须要抓紧时间,在大乱之世到来之时,自己可以真正的掌握着自己的命运。
现在,若有了易家的粮食支持,刘易相信,在幽州,暂时除了那还在右北平的公孙瓒之外,自己一旦真正的站出去,必然就是一股势力最大的力量,按照如此发展下去,这幽州之主,到时候,还不一定就是那公孙瓒。
易达听了刘易说要合作的要求后,不禁陷入了沉默当中去,其中,他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再说,他也不能单凭刘易的一句话就相信刘易有那个能力保全自己易家的安全,一切,都还要看刘易是否能够从公孙瓒的手里要回易姬再说。
所以,他沉吟了一会,道:“这还要购粮的事还好说,不过,说到长期合作,我看……我还要考虑一下,就等……等你把我小女要回来,我再给你一个明确的答复行不?”
¡°µ±È»¿ÉÒÔ£¬ÄÇô¾ÍÕâô˵¶¨ÁË£¬µ½Ê±ºò£¬¾ÍÓÉÎÒÃÇäÿ¤äÃÏØ´óÔóÆÂ»ùµØµÄ¹ÜÊÂÌï·áÀ´¸úÄãÃÇ̸£¬Ì¸ºÃÎÒÃÇÁ½¼ÒºÏ×÷µÄÊÂÒË¡£¡±
“好!”易达也决定下来,毕竟,他也要看一看刘易的能力。
当晚,刘易就在易家过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和长社公主等一起赶回到了涿郡涿县。当然,易家还是多少也奉送了一些粮食,也就是三、四万斤,刘易当然不会拒绝,能让基地的民众多一天的吃粮就多一天的吃粮。
还有,刘易知道这易家一定会答应和自己合作的,因为,当自己从公孙瓒的手上暗中救回易姬之后,这易家就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选择,必须要选择和自己合作。除非,易达又把易姬送回给公孙瓒,再要准备两百万斤粮食去赎回。
不过,如果刘易在十天之内救不回易姬,那么一切也休提。
第二百六十六章 营救行动
Ò»»Øµ½äÿ¤äÃÏØ´óÔóÆÂ£¬ÁõÒ×ÂíÉϾͿªÊ¼Ðж¯ÆðÀ´¡£
首先叫来了戏志才以及一众将领,包括在野外练兵的高顺也叫来了。
时间不多,除去几天的往返路程,实际上留给刘易动手的就只有四、五天的时间。所以,必段要先了解一下现在右北平的情况,如此,才好着手去救出被公孙瓒软禁起来的易姬。
和易达的谈话之中,刘易才知道这个易姬居然还是一个烈女,她在易家将要遭受到灭族之祸之时,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身体换来易家上下的性命。而她又在以身侍贼的过程之中,她居然还能够做得到视死如归,以性命相抵,不从那反贼张纯的【创建和谐家园】,为此,那张纯竟然一时间拿她没有办法,并没有真正的污及到她的清白。
原来那张纯起兵反汉,起事的时候的确是太过跄促,他开始只是基于义愤,不满公孙瓒压住自己的一头,以为公孙瓒已经领兵去西凉,所以才会临时决定起义反汉。结果,起义之后不几天,他就发现军粮是一个大问题,如此,他才会领兵到易家去抢粮。而把易姬绑回来,最主要的,还是想利用易姬向易家索要粮食,并不是像公孙瓒那样见色起心,一定要把易姬据为己有方可。
说到底,张纯并不是那些风流荒诞不经的人,他造反只是为了权力,并不是为了女人。再说,造反之后,民间的女子任他予取予求,随便他怎么样玩弄都可以,尽管易姬的美色的确让他非常动心,但碰到了易姬的拼死抵抗不从,张纯就对易姬失去了兴致。当然,也只是暂时不动易姬罢了,因为他可不想在没有从易家弄到更多的粮食之前就让易姬香消玉殒,这易家那么在乎的女人一旦发生什么的意外,难保易家会不会再愿意给粮食他。
不知道是不是易姬命大,还是那张纯无福消受易姬的美色。那张纯也没有想到,那公孙瓒听闻他起兵反汉之后,居然不再前往西凉,马上率军折返,并在短时间之内打败他临时招募起来的乌合之众。
这样一来,易姬居然能在反贼之中保持着清白之躯落到公孙瓒的手上。
这易达本来就痛爱女儿,自己的女儿在反贼当中还能以其贞烈保持着节操,如此之下,也难怪他无论如何也要想把易姬救回来了。
这样的一个女子,公孙瓒也不敢强来,只好把易姬软禁起来,对其展开攻势,希望易姬可接受他。当然,到最后易姬接不接受,这个女人公孙瓒是要定了,因为要得到一个女人实在是有太多的办法了,强来是一种,下药又是一种。
但公孙瓒和那张纯都是抱着同一样的心思,易家有粮,岂能不打主意?所以,公孙瓒一方面派人到易家提亲,以向易家示好,另一方面再向易家施压,向其索要粮食。
公孙瓒也是一代枭雄,岂能不意识到现在正是他发展壮大的机遇?趁着击败张纯,把张纯赶出了幽州的余威,他正在大力发展自己的势力,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军队,如此,这军粮是少不了的,所以,他觉得,这易家还是结好为好。有一个大粮商在背后支持,公孙瓒知道自己的发展必会事半功倍,所以,他才会一改往常对待女人的暴虐,对易姬却细心呵护,除了不放易姬离开之外,别的,还真的可以说已经做到了无微不至。
不就是一个女人吗?公孙瓒觉得日子一长,这易姬肯定会心软,会答应嫁给自己的,到时候,自己的公孙家就和易家结成了姻亲,今后再向易家要粮那就方便容易得多了。
嗯,打仗打的的确是粮食,每每一到战事频起的时候,每一个领军的人,都会为了粮食而头疼。张纯如此,公孙瓒亦然,包括刘易,也要为这些事而头疼。
因为易家有粮,所以,不管是之前的张纯及现在的公孙瓒,都要围绕着易姬这个女人来打主意,现在,又要加上刘易了。
当然,刘易知道,幽州之地,一山不容二虎,这公孙瓒若知道自己在这涿郡涿县大泽坡弄出了这么一个大阵仗,那么必然会引起他的警惕。再说现在还不是刘易可以打开旗号的时候,所以,不管是向易家要粮,还要帮易家要回易姬的事,都不能暴露了出去,免得到时候引来公孙瓒的大军。
最少,在基地的棱堡没有修建起来的时候,手下的兵士没有战斗力的时候,不能让公孙瓒知道。
这幽州之地,在这个时候,虽然还有一个幽州牧刘虞在节制着他,但刘易知道,这公孙瓒随着他的掘起,恐怕早就已经把这幽州之地视为他的地盘了,在这个时候他又岂会让刘易这个充满变数的人在涿郡涿县异军突起呢?
所以,刘易必须要偷偷的把易姬从公孙瓒的软禁中营救出来,这件事,哪怕是隐瞒得了半年,待基地棱堡建起,那就不用再担心被公孙瓒知道这棱堡的存在了。
刘易召集了一众人之后,各自分派任务,先挑选出几十个精明能干的探子先行一步,他才领着人动身。
探子到右北平,要先探清楚右北平此时的形势,弄好路引,接应刘易一行人进城,同时,也要负责探清那易姬被公孙瓒软禁在何处,待刘易到了后,再一起商议如何营救的方案。
戏志才和探子一起先行一步,刘易和颜良则化作行商往右北平进发,同时,高顺另外领着最先接受他训练的二百兵士秘密潜进,以作最后接应之用。至于另外两个大将,典韦及文丑,刘易没有让此两人前往,让他留在大泽坡听从田丰的命令。大泽坡正在发展其间,不能有任何的意外,必须要留下一两个大将来镇守。
途经渔阳等郡,刘易只用了一天多的时间就赶到了右北平的城下,自有先行一步的探子来引刘易等进城。
第二百六十七章 重重看护
右北平城可不像巨鹿又或是涿郡城,无论是规模或是人口,似乎都要比那两城大得多了。
单单是城墙,就要比一般的郡城要高得多。
城门人来人往,但大多都是来去匆匆,当然,进出城门的人,都受到了严密的监控,城门内外,一队队的巡逻士兵来回巡逻着,凡是见到有行色可疑的人,都会遭受到盘问。
这种情况,让人隐隐的感到有一种剑拔弩张的感觉。
不过,刘易等人安然的进了城,刘易对这种状况也不太奇怪,毕竟,这里可不比巨鹿又或是相当较为内陆一点的涿郡。右北平再往北就是长城了,不远就是关外,时下,正在和关外的异民族在作战,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战事更是不断,军队在城内进进出出也是常事。说不定某一天,突然有敌军杀到城下也不奇怪。
刘易也知道,幽州北面,时局不稳定,时不时有异族游骑进入幽州地界抢掠,所以,像右北平这样可以说几乎是在最造近边关的城池,进出城门的人都要接受盘查是必要的,因为谁知道进入城内的人会不会是敌方的细作啊?
所以,这右北平看似禁严的状态,刘易并没有太过放在心上,就像普通商人的心境一般,进城后悠然自得的观察着城内的情况。
城内的人口的确有着不少,但大多都是行商居多,城内的房舍也建得密密麻麻,却大多都显得有点斑驳残旧,显得有点萧条,似乎总有一股死气沉沉,让人感到压抑的气氛。
不管是人或物,总让人感到没有多少生气。
呵,话说,这右北平其实都不知道经过几手的易主了,不知道历经过多少的战火,这城池,直到如今还没有被人真正的屠城,这已经是很庆幸民。就算不历经战火,每一个掌领右北平的主官,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做法。如此,生活在城内的百姓可就惨了,每换一个主官统领城池,都会有一些名目来向居民收取赋税,有时候,刚被收取了赋税不久,就又换了一个主官来。一年到头,就光是向官府交纳的赋税,都让一般的百姓喘不过气来,这样的状况,城里还有生气那还真的是怪事了。
哪怕是现在,公孙瓒从反贼的手里夺回了城池,同样也得要向一般的百姓伸手要钱要粮,所以,刘易所看到的城民,似乎没有几个是带有笑脸的。
当然,右北平不是刘易所管辖的城镇,这里的百姓生活得如何,刘易才不会过多去关心。别看刘易这家伙平时口口声声说什么的振济天下百姓,又不惜掏出了自己的那么多钱财来购粮济民,事实上,刘易所做的事没有那么纯粹,都是为了自己的发展才如此了。
刘易的爱心还没有泛滥到真的关心起每一处地方的百姓民生。
刘易关注到这些,只是想从中找到一些可利用的东西,通过观察,刘易可以得到信息,很直观的了解到,这公孙瓒还真的不是搞民生的料。说到对待异民族的打仗,这公孙瓒可能不含糊,但若说到搞经济民生,这家伙还真的不行了。
像公孙瓒这样,刘易觉得,若是自己统领占据了整个城池,那么必然要想方设法把城内的民生搞好,最少要让在城内的百姓看得到今后美好生活的希望,让百姓对城池有一种归属感,让百姓能够做到和城池一起荣辱与共……说白了,就是要所辖之地的民众归心,如此,才有可能长治久安,才有可能真正的占有城池。
刘易观看公孙瓒所辖的城池,心里也暗自警惕,警醒自己今后自己若有城池后,绝对不像这些一般的武夫这般管治城下百姓。
嗯,说实在,别看刘易是一个有着两千多年知识的后来人,但他的前世只不过是一个跑龙套的小人物,根本就没有那些作为一方官员的经历,对于什么所谓政治民生的东西,其实也只是一知半解,唯有让刘易铭记于心的东西,就是那毛太祖所说的,群众的力量是最大的。
自古以来,都有一句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说法,刘易现在未必想到自己一定要得天下,但是这民心,还是时刻要注意的。
当然,这些是后话。
前来引刘易和颜良及十八亲卫进城的人把刘易引到了一间还算是比较大的客栈里。
戏志才先来一步的,他早就派人打点好了一些,包下了这客栈后面的一个独立院子,如此,也方便刘易等人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