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小兵之霸途》-第8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这些只是表面上看到的劣势,实质上,刘易还是挺喜欢这里的。

      刘易一路上,时不时下马察看一下路边的土壤,发现这个所谓的荒泽,只是没有人来开荒造田耕种罢了,一旦发展起来,这里必然是沃土千里,非常适合种植。再加上,此处地势稍为较低,相对于幽州之境来说,此处极有可能是冬暧夏凉之地。

      至于安全上来说,棱堡一旦建成,那么就绝对不会有问题。

      在只有一个刚刚建起的棱堡地基上,刘易看到了田丰,他似乎比在洛阳时更结实了一点,但瘦了一点,却显得更有精神。

      “终于来了?你觉得在这个地方怎么样?”田丰见到刘易,并没有过多的寒暄,拍了拍手上的泥迹,走到正下马的刘易身旁道。

      “不错,这里真的不错,只是……”刘易笑着对田丰点了点头,然后再摇了摇头道:“一路上我看到了,来到这里也看到了,好像人少了点,还有,开恳的田地也少了点。”

      “呃,现在愿意跟着来这开荒耕种的人的确不多。现在的人都是我们从洛阳带过来的,以及一路上收容的流民,现在一共有四千多人了,这还不多?”田丰被刘易说得脸上纳了一下,然后站上一块大石上,伸手往四周指了指道:“以这棱堡为中心,向四周开垦,全部人力都用上了,能开垦多少算多少,人手就这么多,开出来种下庄稼的田地就这么多了。”

      “哈哈,跟田大人你说笑呢,我知道大人辛苦了。”刘易当然不是来责怪田丰的,跳上大石和田丰站到了一起笑道。

      “去去,你别不知足了,我就不相信如果是你能比我做得更好了。”田丰却当真似的板着脸道:“我把高顺的兵都拉来开荒了,想必他都怨着我呢,你还好意思来跟我开玩笑?”

      “呃,田大人,还不瞒你说,如果是我来,估计还真的要比你现在的规模要大上一半以上。”刘易倒也不客气的直言道。

      田丰搞内政的确有一手,但其人比起戏志才来说似乎还有点那么的不够圆滑。嗯,是说他玩手段的功夫不及戏志才。或者说,现在的田丰做事还有点太过循规蹈矩,有多少米就下多大锅的饭。

      还有,有不少可以招募到人的工作他没有做。首先的,在此处建立一个基地的最基本的宣传就没有,或许,田丰可能认为在此建立一个基地不宜太过张扬吧。反正,刘易觉得,想在此处真正的发展起来,就少不了人,而人,却不会平白无故的跑来这里投靠的,就算要投靠,但连这个地方都不知道,哪么这里又何来人手呢?

      所以,刘易觉得,既然要做,就要高调一点,打开名号来做。反正,自己搞这个,又不是什么造反什么的,只是给天下没有了活路的百姓一条活路而已,相信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的。就算真的触犯了所谓的禁律,但在此山高皇帝远,有谁能用什么的王法禁律来说事?

      官府及当地的豪绅,刘易觉得更不用怕,让高顺带着二百彪悍之兵来是干什么的?如果不是碰到大规模的军队,千人以下的人,根本就不是高顺的对手。

      所以,高调,一定要高调!

      第二百四十二章 烧砖建城

      之前在洛阳,又或前段时间在巨鹿,两处地方都算不得是刘易的地头,所以,有很多事刘易都不能放开手脚来做。但现在,回到了这涿郡来,在自己的地盘上,很多事都可以放手来做了。

      涿郡大泽坡,就是田丰花钱从官府及当地豪绅的手里买下来的一片荒泽之地。这里,已经真正的属于是刘易的一亩三分地了,虽然棱堡远还没能建成,但是站在这里,却让刘易有了一种脚踏实地的感觉。

      嗯,这里这是自己的根啊!

      刘易没有和田丰再多说什么,让高顺带着随行的赵家村的人及长社公主去安置下来歇息,他们走了这么远的路的确也累了。安置好他们后,刘易便让田丰带自己去看一遍整个基地的情况。有许多事,高顺并不那么关心,他也不想管,所以,一切还得要田丰才最清楚。

      地点是固定的,地形地貌也是不可改变的,这些一切都已经是定局了,再说,刘易对这个地方还算满意。

      首先是棱堡地基的情况,建这个地基有点麻烦,因为要用到大量的岩石,而大泽坡地方,荒泽之地,偏偏缺少坚硬的岩石,现在才堪可建成一个棱形形状的地基的岩石,都是花了无数人力才从四周搜集回来的。这也是棱保建设进度慢的原因之一。

      田丰其实也在为这件事而犯愁,因为棱堡的形状问题。如果是建一般的城堡那样,四四方方的城堡,所需要的材料可能会省下很多,但是,修建成一个棱形的堡垒,基建城材料要花多一半不止。光是一个地基就已经用光了附近搜集回来的石料了,墙体的石料都还没有着落。棱堡所在的位置,又是大泽坡的中央位置,四周离山足有几十里远,最近的也有十多二十里,如此,又不太可能从那么远的山上开采石料来用。

      如何把棱堡的墙体建起来,又要坚固,刘易听田丰说了这些问题之后,心里已经有了计较。暂时也不多说什么,只让田丰尽快把地基建好,到时自会有办法。

      整个棱堡的地基,已经有了一个雏形,若有直升机飞到空中,可以看得到在一块波浪起伏的波形地带的中心,会出现一个标准的棱形建筑……八角棱堡。

      棱堡并不是太大,内角对应直线也不到二里,分东西南北四门,中间一条中轴线。正中处,一块空地,是田丰留着用来建府衙之所,今后这里,将是刘易的居所以及发出命令的地方。之后四周,一直到城边,都是百姓的居所,另外,也圈出了地方分别驻军。

      紧靠着棱堡的东面,是一片积水不深的低洼湖泽,此处四周的泽流,都汇聚到此湖泽来,然后再从一条也不太像是河的河流走。而此低洼湖泽本身就会自动冒水,靠着此低洼湖泽来建堡,刚好可以解决用水问题。

      现下,除去高顺从洛阳带来的二百义兵,以及另外那一百多伤残生活都难以自理的义兵,整个基地,已经有了足足四、五千人。其中青壮有二千,余下的,都是妇孺老弱。

      刘易完全了解了现在基地的情况之后,一连花了几天时间来整理思绪,以及从太阳能手机上参考百科全书,看看如何找办法解决眼下的一些最主要的问题。

      当然,工作还是要一步一步来做的。

      首先,刘易让田丰找上一些能说会道的人前来,让他们不要参加棱堡的修筑工作了,就让他们专门分散到涿郡甚至更远一点的地方去,大力向人散布涿郡大泽坡正在修建一座新城堡的事。并让他们散布消息,因为修建城堡,所以需要大量的人手,到涿郡大泽坡参加修建城堡的人,除了供应一日三餐的吃食之外,还会有额外的工钱奖励,一般,工作一个月,不少于500铜钱。

      这个消息,主要是吸引青壮前来投靠的。另外,刘易再让田丰组织起一些壮年的妇女,小孩老弱的也可以,让这些人,在大泽坡四周的路口煮粥施食,吸引那些过往的流民前来投靠。当然,高顺要带着二百人在大泽坡四周巡逻,提防有人会打这里的主意。

      这样做,只是刘易想高调吸引人员前来投靠的一个简单的方法罢了,待工作都上手后,还会有更多的方法来吸引人。

      然后,刘易再让田丰把已经投靠来的百姓全都分门别类分了开来。比如,会木匠的、会打铁的,泥水匠什么的,等等。

      呵呵,百科全书上有很多的知识,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了自己的一个基地,也是时候把一些东西拿出来了。

      一个人,最讲究什么?衣食住行,最讲究的就是生存。首先要有吃有穿,才可以生存下来,但生存不成问题之后,才会再讲究住行的问题。

      但现在,衣食的问题,刘易暂时还可以为前来投靠的那些百姓解决,从张让及卖酒赚了不少钱,这笔钱,足可以让刘易购粮来为眼下的这些不多的百姓度过目下的难关。待种下的粮食有收获之后,就会走上一个良性循环,所以,若没有重大的变故发生,衣食温饱的问题是不会再有问题了。

      所以,刘易现在极要解决的,就是住的问题,现下,在此大泽坡的人,住的几乎全都是由茅草简单搭建起来的居所,有一部份人还住着军营。

      如此,刘易首先就从百姓当中,抽取出那一部份懂得泥水的匠人,事实上,田丰也早就抽取出这一部份人了,因为分修建棱堡之前,首先就要找到懂得建筑的匠人才可以动手的。不过,刘易除了要抽取出懂得建筑的匠人之外,还迫切的需要一些懂得烧陶的人。

      方圆几十里之内,没有那么多的石料拿来建城。如此没有办法了,刘易不得不从百科全书里找到了烧青砖的方法,准备用烧出来的青砖来建城。

      不只是用青砖来建城,连城内的建筑,也要一律用青砖来修建。刘易相信,只要这样的一座城堡修建起来之后,光是这样的一座城堡就足可以吸引到无数人前来了。

      而此大泽坡的泥土,似乎就是那种可以用来烧器的粘土,呵呵,用之不尽的粘土,要烧多少青砖不可以?

      第二百四十三章 立杆见影

      万丈高楼从地起,一切都要一步一步来。

      只要解决了建城的原材料问题,相信不久就可以在此大泽坡建起一座坚城来。

      田丰从洛阳一路到涿郡涿县的途中,沿路所招募到的百姓民众,其中居然有一百来个人是从事或懂得建筑手艺的。但是,从事或懂得烧陶的人却几乎没有,就只有一两个青年曾经做过烧陶的学徒工。

      不过,刘易要的是烧制青砖,不是烧陶,所以,就算完全没有人懂得烧制的过程也没所谓,因为百科全书上有烧制青砖手艺的整个过程。烧制青砖,其实最主要的还是粘土原料的问题。

      刘易观察到此大泽坡低洼之处的黑土,极象粘土,但到底是不是,还要试验过才知道。

      烧制青砖的原料,用后现代的话来说,要用富含铁元素黏土做成的坯经过烘烧后,铁的化合物氧化化为红色红色高价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再经过工艺处理,把红色高价氧化铁三氧化二铁又逐渐还原成为青灰色的低价氧化铁氧化亚铁FO,从而制得青砖。

      刘易现在没有办法测量低洼地带粘土的物质含量,但是可以试验,若烧出来的青砖不够坚硬,可以稍为添加一些黄土或细沙拌匀来做出坯砖,再试烧,直到烧出让人满意的青砖为止。

      两个曾经做过烧陶学徒的青年,一个叫吴德,一个叫周海。一个22岁一个25岁。

      刘易单独见了此两人,向他们了解了一下这大汉时代烧制物品的一些器具及工艺。然后,刘易才把从百科全书里抄录出来的烧制青砖的方法告诉此两人,并提拨此两人为大工头二工头,命两人全权负责烧制青砖的事宜。要人让他们去跟田丰要,要钱要物也一样,务必要他们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试验烧制出让人满意的青砖。

      待烧出真正坚固耐用的青砖之后,刘易打算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到时,棱堡地基也修建得差不多了,人手也可以腾出来,加大力度烧制好青砖,然后再开始筑城墙。

      烧制青砖的事情安排好后,然后就到了别的事了。

      各种类的匠人,刘易都让田丰将他们全都分开作为单独的一个部门,像刘易命周海及吴德两人一样,都有他们的大工头二工头。每个工头下面,都有工人帮工,嗯,也就是学徒工。木匠有木匠的,铁匠有铁匠的。他们的每一个部门,在现有的条件之下,分别做自己专长的工作。如果个别的匠人部门,没有条件让他们从事其擅长的工作的,就先由田丰统一安排他们的工作事宜,总之,每一个人,都不会闲着。

      由于妇孺老弱占了基地人数半数之多,这部份人,重活做不了,所以,也要首先解决他们要做什么工作的问题,要不然,就白白费粮食养着他们了。他们的工作也好办,冀州大地,多的是棉花及养蚕的人家,一般的农家妇人,都懂得织布,刘易觉得,完全可以在基地搞一个大形的织布工房,让那些妇孺老弱专门织布,相信搞起来之后,这方面的产出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当然,搞这个得要大量的原材料,所以,一时半刻是搞不起来的,先要做的是派人到各地去收购棉花蚕茧,一方面开始让木匠制造出织布机。恰好,百科全书上也有这方面的介绍。

      刘易把所有的事情都一件一件理清来解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铁匠的问题。

      原来跟着刘备一起从涿郡涿县出去的铁匠郑石,就是刘易为其截去一肢的那个郑石,他虽然失去了一条腿,但还真的能打铁。他回到涿郡之后,托人寻到了乡下的家人,一家人都迁到了这个基地来了,初时农耕时,许多农具都是他打造出来的,工艺还真的不错。

      如此,刘易就由他作了铁匠部门的工头,然后把一些可以改良铁器坚韧度的打造方法告诉他,让他自己去摸索。日后,代刘易搞得到大量的铁矿石之后,还要打制出更精良的武器呢。

      现在,一般的粗铁,刘易就让郑石打造家用工具,精铁之类的,就打造兵器,主要是先打造精铁枪头及箭头。刀剑之类的兵器,要用铁量太多,暂时不用打造这些。

      呵呵,许多事,本来让田丰无从着手的,在刘易回到之后,竟然一件一件被解决了,如此,显得刘易就好象是一个万事通似的,什么东西都懂都明。

      对于田丰等人的奇怪,刘易全都推给了以前流浪时,住在山神庙里碰到的那个老神仙。

      不过,还别说,刘易所做的工作,很快就收到了效果,可是说是立杆见影。

      首先是这几天开始有人陆续寻到了大泽坡来,加入了基地建设当中。

      幽州现在的形势,其实要比中原的地方更要复杂得多,也更乱,相信也只有此时的西凉才可以比得上幽州的混乱。兵灾【创建和谐家园】,受难的首先是百姓,所以,若有一个地方有饭吃,有活干,有钱拿,可以让一些受到了严重灾难的百姓活下去,那么就必会有人前来相投。

      边境异族时不时入侵,去年年底张纯反汉的影响还没有过去,当政者也不懂体恤民情,横征暴敛,此时的幽州百姓,还真的正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像大泽坡这样的一个好去处,可以说是寻遍了整个幽州都难以碰到的,如此,派出去的一宣传张杨开来,那些感到难以活下去的百姓又怎么可能不前来相投?

      田丰购买大泽坡的土地,花去了差不上十万两钱财,看到钱财不多,不敢像刘易这般办事,不敢放开手脚招人而已。

      人开始陆续有来,周海及吴德的试验也出来了,他们按刘易的方法,把从低洼之处捞上来的黑色湿润的粘土混入一些细沙及黄土一起来做成坯砖,挖了几个砖窑分别试验过后,得出一窑青砖结实坚硬,几乎可堪比岩石,完全可以用来筑城之用。

      烧制青砖成功,最高兴的莫过于是田丰了,他兴奋得整夜没睡,连夜安排人手,准备着大量烧制事宜。

      而把所有工作都解决得差不多的刘易,终于可以稍为清闲下来,终可带着近段时间老埋怨刘易一到了基地就不管她的长社公主随处去观观光了。

      与美相伴,踏青初夏。

      第二百四十四章 只羡鸳鸯不羡仙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刘易牵着跟随自己也算是颇有一段时日的高头大白马,马上坐着鲜衣怒涨的长社公主,缓缓的行走在广阔的一片林木之间。看着蓝天白云,心宽气阔,偶尔的兴趣所致之下,不禁大声朗诵出从太阳能手机上翻出来的一首古诗,李白的《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格格……”长社公主见刘易有点意气风发的狂放洒然的样子,不禁在马上格格和娇笑道:“原来刘易大偷还是一个大诗人啊?嗯,听起来感觉还不错,说,这又是从哪里检来的打油诗?你还狂人呢?摇头摆尾的,弄得还以为真是一个读书人似的,搞笑!”

      “呃……”

      刘易的好兴致一下子被长社公主破坏掉,后世鼎鼎大名的诗仙李白的诗,居然被她说是打油诗?要不是这几天乐得轻松清闲,陪着她在大泽坡四围游山玩水,其乐融融,刘易心情舒爽之下,还不愿意把这首诗诵出来呢。呵呵,好诗还不如待在和那些文人雅士的时候,盗版过来博点名气为好。可是,这长社公主竟然不懂得欣赏,完全听不明此诗中的那种意境。

      “怎么?别说这诗真的是你自己想出来的哦?”长社公主伸长雪白的脖子,从马上探过来看了一眼刘易那涨得有点红了的脸,不禁掩嘴偷笑道:“你跟人家说过的,你自小就在这涿郡涿县长大的,一年前才随那个什么的刘备从这里出去,别说你在打仗的时候还有那个心情或时间去游山玩水,还什么的朝别黄鹤楼、什么的王岳寻仙又什么的庐山……嘿嘿,不会是你做梦去过的地方吧?”

      刘易彻底被她打败了,被她如此一说,自然不能再厚着面皮说这诗是自己作的。只好有点郁闷的闷声道:“这像打油诗么?它可是一个大诗人所作的诗词,被你这么一说,什么的意境都被你打破了。你不觉得今天就咱们两人,在这云高林深,风景秀美的地方行走,不是很有一种出尘的感受么?”

      “切,有什么出尘的感受?莫非刘易大人刚变大偷又想作仙人了?”长社公主很不屑的用那如玉般的小瑶鼻哂了刘易一声,然后却又眼波一转,似带有无穷的诱惑道:“此时你应该念的是那……什么的晴空万里,林密幽暗,咱们此时就好比那什么的金风玉露一相逢又什么的此时无声胜有声……格格……”

      长社公主自己如此说完,都觉得有点过了,赶紧勒马就想逃走。

      额,还真的是充满了挑逗的意味。刘易想不到这长社公主居然连自己和她说的俏俏话都记得一清二楚,那此时无声胜有声,只是昨晚刘易偷偷潜进她的帐幕里去时,为怕太过激动而给她说的一句话。

      而长社公主,自从和刘易突破了那一层关系之后,一直都对刘易偷偷潜到她在耿家的那闺阁内看到她的私隐事儿有点耿耿于怀,如此,私底下都是娇嗔的呼刘易为一个小偷,跑到耿家庄去把她偷了出来。

      不过,她的野性也算是被刘易完全激发了出来,尤其是她的第一次是被刘易在野外夺去的,所以,心底里,似乎对野战更热衷。

      今天和刘易偷偷的撇下那些侍女护卫,两个人骑着一匹马跑出来玩耍,其实大家都有点心照不宣的想得到了私人空间,好方便行事。

      此处还真的是林密幽暗,方圆几里都像没有一点人烟的样子,在此林中,就算是做什么的坏事都不会有什么人知道。

      如今,被长社公主有意无意的一挑,刘易心头里的那把火就腾的一下烧了起来。

      长社公主想打马逃走,但还没有启动,刘易便呼的一声跳上了马背,从后一把抱住了想躲闪的长社公主,在她香香的耳边吹了一声哨响道:“嘿嘿,公主不说起小子还忘了,嗯,不错,公主说的对,此正是林深幽暗,咱们这金风玉露一相逢……呵呵,便要无声胜有志,胜却人间无数,让人只羡鸳鸯不羡仙。”

      “啊,不要,别,别在这里……”

      长社公主被刘易一挑便挑开了腰间的衣带,她腰肢一扭之间,柔顺的绸衣一滑,便从她的两肩滑下,连带她里面的小抹胸都被刘易推往了一旁,一对雪白无暇的白兔子一下子就弹荡了出来。

      此时她还在马上,若这个时候有一人在此林中,必会把她的那对豪物瞧得一清二楚,所以,她羞急的惊叫起来。

      “哈哈,不在这?那咱们下马。”刘易抱着她顺势跃下马去,然后把她一下子压到了一堆草丛之中。

      娇呼【创建和谐家园】之声瞬间在林中奏响,生命律动的美妙声响让那匹白马都感到好奇,奇怪自己的主人为什么会突然间从它的背上下去,时不时伸长马脸过去凑凑热闹,看看它的主人到底在搞什么。

      一曲人间仙乐,久久才曲终。

      此时此刻,不论是刘易还是长社公主,互相的心中还真的是只羡鸳鸯不羡仙,只希望彼此一直待下去。

      为娇慵无力的长社公主整理好衣裙,拿了水袋及干粮让她吃点充饥,因为一场乐事,不知时间过,此刻已经是午后了,也来不及赶回去吃午饭。两人偷偷溜出来时,一阵打马飞奔,此刻少说也离棱堡之处有二、三十里了。

      有可能是两人的一场云雨直接影响到了天气,刚才还云卷云舒的天气,在两人吃了东西再上马之时,天空竟然开始暗了下来,还有点乌云涌动的现象。

      长社公主从刘易的怀中抬起头,看到刘易正打量着天色,不禁说道:“啊,好像快要下雨的样子了,咱们回去可能也赶不上避雨了,不如咱们再向前,看看出了这片林子有没有人家可以避雨的?”

      “嗯,好主意,走!”刘易一听,当下同意,拍马在林间往前飞驰。

      现在基地的事也基本上了轨道,刘易在不在也没有关系,一切还有田丰在主理,如今难以有点空闲时间,不如就带长社公主到多点地方去玩乐玩乐。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00:5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