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皇天不负有心人,孟丁随着文丑一起,带着二十临时充当斥候的官兵,终于在下午时分,在赵国郡往北的山野之间发现了黄巾大军的行踪。
他们伏在山间的密林之中,可看到在一个山谷之内,满山谷都是头扎黄巾的士兵,他们正在准备安营扎寨。
黄巾大军居然悄无声息的就到了紧挨着巨鹿郡城的赵国郡地界之内。也就是说,还只需要一天的时间,黄巾大军就可以穿过赵国郡,进入巨鹿郡。
探到了黄巾大军的情况,文丑这次没敢鲁莽,不敢打草惊蛇,急派人返回巨鹿,向刘易汇报情况。
第二百一十一章 出发
刘易从张宁的口中知道黄巾大军来袭的消息,到找到黄巾大军的行军线路,其间只不过是刚好过了两天的时间。能够知道黄巾大军现在到了哪里,那么就方便刘易策划出如何作战的方案。
巨鹿郡地界,以及西北方向赵国郡地界,当地人都那些地方的地型都非常熟悉,如此也省下了要刘易亲自到现场去察看地型的时间。
如何对抗那在深山山谷里扎营的五万黄巾大军呢?这个刘易早就和戏志才等人说过了,首先的选择就是御敌于国门,不让他们经过赵国郡进入巨鹿,最好就能够在他们出山的必经之路设伏,一举击败黑山张燕,让他夹着尾巴躲回深山里去。
所以,在收到文丑深夜派人传回已经找到黄巾大军的消息,刘易连夜把戏志才及县令、县尉还有耿家家主等人召来,临时开一个即将行动的军事会议。
这个会议,主要是征求戏志才及县令、县尉等人的意见,让大家都达成一个出兵去迎敌的决心,以及如何制定和黄巾大军对战的事宜。
刘易当仁不让的在县衙议事大厅主位坐下,环眼看了一眼厅内十多二十个人,然后才自信满满的道:“各位,现在黄巾大军已经找到了,如果我们不采取迎敌措施,黄巾大军再经过明天一天的行军,后天就可以挥军攻打我们的郡城,到时候,我们巨鹿城直接面对几万大军的冲击,到底能不能抵抗得住还很难说。所以,我们必须要采取主动出击的策略,把几万黄巾大军阻击在赵国郡以北、以西的大山里,就算我们不能真的阻击黄巾大军的进犯。至少,我们也要尽量拖延一下他们的行军速度,让我们巨鹿城能有更多的时间来加固城墙,做好迎敌的措施。”
“嗯,刘易大人说的,我们这几个县官都已经早达成了一致意见的了,由于时间太匆忙了,我们这两天不可能把巨鹿城墙都加固一遍的,现在城防准备还不够,就算不能完全击败击退黄巾大军。能拖延上几天也不错,如此,我们就可以更加从容的做好守城的准备了。再者,羽则大人已经去搬救兵,如果能拖延上几天,到时候,可能援军都到了。”戏志才也紧接着刘易的话,先代表官府方面的发了话。
毕竟都是几万黄巾大军,那些地方士族豪门的家主或者会感到害怕,或者还会有个别的人心存饶幸,以为黄巾来犯的事不真实,又或者还会有人会觉得黄巾来犯不会侵犯到他们家族的利益。像张家,他们和黄巾军其实或多或少都会有点关系,因为,张角其实就是张家的一个远房子侄,只是和他们直系张家有点不太对路而已。只是,本家毕竟是本家,原来张角还活着的时候,也没有对自己的本家动手,所以,他们的心里还多少有点饶幸,以为就算黄巾大军真的再来进犯巨鹿,他们也可以向黄巾首领说说情,不会抢掠张家的财物。当然,他们这些想法是不可能表露出来让刘易等人知道的,戏志才接着刘易的说话表态,就是想把他们的那种饶幸的心态扼杀在他们的脑中,逼着他们要服从官府的安排,该出兵的时候出兵,该战的时候要战,没有别的选择。
耿家家主耿显因为长社公主的事对刘易多少还有点介蒂,但是他家里的确一直藏着黄巾军的人,因此也不敢再和刘易多说这方面的事,他只希望可以安全度过眼下黄巾来犯的危机,待解决了目前的危机之后,再和刘易交涉长社公主的事。而对于几万黄巾大军来进犯巨鹿的消息,他是从一开始就相信的,现在既然已经找到了黄巾大军的动向,他更是深信不疑了。他现在也是不得不听从刘易的命令。
他在巨鹿,一向来都是地方士族豪门的方向标,别的人都会看着耿家的来做。所以,耿显想了想后,也接着戏志才的话表态道:“呵呵,我等只是一些想守住家业的土财主,打仗的事我们不懂,一切还是请刘易大人作主好了,要打要守,我等唯刘易大人之命是从,要怎么样,刘大人你就下命令吧。我们地方家族的家丁,也不是吃素的,必然叫来犯的黄巾贼人知道我们的厉害。”
“好!有耿公的一句话,那么我刘某就大胆命令了,相信诸公也没有意见吧?”刘易再凝视看了看坐下的十多个家族的主事人道。
“这、这个……黄巾军有几万大军,不知道我们这点人如果去阻击他们呢?我们这些家族合起来也不过两千人,别搞不好就像是羊入虎口,有去无回啊。”
那些家族的家主沉默了一会,终于有一个人提出了不同的意见来。
刘易一看,却正是张家的家主,但刘易现在也不会和他多作计较。挥手打断了他的话道:“呵呵,张公担心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其实,这就是我等要主动出击的原因。诸位可以想想,如果五万大军展开来,那就可是漫山遍野的啊,真的让黄巾军打到了城下,让他们展开兵力,我们这能战的几千人实在还不够看。但大家想想,我们现在可不是要去和那几万大军展开来战斗的,而是要在他们行军的路上伏击他们的,而且,他们现在还在大山里,地型的原因,他们也不可能把几万大军展开的,因此,只要我们敢战,必然可以让黄巾军在出大山之前就大量损兵折将,等他们再来到我们巨鹿城下的时候,必然就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兵力了。”
“呃,耿公说得对,行军打仗的事,我等的确不太懂,既然刘易大人你有了全盘的计划,那、那么我等也没话可说了。”张家家主听了刘易一翻解释后,也觉得有点道理,也不好太过尖锐的表露不愿听从命令的意思,免得受到众矢矢的,便讪然的说道。
“好,那么我命令,明天一早,由你们地方家族家丁组成的一千五百军队,由耿家耿显统率,跟随我们官府的军队一起行动,随时听候我的作战命令。”刘易不容置疑的先对耿显下了命令后,再向戏志才道:“戏先生,给每个士兵准备好三天的干粮,不用再准备后勤辎重队了,县令大人继续坐镇巨鹿城,加紧城防加固工作,要多挖壕沟。县尉耿武率整编好的官兵作中军大队,一早就全军出发。”
“领命!”
座下众人齐齐站起来应道。
PS:昨晚登录不了起点,这章算是昨天的,晚上还有一更。
第二百一十二章 设伏(上)
春风微暧,快到三月清明时节了,天气已经开始由冷转暧。
时下本正是携美踏青游山玩水的最佳时节,但是刘易却只能带着一众光棍汉子携带凶器去做大煞风景的杀人事宜。
这次出城去阻伏黄巾大军,耿显领着由家族家丁组成的一千五百人作为左军,命典韦领着戏志才临时组编起来装备上武器的二千百姓青壮作为右军。刘易自己独自领着戏志才及十八亲卫、耿武等人,领着基本都是拿着农具,如锄头镰刀柴刀等五千百姓作为中军,一路浩浩荡荡的往赵国郡内开去。
刘易临时留下耿武统率的原来那二百城守兵,交由县令羽飒统领,协助县令维持城镇的秩序,以及镇守城镇,以备不时之需。现在文丑只是找到了那几万黄巾大军,刘易却知道黑山张燕却有着十多万大军,谁知道他会不会再派一路绕路来攻打巨鹿呢?刘易的手头上没有多余的力量,但对于黑山张燕来说,他手上却不缺兵马,所以,刘易也不敢一下子全都抽走巨鹿城内的力量,怎么也得留下一点受过训练的官兵守城,以防不测。
当然,守城的也不会只是原来的那两百城守军,整个巨鹿,青壮百姓何止两万?现在刘易只不过是抽调出其中的几千人罢了。那些没有武器装备的百姓青壮,就全留在巨鹿城内,听候县令羽飒的安排。
呵呵,拉着一帮民夫去打仗,刘易还真的是大姑娘上轿头一次,这些民夫能够有多少的战斗力,还是一个未知数。
不过还好,这些百姓虽然没有怎么经过整训,但是他们都知道这一次出征的意义非凡。深受暴民之祸的民姓们,知道如果再让像蝗虫一样的黄巾贼杀回巨鹿,他们就真的没有了立身之地了。
他们刚领到的援济粮,他们刚种下的才开始冒尖芽的庄稼,他们的妻儿父母就在他们的身后,所以,刘易号召他们拿起武器保卫自己得来不易的粮食、妻儿父老,他们毫不犹豫的就站了出来,听从刘易的命令。
百姓是这天下最淳厚的人,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对谁好,听谁的。刘易让他们能够活下来,能够让他们再看到今后生活的希望,所以,刘易的命令,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
别看刘易及一众县官和那些士族豪门那么紧张的做着各种应对黄巾大军的准备,但是对于一般的民众来说,他们并没有感受得到那种大军压境的紧迫感。因为他们原先根本就不知情,就算知到情况消息后,如何应对黄巾大军也不是他们一般的平民百姓可以担心担忧得了的。尽管他们的心里也有点心慌,但只要一天没有真的见到黄巾大军,于他们来说,还真的不会真的太紧迫。
如果没有刘易,如果不是刘易先分派了救援粮食,如果不是先安排百姓们种下庄稼。那么就算是黄巾大军真的来到了他们的面前,他们都只会是无动于衷,因为他们连吃食都没有了,生活都无以为继。在这个时候,想号召他们和黄巾作战,那只是痴人作梦。
幸好,刘易一到巨鹿来,就做了应该做的事,如今才可以一道命令就能让全城听命,才有了和来犯的黄巾大军对抗的可能。
刘易看到跟随着自己行军,往赵国郡行进的百姓军队,他们没有半句怨言,也没有想到此行乃是去打仗会死人的可能。他们的兴致士气还挺高的,就好像跟着刘易不是去打仗,而是去打猎似的,根本就不知道怕。
看到百姓们如此,让刘易不禁想到后世毛太祖的话,群众的力量是巨大的,团结百姓,团结工商农,革命就可以成功。这些话,放在目前,刘易觉得也是合适的。只要真心对百姓好,就能够拥有群众的力量。
急行军大半天,大军经过了赵国郡城,当地官员也出城来和刘易见了面,并奉送上一些粮草以资助刘易去和黄巾作战。赵国郡城的官府早在两天前就收到了羽则派人送给他们的信报了。他们也不敢怠慢,这两天也在组织着民众,准备死守城池。
黄巾大军就算要进攻巨鹿,但却会先经过赵国郡,谁知道黄巾大军会不会连同赵国郡一赵打下来的?所以,刘易去和黄巾作战,如若战胜了,也等于是救了赵国郡一次,如此,他们给些钱粮刘易的军队,那也是应该的。
在下午到达赵国郡往北的边境时,去追回来的颜良运粮军也到了,和刘易合兵在一处,真正充实了刘易的中军力量。
这天,文丑派人不停的把黄巾大军的动态送来,让刘易能够随时掌握着黄巾大军的动静。
据文丑派人送回来的情报。
黄巾大军的确有几万人,他们昨晚在大山中的一个山谷中扎营,早上起来生火造饭,差不多到中午时分才动身往赵国郡行进,一路如长蛇漫行,只是行进了三、四十里就又安营扎寨了,好像并不急着马上进军巨鹿。另外,在早上天微微亮的时候,有一行人从赵国郡的方向进入了黄巾大寨,之后这行人就随大军行动,再也没有露面。情报上还提到那一行人之中,其中有一个是女子,另外还有不少的人身形物别高大。
根据这些消息,刘易断定,那一行人应该就是从耿家撤走的张宁一行人。她一个女子,以及那些黄巾力士的身形,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谁了。
他们一天才行进了三、四十里,比刘易所想的行军速度慢了很多,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张宁到了黄巾大营而有了什么的变化。不过,他们不急着来,刘易就更加多的时间来想办法如果打击一下这黄巾大军了。
现在,刘易的百姓军队离还在大山中的黄巾大军约还有四、五十里路。而黄巾大军又已经安营扎寨,也就是说,刘易还有一晚的时间,还有四、五十里的地带可让刘易准备,以及在哪里设伏,给黄巾大军来一个迎头痛击。
还有,让刘易安心的是,山路漫漫,黄巾大军的行进也只能是一字长蛇阵,如此,就更多机会让刘易率军攻击黄巾军了。
当下,刘易让戏志才展开在一块布块上画上的地形地势图,准备发出连夜进入伏击阵地的命令。
第二百一十三章 设伏(下)
和黄巾大军相隔还有四、五十里,刘易完全可以利用这一片山地对黄巾大军大做文章,在此段距离的山地之中让他们损兵折将,或者,可以利用这个地段让他们在此周旋上几天时间。
只要把黄巾大军留在此地几天的时间,那么巨鹿的城守工作就会做得更为充分,对于解除这次黄巾大军的威胁也就有更大把握了。
摊开的布匹上,绘制的地型地势图是由熟悉当地的人口述,刘易自己亲手绘制的,对于刘易这个后现代的人来说,一些简单的绘制还是在行的。地图上,赵国、巨鹿等几郡的一山一水都跃然于白布上,让人一目了然。
戏志才见到刘易的绘制地图的方法,大为观叹,一有时间,他就找刘易请教这样绘制地图的方法,还放言说有机会要踏遍整个天下,用刘易绘制地图的方法,把天下的地型地势都画下来。呵呵,对于戏志才这个雄心,刘易自然是非常支持的,别说整个天下,就是中原地带的地型地势都能够画下来,这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古时候,若拥有某地的地型地势地图,就相当于是把这个地方占了一半了。想当初,不,应该是将来,那刘备从张松的手里得到了西蜀的地型地势地图后,才敢真正的率军进入西川,最终占据西蜀称王。
现在姑且不管戏志才的大志了,作为一个未来本是曹操手下的首席谋士,如果他不注重地型地势,哪又怎么能给曹操出谋划策呢?
现在最主要的,就是制定如何伏击黄巾军的事。
两军作战,在双方实力相等的情况之下,就要看各自主将的调度、看军士的士气,看军士的装备及训练。但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因素,还是军情问题。
如此,尽管刘易现在和黄巾大军对比的实力悬殊,但是却掌握了对方的军情,而对方却还不自己的存在,再加上刘易又掌握了地型地势,如果手下的军士可以和黄巾将士正面对抗的话,这已经是立于不败之地了。也可以说,现在反而是刘易完全掌握了主动权。
地图上,粗线条的是官道,然后那些远离官道弯弯曲曲的线条则是穿梭于连绵起伏中的山道小路。
两军之间的几十里地界之内,有一座相对较为高大的山领,当地人叫做龙头山,因为出了龙头山之后,就算是正式出了山区,进入赵国郡的地面了。
龙头山两边都有山路盘旋而过,左右都是比较陡峭的山领。黄巾大军若要进入赵国地界进犯巨鹿,那么必然要从此两条山路出山来。如此,在龙头山设伏,是必须的。
不过,龙头山设伏,应该是最后一道伏击点了,刘易不打算就只是伏击一次就算了。对于阻击黄巾大军,要采取一种层层设伏,步步阻击的手段,让黄巾大军难以挥军直进。
参考了后世游击战的一些战例,刘易的心里便有了计较。
首先,让颜良带着一百原来在运粮路上的护粮队官兵以及后来耿家的两百人,这三百人作为突击行动队伍,着颜良领着三百人作为前队,马上随文丑派回来的斥候进军,前进二、三十里,待明天见到在山路中行军的黄巾大军后,直接冲杀一阵,然后再撤回来,占据有利地型,节节冲击。
几万黄巾大军,在山间行进,拉开的距离就足有十里左右,所以,第一次冲击,得选在黄巾大军队伍拉开的时候进行。作长蛇队形行军的黄巾大军,除非出动张宁的黄巾力士打前锋,要不然,必然难以抵挡颜良这等绝世凶将的冲击,若不是黄巾大军的人数众多,刘易还打算全军投入去一路冲杀过去,一举把黄巾军击败呢。
然后才是耿家家主带领的士族联军,一千五百人,刘易再派典韦一起押阵,作为接应颜良的队伍,也由此联军作为第二次冲击黄巾军的队伍。
第一次被颜良率队冲击后,相信黄巾大军很快就会重新组织好人作为前锋肃清前路杀来,所以,让典韦配合着一千五百人再冲杀一次,战过之后,黄巾大军恐怕就要再重新组织进军了。但那应该是第二天的时候了。
如此轮翻冲击,然后再引黄巾大军到了龙头山,再来一次全军伏击,让所有人都见见血。
龙头山一战之后,如果还不能打败黄巾军,让其撤兵,那么刘易也就只能撤兵回巨鹿,凭城据守待援了。
新编的两千军队以及缺少武器的五千百姓军,以后运粮的马车夫等等,这部份的人马全作为中军,作为预备队,跟随刘易一起行动。这些人要做的是负责设置整理伏击点,为一次又一次的伏击做好准备。
伏击,本来要用到大量的弓箭,也只有弓箭这些远程杀伤武器才适合用来伏击,用来大量杀伤敌人。但是刘易现在缺少这些东西,连刀乓都缺少,所以,也只能采用这种让猛将带队,突然杀出冲击敌军的方法。
当然,刘易又临时想到了一种远程杀伤的方法,那就是投枪。山林里最不缺少的就是木材,刘易让没有武器带着农具的百姓每人最少带了十根以上的削尖的长树杆,以此作为投枪来使用。没有枪尖的投枪,杀伤力自然不及真正的投抢,但是胜在多,胜在用之不尽,不求真的杀死敌军,能够掷伤敌军也是一件极大的功劳了。
夜色降临,领到命令的人,都开始各自行动,利用夜色,摸黑在山间行军,尽快到达预设的伏击地点。进入预设的伏击地点后,只要隐伏好,就可以休息,以等候黄巾大军的来临。
刘易没有亲自参加伏击战,而是带着中军到了龙头山,把龙头山作为自己中军大帐的所在。
伏击战,其实是后世游击战、麻雀战的变形,要如何打,刘易已经一一吩咐了下去,让颜良和典韦轮流冲击,打乱了敌军,在敌军要组织反扑的时候就马上撤走,这些也不用刘易亲临前线去督战了。山间路窄,凭颜良、典韦的身手武艺,如果如此都让黄巾大军围住围杀,那么也枉他们在三国历史上称为猛将了。
第二百一十四章 初战
巨鹿郡对于黄巾军,或者对于资深的、真正从一开始就追随张角的太平道教众来说,此巨鹿就相当于是大汉的洛阳一样。是他们心目中的国都,是他们心目中的圣地。所以,攻下巨鹿,收复巨鹿,重建他们的心中圣地祭坛,是不少人的心愿。
特别是那些真正跟随张角,见识过张角所施展的那些出神入化的法术,他们更是盲目的以为,只要占得巨鹿,然后登高一呼,天下的百姓又将会像年前一样,天下百姓云从,可以重举他们反汉的大旗。
所以,张宁的檄令一到黑山,黑山军中的许多原来黄巾军的元老就纷纷向首领张燕【创建和谐家园】要杀回巨鹿,请出圣女张宁主持大局,重举黄天当立大旗。
如此,就算是已经心怀异心的张燕也不得不兴师动众,不惜几百里的远程,派出大军来攻打巨鹿。
不过,张燕毕竟都要比一般的太平道教众的眼界较为开阔,他早就看出巨鹿之地不是可以发展之所在,若真正据守巨鹿,以图发展,那么必会重蹈覆辙,落得一个和张角一样被围困而死的下场。所以,巨鹿郡是万万占不得的。
张燕觉得要打下巨鹿郡,问题并不会太大,就是难以在巨鹿站稳脚跟,哪怕是黄巾大军再多,也禁不住从四面八方攻来的朝廷军队的进剿,所以,张燕从一开始就不打算遵从张宁的命令。
但是,他收拢的黄巾贼军,许多将领都是太平道的老人了,他们纷纷【创建和谐家园】要打,他也不好公然的违抗了圣女张宁的命令。所以,张燕在暗里派人和张宁的信使接上头,明确的表示,出兵可以,但得要把黄巾力士的训练秘法作为出兵的条件,只要攻下巨鹿,张宁就得无条件交出黄巾力士的训练秘法。同时,留下一定的兵马给张宁,他张燕的人要撤回黑山去。
如此,张燕派出了五万大军,让他的心腹心下杜长率领,出兵为张宁攻下巨鹿,自己则和二首领孙轻、三首领王当另率一军从另外一条路线往巨鹿行进。
杜长所领的这五万大军,除了两万人是张燕的铁杆追随者之外,别的人,都是一心想回到巨鹿追随圣女张宁的黄巾军。这些却不是张燕愿意看到的,但是一时之间又没有办法应对。
不过,张燕在收到了张宁在巨鹿的身份已经败露,正在和杜长率领的大军汇合的情报后。张燕马上就有了应对的办法。
张燕马上派人命令杜长,让杜长暗地里把张宁控制起来,不让张宁和那些黄巾元老有过多的接触。同时,改变了原来的命令,由原来攻打巨鹿据守巨鹿的命令,改为让杜长率军沿路抢掠一翻,劫掠到财物之后,就全军返回黑山。
这就是黄巾大军为何在张宁到了军营之后,黄巾大军为何反而是延迟了行军速度的原因。因为杜长派人把张宁给控制了起来的时候,差点惹起了黄巾军的内乱。最后还是张宁以大局为重,不愿意看到黄巾兵士自己人打自己人,甘愿暂时受杜兴的节制,不和杜兴抢夺军权,答应在张燕打下巨鹿后,用黄巾力士的训练秘笈和张燕相换巨鹿。
呵呵,只可惜,就在张燕及张宁都以为巨鹿垂手下得的时候。不管是张燕或者是张宁,他们都不知道巨鹿在刘易的号召之下,整个巨鹿都已经动员了起来,做好了迎战他们的准备,并且,刘易已经派人反而隐伏到了他们的行军线路上。
当然,刘易也没有料到张燕居然没有亲率五万大军,而是另外率一军进攻巨鹿。
张燕所率的一军,是骑兵,只有两千人,他们以突袭的态势从常山郡的方向直接往巨鹿穿插。在刘易准备伏击他们的大军时候,张燕所领的一军也差不多到达巨鹿城下了。
刘易也不是神人,虽然已经做好了黄巾军有可能兵分两路的准备,也料不到张燕居然会另率两千骑兵攻打巨鹿郡的。派出文丑的这一百人,虽然能够查探到黄巾大军的行军路线,但是在苍促之间,也难以混进黄巾大军中去探清是否是张燕亲率大军。
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眼下大战在即,就算刘易知道张燕就快杀到了巨鹿城下,也来不及再作应对了。只希望这几天巨鹿城所作的准备可以抵档得住张燕两千骑兵的进攻。
话分两头,这日凌晨,已经把张宁控制了起来的杜长心情得别好,于他来说,抢掠比攻城更有兴趣得多,做惯了山贼的他,更喜欢这种无本的生意。所以,他早早就起来,督促大军加快行进,务必在下午时分到达赵国郡城,然后一举打下城池,抢掠一翻后就在城内过夜,待第二天再前往巨鹿抢掠,和张燕的骑兵汇合。
颜良带着三百人隐伏在一个叫盘蛇口的山谷口外埋伏着,他们下半夜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埋伏地点了。幸好天气不是太冷,也没有下雨,让他们得以在埋击点休息了几个时辰,现在个个都精神饱满,没有一丝疲倦。
就着沾在树叶上的露水吃了干粮后,三百人静静的等待着黄巾军的降临。
三百人当中,有一百人是从洛阳招募来的护粮官兵,他们经过近一个多月来的训练,早已经不再是昔日的普通流民百姓了,也因为和袁家家丁打过一次,多少都见过了血,所以,他们并没有因为只是他们这一点人来伏击黄巾大军而太过紧张。另外的两百人是耿家的人,他们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但是他们的素质也相当高,算是耿家的精英家丁,单兵战斗能力绝对不在那一百的护粮官兵之下,如此,整整三百人,没有一个人感到害怕的。
颜良靠着一棵大树盘坐着调息,他突然睁开了被露水打湿了的眉毛,然后低沉着声音对左右的副手道:“来了,命令下去,一会先射杀黄巾军的前出人兵,然后大声呐喊着跟我冲杀!”
“是!”临时被挑选出来充做颜良副手的几人分别把颜良的命令传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