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小兵之霸途》-第5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幸好,不是刘易故作紧张,才刚刚为皇后穿好她的宫装女裙,万年公主还真的煎好了药拿来了。

      她提着一只锦盒进来,药在锦盒里。

      “母后,药终于煎好了。”万年公主一时没有注意已经和刘易站在一起的皇后,一边说一边把还热腾腾的药端了出来。

      “嗯,辛苦慕儿了,先放在那,本宫自己过去喝。”皇后从屏风后走了出去,拦住了要端药进去的万年公主道。

      “咦?母后的身上怎么会有一股怪怪的味道?”万年公主见到皇后,首先是皱着眉说了一声,但她一眼又看到了皇后那已经平整下去的肚子,她差点高兴得把手上端的药碗都倒了,高兴的道:“啊啊,母后终于没事了,人家就说了嘛,母后这几年在宫里呆着,连父皇都没来过,母后又怎么能够偷到野男人呢?嘿嘿,我就知道皇后的肚子一定是病……”

      噗……

      皇后听了,噗的一声,幸好还没有喝药,若喝药的话,肯定喷得万年公主一身都是。

      呵呵,这丫头,原来找刘易来为自己治病只是想证明自己有没有真的偷野男人?这次你这丫头可就有点弄巧成拙……证明自己以前没有偷野男人的同时,也让自己偷了男人啊……

      第一百五十六章 振灾事宜

      和万年公主从皇宫里出来,已经是午后了。皇后一脸不舍,但碍于万年公主在场,也没法和刘易多说什么,只是要求万年公主按这个办法带刘易再进皇宫来为她治疗。

      事实,皇后的身体基本是已经没有问题了,发泄过后,她体内的积郁之气已经基本排尽,就算不再和刘易做那事,也不会再发生怀上鬼胎的情况,只不过刘易也没有说破,开始时说好了要几天才可以医治得好,现在也不好再改口了。

      为了能够和皇后独自相处,刘易只好用同样的方法,稍为改变一下药方,让万年公主拿去抓药煎药,趁万年公主离开的这一段时间和皇后恩爱一会。如此,一连过了两三天。

      此时的皇后,已经对刘易相当的痴缠了,完全迷上了和刘易疯狂痴爱的这种感觉。她也基本了解清楚刘易现在所有的情况,知道刘易是振灾粮官的身份。

      正因为她也知道了刘易这个振灾粮官的身份,她知道和刘易的事随时都有可能要告一段落,只要刘易要到别处去振灾之后,她和刘易就没有办法再一起相会了。所以,她特别珍惜和刘易的每一次,每一次都想把刘易压窄至尽方肯罢休。

      几天后,终于选定了让刘易这个振灾粮官去振灾的地方。

      刘易是代表着皇上到灾区去振灾的,户部调查到受灾严重的地方有好几个,最终由几个朝臣选定,再由皇上定夺确定。

      其实,委派刘易去振灾,只是一件小事实,并不用几个朝中权臣商议的,只是刘易得罪的人太多了。十常侍中的张让、袁氏一家,还有蹇硕,这几方本来并不太对头的人,却因为刘易,不约而同的想给刘易使点绊子,或者说,他们都想利用这件事把刘易置于死地。

      委派刘易去振灾的地方,居然是去年黄巾军起义的发起地,冀州的巨鹿郡。

      他们的意见很充分,首先,皇上要派人去振灾,那么就要救振最有需要,最有代表性的地方,要显示皇上对大汉百姓的恩泽嘛,那么到本是反贼的大本营里去,那才能更能显示出皇上对大汉百姓一视同仁,宽宏大量的皇恩。

      其次,正是因为那片地区的灾情也的确很严重,那儿的百姓不但受到天灾,黄巾作乱的时候,他们也是首先受到冲击的,如果刘易到那地方去,把那些地方的百姓以皇上的名义救济好,那么传了出去,对于整个大汉天下的百姓来说,都可以起到一个积极的振奋人心的作用。最少都可以使得大部份百姓认识到皇上还是心系百姓的,连贼首大本营的地方的百姓都能受到救济,那么别的地方早晚也能得到朝庭的重视救援的。

      反正,这些朝中权臣,给皇上刘宏找出了无数到冀州巨鹿郡去振灾的好处,让皇上也不得不听从众大臣的意见。

      这些朝中权臣打的好主意。

      因为刘易要到冀州巨鹿去,沿途有千多两千里,随行还要携带着大量的钱财粮食,而刘易也只有两百护粮军士。一路都不知道要经过多少穷山恶水,现今哪里不是强盗出没的?刘易的两百护粮军士有能力护着着那么多钱财粮草到达目的地吗?

      呵呵,不管是张让或是袁家,他们都不可能让刘易安全到达冀州巨鹿郡的,哪怕是让刘易幸运到达地方,他们也会让刘易从此永远也回不了洛阳。什么的振灾不振灾的,这些朝中权臣可不管,他们只知道,刘易必须要死。

      地方选定,皇上就下了一道旨意,让刘易择日起程。这个也不是出征打仗,所以,并没有召刘易到皇宫内去搞一个什么的送行仪式,只让刘易准备好了就立刻启程。

      刘易对于到什么地方去振灾,到没有什么的意见,到哪里去还不是一样?刘易要的,只是借这件事谋得一个官职,再打响自己的名声,让天下间的人都知道有自己这么一号人物罢了。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没有时间先在洛阳四周做起,如果可以在洛阳四周的郡镇做起的话,刘易有把握让这些地方的百姓都知道自己刘易是一个大善人,是一个真心救济百姓的好官,是一个名付其实的振灾粮官。在洛阳打响名气,名气要比别的地方传播得更快更远。

      不过,这些事也不到刘易自己说话的,皇上要自己到哪里去自然要到哪里去,由不得自己。

      至于准备工作,刘易也准备得差不多了。

      私下多招出来的两百几乎是无家可归的青壮,登记好花名册后,刘易就把他们都带进了西山皇陵里去,由黄忠带领、训练。这两百人,以后就是真正的死士,如何训练,刘易和黄忠商讨过,把自己后世的一些练兵方法择忧拿出去,让黄忠按方法整训。

      黄叙没有跟黄忠进入西山皇陵,他的身体还需要疗养,就让他住在振灾粮官府里。府上,将会留下黄正、武阳这两个义兵老大哥来打点一切,另外还有十来个新招的兵士在一起看守振灾粮官府。当然,此还是【创建和谐家园】医馆,刘易就算不在,张芍也会来这里为那些来求医的病人伤者看病,实质上,张芍就等于是此振灾粮官府的女主人了,不管是黄叙或是黄正、武阳等人,都要听她的。

      另外两百个护粮兵士,就由颜良、文丑两人带着,已经在城外进行了整训。

      一切准备妥当,刘易就到户部去领取了皇上从私库揖出来的钱粮,由戏志才领人清点完毕,另外购置了大批马车、骡车、牛车什么的,把粮食全部装上车去。

      刘易现在不缺钱,购买运粮器具,几乎都是由刘易支付的,另外刘易还高调的拿出十万两钱银,公开向各大粮商购买粮食。这是向那阳安公主证明,自己说过的话是一定会算数的,只要做了振灾粮官,一定会揖出自己全部的财产来救济天下百姓,现在,只是第一笔钱财而已。

      当然,护粮兵士还护粮兵士,实际运送粮食钱物的,还得向民间招集青壮,所以,实际上一支运送护粮队,并不只是正式编制的两百军士。

      除了粮食,还会有大量别的救灾物资,这些都要有大量的人手运送,所以,一支振灾队伍,其人数还是相当可观的。几日间的活动,已经让整个洛阳城的百姓都关注起来。

      第一百五十七章 皇上密函

      还好有戏志才打点,如果没有他,刘易还真的会忙得一蹋糊涂。这几天别说要进宫去和皇后【创建和谐家园】,就算是振灾事宜也不一定能够妥善安排好。

      振灾是好事,不用藏着匿着,把声势弄得越大越好。再说,这也是奉旨振灾,光明正大的事,不但要宣扬一下当今皇上的圣明浩恩,也要为自己打响这个名声。官职是小了一点,却始终都是代表着当今皇上,传了出去,也是一个叫得上名号的人物,这个是实打实的好处,所以,刘易也不怕把事情传得沸沸扬扬,越多人知道就越好。

      现在嘛,自然是已经宣传到满城皆知了,有戏志才亲笔书写的布告,以及派人天天敲锣打鼓的去喊口号。

      呵呵,布告写什么呢?又喊什么口号呢?

      布告自然是大力宣扬一翻当今皇上的圣明,宣扬皇上如何如何关心百姓的疾苦,特别亲口封赐刘易为振灾粮官,让刘易代表皇上到受灾地区去救助救济受灾的百姓。当然,重点是宣扬刘易也揖出十万两用来购买振灾物资的事情。同时,又大力宣传,振灾救困人人有责,希望广大百姓能够齐心合力,希望各界人士有力出力,有钱出钱,能够捐献一部分救济物资,让更多受灾的百姓得到救助。

      这个布告,也是刘易临时想到后世的一些振灾做法,让戏志才试一试,看看可否得到一点物资捐赐的手段。为了能够吸引人,吸引那些想搏取名声的富商或官绅也来揖赐,刘易还物意交代戏志才,让他搞了一个善人榜,把捐赐达到一定数目的名字写上去,按捐赠多少的数目排列,到时候在振灾粮官府的门前为捐赠者立一块石碑,把他们的名字都刻上去,让后人知道那些捐赠者的善行。

      此一举,正是吸引民众眼救的新鲜做法,吸引全城百姓关注的举措。

      名声名气嘛,谁都想要,花钱买名声,有钱的人根本就不在乎,原本戏志才还以为不会有人捐资的,此举措一出,应者云集,居然不少人争相恐后的到振灾粮官府来捐资,达到了一个让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直至准备出发前,所收到的各种捐赠不计其数,如果不是时间紧迫,可能收到的捐赠会更多。

      现在,戏志才统计出,所收到的捐赠粮食,不下于五万担,钱两足足有五万多,和皇上捐出来的银两一样多了。另外还有无数被服什物。

      皇上捐出来的十万担粮食以及收到捐助的五万担,再加上刘易采购到的十万担,一共也就是二十五万斤吧。不过,只是这点粮食,似乎还远远不够的。嗯,别看二十五万斤看起来似乎很多,但二十五斤粮食是什么概念?按现在大汉的情况来说,一人一天有一斤粮食就算是很丰富了,相当于是二十五万人一天的食粮,两万五千人10天的粮食。

      刘易要去救济的是巨鹿郡,一个郡,估计不会只有二万五千人那么少吧?也只能是供应他们10天的食粮,远远不够的。所以说,还得要再采购粮食,那些钱,就是用来再购粮的。

      只不过,东西多了,运粮的队伍也大了起来,一时间再难以一次运送太多,只能以后再分批次送去。

      一辆马车或牛车、螺车,可运载重物两千斤左右,25万斤粮食,最少都要120辆马、牛车。另外还要运载别的物资呢?所以,光是采购马牛车都花了刘易4.5千两钱财,才不过是购买了150辆马、牛车。

      马牛在古时候都是农耕之宝,如果不是在洛阳这个全国最大的都城,刘易还不一定能够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采购得到呢。当然,不是说洛阳缺少马匹什么的,相反,洛阳并不缺少马匹,因为各处都有人贩马到洛阳来的。只不过,一般人却难以购买得到,因为那些马贩要不是和朝廷部门有关系,就是和朝中的那些世族豪门有关系,他们贩来的马匹,都是要经过他们优先购买,等到他们挑得差不多了,才会赶到马场集市去贩买。

      现在刘易采购到150辆运粮的牛、马车,刚好可以把现在所有的振灾物资全部装载好。另外还有车夫每辆车两个,共有三百个车夫,另外还有一百五十个权作搬运的青壮民工。这一百五十人,也是人人推着手推独轮车,车上是三几百斤的粮食,这些是运粮队的食物,刘易故意分开了来,向世人证明,该是振灾的粮食,就是振灾的粮食,谁也不能动。

      当然,车夫加上150个搬运工,他们都要由刘易付给他们一定的银两作报酬的,不会白干,他们不算是振灾粮官府的编制,只能由刘易私下掏腰包来招聘他们为自己办事。

      一共750人的队伍,150辆牛、马车,队伍拉了开来,足足可拉开三、四里路。真正让刘易见识到了古时候后勤运粮辎重部队的状况。这次振灾运粮队,其实和一支战时的后勤部队差不多,刘易才会有如此的想法。

      队伍是一早从洛阳城离开的,前来送行的人还真有不少,都是那些捐资的商人豪绅居多,当然还有个别热心的民众。

      让刘易感到意外的是,益阳公主居然也赶来了,不过,人多口杂,她倒没有和刘易多说了什么,而是交给了刘易一封密函,说是皇上交给他的,让刘易私下观看。把密函交给刘易后,她就打道回府了。

      呵呵,又有什么事?居然弄得如此神神秘秘的,这个皇上还真的有趣,不知道他交托益阳公主送来的信又会说什么事?刘易把密函贴身藏好,和那只太阳能手机一起放在一处。然后向送行的人挥挥手,打马跟上了大部队。

      刘易和那些人并不熟,他们只是来搏取一个好名声而已,刘易也不打算和他们深交,便也不和他们多寒暄了。

      新招到的护粮兵士,只是进行了几天的整训,几天的时间,只是让他们懂得了一点军令如山的常识,让他们知道什么该做不该做,并没有真正对他们进行操练,所以,战斗力几乎是等于零。刘易知道,此一行必会有不少事故,一切都不会太过平静,还得作好周全的准备。

      当然,也算是拿这次押运送粮的机会,对这两百甚至另外的那几百人进行一次实地拉练、实战训练。相信到达巨鹿郡后,这几百人将会有一个质的脱变。

      自然,刘易也想通过此行,尝试去寻找几个日后名震天下的猛将人才,看看有没有机会将他们收归帐下。

      这次离开洛阳,是刘易到了三国之后的第一次远行,希望有所斩获吧。

      第一百五十八章 行军中练兵

      从洛阳到冀州巨鹿的行进路线,刘易也没有特意去研究,暂时就沿着官道慢慢行进就是。从洛阳到虎牢关这一段几百里的路段,在安全上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出了虎牢关,改道过黄河北上冀州之后,安不安全就很难说了。

      刘易在出发振灾之前的几天虽然都是在谈风月,和几女鬼混着,但并不代表刘易就真的完全沉迷于酒色之中,没有想过别的事。

      刘易可不敢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也不敢忘记有多少人想置自己于死地。

      十常侍张让的权势,在此时是权倾天下,风头一时无两的,别看他被刘易一连占了便宜,但他的心里绝对是不甘心的,肯定时刻都在想着办法置刘易于死地。对于这点,刘易的心里有着非常清楚的认知。

      另外,最大的威胁,还是袁氏的袁绍、袁术两兄弟。他们和张让又有点不同,因为张让要害刘易,张让也只能是靠一些奸计诡计,并没有什么可以直接置刘易于死地的力量,充其量就是宫里的禁军,如果刘易离开了洛阳,那么张让也就鞭长莫及了。而且,张让所依仗的禁军力量,刘易也不放在眼内,在绝对的实力面前,张让什么的阴谋诡计都奈何不了刘易的。

      所以说,袁氏兄弟才是刘易最大的威胁。

      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当然,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不管是袁绍或是袁术,手下都有了不少的文臣武将,而且还都是一个比较有能力实力的历史名将,他们的羽翼已经成形,已经具有直接置刘易于死地的力量。再有,他们也都不是那种安份守己的主儿,不管是袁绍或是袁术,他们两兄弟都有一定的胆魄,一但认定了对手,也都敢真正的出手去对付。

      这次,刘易顶着一个振灾粮官的名头,押运这么多粮食钱财离京,袁氏兄弟如果不打主意,打死刘易都不相信。

      实际上,刘易要提防明面上的人,一个就是张让,一个就是袁氏兄弟。而暗里的,除了山贼强盗之外,或许还会有一些想置自己于死地的势力,但是谁也不好去估计,总之,此行一定不会安生,刘易也一早就考虑到。

      所以,刘易看似漫不经心,说振灾就振灾,匆匆忙忙,看似不多作准备就上路,但实际上,刘易可是步步为营,小心谨慎。

      一天,绝不走超过五十里,多洛阳到虎牢关几百里的路程,几乎走了差不多十天的时间。

      在这十天的时间里,刘易从护粮军士中亲自选出了二十个也就是两什略为懂得骑马又精明的人,他们以前大多都是猎户出身,就算不是,都懂得点骑射。这二十个人,刘易根据前世的知识记忆,亲自传授他们作为尖兵侦察兵的一些要领,让他们担当着侦察示警的哨兵,分散在振灾运粮队伍的四周进行巡哨巡警。

      由于临时招收的护粮军,他们都没有受到正式的训练,所以,刘易对他们的要求也不高。主要是教会他们如何侦察,发现有不对的地方或者是有敌情时,及时把信息传回来,教会他们在侦察的过程中,若碰到敌人,要如何及时逃离的一些要领。刘易也知道,一时间是难以把他们训练成真正的侦察兵的,但明确规定了他们要做的事,如此也不用太容易遭受到别人的攻击。

      让他们每两人一组,一共十组人,往前后左右撒开,和队伍保持着三、四里的距离,第一个时辰回来报告一次情况。

      他们的装备,每人一匹战马、一把趁手的刀或剑,另外再有一张弓、每人有两只箭壶,共60支箭。

      这些东西,是刘易让戏志才从兵部领取出来的,朝廷不给人,要到了装备,战马一共才给几匹,别的是刘易自己购买的。战弓也只要到了50副,弓箭几千支。刀剑等短兵器一百柄,长枪一百柄,简易盾牌50个。

      所以,现在除了两什侦察兵之外,护粮队伍里,还有三什配戴短兵器的弓箭兵,5什刀盾兵,一百长枪兵。

      刘易主要是训练那二十个侦察斥候兵,颜良负责训练那30个弓箭兵及50个刀盾兵,文丑则带着一百长枪兵在前面开路,一边走一边训练。

      如此分了开来,让每一个人都明确各自的职责,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形成一股战斗力。一边行军一边练军,如此,行动自然就慢了。

      当然,安营扎寨或者是督促指挥行军的事情,全部都落到了随行的戏志才身上,不过,他的确是有着大才的正军师级人物,指挥督促几百人的运粮队伍卓卓有余。

      经过十天相当于拉练的行军训练,那两百个护粮军士在精气神方面都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行军队列上,让人看得出像是军士的样子了。

      这些军士,他们每一个都几乎是无归可家,每一个都是流落到饥不裹腹和境地,好不容易才有了一个成为官军的机会,他们每一个人都异常珍惜这个机会。

      自从加入了护粮军,他们才真正的不用再为一日三餐而愁肠忧肚,从加入护粮军的那一刻起,他们一日三餐,其中有两餐还是干的,都是白花花的米饭。这样的丰富生活,他们别说要吃一顿的,个别的人,甚至已经有好几年都没吃过白米饭了。

      这么好的待遇,又要去哪里找?所以,刘易、颜良、文丑三人分别训练起他们来的时候,几乎没有一个人有怨言,而且,每一个人都下足功夫来训训,每一个人都害怕自己做得不够好,每一个人都害怕自己落后于人而被赶走、被赶出护粮队伍。

      这支护粮队伍,经过十天的训练,是不是已经成为了一支强军就不知道,但他们绝对服从命令,叫他们往东,绝对不会往西。

      是不是强兵不重要,因为,要想他们成为像刘易、黄正、武阳他们这样的百战悍兵,还要通过无数的真正战斗才可以得到脱变。现在要的,就是他们听从命令,军人第一点,就是服众军令,目前来说,这些护粮兵可以做到这一点,就已经足够了。

      第一百五十九章 张济

      十日到达虎牢关,镇守将领出关来迎接,把刘易一行人引入关去。

      呵呵,说起这虎牢关将领,和刘易还有多少关系的呢,他就是邹玉之夫张济。

      张济,武威祖厉人,东汉末年割据军阀之一,原为董卓部将,张绣的叔父。官至骠骑将军、平阳侯。

      当然,现在的张济还不是骠骑将军,只是一个领军校尉,由于此人的确也有点勇略,黄巾暴乱之时,便被十常侍举荐他到虎牢关来镇守,镇守住这个直通洛阳的南大门。

      张济在洛阳为官,后到了西凉跟董卓混过一段时间,深得董卓赏识,那时的董卓还没有真正的发迹,但董卓懂得做人,花重金暗中贿赂十常侍,为张济在朝中某得一个领军差事,黄巾暴乱后,就顺理成章的晋升为校尉,领军镇守虎牢。

      此时的张济,还不知道邹玉和刘易的事,他压根就不知道刘易已经和邹氏有了一腿,所以,他见到刘易还算和善,把刘易请进了他的军府住所,为刘易接风洗尘。

      如果按官职来算,张济要比刘易的官职高,但是刘易却是皇上亲口御封的振灾粮官,代表的是皇上,因此,也端得张济亲自接待。

      刘易本来就打算到了虎牢关后就停下休整几天再走的,见张济亲自来接见,也不和他客气,把戏志才和颜良、文丑叫上,一起到了张济的军衙。

      至于护粮队伍,经过十天来的训练,不用戏志才亲自指挥,他们也懂得如何安营扎寨,如何把粮食围护起来看守着了。再说,有已经初见强军雏形的两百护粮队按部就班的安营扎寨,一切都不会有问题,在虎牢关内,如果不和守关的将士起冲突,安全上也是没有问题的,没有人敢在这关内闹事。

      张济和几个手下偏将把刘易等人请进了军衙,军衙里也早就摆下了宴几,张济径自在主位坐下了才招手对刘易等人道:“想不到皇自亲口御封的振灾粮官是这么年轻的,呵呵,叫刘大人貌似也太生份了,还是叫刘易兄弟顺口一点,来来,各位都坐下,待张某好好敬你们一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0: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