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小兵之霸途》-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本公主说了,决不会录用你的!”阳安公主不为刘易的诚挚眼神所打动,玉脸冷冷的说道。

      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地不仁

      益阳公主府有自己的侍卫,而跟着阳安公主一起来的,也有十多个人。他们都是在外面等候着阳安公主的,他们听到了阳安公主的怒喝,全都一窝蜂似的涌进殿堂来。

      “公主,有何吩咐?”一个身形魁梧的侍卫长蹬蹬几步上前,向着阳安公主跪下问道。

      “没事,你们退下去吧,刚才阳安公主在开玩笑呢。”刘易抢着道。

      “这……”这侍卫长警惕的看了一眼刘易,满脸疑惑。

      “哼!把他给本公主……”

      “没你们的事,都出去吧。”益阳公主也抢在阳安公主下令的时候说道。

      她说完跟着拉起阳安公主的手,带着恳求的眼神看着她小声道:“皇姐,看在小妹的份上,饶了他一次吧。”

      阳安公主脸上的神情阴晴不定,恨恨的看着刘易,对这个无法无天的家伙,她不是想要赶出去了,甚至想先让人把他拖下去打上几十大板再说。但是这皇妹却在为他求情,这里毕竟都是益阳公主的府邸,自己也不好把事情做得太过份。

      想到这,阳安公主只得强行压下一口恶气。

      “叫你们出去,没听到么?”就在阳安公主要挥手让刘易跟着侍卫们退出去时,刘易却大声的喝道:“都给我出去!没你们的事了!”

      “我要和阳安公主及益阳公主说话,一会没有我的同意,谁敢进来,别怪我刘易不客气!”刘易对他们喝完,居然又语带威胁的说了一句。

      “大胆!”阳安公主才压下的一口恶气,顿时又被刘易【创建和谐家园】得恶向胆边生,这、这也太无法无天了,他以为他是谁?居然敢对自己的侍卫下命令?

      “给本公主拖他出去!打二十大板、不,三十……一百!”阳安公主气得有点语言不清的样子,数字一连上升到一百。

      “是!”

      阳安公主的侍卫当中,可能有几个极想表现的,当下就提刀挺剑的扑了过来。

      不过,他们都还没有走近刘易的身前,就感到有一股磅礴的气压往他们压了过来,一时间,竟然有一种举步维艰的感觉。

      碰碰碰!

      这几个还没有明白过来的侍卫,连看都还没有看清楚,便被击得往后飞出,直接的摔到了殿堂外去,他们重重的摔到了地上,感觉到痛时,他们才几乎同声惨叫【创建和谐家园】出声。

      而那些没有动手的侍卫,也几乎在同时动了起来,不过,不是扑向刘易,而是快速无比的退了出去,一个不剩,包括那个阳安公主的侍卫长。

      呵呵,无它,阳安公主没有听过刘易的名字,或者是不重视刘易,这个不奇怪。但是对于他们这些侍卫来说,还有哪个人没有听过刘易的名字?益阳公主的侍卫自然是不用说了,连阳安公主的侍卫,也大多听说过刘易。

      刘易杀禁军,活捉禁军统领蹇硕,讹诈张让,大闹怡红楼,单挑袁氏兄弟的一众家将,还活生生的一拳打晕凶悍著称的文丑。这样的一个人,是说要抓起来就抓起来,说要打就能打的吗?如果他不反抗还好,一旦反抗?谁能够抓得住他?

      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人家刘易是谁?那可是敢以五百人对五万黄巾大军的义兵,是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人家是不要命的人,谁会傻得去招惹他?个别消息灵通的侍卫,也知道袁氏兄弟出动无数人及家将刺杀过刘易,却也奈何不了刘易的。

      所以,当刘易自报名号时,就算是那个侍卫长也不敢乱动,益阳公主府的侍卫,也准备着要退出去了。而那几个倒霉蛋,他们显现是对刘易认识不足,所以才会蠢得在刘易面前动刀枪。几个蠢蛋被刘易击出殿外,那个侍卫长也识趣的借机察看那几个人,逃似的走了出去。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他们因为害怕刘易而不听阳安公主的命令,也不是说他们对阳安公主不忠心。只是他们既然知道刘易,他们就知道刘易断然不会对殿内的两们公主不利的,看情况只是他们话产投机而已,所以,他们只好拼着被阳安公主责罚,也不太愿意招惹刘易这个煞星。

      不过话说回来,在刘易的面前,如果刘易要对两位公主不利的话,那么就算是他们拼了命上来阻止也是无补于事的。所以,这些侍卫居然也退得安心。

      殿内的侍卫刹那退得一干二净,只剩下两位公主及刘易。

      阳安公主此时已经呆了眼,她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刘易居然会敢对自己的侍卫动粗,更加不敢相信的是那些侍卫就这样全都退了出去。

      “好了,阳安公主,咱们可以说正事了吧?”刘易倒是像没事一样,拍了拍衣服,洒然的道。

      阳安公主此时还真的不知道要气或是再斥骂,斥骂刘易,这家伙好像根本就不当一会事,要打他?那些侍卫居然不知道什么原因全退了出去,难道要自己动手?这个家伙有什么可怕的?自己的侍卫居然敢不听自己命令而退了出去?她一脸铁青,气得说不出话来。

      “既然阳安公主不说,那就让我来说吧。”刘易一抬头,目光一凛,直直的盯着阳安公主,略显稚嫩和他本性不太相付的面孔一脸沉着,语气霸道的道:“振灾粮官。我刘易做定了!这个官,这天下除了我刘易,恐怕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做得好。原因有几个。”

      刘易的目光一扫,止住了站在阳安公主一旁想张口说话的益阳公主,举起一只手,伸出一只手指道:“第一。振灾粮官嘛,自然要有钱有粮才可以谈得上振灾,要不然,拿什么去振?别说皇上拨付的那一点钱粮,虽然现在皇上还没有说,但刘某可以肯定,绝对不会多。这天下受灾地区何其多?天下的百姓又何其多?那一点钱粮?能振哪里的灾?能救哪里的百姓?公主你自己问问,皇上能给多少?银两十万?粮食十万石?”

      “这……”阳安公主被刘易霸气的眼视看得有点不太自然,眼神躲闪想张嘴说话,却一时哑口无言。

      是啊,皇上虽说要振灾振灾,但是真正能拿出多少钱粮来呢?除了振灾,还支付军队的军饷,还有满朝百官、地方官的俸禄,特别是去年受灾严重,贼兵四起,民众荒废了生产,田税也收不上来,说得容易,但做起来可还真的不容易。单是这钱粮就难倒人了。

      “那请问公主,这振灾的工作要如何做?或者说如何才算是振灾成功了?”刘易接着问。

      “那肯定是把朝廷拨付的振灾钱粮如数送到灾区,分给那些受灾的百姓,让那些受灾的百姓有饭吃,这样不就是振灾成功了吗?”阳安公主一时忘记了要生刘易的气,下意识的回答道。

      “呵呵,非也,非也。”刘易摇头道:“这样只不过是让那些受灾受难的百姓暂时得到救济,但是一旦朝廷拨付的钱粮吃完了呢?那些百姓又怎么办?”

      “哦?也是啊……”阳安公主终忍不住问道:“那、那你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是这个振灾粮官,那么我每到一个受灾的地方,我刘易不但让他们暂时得到救助,还要帮助他们恢复生产,只有他们恢复了生产,才会有产出,以后就不用朝廷的救济也可以生活下去。如此,才算是真正振灾成功。”刘易说完,反问道:“阳安公主,你觉得小子说的有没有道理?作为一个振灾粮官,是不是要做到这样才算是振灾成功?”

      “这……听你这样一说,好像也是这样的道理。”阳安公主觉得这家伙说得好像真有点道理,不得不点头道。

      “哈哈,我刘易虽然说并不是这天下最富有的人,但是也算是小有资产,如果让我做这个振灾粮官,我刘易可以把所有的财产全拿出来购买粮食救济有需要的百姓,如此,也可以减轻一下朝廷的负担,今天在这向两位公主说出来,让两位公主作证,让天地作证,我刘易一定说到做到。”刘易拍着胸膛,拍得砰砰响的接着说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我刘易愿意付出一切去救助有需要的百姓,就算不担当这个振灾粮官,我刘易也会把全部的财产捐出来,拿去救援天下受灾受难的百姓!”

      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拿出来救助别人?听到刘易掷地有声的话,益阳公主顿时感到刘易整个人都高大起来,看着刘易的眼神也有点痴迷。

      甚至阳安公主看着刘易的眼睛都有一刹那的失神,感到刘易好像可爱起来了,似乎也顺眼了。

      第一百三十五章 选定

      阳安公主对刘易的观感总算有了改观,最少心里不再把刘易当成是益阳公主纯粹的面首、不再把刘易当成是攀龙附凤的小白脸了。

      先不管刘易是否有能力,是否真的言行如一,但他能够说出这么的一翻话,也的确可以证明刘易并不是单纯的靠女人上台,不是那种想靠女人谋取出生的人。也可证明刘易是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

      不过,单是这样还不够,刘易的一翻话,也只能证明他有想法,并不能证明他真的有能力。话要说得多好听,谁都可以,特别是刘易动不动就说要把自己所有的资产拿出来做善事,这也可是说刘易是拿自己身家出来博取一个官职功名罢了。这个世上,拿自己的身家出来换取一个功名的人,并不在少数。只要博取功名,有了官职,成了官,今后想要赚回那些钱,还不是手到擒来?

      所以,阳安公主并没有就答应同意刘易担任这个振灾粮官的事,而是开始正式考核起来。

      “好吧,这是你说的第一点,既然有第一,那么你再说说第二来看看。”阳安公主重新坐下,神情也回复了正常,清清冷冷的样子,淡淡的问。

      “第二,担任振灾粮官的这个人,其人品一定要正,必须能做到不贪不墨,绝不会从振灾的钱粮之中中饱私囊,要把每一分钱,每一颗粮食,如数的用到有需要的受灾百姓身上。”刘易振振有词的说完,嘿笑一声道:“我刘易,正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为人堂堂正正,人品绝对过得去……嘿嘿,所以,不选我担当还能选谁?”

      听刘易说完这第二,阳安公主不禁有点莞尔,这家伙,还真的不要脸,哪有自己说自己人品好的?她无语的看了一眼旁边的益阳公主,见到她正在掩脸偷笑。

      “不信?你们不信我刘易的人品?”刘易看到两女的表情,不禁瞪大眼睛,用右手拇指指着自己道:“这和我说的第一点很有关系的,试问,我把自己的钱全拿出来了,转头又去贪墨回来,额,我是闲着没事做?犯得着那样做吗?”

      “好了好了,本公主姑且信你人品好。那还有第三吗?”阳安公主真受不了刘易,赶紧转过话题道。

      “第三很关键,也是能不能做好这个振灾粮官,能不能振好灾的关键。”刘易的面容一整,煞有其事的说道:“我估计,这个振灾粮官嘛,官职权力应该不大,估计就是等于宫中侍郎差不多的官位吧,就是说等于是皇上身边的人,受到皇上的信任才下放出去担当的一种官职差不多。”

      “嗯,这个当然了,振灾粮官,本来就是皇上派出身边信任的人去代表皇上救济受灾百姓,只负责押运钱粮,负责分派钱粮给受灾百姓,让那些受灾的百姓知道皇恩浩荡,做好了这些事,振灾粮官的职责就算是完成了。你还想这个振灾粮官要有多大的权力?再说,现在已经破例外选,就像你,你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兵,难不成一下子就把你的官职提升到等同大将军职位上去?”阳安公主抢着说道:“不过,你也要清楚,这官职虽小,可责任重大,所以,本公主才要亲自过问。”

      “呵呵,那就对了。”刘易待阳安公主说完,接着道:“官职小,那么就代表权力不大,那么必然就会受到很多方面的节制。这个,或许也就是要公主你亲自过问的原因。”

      “哦?那你又说说,会受到什么的节制?”阳安公主真正开始重视刘易起来,她觉得,刘易似乎总能说到自己的心里去。

      “朝廷的情况如何,我就不多说了,相信公主心如明镜。要说到节制,那就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了。比如说,筹粮、存放、押运、购粮、派粮等等,方方面面都要和不少的官员打交道。这筹粮,如果皇上能够拨付足够的振灾粮食,那也好办,有了粮食,那存放在哪?押运的时候,谁来押运?派粮的时候,是我这个振灾粮官直接分派出去?还是交给受灾地方的官府?因为我这个粮官的官职太少,我手里拿着那么多钱及粮食,如果有个别朝中的权官想打主意,调用一部份,我能拒绝吗?别的不说,钱粮从皇上那里出来,要经过层层的转折,层层下来之后,谁能保证这些钱粮能够落实到受灾的百姓手里?”

      “嗯,你说的这些,其实也是皇上和本公主所考虑的。”阳安公主听刘易所说的,果然是她所担心的那些情况。

      一个无权无力的小小粮官,守着那么大数目的钱粮,朝中的那些贪婪的官员不打主意就怪了。哪一次朝廷拨款振灾,都不是让那些朝官从中捞足油水的?最终落到受灾百姓手里的钱粮,恐怕也不到原来的十分一了。

      “那你有办法吗?毕竟,粮官只是粮官,不能赋予你更大的权力。如果是你,你如何能保证所有筹措到的钱粮一分不少的落到受灾百姓的手里?”阳安公主满脸期待的问。

      “呵呵,公主难道还不清楚?还不明白吗?小子已经告诉公主答案了。”刘易耸耸肩,意有所指的道。

      “哦?你什么时候说了?”阳安公主一时不明所以。

      刘易仰头,双手叉腰,有点不可一世的道:“哈哈,老子根本不在乎官职权力的大小,只要我是对的,谁敢拿我怎么样?谁又能拿我怎么样?哪怕是贵如你阳安公主,只要我不跪有理,公主你又如何能让我屈膝?如果皇上策封小子为振灾粮官,那就等于刘易是受命于天,我只知道,把皇上交付给我的工作坚决完美的去做好它,谁要在这过程中打我的主意?那就别怪我刘易翻脸不认人,该打的打,该杀的杀!管他是张让又如何?袁氏四世三公又如何?谁敢动我的钱粮,就是动了我的命根子,老子就跟他拼命!”

      听刘易说完,阳安公主也明白了,刘易所说已经告诉了自己答案,其实他已经做出来了,或者说,已经向自己展示了出来。他刘易,并不是一个趋炎附势之徒,更不是一个胆小怕事甘愿受到那些企图贪墨权官节制的人。

      还有,刘易没有明说的,刘易还向她展示了刘易的能力,刚才刘易只是几下拳脚功夫,就把包括自己的亲从侍卫都惊退出去,一个人能够做到这样,就足可以看到他的能力、实力、魄力。这样的一个人,不正是她阳安公主想要的吗?

      “本公主明白了,算你通过了吧,你做好准备,等着皇上的召见吧。”阳安公主总算点头,决定让刘易做这个振灾粮官。

      “还有第四……呃,公主不打算再考核一下本人对皇上对公主的忠诚程度?”刘易听阳安公主点头答应了让自己做这个振灾粮官后却又故意的逗着她道。

      “啐,你不忠诚还能反了天?”阳安公主真的受不了这个家伙,竟然少有的红了一下脸,分别扫了一眼刘易和益阳公主道:“皇妹,他毕竟年少,你还得多点教训教训他才是,免得他快要做官了,还一付吊儿郎当的样子。”

      “啊。皇姐你说什么,谁能教训得了他?”益阳公主见事情终于完满解决,却被这皇姐大有深意的看着说出这样的话来,似已经看破自己和刘易的那点事儿的样子,让她小吃一惊之余,又有点娇羞不安。

      “格格……本公主回去,不打搅你们了。”阳安公主居然俏皮的笑着起来,打趣了一下益阳公主。

      第一百三十六章 宣见

      阳安公主既然已经点头,那么选刘易为振灾粮官的事,也基本上能确定了的。

      事实上,选这样的一个振灾粮官,也算是皇上自己私人性质任命,与朝纲朝政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正如刘易对阳安公主所说的那样,这个振灾粮官,其实只能算是一个小官而已,没有什么的实权,最多就只能说是代表皇上去救济受灾的百姓罢了。

      这样的一个小官,皇上刘宏暂时还是可以大方策封的,一般都不会有太大的抗力。特别是皇上准备从自己的私人金库里拿出一部份钱粮来办这件事,也纯粹如阳安公主说的那样,想稍微挽回一点民间的声誉而已,只要不涉及那些朝官权臣的利益,他们也不会跳出来反对。

      当然了,如果是把这件事拿到朝堂上来讨论商议,要从国库拨款,要他们那些朝官捐资的话,那么事情就不会有那么顺利了。选拨这个振灾粮官的事,也肯定要从各派系的官员里选拨,如此那些朝官权臣才有机会从中获取利益。

      如今的朝廷官员,没有几个是真心关注大汉百姓的死活的,就算是发生了天大的事,如果还没有牵涉到他们的利益,他们都不会关心,反而会想尽办法要事件中捞取点好处。从卢植被免去将官职务,被前线押解回京受审这样事件中就可以看得出来,那些朝官奸佞管你打仗打得如何,管你大汉是否会被灭,没有孝敬,那就等着被整吧。

      这些,还不算是太过蠢笨的皇上刘宏心里都是清楚的。所以,在他想真正办点实事的时候,才会有怕事情最终是办不好的考虑。如此,才听从了阳安公主的建议,不从朝官派系选人担当振灾粮官,另外选人。

      益阳公主提出来的刘易,刘宏当然有印象,他因为喝怀春美酒还喝醉了几次呢。刘易作的那首滚滚长江东逝水的词,他还叫人书写下来装裱了挂在御书房里,可见,他对刘易还是有着比较好的印象的。加上他在怡红楼里和刘易见过面,和刘易相谈也算颇欢,还一起坑了一把张让,所以,皇上对刘易的印象也特别的深刻,对刘易也有一种比较亲近的感观。也感到刘易此人直率真诚,就算明知他是皇上的情况解之下,也依然是那么的坦荡爽直,没有因为知道是他是皇上而颤颤赫赫或曲意奉承,反正,他心里觉得刘易此人,是一个可以信任相交的人。

      可以说,皇上对刘易的了解,要比阳安公主对刘易的了解要多得多。只不过,他还是想阳安公主帮忙把把脉,看看刘易是否值得他看重信任,如果识见都比自己有过之而无不及的阳安公主也觉得刘易堪可重用的话,刘宏也不防破例一次,先封刘易为振灾粮官,待刘易为他办好这些振灾事宜之后,再委与刘易重任,真正把刘易当作是亲信来使用。

      所以,刘宏听到来见他的阳安公主说刘易此人有大才,有能力也有魄力可做好振灾事宜,也可对刘易放心信任之后,刘宏就有点迫不及待的要召见刘易了。

      不过,召见刘易的时间还是按原来的时间,第三天后,才宣刘易进殿去参见皇上。

      要策封刘易为振灾粮官,让刘易代表皇上去救济受灾百姓,宏扬皇上皇恩。这件事并不用偷偷摸摸的去做,相反,还要大张旗鼓的来做。所以,刘宏在早朝的时候,少有的不用和群臣商议,直接对朝堂内的文武百官宣布这件事,着人即刻去宣刘易进殿受封。

      于此,群臣也没有太大意见,反正此事又没有涉及他们的利益,也不用他们出力。再说,皇上毕竟是皇上,也并不是每件事都要摆上面门来反对的,只要不涉及原则的事,他们还是挺乐意促成的。

      刘易自从见过了阳安公主之后,他也知道这个振灾粮官的官职是非自己莫属的了。所以,一早就作好了晋见皇上的准备。

      事实也不用刘易自己作准备,益阳公主一手一脚为刘易准备好了,她命人为刘易量身订做了新衣裳,不过,自然是按刘易自己的意思来做。内是劲装武服,外是一件文士外袍,内里的劲装或是文士外袍都是一面白一面黑,反穿的时候,就是夜行服装了。

      穿上一身合身量制的衣服,显得刘易的身形修长利落。头上的头发用一条蓝丝带扎着,如此,黑【创建和谐家园】巾,行动举止之间,自有一股潇洒慑人的风采,加上刘易本身就是一个面如冠玉,样貌英俊秀气的少年,一把扮起来,直看得益阳公主两眼如春水般明亮,对刘易爱煞痴迷。就算是她公主府上的侍女,看到刘易的时候,都双眼异彩连连。

      呵呵,刘易这家伙也对自己的打扮深感满意,自觉自己也应该是一个回头率百分百的少年佳公子。

      不止刘易,连带颜良、文丑以及一边留在洛阳做刘易亲卫的义兵,益阳公主也叫人给他们送了新衣服,他们一个个穿了上新的劲服,也显得特别的精神飒爽。

      刘易要见皇上,就要被封官了,所以,一众人把刘易送到了皇宫大门外,大伙一起等着皇上宣刘易进殿去。

      刘易在洛阳得罪的仇家可不少,而且都是一些别人不敢得罪的人物。所以,戏志才不敢掉以轻心,让颜良、文丑以及一众义兵跟着刘易,以护刘易的安全,他自己留下几个义兵在和张芍看好家门。

      就在刘易等人在皇宫外等着,刚听到皇宫内传皇上宣召见刘易进殿去晋见时,皇宫门轰隆隆的驰来了一群战马,马上的人奇装异服,一个个有点杀气腾腾的样子,一下子就抢在刘易进宫门之前,把去路拦住。

      “吁吁……”

      他们勒停战马,纷纷跳下马来。

      他们并不管刘易众人,而是簇拥着一个身形异常壮硕高大的汉子往皇宫里走去。

      当然,他们并不是全部都进入宫门,只是七八个人簇拥着一个人进去。但让刘易感到奇怪的是,看守宫门的那些士兵,居然对他们没拦没问,还像有点惧怕似的闪过一旁,任由这伙人直闯进去。

      这伙人,神态傲慢嚣张,目中无人,似乎根本就不把这里的人看在眼内。

      大汉虽然已经式微,但似乎还不致于让人乱闯直闯进皇宫的议事大殿吧?这伙人一看就不太像是中原人士,在堂堂的大汉皇宫之前也敢这样嚣张?

      刘易自问自己也不是什么守规矩的人,也是胆大包天的人,可是也不能像他们这样直闯皇宫啊。特别是这些家伙挡了自己的道,让刘易的心里刷地升起一股怒火。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宫前冲突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8:3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