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与此同时,刘易扎了一个稳定如山的马步,手上的亮银枪突然收回再向前猛的一个平刺,就这么的一个平平实实的枪招,毫无花假的一枪击正了徐晃斜劈过来的开山大斧。
à螣¡
轰的一声,刘易平平实实的一枪击到了徐晃的大斧上。
随着兵锋的接触,刘易体内爆发的劲力如巨潮一般透过亮银枪,磅礴的一下子迸发了出去。
“啊……”
徐晃被刘易的霸道爆发力击得碰的一声如风筝一般倒飞了回去,在空中忍不住吐出了一口鲜血惨叫一声。
这一次,轮到刘易凛然不动了。
咣哐……
徐晃好运的摔出了黄叙重新调整好了的木盾阵。摔出到阵外去,与此同时,冲杀过来的宦官死士下意识的护在了徐晃的身前,为徐晃格档去木盾阵内随之而来的一轮箭雨。而徐晃也趁此机会爬起身。检起掉到地上的开山大斧,跄踉的退了回去。
刘易见状,一时追击不及,心里暗叫了一声可惜。原来刚才刘易的爆发力并没有尽全力,而且。爆发出去的劲道并没有击实徐晃,而是被徐晃御去了大部份的力量,又借力倒飞了回去。
呵呵,徐晃本来每击出一斧,都是气势十足,一往无前。但是他在一连攻击了刘易十多二十招之后,他的锐气也被一点点的消磨掉。以往没有人能够在自己的手上走出三个会合的,可是这个年纪轻轻的刘易居然能够在自己的手下走上十多二十招?实际的情况,使得本来以为可以轻松击杀刘易的徐晃心里的信心多少都有了点动摇,最少。他也明白了想击杀刘易不是那么的容易了。
因为心里有了想法,所以,徐晃就自然的想保持多一点内力,先和刘易战上多几个会合,待找到了刘易的弱点再给予致命一击。这样一来,其气势自然就弱了下来,给别人一种他气力不继的假象。
也正是徐晃的心里起了变化,再出招攻击刘易的时候,他就自然的暗留了一分力气。如此,虽然给人一种凌厉不再的感觉。但却实实在在的让他检回了一条命。
在徐晃见到刘易突然散发出一股让人不敢忽视的强盛劲气之时,他的心里一惊而迟疑了一下,及时的收回了一部份力道,没敢尽全力的一击。要不然。以刘易这样不是人力可敌的爆发力,以徐晃之强,也得被刘易的劲气震荡得五脏六腑碎裂而亡。
徐晃一退,围攻黄叙布下的战阵的死士便士气一降,没有刚才那般的强盛了,反而被黄叙指挥着战阵往大街上的敌兵迫击上去。
而这个时候。典韦和文丑各领着的一百人,也把散布在街上的宦官死士杀破了胆,整个气势顿时为之一消。特别是典韦、文丑所过之处,几乎就没有一个活人。
现在的情况,别说想围杀刘易了,倒有点像是刘易的一方才是主动进攻的一方,犀利的攻击,让人数多达两千来人的一方都感到胆气为之一消。
与此同时,大街的一端,突然蹄声震天的即出了一支骑兵,当先的一人正是手持长柄大刀的黄忠。原来黄忠已经和骑兵汇合,便领着骑兵先一步冲杀,另外五百步兵则在后跟紧着杀来。
大街上的宦官死士,差不多人人都配带着弓箭,还没有接战的人,都还在后面有一箭没一箭的射出。这主要是因为振灾粮官府里面冲杀出来的人已经和他们的人交战在一起,所以,投鼠忌器,怕伤及自己人的情况之下,箭术不过关的人拿着弓箭也没有用,只能干瞪着眼。
再加上,黄叙利用木盾做掩护,步步往前逼杀,使得宦官死士的弓箭一时半刻也拿从振灾粮官府正门出来的黄叙等人没有一点有效的办法。至于典韦和文丑领着的这两支人马,弓箭手更是拿他们没有办法了,因为,他们已经完全混入了大街上的宦官死士当中。
而黄忠领着两百骑兵突然从他们的身后杀出,顿时让宦官的这些死士开始慌乱了。
只见黄忠飞骑冲前,只是眨眼之间便杀了一时都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敌兵阵中,他手上的长柄金光大刀,每一下挥出,都有一颗头颅被砍得冲天离体,逢的发出一千篷篷鲜艳的血花。
一时间,喊杀震天,血腥祢漫的大街上一下子全乱套了。骑兵是步兵的噩梦,只一个冲锋,就让黄忠杀透了宦官死士的围攻之势,冲杀到振灾粮官府的门前,而黄忠的身上。是一条残躯断肢的可怖血路。
黄忠看到了和刘易一起在木盾护阵里担当着指挥两百士兵进退的黄叙,看到黄叙镇定自若的发出一声声的命令或动作,黄忠不禁有点欣慰,一抽战马缰绳。再调转马头冲杀。
刘易、黄叙、典韦、文丑,再加上突然袭来的黄忠,以及还有一千多的士兵,围攻振灾粮官府的宦官死士真的慌了,这个时候别说要再攻击振灾粮官府。恐怕连他们自己的性命都难以保得住。
这些所谓的死士,其实也并不算是真正的死士,或许他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耍耍刀检,每一个人都有一两招武艺。可是,在形势突转之下,他们哪里还会再记着自己是什么的死士?这些人,都是一些惜命如金,又极其奸滑的家伙,见势不妙,哪里还有心思再和振灾粮官的人死拼力敌?当下。不知道谁先发喊了一声,哄的一声开始四散奔逃,没有人再会想着击杀刘易之事了。
这些围攻振灾粮官府的宦官死士,他们虽然有大大两千多的人马,可是要散开了包围着振灾粮官府,所以,实际在正面大街攻击的宦官死士就只有一千多人,如此,在振灾粮官府门前的大街,双方的兵力相差不大。在刘易有几员大将的冲杀之下,他们焉能有不被杀破胆,四散乱逃之理?
这个时候杨奉的命令再也起不到任何的作用,但这个杨奉的确是一个奸滑如鼠一般的家伙。他在身受重伤徐晃败退回来的时候,就已经领着自己的心腹,对蹇硕借口看自己兄弟的伤势,然后趁着混乱,护着徐晃从一旁悄悄逃走了。
现在,就只剩下蹇硕及一众十常侍的心腹副将呆在一起。而蹇硕。再次看到刘易发威,把他们中武力最强的徐晃击败,他哪里还会再有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当下也借口离开,也偷偷的趁乱逃逸了。
最终,整个战斗过程持续不到半个时辰,十常侍派来的两千多死士死伤过半,余下的都逃得一干二净。大街上,就剩下打出火把,欢呼战胜了的振灾粮官府的一坐将士。
不用刘易下令,黄叙就首先命人打扫战场,收集这些宦官死士所用的兵器弓箭等物。在刚刚把这些战利品收回振灾粮官府之时,城守官兵才像后世的警察一样,姗姗来迟。
洛阳可是京城,经历过去年黄巾暴乱,京城对马元义一党黄巾贼的清洗,使得城守军就有如惊弓之鸟,但凡是有点什么的动静都怕得要命。一是怕有人作乱,伤及他们自身的性命;二是怕出现状况,朝廷会追究他们巡守不力的罪名。
所以,平时这些城守官兵都很落力的巡逻监察,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率,如果发现有聚众闹事的百姓,他们都会一律抓起来严加盘问,生怕他们是黄巾同党。
这晚在振灾粮官府所发生的规模这么大的冲突,城守将官听到风声的时候差点没有被吓得半死,在不明情况之下,他们还以为是乱民在城中暴乱了呢。特别是听到还有急剧的骑兵蹄声时,城守将官在那时差点连想死的心都有了。连骑兵都有了,这是如何混进城里来的啊?情况危急,城守官兵紧急又快速的将熟睡的官兵叫醒了起来,调集了几千的军马扑过来。
不过,在他们调集了官兵之后,就已经有探子汇报,是振灾粮官府遭受到了大量不明身份的武装兵马的袭击,但已经被振灾粮官府的官兵击退。
城守将官听到这个消息后,全都惊得面色发白,因为振灾粮官府里住着的可是刚刚才被皇上封为太子太傅的刘易啊,有许多小道消息说,这个刘易可是皇上现在身边除了宦官十常侍之外最亲近的红人啊。要不然,怎么会把刘易封为太子太傅?把刘易封为太子太傅,等于是把还懵懵懂懂少儿无知的太子及王子交到刘易的手上,如果皇上不信任刘易的话,又怎么可能封刘易为太子太傅?可以预见,将来太子接位继承大汉皇位之时,就是刘易位极人臣的时候。
另外,还有不少小道消息传出刘易和益阳公主及长社公主的关系似乎很不简单,更有消息说,这刘易就有可能是将来万年公主的驸马。
所以,他们都怕刘易发生了什么的意外啊,万一刘易发生了什么的意外。他们还真的难以向当今皇上交待了。
幸好,刘易并没有什么的意外,而让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听探子打探到的消息,袭击振灾粮官府的人马最少都有两千人。而二千人的袭击,居然都可以让刘易的那点官兵给击败击溃。这还真的意外,不少人都听说过刘易很愣,能打,但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能打的。
其实。不只是这些负责洛阳皇城安全的城守军,知道了这些事,连朝中的许多朝官权臣听了这么一个消息之后,都为刘易的实力而感到震惊。要说刘易在皇宫门前打了嚣张不可一世的匈奴左贤王是刘易个人实力的体现,在皇宫朝堂痛打十常侍是刘易个人冲动强势的体现,那么这一次能够击败由两千多人的袭击,那就是刘易真正实力的体现了,那就代表着,这洛阳里真正的多了一个强势又实力的人物。
反正,从今以后。再也不敢轻视刘易的存在了。
事实上,这晚的一战,的确也是奠定了刘易在洛阳京城正式掘起的一个里程碑,也是刘易在洛阳自成一股势力的真正起始。
有城守官兵来到,正好让他们处理后事,满大街的尸体,正好交给他们去处理。当然,自己人的尸体,刘易让人给收拾起来,登记好每一个人的名字。有家人的,发抚恤,没有家人的,则也要好好安葬。并且。刘易还当众宣布,凡是战死的兄弟,都会登造一个名册,以后会拿这些名册,和跟随刘易一起而发生意外战死的所有兄弟,在大泽坡找一处风光宝地。把他们的骨灰集中埋葬在一起,条件成熟了的话,就建一个记念碑,以供后人祭拜,而刘易自己,也会以兄弟之名义,永世供奉他们。
要知道,如在和异族人战死的那些义兵以及那些百姓兵,按刘易的意思,他们是民族英雄,要以英雄之礼给予建造记念碑的。如果那些和黄巾军作战战死,以及现在和宦官死士战死的士兵,并不算得上是民族英雄,但一旦把他们的骨灰放在一起埋葬,那就代表着他们也是英雄。有这样的一会事,的确也可以让那些跟随刘易的人更加的增多了一分归属感。
这些死人的事,刘易觉得还是有必要去做的,毕竟,现在自己也算是有了一独立的势力了,刘易可不想今后有人背叛自己。
整个大街上有如一个血肉地狱,被弓箭射杀的人倒也死得安乐,但是被典韦所杀的人,大多都是肠穿肚烂,尸身破碎,连个块完整的躯体都难以找得到,几乎就比得上后世用炸弹所炸死的那么惨烈了。
而被黄忠所斩杀的宦官死士,则大多都是被断头断身,一刀两断,干净利落。
而文丑和刘易也差不多,都是一矛一枪毙命,死状倒也没有太过血腥。
收拾尸体的城守官兵,没少被眼前的这种惨状弄得脸青唇白,大吐特吐的,他们私下打听是谁下的狠手,当知道是典韦之后,远远的看到火光中有如恶神一般的典韦,他们暗自惊心,心里暗暗立誓今后绝对不能招惹典韦,见之则避。
呵呵,想不到,单是一个战场上的尸体,都会把这些城守官兵吓得如此厉害的。
另外,还有各种兵器及弓箭等战利品的事,这个自然是归了刘易所有,城守将官们没敢索要。不过,他们也看出这些强弓是禁军制式战备,他们就算是拿走了,不久便又会被禁区索取回去。有许多事,大家也不用说得太明白,这些官兵也能隐隐的猜出,这次袭击振灾粮官府的人,应该和宫中的十常侍有关。
最后,官兵清洗了街道,一直忙到天色大亮之后才列队散去,当然,刘易也借机会,向城守将军提出强烈的指责。指责他们有疏于防范,戒备不严的问题,居然可以让贼人纠结了如此多的人来攻击朝廷官府部门,这事一定要严查,查出是何人所为。
忙完了这些,刘易返回了厅堂,发现张钧和张芍都还没有休息,发生了这样的事,他们也是睡不了的。
不过,刘易发现张钧满脸苍白,手脚都有点哆嗦,有气无力的样子,张芍则在一旁拿着湿毛巾为张钧拭擦着额上渗出来的汗水。
刘易一问之下,原来战事完结之后,张钧偷偷的跑到了外面看了看,看到现场满街尸体,血肉模糊的情场,他也忍受不了这种血腥画面,被恶心得吐得一蹋糊涂。
相反,一直陪着张钧的女儿张芍,她反倒好一点,除了脸色有点苍白之外,倒还算正常。张芍近年来见过不少受伤严重义兵,断手断脚的看多了,反而让她的心理承受能力更强一些。
刘易让张芍扶张钧去休息,而自己则在思考一下,等会就进宫,如何借这个机会再打击打击一下宫中的十常侍,好让他们长些记性,不要再用这种手段来对付自己。(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皇上的底气
张让这些宦官派出二千多死士袭击振灾粮官府的事,还真的闹大了,第二天,整个洛阳的人都知道了,互相在猜议纷纷,人心惶惶。
当然,这件事张让这些宦官做得也算是比较隐晦一点,除了一些知道内情的朝官猜到可能是他们这些宦官所做的好事之外,并没有什么直接的证据能够证明是张让等宦官做的。
一般的平民百姓也不知道是张让这些宦官派人做的。但是,无一例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把矛头指向了张让等宫中十常侍,认为张让这些宦官实在是太过无法无天了。居然敢在皇城内,天子脚下,动用了两千多人来袭击在洛阳城内名声还算不错的振灾粮官刘易。
两千多人是什么的概念?要知道汉军编制里,两千人就是一军了。
每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五十人为一队,两队为一屯,五屯为一个部曲,一个部曲500人,两个部曲千人设营。营级别的,设骑都尉、军司马,统领下面的牙门将、屯长、百人将。
其中,一个部曲,在汉军的编制上来说,都已经是很了不起了。要知道,大汉各地的县级官衙,他们的官兵也不过是两三百人,都不满一个部曲的编制兵马,设县尉统领,有战事才可满编为500人。这些领军的骑都、县尉等等,在平民百姓的眼中,他们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将军,平时见到他们都尊敬恭谨非常。
如黄巾时期的曹操,他就是一个骑都尉;还有孙坚、董卓等等,许多后来分割大汉各地,据地为王的豪雄,都是从县级的将领做起发迹的。
而这时,张让等十常侍竟然可随意出动两千多的兵马,这也太让人感到恐慌了。千人为营,两千人可成军,设校尉。两千多兵马,足足一军了。也就是说,张让这些宦官动辄就可以动用一军的兵马来对付任何一个人,他们今天对付的是刘易。但明天呢?后天呢?谁得罪了他们,岂不是也要面临如刘易一样的下场?当然,人家刘易有能力,有本事,能打。才不至于让这些宦官得手,可是,这就不能不引起朝中的权官大臣们的警惕了。
大家都想,如此下去,这大汉还是大汉吗?朝廷还是朝廷吗?都成了这些阉官的天下了吗?日后,这些宦官要做什么事,谁还敢再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此,一时间,人人自危,不少人都纷纷开始准备着参奏一本这些宦官。好让他们收敛收敛一点这种嚣张气陷。
这天一早,本来三天打鱼,四天晒网,没有什么事都懒得上朝的皇上刘宏,一早就到了朝堂,神情凝重。他自从那天刘易送长社公主回来之后,在朝堂召见了刘易,近这几天刘宏都没有上过早朝,但这次,他的心里是憋着一团火气来上朝的。
他知道了昨晚振灾粮官府所发生的事。在知道了的第一时间,便龙颜大怒,怒气兴冲冲。这些宦官也实在是太胆大妄为了!
皇上刘宏头戴珠冠,龙目威严的透过从额前垂下的珠帘用森冷目光扫了一下在殿堂上跪拜的文武百官。然后便有点迫不及待的啪的拍了一下龙案。喝道:“张卿家,赵卿家!”
“臣在!”
张让和赵忠对望了一眼,才跪下应道。
张让及赵忠也早知道自己等人派出的二千多死士并没能击杀刘易,反而是被反击得死伤惨重。出动了这么多人,竟然还没能奈何得了刘易,这让他们还真的气得不轻。同时也各自暗暗心惊。而张让派出作为领军主将的杨奉及他一众心腹不知道去向,也不知道是战死了还是逃到别处躲藏起来了。逃回来的,就只有蹇硕及一小部份死士。
张让也知道事情闹大了,特别是没能击杀刘易,如此就有可能让事情变得对他们极为不利。他们都知道刘易可不是一个善良之辈,更不是一个可以随意欺凌的主,他们就怕刘易会对他们做出反击。所以,他们连忙暗中调动宫内的禁军,让他们做出保护自己的准备,他们可不想再被刘易痛打一顿了。另外,他们也让那些逃回来的死士躲起来,免得让人抓住把柄。
私自在皇城里动用了二千多兵马,哪怕是张让等掌控着禁军的宦官,他们也怕别人给他们戴上一顶犯上作乱,意同叛逆的罪名。因为这个罪名一旦成立,他们挟持住皇上的事实就等于是变相的让那些有心人推出到明面上。到时候,他们再想要挟皇上来制拊朝中的文武百官也无济于事,反而会因此而落人口实,坐实了这个叛逆的罪名。张让他们怕的,不是皇上,而是怕朝中的文武百官群起而攻之,不再顾忌他们手中所掌控的皇上。
“想必你们都知道了昨晚在振灾粮官府的事了吧?对于此事,你们有何解释?”皇上刘宏寒着声音对跪伏在龙座之下,面目还有点臃肿的张让和赵忠,语带质问的道。
“这……”张让听皇上刘宏的语气,似乎有一种想向自己发难的意思,这让他感到一愣,心里想这刘宏小儿何时有这个胆子,敢用质问的语气对自己说话了?他本来还以为会先是群臣表奏弹劾的,没有想到会是皇上率先责难。
不过,张让并没有因为刘宏的质问而太过紧张害怕,心里还是很谈定,他只是一时想不到这刘宏质问自己的目的罢了。
呵呵,如果是刘易站在他们的面前质问他,他可能还会真的害怕,因为他和刘易说不通的啊,说不定一言不合,又会被刘易揍得下不了床。但是皇上嘛,他还真的不放在眼内。
“哼!你们的眼内还有没有我这个皇上?两千多人马啊!好大的手笔,是不是哪天看联不顺眼了,是不是也要调动兵马来围攻皇宫?是不是也想把朕也杀了?”皇上刘宏有点激愤的样子,拍着龙案砰砰声的冷哼了一声道。
此时的皇上刘宏,似乎和平时不一样了,不只是让张让等宦官感到奇,就是连满朝的文武百官也感到有几分好奇,不知道今天这皇上怎么了,这可是头一次啊,鲜有见到皇上发怒的。
两千多人袭击了振灾粮官府。其目的肯定是想袭杀刘易,对于这一点,哪怕是什么都不知情的平民百姓都能够猜得到。而刘易,可是皇上刘宏现在比较看重看好的人。代表着他这个皇帝名义的振灾粮官,又刚刚封为太子太傅。顶着这两个的名头,但是张让这些阉人,居然也不给他这个皇上一点面子,敢采用这样的一个极端手段。派出如此多的人去袭杀刘易。这让刘宏深感到自己皇权被架空的无奈,又更加为自己的处境深深的感到不安。
皇上刘宏想自己只不过是偶尔一次在朝堂上没有依从张让他们把刘易治罪,没经他们同意便封刘易为太子太傅。这是这么一件小事,他们居然就容不下刘易?还动用了那么多的兵马,这是在威胁朕么?是不是因为就这么一件不依从他们的事,他们就敢得动用兵马来威胁朕?是想和朕彻底翻脸了么?
翻脸就翻脸吧!这皇上刘宏今天还真的有不少的底气。
因为他之前被母亲太后叫去训过话,母亲太后告诉他,别看这些宦官掌握着宫中的禁军,连她们母子的性命都捏在他们的手里,但是这些宦官是绝对不敢真的和他撕破脸皮翻脸的。
太后告诉他。她们母子在乎的是大汉江山,而这些宦官在乎的则是富贵,在乎的是享乐。如果这些宦官敢撕破脸皮,她们母子自然是死路一条,但是这些宦官又何尝不也是死路一条?没有了他这个皇上坐镇朝廷,充当他们的保护伞,他们还有好日子过么?
皇上,就算是傀儡,连自身的行动自由都受到他们的监控,可是。皇上就是皇上,是大汉朝廷中名正言顺的皇上,是天子!在天下万民的眼中,皇上就代表着大汉的皇权。张让这些宦官之所以权倾天下。他们借的就是皇上这个名正言顺的势。皇上的名字,哪怕是虚幻的,也是一种权力,所以,张让这些宦官也得要依赖着皇上这个名义,他们才可以享有现在的富贵。万一没有了这个皇上了。那么就等于他们没有了为他们遮蔽着阳光的保护伞,他们就会从黑暗中浮上水面来。到时候,朝中的文武百官能够放过他们?还会再听他们的命令?不说这些,哪怕是天下万万千千的百姓也不会放过这些宦官。
母亲太后让他不要怕,不要怕得罪这些臣官。没有到最后关头,这些宦官是绝对不会翻脸伤害他的。
母亲太后告诉他,让他尽管放手去争取一些权力,刘易如今就是他们可以信任的一个人,要大力扶持刘易,等刘易有了足够可以和张让这些宦官抗衡的实力之时,就是他们母子摆脱这些宦官的掌控,重新真正执掌朝政之时。
刘宏和他母亲太后的一翻话,让他有了一种霍然而悟的感悟。
这也使皇上刘宏想起而早几天前,在朝堂上和刘易所说的,还有要事让刘易去办的那件事,他觉得,现在也差不多考虑成熟了,也正好借这次机会,把事情办成了。
是什么事呢?呵呵,这个刘宏还真的并不是愚笨的人。他通过刘易到巨鹿郡去振灾所做出来的几件大事,让他看到一点别人没有看到的东西。或者说,就算是刘易自己做了却没有认真去想的方面。
不过,这些落在刘宏的眼内,那就是本事,那就是值得他去依重刘易的地方。
刘宏想到,这刘易,本只是一个小兵,无权无势的,居然敢同时得罪了这些连自己也感到不可得罪的张让以及袁氏一家。并且,这个小子的生存能力还真的不可谓不强,连张让、袁家直到现在都还奈何不了他。当然,这些在别人的眼中可能就是刘易的嚣张狂妄,不懂事。但是落在刘宏的眼中,那就是本事。
要知道,有多少身边的朝官大臣,在张让等宦官、袁家等豪族权官的面前,连屁都不敢放一个的?
但这些却不是刘宏所最看重的,他看重的是,刘易居然还真的把巨鹿郡治理得整整有条,就凭着他的一点钱粮,临时招募到的几百护粮官兵。到了巨鹿郡之后便能开创了一个局面,让刘宏感到更加欣慰的是,这刘易居然凭着一些巨鹿的百姓,就可以全歼黄巾贼的二千骑兵。以及击退几万人的黄巾大军。这可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啊。
想想,哪怕是空有才名的卢植,常年领军在外作战的皇甫嵩等等一众将领,他们率领的都是汉廷正规的官兵,可是。和黄巾作战之时,也多有不利。虽然最终是胜了,可是,却没有刘易这个小子的胜利来得那么的另人振奋人心啊,要知道,刘易可是带着一些平时只懂耕作的平民百姓,就可以打败比他们强上多倍的黄巾军。这岂不就是刘易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大才?就是一些平民,在他的手上便可发挥出如此强大的威力,如果让他手里有了正规的军队呢?还有,在涿郡涿县大泽坡所发生的事。在小狼谷击败了乌桓骑兵的事,无一都不显示着这个刘易有着变腐朽为神奇的本领。
于是乎,这刘宏居然有了一个和刘易出奇一致的想法,那就是让刘易自成一股可以供自己依杖、可以把自己从张让等宦官的手里解救出来、可以为自己拨乱反正、可以让自己重振朝纲的势力!
皇上所想的,就是想刘易可以为他所用,而刘易所想的,只是想自己有了自己的势力,便可以不用再看别人的眼色活着。但是其目的,居然还真的一样的,都是让刘易可以自成一股势力。
当然。皇上刘宏的想法,只是局限于眼前,并没有像刘易那般想得那么的长远。皇上刘宏是想到,本应该是他一手掌控的禁军。却落在张让等宦官的手里。而朝中的城守军、常驻军、边军等等,没有一支军队是他可以直接掌控的。
禁军就不用说了,就说朝中别的军队,他受到张让等宦官的监控,根本就没能把不利于他们的命令发出去,哪怕是把命令发出去了。那些军队也未必就会按他的意思来做。再说了,自己都在张让这些宦官的手里,随时可改变自己的命令,甚至,他们可以自己写圣旨,拿大汉玉玺盖上一个印,假传圣旨自己也没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