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小兵之霸途》-第1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宏听得如痴如醉。就仿似自己就是刘易,就像自己到了巨鹿,然后看到那巨鹿郡是如何的破败,那里的百姓是如何的生活艰辛。如何的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然后,随着自己的到来,一系列的措族动作之后,就把这些百姓的问题解决了,然后率领百姓开展春耕自救工作,真正的把一郡受灾之民全都救活了下来。并让他们开展了新生。

      这皇上觉得非常有代入感,就觉得刘易所做的这些事是自己亲力亲为所做的一样,感到非常开心,很有成功感。

      事实上,这也难怪刘宏会如此,因为任命刘易的官职,以及让刘易到巨鹿去振灾,这件事,基本上就是他一个人的意思,是他做登基做皇帝以来,唯一一件不受别人牵制,没有人阻绕的一件事,可以说是他帝权得以展现的一件事。

      任命、派出去振灾,再到刘易完成振灾任务等等,皇上刘宏觉得刘易做得非常好,而刘易做得越好,那就表明是他这个皇上越圣明。他觉得,这件事值得宣扬,而刘易,也要给点赏赐。

      如此,才会有皇上宣召刘易进宫见驾的事儿。

      而刘易,昨晚没让张芍在医馆住,交待她回去看着张钧,一定不能让张钧再去多管朝廷的闲事,自己也会尽快的去说服张钧辞官。

      刘易支走张芍,是怕益阳公主会不顾一切的来找自己,不过,却因为益阳公主陪着长社公主见皇上而没有来【创建和谐家园】医馆。

      所以,刘易一早起来,在想着要先去张府呢还是去见见邹玉,抑或是在等益阳公主来。却等来了皇上的宣召。

      现在正是早朝的时间,以刘易这个振灾粮官的官职官位,是不够资格进入朝堂的。而刘易的这个官职,又是皇上亲口封的,但又没有把刘易划归为属于那一个部门管辖,所以,刘易回到这京城,都不知道要去向哪个官府部门报到点卯。实际上,如果不是皇上过问,估计朝廷官府都没有那一个部门会承认刘易的官职。

      毕竟,刘易相对于整个汉廷来说,就是一个另类,是唯一一个严重开罪了洛阳最有权势的人却依然还生存着的家伙。所以,没有人会管刘易官职之事,那些官员,没有给刘易麻烦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谁还会来管刘易这个所谓的振灾粮官?

      刘易自己的心里也有底,因为对刘宏的失望,所以也不怎么再打算利用这个官职去招摇撞骗了,还是想想如何从洛阳城内的有钱人手中抠钱出来,尽量弄多点钱,争取在董卓进京之前把洛阳的富人弄成穷人,让董卓来了也没有钱财可抢。弄了钱,就在董卓进京之前,把和自己相好的女人全都带走。带到自己的基地去。之后,谁再管得了这洛阳的死活?谁再管这个这个什么的汉室江山朝廷?这些事,都不会再和刘易有关系。

      可是,现在皇上竟然宣自己进宫?自己才回到京不过是过了一夜。竟然马上就宣召自己?

      刘易并不是受宠若惊,而是觉得很意外。想不到这皇上会这么快就召见自己,而且,还是进入朝堂里去参见。

      换了官服,并叫来典韦、文丑以及十八亲卫一起到皇宫去。

      时隔大半年的时候再回洛阳。但刘易却不敢掉以轻心。无论是张让也好,袁家兄弟也好,刘易都敢肯定他们时刻都准备着要置自己于死地,和他们所结下的怨恨,怕是难以再解开了,刘易也不准备要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就是了,所以,进入得要带足人手,提防他们的偷袭及刺杀。

      再次来到了气势恢弘的大汉皇宫大门之前。报了名号之后,便一路通报了进去。

      上次来皇宫,在宫门碰着匈奴人左贤王,还上演了全武行,并在皇宫门杀了人见了血。最终却是协迫住左贤王,让他自己不追究手下被杀之事,才没有人敢提出拿刘易治罪。

      呵呵,现在再次来到这皇宫大门,却没有人敢在这里惹事了,那左贤王也早就回他的匈奴国。不在洛阳了。现在,看这些守卫皇宫的兵士,似乎底气也足了许多。

      实际上,大汉并非后世清未。这时的【创建和谐家园】对异族人自始至终都有着一种优越感,毕竟,汉军赫赫雄风,打得八方来朝,异族哪个没有称臣?

      那匈奴左贤王嚣张跋扈,常常语出挑畔。动不动就十万大军,把性子孱弱的皇上刘宏吓得心惊惊,不敢对左贤王有过多的斥责,并把左贤王奉为上宾,对他客客气气。

      情感是会传染的。尤其是害怕的情感,作为皇上,都害怕左贤王,朝堂之中,文武百官,这么多人,都任由左贤王在飞扬跋扈,大放厥词,没有人敢放一个屁来阻止他,斥责他。如此,一般的士兵看到了,他们会认为连皇上和朝中的众官都怕,我有什么理由不怕?所以,就会形成了一种悲观的情绪,自此,就任由那左贤王自由出入皇宫,想进就进,想出就出。没有人敢阻拦,因为你一拦,他就发飙,就【创建和谐家园】,就杀人,因为连你的皇上都要包容包庇他,被他杀了,那也是白被杀,白死。

      如果这种风气再保持下去,估计不用多久,这些汉军士兵的士气灵魂都完全丢了,统统都只会成为一些胆小,懦弱,怕死的没用之兵。

      看到这些镇守皇宫的士兵在精气神上有所提高,刘易也有点满意。听到里面传来让刘易入宫见驾的宣喊,刘易把典韦、文丑等人留在皇宫门外,自己一个人进入皇宫之内。

      宫门内开阔的校场上,两列站姿笔直、神态肃穆的士兵一左一右的从宫门一直延伸到大雄宝殿的殿堂。

      刘易上次进入皇宫,却并没有踏入大雄宝殿的殿堂,就只是来到殿前的阶梯平台上就让皇上封了官。所以,这次算是刘易第一次进入大汉政权最高的地方。

      刘易一脸轻松自如,但步履却非常沉稳,一步一步的拾级而上,而后举步踏入殿堂。

      殿中,文武百官刷的一下,齐齐的扭头望着进入殿堂的刘易。

      这么多人的目光并没有带给刘易什么的压力,依然是自如的迈着步子,从这些大臣之间走过,一直走到了殿堂正中,皇上龙椅的下方。

      “振灾粮官刘易,拜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刘易想了想,还是跪下叩拜,不过,是以武官的跪拜方式,单膝下跪。

      不知道为何,刘易非常反感见着人就又跪又拜的,自己不愿跪别人,也不愿意别人有事没事都跪拜自己。

      “平身。”

      刘宏还算识趣,并没有在这么参见礼节上作过多纠缠,或者他也认为这刘易虽然也做了大半年的官,却没有人教过他一些宫廷礼节的事,所以,不懂行正式的跪礼也就不奇怪了。

      刘易站了起来,目视刘宏。

      刘易不知道这皇上召自己来见到底是为了什么事,而自己又不能开口问话的,所以刘易便只能目视刘宏,静待他的说话。

      “大胆!朝堂之上,没得皇上准许,竟然敢直视皇上,如此无礼!罪该万死,皇上,该对他进行剜眼之刑!”站在龙椅不远处的张让,突然激愤的指着刘易尖声说道。(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µÚÈý°ÙËÄÊ®¶þÕ ¼éØú±Æ×ï

      大半年不见,张让似乎又胖了不少,脸部肥得几乎看不见脖子,说话的时候,全身的肥肉一抖一抖的,嗯……有点恶心。

      刘易最讨厌的就是这种把自己的位置摆放得太高,而又拿着一些所谓的规矩来害人压人。看一眼就是无礼就是罪过?就要受什么的剜眼之刑?我呸!

      刘易的心里知道,这只不过是张让故意有事没事的给自己麻烦,想置自己于死地卑劣手法而已。刘易和张让本来就有仇怨,所以知道张让要害自己,会抓住所有一切是机会或者不是机会的机会,时刻都想着要搞死自己。所以,对于张让马上借什么的无礼来参自己一本,刘易也没有话可说。

      这就好比后世的官员,自己包了二奶三奶,却拿着一夫一妻的制度抓犯了重婚重的人。又或者,他的二奶三奶都生了儿子,他却去抓别人的计划生肓。

      这张让本就不是好货,天下人人皆知。但是因为他的身份,所以他说谁无礼谁就无礼。只不过,他在控诉着刘易无礼的时候,他自己却一眼、二眼、三眼,一眼又一眼的瞟向皇上,似在向情人打眼色的样子,很明显是想给皇上压力,让皇上处理了刘易。

      皇上刘宏召见刘易,是皇上他自己的意思,召见刘易是为了什么事,也没有和别人说。所以,张让并不知道皇上召刘易来是为了奖赏刘易,并不是为了问罪。

      不过,张让在不知情的情况之下,还不待皇上反应过来,就借题发挥,真的想给刘易一点苦头吃。

      张让认为,以前刘易只是一个小兵,一个亡命之徒,自己才会对他有点顾忌,特别是在自己派人去没能灭了刘易。连袁家兄弟派出了那么多家丁家将也没能灭了刘易,这让就张让对刘易更加的忌惮。

      不过,那只是以前,现在嘛。张让反而有点不怕刘易了。这是他近段时间才想通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如果什么也没有,从头到尾都是一个亡命之徒,那么,这个人是很可怕的,是人见到这样的一个人都可能会退避三舍。不敢招惹。

      但现在嘛,这刘易也是官了,既然是官嘛,那就得要按照做官的规矩做事。我打你不过,杀不死你,如果你始终都逍遥于江湖,那么也拿你没有办法。但,如果你一旦进入了官场,那么就必须要按照做官的规矩来办事,我就用做官的规矩来压你。整死你……这些,就是张让的内心想法,而且也是他最拿手的办法。

      比如,前不久被免了职的左车骑将军皇甫嵩,就是张让等十常侍使的小手段。让这左车骑将军皇甫嵩被免职的真正原因,是皇甫嵩左中郎将晋升为左车骑将军之时,没有给张让等人一定的钱物,也没有设宴宴请他们贺喜。所以,张让等见皇甫嵩升职自己等人却没能得到一点好处,从那时就开始恨上皇甫嵩了。正巧,皇甫嵩领军出征迟迟还没有打开局面,于是张让等人便进馋言,皇上听后便罢了皇甫嵩的左车骑将军的职务。让皇甫嵩到长安去守园陵。

      反正,别的,张让不在行,但是进馋言、拿着鸡毛当令箭,陷害架祸、北后捅刀等等的伎俩,张让是很在行的。哪怕是今天一次害你不死,还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反正,只要你入了官场,就得要听他的,要不然,就算是你放一个屁,可能都会给你整个一个一二三四……的罪名来。

      “皇上,此乃祖宗律法,正所谓无矩规不成方圆,窥一小就可见全斑,此人就算不懂宫中的规矩,可是非礼莫视,非礼莫听,以君为尊,以老为敬,不可轻侮的道理应该明白吧?皇上贵为天子,他岂可狗眼乱瞄?万一坐在他前面的人不是皇上,而是皇后或者别的宫中娘娘。是他能乱看的吗?”张让果不愧为张让,还真的可以把曲的说成直的,把黑的说成白的。

      他一通振振有词的直指刘易犯了大错的话,马上就引起别人的附议,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不少人跳了出来附参。

      如同为十常侍的赵忠等等,他十个常侍,同一鼻子出气的,一【创建和谐家园】劾,九人附议,如果谁犯到了这些人的手上,大多数都难以得到善终,因为就算是皇上,都要在他们的压力之下,倾向他们一边,要听从他们的要求来处理他们所欲害之人。

      “皇上!这刘易也真真的可恶,张常侍才警告他来着,可你看,到现在他还在乱看,看得人家的心里都有点慌慌的……”和张让一左一右站在皇上刘宏前方的赵忠,其语气和神态,像极了一个女人的样子,让人听了从心底里真里冷汗。

      “这……”刘宏他做梦也没有想得到自己都还没有开声,这伙人就已经把刘易定了死罪,远远有违了他的初衷,但是却一时语塞,因为竟然是十常侍一起共同说要治刘易的罪啊,这让他不禁有点难做。

      “皇上,张常侍及赵常侍说得有道理,不处置这刘易,恐怕哪以正视听啊。”

      在皇上刘宏一个犹豫之间,马上又有一些官员跳了出来参奏,就好像不处决了刘易就是对不起天下万民似的。

      刘易此时心里那个气啊,这不是什么冤不冤的问题,而是对这个如此糜烂,如此儿戏,如此毫无原则毫无底线的所谓朝堂给气切底的愤怒了。

      这可是一个国家最高的政令发出的地方,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关乎到天下千千万万的大汉百姓的身家性命,几乎到无数人的命运,可是,他们却根本就没有这么的一个意识,他们就是这样的低级趣味,如此的可恶恶劣,把这个朝堂搞得乌七八糟,乌烟瘴气。靠这样的人来治理一个国家?靠这里的人来振兴大汉?有可能吗?

      自己进入这朝堂,MD,基本上是什么都没有做,连话都是只说了那么一句拜见皇上的话,就已经被这所谓的满朝文武,连莫须有的名义都不用,就直接把自己钉在十字架上。人人都像希望自己快点死去。

      刘易现在还真的是出奇的愤怒了。不过,刘易还是强压下心头之怒,冷冷的看着皇上,静静的等着皇上。看他还有什么话可说。

      刘宏霍地站了起来。很想使自己看起来像很有气势,但一开口就有点结结巴巴的道:“朕、朕……朕召刘易前来,是有要事和他商议,各、各位卿家……你们就不用在这事和刘易纠缠了。都、都退下,安静!”

      刘宏的心里还真的有点害怕。因为这次是十常侍一同向他施压,连同朝中的许多朝官也出来一同弹劾刘易,说真的,他做皇上这么久了,还从来没有试过在朝堂上,在这么多官员的施压之下,不按照他们的意思来处理的。他刚才,就差点要同意张让所说的,要给刘易来一个什么的剜眼之刑了。其实,刘宏的心里也明白。其实一个人的生死,还不是他的一句话?或者说,也是张让的一个句话,他说是剜眼之刑,就是剜眼之刑,他说是断头之罪,那就是断头之罪。

      刘宏的心里也很明白,其实刘易根本就什么罪都没有,但如果他不是看着刘易那冷冷而又如刀子般锐利的目光,让刘宏不自觉的就心里一跳。心里念头一转,破天慌的第一次不按照张让等人的意思来办事。

      当然,不是刘易的冷眼让刘宏感到害怕而不按张让等人的意思来办事的。而是刘易的眼光,让刘宏很清晰的感应到。这个刘易对他的轻蔑,也能很清楚的感受到刘易此刻根本上就不紧张,似乎一点都不担心自己会获罪。这样,刘宏就像被人刺到了自己的痛处,就像刘易的冷静轻蔑,是在看他这个皇上的笑话。不是他自己的事,在大家都明白事情是什么会事的情况之下,刘宏若还按张让等十常侍的意思来降罪于刘易,那么,刘易这轻蔑的眼光,就将会是刘宏永远都难以抹去的心魔,在这朝堂之上,以后他休想再自己说话掌权的地方。

      人是他召来的,这本来是刘宏想在朝堂的文武百员的面前表现一下自己的英明神武,慧眼识才的时候,可是他连话都没有机会说,就被张让等人一翻抢白,不但没有机会向文武百官展现自己的圣明,反而要非常憋屈的非常被动的做回一个昏君无能的角色。是的,如果他若按张让等人的意思来办事,那么他就再一次向世人展露了他是昏君的事实,一个政令如儿戏的昏君事实。刘宏非常的清楚,刘易的冷眼及轻蔑,应该就是指这些。

      刘宏还真的不甘心,他好不容易在两个皇妹的支持之下,好不容易才做了一件完全由自己主导好事,好不容易出了点政绩了,却还没有机会让自己把这些说出来就被十常侍抹杀。如果这次处决了刘易,那就等于以后都没有机会把这个政绩在朝堂之上说出来了。

      事实上,刘宏还真的挺在乎挺关心他任命刘易为振灾粮官,然后到那巨鹿去振灾的事。因为这件事,是他想上进,想摆脱自己过往命运的起点,这是他想改过自新,想做一个明君的转折点。

      在她的两个皇妹,阳安公主的督促的帮助支持下,他好不容易才下定决心要重新做人。

      刘宏现在被刘易【创建和谐家园】到了,激起了刘宏内心里仅有的一丝胆气和自尊。

      “朕召刘易卿家来,是想向大家通报一些事的,刘易卿家是一个有功之臣,要奖赏的,又怎么可以随随便便降罪呢?再说,朕的本意,也是想让刘卿家起来看着朕说话的,没罪,没罪,呵呵。”刘宏说着说着,语言又流利起来,不过,最后说没罪没罪之时,很明显的又让人感到他的底气不足,像是和十常侍在打着商量的样子。

      额,这个皇上,他本来就直接叫下面的群臣都退下,事情就过去了,可是他这么一解释,却让十常侍等人不原意了。

      本来刘宏一次半次不遵他们的意思办事也没有什么,可是,他竟然说这刘易不但不降罪,还要奖赏?这个,奖赏的不是钱吗?凭什么要奖赏这个刘易?有好东西还不如给我呢。钱财对于十常侍等人来说,那都是自己的心肝啊,岂得说赏给人便赏给人的?要知道。皇上的钱财,在他们的眼中,那就是他们的钱财,拿他们的钱财来赏给刘易?他们不和你急才怪呢。

      于是乎。十常侍几乎不约而同的走到了皇上的面前跪下,平时这张让和赵忠是特许不用跪着说话的,这次,他两人都一同跪到了刘宏的面前去。

      “皇上,正所谓。勿以恶小而为之 勿以善小而不为!小不正,则害其大,小不惩,必犯大恶。请皇上三思啊。”

      十人居然老泪纵横,齐齐的请皇上三思,就好像刘易已经是一个大奸大恶的人,不把刘易治罪了,就难以平民愤。刘易不治,就危及到国家安全的样子。

      刘宏一下子被这十常侍推到了一个没有回头余地的地步了。

      而朝堂下的文武百官,在此刻却一个个的神情木然。装出一副事不关己,一副大家都在看热闹的神态。没有一个人有出来为皇上解困的意思。

      当然,这个也不是别人可以帮得了刘宏的。如果刘宏自己不想完全沦为十常侍的傀儡,那么他就得保刘易。如果他不再想上进,不再在乎自己皇帝的威严权力,那么就顺从了张让等人,把他所欣赏的,为他带回了皇妹,为他做出了成绩的人治罪。

      但是,保刘易。那就等于从此以后,他和十常侍的密切关系就会产生裂缝,今后,不管是在朝堂或者是在一些私生活上。这十常侍可能都不会再尽心尽力的为自己办事。从今以后,自己若要想办事,就得全靠自己了。如果治刘易的罪,那么光是出于对刘易的愧疚,都会让刘宏一辈子不安,刘易对他的轻蔑。也会让他一辈子都难以抬起头来。

      这已经关乎到刘宏骨子里最后仅余的那一点点骨气尊严了。

      “干什么!干什么?难道这个朝堂已经不是姓刘?难道朕已经不是你们的天子?刘易有何罪?尔等非要治他的罪?我说他没罪就没罪!”刘宏终于雄起了,他有点激动,脸色都涨得通红,大声的伸手一指殿堂,喝道:“刘易是朕亲口封赐的振灾粮官,是朕……是朕的心腹!他这次去巨鹿振灾,工作做得很好,振灾很成功。巨鹿郡本来是黄巾贼首张角的家乡,那里的百姓,十有【创建和谐家园】都是黄巾太平道的信徒,但是,在刘易代表朕去那里振灾后,那里的百姓深感皇恩,重新归心于大汉,在听闻黄巾贼军要进犯巨鹿之时,全民奋起,全歼两千黄巾骑兵并击败了五万黄巾大军。这些,都是刘易组织的功劳,刘易不但救助了巨鹿郡受兵灾所累的百姓,还让那里的百姓重新恢复生产,进入了一个良性的自救循环,据那臣鹿郡官员发来的奏表,巨鹿郡一地,在这夏季收获之后,那里的百姓,基本可以解决吃饭的问题,不用再依靠我们朝廷的援助过日了。”

      这一翻话,是刘宏早就已经打好了的早稿,本来想在奖赏刘易的时候,把这些向朝堂中的文武百官说出来,然后好接受他们的欢呼膜拜,大称皇上圣明的,可惜,被十常侍这么一闹,这个露脸的好事就被搞祸了。

      不过,刘宏在这时能够坚持维护刘易,这就等于他和张让等十常侍决裂,或者不算是决裂,但最起码他们之间的关系开始走向恶化,今后可能也要处处受到他们的节制了。

      “皇上,那就是说我没罪?”刘易依然是一脸淡然,没有一点表情的问。

      刘易没有因为皇上刘宏的维护而有什么激动的心,因为他根本就没有罪,并且,他根本就没有把这十常侍放在眼内。

      “这当然没罪。”刘宏也是开弓没有回头箭,肯定的应道。

      “那好,既然我没罪,那么反过来说,就是说他们有罪了。”刘易的嘴角现出了一丝冷笑,单膝跪下,对刘宏抱拳道:“那么,就请皇上冶他们的罪!”

      “啥?呵……”刘宏被刘易的请求弄得呆了一下,但随即便笑道:“算了算了,都起来吧,朕知道你们之间是有点误会,但事情过去就算了,都起来吧。”

      “不!皇上,既然我没罪,那么就是说是他们诬陷我这人忠良,而且是在文武百官、在这神圣的朝堂、有皇上的面前,诬陷我这个忠良,这是什么?这是欺君大罪!还不止如此,他们在皇上都说刘某没有罪的时候,竟然还想一起要协皇上,想强逼皇上拿忠良来治罪,他们此等所为,又是什么罪行?他们这种所为又是何等的恶劣?”刘易气定神闲的把张让等人反将一军。(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百四十三章 痛打十常侍

      这些朝官、这些宦官,还真的没有一个好东西!

      刘易真的很难从这满朝文武之中挑得出几个算得上是好官,真正为大汉朝廷、为了大汉百姓着想的好官出来。

      这一个朝廷,眼前这一套管治国家、掌控一个帝国最高政权的百官权臣,他们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一些只懂阿谀奉承,只懂钻营谋私自私自利的家伙,他们持着自己的权势,拼了命的为自己谋取私利,贪得无厌,祸国害民。他们持着手中的权柄,在人前作威作福,随意的陷害忠良,随意的剥夺别人的性命,在他们的眼里,除了他们自己,别的都是不值一提的蝼蚁,生死全在他们的一念之间。

      但刘易非常清楚他们的本质,其实,他们只不过是狐假虎威,贪生怕死得要命的纸老虎。

      所以,刘易一点都不惧怕他们,也一点都不担心他们能拿自己怎么样。别说现在皇上刘宏出乎刘易意料的站在自己这一边维护自己,哪怕是皇上也说自己有罪,要拿自己来治罪,刘易也不惧怕也不担心。

      这不是刘易嚣张,也不是说刘易不识好歹在这充大头鬼,更不是说刘易自大自狂到敢在朝堂之上和张让等十常侍过不去。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为刘易现在就是有这么的一个底气敢在这朝堂之上和这些宦官对抗,别说这些宦官了,哪怕是整个朝堂的文武百官,刘易也敢得对抗。

      要说以前刘易初来甫到,刚到这个时代的时候,就敢讹诈张让,敢和袁家兄弟叫板,那显得很脑残,很自大自狂。要说这些,刘易也认了。不过,刘易并不后悔和张让等结怨,也不后悔和袁家兄弟结仇。因为。当时的情况,刘易还有选择么?

      你不反抗,那么早就给蹇硕给杀了拿刘易等人的人头去冒领战功,在那样的生死关头不反抗。那还是人么?还是刘易的性格么?至于反抗之后,依然还是被杀死,那么刘易也认了。可是,刘易和义兵们的反抗,反而把蹇硕等人捉住了。靠大家用命来换得自己的生存机会,从那时候起,刘易就非常明白一个道理,面对压迫,那就只有反抗才能争得一丝生机。

      当时捉住了蹇硕,让刘易捕捉到了一个有可能从张让的身上弄到一点钱财的机会,利用了万年公主以及张芍她爹爹的名头,准确的把握住张让怕事情暴露的心理,富贵险中求,从张让的身上弄到了一笔钱财。而从这件事当中。刘易就已经很明白,这些在世人眼中权势滔天的人物,其实他们都是纸老虎,其实他们活得心虚得要命,怕死到要命。

      这种人,只要你比他们强硬,比他们更凶狠,那么他们就会害怕你了。

      至于开罪了袁家兄弟的事,其实也不算是刘易自大没脑,而是当时可不是刘易要得罪他们。而是他们得罪了自己。更何况,为了得到高顺的投效,为了帮高顺夺得他心爱的女人,就算是要刘易主动去得罪袁氏兄弟那又怎么样?刘易也肯定不会退缩!

      袁氏兄弟。或者说袁家的确很有实力,差点就要了刘易的命,但刘易现在不是挺了过来了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8 10:5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