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呵呵,公孙将军,现在我们的兵马,可只是你右北平及涿县的官府的兵马,除了这两地,还有易城、渔阳、中山国、范阳等地的官府,这几个地方,怎么说都可以凑出一万多兵马来吧?这样一来,不说多的,四万兵马总会有的。”刘易笑着给点提示公孙瓒。
公孙瓒听后,脸色更苦了,非常无奈的对刘易摊摊手道:“这个啊,不满刘兄弟你说,别看我现在手底下有不少兵马,可是我还管不到那些地方官府的事啊,他们官府只听幽州牧刘虞的调令,我哪能调得动那些官府的兵马啊?”
“刘虞?”刘易有点不屑的摇头道:“放心吧,我有办法让他下令调动兵马的。”
¡°ÄãÓа취£¿¡±¹«Ëïè¶¾ªÑȵÄÑöÆðÁ³¡£
“你不知道?长社公主现在就在涿县大泽坡,现在乌桓大军随时都可以兵临城下,那刘虞若知道了,总不会不调兵保护公主吧?难不成他以为对异族采取怀柔政策那些异族人就不会打公主的主意?如果长社公主有个什么的三长两短,刘虞负得起这个责任么?当他调动官兵到了大泽坡,那么如何使用那些官兵,就轮不到刘虞来说了。”
碰!
“好!”公孙瓒狠狠的一拳击在桌面上,霍地站了起来,下定决心的道:“那么就这么决定了,就采取刘易兄弟所说的,先下战书,诱敌来战,佯败设伏,一举歼灭乌桓两万精骑!”
“行,将军就负责诱敌及堵住小狼谷的一端出口,你另外的一万五步兵也预先埋伏在那一面,等敌骑进入小狼谷,和五千骑兵一起封堵你那一端的出口,至于另外一端,及四周山上的伏兵就交给我了。”刘易说完,也站了起来,并举起酒杯,一脸凝重的道:“咱们分头行事,一战必胜!”
“干!”
已经定策,那么一切都好说了,就算是刘备此时也无话可说。
大家再商议了一下细节,公孙瓒便马上返回了官衙,召来了手下众将,一一分配了任务,包括秘密给骑兵战马打造装置马蹬的任务。另外,让文书起草了决战书,马上派出使者送给乌桓大王丘力居。
决战之日定在十天之后,有十天的时间,就完全可以完成调兵以及设伏的事宜。定在十天后决战,也是为了拖点时间好让自己有时间准备。当然,这也得看丘力居接到战书的时候会不会接战,如果丘力居不接战,而马上率军前来攻关,那么所有的计策都可能用不上,进而要采取公孙瓒他们原来的第二种应敌对策了。
不过,刘易有信心,相信那丘力居一定会应战的,花了那么大的力气,召集联结了那么多的军队,决不是只想抢掠一翻就算。如果集结的军队,只是他乌桓一族也就算了,但现在,他丘力居要想服众,想在别的小数部族的面前树立绝对的威信,那么他就必须要迎战。
刘易也赶回到了大泽坡,留给刘易的时间不多,一方面要回去和戏志才、田丰等人商议如何设伏的事情,还要马上以长社公主的名义,让刘虞不得不调动幽州官府的官兵前来。然后,刘易还要变相的夺取兵权,使得这些官府的官兵都受自己的指挥。待这些事情解决之后,刘易还得和戏志才等到公孙瓒所说的小狼谷去视察一下地形,然后再设伏。如果地表不适合的话,这次的埋击战也很难成功。
反正现在千头万绪乱如麻,刘易还得要好好理清一下。
一时间,随着大泽坡快马的奔出奔进,一道道的信息情报传送了回来。
三天之后,涿县的一千兵马来到大泽坡,而幽州牧刘虞也果然如刘易所想一般,听到长社公主在大泽坡,他一方面派人去让别的城镇官府马上派出官兵赶来大泽坡,另一方面自己也亲从范阳前来拜见长社公主。
再过两天,别的几个郡城的官兵也陆续赶到,汇合在一起。几个郡城的兵马,加上刘虞从范阳带来的二千常备官兵,现在大泽坡集结的军队,居然超过了三万之众。
Ö»¼ûÔÚ´óÔóÆÂÆð·üµÄСÆÂµØÖ®ÖУ¬¾üÓªÁ¬Ãà£¬ìºÆìÁÔÁÔ¡£
这时,公孙瓒也有消息传来,他那儿也准得差不多,五千骑兵,已经全都装备了简易马蹬,人人装备了弓箭,并试过,果然让骑兵的战斗力提升了一个层次,战马飞驰之中不用减速也可发箭,砍杀的时候也更加的方便更有威力。
一切准备就绪,就差刘易夺得兵权,调兵设伏了。(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 PS:上架了,求首订!
第三百二十章 乌桓应战
乌桓,亦称作乌丸,乌桓族原为东胡部落联盟中的—支,与鲜卑同为东胡部落之一。东胡部落被匈奴之后,便迁至乌桓山,便以山为族名。
他们当初只是一个小小的部落,臣服汉廷的关系,得以在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等五郡塞外驻牧。
因为接近大汉边陲的几个城镇,方便他们用养牧的牛马和大汉的百姓交换日常生活物资,而塞外的草原也水草肥美,气候环境也要比他们原来所生存之地的大西北要好得多。所以,经过几百年的繁衍休养生息,乌桓一族便逐渐发展壮大,人口急升。其部落族人,一路往西北方向发展,如今连西到朔方东至辽东十郡之外的塞外,都是乌桓一族的势力范围。
当然,乌桓族一直受汉廷护乌桓校尉管辖,他们内部又分成若干个部落,自各为政,一直都没形成统一的部落联盟。如此,乌桓一族,鲜有反汉背叛之举,自然,暗地里,时不时会有一些桀骜不训的分支部落化成强盗模样,潜进关来烧杀掠夺,抢掠生存物资。但因为规模小,又难以调查,除了增兵加强镇守边陲的城镇之外,拿他们也没有太多的办法,总不能兴兵将其族全都镇压屠灭吧?
【创建和谐家园】讲仁义,但豺狼就是豺狼,养不熟的狗!现下,看到大汉国力似乎日渐衰落,他们便蠢蠢欲动,近一百几十年来,几乎年年都有进入关来掠夺大汉的百姓,使得在边陲的大汉百姓深受其害,苦不堪言。也因为如此,许多边陲百姓都往南迁走,特别是关外的【创建和谐家园】,几乎全都迁回到关内生活,这样一来,关外就完全成了乌桓族人的地方。
丘力居,乌桓大王。其人桀骜不训,性情残暴,又野心勃勃。他在汉地居住过几年,熟知一点【创建和谐家园】的人文。也善于揣测一点【创建和谐家园】的心理。在汉地生活期间,他明悟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自己族人如果想真正的得到掘起强盛,那么就必须要拥有一个适宜繁衍生息的地方,要有一个土地肥沃适宜耕作种植的地方。以前的大西北。土地贫瘠,族人生存困难,几百年前被匈奴人所败,往东北方向迁到了白山黑水间的乌桓山,相比较来说,这里的环境要比大西北好了不知道多少倍,所以,族人才得到了繁殖,得到了发展。
可是,当他到了汉地看到了【创建和谐家园】生活的地方。他的心里又不平衡了。对于中土【创建和谐家园】似乎很富裕很安逸的生活,让他的心里既羡且妒,他认为,只有【创建和谐家园】居住的地方,才真正是人居住的地方,关外,始终都还是太冷了,一遇到真正的大寒季节,族人都不知道要被冷死多少。所以,他觉得。自己乌桓一族想真正的掘起,就必须要拥有像汉地那些,土地肥沃,气候适宜的生存环境。
事实上。乌桓族人,因为就在关外生活,平时和【创建和谐家园】的交易联系也很多,几百年下来,许多乌桓人在不知不觉之间已经差不多汉化了。特别是一些混杂在【创建和谐家园】中生活的乌桓族人,离关内特别近的那些乌桓族人。他们都已经学会了农作耕织,不只是仅仅的放牧了,个别的乌桓族人,他们早已经完全放弃了放牧,过着和【创建和谐家园】一样的耕作生活。
这么一小撮乌桓族人,他们的生活在乌桓族人之中,几乎是最好的。通过这样的事,让丘力居看到,原来乌桓人其实也不是只懂得放牧,原来乌桓人不放牧也一样可以和【创建和谐家园】一样生活,而且活得要比放牧的人更好。既然如此,那还放什么牧?大家都去过像【创建和谐家园】一样的生活就是。
可是,他乌桓族没有像【创建和谐家园】那样的生存环境啊,寒冷的塞外,根本就难以种植,要想过上像【创建和谐家园】那样的生活,还得要在【创建和谐家园】的地方啊。
一种侵占【创建和谐家园】地方的念头,像心魔一般在丘力居的内心深处扎了根。
他把心魔化成行动,经过他多年的观察,如雄狮一般的大汉已经开始日渐衰落,就像是一个垂暮老人,就只剩下一口气了,不再像以往那样威武不可侵犯。特别是近几年大汉的祸事众多,许多小数民族的反叛,让丘力居看到了一丝曙光,认自己的机会到了。
他通过贿赂拉拢,早已经收买了几个关内城镇的太守,大伙约定,关内关外里应内合,共同一起造反。事情按他的计划设想,一切都进展得很顺利,可是,他还是没有想到【创建和谐家园】的狡猾,造反了的汉廷官员,居然没有听他的号令,并没有打开关门让他的乌桓大军进关,而是各自为政,自己在关内抢掠洗劫起来。不只如至,居然还私自称王,想和他撇清关系。
不过,很快,这些人都被一个叫公孙瓒的人领军给打败了,他们也不得不逃出关来再次投到了自己的帐下。丘力居气得差点没把张纯等人杀了。只是,张纯等人的行为,却让他看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的事实,大汉虽然垂暮,但还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如此,他一横心,决定集结更多的族人部落,一举把幽州侵占,待侵占了幽州之后,便举族迁入幽州之境,落地生根,把这个原本是属于【创建和谐家园】的地方完全据为己有。
当然,丘力居虽然有野心,也算是一个有雄才大略的乌桓大王,手段要比过往的乌桓大王也狠辣,但乌桓族内的分支太多,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丘力居本族的族人,也不过是十多二十万人,而且还是分布在广阔无边的大草原森林、大山之中,要集结起大军,也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集结起来的。并且,那些和他不统属的分支部落,也不会听从他的号令。所以,丘力居只能领着军队一个一个部落去征召,不同意的,不听令的,就只能用武力来镇压协迫。
通过一段时间的行动,丘力居才好不容易的收服了十多二十个乌桓分支部落,命他们的部落首领率领其族人军队集结在一起。
十一、二万的族人军队啊,还不仅仅是军队,还有几十万赶着羊群的老少族人。丘力居现在可是豪情满怀,就等着远一点的族人来到,就大军开拨,杀向幽州,开创一个属于自己的王朝。
¾ÍÔÚÕâʱ£¬¹«Ëïè¶ÅÉÀ´ÁËʹÕߣ¬ËÍÀ´ÁËÔ¼Õ½µÄÕ½Êé¡£
集结了十来万的大军,这事是不能够完全保密的,公孙瓒知道了并派人送来了战书,丘力居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不过,他奇怪的是公孙瓒凭什么敢约自己决战。
对于关内大汉朝廷官府汉军的情况,丘力居是非常清楚的,大汉有着森严的兵役制度,一般县级的城镇,关内的不会超过五百人,战时可以召集起来的,充其量不过是一千人,再加上一些民夫。而公孙瓒是近几年才冒起来的,现在才开始有了枭雄之势,据探子汇报说,公孙瓒现在最多不过是一两万的兵马。就凭这么一点的人马就想跟自己的十万大军决战?疯了?
这里面会有什么的阴谋?
不过,不管有什么的阴谋,丘力居却不能不接战,别看可以集结了上十万的大军,但是大部分都是被他威逼着来的。如果面对汉军的挑战而不应战的话,那些本就不服的部落如何看待他?再说了,他手上有着十万的大军,在绝对的实力面前,还怕公孙瓒玩什么的阴谋?
别说公孙瓒只有两万的兵马了,就算是十万,丘力居也敢和公孙瓒决战。更何况,决战的地点居然是在山海关前的一片平地原野上,本来丘力居还有点担心公孙瓒所选择的决战地点有点顾虑的,但一看是山海关之外的地方,他就打消了顾虑。丘力居相信,不管公孙瓒是如何的难缠,只要自己的十万骑兵冲杀过去,公孙瓒的骑兵就会变成渣,任他蹂躏。
当然,丘力居觉得,就是自己的本部两万精骑都可以击败公孙瓒了,这个要看情况,如果公孙瓒的兵力不多,就只出动自己的两万精骑,如此也可在一众部族的面前立立威,让那些部族知道,谁才是大草原之主。
既然决定应战,丘力居也不等余下的几个还没有来到的部族了,马上传令,大军开拨!
山海关离丘力居集结地点还有两天的路程,现在离公孙瓒约战的时间还有五天,待到了山海关之外,还要让大军有三天的时间休整,然后就摆开阵势和公孙瓒决战。
有着绝对的军力,在关外和公孙瓒决战,一举消灭公孙瓒的兵马,其实这也是丘力居求之不得的。汉军这是以己之短对自己所长,野外决战,除了西凉铁骑,匈奴骑兵,乌桓人谁也不怕!在野外击败公孙瓒的汉军,总比在关内和公孙瓒打攻城战好。
就在丘力居下令十万大军往山海关外进发的第二天一早,涿县大泽坡,在才建成了一个城池轮廓的棱堡前方的空地上,也列着一队队的士兵,等候着出发的命令。(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PS: 不知道朋友们还有没有月票?俺就只求一张
第三百二十一章 兵权在手
据刘易所知的历史上,乌桓一族的确曾大举入侵幽州、冀州境地,甚至青州也遭受到这些异族人的洗掠。因为这次的洗掠,使得三大州的百姓遭受到惨重的损失,弄得三州百姓妻离子散,遍地狼烟,民不聊生。
不过,刘易也知道,这些乌桓族人最终还是没能在汉地立稳脚跟,被赶出关外去的。而他们这次的进犯,似乎正是乌桓一族走向没落灭亡的起始。不久之后,约十来年之后,他们又被曹操远征击败,他们当时继丘力居之后颇有武勇的乌桓大王蹋顿及名王以下皆被斩杀,降汉者达二十余万口。
此一战给予乌桓族沉重的打击,使得后来的五胡乱华期中,他们再也没有了乘势掘起的本钱,只沦为了别族的附属,慢慢的走向没落,最终得以生存下来的族人,都同化于汉族。
不过,刘易可不管乌桓人最终的下场,眼下他们要进犯大汉,刘易就不能够坐视,对于这些对【创建和谐家园】不利的事,以及即将发生的历史惨剧,只要还没有发生的,刘易觉得自己就应该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去避免。不为什么,就因为自己也是一个【创建和谐家园】。更加主要的,这些乌桓人一旦对幽州进行洗掠,就必然会对刘易正在兴建的大泽坡产生极大的威胁,会使刘易之前所有的努力都付之流水。
所以,刘易一定要夺取刘虞的兵权,最少要调动得了幽州境内的官兵,让他们听从命令参加对乌桓两万精骑伏击的战争。
夺取官兵的指挥权并没有如刘易所想象般的那么难。
这和刘虞的性情有关,他注重的,是他的想法政策如何才能得到推行,对于官兵的掌握,却没有像公孙瓒这样的枭雄那么的强势。说白了,刘虞只是一个遵从儒家思想的儒士,给人的印象就如一个和浠泥的老好人一样,没有什么的威势,甚至可以说。这人还有点软弱。
ËµÕæµÄ£¬ÀúÊ·ÉÏÁõÓݾͶԹ«Ëïè¶¶à´ÎÈÌÈã¬Èç´Ë²Å»á×øÊÓ¹«Ëïè¶µÄÇ¿´ó¡£Èç¹û²»Êǹ«Ëïè¶°ÑËû±ÆµÃ¼±ÁË£¬Ëû¿ÖÅÂÒ²²»»áÕæµÄºÍ¹«Ëïè¶²úÉúÖ±½ÓµÄ³åÍ»¡£Ò²²»ÖÁÓÚÂäµÃÒ»¸ö±»¹«Ëïè¶ËùɱµÄϳ¡¡£µ«ÊµÖÊÉÏ£¬ËûµÄ±»É±ÊdzÙÔçµÄÊ£¬ÒòΪËûµÄÕþ²ßºÍ¹«Ëïè¶µÄÖ÷ÕÅÑÏÖØÏà×󣬹«Ëïè¶ÓÖÔõôÄÜÈÃÒ»¸öºÍ×Ô¼ºÕþ¼û²»ºÏµÄ¶¥Í·ÉÏ˾ѹ×Å×Ô¼ºÄØ£¿Èç¹û²»Êǹ«Ëïè¶ÒªÈÌÒþ·¢Õ¹ÊµÁ¦£¬·ñÔò¡£¹«Ëïè¶Ôç¾Í¸ÉµôÁËÁõÓÝ¡£
这样性子的一个人,刘易在长社公主面前直接向刘虞索要兵权的时候,呃,是以借兵的名义,在长社公主也顺口说了一句就让振灾粮官刘易领几天兵看看的话中,刘虞就讪讪然的把兵权乖乖的交了出来。
论关系,刘虞也是汉室宗亲,论辈份是长社公主的堂哥,但论地位,刘虞是无论如何也不及长社公主这个先帝直系亲生女儿更有地位。哪怕长社公主是一个已经外嫁出去的人。先帝的旧臣还有许多,他刘虞也算是,所以,长社公主开到金口,刘虞也不便拒绝,就算不管先帝,拿当今皇上来说,皇上和先帝几个公主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刘虞他惹不起。更何况,这只是要他交出兵权几天的时间。也不是永远的剥夺他的兵权,刘虞的心里也相信,刘易也不会真的要了他的兵权的。
这个也自然,刘易只要借兵用几天。待打败了乌桓大军之后,这些兵马就归还。毕竟,刘易还不想做出头鸟,不想因为自己手上的兵权而和刘虞、公孙瓒产生直接的冲突,再说了,就算要了兵权。那些官兵也不一定会听自己的,官兵绝不会胆敢随自己拥兵自重,做出如同造反一般的事。
就在远在关外的乌桓大军向山海关外方向开拨进军之时,刘易也在作着大军进发的动员。
时下,大地上的薄雾还没有散尽,飘飘渺渺的把三万大军笼罩在内。
除了三万大军,还有许多百姓也早起来旁观,和乌桓大军打仗的事,已经不是什么的秘密。官兵知道,百姓也都知道。不过,不管是军队或是百姓,他们此时都很安静,没有喧哗,现场就只听得到风吹旗杆的猎猎响声,以及战马不时发出来的呼噜噜的喷气声。
刘易一身亮银甲,腰挂长剑,大步踏上了临时搭建起来的点将台。
亮银甲是长社公主在十来天前听回到大泽坡的戏志才说要组建军队和乌桓大军作战的时候,为刘易作造出来的。而且还是她亲手把银甲的银铁片一片一片的缝上去的,她把对刘易的担心的心思,完全倾注在刘易这一身的亮银甲上。当然,她是不懂这些女红活计的,还得甘倩在旁指点帮忙。实际上,刘易的护身亮银甲,是长社公主和甘倩两女共同合力完成的作品。
亮银甲穿在刘易身上,顿时让人觉得本就已经俊秀逼人的家伙多了一种英气威武、活力无限、俊朗迷人的观感,看得为刘易穿上这身衣甲的两女四目异彩连连。特别是长社公主,简直就痴迷,这么一个英俊不凡的男人,谁能不爱煞?长社公主甚至还决定,待刘易得胜归来之后,一定要这家伙穿着这身英气的盔甲来和自己欢好,她特爱刘易这种英挺的样子。
至于甘倩,因为刘易近段时间极少在大泽坡,所以,和她见面的机会也不多,刘易都还没有机会向她展开攻势。不过,倒是甘倩她自己,不知道从何时起,心里开始特关心起刘易来,也有可能是听长社公主唠叨得多了的原因,她的心里对刘易的印象也越来越清晰,有时候也会不自觉的想起刘易,每当想起的时候,她都会面红耳赤、心跳加速。不过,她时时都在警醒自己,自己可是一个有夫之妇,绝对不能再对别的男人动情……
另外,在人群当中,还有躲着的易姬,她也双目痴迷的看着走上点将台上的刘易。不过,她痴迷的美目当中,还有一种不宜让人察觉的幽怨,她心里有点责怪刘易怎么不快点向她的爹爹提亲,也有点怨哎刘易和的身边有两个如花似玉般的女人,一回来就和她两个在一起,都没有过问过她,这几天都没有找她说过话儿,可她自己又放不下娇嫩的颜面去找刘易。所以,哪怕是明知道刘易有许多事要忙,但她的心里还是忍不住要对刘易有一点怨念。
当然,刘易现在的确也无暇顾及这些儿女私情,哪怕是和长社公主,这几天都是仅和她偷闲同了一次房。
田丰和戏志才陪着刘虞早就到了点将台上,另外还有高顺、颜良、文丑、典韦等将领。
刘易一脸沉着,先和刘虞见了面打了招呼之后,面向点将台下的三万大军,静静的看了一会,然后突然迸发出一种杀气腾腾的气势,左手握剑,右手握着从刘虞那要来的可以调动幽州所有官府的兵符,像用尽全力一样举了起来。
“各位大汉的好儿郎!本人振灾粮官刘易,受幽州太守刘虞大人所托,并授与兵符,令本官率你们去和欲进犯我大汉幽州的乌桓大军一战,尔等可敢随本官一战否!”运用元阳真气发出的清朗喝声,清晰的传到台下每一位的军民耳中。
“愿追随刘易大人,与乌桓一战!”
台下的官兵轰然的齐声应道。
“好!这才是我们大汉的好儿郎。”刘易的嘴角微露一笑,满意的点头。
果然不愧为大汉官兵,这个时候,官府的官兵还是训练有素的,特别是北地官府的官兵。
“异族乌桓,本只是一个小部落,巨服我们大汉几百年,靠我们大汉的庇护才有如今。然而他们却不懂知恩图报,反而是狼子野心,多年来,一直都有侵犯我们大汉百姓之举,如今,不臣之心已经展露,还露出了他们那凶残的獠牙,欲杀我妻儿,夺我粮食,毁我家园,占我国土,你们说,我们能大应吗?”刘易咬牙切齿的吼道。
“不能!不能!”
“对!我们绝不会答应,愿意顺服我们大汉的异民族,安安份份的异族人,我们会像对待朋友一样热情对待他们,欢迎他们来我们大汉的土地上交易、定居。可是,如果想对我们举起屠刀的话,我们就坚决拿起武器,决坚把他们消灭!”
“消灭!”
“消灭!”
……
刘易的几翻话,激起了官兵的战意。
刘易后面说的一翻话,事实也是在向刘虞敲一敲警钟,好让他明白,他对待异族人的怀柔政策,不是对每一个异族人都适用的。而且,说这些,也是让刘虞看看,他手下的官兵,其实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如他的心里所想,不想向异族人开战。
实际上,刘虞那所谓的怀柔政策,对当地的百姓是可以行得通,不少受到政策实惠的百姓,对他的感官还是不错的,都说他是一个好官。可是,在对待异族人的政策上,就算是一般的士兵恐怕都要比他更加的明白,对付那些心怀异心的异族,那必须要及武力去镇压的。(未完待续。)(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二章 引诱设伏事宜
刘易从刘虞的手上要来号令幽州官府官兵的兵权,在准备率领这些官兵去设伏之前,必须要让这些官兵知道要带领他们去做什么,而且还要让他们产生一定的战意,增加一点官兵的士气。
要不然,这些官兵糊里糊涂的,指挥起来未必能够指挥得动他们。再说了,现下的这些大汉官兵,虽然说也算是训练有素,并不像后世经历过满清奴役之后奴化的【创建和谐家园】那样太过软弱畏战,此时的【创建和谐家园】也不会畏惧异族人,但这些官兵还是没能做得到军令如山令行禁止的境界。特别是这些官兵来自整个幽州的各地官府,互相之间的配合肯定存在问题。
如今,让官兵知道了将要去做什么事,也挑起了他们的战意,如此,指挥起来也会顺手很多。
当然,现在刘易不会把自己的伏击计划在此说出来,现场这么多人,谁知道里面有没有乌桓派来的奸细?
所以,刘易没有再说太多,宣布了戏志才作为行军大都督,戏志才的命令,就是刘易的命令,可以全权对每一个领兵的将领发出命令,绝对不能违抗。
来到大泽坡的所有军队,都是田丰和戏志才接待并安置这些官兵驻扎的,对于各地来的官兵将领,他们两人都认识了,也知道各地官兵的实际情况,所以,如何设伏的问题,刘易干脆全权交给戏志才,也是时候让戏志才展现他的能力的时候了。
由于各地的官府官兵,并不全是步兵,骑兵也有的,只是数量不多,刘虞从范阳带来的两千常驻汉军,其中就有一千骑兵。戏志才就把这一千骑兵交给颜良统领,加上各地抽出来的骑兵以及大泽坡的三百骑兵,差不多一千八百骑。这一千八百骑兵,就作为乌桓骑兵进入小狼谷之后,从后拦断他们退路的主力。另外。还有大泽坡的四千装备上武器的青壮,随刘易一起行动,作为中军,也是负责拦断乌桓骑兵退路的主力。
余下的各地官兵。分成两队,小狼谷两边山上各一队,分别让文丑、典韦两人作主将统领,当然,各地官府的官兵领兵县尉。就作为副将,听从文丑、典韦两人的命令。
把军队分配好后,命令带上必须的器物,大军就浩浩荡荡的开进了。另外,还有涿郡涿县的县令苏实,负责后勤辎重运输的工作,田丰则留在大泽坡,负责大泽坡的安全守护工作。刘虞也留下了他另外的一千官兵在大泽坡,保卫长社公主。
刘易对戏志才的安排非常满意,面面俱到。滴水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