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大航海》-第2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是横江将军。”张承笑了。

        孙绍顺着他的手指看去,只见第三层船舱上,一个中年人凭栏而立,身后站着几个剽悍的武士,虽然离得远,看不清面目,可是那种威风却是扑面而来。

        “久闻鲁横江治兵有方,今日虽然仅见一斑,即可想见当然。”张承叹惜了一声,又有些好奇的说道:“只是他向来自负,不肯下人,今日何以亲自来迎?”

        孙绍笑了,打趣道:“仲嗣,依我之见,想必是志同道合之意吧。”

        张承略一思索,即明白了其中的意思,他笑着点点头:“想来也只有如此了。”

        两人说话之间,楼船已经慢慢停住,一个士卒大声叫道:“前面可是前往南郡的使者吗?”

        曹根大声应道:“正是使者。”他虽然平时不怎么说话,可是这一喊,却让孙绍吃了一惊,楼船上是顺风,他们是顶风,可是曹根的声音宏亮,中气十足,竟似不受风的影响一般,楼船上的人听得清清楚楚,随即伸出了长钩,将他们的入舫船拉到楼船旁,船舷上打开一扇门,一个文士模样的人笑脸相迎:“林直奉将军令,有请二位使者登船共话。”

        张承和孙绍上了楼船,随着林直上了三层,近距离的看到了鲁肃。一看之下,顿时腹诽了老罗两句,眼前这个鲁肃哪里是一个老好人,他虽然面带病容,可那双眼睛的杀气比吕蒙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大概有七尺五寸左右,在旁边几个彪形大汉的衬托下并不显得高大,但是那种带着三分傲气的神态,却无时不刻的在提醒孙绍,眼前这位不是什么老好人,这绝对是一个杀伐果断的猛人。

        “久不见张公,他身体可好?”鲁肃露出了一丝微笑,缓步迎上前来,拱手施礼。

        张承见鲁肃向他的父亲问候,十分意外,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施礼:“有劳将军挂念,家父身体安康。”

        鲁肃笑了笑,伸手引他们入席。甲板上摆了四只漆案,杯盘齐全,鲁肃入了主席,张承和孙绍入了客席,林直在一旁相陪。鲁肃看了孙绍一眼,微笑着说道:“校尉,我这里可没有新酒,只有用些许淡酒招待了,还请校尉莫要嫌弃。”

        孙绍欠身一笑:“君子之交,淡淡如水。能与横江一遇,得见将军尊颜,孙绍已欣然而醉矣,又何须烈酒哉?”

        鲁肃愣了一下,放声大笑:“校尉颇有乃父之风,豁达过人,见之令人开怀。”

      第八十二章 治病救人

        鲁肃和张承把酒临风,畅谈天下形势。孙绍一直在旁边默默的听着。能听到鲁肃这样手握重兵的大将和张承这样的智士分析形势,是他难得的学习机会,要是不问清红皂白就大放厥词,那他真是天字第一号傻瓜了。

        也许和关羽联姻与鲁肃的一贯战略比较相符,鲁肃谈兴甚浓,有些话在孙绍听来已经有些超出了一个臣子所能讲的程度,但是鲁肃不以为然,张承也没有任何不快的表示,孙绍当然也只好揣着明白装糊涂,装没听出来。

        “去提亲是好事,但是却不是件易事。”鲁肃脸色有些潮红,也不知道是喝酒喝的,还是身体累的,他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叹了一声:“关羽文武兼备,诚为一代人杰,但是他生性护前(骄傲),又轻视士大夫,仲嗣此去,难度不小啊。”

        张承被孙绍提醒过之后,对困难已经有所准备,现在听鲁肃这么一说,他更不敢随意放过,立即放下酒杯,恳切的说道:“请将军教我。”

        鲁肃的嘴角挑了挑,不动声色的瞟了一眼孙绍,却见孙绍面沉如水的看着他,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既没有急迫之色,又显得用心倾听。鲁肃十分满意,却也没有太过注意,在他看来,这趟任务的主要责任在张承,孙绍只是一个副使,成与不成的,都与他无关。

        从鲁肃的内心来说,他是希望这次提亲能成的。上次他力主孙尚香和刘备婚姻,原本进行得不错,双方虽然时有争执,但总体上还是以和为主。只可惜后来刘备为取西蜀对盟友耍诈,惹怒了孙权,召回孙尚香准备对刘备动手,这次和亲无疾而终。这件事当然是刘备做得不对,但是刘备取了西蜀,双方力量已经发生了变化,刘备不再是那个仰人鼻息的左将军,而是益州之主,并且占据了长江上游,对江东来说,承认也好,不承认也好,这个时候都要转换观念,结盟刘备,共抗曹操,要不然,只会让曹操分而破之,坐收其利。

        “关羽虽然孤傲,但是他对刘备的忠心却是日月可见。再者,他身为大将,总领荆襄,也不能随便与我江东结亲,否则便有通敌之嫌。肃以为,成与不成,恐怕关键还不在关羽,在刘备。”

        张承笑了,他也想到了这个关窍,是以心有同感的点点头:“将军所言甚是,那我是不是应该先赴成都,拜见左将军?”

        鲁肃见张承赞同他的意见,也笑了:“这件事本来就应该这么做,否则怎么能成?我们不去见左将军,难道要让关羽主动去向左将军提起不成?”

        张承笑笑,没有吭声。鲁肃有兵在手,他有底气指责孙权行事不妥,可是他张承没有。

        “不过,就算左将军应允了,最后还要征求关羽的同意。”鲁肃握起拳头,挡在嘴边轻轻的咳嗽了两声,沉思了片刻,又露出一些愁容:“关羽与刘备名为君臣,实有兄弟之义,而且关羽那个女儿确实也是个出类拔萃的奇女子,如果要让关羽把女儿嫁给公子,不仅关羽不愿意,只怕刘备也会不愿意。仲嗣此去,除了向刘备申明至尊的美意之外,还要寻求左将军身边的谋臣帮忙。”

        张承连忙躬身施礼:“请将军指点。”

        鲁肃微微的仰起头,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浩荡的江风吹动他的头巾,吹得鬓边几绺头发随风乱舞,其中的一根银丝被太阳照得十分醒目,孙绍眯起了眼睛,十分感慨。鲁肃以一万兵驻守陆口,保护着江东的西大门,压力着实不小。

        “现在左将军身边有几个人,你必须注意。”鲁肃慢慢的说道:“扬武将军【创建和谐家园】,多谋善断,多次随军出征,左将军对其言听计从。仲嗣如果能通过他向左将军进言,则此事可成。”

        张承点点头,用心的记住了这个名字。孙绍却有些惊讶,他以为鲁肃要说诸葛亮的,没想到却是说【创建和谐家园】。【创建和谐家园】是刘备的亲信,他也知道,但是其受宠程度还超过诸葛亮,却是他始料不及的。

        “【创建和谐家园】以降,便是张飞。张飞和关羽一样,都是刘备最信得过的人,君臣之外,尚有兄弟之情。他如果赞同和亲,左将军多少也会考虑一二。”鲁肃不紧不慢的继续说道:“和关羽相比,张飞虽然粗暴,却敬重士大夫,仲嗣高才,应该不难接近他。”他看了一眼孙绍,又半开玩笑的说道:“张飞好酒,校尉如果送他两坛新酒,一定能事半功倍。”

        孙绍如梦初醒,一拍脑袋笑道:“将军一语惊醒梦中人,我年少粗疏,倒真是没有想到这一层,我立刻派人去办。”

        鲁肃点点头,又接着说道:“此二人以外,就算是诸葛孔明了。孔明胸有谋略,见识过人,他应该会赞同此举,只是……”鲁肃明显的犹豫了一下,似乎有些担心:“他现在是军师将军,主掌左将军府事,对左将军也颇有影响。”

        张承也犹豫了一下,有些惭愧的说道:“将军所言甚是。只是承来时匆忙,思虑粗浅,倒没有想得这么多。如果早及此事,出发前当向诸葛瑾求一家书才是,只是现在……”

        张承出发之前没有想到这么多,他没有想过事情会这么复杂,现在鲁肃提醒他了,他确实有些后悔。其实说向诸葛瑾求书倒是其次的事情,因为诸葛瑾兄弟为人谨慎,孙权不点头,他是不会给诸葛亮写信的,张承这么说,真实用意是想请鲁肃写一封信给诸葛亮。当年孙刘联兵,鲁肃和诸葛亮结下了很深的交情。只是他怕鲁肃担心孙权的猜忌,所以不好直接提出请求。

        鲁肃却是闻弦知音,他抚着胡须笑了笑,挥挥手,让林直取来了笔墨和书简,沉思片刻,手书一封,交给张承:“我与孔明颇有些交情,你把这封书信带上,或许能有些作用。”

        张承感激不尽,连忙接了过来,仔细的看了一遍,然后交给身后的上官雪菲收好。

        宾主尽欢,林直代鲁肃将张承和孙绍送回船上,正要告辞,孙绍让人叫住了他,请他在外等候。张承正不解呢,却见孙绍取笔墨在手,摊开一片帛,熟练的在上面画了一个人盘腿而坐的图,然后用他那已经在建邺颇有几分名声的小楷在旁边写了几行字,这才双手递给张承。

        “仲嗣兄,我看鲁横江虽然气度过人,可是为国操劳,身体却是不佳。你将此坐忘法交给他,请他按此练习,假以时日,或许对他的身体有些好处。”

        张承接过来看了一下,眉头皱了一皱:“神仙家的坐忘术?”

        “正是。”孙绍知道张承是正宗的儒生,对神仙家的这些并不相信,但是他却胸有成竹,要知道鲁肃现在这样子并不是因为生病或者伤痛,而是劳累所致,【创建和谐家园】对他应该有效,纵使不能长生,但延缓几年寿命应该没问题的。鲁肃倾向于联刘抗曹,而吕蒙则不然,一旦鲁肃死了,由吕蒙接手西线的防务,那么联刘抗曹的战略必然会变,自己既然来了,当然希望能让鲁肃多活几天。他见张承不以为然,连忙又加上一句:“这是我从葛仙翁处得来,亲身试验过,颇有奇效。”

        张承听了,倒不敢全盘否定,一来葛仙翁的名头确实响,二来孙绍既然说亲身试验过,可能就真的有用了。他和孙绍的想法一样,鲁肃能多活几年是有好处的。他看了一眼孙绍,似笑非笑的说道:“既然如此,奉先何不自已交给横江将军,偏要由我出面?”

        孙绍也不隐瞒,很坦然的笑了:“你也不是不知道我的处境,眼下保命为要,结交重将这样的事情我是不敢做的。要不是横江将军关系到我江东的大政方针,我也不会去惹这个麻烦。”

        张承略有所思,拿着帛书走了出去,依着孙绍的话对林直说了。林直一听是葛玄所传的坐忘法,大喜过望,连忙谢过,喜滋滋的捧着帛书去了。

        看着林直的背影,张承笑着摇摇头,又钻回了船舱,手书一封,让人送往建邺。他现在要去成都,必须先向孙权备案,以免将来说不清。与此同时,他把鲁肃给诸葛亮写信的事也说了一遍,简述了信的内容,好让孙权得知。与同时,孙绍也写好了让人送酒来的书信,一并交与一个士卒送回建邺。

      第八十三章 挑战

        襄阳太守府。

        关羽负手站在廊下,颌下一部美髯在阳光下发出绸缎一般的柔光。一对细长的丹凤眼,看着正在庭中较量武艺的一对儿女。年方十七七的关凤手持战刀,步步紧逼,刀法凌厉,杀得关平汗流浃背,招架不住,一步步的直向后退,很快就被逼到墙边,无路可退。关平双手握刀,勉强架住关凤劈来的战刀,苦笑一声:“妹子,你不要这么拼命好不好?”

        “竖子,艺不如人,还有脸说话,难道战场之上,还要向对手求饶不成?”关羽不快的哼了一声,瞪起眼睛就要骂人。关平满脸通红,又无可奈何,只得讪讪的收了刀,站在一旁。关凤微微喘息着,白皙的脸上透着健康的红润,她将刀交到旁边的士卒手中,走到关羽面前一拱手:“父亲,兄长最近很用功,进步十分明显,父亲当予夸奖才是,何必责之太深呢。”

        “还夸他?”关羽又好气又好笑,可是心爱的女儿求情,他也不愿意回了面子,只是瞟了一眼关平道:“而立之人的人了,战场上也厮杀了这么多年,刀法却依然平平,真是人如其名。”

        关平尴尬的擦擦汗,陪着笑说道:“这么说,倒不能怪我了,父亲给我起名为平,我自然平平,给妹子起名为凤,当然是人中龙凤了。”

        关羽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滚吧,自己没出息,反倒怪起老子来了。”

        关平也不生气,冲着关凤笑了笑,带着亲卫走了出去。关凤陪着关羽进了正堂坐下,一边倒茶一边笑道:“父亲,其实兄长并不是如你所想的那么不堪,他的武艺在军中也是数得上的。只是在父亲这样的万人敌面前,他才那么不起眼。”

        关羽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他一手挽着胡子,一手端起杯子,呷了一口,有些遗憾的说道:“银屏啊,只可惜你是个女子,要不然多好啊。”

        关凤笑道:“兄长在父亲身边做得也不差啊。”

        “你兄长呢,孝心是有的,只是能力终究要差一些。”关羽摇摇头:“要不然,我又何必要让糜芳那个竖子守江陵?如果你是个男子,能够为我坐镇江陵,必能保我后方无忧,我又怎么会坐守此地?我早就杀到许县去了。”

        关凤淡淡的笑着,并不说话。她知道这是关羽的心病,提不得,只能由关羽自说自话,无趣了,便也罢了,否则一说起来就会火大。

        “父亲,曹军在巴郡的情况如何?”关凤有意无意的撇开话题。

      ¡¡¡¡¡°»¹ºÃ¡£¡±¹ØÓðÓÐЩÐËÖÂâóâóµÄ˵µÀ£º¡°ÄãÒíµÂÊåÕýºÍÕÅàA¶ÔÖÅ£¬ÒÔËûµÄ±¾Ê£¬ÏëÀ´ÕÅàAÄǸöÊú×ÓÊÇÕ¼²»Á˱ãÒ˵ġ£¡±

        关凤点点头,没有吭声。

        关羽的目光穿过楹柱,越过前面一排房子的屋顶,看向湛蓝的天空。沉思了片刻,忽然说道:“如果他能夺回汉中,西线战事就基本结束了。到时候我就可以挥兵北上,只是……只是鲁肃在陆口,我终究是不能放心啊。眼下曹操大举出兵,江东自顾不暇,如果有人能保我后方平安,我就可以……唉——”

        关凤细长的柳眉一皱,有些后悔,自己本想把话题扯到一旁的,没想到父亲还是耿耿于怀,又把思路拉回来了。她没有说话。在对待江东的问题上,她和父亲关羽有些不同的看法。她觉得孙刘之间虽然有些矛盾,但终究是盟友,眼下应该互相克制,一致对外才是正理。可惜父亲也好,左将军刘备也好,他们都把孙权当成最大的对手,全然不顾大局。

        “父亲,鲁肃是个识大体的人,他不会趁人之危的。再说了,前年重新分割了荆州之后,我们双方不是相安无事了吗?”

        “相安无事?”关羽冷笑一声:“这些都是暂时的。分割荆州?这荆州是汉家的荆州,是左将军从刘表手下得来的,为何要与他分割?哼,当年要不是曹操攻汉中甚急,我自率大军,取了荆州全境才是正理。惭愧啊,左将军将荆州交与我看守,我却不能让左将军安心。唉——”

        关羽唉声叹气,抚着胡子连连摇头,越想越来火:“那个碧眼儿居然还想和我联姻,真亏他开得了这个口,要不是西线战事紧张,我便向左将军请兵灭了此贼。”

        关凤黯然。她在感激父亲对她爱护的同情,又觉得这样有些不妥。孙权派人来联姻,这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事情,父亲纵使不允,也只能婉言相拒便是了,恶言相向是不合适的。孙权那个人是个外宽内忌之人,焉肯如此受辱?眼下虽然发作不得,但以后必然报复。然而她又不好相劝,因为从她的内心来说,她也极不情愿嫁给一个才八岁的小儿,正如孙权的妹子孙尚香当初不愿意嫁给左将军刘备一样,这样的政治婚姻,有什么幸福可言?父亲对她的爱护和大局需要之间,让她难于取舍。

        亲卫督赵累匆匆的走了进来:“将军,江东有使者来了。”

        “江东的使者?”一听到江东两个字,关羽的脾气就不好:“是谁?什么事?”

        “嗯,是张昭之子张承,还有一个……”赵累看了一下手中的名刺:“承烈校尉孙绍。”

        “张承?”关羽直接忽略到了孙绍,眉毛一挑,顿时火大。“他来什么事?”

        “说是要到成都去拜见左将军,由此经过,特来拜见将军,并请拨付关传。”赵累有些吞吞吐吐的,看向关羽的眼神有些畏惧,他瞟了一眼关凤,随即把眼睛耷拉了下来。关羽将他的眼神看在眼里,顿时明白了,他冷笑一声,不屑的撇了撇嘴:“他们去成都向左将军提亲?”

        赵累为难的点点头,知道自己的遮掩没有成功。

        “竖子,敢拿左将军来压我?”关羽勃然大怒,霍的站起身来,高大的身躯如同战神一般,居高临下的看着赵累:“你去跟他说,去成都也没用。我关羽的女儿,岂能嫁给孙家的犬子?让他死了这条心吧!”

        关羽的声音中气十足,震得头顶的青瓦似乎都在发出响声,赵累额头冒出了汗珠,想劝又不敢劝,只得唯唯喏喏的退了出来。关凤想上去叫住赵累,可是脚却不听使唤,好象粘在了地上似的挪不开步子,嘴也像是被鱼胶粘住了,发不出声音。

        关羽气犹不消,猛地的一转身,手臂横扫在楹柱上,楹柱发出一声【创建和谐家园】,一阵猛烈的摇晃,几片青瓦摔落在地,砸成碎片,把刚刚走进来的主簿廖化吓得一激零。

        赵累出了门,十分惭愧的对张承拱了拱手,委婉的把关羽的意思说了一遍。张承皱起了眉头,觉得有些意外,他只是说去成都,并没有说要提亲,这关羽就一口回绝了,连个关传也不给办,这似乎也太霸道了吧?一个臣子,居然敢阻拦盟友的使者,这是什么臣子?

        张承正准备再请见呢,一直站在他身后的孙绍却沉下了脸,走上前去,似笑非笑的看着赵累:“赵大人,刚才那一声吼,便是你家将军吗?”

        赵累看了孙绍一眼,直起了腰,脸色有些不好看。你一个嘴上没长毛的小子,还是个副使,有什么资格在这里说话?他还没有发作,孙绍却又冷笑了一声:“孙绍不才,忝为孙家不肖子,敢向关将军请教。步战、马战,武艺、经学,一概由关将军指定,孙绍来者不拒。”他一把扯到了身上的大氅,手臂旋了几下,便卷成一团,扔在阶下帅增的怀里,冷笑道:“我倒要看看,关家有什么样的虎女,敢如此藐视我孙家的儿郎。来人,给我在襄阳城里喊一圈,就说孙家的犬子来向万人敌关将军讨教来了。”

        帅增应了一声,转身去安排了。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不仅赵累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连张承都愣住了,那些江东士卒也傻在那里。孙绍大怒,转身再次大吼了一声,那些士卒这才回过神来,连忙飞奔而去,一边跑一边喊。赵累想拦都拦不住,他连忙看向张承,却见张承已经面无表情的让在一边,摆出了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架势。

      第八十四章 关公门前骂大街

        平时戒备森严的太守门前很快就聚起了十几个人,他们虽然不敢走到门前,只能远远的看热闹,可是孙绍的声音很大,即使他们站得远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诸位襄阳的父老乡亲,我,江东孙家的子弟,今日奉使到襄阳来,向你家关将军提亲,寻求孙刘联盟,共抗国贼曹操,以图兴复汉室,重振王纲,为汉家除残去秽,重现天下太平。奈何关将军自恃其能,不仅不领会我家将军的一片好意,反而恶语相向,辱骂我孙家儿郎,是可忍,孰不可忍?孙绍不才,愿向关将军请教,请各位做个见证……”

        孙绍声音朗朗,添油加醋的将事情说了一遍,在他的嘴里,关羽已经成了不识大体的匹夫,而他们是受了天大委屈的可怜孩子,不得已在此讨个说法,那可怜劲儿,比在财主门前告地状的乞儿还要多三分。那些看热闹的哪知道其中的原委,见孙绍这么一个帅气阳光的小伙子这么委屈的说话,虽然嘴上不敢附和孙绍,眼神里却多了几分同情。

        “谁在这里大声喧哗?”关平虎着脸,带着几个面色不善的亲卫匆匆走了过来,身后还押着一个脸上青了一块的江东士卒,看样子这小子运气太背,刚跑没多远就被关平撞到了,还挨了打。

        “阁下是?”正说得起劲的孙绍一看关平那副样子,立刻提起了十二分的警惕。且不说关平身体壮实,杀气腾腾,就说他身后那几个亲卫就知道不是好惹的,看那横眉竖目的样子,绝对是战场上厮杀过的骄兵悍卒。

        “平寇中郎将关平。”关平绕着孙绍走了两圈,不屑一顾的哼了一声:“你是谁?”

        一听说是关平,孙绍挺起了胸,同样用鼻子哼了一声:“故讨逆将军之子,孙绍,特来向关将军讨个说法。”

        “讨什么说法?”关平莫名其妙。

        “看看究竟是你关家的子弟是犬子,还是我孙家的儿郎是犬子。”孙绍微微的昂着头,用鼻孔看着关平。背在身后的手却慢慢的握紧了,那一股似乎已经陌生的暴戾渐渐的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孙绍?”关平气极反笑,他不知道孙绍是使者,还以为他是千里迢迢专门来找场子的,他一边命人将远处观看的人赶开,一边笑道:“原来如此。你要怎么比试?”

        “步战、马战,随你挑,短兵、长兵,也由你。”孙绍傲气十足,片刻之间,他已经分不清自己是本尊还是山寨,整个人充满了戾气和少年轻狂。

        “小竖子,挺狂啊。”关平乐了,顺手连鞘拔出了腰间的长刀扔到亲卫的手里,卷了卷袖子,露出结实的手臂,双腿微微分开,弓起了腰,双手一拍,轻松自在的说道:“来,让我告诉你谁是犬子。”

        话音未落,刚才还一动不动的孙绍忽然动了,象一阵风似的扑了过来。一个箭步就冲到了关平的面前,舌绽春雷,猛的一声暴喝,左手往旁边一带,将关平伸出的手带得偏了方向,蹬腿,扭腰,冲拳,一拳就轰在关平的胸口。动作快如闪电,劲道十足,干净利落,关平连反应的时间都没有,就被他结结实实的击中。

        “轰”的一声响,关平仿佛被狂奔的野牛撞到了一般,整个人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过三步的距离,仰面栽倒在地。这一下子摔得他七荤八素,不仅着地的那一下子让他差点背过气去,被孙绍击中的位置更是失去了知觉,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

        孙绍清喝一声,赶了上去,提起拳头就要打。关平身后的亲卫久经战场,片刻的惊讶之后都反应过来了,同时冲了上来,不约而同的拔刀大喝,“喀嚓喀嚓”的拔刀声不绝于耳。孙绍冷笑一声,连想都不用想,顺手夺过了离自己最近的那个亲卫手中关平的战刀,如虎入羊群,挥起战刀,连鞘横扫。

        “丁丁当当”一阵响,那些亲卫根本不是他的对手,眨眼之间就被他打翻在地,孙绍拔刀出鞘,刀尖直指刚刚勉力从地上坐起来的关平,轻蔑的笑了一声:“你真是万人敌关羽的儿子?我看你倒是个货真价实的犬子啊。”

        “我?”关平大怒,可是看看近在咫尺的刀尖,他又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只敢用愤怒的目光瞪着孙绍。

        “什么人敢在我门前撒野?”一个愤怒的声音如同一声炸雷从背后传来。孙绍从关平的脸上看到了无地自容的惭愧,再加上背后感受到的巨大压力,大致也猜到了来人是谁。虽然他对自己继承的身体武力很有信心,但是面对三国超一流猛将关羽,他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在准备闹事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可是现在发现,一切的准备,似乎都不起作用。

        他没有立即转身,而是先缓缓的还刀入鞘,然后才慢条斯理的转过身子,慢慢的抬起头,用一种冷静中带着几分嘲弄的眼光看向眼前这个和姚明一般的高大战神。

        两对目光在空中交错,一个年轻而勇气十足,一个愤怒而杀气盎然。

        孙绍强自压制着心中的紧张,将那股戾气发挥到极致,不躲不闪的和关羽对视。他虽然极力让自己显得很平静,可是对面关羽的强大压力,还是让他不由自主的屏住了呼吸。

        关羽看着这个虽然身材强壮,却掩饰不住稚气的俊朗少年,不由得一怔,暗自叫了一声好。纵横沙场三十余年,见过的英雄无数,可是象这个孩子这样能在他面前保持平静的,这还是第一个。虽然他的眼神里不可避免的紧张,他的嘴唇也咬得紧紧的,胸膛在剧烈的起伏,可是整个人却如同一只年轻而彪悍的豹子,如同一张已经张满的弓,随时准备扑向自己,义无反顾。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1:3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