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²Ì裳¤Ì¾¿ÚÆø¡£

        对于蔡觅这种把没文化当成自傲本钱的举动,蔡瑁深感无奈。

      ¡¡¡¡»¹ÊǶÁµÄ¼òë¹Ì«ÉÙÁË¡£

        “二姐,你说的那些,不过是秦罗敷为了拒绝郡守失礼之举而做的诳语啊……”

        蔡瑁言下之意,却是蔡觅将别家妇人吹牛逼的话,当成了真事儿听。

        蔡觅的媚脸颇有些沉了。

        “汝若是无事过来责备于阿姐,那现在就可以走了,我也是二十有四的人了,无需汝日日教训。”

        蔡瑁好心地提醒她道:“阿姐,不是二十四,马上就二十五了……”

        “德珪今日族中无事否?”蔡觅站起身,言语中似有逐客之意。

        “嗨,弟弟不是那个意思。”蔡瑁急忙摆手,道:“罢,罢,某与二姐说正事!”

        “正事?”蔡觅轻颦柳眉:“呵,汝之正事,哪曾说于我听?罢了,不就是想给你二姐择夫么?说吧,是谁家的男子。”

        蔡瑁乐道:“二姐果是聪慧之人,不错,小弟来此,正是想为二姐做媒,二姐若嫁于此人,必不负生平之志。”

        “哦?”蔡觅颇有些惊诧:“是何人竟让汝这般看好?”

        蔡瑁笑呵呵地道:“此人虽未能四十专城居,不过眼下却是一州之长矣!便是咱荆州新任刺史刘景升也。”

        “荆州刺史?”蔡觅闻言楞了楞,皱眉道:“汝适才言,他未能四十专城居……那他现在多大了?”

        蔡瑁脸上露出了尴尬的笑容:“嗯……那个,具体的弟还未曾问,不过估计,应该是五十上下了吧?”

        蔡觅的俏脸渐渐布上了一层寒霜,精致的面孔不住冷笑。

        蔡瑁给他找个三十五六,哪怕是四十多的,她也觉得算是他真心关怀自己。

        五十多的?

        汉朝人均寿命不高,战争频起更是导致寿命极低。

        就算是若是没有经战事而亡,大多数的男子也就是活个四十左右,能过五十的都算是高寿了。

        活过五十岁,那就可以说是活一天赚一天了。

        蔡瑁让自己蔡觅嫁个五十岁的,那蔡觅若是在一两年之内守寡,根本就毫不稀奇。

        管他什么四十专城居,五十当刺史的,人要是死了,那再大的官又有何用?

        “五十岁的?亏汝还是阿姐的亲弟,汝是盼着阿姐不能早点守寡是么?”

        蔡瑁急忙道:“二姐误会了,吾观那刘景升,虽然一把年纪,却身体硬朗,精神头极好!再说了,此等人物,便是老些,也是一州之主,二姐若是嫁他,日后荆州七郡,百万户人,见了二姐,谁敢不敬?”

        蔡觅的杏眼有些发红,她一转头,极力忍住不让自己哭出来。

        “二姐的心气儿是高了些,想找高门杰士,可还没沦落到要嫁将死之人!说来说去,还不是为了族中利益,汝便起了心思,要把你二姐送那刘家阿翁!”

        蔡瑁无奈的叹了口气,道:“二姐,为了蔡氏,又能如何?姑姑亦如此,大姐亦如此,便是小弟,不也是为族中之利而纳的正妻么。”

        顿了顿,蔡瑁又道:“毕竟是一州之主,也不辱没了二姐……这样吧,过五日便是弟弟二十四岁生辰,荆州现是多事之秋,弟本不想过这生辰,既然二姐有疑虑,那某就在府内摆宴,邀请诸族首长,并刘使君前来,届时姐姐瞧上一瞧,看看中意不中意,咱们在做商议,如何?”

        蔡觅暗道一个五旬阿翁,再瞧又能瞧出什么好看?

        但蔡瑁已经把话说到这份上,她又能如何?

        蔡瑁虽对自己颇尊重,但他毕竟是族长,若是其以族长之命,强令自己强嫁于刘表,蔡觅也颇为难办。

        汉代望族女子虽然权益较后面的朝代要大,能够改嫁换夫,有一定的自主婚假之权,却也没到逆天的地步,族长发话,还是要给些面子的。

      第四十二章 良驹

        荆州,城郊马场。

        “驾——!”

        刘琦身着白色劲装,骑着一匹白马,在马场的水草地上急速奔驰,那白马的速度极快,绕着水草地往来狂奔,一人一马犹如一道白色的流星,合并在一起,在远处观瞧犹如魅影。

        刘琦策马狂奔之时,马场的旁边矗立着两个人,都是一脸和煦笑容的看着他。

        一个人是黄忠,今日练完兵后,刘琦请他前来指点自己的御骑之术,黄忠欣然应允。

        御马乃是六艺之道,是每一名世家子弟的必备技能,刘琦自然也善骑,但跟黄忠这样惯与在战场驰骋的武将比起来,还是有不小的差距的。

        后世的豪门公子,你把他们揪出来开车,他们个顶个肯定都会,但你要让他们开坦克,那就不是谁都行的了。

        所以一定要好好深造自己,研究骑射之道,特别是有黄忠这样的好老师在。

        除了黄忠之外,还有另外一个人也在马场陪刘琦一起练习骑术,这个人就是刘表从山阳郡邀请来的同乡——伊籍。

        跑了一会之后,黄忠见时辰差不多了,随即高声呼喝,让刘琦驻马暂歇。

        刘琦勒住马缰,将白色战马停下,然后驱至黄忠面前,翻身下马道:“黄司马,某之骑术可有长进?”

        黄忠捋着胡须笑道:“大有长进,少君原先御马,在黄某看起来,犹如婴孩学步,根基不稳,若是上了战场,碰到善骑之人,怕是必死无疑。”

        刘琦点点头,问道:“那现在呢?”

        “已算是从学步而升至学跑了。”黄忠认真地道:“不过还需多多练习,战场之上,马术高超之人,可保一半性命。”

        刘琦明白黄忠的意思,战场之上,战马和玄甲是两道护身符,骑术越好的人,生存几率自然就越高。

        伊籍走了过来,道:“公子骑术越发精湛,看的籍技痒难耐,甚想跟公子赛马一番。”

        刘琦哈哈大笑,拍着马头道:“今日邀请先生一同来马场,便是有意想跟先生赛上一赛,先生与琦乃是同乡,咱山阳郡人可是皆喜马赛。”

        伊籍走到刘琦身边,颇有兴趣的打量着刘琦的那匹白马,道:“山阳郡人是喜赛马,然某却与旁人不同,某不仅喜赛马,亦喜相马也。”

        “哦?”

        刘琦似是来了兴趣,他拍了拍那匹白马的马头,问道:“先生既好相马,那就不妨来看看,吾这匹战马如何?”

        不用刘琦多说,伊籍的眼睛一直都在打量着那匹白马。

        “公子,此马从何处而来?”

        刘琦解释道:“此乃张虎战驹,襄阳城破之后,黄将军于张虎的马厩中缴获,黄将军久经战阵,颇通马道,他见此马身材高大雄壮,四蹄有力,奔驰有耐力,可称之为当世良驹,便将马献于我……唉,此马雄烈,却是好一番【创建和谐家园】,才能骑乘。”

        伊籍恍然的点了点头,道:“不瞒公子,在籍看来,此马确属良驹,放眼天下欲寻此雄壮之驹甚难,然却有一个弊端。”

        刘琦一挑眉:“有何弊端?”

        伊籍指着那马的眼眶道:“此马眼下有泪槽,额边生白点,名为‘的卢’,骑则易妨主,还请公子三思,换乘一匹良驹才是。”

        黄忠在旁边,听了伊籍的话不由皱起眉头,面有寒霜。

        的卢是他从张虎的马厩中缴获并献给刘琦的,但伊籍却说此马妨主,岂不是指自己有害公子之意。

        黄忠急忙拱手道:“少君,末将并非有意……实是不知。”

        “将军不必如此。”刘琦微笑道:“我从来不信这些。”

        说罢,他转向伊籍,道:“先生之言,是为了刘琦好,琦深感先生厚意,不过生死有命,很多事不可强求,刘琦只求轰烈一生,问心无愧,至于妨主不妨主,是马的事,不是我的事……我的事就是要骑此良驹驰于天下!而非担心它妨不妨我。”

        伊籍好奇地道:“公子莫非不信神鬼运数之道?”

        刘琦暗道我当然信!

        我一个穿越者灵魂附身复活,想不信都特么不行!

        “非是不信,只是我觉得英雄豪杰驰骋于天下,若为一马所妨,便也算不得豪杰了。”

        他加重语气:“人才是天地主角,马不是。”

        伊籍长长地叹了口气,冲着刘琦长作一揖。

        “公子与刘使君,真大不相同。”

        伊籍数年前就认识刘表,刘表此番将他召到荆州来,除了是欣赏他的辩才之外,也是因为刘表迷信命理之学,而伊籍恰恰精通此道。

        刘表信命理,在伊籍看来,刘琦身为他儿子也一定如此,因此适才他说出卢妨主之事,其实也是有意想借此巴结一下刘琦,取得他的好感。

        但事实证明伊籍错了,眼前这位公子似是相当的有主见。

        对于这位秉性似比他父亲更加热枕的公子,伊籍虽被他驳斥了意见,但心中却不免生出了一股尊重与喜爱之意。

      ¡¡¡¡ÁõçùÇ£×ŵĬ£¬ÓëÒÁ¼®Ò»ÆðÔÚÂí³¡µÄ²ÝµØÉÏåÞ¶ùÂí£¬Á½ÈËÒ»±ßåÞ¶ù£¬Ò»±ßÏл°¼Ò³£¡£

        逐渐的,刘琦将话头牵引到了伊籍要去西蜀的事上。

        “伊中郎这一次奉父亲之命,去绵竹邀请刘焉参加护君同盟,可有几分把握?”

        伊籍听了刘琦的询问,笑道:“护君之盟,乃宗亲之盟,当今天下为朝廷镇守地方的宗亲,唯有阳城侯(刘焉)、大司马(刘虞)、兖州刺史刘岱、陈愍王刘宠、刘荆州五人,刘岱与刘宠现皆参入关东牧守之盟,此番关东诸牧守讨董,双方交锋,当此危机时刻,另外三位宗亲以‘护君’之名齐出,必可令天下震动!届时三位宗亲声名大振,重塑汉室声威,定可引四方豪杰来投!”

        说到这,伊籍激动的一拍手,道:“此等好事,阳城侯如何能不应?”

        刘琦长叹口气,道:“如何不应?其实刘焉还真就是有一个不应的理由。”

        “是何理由?”伊籍奇道。

        刘琦四下看了看周围,道:“如果我告诉你,刘焉其实亦有不臣之心,有称帝之志,你觉得他会不会应了我们的请求?”

        “什么?”伊籍闻言脸色顿时大变:“阳城侯有称帝之志?公子如何得知?”

        “刘焉当初本被任交州牧,后闻侍中董扶言蜀中有天子气,便请旨改入益州,在川中不于朝廷纳贡,斩断与雒阳联系,自行割据,坐观天下成败,期间又擅造乘舆车千余辆,意图不轨,有称帝之心,吾父曾对我眼,刘焉此人,有似子夏在西河疑圣人之论。”

        伊籍皱起了眉:“若果真如此,此番入蜀,想要成功……恐怕就难了。”

      第四十三章 蜀中二教

        凭心而论,伊籍来到襄阳,接到刘表派遣他前往益州的任务,其内心深处是无比兴奋的。

        宗亲联盟之事,目下只是一个构想,当中利益牵扯甚多,能不能办成尚在两说之间,唯有以刘表、刘琦等少数人知晓,其余人等一概不知个中内情。

        而如今刘表将这关键的事情告知给了伊籍,并让他入蜀联合刘焉促成此事,这对于伊籍来说,岂不是一个机会?

        一个受到重用的机会!他焉能不对刘表感激涕零?

        伊籍本是信心满满,暗暗下定决心要去绵竹建功,但不曾想,在出发前,却被刘琦当头浇了这一盆冷水。

        若事情果然如同刘琦所言,刘焉本人根本就是包藏祸心!他既有称帝之志,那出兵护君这样的事在其面前便说不通,若刘焉日后果真称帝,其出兵护君的举动便如白费。

        前番出兵护君,转头自己就称帝,这不是自己抽自己的耳刮子么?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似此,如何说他联盟?结果还真就可能是无功而返。

        伊籍皱眉沉思片刻,忽然又想到以事。

        “公子,刘府君前番曾吩咐于在下,言此番入蜀,刘焉若是不同意出兵,可以以利诱之,毕竟宗亲一旦联手,则天下为之侧目,董卓与袁绍必是争相拉拢,皆是刘焉便可以向朝廷提出条件,让他在京为质的三个儿子返回益州,他纵有自立之心,若子嗣在雒阳,恐也不能轻动吧?”

        刘琦当然知道这件事。

        用刘焉的三个儿子引诱刘焉入盟,这本就是他给刘表出的主意,他心中自然有数。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23:3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