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第1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琦拍了拍他的肩膀,道:“万事开头难,这玩意虽小,但当中蕴含的道理颇深,要玩通魔方,需要四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要付出巨大的耐心,但当我们每能多拼出一面乃至一层的时候,其成就感绝非言语所能形容。”

        黄叙一脸的颓败,刘琦口中的成就感对现在的他而言,实乃天方夜谭。

        刘琦拍了拍黄叙的肩膀道:“你我皆少年之人,少年人,最大的弱点便是心浮气躁,这魔方送你,闲来无事可尝试研习,可磨砺心性。”

        黄叙咬了咬嘴唇,低声回道:“多谢少君……”

        刘琦转头,看到李氏夫人,笑道:“夫人与李公可诉尽衷肠?”

      ¡¡¡¡ÀîÊϵãÁ˵ãÍ·£¬µÀ£º¡°¶àлÞòÊ·³ÉÈ«æªÉí£¬×¾·òÇëÞòÊ·½øÕÊÒ»Ð𡣡±

        刘琦转头看向黄叙,道:“送夫人回去,切记小心看待,不可失了礼数。”

        他的声音不大,却偏偏拿捏的恰到好处,正好传入了帐内。

        黄叙引着李氏走后,刘琦在帐外站了一会,方才走进其中。

      ¡¡¡¡ÀîÄÑÛ½ÇÓÐЩʪÈ󣬱íÇéÂÔÏÔã°âê¡£

        看到刘琦进来,李铮用乌黑的手擦了擦自己的眼眶,却将脸越擦越脏。

        刘琦取出随身方巾,递给李铮。

        汉朝阶级地位分列明晰,望族公子地位甚高,由于环境教育和成长过程优越,导致他们大多性格孤高,能把随身之物给予旁人所用的,可谓凤毛麟角。

        李铮接过刘琦递过来的白帕,心下不由的感动。

        这少年为人,倒也良善……

        人与人的相处便是如此,有时候想要博取对方的好感,只需凭一个善意的举动就可以达成目标。

        擦完脸后,李铮感激道:“不想公子竟这般仁厚,实是让李某惭愧,想当初李某协同宗族,谋算公子欲谋害刘府君,当真是罪不容诛,如今公子却这般待吾……唉,还请公子杀了李某。”

        刘琦依旧是盘腿坐在沙地上,道:“汝非宗贼,并无为祸一方之举,原来的荆州无人监管,任凭宗贼坐大,实纷乱之地,汝为保全家人,投靠张方也是迫于形式,此事我心知肚明。”

        李铮见刘琦竟主送替自己说话,羞愧无地,眼角又闪出泪来。

        刘琦认真地看着他,言道:

        “人么,行将踏错常有的事,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李公,汝可愿回头,相助吾父子安定荆襄阳,造福黎民?”

        李铮终于控制不住,痛哭失声。

        他本以为自己这一次是死定了,但万万没有想到,此刻居然可以绝处逢生,再一次看到了生的希望。

        而给他这份生存希望的,便是面前的这个年轻人。

        其实以他和张方的关系,刘琦就是杀了他,也并不冤屈了他,毕竟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时代,没那么多人权可讲。

        但刘琦却选择饶恕了他。

        这年轻人,是何等的胸襟?

        “李铮愿意为使君和少君效犬马之劳!”哭泣完后,李铮向刘琦表明了决心,额头重重击在地上。

        李铮也是江夏平春豪族出身,平时别说给人磕头,便是作揖半屈都是少数,如今肯掷额于地,足见其对刘琦的感激之情。

        “无需如此。”刘琦急忙伸手,将李铮从地上拉起,让他坐在自己的对面。

        “李公肯归附,实乃吾父子之幸,我眼下有一件大事要汝去做,便算公将功折罪之举如何?事成之后,我保李公可在襄阳得以重用。”

        李铮忙道:“但凭少君吩咐便是。”

        刘琦将招揽张虎和陈生两个贼寇的事说了一遍。

        “对于刘氏而言,张虎和陈生不可留,且我知晓张陈二贼都是张方召入襄阳的,而你任宜城县令时,也是张方手下,若是让汝去挑唆二人,必可成事。”

        “在下当如何挑唆张,陈二人?”

        刘琦认真地道:“你只需要让二贼相信,蔡瑁让他们在襄阳城外献降……其意是要借机除掉他们二人,则大事可成!”

        李铮毕竟也是一县之长,他认真揣摩刘琦的话许久,良久之后若有所悟。

        “在下明白当如何做了,少君勿忧,在下这便去襄阳。”

        说罢,便起身要走,刘琦却是拦住了他。

        李铮疑惑地看向刘琦。

        刘琦露出了笑容:“李公这般行头,如何去襄阳?”

        李铮看了看自己脏兮兮的衣服,又下意识的摸了摸自己凌乱的发髻和阙黑的脸庞,尴尬的笑了。

        “唉,却是在下行事急躁了。”

        “公且去收拾一下仪容,沐浴更衣,待刘琦为君置酒饮宴后,再行去襄阳不迟。”

        “多谢少君!”

        李铮走后不久,黄叙返了回来,知道事情之后,随问道:“少君,这县令当真可靠吗?万一他出尔反尔,去张虎那里出卖少君怎么办?”

        刘琦浑不在意:“卖了就卖了,反正我的目地只有一个,就是要张虎和陈生死。”

        黄叙有些不明白了:“李铮若是出卖了少君,少君还如何杀此二贼?”

      ¡¡¡¡ÁõçùÂýÓÆÓÆµØµÀ£º¡°ÎÒÞÛ˳һÏ£¬»ÆÐÖ±ãÃ÷°×ÁË¡£¡±

        黄叙疑惑地看着刘琦。

        刘琦笑着解释:“眼下在李铮面前有三条路,第一是归顺于我,按照某之计划去诓骗张虎陈生,言蔡瑁想要在他们献降的那日铲除他们,依二贼秉性,要么逃走,要么死守襄阳,要么在献降当日对蔡瑁反戈一击……无论如何做,二人基本就死定了。”

        黄叙点了点头,道:“可若李铮假意归顺少君,去张虎和陈生处揭穿少君计谋呢?”

        刘琦回:“这就是李铮的第二条路,假意归顺我,实则去张虎和陈生那去揭发我的计谋,如此张虎和陈生就会知道刘氏不容他们,依照张虎和陈生的脾气,他们要么逃走,要么死守襄阳,要么在献降的当日对我反戈一击,那他们依旧死定了。”

        “额……”

        黄叙听的眼皮子直跳,张虎和陈生这是造了什么孽?

        “那李铮的第三条路又是什么?”

        刘琦笑道:“第三,就是李铮跑到蔡瑁那里告发我,蔡瑁过来找我理论,回头大家撕破脸,我拼着跟蔡瑁交恶也要弄死张虎和陈生,而蔡瑁在蒯氏的劝说下,也会杀掉李铮与我和解,那李铮、张虎、陈生三个就死定了……但我想李铮不会那么做。”

        黄叙长叹口气:“经少君一说,末将顿开茅塞……看来二贼无论如何,都是必死之局矣。”

        刘琦点了点头:“对,怎么都是死定了……他俩就是天煞孤星,命不好。”

        ……

        蔡瑁让庞季再去了一趟襄阳城,将受降的流程说给了张虎和陈生听。

        一听之下,二贼当场发怒。

      ¡¡¡¡²Ì裴˾٣¬È´Ò²Ì«ÆÛ¸ºÈË£¡

        “蔡瑁如何这般无礼,说好了是招降吾等,如何事到临头,还要让我二人出城受降,受其【创建和谐家园】?”陈生一脚踢翻了面前的长案,愤恨的喊道。

        厅下,前来劝说的庞季忙道:“两位不要误会,此事与蔡将军无干,实乃是刘刺史之子为彰显父威,故议行此举,绝非蔡公故意折辱将军之威。”

        张虎面色铁青的道:“彰显父威?蔡瑁就这般轻易的答应了?却是将把吾二人当成什么?”

        陈生亦是气道:“当初张方和贝羽召吾二人投奔,乃是以礼相待,蔡瑁何等人?不过荆州一族长尔,焉敢这般傲慢?”

        庞季忙道:“二位将军误会蔡将军了,今时不同往日,如今之荆州有了刺史,再非昔年五族掌权之时,便是蔡氏和蒯氏,办起事来,也要顾及一下刺史颜面,束手束脚,毕竟眼下刘氏才是名正言顺的七郡之主。”

        二贼的脸色依旧没有缓和。

        庞季又道:“二位将军放心,蔡将军已经应允,待此事过后,当相赠良马百匹,麟趾百斤,布帛百绢以为报答,以为补偿。”

        张虎和陈生适才还气的不行,但一听蔡瑁有礼相赠,气瞬时间消了大半。

        贼寇天性贪婪,喜好财物,少有风骨气节。

        张虎沉默了半晌,方道:“罢了,蔡将军新投刺史麾下,也殊为不易,我兄弟非那不讲理之人,既然已经答应归顺,那便做些样子,又有何妨?权当给蔡将军些薄面。”

        庞季闻言大喜过望,忙道:“若果真如此,在下在此替蔡将军谢二位将军厚意!”

        “回去领命吧,告诉蔡将军,吾兄弟二人这几日便开城门,允南郡诸县商贾入城。”

        庞季对张虎和陈生连连道谢,然后便离开了。

        张虎和陈生则是沾沾自喜。

        出城当众献降虽然失了面子,但一则能得蔡瑁信任,二则也有利可谋。

        与这些相比,面皮又算得了什么?

      第二十一章 乱心之计

        张虎和陈生答应了庞季的要求,将襄阳城的四门打开,恢复往来通商,并张榜于城内,告知城中百姓,三日后守城将领要率兵在城外受降。

        襄阳城本就是南郡重镇,是连接汉江的枢纽,往返人流量巨大,四门打开恢复通商的当日,往来人口便络绎不绝,瞬息便恢复了往日的繁华之景。

        但张虎和陈生还没有高兴多久,就有一人登门拜访,给两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

        这个人就是李铮。

        张虎,陈生,李铮昔日都是张方的支持者,彼此之间虽没见过几面,但也算知根知底。

        “李县尊不在宜城,突至襄阳,不知有何要事?”

        不论如何,大家都算是昔日的同僚,张虎对李铮也算颇为客气。

        李铮无奈道:“在下已不是宜城县令了,如今不过是在刺史公子麾下,为一白身食客尔。”

        张虎露出惊愕之情:“李公乃江夏豪族,任宜县县令之时也是政绩卓著,令弟李通现纵横江汝,可谓雄才,仅为少君麾下一食客,未免太大材小用了吧?”

        李铮长叹口气,一锤长案,道:“某有今日之祸,皆因那蔡瑁背信弃义,出卖张,苏,贝三族!如今苏代、贝羽皆亡,张公被擒,我等昔日依附于张氏之人,焉能有好下场?能不死就算是天大的幸事了!还在乎什么官职高低?”

        张虎和陈生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李公又何必怨天尤人?一时之挫却非一世之挫,日后或许会有转机也说不定。”陈生劝慰李铮道。

        李铮转头看向陈生,淡淡道:“听二位将军言下之意,似是对眼下境遇,并无忧心?”

        张虎哈哈大笑:“不瞒李公,蔡将军派庞季和蒯越来招降于吾二人,并许诺吾兄弟人官职秩俸,且依旧督襄阳防务。”

        张虎说这话的时候,满面春风,志得意满,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确实,同样是张方的附庸,张虎和陈生与李铮相比,目下这待遇着实是好了太多,不容他们不得意。

        不过出乎他们意料的是,李铮并没有嫉妒之色。

        他冷笑道:“张将军若如此作想,只怕大祸不远矣。”

        张虎奇道:“李公何出此言?”

        “某今日来,便是知会二位,你们皆中了蔡瑁的奸计,丢掉性命怕是只在旦夕之间。”

      ¡¡¡¡Õ⻰˵µÄºÜÊǿ϶¨£¬ÆÄ¾ß×ÔÐÅÖ®Ï࣬ڲµÄÕÅ»¢Ò»ã¶Ò»ã¶µÄ¡£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3: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