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黄巾天下》-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高顺话音刚落,只见郝萌一手提着酒,一手托着一只烧鸡,从军帐外面进来。

      高顺笑道:“郝将军,今日里张将军宴请,你没吃饱吗?”

      郝萌哈哈笑道:“你高将军我不知道,但是我被关了这许久的日子,肚子里没有油水,饿得快,所以就让兵士烤了一只鸡,又要了一壶酒来,一边吃喝一边说说话吧。”

      高顺搬来行军的桌椅,二人相对而坐,郝萌先给高顺斟满了一杯酒,然后又给自己倒满了一杯。郝萌端起酒杯道:“来,高兄,为了这些日子的牢狱之情,满饮此杯。”

      高顺苦笑一回,端起酒杯与郝萌一碰,将头一扬,将一杯酒送入肚中。

      “高兄,你准备何去何从啊?”郝萌忽然问道。

      高顺一愣,端详了郝萌许久,问道:“郝将军,你问这话是何意啊?”郝萌微微一笑道:“哎,说来惭愧啊!”说到这里,郝萌放低了声音道:“在下在失手被渠帅擒获的时候,家母患有眼疾,昨日里我回家去,却见家母眼疾竟然痊愈了,后来我问妻子才知道,这竟然是渠帅请郎中给医好的——”说到这里,郝萌偷瞟了一眼高顺,话锋一转:“不过,我们等身为朝廷将军,怎么能因为这点小恩小惠就失身从贼呢

      ?所以我意已绝,别说他只是饶了我一家老小的性命,医好了老娘的眼疾,就算他……无论如何,我都只一心效忠朝廷,效忠吕将军。”一开始的时候,高顺确实不明白郝萌的用意,但是当郝萌将话说完以后,他已然知道了。但是就算知道了,他也不会轻易的表露心迹,忽然语气冷冷的道:“郝将军,无论

      说什么,我高某只忠于朝廷!如果你想对在下说些忠君报国的话,请明日里去在下家中好好叙谈,至于其他,高某不敢与闻!”郝萌听高顺的这番话的时候只觉得高顺的语气透着一股刺骨的冷峭凌厉之气,但是话语中的意思又十分的明显:“这里不是说这些话的地方,想说什么,明日去我家里说!

      ”

      二人接着心照不宣的说了些忠君爱国的话,将烧鸡吃完,将酒喝完以后,也就散了。

      次日,高顺先给张绣告假,只说是家里的老人病了,要回去看看。高顺刚刚告假走出张绣的中军帐,只见郝萌迎面走来,他看也不看高顺一眼,进了中军帐。

      高顺假装在中军帐的门前整了整衣甲,只听郝萌对张绣道:“将军,家母眼疾复发,末将告假一晚,明日一早便回军中。”

      高顺心中暗道:“这郝萌,如何用与我同样的理由告假?”

      “方才高将军因为家中老人病了告假,”高顺的心思尚未想完,只听张绣语气中充满了不满的道:“你们都告假了,谁来操练人马?”

      接着只听见杨弘道:“张将军,郝将军的母亲有眼疾,全军皆知,如果不准郝将军的假,只怕……”

      军帐里传出张绣无可奈何的声音道:“罢罢罢,就准你这一晚上,下回告假,只请早些,不要误了军机大事!”

      当天夜里,郝萌身着便装,披着一件黑色的斗篷,进了高顺的家里。

      高顺的家当然不能与归顺了黄巾军的官军将佐相比,只不过是三间茅屋而已。但是这些对于一个败军之将而言,已然是很满足了。

      在高顺的卧房中,郝萌与高顺相对而坐,郝萌开门见山:“高将军,你想再回到吕将军的麾下吗?”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高顺语气平和的问道。

      “在下想投顺黄巾军!”

      高顺沉默了良久,问道:“你想从贼?”

      郝萌忽然笑道:“难道高将军的心里没有这个打算吗?”

      高顺默然,显然郝萌已经猜透了自己的心思。

      郝萌笑道:“如果高将军不是这样想的,你会约在下此时来家中说话吗?”

      “可是,这黄巾军终究是贼寇啊!”“高将军,如今这天下的局势还不清楚吗?汉室不可能再复兴了,天下分崩,日后谁是贼寇,谁是王侯还端的是难说啊!”郝萌神色笃定的道:“吕将军虽然勇猛,却是个薄

      情寡义之徒,就算我们这回帮助他击败了黄巾贼寇,恐怕他也不可能领你我的功劳。说不准日后他为了报复你我的不忠,寻个借口,取你我的性命,这也是有可能的。”

      高顺又沉思了良久,反问道:“你与这赵弘又没有相处过,你如何就断定他不是薄情寡义之徒呢?”

      “这赵弘如果是个薄情寡义之徒——”郝萌摸了摸自己的脑袋道:“恐怕你我吃饭的家伙,还有你我的家眷早就不在这个世上了。”

      高顺一听这话,猛得一拍桌子,叫道:“走!你我现在就去寻那赵弘,将贾诩和张绣图谋勾结吕布里应外合的阴谋向他合盘拖出,助他胜了这回!”

      郝萌倏地起身拱手道:“在下唯高兄之命是从!”当下,高顺也披上了一件黑色的披风,与郝萌径直投黄巾军的中军府而去。

      第0123章 劝降

      在向徐州进军途中的吕布接到张绣派人送来的高顺和郝萌和书信,看过之后哈哈大笑:“赵弘啊赵弘,此番灭汝必矣!”

      陈宫笑眯眯的试探道:“主公有何妙计?”吕布将高顺和郝萌的书信递给陈宫,陈宫展开,只见书信上写道:“罪将高顺、郝萌,前番误中黄巾贼寇赵弘奸计,不幸陷入贼寇监牢。今闻张绣将军军师贾诩暗中传信,

      言主公欲与张绣将军里应外合,共破黄巾。故而某等愿暂且屈身侍贼,待大军到日,某等原为前部先锋,以恕前罪。”

      陈宫看了书信,道:“主公,我军已然两番败在这赵弘的手里了,这封书信只怕有诈啊。”

      吕布道:“公台啊,高顺、郝萌原本就是我军的将佐,而那贾诩也是张绣的心腹,有甚可疑的?”

      陈宫也只是觉得可疑,却也说不出来,可疑之处到底在哪里。只得道:“请主公让张辽将军做前锋,如若有变,主公也好接应。”

      “我有方天画戟赤兔马,谁能奈我何?”吕布横了一眼陈宫:“畏首畏尾,如何能成大事!”

      三日后的午夜,彭城城头的篝火已烬,远处的黑暗如风扑来。吕布亲领八千精锐做前锋,张辽为中军,陈宫断后,杀到了彭城城下。

      吕布和张绣约好了,到了城下,吕布在城外燃放三堆篝火,然后张绣打开城门,迎接吕布进城,活捉赵弘。

      Èý¶Ñóô»ðÈçÆÚȼ·Å£¬¿ÉÊdzÇͷȴûÓж¯¾²¡£

      吕布心中暗道:“莫非中计了?”就在这时,黑沉沉的四野忽然被无数的火把烧得透亮。吕布还在惊疑之时,只见彭城城头竖起了一干书着“赵”字的大纛旗。赵弘身着甲胄,悠然自得的站在城头看着城下

      的吕布道:“奉先,我百万大军已经将你团团围住,快快下马投降吧!”

      吕布此时确定自己已然中计,手持方天画戟,指着城头上的赵弘叫道:“活该千刀万剐的黄巾贼寇,快快开门投降,本将军饶你不死!”赵弘瘪了瘪嘴,笑道:“鸭子死了,嘴巴倒挺硬的!那咱看看,今日里是你千刀万剐了我,还是我活捉你了!”说罢,对身后的传令兵道:“擂鼓,大纛旗传令,全军进攻!

      ”

      一声令下,彭城城头数百面大鼓同时擂动,“咚咚”声震动原野。

      鼓声响动的同时,喊杀声陡然响起,无数的火光犹如无数的萤火虫一般,向吕布军马扑杀了过来。

      甘宁、徐晃、黄忠、魏延、王威、廖化、黑山、周仓、裴元绍和杜远各挺兵刃、各领人马向吕布、张辽、陈宫冲杀了过去。这是一场十分典型的伏击战,也是一场更典型的混战。吕布虽然也有三万多人,却明显不是黄巾军的敌手:其一,吕布军是受了黄巾军的伏击,在士气上首先便输了;其二,此番黄巾军动用了黄巾死骑、精锐兵士、农军和护农军,这已然是动用黄巾军的全部兵力了,总兵力不在十五万人以下。五比一,黄巾军占绝对优势;其三,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点,吕布的军马一部分是袁绍调拨给他的,一部分是在淮南强拉的壮丁,更多的是收编的袁术的乌合之众,缺少衣甲,缺少兵刃,缺少马匹,缺少粮食,最要

      命的是缺少操练。端的就是个草台班子,怎么可能是训练有素的黄巾军的对手。

      如果不是这些原因,吕布也不会事先勾结张绣。须知,张绣属于西凉军的余孽,正是他的叔父张济和李傕、郭汜、樊稠将吕布赶出了长安城的。虽然吕布军处在绝对的弱势,混战之中,吕布依旧凭借着手中的方天画戟和赤兔马,甘宁、徐晃领着五百多黄巾死骑围着他走马灯一般的厮杀,依旧不能将吕布杀败,最

      后让还他冲出了重围,往北逃走。吕布走脱了,可是他麾下的将佐却没有他这般好的身手。曹性被魏延一刀斩【创建和谐家园】下;魏续被黄巾死骑冲【创建和谐家园】下,被踏成了肉泥;宋宪被裴元绍、杜远生擒;侯成一见势头不对,转身便逃,黄忠一箭将他射【创建和谐家园】下;成廉被周仓、黑山率领的黄巾军步兵兵士乱刀砍死;张辽护着陈宫,领着仅存的三百多人,被廖化、王威率领的七千步骑兵杀

      得退上了一座土山。被王威、廖化领兵团团围住,突围不得。

      黎明的曙光揭去夜幕的轻纱,吐出灿烂的晨光,原本应该清新的空气中夹杂着血腥的味道。

      张辽和陈宫领着残存的兵马几次想突围,可是都被廖化和王威部署的弓箭手乱箭射了回去。

      正当张辽和陈宫愁苦无计的时候,只见两骑缓缓向土山而来。张辽和陈宫都认得,这两人一个是高顺、一个是郝萌。

      张辽将手中的长枪一横,指着高顺和郝萌道:“你们是来做说客,劝我等从贼的吗?”

      郝萌接过话来道:“文远兄,公台兄,我等是来看望老朋友的。”高顺、郝萌下马,与张辽、陈宫以礼相待。郝萌道:“文远兄,公台兄,如今吕布已然全军覆没了,就是他自己也已然逃得无影无踪,你们二位还领着这一二百的残兵,守

      着这土山,有意义吗?”

      张辽瞪着双眼问道:“你这不是明明来给黄巾贼寇做说客的吗?大丈夫头可断,血可流,绝不失身从贼!”高顺急了,叫道:“文远啊!如果你此番被擒,那便是第二次被黄巾军所擒获了,这一回黄巾军的渠帅擒住了你,无论杀不杀你,就算你自刎,天下人都会对你张文远——

      ”说着又看向陈宫,“还有你陈公台都会嗤之以鼻的。”

      张辽、陈宫听了高顺的话,对视一回,无话可说。高顺道:“文远、公台,你们觉得那吕布是能成就大事之人吗?一开始,我高顺也不屑与这黄巾贼寇为舞,可是前番兵败,你我的家眷都被他擒住了,他杀害了一个吗?就拿着一回来说,他身边的谋士贾诩要他将吕布军中所有的将佐的家眷都带上城头,作为人质,逼迫众人投降,他没有答应。他说只说是死是活,全凭个人本事,无论胜败,都祸不及家人。此种胸襟,吕布做得到吗?天下又有几人可以做到!”

      第0124章 人情世故

      张辽、陈宫听了高顺的话沉吟半晌。高顺又道:“渠帅也说了,如果二位不愿意同他一同纵横天下,他也绝不勉强。只要二位一句话——”高顺横了一眼郝萌:“你拉我作甚,渠帅就是这样说的,我们二人临来

      之前渠帅也交代过,这事一定要与文远和公台说清楚,以免二位将来后悔。”

      张辽道:“你们二位先回去吧,我要与公台兄商议商议。”

      郝萌问道:“何时能有答复?”

      张辽道:“明日,明日一早便给答复!”

      高顺、郝萌离去后不到一个时辰,围困土山的黄巾军后撤二十余里。赵弘这段日子一直在部署围歼吕布军的事情,并且全程没有让吕蒙和诸葛亮参加。他之所以不让吕蒙和诸葛亮参加的原因就是不想让他们过早的成名。不要误会,赵弘不

      想让他们过早成名的原因不是怕他们另投明主,更不是怕他功高震主,而是但有成名过早,就不愿意再虚心的学习了。

      成名太早,绝对不是什么好事。

      一个人总被人夸赞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好的一面是夸赞是一种鼓励,但是也容易使人骄傲。骄傲就是坏的一面。

      一个人总被人贬低也不是全是坏事。总被人贬低了,虽然容易被挫伤自信心,但是可以培养一个人遇事谨慎小心的性格。这天黄昏时分,大势定了以后,赵弘到了云龙书院,他是专门来寻诸葛亮的,想问问他对诸葛亮说的那事,诸葛亮的母亲章氏是否同意。可是当他进了云龙书院,却只见

      诸葛亮一人在用功,不见吕蒙的影子,于是问道:“孔明,子明呢?”

      诸葛亮道:“有好几日都没来了。”

      “怎么了?”

      诸葛亮怔了怔道:“好像是心中不悦。”

      赵弘一听这话,顿时怒了,拍着桌子大骂道:“【创建和谐家园】!不高兴就不来上学了,看老子今天怎么收拾他!”说罢,气冲冲的出了书院。

      诸葛亮被眼前的一幕给吓得呆住了,他从来没有见过赵弘发这般大的火,脑髓急速沸腾,思索着救一救吕蒙的法子。

      “对!唯一的法子就是去找贾先生来救命了!”说罢,不容多想,紧跟在赵弘的身后出了云龙书院,去了贾诩的府邸。

      诸葛亮一路小跑到了贾府,使命的敲门。不一会儿,府门“吱呀”一声大开,贾彩从府中探出头来道:“哟,原来是孔明小先生,有什么事吗?”

      吕蒙和诸葛亮常来贾府,所以也都熟识了。

      “贾先生在家吗?”诸葛亮喘着粗气问道。

      “在,刚回来。”

      “我有人命关天的要事要见贾先生。”

      “快请进来,他在书房里面。”

      诸葛亮不在多话,身子一侧,进得门去。他对贾府可以说是熟门熟路了,不用下人的引领,一路小跑,到了贾诩的书房门前。“学生诸葛亮有要事求见先生。”诸葛亮到了贾诩的府门前,整了整衣衫,然后恭恭敬敬的喊门。诸葛亮知道,贾先生是最看中人的仪容仪表的,他说过,读书人得有读书

      人的样子。

      “哦,是孔明吧。”贾诩问道:“有什么事吗?”

      诸葛亮道:“学生有要事求见先生。”

      “那你进来说话吧。”

      诸葛亮轻轻推开书房的门,进得门去,见贾诩正手捧一卷书正读着。贾诩一面读着一面问道:“孔明,何事啊?”诸葛亮于是将方才赵弘去云龙书院没有看见吕蒙,又听说吕蒙几日没去书院上学,怒气冲冲的往吕蒙家去的事告诉了贾诩。贾诩卷起书卷,沉思了片刻道:“孔明啊,这件

      事,你来请先生做救兵是对的,但是——”贾诩顿了顿,一脸诡异神色的道:“但是现在不是去解救子明的时候。”

      “先生这话学生不明白。”诸葛亮虽然饱读诗书,但是对于人情世故他自然是没有贾诩老道的。人情世故这些东西在书本上是很难读到的,需要自己在生活之中去领悟。

      贾诩问道:“孔明,为师问你一句,子明与渠帅是什么关系?”

      诸葛亮道:“即是君臣之义,也是郎舅之亲。”

      “为师再问你,渠帅离开云龙书院,赶往子明的家中,是以渠帅的身份去的,还是以姐丈的名义去的?”

      “这……”诸葛亮想了想道:“当是以姐丈的身份去的。”

      “那这就对了。”贾诩道:“姐丈惩治小舅子逃学,该不该管?”

      “那自然是该管,只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1:4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