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黄巾天下》-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普通骑兵主要是从农军中挑选,然后由黄忠、魏延、王威、廖化操练;步兵则由周仓、黑山、裴元绍和杜远操练。黄龙全盘负责彭城、小沛和下邳的治安已经严防细作的工作;赵弘则要求于氐根将他的情报网全面铺开,许昌、河北、淮南、江东、荆州,包括西川、西凉都务必有黄巾

      军的细作,他必须全盘的了解天下各路军阀的动向。

      黄巾死骑则由甘宁与徐晃在原由的五千骑兵中挑选。

      为了保正黄巾死骑的战斗力,赵弘亲自为挑选死骑定下了标准。第一,从入黄巾军那一天起,没有违反过军纪,并且在屡次作战中表现英勇的骑兵、步兵才有入选黄巾死骑的资格。并且要有其本人的上司十夫长和百夫长要对这个兵士

      的入选资格作担保,如果弄虚作假,其本人将被编入农军,其上司做降职处理。赵弘记得他在前世看过一个纪录片。讲的是在平津战役结束之后,【创建和谐家园】要挑选一批战士进入北京,举行一次入城仪式,并且要从使馆林立,“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东交

      民巷穿行而过。这是要让全世界都看到威武文明之师,是一次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机会,挑选什么样的士兵去举行这次仪式就成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挑选标准中就有一条准守军纪的标准。有一个士兵,虽然作战勇猛,屡立战功,可是最后因为在战场上拿了一个俘虏的一支钢笔而落选。他哭着喊着找领导托人情,请求

      入选。最后他在自己所属部队上,当着所有战友的面做了一次深刻的检查,并且写下了保证书以后,因为有战功在身,才勉强入选。

      无独有偶的是,美国西点军校招收学员也有一条类似的标准,需得经政府【创建和谐家园】(如副总统或国会议员或陆军部【创建和谐家园】)推荐才有资格入学。

      铁的军队就必须有铁的军纪,铁的军纪才能磨炼出铁的军队;第二,就是体能标准。当然体能是可以在今后的训练中,经过长期严格的训练来增强的,但是底子不能太差。有了入选资格以后的兵士,必须可以在马背上待上两天两夜

      ,吃喝拉撒睡都在马背上解决,哪怕是坐在马背不动,就是不能下马;第三条,就是识字。在满足了以上的条件以后,识字的优先入选。因为黄巾死骑只招收一千八百人,补充到原来的三千人就够了。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虽然黄

      巾军的兵士普遍都不识字,赵弘定这样的一条入选标准就是在鼓励每一个黄巾军兵士从现在开始要学习文化,因为说不准那一天,识字将是晋升的重要标准。另外,赵弘还给黄巾死骑装备了新的装备,那就是马镫。赵弘先召集骑兵将佐和兵士,将自己想法告诉他们,然后由他们谏言,到底该如何打造马镫,待商议妥当了以后,先打造一百对,既让将佐们试用,也让兵士们轮流试用。在试用的过程中,有问题说问题,有毛病挑毛病,待全军都觉得合用之后,先打造两千对,让两千骑兵装备了

      马镫之后进行一次军事演习,演戏的科目包括马上厮杀。当然这种厮杀用的全部是木质兵器。待最后确定了马镫对于骑兵的作用之后,开始全军骑兵装备。贾诩看了这三条选择黄巾死骑的标准和装备了马镫的骑兵演戏之后道:“渠帅,如果真能选出一支这样的精兵,严加操练,不要说三千人,只要一千人便可以纵横中原,无

      人能敌也!”

      黄巾军的所有将领几乎都有自己的任务,唯独只有吕蒙和诸葛亮,被要求进入云龙书院,跟着一个白胡子老头摇头晃脑的读些之乎者也。云龙书院坐落在彭城内的黄巾军中军的旁边,是一座有着一栋两层楼房舍的庭院。这里原本是陶谦长子的私宅,如今成了黄巾军培养后备人才的书院。赵弘之所以命名为“

      云龙书院”,就是告诉在这里读书的每一位学子,云龙者,云中之龙也!如今虽然在云中,那只是暂时的,迟早一日是要龙飞九天的。吕蒙因为赵弘没有给他分派任务而显得十分的不满,他对正拿着一卷书在读的诸葛亮道:“孔明兄弟,你说这渠帅是咋想的,咱们兄弟两个在此番与官军的较量中也算是崭

      露头角了吧,你说这渠帅,为何还要咱们在这书院里面读书呢?”

      诸葛亮没有理会他。

      吕蒙将诸葛亮手中的书简按在书桌上问道:“孔明兄弟,俺和你说话,你听见没有?”

      “听见了。”

      “那你怎么不答我的话啊?”

      “你要我怎么答你?”“你这回神机妙算,连渠帅为什么在许昌周围转悠都能算的准准的,那你再算算,渠帅为什么让咱们两个在这里读这没用的劳什子书,不让咱们去操练兵马,然后也好冲锋

      陷阵。”

      诸葛亮将吕蒙按在书桌上的书简卷了起来,问道:“子明,那我问你,你知道这一回渠帅挑选黄巾死骑的标准吗?”

      吕蒙一愣,道:“这个谁不知道,全军都知道。”

      “那你说说,是什么标准。”诸葛亮笑眯眯的问道。

      吕蒙板着指头诉说道:“第一,要严守军纪,作战勇猛;第二,要体能充沛,能在马背上两天两夜不下来;第三,还要识字。”

      “对了,”诸葛亮笑问道:“那你说说,黄巾死骑都是在沙场上和官军以命相搏的,识字有何用啊?”吕蒙歪着脑袋想了想,仿佛有些明白了,可是有说不出个所以然来。这时,只见赵弘和贾诩从外面道:“子明啊,你要知道,冲锋陷阵可以打江山,却不能之江山,咱们黄巾军日后的地盘还要扩大,人马还要增多,可是咱们如果只有冲锋陷阵的莽夫,就算能打下江山,恐怕也守不住江山啊。我告诉你一句话:可以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治理天下,还是要靠笔杆子才行啊!就说说孔明小先生给我们黄巾军献的屯田之计,因为有了屯田之计,咱们才有充足的粮饷,有了充足的粮饷才能招募更多的人马,如果没有这屯田,那咱们就没有粮饷,没有粮饷就两种结果,要么没吃没喝,咱们多的人马最后也只能自行散伙;要么就是不敢招兵,咱们的人马战死一个就少一

      个,最后都死光光,被朝廷剿灭。我现在让你们两个在这云龙书院里读书,就是希望你们二人日后能成为我黄巾军的擎天之柱。你懂吗!”

      吕蒙听了赵弘的这一番话,如醍醐灌顶,拱手道:“属下明白了,从明日起,属下将好好读书,不负渠帅嘱托。”

      赵弘满意的微微颔首后道:“子明,孔明,文和先生给我出了一道题目,我一时解答不出来,你们二位就乘着如今在书院读书的大好机会,帮我解答解答。”

      诸葛亮、吕蒙齐道:“请渠帅赐教。”赵弘看了一眼身旁的贾诩,然后对诸葛亮和吕蒙道:“从古至今,从来没有占据徐州以夺取天下的,霸王项羽,力能扛鼎,其兵力也多于刘邦数倍,并且在与刘邦的鏖战中,屡战屡胜,可是最终被刘邦消灭。我黄巾军绝对不能赴项羽的后尘,那我黄巾军的出路应该在何处呢?”

      第0118章 黄巾军版的隆中对

      诸葛亮道:“渠帅,实不相瞒,这个问题在下也思考了有些日子了。”

      “哦,那你说说你想得怎么样?”

      诸葛亮道:“还不周全。”“不周全就按不周全的说,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赵弘差点忘了,他面前站的这个人就是诸葛亮,紧急刹车改口:“顶一个孙武子嘛,不周全的地方正好大家一起商议,

      自然也就周全了。”

      诸葛亮问道:“渠帅,有没有天下舆图?”

      “走,去中军,哪里有一副简单的舆图。”赵弘领着贾诩、诸葛亮和吕蒙出了云龙书院,去了黄巾军的中军。

      赵弘一行人进了黄巾军的中军,到了大堂上,赵弘命人将一副一人多高的舆图挂在大堂上。

      赵弘道:“孔明小先生,你你说说你的想法。”诸葛亮指着舆图上的各个道:“自董卓造逆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如今袁绍雄踞河北,虎视天下;曹操盘踞中原,尝怀篡逆。不久之后此二人必有大战,无论是袁绍灭了曹操,还是曹操吞并了袁绍,胜者皆不会坐视我黄巾军盘马弯弓于徐州。徐州,四战之地,我军虽然屡战屡胜,却难以伸展,一旦一统中原河北者来攻徐

      州,只怕我军难以久守徐州。”

      诸葛亮说到这里,赵弘看了一眼贾诩,显然赵弘已经和贾诩商议过这个话题了,并且贾诩和诸葛亮的意见是相同的。诸葛亮接着道:“袁术称帝于淮南,孙策跃马于江东,虽然我军有一战攻取淮南之力,可是就算我军顺利攻取了淮南,孙策一定会乘我军立足未稳,前来攻打,曹操也必然

      会趁火打劫,就势来取,如果这样,我军也不过是替他人做嫁衣而已。”

      赵弘听了诸葛亮的话,轻轻的抚摸着下颚,陷入思索:“那我军的立足之地当在何处?”诸葛亮道:“天下似棋盘,有四边四角只说。河北、江东、西川和关中谓之四角;青徐、河东、荆州和汉中谓之四边;中原,天元也!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皆可成就一番霸业,如今袁绍踞河北,孙策占江东,刘焉霸西川,曹操控中原,我军若想有发展,放弃徐州,进军西凉。先取西凉为家,再取关中为基业。关中虽遭董卓、李傕、郭汜等蹂躏,但山河四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也,我黄巾军招抚流亡,力行屯田,悉心经营,北和羌人,南取汉中,如果西川有机可乘,我军可先取西川;如果河北自乱,我军当越过黄河,先取晋阳,击邺城之背。取了河北,中原便可一股而下;取了西川,可以西川之人力财力物力,补给关中,而后或可越黄河而过,可取河北;或可顺江而

      下直击江东,天下大势,尽在我黄巾军之掌控中。”贾诩没有想到黄巾军中的一个少年竟然会有这般的韬略,这让他顿时对赵弘又高看了一眼,黄巾军打击世家大族,力行屯田,将领骁勇,兵士精锐,更重要的是这赵弘慧

      眼识英才,竟然能将这么一个一文不名的小孩子留在身边。这让洞悉人性,洞察人心的贾诩不得不由衷的钦佩。这时,只听赵弘对贾诩道:“文和先生,这孔明小先生和你说的方略差不多,只是先生说的是先取关中,再取凉州,而孔明小先生是先取凉州,再取关中。孔明,你为什么

      说要先取凉州,再取关中啊,咱们如果不从关中进军,如何能去凉州啊?”

      诸葛亮看了一眼贾诩,没有说话。

      贾诩一眼便看透了诸葛亮的心思,笑道:“孔明小先生,有什么便说,渠帅是说了,三个臭皮匠第一个孙武子,大家这是商议,你为什么觉得要先取凉州,再去关中呢?”诸葛亮指着舆图道:“如果我军先取关中,一路向西,我军的意图太过明显,沿途之上各路诸侯必然联兵阻击。如今曹操占据着长安,他一定会以重兵防守函谷关、潼关、

      武关和青泥隘口,只怕我军到了任何一座关口,也会因为一路厮杀,损失惨重,兵疲将乏,突不进关中去。”

      吕蒙看着舆图问道:“如要攻打凉州,这关中是必经之地,不入关中如何占据西凉?”诸葛亮看着舆图,用手指从“徐州”出发往北画线。诸葛亮手指经过“青州”,越过“黄河”,进入“河北”,然后由“河北”往西,途经“并州”,再越过“黄河“”,进入“河西”(大

      约就是今日的陕西北部),然后诸葛亮的手指重重的往“凉州”治所“武威”一画。

      赵弘不由得和贾诩对视了一眼。吕蒙道:“孔明兄弟,你这得多绕多少路啊?”

      诸葛亮道:“此乃兵法上所说得以迂为直是也!路途虽说是绕得远了一些,但是阻力却比由徐州直接西进要小得多。”

      贾诩道:“如今袁绍已然独霸了河北,我军如果进入河北只怕他会全力堵截啊。”

      诸葛亮道:“所以要选择一个好的时机进入河北。”

      赵弘问道:“那什么时候是好时机呢?”

      诸葛亮道:“袁绍与曹操是一山不容二虎,迟早一日会有一场大战,就在他们二人杀得难解难分之时,我军进入河北,他也就无力阻拦了。”

      贾诩笑着对赵弘拱手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渠帅,孔明小先生之计谋诚为妙计。”

      赵弘问诸葛亮道:“那你觉得什么时候出发为好?”

      诸葛亮道:“多备粮草,待袁曹开战,即可动手。”

      “好!”赵弘十分的高兴,叫道:“好一篇我黄巾军的隆中对!”

      “隆中对?”诸葛亮一愣:“何谓隆中对?”

      “哦,”赵弘一时激动,又说溜嘴了,忙改口道:“应该是中军对,中军对。”

      诸葛亮道:“在下还有一个请求。”

      “请求?”赵弘一愣:“有什么话你说,咱们之间用不着说什么请求不请求的。”

      诸葛亮道:“此番出征,路途遥远,凶险万状,请渠帅只带黄巾军的家眷上路即可,徐州的百姓,还是让他们留在徐州过自己的安身日子吧。”赵弘端详着诸葛亮,问道:“你的意思是要我抛下百姓吗?”

      第0119章 贾诩收徒

      诸葛亮没有说话,那便是默认。

      赵弘也没有说话,他们二人都不说话,吕蒙、贾诩也自然不好,或者是不敢说话,一时间整个黄巾军中军大堂上静得落针可闻。贾诩经历了董卓、李傕、段煨、张绣四任主公,自觉得对这做主公的人的心理是了如指掌的。这些主公的人都打着爱国爱民的旗号,其实在他们的心理,都将百姓和军队

      当做自己的私有财产。现在诸葛亮要赵弘放弃这许多的“私产”当然会让赵弘肉痛。但是,诸葛亮的话却又十分的有理。对于黄巾军的弱点贾诩是十分清楚的,就是众多的家眷,拖累的黄巾军进不能急进,退不能速退,一旦让官军追上,就只能坐以待毙

      。贾诩是一向不愿意卷进争论中去的,但是这件事却实实在在的关系到了黄巾军的前途,不说他贾诩为了黄巾军,就是为了他自己的身家性命,为了自己将来在史书上是流

      芳千古还是遗臭万年,他不得不多说两句。于是笑眯眯的道:“孔明小先生所言甚为有理,如果带着满城的百姓,只怕……只怕难以摆脱官军的征讨啊!”

      赵弘道:“文和先生,你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只是我们不能至这徐州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于不顾啊!”

      对于贾诩而言,这一类的套话官话他听得多了,笑道:“渠帅,为了我黄巾军日后大兴大旺,今日里壮士断臂,也是在所难免啊!”赵弘一脸悲悯神色道:“文和先生有所不知啊,当初曹操为报父仇,讨伐陶谦,你曹操和陶谦有仇,那是你们两人之间的事,与老百姓什么干系?他竟然将徐州境内他曹军

      所经过的地方杀得鸡犬不留。我们黄巾军在徐州杀了这许多的世家大族,我们走了,曹操再回来会饶得过这里的百姓吗?这徐州的数十万百姓非得遭受灭顶之灾不可!”

      赵弘的一番话说得贾诩哑口无言,这黄巾贼首如何会比朝廷的官员还要爱护百姓一些,假耶?真耶?

      如果假的,那他这也装扮的太真了一些;如果真的,那这天恐怕真的是要变了。“所以,这一回我们如果去凉州,一定要带上所有愿意跟着走的百姓,按照过去的编制,十户百户千户一起走,黄巾死骑在前开路,精锐人马断后,农军和护农军护卫百姓

      !”赵弘语气笃定的道:“一个都不能少!”大计商议定了以后,已然是黄昏时分。赵弘留他们在中军府中用饭。用饭的时候,赵弘对贾诩道:“文和先生,您是凉州名士,如果您不嫌弃的话,我替这两个少年说个情

      ,你给这两个少年当先生,教授他们经世致用之学,不知先生是否能够答应?”“这……”贾诩没有想到赵弘会在这个时候说起这件事。说句实话,他是很喜欢诸葛亮和吕蒙的。一个聪慧,一个机敏。作为先生,能得天下良才以育之,那是最大的幸运,

      他心里高兴且是来不及,如何会不肯答应呢?可是赵弘现在突然说出这件事,让他有些措手不及。

      “先生是答应还是不答应?”赵弘道:“先生给句痛快话!”

      贾诩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道:“在下求之不得啊!”

      赵弘对正在吃饭的诸葛亮和吕蒙道:“你两个小兔崽子还不快来拜见老师。”

      诸葛亮、吕蒙急忙给贾诩行拜师的叩拜大礼。

      行过拜师礼以后,诸葛亮正要跟着贾诩、吕蒙一起出大堂各自回家去,赵弘突然道:“孔明,你等等,我还有话和你说。”

      贾诩、吕蒙退去后,赵弘将诸葛亮请进自己的书房,赵弘给诸葛亮斟了一碗茶后道:“孔明啊,我有句话,想问问你。”

      诸葛亮道:“渠帅有话请说。”

      赵弘又道:“无论我说得对也不对,你都别往心里去。”

      诸葛亮看了一眼赵弘,问道:“渠帅,平日里十分爽快,今日如何说话吞吞吐吐的?”

      赵弘问诸葛亮道:“孔明,你的两个姐姐可都许配了人家?”

      诸葛亮一听这话,问道:“渠帅,你……你不是有了夫人,还有子明的姐姐了吗?”

      “别误会,别误会!”赵弘道:“我的意思是说啊,子明和兴霸兄都还没有成亲,如果你两个姐姐没有许配人家的话,我就想做这个媒,你看成不成?”

      诸葛亮道:“渠帅,这等事,在下实在是做不了主,在下需得回去禀明母亲。”

      “这个当然,这个当然。”赵弘顿了顿,又道:“不过这事还请孔明兄弟不要声张,如果成了,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果不成,也不伤众人的颜面。”

      诸葛亮道:“渠帅放心,在下自是知道的。”

      因为许昌遭到袭击,回援的夏侯惇又被黄巾贼寇杀败,曹操唯恐许昌有失,万般无奈之下,只得解除了对寿春的包围,回援许昌。

      当曹操领着刘备、吕布刚刚返回许昌,却不见一个贼寇的踪影,并且许昌城外的屯田都被贼寇破坏,误了农时,今年只怕是要颗粒难收了。

      曹操府中,曹操拍着桌子叫道:“黄巾贼寇,胆大妄为!看来此番不将这伙贼寇一举剿灭,国无宁日啊!”荀攸进言道:“主公,此股黄巾贼寇,先劫掠了宛城,逼降了张绣,以张绣的军师贾诩为谋主,不可小视啊!并且刘表乘着贼寇撤走之机会,抢占了宛城,威胁许昌,主公

      不可不防啊!”

      曹操问道:“依公达之见,我军该如何是好啊?”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3:1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