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钰将手中的酒坛子放下,忽然泪流满面,问道:“哥,你说句老实话,当初你是不是受了黄邵那王八蛋的挑唆,才将俺嫁给俺家夫君的?”
“这……”刘钰的话说的刘辟无言以对,当初何曼为了袭杀赵弘、刘辟和龚都,才叫黄邵去撮合成的这对婚姻,目的就是为了让赵弘、刘辟和龚都没有防备。
“俺只问是不是?”
“是……”
“好!”刘钰揩着脸上的泪水道:“那俺再问你,如果没有俺家夫君,这汝南城是不是早就被官军攻破了?”
“也……也是……”这是在坐的将领们都知道的事,刘辟无法不承认。
“那俺再问你,没有俺家夫君,哥哥你有没有可能早就被何曼那王八羔子给害了?”
“对……”这更是在座的将领都知道的事,刘辟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回答。
“好,既然都是,那俺的夫君也不止救了哥你一次的性命了,那今天俺家夫君领着兄弟们来给哥你拜年,你咋说些阴阳怪气的话?”
“俺……俺没有啊!”
刘钰一听这话,顿时就怒了:“还说没有?什么叫发了大财,什么叫哄鬼?你不是说俺家的夫君将你当鬼哄吗?”刘辟扫视了在场的所有将佐,自嘲的笑道:“妹子,你……你喝多了……咦,怎的不见俺那妹夫了?”
第0057章 徐晃来投
“大舅哥,我来了。”赵弘其实就在门口听着,既然刘钰将所有的实话都说出来了,他也该给自己这位大舅哥一个台阶下了。赵弘前世的时候听他一个朋友说过一个这样的故事。他的朋友是个普通的工人,他朋友的老丈人死活瞧不起他的这个朋友,经常在家宴的时候当着亲戚的面数落他的这个朋友。有好几次都将他的这个朋友数落的面红耳赤,羞愧难当,只恨不得寻个地缝钻进去才好。可是他这朋友看在自己老婆的面上,女婿如何能和老丈人发生冲突?一旦
发生,那可能就是一辈子的仇人了,并且和自己的老婆也会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矛盾,并且还会波及到与自己一同居住的父母。
那怎么办?怎么样才能够扭转这个被动的局势?后来,又有一次家宴,老丈人三杯酒下肚,老毛病又犯了,数落赵弘的朋友没有本事,不会赚钱,自己的闺女嫁给了他,那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由将赵弘的朋友狠
狠的挖苦讽刺了一番。赵弘那朋友乘着自己的老婆去厨房的机会,对他老婆说:“爸爸对着亲戚们说这些数落我,其实丢的不是我的面子,丢的是你和爸爸的面子,这只能让你们家的亲戚嘲笑你
瞎了眼睛找了个没本事的男人,这样的话,爸爸的脸上无光,你也越发的抬不起头来做人。”果不其然,赵弘朋友的老婆听了这话,怒气冲冲的当着所有亲戚的面上将自己的爸爸狠狠的数落了一通。自己的女儿数落自己,那自己也只能尴尬的笑脸相对,并且父女
之间哪有隔夜仇啊?就算有隔夜仇,这个女婿再出来做个和事老,好人也做了,面子也挽回了,这不就天下大吉了吗?
赵弘今时今日,用的就是这一招。
赵弘对刘辟道:“不好意思,不好意思,这几天好的吃得多了,有些闹肚子。”
“好了好了,啥也别说了。”刘辟端起酒碗道:“来来来,俺敬俺妹夫一碗酒!”
大舅哥和妹夫正吃着酒,一个黄巾军兵士进来禀报道:“刘头领,我们在城外抓了一个细作,他说他有要事求见赵渠帅。”
赵弘一愣,问道:“是从寿春来的人吗?”
“不是,是从宛城方向来的。”
赵弘道:“既然他点名要找我,他可说了他自己的名字?”
“哦,他说了,他说他叫徐晃,字……”
“有请!”那黄巾兵士的话还没有说完,赵弘已然一个箭步出了大厅,冲到了刘辟宅子的大门口等候。
不一会儿,只见两名黄巾军兵士押着徐晃到了刘辟的宅子面前。此时的徐晃蓬头垢面,他见了赵弘正要行礼,被赵弘一把拦住道:“宛城之围已解,公明此来为何?”
徐晃拱手道:“末将特来投奔主公!”
赵弘一听说徐晃来投奔,大喜过望,急忙道:“公明能来,我黄巾大业有望成功啊!咦,杨头领何时来啊?需要我亲自出城去迎接吗?”
徐晃道:“主公,末将是独自一人来投靠的……”
“这……”赵弘抿了抿嘴唇问道:“那杨头领呢?”
徐晃道:“刘表的荆州军刚刚撤离宛城,西凉董卓麾下的李傕又来攻打,杨奉抵敌不过,便向李傕投降了!”
“哦!”赵弘道:“既然这样,那公明为何不跟着杨头领一起去投降官军?”
徐晃道:“董卓,豺狼也!听那李傕讲,董卓入了京师,废弑了皇帝,天下的诸侯皆要讨伐于他,我徐公明还不屑与此等不忠不孝之人为伍!”
赵弘道:“公明将军能弃暗投明,善莫大焉,来来来,先洗个热水澡,然后换身干净的衣衫,一同来喝酒!”历史上杨奉确实是投降了西北军阀董卓,徐晃也跟着杨奉一起投降了董卓,董卓死了以后,杨奉还曾利用李傕郭汜在长安混战的机会,控制住了汉献帝,后来曹操来和杨奉抢夺汉献帝的时候,曹操利用满宠和徐晃的故旧关系,策反了徐晃,击败了杨奉,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也可以说是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有利的政治地位,这也就是
后来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说的“北让曹操占天时”。
可是,因为赵弘的穿越,历史在这里开了个小差,因为徐晃先结识了赵弘,也就不愿意再跟着杨奉混下去了,所以就来投靠了赵弘。在寿春城的府衙大堂中间生着一堆熊熊烈火,火苗上蹿下跳,将赵弘与于会的每个将佐的脸上都烤得红彤彤的。赵弘首先发话,问道:“兄弟们,朝廷或许马上要出大事了
,你们说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啊?”
赵弘当然不能直白的告诉众将马上会发生三国史上重要的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战,如果他这样说,众位问他怎么知道的,他将无法自圆其说。
刘石问道:“朝廷出甚大事?”
赵弘看了一眼徐晃道:“可能是官军之间要自相残杀了。”
刘石道:“这样最好!让官军们去自相残杀,咱们也正好休息休息。”
黑山问道:“渠帅,你如何料定官军之间会出自相残杀的大事呢?”赵弘道:“公明将军来说,凉州刺史董卓进了京城,废立皇帝,这必然引起天下的州牧刺史不满,如今这些州牧刺史们手里都掌握着人马,谁不想称王称帝啊?他们想称王称帝,那就必须得先让这个大汉朝廷亡了才行?怎么样让他亡呢?如今董卓废立,他们必然打着清君侧的名义攻打董卓。这些州牧刺史们看似在攻打董卓,其实在是挑战
汉廷的权威,我敢断言,如果董卓胜了,汉廷立刻灭亡;如果这些州牧刺史胜了,接下来会有更大的自相火并;如果打个平手,谁也吃不掉谁,那汉廷从此便名存实亡!”
黄龙听了赵弘的预测,微微的有些兴奋,道:“渠帅所言甚是有理,官军自相残杀之日,正是我黄巾军北上青徐,或者是南下江东,或者西入关中的大好时机啊!”
“不!”甘宁微微摇头道:“黄龙兄弟,官军刚刚开始自相残杀的时候,我军不应当有任何举动,宜按兵不动为上。”黄龙问道:“甘将军,官军自相残杀,我军按兵不动,这不是眼睁睁的坐视大好的机会溜走吗?”
第0058章 积极备战
甘宁道:“黄将军,甘某说的是官军刚刚开始自相残杀的是时候我军宜按兵不动。因为刚刚开始的时候,无论是董卓还是那些州牧刺史,他们都是兵精粮足,我们现在大展拳脚,要是官军合力向我军杀来,如何是好?所以,我军现在应该是收集粮草,训练人马,不要引起官军的主意,让他们安心自相残杀,待他们自相残杀的尸横遍野,粮
草耗尽的时候,我军再冲杀出来,他们就算想合力对付我们,恐怕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赵弘问众将道:“你们觉得兴霸的建议如何啊?”
众将都不说话。
“黄将军,王将军,你们怎么不说话啊?”赵弘问一直默不作声的黄忠和王威。
王威道:“甘兴霸的法子确实不错,可是显得有些怯弱……”
“对了!”刘石叫道:“咱也是这样觉得的,要杀就堂堂正正的杀一场,偷偷摸摸,不像个好汉!”
赵弘横了一眼王威,阴沉沉的说道:“既然王将军说赵某怯弱,那赵某就怯弱一回,只是希望王将军不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惦记着盆里的。”王威知道甘宁的计策确实是条妙计,如果真的这样行事的话,这伙黄巾贼寇必然会实力大增。可是他也不是故意的,他只是做官做得久了,下意识的还站在朝廷一边,角
色还没有转变过来,他却忘了,他现在也是个黄巾贼寇。
王威忙道:“主公恕罪,末将绝无……绝无恶意……”
“黄将军,你觉得呢?”赵弘又问黄忠。
黄忠道:“甘将军所言确实是妙计!”
赵弘知道黄忠和王威不会再说实话,转而问徐晃。徐晃思索良久道:“甘将军说得端的有理,但是只是收集粮草,训练人马还不够,还需要督促百姓开了春就开始耕作,不要误了农时,官军如果火并上个一年半载,那我军
就兵精粮足了,到时候再行出击,无往而不胜!”
“对对对!”赵弘笑道:“公明将军提醒的是!甘宁、徐晃!”
甘宁、徐晃起身道:“末将在!”
赵弘面色严肃道:“黄巾死骑乃我黄巾大军的尖刀所在,我现在将黄巾死骑全部交给你们二位,往你们二位务必将黄巾死骑操练精熟,尖刀出鞘,必须所向无敌!”
甘宁、徐晃齐道:“末将遵命!”
“黄忠、廖化、王威、黑山听令!”
黄忠、廖化、王威、黑山齐道:“末将(属下)在!”黄忠、王威自称“末将”;廖化、黑山自称“属下”。
“黄巾死骑以外的八千骑兵全部交给你们,日夜操练,不得懈怠!”
“末将(属下)遵命!”
“黄龙!”
“属下在!”
“加固城防,多备滚木垒石,强弓硬弩猛火油,随时听候调用!”
“属下遵命!”
¡°ÓÚØµ¸ù£¡¡±
“属下在!”
“你负责打探军情,时时注意官军的动向。”
“属下遵命!”
“刘石、周仓、裴元绍、杜远!”
“属下在!”
“三万步兵弓箭手就交给你们操练,但有操练不熟者,老子唯你们是问!”
“属下遵命!”一大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在这个都愿意在被子里多待片刻的时节里,虽然昨天晚上又和刘钰折腾到了半夜,但是赵弘还是强打起精神,从床上起来了,因为他是全军主帅,他不得不起个好的表率作用,特别是在这个“危急存亡之秋”的时候。别看现在赵弘的黄巾军,如果加起汝南的人马,真的有百万之众也有五十万,可是这百万之
众真真能上战场的只有这三万多的人马,其他都是百姓,厮杀的时候顺风顺水,那自然是一拥而上;可是要是逆风,做鸟兽散也就是一个早上,或者是一个晚上的事。
三国时代的名将比如曹操、孙策都还没有较量过,自己到底是不是他们的对手,那还有待事实来检验,所以赵弘不敢马虎半分。
赵弘领着亲兵出来巡视各军的操练情况,他到南门外的校场的时候正好看见一队步兵在操练长枪。俗话说枪为诸兵之王,这是因为枪是长武器,而枪法又变化多端。士兵会用长武器,一跃而前,敌人在二丈以内,即令用较短的木杆枪,也可将其杀伤。更兼枪法变化多端,对于各种武器如棍、剑、叉、铲、鞭、锏、戟、双刀、单刀、大刀、盾牌,都有破法。但长枪也有弱点。如遇劫营、巷战、争夺城门、攀登城、寨,长武器就不如短
武器,在这些场合,刀、剑、鞭、棒最为得手。赵弘也走近去看了一阵。对负责操练的刘石道:“刘大哥,不仅要让兄弟们操练长枪,还要让兄弟们操练精熟一种短兵器,两军对阵一开始是弓箭,然后是长枪,真的是混
战起来,短兵器比长枪好使。”“这个还用你说?”刘石虽然从心底里已经服了赵弘,但是他却不愿意流露出来。对于刘石的这种心里状态,赵弘是清楚的,所以也不放在心上。只听刘石又瞪着一双怪眼
道:“那周仓擅长使刀,那在那边——”刘石将手往更南边的地方一指道:“周仓领着一部分兄弟在那边练刀法。”
赵弘问道:“上回咱们的阵法在和荆州军厮杀的时候初见功效,你这枪兵在全阵的最前排,一定要操练精熟了。”
“放心放心,”刘石显得不耐烦的道:“操练不熟,咱把脑袋剁下来给你当夜壶用!”
“哈哈!”赵弘笑道:“我可用不着你这么大的夜壶!”赵弘又往南走了一阵,果然看见周仓正在亲自给两三千人的步兵演练刀法。周仓和刘石不同,与刘石可以插科打诨,通娘骂老子,但是周仓却不能这样。根据赵弘穿越来的临阵经验,弟兄们如果手执长枪,纵然练得不熟,也很有用;如果手执短武器,用得不熟,和徒手相搏差不多。赵弘没有说话,看了一阵,便领着亲兵们扬长而去。
第0059章 黄金机遇期
赵弘视察了各个操练的校场以后,又去看了春耕的百姓。如今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兴奋的不能自已,虽然也要上税,还要给黄巾军种共耕田,但是黄巾军的税赋是十取其四——并且黄巾军特别向百姓说明,如今十取其四,是因为官军时时要来征讨围剿,等覆灭了刘汉王朝,建立了新朝,天下太平了,税赋将会降低。所谓的共耕田其实也不是完全只望着百姓去耕种,而是由黄巾军的后备兵力负责耕种,只有在战事频繁,所有的壮劳力都出去厮杀了以后,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得由百姓
来共同耕种,以供给黄巾军军粮。有句话黄巾军虽然没有说,但是所有的老百姓都知道,一旦黄巾军被朝廷剿灭了,他们不仅到手的土地没有了,这些分了地的人,恐怕都得成为朝廷的刀下之鬼,给黄巾
军陪葬。视察完了各军的操练情况以后,赵弘回到府衙,看着案头堆得如小山一般的竹简头皮发麻,这些都是寿春周遭县城送来的当地的民情和征收粮食的情况,这些竹简给谁,
谁也处理不了,就是给他赵弘,他赵弘也处理不了啊,他连东汉的字都没有认全乎,他怎么处理这些公文?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必须找些识文断字的文人来帮着他处理这些政务。这找文人入伙可是比找武将要难得多,他赵弘一路杀过来,投靠的武将不少,有锦帆贼甘宁,有同是
黄巾军的徐晃、廖化、周仓,也有官军将领出生的黄忠、王威,可是就是没有一个文人,哪怕是一个识字的人也没有。看来历代农民起义没有一次成功是有道理——或许有人会和鄙人争论,起码有两次,一次是秦末的刘邦,一次是元末的朱元璋,他们都建立的政权,怎么能说没有一次成
功呢?其实不然,刘邦和朱元璋能够建立政权,那并不是农民的胜利,那都是和世家大族地主阶级达成了妥协的结果。比如朱元璋的队伍中的刘伯温,这刘伯温号称前知五百年
,后知五百载,那为什么一开始他不愿意给朱元璋效力呢?刘伯温不愿意为朱元璋效力的原因说得冠冕当皇一些,是不愿意和贼寇为伍,说得直白一点,刘伯温心里清楚得很,朱元璋的人马就是冲着他的土地和钱财来的,谁愿意
将自己碗里的肉被人夺走?
那后来为什么又答应了?第一,是朱元璋把刀架到了他的脖子上,不为他朱元璋效力,就杀刘伯温一家;第二,同时朱元璋又答应了他们在朱元璋建立新朝里面他刘伯温可以继续做地主,可以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