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好,是条汉子!”赵弘竖起大拇指道:“那你说说,我们为什么叫黄巾贼寇?”
那汉军兵士道:“因为你们的贼首张角煽动民心的时候说: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所以你们叫黄巾贼寇。”
赵弘听后,问台下的两万多俘虏们道:“你们说他说的对不对?”
俘虏们又一次鸦雀无声。
“来人!”就这一声喊,在场所有的人都觉得空气都仿佛凝固了一般:黄巾贼寇,终究是贼性难改,要杀人了!
第0036章 【创建和谐家园】
那个抱着酒坛子的黄巾军兵士上来,低声对那汉军兵士道:“你说错了……”
“你不能告诉他正确答案!”赵弘断喝道:“给他倒三碗酒,让他给老子一口气干了!”
那汉军兵士从来没有一次喝过这许多的酒,看了看满满的三碗酒,面带怯色的问赵弘道:“你……你不是想醉死俺吧……”
“什么?你大声点说?”赵弘故作听不见。
“你是不是想醉死俺?”
“再大声些。”
“你是不是想醉死俺?”那汉军兵士已经是扯着喉咙在叫了。
他叫声刚落,立刻引来了台下的一片哄堂大笑。
赵弘看着那汉军兵士问道:“你知道大家伙为什么笑话你吗?”
那汉军兵士点了点头。
赵弘又问台下的汉军兵士们道:“你们知道老子为什么要他连干三碗酒吗?”
“知道!”
“知道!”
“知道!”
……
万人齐呼,声震原野。
赵弘又对那汉军兵士道:“你的弟兄们都知道了,那你就喝了吧。”
那汉军兵士闭眼咬牙,将三碗酒一饮而尽。
三碗杜康酒下肚,那汉军兵士身子开始不自觉的晃动。
赵弘问道:“你能自己下台去吗?”
“能……”那汉军兵士说话舌头都开始打弹,刚走两步,一个踉跄,摔倒在地。赵弘急忙过去,将那汉军兵士搀扶起来,道:“来人,将这兄弟扶下去。”当两个黄巾军兵士将那汉军兵士扶下台以后,赵弘朗声对台下的汉军兵士们道:“众位兄弟听着,谁答得上来,赏黄金一锭,答不上来,或者是答错了,罚杜康酒三碗。还
有谁敢来?”
“俺来!”又一个汉军兵士自告奋勇。
赵弘道:“老规矩,有话上台来说。”
又一个汉军兵士走上台来,只是看着赵弘。
“看我做什么?你只说你的答案便是。”
那汉军兵士道:“不是上得台来便有一碗杜康酒吃吗?”“你想多了吧!”赵弘笑道:“方才那位兄弟上台来就有杜康酒吃,那是因为他有种,他是第一个上台来回答问题的,你这第二个不算。当然,如果你现在说你答不上来,我
Á¢ÂíÒ²¸øÄãÁ¬³ÔÈýÍ룬ֻÊÇÕâÒ»¶§»Æ½ð£¬ÄÇÄã¿É¾Í±ðÏëÁË¡£¡±
那汉军兵士清了清喉咙,高声道:“黄巾贼寇之所以被称之为黄巾贼寇,那是因为他们的头上都裹着一块黄布,所以叫黄巾贼寇。”
赵弘瘪了瘪嘴道:“来人,上酒。”
“我也错了?”
“当然错了!”赵弘道:“你不错我能给酒你吃?”
“那……那你说说。你们为什么被称之为黄巾贼寇?”
赵弘扫视所有的汉军俘虏,问道:“你们还有谁愿意上来回答的,我这里的杜康酒可是不多了。”
所有的俘虏都看着赵弘,没有一个人说话。赵弘道:“既然没人回答了,那我就来告诉你们答案吧。黄巾是什么?黄色的头巾,这个黄色是什么颜色?是土地的颜色,我们这些所谓的黄巾贼寇其实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庄稼人,只因为家里的地都被豪门大族给兼并了,没了活路,才起兵造反的。我想问问,你们这些汉军兵士有几个在穿上甲胄以前不是庄稼人?有几个家里的田地没
有给豪门大族兼并过?黄巾是什么?黄巾就是咱们庄稼人的颜色!”说到这里,赵弘已然是义愤填膺,神色具厉。
台下的汉军俘虏们也个个听得聚精会神,缓缓颔首。赵弘接着道:“不错!老子们就是贼寇,黄巾贼寇只抢豪门大族,只杀贪官污吏!他妈的,凭什么地是老子们种,布是老子们织,反过来老子们还要吃不饱,穿不暖,卖儿
卖女,你们说说,他妈的,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道理,这是不是苍天已死!”
“苍天已死!”在场的黄巾军兵士齐声高唱。
有的汉军兵士竟然也跟着一起唱,只是唱得声音十分微弱而已。因为唱了这个,那就等于是自己也是黄巾贼寇了。
赵弘又道:“有没有人知道陈胜吴广的?”
“俺知道。”
“俺听了一些。”
“他们也是贼寇……”
……赵弘用手做了一个压一压的手势,待俘虏们安静以后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是在豪门大族的眼里,那就是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就只能打洞。他们当官的世世代代当官,老子当了官,儿子还要当官,儿子当了官,孙子还要当官,可是你们呢?你们就只能老子种地侍候他们,老子死了,儿子接着种地侍候他们,儿子死了,孙子
接着种地侍候他们,世世代代给他们这些豪门大族当牛做马,为奴为婢,你们愿意吗?你们甘心吗?你们心甘情愿世世代代给别人当牛做马吗?”
此话一出,顿时全场所有俘虏的情绪被推向了顶点,齐声高呼:“不愿意!不愿意!不愿意!”
“那怎么办?”赵弘炯炯有神的双眸瞪着所有的俘虏。
“造反!”
“杀尽豪门大族!”
“杀进洛阳城,推翻狗皇帝!”
……
当俘虏们激愤的情绪微微稳定了以后,赵弘问道:“你们这儿有没有寿春本地人?”
“有!”
“俺就是!”
“好!”赵弘道:“寿春本地人都站出来!”
“哗哗哗” 一阵凌乱的脚步声,两万多俘虏中一下子走出了一万一两千人。
赵弘道:“如今寿春城已经是我们黄巾贼寇的天下了,三天以后,你们寿春本地人都领着自己的家人,来府衙门前,准备分地!”
“分地?”
“分何地?”
“如何分?”
……
议论纷纷。
赵弘笑骂道:“你们也是够他妈的笨的!分地就是分寿春豪门大族的地,将他们的土地,全部分给你们自己,从今往后,你们就是所分得的田地的真正主人了!”
此话一出,全场俘虏顿时再次鸦雀无声。分地,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是数千年以来所有的庄稼人梦寐以求而又不敢想的,可是如今这个黄巾贼寇竟然要将豪门大族的土地分给他们,真乎?梦乎?
第0037章 打土豪分田地
这天一大早上,天刚蒙蒙亮的时候,寿春城里的锣鼓就被敲得震天价的响,把全城的百姓都弄醒了。百姓们都走出家门,来到街上,相互打听询问发生了什么事,这时,一个黄巾军兵士走过来说道:“快到城外去,咱们黄巾军的头领又要给大家发粮食了。”老百姓一听又要发粮食,那就甭提有多高兴了,有的拿着簸箕,有的拿着米袋,纷
纷往城外跑。果然,在寿春城的四门,赵弘都设立了粮食发放点,每个发放点都有一百名士兵在维持秩序,这样一可以使这次发粮的行动有秩序的进行,另外还可以使那些老头老婆婆领到粮食不会被身强体壮的小伙子抢走。每个粮食发放点还有一个黄巾军战士站在高处滔滔不绝的讲道:“我门大头领已经将满城地主的土地都没收了,其中几个罪恶深重
,身上有人命官司的地主明天一早就要在西街菜市口开刀问斩,我们头领准备把地主的财产、土地都分给大伙,今后大伙就不愁没饭吃了。”
一个七十多岁,须发皆白的老头步履蹒跚的走到那个演讲的兵士的面前道:“你们大头领真的发土地给俺们?”
“真的,您老不信就往这里看,这是俺们头领新近制定的土地法。”一棵大树上贴着白健亲自制定的《土地法》。
“老汉不识字……”
“那我给您老读读。”接着,那个兵士扯开喉咙将《土地法》从头到尾的念了一遍:“《黄巾军土地法》,这是题目,后面的您老听得真切了。第一、按寿春城内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凡城中百姓,无分男女老幼,一律平等,各拥一份土地;第二、以乡为单位分配,以免宗族势力干预;第三、以原耕地为基础,肥瘦搭配;第四、地主土豪,原产没收归公后,亦平等分配一份土地;第五、寿春籍黄巾军将士,皆平等分配一分
土地;另设黄巾军公田,由村民共耕,收获后作义军军粮。在那兵士读《黄巾军土地法》的时候,本来十分嘈杂的粮食发放点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因为这是关系到每一个寿春百姓切身利益的事,所以每一个人,无论男女老少都侧
耳细听。其实这个所谓的《黄巾军土地法》并非赵弘首创,而是开国领袖在江西苏区所定的土地法。在地主土豪统治天下的时代,特别是大量的土地被地主兼并之后,成千上万的百姓没有活路,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起义。打出来的口号也是五花八门,陈胜吴广的口号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黄巾起义的口号是“黄天当立。”;黄巢起义的口号是“天补均平!”;元朝末年红巾军起义的口号是“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李自成起义的口号是“吃他娘,穿他娘,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起义的时候兵强
马壮,山呼海啸,轰轰烈烈,可是没有一个喊出了涉及到土地所有制度的口号,这也是他们最后哪怕拥兵十万百万,却也最终难逃失败的重要原因。
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和中华民国的孙中山虽然都提出过平均地权,让耕者有其田的口号,可是他们都没有真正做到让耕者有其田,虽然建立的政权,可是都是短命的政权。
赵弘在这个时候颁布《黄巾军土地法》,实在是祭出了造反的大杀器。
当那个老头听完了《黄巾军土地法》以后,仰天长叹道:“看来这苍天真的已经死了,黄天当立啊!”第二天的一大早上,天还没有亮,寿春城最是热闹的西街菜市口就站满了老百姓。当第一缕阳光艰难的射透云层,照到大地上来的时候,百姓们见到六个兵士押着三个地
主来到,每个地主的背后都插亡命旗,被拥推到刑场。在距离围观百姓不远的地方,正在将地主们的地亩田册、霸买的奴仆【创建和谐家园】文约等等,烧成一堆大火,纸灰飞扬。百姓围观得拥挤不透,个个称快,有不少人激动得流下了
热泪。从寿春城的西街到刑场,街道上都站满了百姓。刑场上,每隔五步站一步兵,不让百姓挤近监斩台和台前的一片空场;刑场外圈,在拥拥挤挤的人群背后,每隔十来步站
一个骑兵。监斩台的两边和背后,整整齐齐地站立着一层步兵、一层骑兵,步内骑外,肃静无声。这三个地主寿春城的百姓都认识,都是刘繇的亲戚,一个是刘繇的亲兄长,一个是刘繇的堂弟,还有一个是刘繇夫人的亲弟。端的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啊,寿春城下辖的六十万亩土地,刘繇和他的这三个亲戚,四家人就占去了五十多万亩。寿春是座大城,人口四十三万,可是这一万百姓却只有不到十万亩的土地,每年收租子的时候,几
乎整个寿春城的百姓都要给这四家人磕头,逼死人命,那更是稀松平常,就是一家人一夜之间被逼得服毒死绝,也不稀奇。站在犯人左边的刀斧手用左手将犯人的发髻一提,同时喝道:“跪好!”说时迟,那时快,人们只看见阳光下三道白光一闪,三个地主的头颅飞落地上,三股鲜血迸出三尺
以外。从刑场到城头,看斩的百姓们迸发出震天动地的齐声喝彩:
“好!!”三个担任行刑的这个刀斧手一齐向前两步,各自弯腰提起来被自己砍下的人头,走向监斩台去。遵照赵弘的命令,将三颗头颅带到寿春西门的城门口,悬挂在城门之上,
这即古人所说的“枭首示众”。两万汉军俘虏见到了这一幕,除了极少数,不到一百多人,执意要回家以外。既然只是极少数,赵弘也就大方一回,根据回家路途的远近,发给路费,并且赵弘还组织愿意加入黄巾军的汉军给这些要走的汉军兵士进行了一个欢送会。在欢送那些要走的汉军兵士的欢送会上,所有的人都流泪,甚至有十几个原本要走的,最后竟然改变了主
意,又留了下来。赵弘也被这种热烈的气氛做感染了,他拉着一个要走的汉军兵士的手道:“兄弟,要回家去也是正当的,如果在家里有什么不如意的,你随时可以回来,我们黄巾军的大门
永远对兄弟们开着!”那汉军兵士一把跪在赵弘的面前,堂堂七尺男儿,哭得跟个孩子似的道:“赵头领,赵头领,俺只回去看看爹娘,看了爹娘,俺就领着爹娘来寻赵头领,跟着赵头领,跟着黄巾军,一起打天下!”
第0038章 黄邵做媒
赵弘在寿春分了田地以后,没有在寿春再次征兵,因为有了两万官军的降军加入,赵弘麾下的黄巾军就有了三万多人,兵不在多,只在将帅的调遣;另外,兵马多了,消
耗的钱粮也就多了,对于现在只有寿春这一座城池的赵弘来说,还不适合多养兵马。
三万多人,只要操练的精熟了,对抗汝南城中的那四个废物的五十万大军是绰绰有余的。
当然,对于城中的百姓他还是进行了和他留在汝南的十万百姓一样的编组,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如果寿春城守不住的话,他可以如臂使指一般的,领着百姓们撤离寿春。别以为《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携民渡江是有多么的爱护老百姓,在这些军阀的眼中,人口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战略资源岂能留给敌人?再者说来,曹操是要成就一番
王霸之业的,他进了新野就会将城中的百姓杀光吗?恐怕不会。当然不可否认,曹操确实有屠城的记录,但那只要集中在他事业的早期,南下荆州的曹操,席卷江南,在曹操看来,那是他一统天下的重要一步,他邀买人心还来不及,
怎么会屠杀百姓呢?但是刘备为了坚壁清野,一把火将新野烧了,然后裹挟着百姓南逃,美其名曰:携民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