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袁家我做主》-第1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二哥,别装了,咱们的身份已然被他猜着了。”

        张颌顿时满头黑线。

        袁尚眼珠子一转,心中已是差不多寻思过味来。

        抬手一指自己的鼻子,袁尚笑着问邓县宰道:“他若是关羽,那你再猜猜我又是谁?”

        邓县宰接连识破了“张飞”,“关羽”的真实身份,自信心空前大涨,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刻。

        但见他大袖一挥,掐着指头,在正厅间度着步子,好似有经天纬地之才,鬼神难测之术的谋主军师一样,飘飘然的开口出言说到。

        “适才阁下进得县衙,我观阁下剑眉英目,器宇不凡,本以为阁下乃刘豫州本人是也,近处观之,却见阁下却又过于太轻,年齿竟似不足双十,故猜测绝非刘豫州本人,可阁下竟能与关张并列,身份必是超然,可又久闻刘豫州膝下无子……”

        说到这里,却见邓县宰度步到书案之前,抬头拿起书案上平日扇风用的羽扇,仿佛一代风流军师,遥遥的一指袁尚,点题道:“阁下,莫不是刘豫州的什么亲戚,也是汉室宗亲乎?”

        整个县衙厅堂之内,顿时鸦雀无声。

        袁尚,张颌,高览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背着单手,举着羽扇,好似在指点江山一般的邓县宰,顿时哑口无言。

        过了良久之后……

        袁尚率先回过神来,轻声的咳嗽了一下,点头道:“天下之大,英雄何其多也!真是想不到,区区一个百里小县竟然也有这般英才,我这么低调的身份,居然都让他识破了……”

        张颌被邓县宰的自做聪明弄得说不出话来,高览则是紧咬嘴唇,生怕一个憋不住就会乐喷出来。

        “不过嘛……”

        袁尚抬头看了看摇着羽扇,得瑟的厉害邓县宰,道:“这么厉害的妙人,万一以后被曹操给重用了,那还得了?还是乘早除掉为上。”

        邓县宰的羽扇顿时不摇了。

        “来人啊,把这位英才带下去烹了,一个渣都不要给曹操留下。”

        邓县宰手中的羽扇顿时掉落在地上,“啪”的一声跪倒在地上。

        “将军,在下冤枉啊!”

        袁尚呵呵笑道:“冤枉什么,你可是鬼神难测的英才啊!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算命大仙呢,这可是经过我亲眼证实的。”

        邓县宰哭的梨花带雨,我见犹怜:“可那都在下是蒙的啊。”

        “蒙都蒙的这么准,那就更是留你不得了……来人啊,拖下去,拖下去!”

        在一阵嚎啕大哭中,邓县宰被一众袁军士卒连拉带扯的给拽出了县衙,站在院中的县衙干吏们一个个都是吓得脸色煞白,心下各个暗自唏嘘。

        谁说刘备军全是仁义之师,这不也是说杀人就杀人吗?

        不过仔细寻思寻思,好像是也不能把事全赖到人家刘备军身上,那邓县宰纯粹也是自己个找死,你说你闲的没事臭显摆啥?

        瞅刚才给他能的,换成我,我也杀。

        看着邓昶被拖了出去,张颌随即低声对袁尚道:“三公子,这糊涂县宰,咱们当真要杀吗?”

        袁尚笑着摇了摇头,道:“不用,我那是逗着他玩的,一会把他和他的家眷悄悄的带到军营里安顿,走的时候一并带上,我这是杀鸡给猴看的,让这些县衙的官吏们老实一些,别起什么歪歪心思,顺便把咱们是刘关张的事实给坐定下来。”

        张颌闻言点头,随即转身安排去了。

        袁尚却是走出正厅,对着院子里的官吏们笑道:“你们不用害怕,本将今日来此,只为征粮,不乱杀人,只要你们听话,自然不会害了尔等性命!”

        县衙官吏闻言一个个急忙点头称是。

        袁尚闻言点头,道:“本将与关张二位将军得刘豫州之命,领衣带诏令,奉旨来此吃饭,我麾下有五千人马,舟车劳顿,你们去安排人手,生锅造饭,准备五千个人的伙食,另外再预备好十天的口粮,不得耽误,若有迁延,便是违抗天子旨意,下场有如……有如……有如适才那英才县宰一般!”

        县衙众官吏闻言不由有些发懵。

        天子圣旨?奉衣带诏吃饭?

        “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

        “诺!”

        ……

        没过多久,南顿县城的各处营点,包括县衙正厅,都开始引燃柴火,搭建篝火,架起了食鼎,鼎上飘起了白色的煮水之烟。煮米煮菜煮肉的香味混在一起,一点点的铺开在了全城。

        饿了许久的袁军将士们分堆围在篝火边,一双双的眼睛都泛着绿幽幽的诡异光芒,看着食鼎中蒸煮的白米青菜熟肉,使劲的吞着口水。

        鼎内的食物刚一煮好,便见众人一拥而上,或抓或夹,或抢或塞,一个个将嘴填的满满的,跟八辈子没见过饭似的,只把准备饭菜的县内官吏们惊得大眼瞪小眼。

        县衙大厅内,袁尚,张颌,高览也没客气,夹着鼎中的猪肉,呼哧呼哧地就往嘴里塞。

        一旁伺候的县衙篆吏们一个个脸色发红,看着袁尚他们的吃相,闻着那香味,喉结动了动,竟也犯了馋瘾。

        袁尚一边吃,一边大点其头:“不错,菜做得很不错,天子会记住你们的功德的,等日后皇叔克复了中原,剿灭了国贼,大汉复国功劳簿上必然会有你们浓重的一笔。”

        高览闻言“噗嗤”一声,一口米饭没憋住差点没喷出来。

      第三十章 红袍贼

        县衙的大院内,袁军将士们敞开了吃,敞开了喝,欢声笑语,其乐融融,各种炽热的气氛以特有的方式在县衙连成了一片。

        连日来的奔袭、劳累与饥饿,此刻终于得到了缓解。

        能够得到彻底无杂质的放松,细细的品味起来,确属人生的一大美事。

        用筷子将一大块肉从鼎中沸腾的热水中夹了出来,轻轻的吹了几下,沾上点食盐,美美的放在嘴里,袁尚无比惬意的仰头感受了一会,心中实在是美不胜收。

        肉啊,肉啊,自从穿越回来之后,有多长时间已是没有感觉到肉的滋味了……

      ¡¡¡¡¶øÇÒÔÚÕâ¸öʱ´ú»¹ÄܳԵ½äÌ»ð¹ø£¬ÀÏÌì¶Ô×Ô¼ºÒ²Ëã²»±¡ÁË¡£

        高览见气氛不错,笑着向袁尚提议道:“今日之宴如此尽兴,人人尽皆饭饱,不妨让将士们高歌一首,聊以做乐,如何?”

        袁尚闻言眼睛顿时一亮,点头道:“好啊,若是将士们有兴致,那就让他们吼两嗓子,也算舒舒筋骨。”

        高览闻言起身,来到县衙院内,对着篝火旁的将士们道:“弟兄们,饭食裹腹尚饱否!”

        袁军将士一个个举着筷子欢呼,声音很齐,很有节奏。

        “饱了!饱了!饱了!”

        “可有气力否?”高览继续大声问道。

        “有!有!有!有!”

        “好!”但见高览猛的一拍大腿,高声道:“既是有了气力,便随本将高歌一曲!可否?”

        话音落实,顿听整个院落内呼喊声震天彻底。

        “唱!唱!唱!唱!”

        只见高览将腰间佩剑拔出,仰天高唱,接着院落中的袁军士卒一个个便纷纷呼喝,热血高涨的诗经篇章,夹带着浓浓的豪情万丈,回荡在整个南顿县的夜空……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听着浑厚的歌声,体悟着浓浓的军旅情怀,袁尚心中不由感慨万千。

        这就是军旅的生活,这就是东汉末的乱世兵将。

        每日都能看到多少尸骨亡魂静静的沉寂。

        每日都会因为战乱失去同胞而使得脸上的泪痕难以风干。

        但灾难带来的阴霾弥漫长空却压不倒兵者不弯的脊梁,他们热血,他们澎湃,他们【创建和谐家园】,他们坚强,他们不屈,他们高昂欢畅。

        袁尚虽然不庆幸他来到了战乱添坟的乱世之秋,但他却庆幸自己能深深的感受这种前世没有机会体悟的军旅之情。

        或许对于一个真正的男人而言,没有上过战场的人生真的是不完整的吧。

        不知为何,此情此景,让袁尚想起了后世的几句名词……

        “站山巅峰顶,八方风云收眼底。听耳际松涛,万家忧乐在心头。”

        长长的舒出一口气,袁尚的嘴角露出了一丝会心的微笑。

        现在的自己,或许真的可以慢慢的融入到这个时代中了。

        就在气氛一片高涨的时候,却见一骑飞马奔至县衙前,斥候匆匆下马,直入正厅,趴在张颌的耳边低声的嘀咕了几句。

        张颌的脸色顿时有些阴沉。

        挥手让那员斥候退下,张颌起身来到袁尚身边,借着满院歌声的掩盖,用旁人听不到的声音对袁尚道:“三公子,有些情况。”

        袁尚从遐想中回过神来,转头看向张颌:“出事了?”

        张颌凝重的点了点头,继续低声说道:“探子回报,城东十五里外,有一支兵马正奔着南顿县奔驰而来,兵马约有数千余,不知来自何处?”

        “兵马?!”

        袁尚闻言,脸色顿时有些发白:“难不成是夏侯渊?这家伙反应竟如此之快,这么快就改道南下了?”

        张颌轻轻的摇了摇头,道:“应该不是,据探子来报,对方的人马虽有一定数量,但却是少有甲胄着身,服饰凌乱,兵器混搭,人马壮少皆有,不像是正规军队,倒有点像是……”

        袁尚眉毛一挑:“贼寇?”

        张颌轻轻点头:“不错!”

        “这倒是有意思了……”

        袁尚笑着站起身来:“在兖州边境的时候,那几个耕田的老农就跟我说过,中原境内多强贼,郡县束手,官府难治,只是不知道这支流寇打的是哪一路的金字招牌?”

        张颌闻言回道:“斥候适才说,虽然不知对方底细,却能看清这支兵马的为首之人乃是身着红衫红袍,头戴束发高冠,坐下一匹赤色战马……”

        “红衣贼!”袁尚恍然而悟,道:“那老农曾言,中原贼寇当中,以黄巾余党司马俱、徐和最为势大,其次是陈兰,梅成,雷绪,昌豨等人最为厉害,再然后便是这去年刚刚冒出来的红袍贼寇闹得最凶,甚至连姓名也不知道。”

        张颌闻言点了点头,道:“三公子,恕末将直言,将士们既然已经饭饱,随身的干粮也已是准备妥当,我等不如尽早离开,早早去往汝南刘备处,犯不上与那红袍贼寇正面冲突,忒也不值。”

        袁尚想了一会,摇头道:“先不着急走,我倒是想认识一下这红袍贼寇,能在曹操的后院混起来而不被收拾的,应该不是个凡人,说不定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张颌闻言道:“对方来势汹汹,只怕是冲着抢掠南顿县钱粮而至,未必会有心思与公子详谈。”

        “所以说,咱们要想个办法,让他愿意跟我谈,比如说……把这贼首生擒了之后,我跟他唠什么,他不都得乖乖听着?”

        张颌双目一眯:“公子打算与贼寇作战?”

        袁尚笑着摇头道:“用不着那么麻烦,我有一个办法,可以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把贼首轻松拿下!”

        ……

        南顿县城外。

        朔风如刀,一支带起漫天沙尘的队伍已是缓缓的逐渐出现在南顿县东门之前……

      ¡¡¡¡¡°ÎØà»¡«¡«£¡¡±

        随着一声人学的狼吼响彻天际,便见这支寇军栗然在南顿县前站住了脚步,一群骑兵纵马横刀,在城下一边狂奔,一边呼喝吼叫。

        奇怪的是,这群骑兵所持的武器与正常骑兵所拿的长枪矛戈不同。

        配备的全部都是马刀与短弓,且以三骑为一聚,九骑为一队。左右奔跑时全然是杂乱无章,肆意疯跑,却隐隐的又有能够相互支援扶持的余地,章法与普通的骑兵完全不同,端得是颇为诡异。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07:2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