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生化狂人》-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她站起了身来,婀娜的身姿步向窗边,抬头远望着天边的云彩,喃喃道:“真想亲眼看看,他驰骋沙场的样子呢……”

        ……

        河间郡,乐成。

        袁绍亲统的数万大军,正驻扎于此,准备趁着界桥之战的余威,北上直取幽州。

        甘陵之战的捷报,以八百里的快马,由邺城送抵了前线大营。

        “真没想到,二公子竟然打了场漂亮的胜仗,看来,我真的要重新审视二公子的实力了。”

        田丰手拿着那份捷报,不住的点头赞许,赶忙前往了中军大帐所在。

        兴冲冲的步入大帐,田丰将那份捷报双手奉上,兴奋道:“主公,好消息啊,二公子在甘陵城挫败了敌军的夜袭,杀伤俘获敌军竟有两千之众呢。”

        袁绍神色微微一震,眼眸中明显闪过一丝惊讶,似乎不敢相信田丰所说。

        他接过捷报,扫了几眼,非但没有表现出欣喜,反而是眉头悄然一凝。

        “哦,知道了。”袁绍只平平淡淡应了一声,将那份捷报,随手丢在了案上。

        袁绍的冷淡态度,如一瓢冷水,泼在了田丰的头上,把他的那份兴奋生生给扑灭大半。

        田丰犹豫了片刻,忍不住道:“主公,二公子难得一场胜利,属下以为,主公当论功行赏,对二公子有所嘉奖,以表彰二公子的功绩才是。”

        “一场小胜而已,有什么可表彰的,反容易让他滋生骄傲。”

        袁绍一口否决了田丰的进言,却指着地图道:“此事不必再说,元皓,咱们还是说一说攻取幽州之事吧。”

        眼见袁绍对袁方之胜,根本就不屑一顾,田丰眉头暗皱,心中替袁方感到不平。

        “主公只因不喜二公子,就赏罚不公,有失风范啊……”田丰心中暗自感叹。

        ……

        甘陵城外,大营。

        袁方翻看着那一封封密报,目光沉静如水,不起一丝的波澜,让人无法看透他心中所想。

      ¡¡¡¡ËûÔÚÚþ³ÇÒ»´ø°²²å×Ų»ÉÙÑÛÏߣ¬ËæÊ±ÁôÐÄ×ÅÚþ³ÇÖеÄÐÎÊÆ£¬½üÈÕÒÔÀ´£¬ÑÛÏßÃÇÒѽ«Úþ³ÇȨ¹óºÍÃñÖÚÃÇ£¬¶ÔÓÚËûÕⳡ´óʤµÄ·´Ó¦£¬²»¶ÏµÄË͵½ÊÖÖС£

        总结起来,大多数人对此反应,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

        大感意外,刮目相看。

        袁方知道,他原先那副懦弱无能的废物形像,在正逐渐瓦解,年少不凡,机智武略的形像,正在人们的心中慢慢形成。

        这些改变,正是袁方想要看到的效果。

        “不知我那位大哥,知道这捷报之后,会是怎样一副爆跳如雷的德性,我想,他此刻八成又在琢磨着,怎么给我使绊子吧……”

        神思之际,郭淮步入了帐中。

        袁方放下了手中密报,淡淡笑道:“伯济呀,你现在跟我一样,可都是邺城人议论的风云人物啊。”

        郭淮一怔,茫然不解袁方话中之意。

        袁方遂是将一份完全一样的捷报,递与了郭淮。

        郭淮心怀着狐疑,接过来细细一看,当他看到捷报的最后时,不禁神色惊变。

        “二公子……这……”

        郭淮惊诧的望向袁方,却是不明白这捷报中,为何会说是他主动献诈降计,诱使刘备出兵偷袭,才成就袁方此功。

        袁方的眼眸中,却闪过一丝诡秘,笑道:“郭伯济,这一回,你总该死心塌的归顺于我袁方了吧。”

        郭淮身形一震,猛然间恍然大悟。

        直到此时,他才明白了袁方写这道捷报的用意。

        这道捷报,与其说是一道捷报,倒不如说是一出离间之计。

        袁方这是要让袁谭误认为,是郭淮背叛了他,才能成就袁方的一场大捷,那么,做为“叛徒”的他,已深为袁谭记恨,除了投奔袁方之外,已别无选择。

        “这个二公子,手段这般了得,当真有枭雄的本事啊……”

        郭淮是心中,又是叹服,又是无奈。

        叹息了许久,郭淮深深的吐了一口气,拱手向袁方道:“二公子的气度和智谋,实在令淮佩服到五体投地,淮甘愿投归二公子名下,为公子赴汤蹈火,再所不辞。”

      第十八章 充实家底

        郭淮终于服了,服于袁方的气度和智谋,更服于袁方的手段。

        对袁方来说,不管你是怎么个服法,只要你肯投靠于我,为我卖命就行了,哪怕是屈服于我的手腕之下。

        “伯济归附,真乃让我如虎添翼啊,来人啊,拿酒来,我要与伯济痛饮千杯,哈哈——”

        郭淮一旦归附,袁方便拿出了豪爽,不惜好酒,开怀的畅饮。

        刚开始时,郭淮心中还有疙瘩,毕竟他算是被袁方“算计”,被迫的归顺。

        但很快,郭淮就被袁方豪爽的气度所感染,那份芥蒂也就悄然销解。

        几杯酒下肚,郭淮拱手道:“二公子如此厚待属下,属下自当知恩图报,属下有几句进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袁方一摆手,豪然笑道:“有话就说,我就喜欢听你们说真话。”

        “今公子大败刘备,公孙瓒收到消息后,一定会增兵平原进行反击,今以我们的兵力,倘若敌军以优势兵力,正面发动进攻,于我们就会很不利。”

        郭淮分析了一番形势,最后道:“所以属下以为,公子当尽快向主公请求增兵,加强我军实力,以应对敌军的反扑。”

        郭淮一番话,让袁方冷静了下来。

        平心而论,刘备的实力是在自己之上的,先前的那场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刘备中了自己的计策。

        诚如郭淮所言,若公孙瓒给刘备增兵,令刘备兵出平原,正面发起进攻,自己仅凭手头五千人的兵力,确实还不好进行正面对抗。

        “这个郭淮,的确有些谋略见识,刚一归附就给我献上了有用的进言,看来我费了一番功夫收揽他,倒也是物有所值……”

        深思片刻,袁方点头赞道:“伯济所言极是,我这就修书一封,去向父亲请功增兵。”

        袁方不但采纳了郭淮的进言,还叫郭淮为他代笔,修书一封给袁绍。

        袁方这么做,一来是因为自己是穿越者,于书法文采什么,的确非是擅长,二来也是要考较一下郭淮的文略。

        郭淮却是暗暗吃惊,没想到袁方用人,竟这般信任不疑,自己方才归附,袁方不但采纳自己的进言,还让自己代笔修书给袁绍。

        这份用人不疑的气度,着实令郭淮感到受宠若惊。

        “二公子的气度,袁谭和袁熙与之相比,真是逊色许多呀……”

        郭淮心在赞叹,却是不假思索,很快就写好了一书。

        袁方细细一审视,却见郭淮这封书信,斟字琢句,文思缜密,写得着实不错。

        袁方知历史上的郭淮,文滔武略都相当出众,文能为一方刺史,养民安境,武能与蜀汉交战,屡战屡胜。

        今听了郭淮的进言,再看郭淮的文采,袁方才知史载非虚,这个郭淮的确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

        “这个郭淮,收得真是值了。”

        袁方心满意足,当即派人将这封请功书信,以八百里的快骑,送往了北线大营给袁绍。

        只是,袁方的这道请功请增兵的文书,送出去之后,却如石沉大海一般,就此没了音讯。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青州方面的细作传回情报,果然如郭淮推测的那样,公孙瓒开始向平原一线,给刘备增兵。

        有了公孙瓒的援兵,刘备渐渐舔好了甘陵一败的伤疤,开始磨刀霍霍,酝酿着对清河国展开大举的进攻。

        袁方一面抓紧练兵,一面连修数道文书,向袁绍请求增兵。

        在袁方的再三催促之下,袁绍才不耐烦的做出回应,以跟公孙瓒主力大战在即,无暇分后为理由,拒绝了袁方的增兵请求,叫袁方自己想办法,无论如何也要挡住敌军从青州发动的进攻。

        啪!

        袁方将袁绍的回复扔在了案上,冷哼道:“我的这位父亲大人,还真是偏心,生怕我再打出胜仗,死也不肯给我增一个兵。”

        左右郝昭、朱灵等部将,皆也面露愠色,对于袁绍拒不增兵之举,颇为不满。

        “北大营方面,那些幕僚们都有什么反应?”袁方目光转向了袁贵。

        袁贵道:“禀公子,据咱们在大营的眼线打听,是辛评和许攸二人,主张不给咱们增兵,只有田丰劝说主公给咱们增兵,其余人的那些文臣武将们,都保持沉默。”

        “怪不得,原来又是袁谭在暗中使坏。”袁方冷笑道。

        辛评、许攸二人,和那个郭图一样,都是汝颍士人,这一派的人马,多跟袁谭关系密切,甚至许多人都被袁谭暗中引为心腹。

        袁绍北攻幽州,郭图虽留守邺城,但辛评和许攸却随军为参谋,此二人早年就是袁绍亲信,在袁绍那里说话极有分量。

        袁方猜想,这必是袁谭暗中支会了辛许二人,令他们劝说袁绍,拒不给自己增兵。

        “清河国若有失,主公的侧翼就会受到威胁,大公子全然不以大局为顾,实在是……”

        郭淮摇头叹息,对袁谭这位旧主,深为的失望。

        “二公子,我们现在该怎么办?”朱灵语气凝重问道。

        众将的目光,都望向了袁方,等着袁方拿主意。

        袁方手摸着下巴,沉吟许久,淡淡道:“看来我必须亲往一趟北线,说服父亲给我们增兵。”

        其实袁方相信,以自己现在的实力,就算刘备得到了援兵,前来大举进兵,他也有把握守住青河国,耗到刘备无奈退兵为止。

        但那样的话,就算最后逼退了刘备,自己势必也会折损不少兵马,耗损许多钱粮。

        袁方不似袁熙家底丰厚,钱粮和兵马他可消耗不起。

        而且,袁方名为袁绍取青州,实际上是在为自己打地盘,自然是能从袁绍那里,“骗”取越多的兵马越好。

        思来想去,袁方决定去一趟北线大营,看看能不能从袁绍手里,抠出点兵马来。

        主意打定,袁绍则交待郝昭、朱灵和郭淮三将,严守城池和营盘,等待自己归来。

        袁方则当天出营,带着袁贵等数十名亲军,星夜兼程的赶往乐成方向。

        乐成距甘陵城三百余里,袁方一行策马疾行,不一日就进行入到河间郡境内。

        抬头看一眼日头,黄昏已近,袁方便率众前往最近的弓高城,休息一晚,待明早再出兵赶往乐成大营。

        举目远望,弓高城南门已映入眼帘,袁方放慢了速度,缓缓的步入城门。

        官道上零零散散十几个路人,都在匆匆的望北,想赶在天黑城门关闭前,进入弓高城过夜。

        却唯有两个身影,逆着大流,向南而行。

        那二人走在大道上,显得与众人格格不入,不禁吸引了袁方的目光。

        目光扫去,只见一名书僮模样的小子,牵着一匹黑毛驴,毛驴的脖子上,悬挂着两只酒葫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