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6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我等的探马倒成给别人报讯的了!”刘辩眉头微微拧起,扭头对一旁的周仓说道:“请军师与赵将军来我房中。”

        “诺!”周仓应了一声,朝一名兵士摆了摆手,那名兵士转身朝徐庶居住的房间跑去,他又向一只脚已进了陶虎家的刘辩问道:“此人如何处置?”

        刘辩头也没回,径直走进了屋内,只给周仓丢下了一句话:“杀了之后将他们好好掩埋!”

        招供了实情的汉子本以为可以不死,当刘辩说出要杀的时候,他愣了一下,正要开口求饶,一名兵士已经走到他面前,伸手揪着他的发髻,将长剑朝他颈子上一剌。

        可怜那汉子满心期待着能够活下去,却没想在招供之后,竟还是难逃一死!

        颈子里喷涌着鲜血,那汉子双目圆瞪,在扭着他的两名兵士放手后,满心不甘的栽倒下去。

        刘辩杀了董卓军的探马,在离陶家庄十多里外的山林中,陶虎与几个村民正蹲在一片密林中,凑在一起谋划着什么。

        “附近村落尽遭贼军劫掠,村民全被掠走,尽管我等极力营救,也只凑得三百多丁壮!”蹲在陶虎身旁的一个汉子眉头紧紧的皱着,看着陶虎对他说道:“方才前去探查的兄弟带回消息,牛辅共计带了两千兵马,他们兵精粮足,而我等尽是老弱,着实无力一战啊!”

        听着那汉子的话,陶虎同样紧锁着眉头,沉吟了片刻,才对身旁的几个汉子说道:“当日先生教过我等,人活着,就要挺直了腰杆活下去!若是被人当狗一样驱使,还不如死了干净!”

        “陶虎哥说的对!”围在身旁的另外几个汉子纷纷点着头,附和着陶虎的话。

        几个汉子附和过陶虎,提出牛辅兵多的汉子又抬手指向陶家庄的方向说道:“陶家庄内还驻扎着一路人马,虽不清楚是谁的麾下,却也可能是董卓老贼派来抓人的队伍!我等杀了如此多的官兵,恐怕是绝无活命的道理!”

        “你怕?”陶虎扭过头,瞥了那汉子一眼,没好气的对他说道:“若是怕,你尽可离去,向牛辅投降,或许他不会杀你,只是押你前往长安!”

        “从杀官兵的那天开始,就不再怕了!”那汉子苦笑了一下,扭过头朝身后的密林看了一眼说道:“我等死便死了,可几个村子还都有着老人和妇孺,他们该当如何?”

        陶虎与众汉子正商议着,林子深处传来一阵沙沙的脚步声,十多个人影慢慢的朝他们靠了过来。

        “谁?”听到脚步声,陶虎和几个汉子连忙抓起柴刀,扭头瞪着正朝他们走过来人影,陶虎更是压低了声音喝问了一句。

        “年轻人杀得贼人,我等虽是老迈,却也愿为村子做些事情!”陶虎的喝问声刚落,朝他们走过来的一条黑影就以苍老的嗓音说道:“明日我等均愿出战!”

        “三叔,你们怎么来了?”听到那声音,陶虎和几个汉子连忙站了起来,迎着说话的老人走了上去,到了老人们面前,陶虎对走在最前面的三叔说道:“老者年迈,如何能参得战事,若我等明日不幸战死,还望各位长辈保重!”

        三叔轻叹了一声,摇了摇头,朝身后的林子看了一眼,林子里影影绰绰的走出了许多老人、妇女还有孩子,走出来的这些人,手中全都拿着锄头、铲子之类的农具。

        “不只是我等要去杀贼军!”朝正往这边走的众人看了一眼,三叔对陶虎说道:“先生的话不只是对你们年轻汉子在说,也是对所有乡亲们在说。先生说的对,纵然是死,我等也要站着死!也要死的像个人!乡亲们已商议妥当,明日截杀贼军,老人妇孺尽数参战!”

        “三叔,使不得!”三叔的话刚说完,陶虎就连忙想要阻拦,却被三叔摆了摆手,拦住了他接着将要说出的话。

        “乡亲们只是托我告诉你等一声,不是求你等允诺,此事就如此处置,莫要多说!”阻住了陶虎的劝说,三叔丢下一句话,带着几名老人和走过来的乡亲们,转身朝林子里去了。

        看着三叔那颤巍巍的背影,陶虎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腮边滑落。

        为了反抗强行迁徙,附近的许多村民都聚拢在了山上,可他们却从没有想到过,如此做的代价,会是将他们逼上了绝路。

        明日一战,不过是他们为了活的有尊严,而做的最后一次拼搏!

        陶家庄内,陶虎的家中。

        刘辩与徐庶面对面的端坐在堂屋内,在刘辩身后不远的一只木架上,一支已燃烧了大半的白烛正晃动着摇曳的火苗,向屋内铺洒着昏暗的光辉。

        周仓与赵云跪坐在刘辩和徐庶的侧首,四人围成一圈,刘辩和赵云、周仓的视线全都停留在徐庶的脸上。

        烛火轻轻抖动了两下,火光瞬间黯淡了一些,唯一站在屋内的典韦走到白烛旁,用短戟轻轻的挑拨着烛芯。

        这个时代的白烛,与后世的蜡烛虽然在外形上看起来很像,可它的烛芯却不是像后世蜡烛那样,是由几根拧在一起的细线绑成,而是一整根粗粗的麻线。

        整根的烛芯,燃烧时不可能自然散开脱落,每燃烧一截,就需要有人把烛芯剪断,否则不仅光亮会降低许多,还有可能因烛芯弯曲,而造成蜡烛熄灭。

        典韦挑断了过长的烛芯,烛火跳动了两下,屋内却是要比先前更亮堂了一些。

        “牛辅只有两千余人……”端坐在刘辩对面,徐庶仰头看着刘辩身后不远那支燃烧着的蜡烛,向刘辩问道:“殿下可有计略?”

        “在陶家庄设置埋伏,死守陶家庄!”刘辩微微拧着眉头,对徐庶说道:“若论人数,牛辅军不如我军,而且我军还有两千名敢死之士,只须等到他们来此,我军突然发难,定能将他们一举歼灭!”

        “不可!”徐庶摇了摇头,对刘辩说道:“贼军以往数次栽在殿下手中,来到此处,恐怕得知附近有支大军,已然想到会是殿下。牛辅不会轻易进入陶家庄,若是他们在村外放上一把火……”

        徐庶这句话一说,刘辩当时就愣了一下。

        他曾数次放火烧过董卓军,这一次却是忽略了,会放火的不止是他,董卓军也是懂得放火的。

        “我军应于今日夜间,在村子以西五里处设下埋伏,贼军待到天明,必定向村子挺近,届时我军主阵与敌军迎面对敌,待到敌军向我军冲杀时,伏兵突起,定能将敌军聚歼于村外!”见刘辩愣了一下却没说话,徐庶接着对他说道:“若是能生擒牛辅,定会让董卓震怒非常!”

        “赵云!”徐庶刚说出计策,刘辩就对一旁坐着的赵云说道:“除夜间值守的兵士外,你带领所有能够正常视物的官兵,即刻出发,赶往村外五里处埋伏。周仓,待到派出去的斥候全都回来,让他们好生歇息,明日一早要他们进入山林寻人!”

        “中军由我与军师共同坐镇!典韦留守中军,作为先锋出战!”微微拧着眉头,刘辩满脸认真的对屋内众人说道:“明日一战,我军人数数倍于贼军,此战关乎我军能否在洛阳一带站稳脚跟,只许胜不许败!”

        “诺!”刘辩下达了命令,屋内众人全都站了起来,齐齐抱拳应了一声。

        “军师且慢走!”众人领了命令,纷纷离开,当徐庶快要走到门口的时候,刘辩向他喊了一声。

        听得刘辩喊他,徐庶转过身,向刘辩问道:“不知殿下尚有何事未吩咐?”

        “也无甚要紧之事!”走到徐庶身旁,刘辩望着屋外的夜色,对他说道:“本王只是在想,找到乡亲们之后,如何安置老弱妇孺?”

        “老弱妇孺,皆可为战!”刘辩的话音刚落,徐庶就笑着对他说道:“兵者求胜,不在强弱,不在多寡,只在于心!”

        “何解?”徐庶说出老弱妇孺皆可为战,刘辩微微拧起眉头,向他问道:“军师的意思,难不成将来我等会驱使老弱妇孺前往战场?”

        “老弱不可用来冲锋陷阵、妇孺不足驱使征战沙场。”徐庶微微一笑,对刘辩说道:“可老弱却可运送兵粮、供应补给;妇孺却能农耕桑织,休养生息!此为攻心之术,殿下尚无寸土容身,此事可容日后再做计较。”

        “是!”刘辩点了点头,轻叹了一声说道:“可寻到乡亲们之后,他们却是要找到安身立命之所,恐怕容不得日后再做计较了。”

      第118章 各方备战

        天色微明,数千名官兵整理好衣甲、兵刃,在陶家庄村内的空地上,列起了方阵。

        站在队列最前面的,是近两千名穿着不同款式和颜色官兵衣甲的兵士,这些兵士虽然衣甲看起来比较混乱,但队列却是相当的整齐。

        近两千名兵士身后,是不到五千名新收编的黄巾军。黄巾军的衣衫要比官兵们更加杂乱,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穿着百姓的深衣,穿着皮甲的,不过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若不是知道他们曾是黄巾军,外人见了他们,甚至会以为这些人只是临时拼凑起的平民。

        “将士们!”站在数千名官兵面前,刘辩手扶着腰间长剑的剑柄,视线在最前排的官兵们脸上扫了一圈,向他们喊道:“据可靠消息,牛辅就在我军前方二十里!你等应该晓得,牛辅是董卓的女婿……”

        话说到这里,刘辩嘴角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视线在官兵们身上瞟了一圈,高声向他们问道:“你等可晓得,我军今日要去做甚?”

        “殿下,是否让我等擒了牛辅,割了他的卵蛋,再把他放回去让董卓闺女干看着着急?”刘辩的问题才刚问出来,还没等官兵们齐声应答,投靠过来的黄巾军阵列中,就有一个兵士高声喊了起来。

        离那兵士不远的地方,一个军官扭过头,狠狠朝他瞪了一眼。

        刘辩向官兵们发问,本是想得到一声整齐划一且又威势十足的回答,这兵士的喊声,反倒让许多官兵“哄”的一下笑了起来。

        被军官瞪了一眼,喊话的兵士心知惹了祸事,连忙把头低下,再没敢多言语一声。

        往传出喊话声的地方看了一会,刘辩脸上带着笑,朝那个方向竖起了大拇指,高声喊道:“兄弟,你老有才了!没错,我要的就是你们擒了牛辅,将他的卵蛋给割下来,让董卓的闺女干着急!”

        许多官兵都以为喊话的那个兵士可能要遭到一场祸事,即便不被军棍打个【创建和谐家园】开花,也免不得挨一通训斥,却没想到刘辩竟然也跟着附和了这么一句。

        “不过我要的,不只是你们割了牛辅的卵蛋!我还要你们跟我杀进洛阳,把董卓老贼给揪出来,将他的卵蛋也给挤了!”没等官兵们从愕然中醒觉过来,刘辩把手一挥,向他们喊道:“打进洛阳!生擒董卓!”

        “打进洛阳,生擒董卓!”数千名官兵高高举起兵器,齐声呐喊了起来。

        官兵们的喊声毫无掩饰,声浪冲出小村,直飘向很远很远。

        站在刘辩身后,徐庶听着官兵们的喊声,嘴角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像是有什么事情恰好中了他算计似得缓缓点了点头。

        村子内,刘辩正整备兵马准备出发,离村子只有两三里的地方,两名穿着深衣的汉子静静的聆听着远处飘来的喊声。

        “好多人!”飘渺的喊声落下后,其中一个汉子对他身旁的同伴说道:“恐怕有好几千人!快回去禀报将军!”

        “嗯!”他那同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应了一声,跟在他身后,掉头朝西面一路狂奔去了。

        刘辩动员了军队,领着队伍开出了村外,与此同时,在离村子十多里的山林里,三百多名健壮的年轻汉子,手持柴刀,蹲在山林边缘,眼睛死死的盯着从山下流过的那条小河。

        而在更西边的地方,两千多名董卓军列起了整齐的队伍,面朝着小河下游,正静静的等待着命令。

        身穿黑色鳞片甲的牛辅,手提大刀,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的战马上,拧着眉头眺望着河流下游的方向。

        头天晚上,几个刘辩麾下斥候从他眼皮底下过去,在斥候们返回的时候遭到了牛辅所部兵马的堵截,虽然没有拦住那几个骑马狂奔、迅速逃脱的斥候,可牛辅却很清楚,若不是一支实力相对强劲的军队,绝对不会派出如此多的探马。

        当晚派出去刺探情况的两个探子没有返回军营,半夜时分,他又派出了两个人。此时他在等的,就是那两拨探子回来一拨,向他禀报前方情况。

        “将军,探马迟迟未归,想来是被贼人擒了!”牛辅还望着东面,他身后一员手提长斧的武将策马靠了过来,小声对他说道:“大军驻扎在此处,迟迟不动,恐为贼人所察!”

        “胡赤儿!”听了那将军的话,牛辅先是点了点头,随后对那将军说道:“你领五百兵马,在前打头阵,我自领中军紧随在后,一旦发现贼军,你我彼此为策应,方可保得无虞!”

        听了牛辅的话,手提长斧的将军先是一愣,看着牛辅那张神情决然的脸,有些迟疑的应了一声,朝身后的董卓军官兵们喊道:“将士们,随我打头阵去!”

        五百名董卓军官兵跟着胡赤儿,径直朝小河下游奔去。

        望着胡赤儿等人渐行渐远的背影,牛辅朝身后招了下手,对剩下的官兵们喊了声:“出发!”领着一千五百名官兵,远远的坠在胡赤儿的队伍后面,沿着河流向下游去了。

        此时两个奉牛辅之命前来探查情况的探马,正忙乱不迭的沿着河岸向上游跑。

        跑没多远,其中一个探马停下了脚步,朝从他身旁跑过的同伴招了下手,压低声音喊道:“莫跑,好像有动静!”

        听到喊声,另一个探马也停了下来,支楞着耳朵,仔细的聆听着四周的动静。

        小河在他们身旁不远处“哗哗”的流淌着,除了小河流淌的声音,俩人只能听到河岸对面群山上的树木在风中发出的“沙沙”声。

        在离河岸不远的一处土坡上,赵云半蹲在坡顶,望着河岸边的两个董卓军探子,伸出一只手对身后的兵士说道:“弓、箭!”

        一名兵士连忙取下背在身上的短弓,捎带着把箭壶也递给了赵云。

        从箭壶中取出一支箭矢,赵云把箭搭在弓弦上,瞄准了河岸边上的一个汉子。

        土坡到河岸边,足有五十多步。如此远的距离,再加上弓箭飞行的途中会受到风速的影响,一般到达目标近前,偏差都会比较大。

        可赵云却好似根本没注意到山间的风儿很紧,他将弓弦满满的拉开,箭矢的尖端直指着河岸边上的那两条汉子,猛一松手,一支箭矢夹着破风声朝河岸边飞了过去。

        第一支箭矢飞出,赵云紧接着把第二支箭矢也搭在了弦上,再次拉满弓弦,将箭矢射了出去。

        两支箭矢一前一后飞向岸边,正在聆听着附近声音的两个董卓军探子陡然间听到一阵利器破空的声响,相互对视了一眼,刚要侧身避开,其中一个探子惨嚎了一声,一头栽倒在地上。

        一支箭矢不偏不倚的从那探子的耳门贯入,穿透了颅脑,从另一侧耳门透了出去。

        同伴倒地,第二个探子愣了一下,闪避的动作也缓了一缓。

        正是这一缓,给他留下了再不可能挽回的遗憾。赵云射出的第二支箭矢“噗”的一声从他的右侧的颈子穿过,刺穿了颈骨,箭尖带着一小块血肉,从他颈子的右侧穿了出去。

        两个探子相继倒地,蹲在土坡上的赵云朝身后一招手,对后面的几名兵士说道:“把尸体丢进河里!记得要将血渍清理干净!”

        “诺!”几名官兵齐齐应了一声,飞快的朝着河岸边跑了过去。

        领着数千人的兵马,沿着河岸,快要推进到赵云等人藏身的地方,刘辩远远看到几个赵云早先带走的兵士抬着什么东西丢进了河中,接着那几个兵士又一溜烟的朝赵云等人埋伏的地方跑了过去。

        心内带着疑惑,刘辩止住队伍的前进,抬脚走到河边,歪着头朝上游看去。

        被兵士们丢进河里的两样东西正顺着河水向下漂流,起先刘辩还以为只是两截木头,等到漂的近了,他才看出沿着河流漂下来的,竟然是两具穿着七八成新深衣的尸体。

        眼看着两具尸体从眼前飘过,顺着河流向下游漂去,身后还带着一条长长的淡红色血迹,刘辩对与他一起到河边查看的典韦说道:“告诉军师,方才子龙他们又解决了两个牛辅派来的探子!”

        典韦应了一声,转身朝骑马立在主阵最前方的徐庶走了过去。

        驻马立在主阵前面,徐庶正眺望着小河上游,典韦跑到他身前,依照刘辩的吩咐,将赵云等人发现并解决了董卓军探马的消息禀报给了他。

        听说又发现了董卓军的探马,徐庶深深的吸了口气,嘴里咕哝了一句:“怪哉,不该再有贼军探马能到此处才是!”

        站在徐庶的战马旁,典韦仰头看着他,一脸茫然的问道:“军师说甚?”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7 11:3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