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特工皇帝》-第5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藏在灌木丛后面,刘辩眼睛一眨不眨的望着从前面不远处经过的董卓军。眼看着那队足有四五百人的搜山队伍径直向西去了,刘辩才对藏在身后的官兵们一招手,率先折了个方向,往山林北面蹿去。

        董卓军搜山的频率越来越密集,刘辩领军刚进山的前两天,并没有遭遇搜山的董卓军,直到第三天,他们才遇见第一拨进入山林搜寻他们的董卓军。

        到如今十天已经过去,一天之内,刘辩等人竟然连续遭逢了三次董卓军对山林的搜索。

        大山内的植被虽然能给他们最好的掩护,可一千好几百人的队伍,躲藏起来却不会像百余人的小队那样轻松。

        领着这样一支人数众多的队伍在山林中藏身,每天都要面临数次董卓军搜山,被发现不过是时间的问题。

        一千多名官兵跟在刘辩身后,弯着腰,飞快的向山林北面蹿去。

        他们置身的山脉,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大山,若是一路往北,走不多远,就会到山脉边缘。

        刘辩要做的,正是带着队伍离开山林,直接推进到黄河岸边,寻找渡口渡过黄河。

        带着队伍推进到山林北侧边缘,在来到出山的路口时,刘辩抬起手臂,止住了队伍的前进。

        透过一片茂密的林木,刘辩的视线投放在山林外的旷野上。

        林子外面,是一片寸草不生的黄土地,放眼看去,旷野上的每块石头都能看的清清楚楚。

        平整的旷野上连半个人影都没有,若是别人,或许看到这一幕,已下令让军队下山,径直取道黄河了。

        可刘辩却没这么做,山林外面的旷野出奇的静,静的有些反常。

        “殿下……”蹲在刘辩身旁,周仓压低了声音,小声对他说道:“山外好像无人……”

        “让兄弟们就地宿营,莫要喧哗!”刘辩仰起头,朝天空看了看,对周仓小声说道:“且在山中度过一晚再说。”

        “诺!”周仓应了一声,随即躬着身子,向跟在身后的官兵们传达刘辩的命令去了。

        “做好战斗准备,安排人手,在四周警戒!”周仓离去后,刘辩又接着对典韦说道:“告诉负责警戒的将士们,让他们睁圆了眼睛,过去一只苍蝇,都要给我分清个公母来!”

        “诺!”典韦也应了一声,依照刘辩的吩咐,在附近安插岗哨去了。

        林子外面的空地一片寂静,一股股罡风卷起地面上的黄土,扬起一片昏蒙蒙的烟尘。

        烟尘过处,又是一片空寂,莫说是人,就算是只兔子的踪影,也是寻摸不到。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董卓军搜山的行动,暂且告一段落。

        刘辩坐在临近旷野的林子中,眼睛却始终没有从旷野上挪开。

        昏暗的阳光投射在野地上,焦黄的土地在渐渐暗淡的光线下,浮现出一片浅褐色的色彩。

        来到虎牢关,他本想召集各路诸侯,借助诸侯的兵马攻破虎牢关,尔后长驱直入攻入洛阳,将董卓提前从历史的舞台上抹去。

        可命运却跟他开了一个大大的玩笑,当他赶到酸枣的时候,各路诸侯已经散去,他找到的不过是两支在董卓军围剿下险些全军覆没的残兵。

        看来董卓还不该死,他的流亡依然没有结束!为今之计,他只能先回卧牛山,与山中兵马合兵一处,以废帝的身份,招揽忠于汉室的英雄好汉,待力量足够强大,才出山选择去处。

        旷野上,黄土地的颜色越发深暗了一些,夕阳沉入到地平线以下,宁静的夜晚再次降临世间。

        每到夜晚,当漆黑的夜幕笼罩大地时,刘辩都会感到一阵轻松。夜晚就好似为各路兵马准备的天然免战牌,在绝大多数士兵都是夜盲的时代,没有人会在夜晚贸然对敌人发起进攻。

      ¡¡¡¡Ò¹ÍíµÄ·çÒª±È°×ÌìÁ¹ÁËÐí¶à£¬Àäì¬ì¬µÄç×ê½øÁÖ×Ó£¬´µ´òÔÚÁõ±çµÄÉíÉÏ£¬Áö¯×ÅËûµÄ·¢ÉÒ¡£

        双手枕在脑后,刘辩缓缓的闭上了眼睛。风儿吹拂着他的身体,他却没有感觉到半点寒冷。连续的奔波,已让他太过疲惫,他要利用这少有的宁静,好生的恢复些体力。

        夜晚总是很快过去,一抹晨曦透过树冠,投射在林内。早起的鸟儿在枝头跳跃欢唱着,树林中遍处可闻燕语莺歌好不热闹。

        “殿下!”刘辩睡的正香,周仓跑到他身旁,轻轻的唤了他几声。

        “怎了?”听到周仓的呼唤,刘辩一骨碌爬了起来,睁圆了眼睛向他问道:“有何异状?”

        “殿下快看!”见刘辩醒来,周仓抬手指着林子外面的野地,压低了声音对他说道:“我等昨日幸而没有离开林子。”

        千余名官兵此刻已是早醒了,刘辩起身的时候,所有的官兵都在望着林子外面的野地,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现出一抹庆幸。

        顺着周仓手指的方向朝林子外面看去,当视线投在昨天还空荡荡的旷野上时,刘辩也是不由的倒抽了口凉气,暗暗庆幸昨日没有率领官兵们贸然离开林子。

        在林子外的旷野上,黑压压的聚集了至少五六千名董卓军。其中有至少千余人是骑乘着战马的骑兵。

        一千多匹战马在旷野中列起了整齐的队列,所有战马的嘴里,都衔着一根为避免它们嘶鸣而塞在它们嘴里的木棒,难怪头天晚上,刘辩等人根本没有听到战马的嘶鸣声!

        五六千人的董卓军在旷野上列出了整齐的方队,一员骑着褐黄色鬃毛战马的将军,手提着长枪,驻马立在董卓军大阵前。

        那将军头戴熟铜盔,身穿亮白锁子甲,身躯伟岸,骑在马背上,竟是如同一座铁塔般敦实。

        要说这将军,和刘辩还算是有些渊源。当初刘辩带着周仓等人撤往卧牛山的路上,曾在小镇将他擒获过。

        带领这支队伍的将军不是别人,正是被刘辩擒获又放走了的高顺。

        “将士们!弘农王便在这座山中!”高顺一手持着长枪,将长枪指向刘辩等人躲藏的山林,高声对他面前的五六千名董卓军官兵喊道:“温候命我等沿途搜山,一路上我等皆无所获,定是那弘农王使用诈术匿藏了起来!昨日我等在此处驻扎,已将附近山林彻底翻查了一遭,仍是未发现弘农王的踪迹,可见他已是逃的远了!今日我等再向前推进三十里,沿途各部须用命查找,切不可让他走脱!”

        “大汉威武,相国威武!”向官兵们训完话,高顺将手中长枪高高举起,高声喊道:“擒拿弘农王!护佑大汉!众军威武!”

        “擒拿弘农王!擒拿弘农王!”数千名董卓军高高举起兵器,跟着高顺呐喊了起来,喊声竟也是震彻云霄、颇具气势。

        藏身在林子中的刘辩望着林外的董卓军,很是不以为然的撇了撇嘴,心内暗暗嘀咕着:“这大汉朝廷的名头还真是好用!不管是哪边的军队,在做动员的时候都要喊上一声‘大汉威武’,搞的就好似真一心为大汉社稷似得!”

        “娘的,一帮狗贼!”林子外面的喊声还在持续着,刘辩听到身旁不远处蹲着的一个淮南军兵士朝地上啐了口唾沫,骂了一句。

        乱世之中,大汉朝廷的名头已是被各路诸侯给利用的淋漓尽致。

        不仅是董卓利用大汉朝廷,让士兵们认为,他们每一次参加战斗,都是在为朝廷尽忠,甚至追杀刘辩,也是为了保卫大汉的江山社稷。

        那些参加讨董战争的诸侯,同样也利用了大汉朝廷的名望!只不过他们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解释为朝廷尽忠的意义,在他们这里,刘辩才是真正的皇帝,才是大汉朝廷的正统,而董卓扶上帝位的刘协,不过是个傀儡而已。

        看了一眼向林子外面董卓军破口大骂的淮南军兵士,刘辩嘴角牵起了一抹淡淡的笑容。

        许多诸侯都在利用他的名头壮大力量,如果是过去的刘辩,即便还活着,恐怕也只能默默的承受被利用的命运,而如今的刘辩,却是与那个懦弱的废帝完全不同,他绝不会甘心被人当成傀儡一般摆布,他反倒是会充分发挥这种被利用的价值,壮大自身的力量,在这乱世之中寻得一席之地!

        “前进!”旷野上的高顺,向官兵们训了一番话后,将手中长枪一摆,下达了继续行进的命令。数千人组成的大军,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列着整齐的队形,沿着山脉一路向西挺近去了。

      第97章 陷入死地

        “派出人手,前往东西两侧探查情况!”眼看着高顺率军离去,刘辩并没有命令官兵没立刻离开林子,而是向一旁的周仓吩咐道:“方圆五里之内,务必查探清楚有无贼军!”

        “诺!”周仓应了一声,转身挑选人手,安排探路斥候去了。

        “殿下……”派出了探查附近情况的斥候,周仓回到刘辩身旁,小声对他说道:“斥候已然派出……”

        “再等等!”望着林子外的旷野,刘辩压低了声音对周仓说道:“林子外面一马平川,我等只要出去,附近若是有贼军哨探,定然会立刻发现我等行踪!仅高顺一路兵马,就有五六千人之多,可见吕布此番是动用大大批贼兵,誓要捉拿我等……”

        话说到这里,刘辩没再接着说下去,而是望着林子外面的野地,微微拧起了眉头。

        就在刘辩眼见着高顺那支人马从眼前离开的同时,在离他们只有二十多里的山脉南侧旷野,吕布端坐在中军帐前,仰头望着不远处葱翠的山峦。

        “文远,派出了多少人马搜山?”望着碧色连天的山脉,吕布向站在一旁的张辽问了一句。

        “回温候!”张辽转过身,躬身抱拳对吕布说道:“每日我军都会派出万人搜山,可连续数日,竟是未能发现弘农王的踪影。”

        “弘农王定然还在山中!”吕布拧着眉头,并没有看身旁的张辽,而是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连绵起伏的大山,语气中带着几分懊恼的说道:“当初在洛阳皇宫,他竟能从某眼皮底下溜走,着实是抽了某一记又脆又响的耳光,若是此番某还未能将他擒获,将来如何有颜面面对世人?”

        话说到这里,吕布朝张辽摆了下手,语调森寒的说道:“你即刻安排下去,从今日起,搜山人数每日再增加一万,不仅要搜查山脉纵深,连大山北侧也定要搜查个彻底!”

        “诺!”张辽躬身抱拳,应了一句,转身安排人手加强搜山去了。

        端坐在中军帐前,吕布眉头紧紧的拧着,日前他已从镇守黄河北岸的郭汜那里得知,有一支百余人的队伍,渡过黄河,来到了南岸。

        被刘辩击溃的魏续和赵庶也已回到军中,从俩人口中,吕布得知与他们作战的,是一支千余人的军队。

        再加上有人发现了汜水河边被诛杀的董卓军尸体,所有的一切联系起来,吕布已经想到,刘辩一定是在渡过黄河之后,通过潜伏营救,收拢了一批诸侯军的残部,如今他带着的兵马,应是足有一两千人。

        这样一支人数庞杂的队伍,按理说寻找起来并不算困难。派到山内查找的人马中,还有不少是擅长追击的老兵。

        可偏偏十天已经过去了,刘辩等人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似得,根本不见半点踪影。

        “弘农王!”吕布紧紧的攥着拳头,眉头拧起,“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眼角剧烈的抽搐了几下,一个字一个字的念出了刘辩的封号。

        在山林北面,刘辩等了大约一个多时辰,派出去勘察情况的斥候纷纷折了回来。

        方圆五里内,并没有董卓军的存在,只是前往西面勘察的几个斥候带回了消息,就在离他们只有三四里开外的林子里,发现了军队驻扎过的痕迹,想来应该是高顺率领的董卓军,头天晚上就驻扎在那里。

        “走!”得知附近没有董卓军,刘辩总算是放了些心,向官兵们一招手,率先冲出了林子,朝着正北方向跑去。

        一千多人的队伍,跟着刘辩,一窝蜂的冲出了林子,向着北方跑去。

        而此时,在山林的南面,一支上万人的董卓军,分成二十支五百人的小队,进入了大山,四散开来,在山中寻找着刘辩等人的行迹。

        离开山林,刘辩带着队伍一路疾行,天色还没完全暗下来,他就听到前方传来了黄河浪涛发出的巨大轰鸣声。

        虎牢关内,贾诩站在城墙上,一手扶着城垛,微微拧起眉头,望着西北的方向,心内默默的念了句:“弘农王,十日已然过去,你也应到黄河边了吧?”

        借着落日昏蒙的光线,刘辩带着队伍继续朝着黄河岸边挺进。

        进了虎牢关,黄河南岸是属于董卓军的势力范围,在遍地都是董卓军的地方行军,随时都可能陷入被包围的困境。

        而黄河北岸,虽然也有少量董卓军的存在,可他们的力量在那里毕竟要薄弱许多,凭着身后的这支队伍,即便与黄河北岸的董卓军正面交锋,刘辩也是毫无畏惧。

        夜幕悄悄降临,有夜盲症的官兵们走路越来越艰难,队伍的行进速度也缓慢了许多。

        黄河浪涛的轰鸣声已是振聋发聩,刘辩甚至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水汽味,眼见已快要到达黄河岸边,可队伍却是无法再继续行进。

        他抬起手,止住了队伍的前进,对周仓说道:“元福安排将士们就地扎营,我与典韦带两个兵士到黄河岸边看看。”

        “诺!”刘辩每次到了关键时刻,总要亲自前去探查环境,周仓也没再多劝他让别人前去探查,只是应了一声,转过身对跟在后面的官兵们喊道:“将士们,就地扎营!”

        朝典韦点了下头,刘辩纵身向发出巨大轰鸣声的黄河岸边跑了过去。

        典韦朝身后一招手,立刻又有两个视力正常的兵士紧跟在他身后,朝黄河岸边蹿了过去。

        “你们几个,守着东侧,你们几个,守西侧!”刘辩带着典韦和两个兵士向岸边蹿去,他的身后传来了周仓分配任务的声音。

        不过周仓的声音很快就被轰鸣的浪涛湮没,刘辩等人没跑多远,就来到了黄河岸边。

        望着夜色中翻腾着银色浪花的黄河,刘辩的眉头紧紧的拧了起来。

        出现在他眼前的,并不是平缓的河滩,而是两侧都有陡直峭崖的峡谷,奔腾的黄河在峡谷中咆哮着,掀起一个个滔天的巨浪,向着东方汹涌而去。

        站在黄河岸边,刘辩微微蹙着眉头,朝黄河的两岸张望着。

        这里离他们逃离的那片山脉不过只有大半天的路程,只要吕布想到他们已经从山中撤出,必然会派出军队追赶到黄河岸边。

        背山而生、背水而死!这个道理,刘辩还是懂的,一旦吕布将他们围在黄河岸边,他与这支不足两千人又是刚刚凑起来的军队,就会葬身于黄河之畔!

        “走!”站在峭崖边上,低头朝山崖下面澎湃的黄河看了一眼,刘辩向典韦和跟在身后的两个兵士招了下手,抬脚向着河岸的东面走去。

        他走的方向,是与返回卧牛山道路相反的方向,跟在他的身后,典韦虽是满脸不解,却什么也没有多问。

        沿着河岸边,走了大约两三里路,刘辩在一处山崖边上停了下来,拧着眉头,望向对岸的山崖。

      ¡¡¡¡¶Ô°¶É½ÑÂÉÏ£¬Éú׿¸¿Ã´Ö´óµÄÀÏÊ÷£¬ËäÈ»ÊÇÔÚÒ¹¼ä£¬È´»¹ÄÜÒÀÏ¡¿´µ½ÄǼ¸¿ÃÀÏÊ÷ºÚ÷ñ÷ñµÄÓ°×Ó¡£

        站在河岸边上,刘辩低头朝山崖下面看了一眼。

        两侧的山崖都很陡峭,从上朝下望去,除了黄河的河床泛着银亮的光泽,其他地方尽是一片黢黑,根本看不出山崖到底有多高。

        “殿下……”站在刘辩身旁,典韦伸头朝山崖下看了一眼,对刘辩叹了句:“好高的悬崖……”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23: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