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虽然很难过,但王旭也知道师傅说的是事实。将来天下大1uan,诸侯hún战,如果被别人知道了自己的师承,报复不了自己就带兵去找他们麻烦是很有可能的。
想到这些,他也就不再强求,低沉地说道:“徒儿明白了。”
玄微道长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转身对一直静静站在旁边的王谚说道:“那贫道就先告辞了。”
“好吧!既然道长去意已决,鄙人也不再强求,就让我与xiao儿送道长一程吧!”说着,王谚也是深深一叹。
但玄微道长却摇了摇头。“不用了,相送反而徒增伤感。我们道家中人无需这般客套。”
说着又转过头来再次叮嘱王旭道:“可还记得当初我赠与你的绢帛?为师也没有想到你天资这么好,导致你我的师徒缘分会这么快就结束。可现在还不是你学那张绢帛的时候,所以为师特意将注解写在了这张丝绢之上。”
说着又从怀里拿出了一张叠好的丝绢递给王旭。“到你年过十五岁的时候可细细参详,到时自会明白其中的意思。但也一定要记得当初为师对你说的话,你记住之后可将绢帛焚毁,切莫让他人知晓。此等术法落在心术不正的人手中则会成为邪术,祸害无穷,你定要切记!”
“师傅请放心,徒儿一定好生保管,将来看过之后立即焚毁。决不泄漏半分!”
得到王旭的承诺,玄微道长笑了笑。转身对着父亲拱手一礼后,不再拖沓,大步走出了堂屋。
王旭和王谚还是忍不住要跟上去送上一程,但玄微道长却头也不回地抬起左手摇了摇!
王旭和父亲对望了一眼,最后还是没有跟上去。只是遥遥望着玄微道长飘然而去的背影……
“玄微道长不愧是世间高人啊!”王谚感叹一番后,又看到王旭情绪有些低沉,不由拍了拍他地肩膀道:“男子汉大丈夫不要扭扭捏捏的,如果思念你的师傅,那么你就应该更加卓越,争取干出一番大事业来。你的名声传到他的耳中,他也会欣慰的!”
“恩!”王旭也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心中却始终免不了那种伤感。
强自压下内心的情绪,王旭正准备去武院习武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却突然想起了刚才脑袋里的事。不由急忙叫住了即将走出堂屋的王谚。
“父亲,孩儿有事情想和你说。”
“恩?什么事?”王谚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疑huo地问道。
快步走到了父亲身前,王旭xiao声地说道:“父亲,孩儿有一事相求。”
“呵呵。你说吧!只要为父能办到就一定满足你。”
但王旭却摇了摇头,脸sè郑重。“父亲,这件事情不只是孩儿的事,也是我们家族的大事!”
听到自己儿子说得这么严重,王谚的眉头也是一皱。“究竟是什么事情,关系如此重大?”
第十八章 招募私兵
王旭也不啰嗦,直奔主题道:“父亲,你还记得师傅刚才说的话吗?他说天下即将大1uan。其实孩儿也有同样的想法,在和师傅探讨和推算的过程中,我们已经确定1uan世即将来临!而且还是前所未有的1uan世。”
听王旭这么一说,王谚当即吓了一跳。抬头看了看堂屋外有没有人后,才拉着王旭走回堂屋最里面。
跪坐到桌案两边后,才轻声询问道:“旭儿说的可是实话?大汉现在虽然宦官当道,朝纲不振,但应该还没有到天下大1uan的地步吧?”
“父亲,你想想,前秦不就是因为赵高这样的宦官专权导致天下大1uan吗?而且因为宦官的得势,你看现在天下贪官污吏横行,各地多有叛1uan,虽然都被镇压,可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总有一天会爆一场前所未有的叛1uan,特别是党锢之祸以后,多有贤才含冤埋没,又怎么能平定天下呢?”说完,看到王谚还是有些迟疑,便开口补充道:“师傅也曾夜观天象,所以他今天才说天下将1uan啊!”
玄微道长会观星之数,王谚是知道的,所以王旭抬出他来,顿时就将王谚的最后一点怀疑也抹去了。再加上他本来也对当今的朝中局势比较了解,自然知道这一切不是不可能生的。当即忍不住心中的愤慨,把一通宦官骂了个狗血喷头。
等他的气消后,才颇为无奈地叹了口气。“旭儿有此高瞻远瞩实在让我欣慰,只不过我们王家此刻已经没有人可以去影响朝中局势了,知道了又能怎么样呢?宦官当道,天下又有几人不知呢?可上奏也没人听啊,稍不注意还会引来灭族之祸。”
看到父亲误解了自己的意思,王旭赶紧解释起来。“父亲,要拔除宦官不是现在的我们能够做到的。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怎样在即将到来的hún1uan之中保住我们自己的家族。只有先保住了自己,将来才有可能去寻找机会振兴国家!”
王旭现在可不敢说自己压根儿就不想去辅助那个昏庸的皇帝,有些东西必须要慢慢来。
“恩,这话倒是不假。不过旭儿是什么意思呢?”
“要保全自己,我们当然必须有自己的力量,那样至少能先保证自己的安全。”见父亲已经被自己侃上钩,王旭心中暗笑。
但王旭这话一出,王谚却突然哈哈大笑起来。“我还以为旭儿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说这个啊!”
说着,王谚又压低了声音道:“因为旭儿年龄尚xiao,所以为父从来没有对你说过。其实,这天下的士族mén阀又有谁手中没有护卫呢?我们王家现在虽然已经无人在朝中任职,但我们在士人之中仍然有影响力,而且还是豪富之家。光武中兴以来士族不但拥有大量的田地,而且多有经商者,随着产业越大,安全自然就成了一个问题。我们王家世代官宦,护卫一类自然也就不可缺少了。”
听父亲这么一说,王旭才突然想起,汉朝文帝以后还是鼓励商业的,那个时候士族也有很多经商的,丝绸之路不就是汉朝兴起的吗?忍不住拍了拍自己的脑袋。唉!倒真的是自己糊涂了,还想着古时候重农抑商,忘了有些朝代政策也是很开明的。既然有钱了,在汉末这种mén阀士族观念极强的时期当然就会有sī兵,也就是所谓的护卫。自己也是一时糊涂了,像曹cao起兵的时候,夏侯兄弟不就是带了一两千人来投靠的吗?
“那不知道父亲手中有多少护卫?”
王谚看了看自己这个少年老成的儿子,不由笑了笑。“我手中有五百jīng锐护卫,你伯父有三百多人,你叔父也有两百多人。至于其它旁系亲戚我也说不准,有的多,有的少,有的没有!不过为父是最多的。”
说到这里王谚又略有些自傲地说道:“因为你的祖父不允许你伯父和我从政,为父又是庶出,分家产的时候按照惯例本是比较少的。但为父一直经商,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我们这一房可是整个王家最富有的。”
“呃……”实事求是地说,王旭以前还真不知道父亲究竟在忙些什么,也从来没有人对他说过。平日里锦衣yù食,大家都是少主,少主的称呼他,他也没心思去搞明白,只是做着自己的事情。
想不到竟然是这样,只不过看自己父亲一副儒雅的样子,怎么也无法和他想象中古时候那种满脸流油的商人形象联系起来。不过有钱总是好事,最关键的是要自己有钱。
¡°¸¸Ç×£¬ÄúËù˵µÄj¨©ngÈñ£¬ÄÇÒ»¶¨ÊÇÕæÕýµÄj¨©ngÈñ£¡¼ÈÈ»ÓÐÎå°ÙÈË£¬ÄÇÃ´ÊØ»¤¼ÒÀïÀÏxiaoµ¹Êǹ»ÁË¡£µ«ÊÇ£¬º¢¶ùÈ´»¹ÓиöÏë·¨£¡¡±
“你尽管说!”
王旭也不客气,当即说道:“孩儿年龄虽xiao,但却有报国之心。然而如若要等到将来举孝廉,那必须2o岁成年以后了,就算情况特殊也要17、8岁才行。但时间不等人,大1uan将至,孩儿希望父亲能供养一支部队,以供孩儿将来协助朝廷平1uan之用。只要有功,孩儿就可免去举孝廉一途,提前为官!”
王谚一听,顿时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望着王旭。“旭儿,你才13岁啊?如此年纪就yù上战场?”
说完,立刻就连连摇头道:“不可,不可,为父岂能拿你的xìng命开玩笑。”
王旭一早就知道他肯定会反对,所以略微组织了一下言语,开始挥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
“父亲,何为年少?战国时期,秦国甘罗年方十二岁就可以做吕不韦的才客,后来更成为使臣出使赵国,因功而被秦王封为上卿!还有,霍去病十多岁时就已经随大将军征讨塞外,建立了赫赫功勋。古今英雄,年少者那么多,我又如何不能呢?况且孩儿的武艺父亲是知道的,如果拥有这样的本领,我还惧怕的话,那么我也就不可能有什么出息了。”
说完这些话,王旭看了看逐渐沉默下来的父亲,脑袋里不自然地想起了一以前非常喜欢的歌,不由缓缓yín唱起来。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狂yín……”
第十九章 训练私兵(上)
虽然现在的王旭才13岁,声音并没有成熟,或许无法唱出那种大气磅礴的气势来。但豪迈的曲调和热血的歌词却用稚嫩的童音来唱,那种感觉更是震撼xìng的。
听到年幼儿子竟有如此xiong怀,王谚那深埋在心中的热血也在逐渐沸腾。随着王旭的歌声,他jī动得眼睛大睁。一曲唱完的时候,猛地站了起来。朗声赞道:“好词,好曲!好气魄啊!”
说完,双眼紧紧的盯着王旭,深吸了口气,欣慰地点点头。“既然你有这样的雄心壮志,为父也不再fù人之仁,势必全力支持你。说吧,你需要多少士卒?”
看到父亲终于同意,王旭心里总算松了口气。略为盘算一番后,迅张口问道:“不知道在不影响家里生活的情况下,能不能承担三千人马?”
听到王旭这话,王谚两眼不由一瞪,大笑道:“你说些什么话,三千人马都养不起?你也太xiao看为父了吧!就算你全部都要骑兵,为父也能满足你,马匹生意也是为父经营的范围。”
但紧接着,王谚话音却是一转,面1ù担忧。“钱倒不是什么大问题,但现在毕竟天下太平,突然养这么多士卒很可能会引起各方的怀疑啊!如果被告上去说我们意图谋反,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听到王谚的前半截话,王旭可乐坏了,想不到家里这么有钱,养三千个人好像无所谓一样。但后面的话却也让他沉默下来,总想着汉末豪mén都有大量sī兵,却没考虑到那是黄巾起义时为了尽快镇压,汉灵帝鼓励各地豪mén士族召集义士的结果。在这之前,除了过于偏远的地方,还是有一定限度的。想到这些,他也很是愁。
看到王旭失望的表情,王谚沉凝了良久,才迟疑着道:“这样吧!我先找你伯父与叔父商议一下,看能否将这些护卫以我们三人的名义来招募,再适当隐藏一下兵力就行。再说,刚从长安令调任过来的山阳太守袁遗是袁家子弟,袁家与我们王家jiao情不错,只要不是太过分的事情,应该没什么问题。”
听到有办法解决,王旭顿时喜上眉梢。但随即却猛然反应到父亲说的话,惊愕地张大了嘴巴。“袁家和我们是故jiao?”
看到王旭目瞪口呆的样子,王谚笑着回道:“那是当然了,你曾祖父王龚,祖父王畅都曾位至三公,而袁家也是四世三公,同朝为臣,又曾有诸多jiao际,jiao情当然很深。”
其实,王谚特别喜欢儿子问自己问题。因为随着王旭一天天长大,他渐渐现王旭所展现出来的才华,无论文韬武略都逐渐过了自己。这让身为父亲的他有些落寞,儿子才13岁啊!
一个父亲看到儿子成才当然是很开心的,但也没有哪个正值壮年的父亲看到年幼的儿子竟然远远地越了自己而不落寞的。因为这让他感觉失去了为儿子遮风挡雨的那点父亲的尊严,也让他过早的失去了那种抚育儿子慢慢成长的天伦之乐。
不过现在的王旭还体会不到这些,他只是在想,搞了半天自己和袁绍还是世jiao,如果将来有一天对阵疆场,不知道会不会叫骂到这上面来。不过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了,既然大事情已经解决,他也完全放下了心来。
随后,王谚便急急地离开去找王皓和王谦。看着父亲兴高采烈的样子,王旭心里也非常感动。想到从出生以来,父亲,母亲和两个姨娘对自己的疼爱。王旭忍不住暗暗立誓,在今后的1uan世中就算是死也一定要让他们平平安安的,报答这份养育之恩!
而他自己也没闲着,面对越来越近的战1uan。深知形势紧迫的王旭和徐淑更加勤奋得锻炼自己的武艺。只不过有一个问题却令王旭非常苦恼,那就是他的身体。虽然因为从xiao就练武的原因,13岁就已经远同龄人。可对于战将来说还是过于矮了一些。
倒是徐淑,因为nvxìng育比男孩儿早,所以反而要比他高一点,把王旭郁闷得不行。
另一面,王皓和王谦也对王旭提出的事情大为赞同。毕竟他们都不是愚笨之人,对时事又很了解,只要略加提点,自然能够明白其中利害。而且他们对王旭的才华也非常了解,同样对这个王家奇才寄予着厚望。当然,他们与王谚之间的兄弟感情很好也是一个原因。
所以,招兵的事情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派人四处募集。
在三人的努力下,三个月时间就凑足了这三千人。王谚还专mén在城外挪出了一个名下的【创建和谐家园】园供这批士兵驻扎,并chou调了自己手下最有才能的五个食客去进行日常管理和训练。
郡太守和本地县令那里也都打好了招呼,对外也隐藏了这批护卫的实际人数,所以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王旭平日里也会经常过去,他对未来要伴随自己一起征战的战士可是非常上心。而这些人对王旭也算言听计从,但一开始只是碍于他少主的身份。毕竟要让一群大人打心底里服一个13岁的xiao孩一般情况下又怎么可能呢?
不过,这在王旭以一人之力对抗二十个jīng挑细选的强壮护卫,并获得胜利后,整个营地就再也没有人会质疑他了。而且王旭还很注意和他们jiao流感情,空闲的时候甚至和他们一起训练,一起聊天,切磋武技。这些应征成为护卫的多是一些特别贫困和生活艰难的人,而王旭这种不计贵贱的平等相待当然很快就得到了他们真心的拥护。
王旭心里也真的没有一点看不起他们的意思,作为后世的人,他的思想要开明很多,人哪有天生的贵贱之分呢?就他心中而言,反而对这些人有颇多的歉疚。
毕竟他们本已是汉末这昏庸统治下苟延残喘的可怜人,可现在还要被自己拉上不知生死的战场,王旭心中自然有些歉意。
但这个年代就是这样,不跟着自己,他们要活下去也很艰难。而自己至少不会亏待他们!
第二十章 训练私兵(下)
此外,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王谚考虑到王旭很快就会独立于外。所以也经常带着他四处走访,认识各种各样的人。他已经把王旭完全当一个成年人来看待,自然希望他能多接触一些人。所以王旭也真正地忙碌起来!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距离黄巾起义的时日也越来越近。王旭的心中也说不出是jī动还是忧虑,好在还有一个与他心意相通的恋人始终陪伴在身边,彼此支持,不然还真是有些孤单。
“文雅!”王旭已经很少这样称呼徐淑了,此刻就他和徐淑两个人在这书房里,因此才情不自禁地喊了出来。这书房还是王谚专mén给王旭设置的。
“怎么了?”正一边吃着水果,一边看书的徐淑不由奇怪地抬头望了望王旭。
“哎!”微微一声叹息后,王旭神sè不定地说道:“现在已经11月初4了,声势浩大的黄金起义还有三个月就会爆。可不知道为什么,随着时间越是临近,我的心里越是没底,隐隐间有种不好的预感。你说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我胆子突然变xiao了?”
徐淑温柔一笑,放下了手中的《net秋》,拉着王旭的手安慰道:“你是紧张过度了,我前段时间也有这种情况啦!一想到即将要上战场杀人,那种感觉实在憋得慌,我可是个淑nv,连jī都没杀过。不过,这种事情想通了就没什么了,有些事情又不是我们能做决定的。难道你不想让天下1uan,天下就可以不1uan吗?既然投生到了这样的1uan世,不想被人家吃,当然就只有坚强起来。这些道理你比我更明白,也正因为你清楚太多,所以你才喜欢胡思1uan想,想多了当然就会疑神疑鬼咯!”
说到这里,又嬉笑着将手中的一颗冬枣塞到了王旭嘴里。“好啦!不要想了,很多事情不是一两天能够想通的。你也不要太过于钻牛角尖,虽然你很聪明,可是人生的很多东西不是聪明就能够nong个明白的!”
听到徐淑的话,王旭微微一笑,心情也好了不少。随即装模作样地打躬作辑,一副受教的样子。“是!爱妻教训的是,为夫哪有不听之理。”
“去你的吧!”狠狠地白了王旭一眼,徐淑转移了话题,随口问道:“说真的,明年的黄巾起义你还没有做计划吗?”
“当然有了!”说着,王旭又一脸高声莫测地笑了笑,神秘兮兮地眨了眨眼道:“你等着,我给你看样东西!”
说完便一翻身站了起来,走到书房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拿出了一个xiao木盒。在徐淑一脸的疑huo中放到了桌案上道:“你猜这里面是什么?”
“我怎么知道是什么?你就别卖关子了,老喜欢说话说半截!”
“呵呵!”王旭笑了笑,也不急着解释。又走到另一边的书架前找了半天,才从诸多竹简的缝隙里拿出了一把xiao巧的钥匙。随后走过来跪坐在桌案旁边,一边打开盒子一边说道:“看了就知道了。”
当盒盖打开,徐淑顿时惊呼:“呀!纸?这东西还真是稀罕!”
“呵呵!是啊,这蔡伦纸可是我叫父亲专mén托人帮我做的,在这个时代,这东西可是很珍贵的呢!主要是竹简和丝绢用着都太不舒服了,还是纸用着好啊!虽然因为技术原因,这纸的质量还是不好,不过也将就了。”
“那你拿这张纸干什么?”徐淑才不相信王旭会找不到事情做,把纸当成宝贝藏起来。
王旭笑了笑,也没有再卖关子。开口解释道:“这张纸上画的可是这个时期的地图。”
一听这话,徐淑顿时狐疑地望了他一眼。“你在开玩笑吧,现在这个时期就已经有人画出完整的疆域地图了?”
“那怎么可能?”王旭摇了摇头道:“这是我凭借自己的记忆画的,还记得以前我看历史地图集的时候,研究了东汉和三国的地图整整三个月吗?这就是成果啦!”
“不会吧?那也太夸张了,你能把地图完整地记下来?”
“当然不可能记下来了,你当我过目不忘啊!我估计没有人能把整张地图完全记下来的,我只是确定了比例尺,按照军事地图的标准做法画了大概的轮廓和主要的地形,然后将特别重要的城池,地区标注了下来。”
说完,王旭话音一转,又有些自豪地说道:“不过,即便是这样,我也敢肯定这个时代绝对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出这样的全国大地图了。”
“你这不是废话吗?这个时代恐怕还不知道世界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没有先进的工具根本无法进行测量,能做出地区xìng的地图就已经不错了。再说这又不是你明的,你还不是盗用后代学者们的成果罢了。”
看到徐淑不屑的眼神,王旭的脸不由一红。赶紧转移话题道:“扯这些干什么,反正现在有用就行了。以后啊,我们尽量收集各地区的地图,然后在这张大地图上不断完善。我想,总有一天我们能做出真正比较准确的地图来。”
说着,王旭拿出了盒子中的地图xiao心翼翼得展开。
之所以这么xiao心也是没办法,实在是这个时代的纸实太过粗糙,质量低劣。当初画的时候王旭可是找了不少工具,而且还在沙子上先画了数次才敢真正下笔,毕竟mao笔一旦画上去可就没办法改。即使是这样,这张纸在经过王旭的折腾后已经有很深的褶皱了,而且画出的图也相当粗糙。不过也只有将就着用,以后争取尽量做好一些,纸倒不怕1ang费,只要能做出一张好图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