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我是无名氏》-第5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范情知赵毅心中气恼,只好陪笑道:“兄长不要恼怒,只因我见嘛高肃出手狠毒,就看陈校尉,若不是鲍隆相救,此时怕是已经小命不保了。我实在怕兄长有些闪失,故而才鸣金收兵。”

      这句话说完,陈应顿时羞愧的无地自容,昨天心请战的人就是自己,今天几回合就败退的人也是自己。

      赵毅却摇了摇头,“太守此言差矣!我观那高肃手下已经留情,那飞叉若是接住第时间掷出,即便是鲍隆想要救援,也来不及了。敌将必是存心留情,陈校尉才能保住性命。所以明日我再出城战,是降还是守,明日必有结果。”

      赵范情知自己拗不过赵毅,只好点了点头,“来日战,兄长勿必小心谨慎,切不可以死相拼。”

      “沙场之上,岂可儿戏,我自当用力,太守不必担忧!”

      赵范叹了口气,心中无奈地自嘲道:我也只是担心兄长安危,为何兄长如此不近人情!

      第二日,还没等高长恭先叫阵,赵毅已经率领陈应和鲍隆来到城下,赵毅手持铁枪,冲到阵前,大叫声:“昨日挑战之高肃何在,赵毅来也!”

      周瑜和高长恭正在商议,忽然闻报赵毅搦战,周瑜不由得会心笑,“看来这赵毅也是个忠信之人,若是长恭能拿下此人,桂阳必定唾手可得!”

      130、赵毅雄起战高肃 赵范阵前献桂阳

      高长恭笑了笑,转身走出帐外,翻身上马,点齐兵将,策马来到阵前,手中长枪挥,高声喊道:“高肃在此!”

      赵毅点了点头,驱马向前,哈哈笑,“那就战个痛快吧!”

      高长恭此时才看清赵毅的容貌:英气的面庞,双凌厉的眼睛,颇有气势的看着自己。くくく.√ 1 .高长恭也不废话,手中长枪如闪电般探出,赵毅脸色凝重沉着冷静地接住高长恭的快枪。

      “滴!检测到高长恭技能音容触,对手赵毅颜值评价为还不错,高长恭武力+2,当前高长恭武力上升至12。检测到赵毅四维属性为武力95,统率7,智力63,政治39。”

      高长恭又来了!这次这个赵毅是谁?吴立仁自然不知道。

      “回宿主,赵毅,字德彪,桂阳太守赵范之兄。”

      这时吴立仁才想起兄演义中确实有这么号人,只不过当时赵云虽刘备征讨桂阳郡时,这个叫赵毅的已经挂了三年了,而现在他还活着,吴立仁没想到,这赵毅竟然会是这样员猛将。三国中果然卧虎藏龙,从秦昭,田复,又到赵毅,全部在历史上和演义中未曾出现过的名字,而因为吴立仁的到来,才现很多历史上不曾有过记载的牛人。

      不过赵毅的寿命不会太长,按照赵云攻下桂阳的时间大约为公元29年,那么赵毅去世时间大约为公元26年,赵毅还有十年的寿命。吴立仁心中暗道:不知道此时樊氏是否已经嫁作赵毅之妻?若是没有,樊氏的倾国倾城之貌和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配给赵云,也是桩美事。毕竟演义中赵云拒绝的原因,并不是他嫌弃樊氏生的不好,而仅仅是因为为了刘备的大业,或者因为樊氏曾经许配了人家。

      正当吴立仁脑子里乱七糟想了很多的时候,忽然系统再次提示:检测到赵毅技能雄起触——雄起,单挑斗将时,自身增加对手技能增加的同等武力值。当前高长恭武力+2,赵毅武力同样+2,赵毅武力值上升至9。

      吴立仁又次感慨,赵毅还真是不错的武将,如今看来,要么死在高长恭手中,要么就极有可能归顺孙策了。

      赵毅和高长恭会儿功夫就已经交手十几回合,赵毅虽然枪法精妙,却处处被高长恭压制。此时他已经知道自己不是高长恭的对手,但是他却更不愿意轻易认输。铁枪舞得更加快,而高长恭此时也正在用尽全力迎战赵毅,他能感受到赵毅的熊熊战意。虽然他能很好压制住赵毅,但是却不敢有丝松懈。

      两人又斗了约有五十回合,只听到城墙之上再次传来赵范的鸣金收兵之声。而这次,赵毅正战得兴起,并没有遵照赵范的命令退回城中。

      赵范看到赵毅竟然不听自己的命令依然在和高长恭拼杀,赵范连忙从城墙之上跑了下来,让人大开城门,赵范骑马来到高长恭和赵毅旁边,大声喊道:“我等愿降,我等愿献城投降,请高将军手下留情啊!”

      赵范忽然这番说辞,让高长恭和赵毅时间都不知道还要不要斗下去,两人都停住兵器,起望着赵范。

      “兄长,我观战半天,汝不是高将军对手,不必再用力拼杀了!确实赢不过,既然战也战了,心愿已了,不如赶紧献城降了,也省得又什么损伤,悔之莫及啊!”

      赵毅又气又恼,对他这个太守弟弟实在是无可奈何,他重重地“哎”了声,头也不回地回城而去了。周瑜早看到这边阵中事情有变,连忙策马来到高长恭和赵范面前,听到高长恭的解释后,周瑜忍不住也哈哈大笑起来,虽然这是周瑜的第场攻城秀,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是这样的结局。

      周瑜看到赵范尴尬地在旁边赔笑着,周瑜也收起了心情,看着赵范道:“赵太守,汝献城有功,我必定奏明主公,进行封赏,现在令汝依旧为桂阳郡守。”

      赵范听,立刻翻身下马,满脸堆笑,向周瑜行了个大礼,“多谢周将军抬举!”

      周瑜和高长恭也起下马,周瑜向前扶起赵范高声说道:“赵太守,头前带路,我们进城再谈!”

      赵范便引着周瑜和大军起进了郴县县城,接着设宴招待了周瑜和高长恭等将领,赵范赵毅陈应和鲍隆等也并参加。

      席间,周瑜先向赵范敬了杯,言道:“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赵太守此番献城,使百姓免于战火,于国于百姓皆有大功,实在是明智之选,来,周瑜再敬你杯!”

      赵范有笑了笑,端起酒杯道:“周将军,这天下纷争不断,吾不愿意百姓受苦,故而献城,只愿天下早日太平,少了这些争斗才好!”

      听了赵范这席话,周瑜点了点头,继而说道:“赵太守心忧百姓,实在是仁德之人。要结束这天下纷争,需要有明主揽天下英才,扫平宇内,则天下平定不难矣!今我主孙太守,少年英雄,胸怀大志,必定能让赵太守愿望得以实现,他日青史留名,也未可知。”

      “多谢周将军,我等定尽心竭力,以助主公完成大业!”

      周瑜起身,端起酒杯来到了赵毅面前,“赵将军,今番阵上,看到赵将军和长恭对战,也是骁勇万分,何不随我同面见主公,他日战场杀敌,也好博个封候拜将,岂不是人生大快事?”

      赵毅听,心中自然是无比兴奋,连忙向周瑜施礼,开口说道:“末将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又为主公收得员大将,周瑜心中自然也是开心万分,可是这却急坏了旁的赵范,赵范连忙起身来到赵毅和周瑜身旁,“兄长万万不可啊!我就是不想兄长再上阵拼杀,才献城投降,今番若是还要继续跟随主公征战四方,我万有什么损伤,这让兄弟我如何自处?我等兄弟直相依为命,兄长岂能弃我而去?”

      赵毅眉头皱起,原本开心的笑容凝固在脸上,眼中仿佛要喷出火焰般,他冲着赵范大声喝道:“赵太守!如今既然已经归顺主公,自然切听说主公调遣,焉能因为你的己之愿而废国家大事?更何况,好男儿志在四方,征战沙场直以来是我的夙愿,如今得遇明主,建功立业正在此时。赵太守若是再执意以兄弟之情限制赵毅,那休怪某再不念兄弟之情!”

      131、赵毅矢志娶樊氏 程普飞矛斩金璇

      赵毅的番话顿时让赵范面如死灰,哑口无言,周瑜看到两人的争吵,心中已经明白二,于是呵呵笑了声,“直听闻赵太守和赵将军昆仲之情颇为深厚,今日见果然名不虚传。 . 1 √ .赵将军是去还是留,汝兄弟二人可自行商议,过几日等到桂阳诸郡皆平,我便率大军回长沙。”

      赵毅看到赵范此时六神无主的样子,又有些后悔刚刚的语气,他走过去,抓起赵范的手,叹息声说道:“兄弟,我有言,你需要知晓:切莫事事都要依靠为兄,为兄总有天会离开你的。我身体向来有宿疾,无论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会活太久,还不如让我跟着主公同驰骋沙场,建功立业,也不枉费我这身的本领。”

      赵范吐了口气,也不再坚持,点了点头,他抱拳向赵毅拜了拜,“兄长,是兄弟之过!若是兄长执意远行,不如先娶了樊家女之后再做打算。”

      “哈哈哈,兄弟说笑了!那樊玉凤也是个巾帼英雄,她曾许愿:非天下真英雄不嫁!如今我寸功未立,她焉肯轻易嫁我?况且如今她还未到出阁之日,等我随主公建功立业,取得些许名声,再来求娶樊家之女,岂不更妙?樊家还有个小公子,时刻护着自己的姐姐,汝若用强,恐怕难以遂了心愿。”

      赵范冷哼声,“个只有蛮力的混小子有何惧哉!稍微用点手段,还怕他不乖乖听话?只是兄长既然决定了随主公征讨四方,那兄弟我只好预祝兄长早日功成名就!陈应和鲍隆,我有意让他们随兄长起;虽然身手般,让他们跟着兄长,我也能放心些。”

      赵毅想了想,点了点头,“想必他们也和我样,想着建功立业,博取功名,如此也好!”

      在赵范的帮助下,周瑜大军几日之内便将桂阳大大小小县城尽皆纳入治下,随后便让人派快马返回长沙报捷,接着便带着赵毅,陈应和鲍隆起和大军返回长沙。

      周瑜大军刚到长沙,孙策也已经派遣使者回长沙报信,零陵郡所有县城也已经被孙策全部攻下。不过,周瑜还是凭借着赵范的帮助兵不血刃地拿下桂阳而赢得了这场比试。孙策率领大军回城之后,细说了攻取零陵郡的过程。

      原来那零陵郡郡守名唤刘度,其子刘贤,手下有上将名唤刑道荣。孙策大军刚到之时,刘贤便于刑道荣商议,共同迎敌。孙策派韩当战刑道荣,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孙策让韩当退下,自己亲战前往助战,刑道荣不敌,欲撤军回营,黄盖率军从背后杀来,刑道荣情急之下,慌不择路,最终被孙策拿获。刑道荣用诈降计,又被寇准看穿,将计就计,又将刘贤抓住,后来刘贤亲自劝说其父刘度归降,自此,零陵郡也平定下来。孙策为安民心,依旧让刘度为零陵郡守,心中喜爱刑道荣的武艺,又将其和刘贤带回长沙,以供差遣。

      孙策连收两郡,十分高兴,他拉住周瑜之手,感慨说道:“公瑾来之前,我止有郡之地;而今公瑾来投不过月余,竟然已有三郡之地,实在令策心中欣喜不已。之前曾说过,如果公瑾先我步取得桂阳,那这长沙郡三万兵马尽皆交给公瑾掌控,策决不食言。只是,公瑾所言,三郡之中,还有武陵未取,能否让给我去取来?”

      周瑜听后,沉思了番,还是摇了摇头,“主公千金之躯,岂可经常亲冒矢石?愿主公为大业计,让瑜代劳。”

      孙策摇了摇头,义正言辞道:“我若不亲自出战,三军将士岂肯用力?公瑾不必劝我,况且这武陵郡,并无智谋之士和良将,我大军压境,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降,公瑾又有何虑?”

      孙策的坚持,让周瑜时不该如何劝解,思之再三,终于下定决心,“既然如此,那瑜便与主公同前往,共破武陵!”

      接着孙策为周瑜引见了刑道荣和刘贤,周瑜为孙策引见了赵毅陈应和鲍隆,而刑刘二人和赵毅等三人皆是旧识,时间言谈甚欢。

      过了几日,孙策重新点齐兵马,带着周瑜程普高长恭赵毅和刑道荣几人,共万大军,再次浩浩荡荡向着武陵进。

      武陵郡太守名唤金旋,手下同样有两个管军校尉卫慈和徐飒。当听说孙策大军大举进犯之时,便急忙召集从事巩志和管军校尉卫慈徐飒起商议抗敌之策。

      “太守大人,今番敌军来势凶猛,听闻荆南上将赵毅和刑道荣也不能敌之,零陵和桂阳二郡已经尽皆投降,只怕孙策大军,我等实在无力抵挡。”卫慈率先说道。

      金旋听,冷哼声,“孙策匹夫,必是仗着亡父之名,有何能耐!别人怕他,我却不怕他,此番来犯我武陵,我必定让他有来无回。”

      巩志此时眉头紧锁,听了金旋的话摇了摇头,起身答道:“太守大人,我等尽皆受刘荆州大恩,而孙策向与刘荆州有仇,此番孙策大举来犯,正是我等拼死战之时,太守志气,属下佩服。只是敌将骁勇,周瑜足智多谋,我等切不可轻出,不如闭城死守,等待援军。”

      “敌将骁勇,未必可信,我切出城会他会,再做决断。”金旋自信满满说道。

      巩志听,连忙劝道:“太守大人不可轻出啊!”

      “巩从事不必多言,我意已决!明日之战若不胜,就依巩从事之意,死守待援。卫慈,徐飒,明日随我同出城迎敌!”

      两人对视眼,起答道:“遵命!”

      第二日,孙策大军兵临城下,刑道荣第个请战,孙策点头答应。

      刑道荣挥着大斧,来到城下,扯开嗓门大声吼道:“城里的将士听着,我乃长沙太守麾下大将刑道荣,谁敢与我战!”

      金旋听闻刑道荣前来搦战,不由得怒从中来,大声骂道:“背主求荣之人,竟敢在我面前叫嚣!看我出城斩了这个小人!”

      说完,抓起大刀,翻身上马,带领兵将,打开城门,摆好阵势,舞刀向刑道荣杀去!

      刑道荣大斧有力,金旋大刀不如,两人战了三十回合,金旋气力不加,眼看就要落败,卫慈和徐飒起拍马上前助战。孙策阵中程普见状,立刻手持铁脊蛇矛冲向战团,大声喊道:“刑将军莫慌,程普来也!”

      程普加入,金旋三人顿时压力陡增,感觉再无取胜可能。这时,卫慈抵住刑道荣,徐飒抵住程普,两人齐声喊道:“太守快走!”

      金旋愣,叹息声,拍马便向城中跑去,程普眼看金旋要逃,奋力拨开徐飒的兵器,手中铁脊蛇矛用力掷,那蛇矛便下子洞穿了金旋的后背,金旋大叫声,落于马下,瞬时没了气息。

      132、孙伯符独领四郡 戚继光义投吴铭

      徐飒眼看程普矛杀了金旋,大怒之下,挥刀便砍向程普,程普此时没有武器抵挡,便矮身,滚落下马,他的头盔下子被徐飒击飞,阵中高长恭和孙策两骑齐出,救下程普,高长恭枪挑飞徐飒大刀,将其生擒;而刑道荣眼看程普竟然击杀敌军主将,心中气恼,手上大斧更加有力,卫慈哪里挡得住,几回合便被刑道荣击【创建和谐家园】下,刑道荣正欲上前斧子将其枭,孙策大声喊道:“刑将军手下留情!”

      刑道荣暗道可惜,可是孙策的命令他哪敢违抗,此刻,金旋身死,卫慈和徐飒尽皆被抓,城中巩志无奈之下打开城门请降。く.く1くく.√ 孙策为安众心,便令巩志为武陵太守,接替金旋之位,而卫慈和徐飒仍然为管军校尉,驻守武陵。至此,荆南四郡尽皆归于孙策治下,时间,孙策名声大振,刘表震惊。

      消息传到襄阳后,蔡瑁便立刻向刘表进言:“主公,吴铭名义上和我们联盟共伐袁术,其实却暗中遣孙策攻取我荆州数郡,实在可恨!不如立刻撤走伐袁兵马,先讨伐孙策,才是上上之策。”

      刘表沉思了片刻,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蔡瑁的看法。吴铭和孙策结盟之事,天下皆知,如今孙策趁着刘表讨袁之际,连破三郡,这让刘表颇为愤怒,蔡瑁再从旁边煽风点火几句,刘表便不再犹豫,下令文聘和魏延撤兵回城,重新整顿兵马,进驻江夏,准备讨伐孙策。

      吴立仁自从派田复去接陈庆之之后的几日中都在直焦急等待,等来等去都没有陈庆之的消息,直到有天,在王守仁的建议下,大军即将进攻阜陵县,忽然有传令兵来报,江上来了支船队,约有几十只小船,人数近千人,正在靠近水岸,正要和大军相接,请吴立仁决断。

      “千人?定不是敌人派来攻打我军的,否则这千人能有什么作为?”吴立仁看着王守仁,忍不住说道。

      王守仁起身答道:“主公请到岸边观,到底是什么情况,问便知了!”

      吴立仁起身,带着王守仁,又喊上花荣,几人起来到江岸,这时,正看到艘小船从船队之中向着岸边划了过来。吴立仁心想:“莫不是戚继光来了?可是这架势,难不成系统还让戚继光还携带了支船队不成出世?那我不是达了!”

      过了会,从船上走出来个头戴斗笠,身穿蓑衣,腰间挂着把佩剑之人,身后跟着两个随从,他四处看了看,眼睛看到吴立仁所站立的位置,便径直向着吴立仁走了过来。来到吴立仁两丈外,早有兵士长枪横,将他们挡住,高声说道:“请几位卸下武器!”

      那人将斗笠取掉,却没有交出武器的意思,身后两个随从也是身形雄壮,怒目圆睁等着旁的兵士。

      “休得无礼,让他们过来!”吴立仁大声说道。

      敢几人来到自己大军之中,来人定有所图;这个时候,这样状态来的人,如果自己猜的没错的话,定就是戚继光了。

      拦阻的兵士已经放下手中武器,来人向着吴立仁继续走来,吴立仁也很自然地开始缓缓向几人走了过去,花荣和王守仁紧紧跟着。

      那人来到了吴立仁面前,双手抱拳,向吴立仁致意道:“乡野之人戚继光,见过吴使君!”

      果然是我抗倭大将戚继光!虽然已经猜到是他,可是他说出自己名字之时,吴立仁还是忍不住有些兴奋不已。

      吴立仁连忙抱拳回礼道:“原来是戚元敬!久仰大名,久仰大名!”

      其余诸人皆有不解之色——这戚继光戚元敬是谁?主公竟然久仰,还大名?

      戚继光也脸不解,后来想:这吴立仁定是故意这样说的客套话,看来世人传言的吴公善用识人用人不过如此!

      戚继光脸色些许变化,让吴立仁难以理解,只是上前抓住戚继光的手,兴高采烈说道:“元敬,走,我们去大帐坐下详谈!”

      看到吴立仁这样表现,戚继光又忽然觉得,他并不是装作听过自己,甚至好像和自己是旧识般,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自来熟?戚继光的心里是崩溃的,他不知道吴立仁到底现在的反应是什么意思。

      “吴使君,莫非真的听过在下之名?”

      戚继光挣开了吴立仁的手,用着有些狐疑的神色问道。吴立仁这才觉得自己的表现有些过于强烈了,被戚继光这问,吴立仁也不知道如何回答,只得暗中询问系统:“系统,能不能将戚继光的履历信息查询下?”

      “滴!检测到戚继光植入身份为秣陵本地贤才,生于建宁三年,公元17年,岁时,父亲亡故,母亲独自将其领养长大,后两年,母亲因病而亡,家中无他人。再三年,戚继光便被当地……”

      “够了够了,有没有人生大事件啊或者标志性的成就之类的?”吴立仁差点被系统的回答气到吐血。

      “宿主只是说履历信息,并未具体说人生大事件之类的,现在开检测戚继光人生标志性重要事件:检测到戚继光曾经组织本土百姓组成乡勇,抗击过黄巾军,后来向丹阳太守吴景呈递过自己编写的《练兵纪实》,却未得到重用。”

      哈哈,就是这个,吴立仁楞了会,看着戚继光复杂的眼神,吴立仁嘿嘿笑,“戚元敬之名,别人不知,铭岂能不识?元敬乃秣陵人氏,曾经组织乡勇大败黄巾,后来倾注心血写了本《练兵纪实》,大谈训练军队之法,是也不是?”

      席话说完,戚继光已经惊得目瞪口呆,十分不可思议地望着吴立仁,忽然弯下腰,深深地拜了拜,“真未想到,吴公竟然知晓如此清楚,实在令戚某佩服!”

      “元敬快快请起,元敬有如此才华,竟然不能得到重用,实在令人惋惜。铭向听闻戚元敬大名,却直无缘得见,今日既然有缘能得见,不如起进帐详谈!”

      戚继光忽然有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这些年,他直不能被人重用的压抑感终于彻底释放了,他眉宇间神色飞扬,大声说道:“恭敬不如从命!”

      “滴!检测到宿主获得戚继光亲密度9点,当前宿主拥有亲密点136,仇恨值2.”(未完待续。)

      133、戚继光荐双名将 王守仁计三围城

      吴立仁没想到戚继光那么快就把亲密点给交了出来,他拉着戚继光就往大帐中走,身旁的花荣和随后赶过来的冉闵,都直小心谨慎地盯着戚继光和跟他起过来的两个随从。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0 15: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