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太史慈想了一想,刚刚只是自己一厢情愿说的条件,吴立仁确实是未置可否,然而,吴立仁说什么,他还是要将刘繇救回,于是再次喊道:“吴使君!既然已出的城去,又何必再为难我主,坏了盟友情谊!”
“子义,非我欲为难刘繇。今天之事,谁是谁非,子义岂能不知?刘繇不仁,就不要怪我不义。他欲加害于我,我岂能饶他?大丈夫有仇不报,非君子也!”
刘繇听完,以为吴立仁现在就要杀了自己,连忙哀求道:“吴使君,都是繇之罪,请吴使君宽恕,只要吴使君饶我这一回,我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做这样的事?”
冉闵一旁听着,手上一紧,刀已经划破了刘繇脖子上的皮肉,痛的他哇哇大叫起来,“吴使君饶命!我愿意让使君大军借道建业,并且承担辎重粮草供给,只求吴使君能大人大量,绕我一命。”
“刺史大人,今番若是汝没有歹意,和我好生商量也倒没事。只是汝要害我,我岂能容你?”
太史慈眼看刘繇越来越危险,把心一横,大声说道:“吴使君若是再不放我主回来,休怪慈冒犯了!”
吴立仁没有理会太史慈,只见他拿出硬弓,搭上箭支,一狠心向着吴立仁就射了过去。
“主公小心!”
那箭支有如长了眼睛一般向着吴立仁射了过去,吴立仁心中一惊,眼看太史慈射出的箭矢就要射到吴立仁之时,忽然从另一边又同样射出来一支羽箭,直接和太史慈的箭支撞在一起,同时落在了吴立仁身后不到一尺的地上。
吴立仁往阵中一看,原来正是小李广花荣同时射出一箭,才将太史慈之箭射落在地,吴立仁想到刚刚的危险,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他对着花荣点了点头,心道:看来带个神箭手还是很有必要。接着转过身,心中对太史慈不禁有些恼怒,“子义将军怎么暗箭伤人!此绝非大丈夫所为。”
“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暗箭伤人,是慈之不义,可是为人臣而使主陷于他人之手却不能救,是不忠也!愿吴使君体谅我之难处,送还我主,自愿替主为质。”
暗箭伤人,被人骂做不义之徒,太史慈心中也十分不安,可是当前的处境,他却没有别的选择。
吴立仁深吸了一口气,他对太史慈的秉性还是十分喜欢,虽然刚刚太史慈险些射到自己,但是各为其主,也可以理解。
“我知道子义一定心有不服,我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和冉将军战一场,如果汝要是胜了,我便将刘繇放回,就当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若是汝败了,那子义将军就要归顺于我,如何?”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04、笃烈将军欲死节 懦弱刺史愿偷生
『 』,。
吴立仁终于抛出了自己的橄榄枝,这样一个忠义之人,吴立仁早就想收到自己麾下,这次竟然有缘遇到,他怎么会舍得放弃。到底该如何才能将太史慈收复呢?吴立仁心中思索着:太史慈有英雄气概,那只有在武力上折服他,才能让他心甘情愿的归顺,自己可没有小霸王孙策那般本领,只能让冉闵代劳了。
然而吴立仁的话却仿佛让太史慈看到了希望,他在马上对着吴立仁施了一礼,“多谢使君成全!”
冉闵将刘繇交到了臧霸手中,来到了吴立仁面前,吴立仁小声说道:“不要让他输的太难看,二十回合之后再定输赢,更不要伤他性命!”
“末将遵命。”冉闵听到吴立仁的吩咐有些诧异,不过他还是很快地点了点头。
这种吩咐,换一个人恐怕都无法理解,不过吴立仁知道冉闵和太史慈的差距,冉闵更是对自己的武艺有着非常大的自信。他可不会相信每个人都会向吕布那般厉害。
冉闵催动朱龙马,向着太史慈冲了过去,太史慈看到冉闵过来,精神抖擞,策枪在手,迎着冉闵而去。
“太史将军,请了!”
“冉将军,请指教!”
两人一人说了一句,便两马交错战在了一起。
“滴!检测到太史慈笃烈技能触发,武力+3,当前太史慈武力提升至”
“滴!检测到冉闵技能绝勇触发,武力+3,奇峰双刃矛和连钩戟分别+1,朱龙马+1,当前冉闵武力提升至”
吴立仁听完,满意的点了点头,太史慈的武力值还是相当给力的,若是配上一杆好枪和一匹名马,武力也能破百。可是吴立仁没想到的是,他事先吩咐冉闵要让着太史慈之事,让冉闵一上场便有点方寸大乱,冉闵并不知太史慈功夫深浅,开始故意放水之下,竟然被太史慈压制的死死的,这张英、樊能等将心中窃笑不已,以为冉闵不过如此,而刘繇更是喜出望外——只要太史慈胜了,他便有救了。只要自己能活着回去,一定要好好重用太史慈,因为他能打败冉闵,那岂不是天下第一猛将?
外人虽然看不出差别,可是太史慈却能清楚感觉到冉闵的实力和他故意相让的心思,不由得心中大怒,大声吼道:“我原以为天下闻名的冉天王如何英雄,未曾想竟然如此小瞧于我!实在非大丈夫所为!”
冉闵一听,知道自己故意相让被太史慈察觉,两人也已经战了十回合,他对太史慈的实力也有了一定了解,便哈哈一笑,重新抖擞精神,“太史将军真英雄也!看矛!”
冉闵全力而为,太史慈顿时感觉到压力陡增,冉闵两把武器上下翻飞,太史慈哪里还能轻松接招,两人又战了将近二十回合,若不是冉闵有心留情,此时太史慈即便不死也将满身是伤。可是太史慈凭借着一股热血和不服输的精神,和冉闵愈战愈勇。手中长枪左支右绌,屡屡见险,看的周围诸将都惊叫连连。而刘繇此时想死的心都有了,刚刚还满怀希望地看着太史慈,想象他是天下第一猛将;可是转眼间就被啪啪啪的打脸了,太史慈虽然此时还没有败,可是所有人都能看出来太史慈已经完全不是冉闵的对手。这个转变只是因为中间太史慈和冉闵说了一句话?
难不成太史慈有心投敌所以才会如此?刘繇忽然想到一个很可怕的念头。
冉闵看到太史慈如此拼命,生怕后面难以控制伤了他,难以向吴立仁交代,便双手武器齐出,左手双刃矛抵住太史慈的武器,右手连钩戟再一刺出,直接将太史慈的铁枪挑飞。太史慈心急,便欲从后背抽出一双手戟,冉闵哪里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将手一动,双刃矛一拍,将太史慈打【创建和谐家园】下,紧接着连钩戟便送到太史慈的胸前。
“你败了!可是我依然敬你是个英雄!”
冉闵轻轻说了一句,太史慈向着刘繇方向跪下一拜,仰天长叹:“主公,末将无能!不能救主公脱离困境,有何面目立于天地之间!”
刚说完,太史慈便从身后抽出手戟,向着胸前便要刺去,冉闵眼疾手快,连钩戟一动,便将太史慈手中手戟击飞。
吴立仁哪想到这太史慈竟然如此极端,不由得腹诽道:打不过就打不过,干嘛要【创建和谐家园】?我这花了大工夫,可不是只是想得到你的**!
虽然他心里这样想,人却还是连忙策马向着太史慈而去,一边骑马,一边喊道:“子义,休得行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
太史慈听到此,迷茫地看着飞奔而来的吴立仁,郑重说道:“请吴公赐教!”
吴立仁下马,扶起太史慈,叹息说道:“子义何故如此愚钝!为人臣者,主公尚在而自己先死,是不忠也!与我相约,输了比试却不能信守约定,是不义也!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不能为国杀贼,为民匡扶天下,空负一身好本领,是不仁也。铭听闻子义之母尚在,而子义却欲弃她而去,致使老母无人所养,是不孝也。如此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子义还要为之,即便死了也会为天下人所耻笑。”
听完吴立仁的话,太史慈无力的将手戟丢在地上,苦笑一声,“故主尚在,吾安肯背之?实在两难矣!求明公教我。”
“此事不难,请子义随我来。”
吴立仁将太史慈引到刘繇面前,刘繇虽然被臧霸把刀架在脖子上,可是看到太史慈还是忍不住骂道:“太史慈!你个卖主求荣的小人,我何曾有亏待我过你?你为何要背叛我?刚刚明明可以赢得了冉闵,为何忽然就输了?”
太史慈听到刘繇这样责骂自己,连连摇头,辩解道:“主公,非慈不用力,冉将军起初是有心想让,故而某才能略微占了占上风。冉将军之武勇,实非常人可比,某输的心服口服。”
吴立仁还没意识到,原来他让冉闵假意留一手,倒是让刘繇多想了,不由得哈哈一笑,用着颇为戏谑的语气问道:“刘刺史,依你看来,子义的武艺如何?比汝那四将又如何?”
刘繇看了看张、樊、于、陈四将,只见他们带着兵马离得远远的,小心翼翼看着这边的形势变化,不由得摇了摇头,“哎,那四将武艺确实比不得子义。”
吴立仁继续逼问道:“那刘公为何不对子义委以重任?反倒让那四个平庸之辈居于其上?”
“子义新来投我,不便加以厚封,否则定会引起其他诸将议论,反倒不美。”刘繇犹豫了下,低头说道。
“哈哈,公何故相欺于我!若是公可以实言相告,我便饶你一命,否则,哼哼,休怪我无情!”
吴立仁眼神一变,臧霸手上的刀也动了动,让刘繇仿佛感受到了一股杀意,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明公!”太史慈在一旁喊道。
吴立仁挥挥手示意他不要说话,继续看着刘繇,刘繇叹息一声,幽幽说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05、刘正礼四将降吴铭 太史慈单骑斩陈横
『 』,。
刘繇幽幽说道:“繇与子义本是同乡,向时汝南名士许劭许子将曾向我言:太史慈之才可堪大用。吾不以为然,未能用之。”
许劭许子将,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人物评论家,最著名的事情,便是曹操曾经问许劭如何评论自己,许劭说出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样一句传世名言。
停顿了一下,刘繇继续说了下去:“去岁太史慈投奔于我,我见他弓马娴熟,武艺精湛,心里甚喜,可是又顾忌到许子将当时之言,若是我重用太史慈,必被许子将嘲笑,故而一直没有擢升子义。”
刘繇说完,重重吐了一口气,也许在他心中,也有对太史慈一种愧疚,只是当他为一方诸侯时,未能显露出来;而今为吴立仁阶下之囚,被吴立仁以性命威胁,倒是敞开心胸,说了出来。
在一旁的太史慈,听到刘繇的话,只觉得胸口好像被什么堵住了一半,只是喊了一句“主公!”又将头侧到一边,不去看刘繇。
刘繇自然知道太史慈此时的心情,可是他已经顾不得许多了,“子义,是繇对不起你。如今,既然吴使君对汝如此看重,良臣择主而事,汝便跟着吴使君,他日或许真的可以成就一番功业。”
太史慈没有回答他,吴立仁接过话来,“汝本汉室宗亲,我尽心竭力为汉室讨贼伐逆,汝不当如此害我。今为我所擒,为了百姓少受战火,只要汝肯投降于我,我便饶汝之命,迁至下邳,乐享太平,汝可愿意?”
刘繇苦笑一声,“使君,若是我不愿降,又当如何?”
“为了不使子义背负不忠之名,我自当饶你性命。即便不降,我也不会为难你,仍然会将你押到下邳,监禁起来。然而,当我大军攻陷丹阳,汝之一家老小,却是难以保全。”
刘繇闭上眼睛,沉思了片刻,最终还是对着吴立仁说道:“繇愿意归降,还望吴公能善待我一家老小。”
吴立仁连忙示意臧霸放开刘繇,哈哈一笑,“公乃汉室宗亲,只要公肯尽心助我,我自然不会为难刘,更不会为难公之家小。”
紧接着吴立仁将太史慈拉了过来,“子义,如今刘刺史归降在先,汝自然不会再有不忠之名,可否愿意遵守约定?”
太史慈长叹一声:“刘刺史与某同乡,相识十数年,尚不敢轻易用某;明公只凭孔北海一言便如此倾心待某,某若不降,岂不真成天下之笑话耳!慈愿降明公,以助明公成就大业!太史慈拜见主公!”
太史慈弯腰深深鞠了一躬,吴立仁连忙将其扶起,开怀大笑道:“今得子义,实乃人生一大快事!”
刘繇见状,也向吴立仁拜了一拜,“刘繇拜见主公!”
“正礼(刘繇字)无需多礼!如今要务,将张、樊、于、陈等将麾下将士尽皆招降才可。”
不一会儿,就有一小卒牵了两匹匹马过来,吴立仁和刘繇一起翻身上马,吴立仁在前,刘繇在旁,冉闵和太史慈骑着马紧跟其后。
“张将军,樊将军,于将军,陈将军,我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投身于吴使君麾下,诸将若是仍然视我为主,请各自带领麾下将士,一同来投吴使君。”
张、樊、于、陈四将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诸将莫要犹疑,吴使君信义之人,必定不会为难尔等,我尚且能见容于使君,何况汝等?”
张、樊、于、陈再次互相看了看,一起翻身下马,鞠躬行礼,齐声答道:“吾等愿降!拜见主公!”
吴立仁心中大喜,这样就能一下子多了一郡之地,还有刘繇手下许多兵马,此时吴立仁不得不佩服起郭侃的决断来。
“诸将快快请起!今晚就在城外犒赏三军,诸将人人有赏。汝等可将营帐分别扎在我大军两侧即可。明日大军同进丹阳!”
是日夜,三更时分,吴立仁大军一片静悄悄,只有放哨的士卒还在认真盯着四周。
正在这时,忽然一支羽箭直接向着哨兵飞了过来,那哨兵话还没得及喊一声,羽箭便直接洞穿了他的喉咙。他捂着喉咙,直接从哨塔上倒了下来。
一大队兵马趁着夜色向着吴立仁中军大帐悄悄逼近。
“主公,定是晚上刘繇大军尽皆饮酒,故而防卫松懈,合当他受死!”
那前面一将正是刘繇帐下第一大将张英,后面紧跟着的是樊能和刘繇。
“二位将军务必小心,吾之一家老小尽皆交到二位将军手上。”
张英点了点头,“主公放心,我已经联系到了于糜、陈横两位将军,他们此时定然已经偷袭了吴立仁铁血军大营。到时,两面夹击,吴铭必然再无生路!”
张英猛然拔出佩剑,大吼一声:“兄弟们,杀啊!活捉吴铭!”
一时间,刘繇麾下丹阳兵纷纷呐喊起来,杀向了吴立仁的神威军大营。
与此同时,铁血军大营旁,太史慈带着自己麾下亲随骑兵数百人,小心翼翼地巡视着,他只是觉得有些不安,总觉得会有什么事情发生。
正在这时,忽然喊杀声四起,一时间周围无数呐喊声,大声吼着:活捉吴铭,诛杀冉闵!
太史慈大惊之下,大叫一声:不好!定是于糜、陈横二将谋反!大家快随我一起诛杀叛贼!
然而太史慈的话并没有引起他麾下将士的响应,有人小声说道:“于糜和陈横两将手下至少都有数千人马,怎么打?”
太史慈知道他们所言都是实情,叹息一声,“吴公大恩,吾万死难报!今番事急,纵千万人,吾往矣!”
这时,从身后走出一员小将,大声赞道:“将军真英雄也!我愿助之!”
太史慈点了点头,两人一起驾马向着乱军冲了过去。
“滴!检测到太史慈技能笃烈触发,武力+3,当前太史慈武力上升至”
吴立仁收到这一条信息后,只是皱了皱眉,并没有一点诧异。
太史慈在乱军之中四处冲杀,正行着,太史慈远远看到一将,正率众杀来,太史慈认得那正是陈横,便挡住去路,大喝一声:“汝等为何反叛?”
陈横冷笑一声答道:“你这背主求荣之辈,竟敢在此大言不惭,看刀!”
太史慈大怒,拍马迎向陈横,手中铁枪向着陈横奋力一击,陈横手中大刀应声飞出,太史慈又一枪,将陈横刺于马下。
太史慈从地上捡起一把大刀,猛地将陈横首级割下,再挑了起来,缠到枪尖之上,高高举起,大声吼道:“陈横已死!降者免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106、花荣双连射 刘繇再被擒
『 qu 】太史慈此时正想着收降陈横麾下士卒,未能察觉于糜偷袭,可是他身边那员小将却已经看到,大声喊道:“太史将军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