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臧霸顿时脸色一变,有些吃惊说道:“莫不是将曹操上将夏侯渊一矛钉死在城墙之上的天王将军冉闵?”
“正是!”
臧霸旋即恢复了平静,冷笑一声,“元龙莫要诈我,即便他勇猛无双,可也分身乏术。他需防着曹军,哪有空闲理会我等。”
“将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曹操现在正在攻取吕布,根本无暇他顾,冉将军若以正义之师来讨伐,将军可坚持几日?”
“元龙,单凭你一张巧嘴,实在令霸难以信服。冉将军若来,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大不了投降曹操,有何差别!”
“将军!登手上有郑公手书一封,请将军看后再做决断。”陈登从怀里掏出郑玄的亲笔信。
“哪个郑公?”臧霸颇为不解看着陈登,接过书信,神色一变,“莫不是郑玄郑康成?”
陈登点了点头。
臧霸打开书信,迅速看了一遍,感叹道:“郑公竟然知道天下有我臧霸!实在是吾之荣幸,既然郑公也认为吴公乃世间明主,吾自当归顺!还望元龙为吾等引荐。”
陈登笑了笑,“将军,我这就修书给吴公,以宣高将军之勇,定能成就一番功名!不如将军先统兵进彭城,先拜见司隶校尉冉将军,再等主公之命。”
“就依先生之言!”臧霸高兴的向着陈登施了一礼。
而此时,曹操与吕布的争夺战也正式开始了。
曹操【创建和谐家园】大军十万,其中青州兵五万,虎豹骑两万,其余兵马三万,正式想濮阳进发。吕布听闻消息后,悔恨不已,当初因听信陈宫的话袭击曹操地盘,这番引来曹军大军围攻,心中对陈宫颇有怨愤。
陈宫听闻曹军大举来犯,连忙求见吕布。
“主公,今番曹操大军来犯,请主公速下命令。”陈宫着急万分,对着吕布说道。
“公台,前番汝让我袭击曹操,现在曹贼来犯,公台可有妙计退敌?”
“请主公写信求救于徐州吴铭,冀州袁绍,青州田楷,即便未有援兵,也可使之为疑兵之计,请主公速下决断!”
吕布听后勃然大怒,站了起来,“公台,吾视你为心腹,汝是否常有反叛之心?”
(有兴趣的讨论朋友可以加下书友群~)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59、陈宫私信求徐州 冉闵发兵袭泰安
『 qu 】故即便不救吕布,也可以用奇兵兵掠山东之地,使其不得全力伐吕。此为上策!”
陈珪说完,在场之人纷纷点头,冉闵也非常赞同,“陈公果然有见识,那就以陈公之言。只不过若是我率兵出征,倘若徐州有人来犯,何人挡之?”
“冉将军不必担忧,有曹豹将军在,再留数千小卒,彭城可保无忧!”陈珪自信的笑了一笑。
冉闵“咦”了一声,曹豹原是陶谦旧部,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更是在各种战斗中找不到其存在感,若不是陈珪提起,冉闵甚至都想不起来,还有这号人。
“曹豹何在?”冉闵大声一喊,
那曹豹没想到陈珪提到自己,听到冉闵点名,连忙出班唱喏,“末将在!”
“若使汝紧守彭城,汝可愿意?”
“将军有命,末将自然遵从。只不过若要末将来守也不可超过半年,请将军明察!”曹豹想了一想,给出了一个期限。
陈珪的自信来源于他对曹豹的了解,曹家在徐州也是一个大族,曹豹原为陶谦手下大将,自己家族中有一支约五千人的私兵。他的私兵和糜家徐家不同,曹家的私兵是鼎鼎大名的丹阳兵。陶谦对曹豹的重视也是因为曹豹掌握了这样一支重兵;三国演义中,吕布更是迎娶了曹豹之女,也是源于此。而陶谦原本也有近万丹阳兵,后来战争中损伤颇多,现在约有五千,掌握在陶谦之子陶商的手中。这些兵力不隶属于州牧,不受冉闵的辖制。而且,许多士族大家养私兵的已成为一种风气,私兵基本都是为了大家族服务,也没有一般士兵那种精神。所以冉闵也一直没有将士族家的私兵考虑在内,他也不知道陈珪的自信到底从哪里来的。
既然曹豹也已经保证可以守住半年,那冉闵就更加毫无压力,“既然如此,那我就提兵一万,兵发泰山郡,谢晦随军出征,其余文武应齐心防守,不得有误。”
“遵命!”
“冉将军,老夫还有一言。”陈珪又说道,
冉闵看到陈珪又有话说,“陈公不必客气,请什么吩咐的请不吝赐教!”
“将军以孤军入山东,切不可贪功冒进,只需骚扰为主,令曹军有所顾忌即可。否则一旦孤军深入,被曹军包围,则大军危矣!”
冉闵点了点头,他看的出来,陈珪是真心为着吴立仁考虑,冉闵走到了陈珪身边,向着陈珪鞠了一躬,“陈公教诲,闵必遵从!”
冉闵挑选了一万徐州旧部,借道琅琊郡,进攻华县。华县守将听闻是天王神将冉闵亲自来攻,早已吓得不知所措,情急之下,便收拾细软逃跑了。接着冉闵又兵不血刃地拿下了费县,攻破两县后,冉闵出榜安民,勒令将士不得扰民,接着,稍作休整后,继续向攻打泰山郡治所奉高县。
泰山太守应劭听闻冉闵连破两城,心下惊骇,着急泰山所部商议,“冉闵来势汹汹,我等该如何是好?”
有一文官说道:“太守大人,敌将骁勇,势不可挡。我等应快马求援于主公,紧守城池才是正道。”
此时,另一个武将起身说道:“冉闵连下两城,兵困将乏,而我军以逸待劳,士气正盛,末将认为应当趁其立足未稳,率军冲阵,一举破之。若此等小事便劳烦主公,主公必然会怪罪我等。请太守大人明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60、围奉高应劭暗弃城 得姚崇马腾欲扶汉
『 』,。
应劭点了点头,满意地说:“公言正合吾意!若是不战就求援,确实显得吾等太过无能。”
“万万不可!太守大人,敌将勇猛无双,徐州一战,冉闵一人斩曹纯、乐进、夏侯渊等上将三人,若是轻易出战,必败无疑!”那谋士连忙劝谏。
“主公亲率大军征讨吕布,此时正在相持,若是我等因为敌将随意骚扰便要求援,岂不是坏了主公大事?若是曹公怪罪,谁担当得起?况且将在某而不在勇,冉闵就是再厉害能杀得完一千人一万人吗?今夜趁他大军立足未稳,出城劫营。”应劭大声训斥,那谋士摇摇头不再说话。
“末将这就点齐大军做好准备,今晚一定杀冉闵匹夫个措手不及。”
是日夜,夜黑风高,泰山守将悄悄带着大军出城,命令军士人衔枚,马摘铃,向着冉闵大军行去。漆黑的夜色,让大军顺利接近冉闵大营,接着那守将大呼一声:“将士们,冲啊!”
顿时,泰山将士放开了其狰狞的爪牙,如潮水般冲向了冉闵的营寨。
“禀告将军,营寨空无一人,只有些草人纸马。”
听闻此,那守将面色难看,大叫一声:“不好,中计了!快撤!”
正在这时,四周忽然喧嚣声四起,无数火把举了起来,火矢如同大雨般射向了泰山将士,一时间阵型大乱,互相逃窜。冉闵一骑当先,大声吼道:“冉闵在此!降者不杀!”
一声巨吼,将泰山逃窜逃窜的士兵顿时惊住了,一来冉闵的“凶名”已经传出去,二来又因为被埋伏,不一会儿就已经死伤惨重,许多离冉闵近的人纷纷跪下,双腿抖似筛糠。那巨吼传到泰山守将耳中,只觉得双耳嗡鸣,呼吸急促,心脏忽然传来一阵绞痛,继而一口鲜血狂喷而出,一个跟头栽于马下。左右连忙去扶,一试鼻息,已经气绝。左右将士纷纷放下武器,高声喊道:“吾等愿降,天王将军饶命!”
冉闵哈哈一笑,命人将俘获的三千余人押解起来,清扫战场后,冉闵来到帐中,对谢晦笑道:“宣明,果然如你所料,敌将来劫营,这一仗后,想必那应劭必不敢轻出,如何能破这奉高城?”
谢晦拱了拱手,“将军,还记得陈公临行前的吩咐否?吾军此战实为骚扰,并未带什么攻城器具。若是敌将紧守,我军必难攻城,不如绕其临县,以乱其心。”
冉闵点了点头,想了片刻,“不过,即使不攻,明日还是需要带大军围住,箭射降书进城,晓谕城中军民,若是不投降,等破城之日,必定玉石俱焚。这样即使不能攻下,也要让城中军民惴惴不安,方能彰显我军之威。”
谢晦一听,连连赞叹道:“将军英明,此乃上策!”
第二日,当应劭听闻劫营被埋伏之后,心有不安;当冉闵率大军来到奉高城下之时,心中顿时绝望起来:此城必然守不住,若是曹公知道我贸然出城才有此败,必不肯饶恕。不如弃城而逃,投奔他人才是上策。
应劭就悄悄瞒着所有人,收拾细软,乔装打扮,竟然直奔冀州投袁绍去了。
等到城中守军发现太守已经弃城而逃,顿时军心大乱,没过两天,就有人偷偷打开城门,向冉闵献了城。
冉闵对这意外的惊喜,还是很开心。进了城中,依然和以前一般,就地休整补给,再研究下一步的目标。
曹操大军,在和吕布之军相持。曹操大举进攻了许多次,吕布死守之下,竟然难以攻破。当听到冉闵率军侵扰泰安郡,曹操的脸色更是难看至极。
“诸公,冉闵大军现在已经侵掠泰安,吾意欲退军就,先剿灭冉闵匹夫,诸位以为如何?”
“主公不可!”程昱立刻谏道,“吕布才是心腹大患,冉闵以区区万人,侵掠州郡,正是围魏救赵之计。主公若回援,正是中了冉闵之计;到时,主公若回,则冉闵定然闻风而逃。吕布未灭,冉闵也不可诛,大军劳民伤财,岂不是一无所获。请主公三思!”
“我亦知晓这是冉闵之计,可是若不回援,冉闵再深入,便威胁到鄄城;鄄城若失,吾等岂不是无家可归?”
郭嘉站起身来,“主公勿忧!鄄城有文若先生守着,必定万无一失。况且我刚刚询问过探子,冉闵所部都是轻装前行,根本无甚攻城器具,只要紧守城池,那冉闵纵然有项籍之勇也难破鄄城。只要再困吕布数月,必定能使一战而擒。到时,再挥大军回援,直捣徐州,谅那冉闵也无计可施。”
曹操哈哈一笑,“奉孝之言,甚合吾意,众将听令,加紧攻打濮阳,要让吕布匹夫无路可逃。”
正在这时,刘晔从鄄城赶来,曹操看到刘晔亲到,吃了一惊,“子杨先生,莫非鄄城有变?”
刘晔连忙答道:“主公,文若先生遣我押运粮草而来,而且我还带来一个消息:吴铭从徐州新招募了一个贤才郭侃,以管乐相比,此时次人正率军攻打广陵。”
听完,曹操不由得有些失神说道:“徐州还真是人才济济!”
“主公无需多虑,古之管乐岂是吴铭这种鼠辈可以遇得上的。此定是吴铭的诡计!”于禁起身,向曹操言道。
曹操点了点头,不停走着,思考着,接着又问向郭嘉:“奉孝,吴铭现在反向南攻是为何意?”
“主公,嘉以为,吴铭此举或许为了进攻扬州讨伐袁术。”
“吴铭区区徐州,敢两面作战?况且袁术兵精粮足,即便全力征伐,也无异于以卵击石,他这等行径岂不是自寻死路?这就是那管乐之郭的谋略吗?”曹操有些不解。
“主公,依晔之见,或者吴铭就是这种打算。徐州只是跳板,四战之地,守之无益,故吴铭之心实在扬州。徐州定不会死守,主公尽快攻陷濮阳,消灭吕布,则徐州不难得耳!”
曹操笑了笑,“若果然如子扬先生之言,那我就让吴铭小儿什么也得不到!袁术再草包,吴铭也需要时日。”
就在中原各路战火不断之时,西凉的马腾,在得到姚崇之前,心里便一直想着长安中被欺凌的大汉天子,图谋诛杀把持朝政的李傕郭汜等;有了姚崇,马腾内心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马腾召集麾下众将,开口问道:“吾欲出兵讨伐李傕郭汜,诸公以为可乎?”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61、姚崇谏言巧应变 张玉守关夸卓绝
『 qu 】不过,如今不是中兴的大唐,开元盛世是看不到了。”吴立仁自言自语道。
公元194年,马腾和韩遂一起相约进攻长安。
早有探子报与李傕郭汜,“启禀大将军,今有马腾、韩遂率西凉铁骑八万,进犯长安,请大将军定夺。”
李傕一听,脸色突变,咒骂不已,“这马腾、韩遂两个喂不饱的白眼狼,怎么说翻脸就翻脸。快点去请大司马和张、樊二将前来议事。”
不久,众将齐至,李傕便将马腾韩遂大军来犯之事说与众人听,询问破敌之策。
刚说完,只见立刻出了两将,“末将愿出城迎敌,斩马腾韩遂二人之首级,献于大将军!”李傕一看,正是部将李蒙王方。
李傕心中大喜,说道:“二位将军,若是果然能胜,回来必定重重有赏!”
这时,忽然有人说道:“大将军不可!敌军来势汹汹,不如紧守,以逸待劳,才是上策。”
李傕循着声音定睛一看,一人从张济身后站了出来,向李傕说道。
李傕不知此人是谁,只好问张济,“骠骑将军,此是何人?未曾见过。”
张济忙对李傕说,“大将军容禀!此人是济之族弟张玉,字世美,今在末将手下听命,对行军之事颇有心得,吾诸事多赖世美。”
“既然如此,那不如紧守。”李傕心中没有主意,听到张济如此夸张玉,便就应了他的提议。
然而李蒙王方二将却心有不快,“大将军,吾等愿立军令状,如若不胜,情愿受死!若是大胜而归,不求封赏,只愿斩了张玉首级,请大将军恩准!”
此言一出,顿时让张济脸色大变,厉声斥道:“尔等何人敢出此狂言?”
李傕听后不禁哈哈大笑,“骠骑将军勿怒!既然二将敢出此狂言,吾若不给他们机会,也显得没有气魄。既然汝对世美如此信任,不妨一试。”
张玉波澜不惊继续说道:“大将军,若李王二将败退,则敌军必定乘机杀来,末将愿领一兵,于长安城外两百里出盩厔山驻扎,盩厔山险峻,适合紧守,敌军必然难攻。”
李蒙王方心中愤怒不已,只不过碍于张济的权势,只是哼了一声。
李傕心中有些犹豫,看了看一言未发的贾诩,他心中最信任的还是贾诩。
“文和,汝意为何?”
贾诩点了点头,“大将军,敌军劳师远征,必定粮草难继,守之不难;况且敌军多为骑兵,不善攻城,如此大张旗鼓而来,需防城中内应。”
李傕脸色大变,一下站了起来,“若不是文和提及,吾显然忘了。若是敌军有内应,吾等皆无路可逃。李蒙王方,汝等率精兵两万,自去迎敌;张玉,汝就率本部兵马,自去盩厔山安营扎寨。李别,汝带兵士在城中细细查访,一定要把内应揪出来。”
众人齐声领命,尽皆退下。李傕留贾诩在内,脸色稍缓,问道:“文和,汝以为张玉此人如何?”
贾诩呵呵一笑,“张玉见识卓绝,卓然老成,是为人才。”
看着贾诩风轻云淡一说,李傕还是有些怀疑,“文和只是听其片言就能断定,是否有些草率?先看此战如何,再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