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国之帮爹当军阀》-第4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刘和帐下有了赵云这样一员悍将,对于幽州所有的将士而言,都是一种极大的振奋和鼓舞,大家会觉得有了赵云在军中,就有一种直面任何强敌的底气和信心,而刘和今后也不用担心在遇到颜良、文丑、麴义这样的悍将时,没有人敢于上前迎战。

        看着场中的赵云,刘和心里得意的想着:等我把高桥马鞍、双脚马镫、绝世宝马、最锋利的精钢枪尖、防护能力超强的明光铠等装备都给赵云配备齐全之后,看这天下还有谁能拦得住他!

        李严来到刘和身旁,轻声提醒还在发癔症的刘和:“公子,是否可以请赵都尉上台领赏了?顺便也宣布一下对夏侯兰的任命。”

        “对,对!差点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记了。”刘和赶紧转过神来。

        当着大伙儿的面,刘和大声说道:“诸位,方才大家也亲眼见识过真定壮士们的勇武了,本公子决定任命夏侯兰为骑兵营左部司马,各位以为可否?”

        众人方才已经见识过了夏侯兰带队作战的勇猛,虽然不似赵云百人敌那么疯狂,但也绝对不会在鲜于辅之下,当然不会反对刘和的这项任命。如今正是用人之时,有夏侯兰这样勇武的将领来投,对于蓟县和幽州都是大好事一件。

      ¡¡¡¡ÏÊÓÚ¸¨¼ûÁõºÍ¹ûÈ»½«ÏĺîÀ¼Åɵ½ÁË×Ô¼º÷âÏ£¬Ò²ÊÇÊ®·Ö¸ßÐË¡£½ñÈÕÒ»Õ½£¬ÈÃËûÇåÐѵؿ´µ½ÁË×Ô¼º÷âÏÂÆï±øÓ빫Ëïè¶÷âÏÂÆï±øµÄ²î¾à£¬Ëû¼«Á¦µØÏòÁõºÍÌÖÒªÏĺîÀ¼ÕâÔ±½«Áìµ½×Ô¼ºÓªÄÚ£¬¾ÍÊÇÏëÈÃÏĺîÀ¼½ñºó°ï×ÅËûѵÁ·Æï±ø£¬Ìá¸ß²¿¶ÓµÄÕ½¶·Á¦¡£

        至于让更厉害的赵云前来骑兵营,鲜于辅倒是没想过,就凭赵云这种恐怖的身手,他要是来了,鲜于辅还不得让贤?

        刘和宣布了对夏侯兰的任命之后,接着说道:“真定好汉个个不凡,从今日起全部编入军中,其中善于骑战的归夏侯兰直接统领,精于步战的则归于明辉都尉帐下!”

        “太傅卫队统领赵子龙方才大展雄风,令吾等大开眼界,特赏赐宅邸一座,上等牛羊肉五百斤,酒十坛!”

        众人本以为刘和会将夏侯兰带来的这一百七八十人编入赵云的麾下,没想到刘和一个都没有拨给赵云,这令大家感到意外的同时,也是十分不解。

        已经换下甲胄走上台来的赵云,对此却没有任何不满,他明白公子如此安排其实是从大局出发,考虑的更为稳妥和长远。

        将真定来的这些汉子划给赵云固然顺理成章,也不会有人说什么闲话,毕竟这些人与赵云有同乡之谊,而且此前也是赵云带着他们出来投军的,但这样做便会在无形之中人为地划出小圈子和山头,对于今后部队的发展极为不利。

        刘和见正事已经办的差不多了,于是便走到十几个前来观礼的士族代表们的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道:“诸位,今天这场观摩可否尽兴?”

        众人纷纷回答说尽兴,开眼界,不虚此行。

        刘和接着又问道:“有这些勇猛的将士守卫蓟县,大家可否安心?”

        众人又纷纷回答说有大公子和子龙将军坐镇蓟城,一百个放心。

        “将士们整日操练,还要不分昼夜地巡逻值守,十分的辛苦,我们是不是该拿出一些实惠的东西来犒劳他们呢?”刘和循循善诱地继续问道。

        大家又不是傻子,来之前大概也猜到了刘和的心思,此时见大公子已经名正言顺的开口,于是纷纷慷慨捐助,当场就向刘和表态,愿意拿出家中的余粮和财物来支持大军守城。

        刘和敲完了“竹杠”,于是带着人皆大欢喜地离开了校场,前来观摩的各营兵士们则在头目的带领下返回各自营盘。

        绝大多数人都没有发现,从一开始,大校场边上便有一支队伍默默地站在那里,他们手中没有兵器,身上也没有穿戴甲胄,但他们的态度很端正,老老实实地站在那里观战,从头到尾,没有人交头接耳,没有人以解手、拉肚子等理由擅自离开。

        这支队伍人数约摸五百人,属于新组建的太傅卫队,他们是赵云一个一个挑选出来的,共同的特征就是身体壮实,为人老实,做事踏实。

        当日夜里,赵云在刘和赏赐的府邸中大宴宾客,既是为前来投奔的兄弟们接风洗尘,又是为夏侯兰得到提拔擢升表示祝贺,同时也是向鲜于辅、鲜于银等将领表示感谢。

        若说鲜于辅和鲜于银这两人,本领不一定十分出众,但在人品方面确实不差,即使顶头上司刘虞不在蓟县,他们两个对于公子刘和交办的事情都是认真负责,既没有阳奉阴违,也没有推诿拖延。

        若非如此,赵云如何能够顺利地从这两人麾下八千士兵当中挑选出符合要求的士兵来?

        第二日一大早,刘和带着州中官吏来到蓟城西门上为前往马城运输粮草军资的队伍送行。

        公孙纪一肚子憋屈和郁闷无处可说,只得苦着脸与众人话别,而当他发现前来押运粮草的将领居然就是昨日才被擢升的夏侯兰时,心里就更加的不爽了。

        就算公孙纪再蠢,他也看得出来夏侯兰不是好糊弄的主,不然昨天在校场上将对阵的那位骑兵营前部军司马抽下马背之后,也不会立即飞身下马伸手去拉。做人如此小心谨慎,在那种紧张的时刻依然保持清醒的头脑,足见夏侯兰的头脑不简单。

        有这么一个“人精”跟随左右,就算公孙纪想要做点什么小动作,也是十分的困难。

        赵云将夏侯兰拉到一边,轻声交待说道:“元庆,此次押运粮草事关重大,沿途一定要小心戒备,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向前方和后方同时示警,请求支援,万万不可盲目恋战!”

        夏侯兰也是掂得来轻重的人,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子龙放心,这一趟出去,无论如何我也保证将粮草准时送到马城!”

        另外一边,鲜于辅正在向四个军侯训话:“你们几个给我听仔细了,这次出去,一切行动都要听从夏侯司马的指挥,不要觉得自己是骑兵营的老资格,便生出疏忽怠慢之心,甚至是暗中掣肘!要是耽误了大事,你们便是幽州的罪人!”

        几个军侯见鲜于都尉说的十分严肃,纷纷点头表态,声称一切唯夏侯军司马的马首是瞻。

        在人群相送的道别声中,庞大的运粮车队缓缓驶出了蓟城西门,一千名骑兵排成一字长蛇阵型,护卫在车队的左右两侧,渐渐远去……

        刘和返回州牧府中,立即召集众人议事。

        “诸位,按照既定的计划,公孙从事已经率队前往马城送粮,接下来便是第二步,请赵都尉做好准备,明日便率领一千骑兵前往蓟城西南部的安次至雍奴一带聚拢粮草,然后向西北方向押运至灅水南岸,等待后续的队伍赶来汇合!”

        “卑职领命!”

        “另外,这里有数十份李从事命人誊写好的‘纳贤告示’,子龙沿途遇到大的坞堡和城池时,张贴在过往行人众多的醒目之处,如果有人愿意来投,则在返程时一并带回蓟县。”

        “卑职明白!”

        “赵别驾,烦请您安排下去,在幽州全境招募各种擅长手工制作的能工巧匠,特别是铁匠、木匠、泥瓦匠之类,就说本公子愿意用最优渥的条件招揽他们前来效力,不仅让他们吃饱穿暖,而且还可以将他们的家人安顿在蓟城之内生活居住。”

        “下官明白,一定不负公子所托。”

      第八十五章 勾结

        刘虞率军入驻马城已经有半个多月了。

        马城位于歠仇水的南岸,是进出幽州的西北门户。鲜卑人历次南下侵掠幽州都是从这里经过,原因就在于马城位居要冲之地,不仅粮草丰足,而且当地豪族庄园规模庞大,鲜卑人一旦从这里得到补给,就可以长驱直入地一路打到黄河北岸。

        在这半月内,刘虞的心情从最初的担忧和焦虑慢慢变得平静和笃定起来,到了现在,他竟然开始优哉游哉地在歠仇水的两岸游览,顺便还拜访了附近几家大型坞堡内的族长。

        让刘虞如此安心的原因,是他发现自己养了一个比较给力的好儿子。

        刘和返回蓟城之后所做的种种,别驾赵该每隔两天便会派出信使向三百多里外的刘虞进行汇报,快马两天半便可送达。虽然动用的信使较多,但两地来回一趟也就是五天时间,所以只需要五拨送信的小队便可满足送信的需要。

        赵该这么做,既是作为下属的本份,同时也可以让刘虞及时掌握后方的情况,便于做出稳妥的决定。赵该动用的这点人力和马力,相对于马城驻守的近三万大军,根本算不得什么,但带给刘虞的却是比三万大军更加重要的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叫做信心!

        从赵该的来信中,刘虞得知儿子在抵达蓟城之后并没有急于“抢班夺权”,也没有胡乱指使和下达命令,而是迅速与府内的家人以及城内的官吏拉近关系,然后以断然的手段彻底将隐藏于城内的不稳定源头清除干净。对于儿子这种不急不躁、绵里藏针的做事方式,刘虞感到非常的欣慰和认同。

        得知儿子在迅速稳定了蓟城的局面之后,开始有条不紊地筹集兵械、粮草、军资,而且第一批的粮草辎重已经上了路,随后的第二批也在有条不紊地筹集当中,刘虞的心里便觉得踏实了许多。

        只要粮草和军资足够,刘虞就有办法让前方的军心保持稳定,至于面对鲜卑人的来袭,刘虞准备依托城池和附近的几座坞堡进行防守,鲜卑人的骑兵虽然厉害,却也不是铜头铁臂,在面对防守森严的城池和坚固的坞堡时,一样会碰得头破血流,磕掉牙齿。

        最让刘虞意外的是,原本文弱内向的儿子,不知怎么对兵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竟然在繁忙之余还弄了一场“沙场秋点兵”,不仅极大地鼓舞了守军士气,同时还安抚了城中的大族和百姓,顺手还敲了这些大户们一记响亮的“竹杠”。

        如今,听说儿子又要在各地张贴《纳贤告示》,四处搜罗和招集人才,这些事儿一环套着一环,就连刘虞这样的治政老手,都有些眼花缭乱的感觉。

        有时候,刘虞忍不住都想要快一点见到已经数年不见的儿子,亲口问一问他,这些年在洛阳和长安究竟经历了怎样的艰险和苦难,才会磨砺成长到今天这样的程度。

        不过,刘虞对于儿子做的有些事情,也有不太满意的地方,但此时却也不是追究和训斥的时候,一切都要等到将鲜卑人赶回北方再说。

        这一天,散出去的探马返回向刘虞报告,说发现轲比能所率小种鲜卑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弹汗山。

        弹汗山位于马城西北一百三十里外,后世这座山脉被人们称之为大青山。桓帝时期,鲜卑部落联盟首领檀石槐将王庭立于弹汗山下歠仇水的上游,而沿着歠仇水一路向东南而下,就会来到幽州的门户——马城。

        檀石槐少时有勇有谋,被鲜卑各部落共同推举为大首领。在他统治北方的数十年间,大胆启用【创建和谐家园】谋议,制定了律法,锻冶兵器和工具,大大地促进了鲜卑社会的发展。

        在檀石槐的一生当中,曾经率领鲜卑各部向南劫掠至大汉的边境各郡,北边抗拒丁零(贝加尔湖一带的游牧民族),东面击退了夫余人的西进,西面进击到了乌孙国,不仅完全占据了昔日纵横北方万里大漠的匈奴人曾经的疆域,还进一步将疆域扩充到东西一万四千余里,南北七千余里。

        如今,檀石槐已经去世十几年,由于他在世时尚未建立统一的鲜卑国家政权,所以当他死后,鲜卑大联盟迅速土崩瓦解,又分裂为许多互不相属的支脉。

        其中,东部鲜卑控制着从右北平以东至辽东的区域,与夫余、濊貊接壤,共有大小二十余邑,其头领被称为弥加、阙机、素利和莫槐;中部鲜卑从右北平以西至上谷,有十余邑,其首领为柯最、阙居、慕容等,被称为大帅。西部鲜卑从上谷以西至敦煌,西接乌孙,约有二十余邑,其首领有置鞬落罗、拓跋邻,拓跋推寅、燕荔阳等,皆为大帅。

        这次率军前来袭掠幽州的鲜卑首领名曰轲比能,是中部鲜卑部落中新近冒头的一个年轻酋长,他作战勇猛,执法公平,不【创建和谐家园】,因此在靠近边塞的这几个鲜卑部落当中很有威望,大家共同推举他作了大人,带领部落发展壮大。

        鲜卑人所谓的大人,又称之为大帅,属于几个部落联盟的共同首领,比之一个部落的酋长要大,比之整个鲜卑首领要小,权力和地位相当于【创建和谐家园】这边一个郡的太守。

        轲比能非常崇拜昔日檀石槐创下的丰功伟绩,他的心里藏着一个庞大的想法,那就是有朝一日要再度统一北方大漠,而且还要建立起像大汉朝那样的国家。他经常派出探子和细作扮成商贩,深入到【创建和谐家园】境内刺探消息,因此对于目前大汉王朝朝廷崩坏,各地军阀混战的局面非常清楚。

        这次率众进犯幽州,是轲比能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作出的决定。自从刘虞入主幽州以来,他积极推行怀柔和平的民族政策,鼓励边地百姓与附近的乌桓人和鲜卑人进行通商,使得幽州保持了稳定安宁的局面,得到了充分的休养生息,如今可谓是百姓富足,仓满粮足。

        幽州如今就像一头养肥了的年猪,只要闯进来狠狠地捞上一把,轲比能就有把握让自己的部落迅速壮大起来,进而东讨西伐,将地盘扩大几倍。

        轲比能的野心虽大,但他也知道饭要一口一口吃的道理,所以这次出兵也是十分谨慎和小心,先派出了两千部落精锐作为先锋,进驻弹汗山,试探一下刘虞的反应,然后在决定后续的行动。

        如果刘虞生出忌惮畏惧之心,愿意媾和,轲比能便狮子大张口地向刘虞讨要一笔粮食和盐铁物资;如果刘虞拒绝和谈,轲比能也不介意跟刘虞狠狠地打上一仗,然后冲进幽州能抢多少是多少。

        当然了,轲比能此行也没有绝对必胜的把握和信心,其中最让他忌惮的便是活跃在上谷郡北部白山一带的阎柔势力。轲比能知道阎柔此人在乌桓和东部鲜卑部落中甚有威望,可以调动的兵马甚至比自己还要多些,如果他跳出来支持刘虞,自己绝对讨不到什么便宜。

        轲比能早就想好了,万一幽州的防范过于严密,阎柔果真掺和了进来,他就立即转头向西,带着部落青壮进入并州境内劫掠。虽说并州如今已经被中部鲜卑各部落糟蹋的不成样子,可再瘦的牛羊身上,总能剥下几块肉来。反正【创建和谐家园】百姓就跟蝼蚁一样,怎么死都不会死绝,只要有土地可供耕种,他们总是愿意守着过日子的。

        然而,令轲比能感到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就在前几日,阎柔忽然派人前来面见轲比能,声称愿意与他一起对付刘虞,条件便是将刘虞赶回蓟县之后,可以放轲比能进入代郡,而上谷则要归于阎柔。

        轲比能当时便答应了阎柔的这个要求,在他看来,只要大军攻下马城、高柳和宁城三地,幽州就像一个被【创建和谐家园】了外衣的女子,自己的人马想怎么纵横都可以,到那个时候,从代郡一路南下就可以进入冀州,据说冀州韩馥比刘虞还要软弱,正好可以狠狠劫掠一番。

        对于轲比能与阎柔的勾结,刘虞此时并不知情。他在进驻马城之前,接到的消息是轲比能联合了中部鲜卑近五万人南下,而近来经过细作刺探得来的消息,轲比能此次其实只带了近两万人南下,并没有传闻的那么夸张。

        两万与五万,这是截然不同的两个数字。

        刘虞进驻马城的兵力是两万七千人,对外号称三万,若是防御五万鲜卑人的进犯,兵力便会明显落于下风。特别是从宁县至班氏有着漫长的四百多里边境线,鲜卑人在人数占优的情况下,随时都可以选取当中一段而轻易突破守军防线。

        如今,刘虞摸清了轲比能的具体兵力,他是以近三万的兵力对付轲比能的近两万人,压力骤然减轻了许多。刘虞已经派出魏攸领兵一万开赴高柳城,他给魏攸下达的命令便是死守待援,一旦轲比能率军从高柳一带进犯,刘虞便会率军从马城出发,绕到轲比能的身后发动猛然一击。

        刘虞的这个策略还是可行的,但前提是距离马城八十里外的阎柔不会移动,若是关键时刻阎柔带着部队向北跑进白山躲清闲,则宁县这一带便会门户洞开,到时候轲比能瞅准这个空当钻进来,麻烦可就大了!

      第八十六章 阎柔的算计

        时间已近十月之末,这天刘虞带着从事程绪巡视完城中各处,回到了自己帐中。

        程绪劝说刘虞道:“主公,轲比能的部队如今距离马城不到百里之遥,吾军前几日又分出一万兵马由魏曹掾带往高柳,现在所剩兵力几乎与阎柔相当。马城和宁城分据歠仇水南北两岸,历来是互为依存,如今阎柔态度不明,形势于我极为不利。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如便答应了阎柔的请求,向朝廷表奏他为护乌桓校尉,这样就可以让阎柔为我们所用,轲比能自然会知难而退。”

        刘虞皱着眉头默然不语,似乎对于程绪的这个建议并不热衷。

        程绪接着说道:“若是不答应阎柔的要求,等到轲比能率大军前来时,他们两伙势力私下里勾结起来,到时候我军两翼受敌,立刻便会陷入被围的困境,形势就会变得十分危急!”

        刘虞见程绪都在替阎柔说话,估计其他的人有这种想法的会更多,于是叹口气,解释说道:“阎柔此人,狡而无信,比之公孙瓒尤为不堪,今日我若是答应了他的要求,明日他又会提出别的要求,对于这种贪婪之辈,绝对不可轻予!”

        “主公,可我们若是不答应阎柔的要求,当下这一关就很难过去啊!就算阎柔此人有野心,他以往还是向着我们的,也未曾做出太多倒行逆施的事情来,这次又亲自带着两万兵马跟随主公南下冀州,也算是立下了功劳。”魏攸继续劝说道。

        “哼,你不提此事还好!阎柔这次率兵南下冀州,骚扰祸害当地百姓的事情还做的少么?”刘虞脸色一寒,冷冷地说道。

        宁城之内,阎柔伸长了脖子等侯马城那边的消息,已经有半个多月了,可刘虞却是稳坐【创建和谐家园】,到现在也没有吐口,这让他感到十分恼火。

        阎柔对身边的亲信说道:“刘虞那个老货,到现在还不肯答应我的要求,为了给他一点厉害看看,我派你现在立即带人前往弹汗山,见到轲比能之后,就如此这般告诉于他……”

        这名亲信点头领命,转身准备出账。正在这时,帐外有人报告道:“大人,小的有紧急军情报告!”

        “速速入帐,详细道来!”阎柔喝道。

        “启禀大人,小的按照您的吩咐,最近带着兄弟们在沮阳至涿鹿一带进行侦查,昨日发现了一支从东面来的队伍,这支队伍外侧有千骑护卫,当中全部是马车和牛车,所过之处留下的车辙很深,道边洒落着零星的粮食颗粒!”

        “可否看清了对方的旗帜和服饰?”

        “启禀大人,小的看得分明,这支队伍穿着幽州军卒的服饰,打着一面‘刘’字大旗,可以肯定他们是从蓟县方向而来,这是要向驻守马城的刘虞运送军粮和物资。”

        “好,这次你们做的很好!来呀,赏钱百贯,粮十石!”

        待这个哨探头目高兴地离开之后,阎柔对身边尚未离开的心腹说道:“情况有变,你暂时不要去弹汗山了。刘虞的运粮队伍再有三天便能走到广宁的南边,这一带距离马城至少还有八十里路程,距离广宁却只有十五里,我们只要出动三千兵马扮成盗匪,夜间埋伏在路边,便可以将这批粮草军资抢过来!”

        心腹急忙劝说阎柔:“大人,我们此时动手,就算刘虞没有证据,他也肯定会想到是我们干的。若是抢了这批从蓟县运来的粮草军资,我们与刘虞的关系就会急转直下,还请大人三思而行!”

        “哼,有什么好怕的?刘虞那个老货不识抬举,就不要怪我不给他留面子!这次出去劫粮,便由你亲自带队,到时候只抢粮草和军资,不要轻易杀人,等粮草到了我的手中,看刘虞不来求我!”

        阎柔主意已定,并不听这个心腹的劝说。

        却说夏侯兰前几日走马上任,领了向马城押运粮草的军命之后,便一路小心谨慎地护送着运粮的队伍向西而行,这一日终于走到了涿鹿县以北歠仇水与治水交汇的地方。

        眼看天色将晚,夏侯兰驱马来到公孙纪所乘的车旁,语气恭敬地说道:“公孙大人,今日天色已晚,便让队伍在此地宿营吧?”

        车中昏昏欲睡的公孙纪伸手掀开车帘,向四处看了看,皱着眉头说道:“此地为两水交汇之地,地势平坦,夜里风太大,若是将队伍留在这里,只怕引得兵卒和民夫们不喜!”

        夏侯兰耐心解释说道:“大人,方才卑职已经亲自在四处打探过了,觉得此地虽然有些风大,但因为有两面临水,所以夜里只需专心防守北面即可,至于我们一路过来的东面则是安全地带。我方才已经安排下去了,夜里会将随车运输至马城的过冬衣物取出一些给士卒和民夫御寒,大家应当不会被夜里的寒风冻坏了身体。”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5: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