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三千界》-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Ò¦Ï¹×Óà½à죬¡°Ö½¶¼ÒªÃ»ÁË¡£¡±

        这一日流民团伙中混入了十几个男人,他们不愿写名字籍贯加入流民团,也不愿离开,就这么不远不近的跟着。

        秋水提高了警惕,吩咐众人注意这些人。

        果然到了晚上,这伙人瞄上了有牲畜的人家,大多数牲畜半路都被吃了,小芳一直活着,但也骨瘦嶙峋,它反正吃草的时候多,偶尔秋水才会给它吃一把豆料,或是沾点盐巴抹它鼻子上,秋林生只当没看见。

        流民团是个看似松散的集体,因为不可能让秋水和秋林生管这么张口,日常还是各自负责各自的吃喝,只是结成了团,要是看着有人家快饿死了,旁人也不会不管不顾,只那得病的就谁也没办法了,秋水保留的那几罐子盐巴,也陆陆续续送了两小罐子出去。

        那伙人摸到小芳身边,被警醒的秋水一下子就发现了,她大喝一声,“你们干嘛!”

        于是人人都起来了,那伙人皮笑肉不笑,“大家都快饿死了,就你们家还养着驴,杀了大家分口汤也好!”

        他们不知道流民团的底细,有人问过他们是否要加入,他们当时既没答应,过后也没想着了解一下加入是什么意思,现在一开口就是挑拨,却发现周围人的眼神十分古怪。

        秋水冷笑一声,“是吗?,我看这种买卖你们做过不少呢,怕是还杀过人吧?”

        那男的一点都不怕,人多算什么,流民一般都团结不起来,还欺软怕硬,他们只要杀掉眼前这个不男不女的小子,就会震慑住旁人。

        他道,“是又怎么样?识相的把驴给我,粮食也交出来!要不然咱们哥几个给你超度一下!”

        秋水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呵呵,无知者无畏啊,我成全你们!”

        她挥手高呼,“给我打,打死这群畜生!”

        旁边围着的男人全冲了过来,他们手里全都拿着棍棒,十几人的团伙哪能和数百人的组织相比,等到人群散开,这伙男人已经都没人形了。

        秋水冷漠的看了一眼,“扔一边喂野狗,这种人不值得掩埋!”

        有人上前把尸体拖到路边,还从他们身上翻出不少女人和孩子的首饰,于是呸呸呸,吐了几口唾沫才甘心。

        流民团杀了十几个男人却无一人觉得不妥,秋水倒是沉默了好久,果然流民和暴民只一线之隔,她也没能避免。

        姚瞎子问她,“怎么了?杀了他们觉得愧疚?”

        这一路上死人见得多了,这丫头也不是心软的人啊。

        秋水低声道,“姚叔,我是忽然发现权利的滋味了。”

        她一句话就要了十几个人的命啊,要问秋水如何理解权利,现在她理解了。

        姚瞎子嗤笑,“你这算个屁,到了天子脚下,大家一散伙,谁还认得你。也就是这一路上,大家得抱团才不被人欺负罢了。”

        秋水也笑了,“也是。”

        她和秋林生不过是把人松散的组织起来,在路上这一特定的场合人家才愿意听他们的话,一旦这个环境变了,就没人会听从指挥了。

        众人继续向前,一路上也能听到一些零星八卦,秋水他们也不知道京城争位到底争的怎么样了,只能往前走。

        康元帝死的比较急,可他临死前拍下了不少皇子,等他腿一蹬,龙椅上就没人坐了,于是刚刚偃旗息鼓的大臣们又开始折腾。

        被康元帝拍惨的皇子们肯定没了资格,剩下的只是几个胆小怕事的皇子,于是就有人提议他们中上去一个。

        现在不是皇子争位,而是大臣们争夺未来朝堂的权利。

        被康元帝分封出去的几位皇子纷纷领兵进了京,而且还打了起来,然后天灾裹挟着兵祸,老百姓可惨了。

        原本皇子中有兵权的只有燕王,其他王爷只有三千府兵,可是从龙之功谁不想要,王爷们封地上的卫所纷纷出手相帮,京中也有禁卫,这一锅粥就越来越浑了。

        燕王在边关看似按兵不动,实际上他麾下的将军不知道鼓动了他多少次,劝他,“哪怕不为别的,兵部拨兵器甲胄总是短缺,户部连兵饷都一拖再拖,殿下也得为边关将士百姓想一想啊!”

        但燕王来边关前答应过康元帝自己会一辈子镇守边关,他还不想失信。

        再后来听闻皇子们都在棋盘上蹦跶,天灾无暇理会,流民兵匪四起,大齐已然摇摇欲坠,燕王终于坐不住了,他答应父皇镇守边关,前提是朝廷还是他们家的,这要改换了门庭,他这前朝皇子还能镇守边关?脚指头想都不可能。

        要是太子上台,那一切还好,毕竟燕王同太子关系还算和睦,可要是换了其他兄弟,将来人家慢慢把他削成薄片,他都没办法反抗,于是燕王从边关带了三万余人直奔京城而去。

        其他皇子的兵和边关浴血奋战的士兵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这时秋水他们正走在半路上。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

        感谢在2021-08-14 21:24:23~2021-08-15 23:11: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爱婷 1个;

      ¡¡¡¡¸Ðл¹à¸ÈÓªÑøÒºµÄСÌìʹ£ºÄûÃÊ 30Æ¿£»²¤ÂÜÃÛ¡¢±¾ÃüÏã¿Ë˹ 20Æ¿£»yu¡¢ËÄÔ·¼·Æ 10Æ¿£»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1章 第一界十一

        等到秋水带着大几百人的流民团接近京城时,燕王已经定下了大局,坐上了皇位。

        不过因为之前接连不断的兵祸内耗,加上燕王登基后毫不留情砍了好些有各种问题的官员,京城颇有几分萧瑟,京城外头的田亩因为无人耕种都荒废了好些。

        老百姓在乱世里是最容易折损的一类人。

        而且秋水他们不知道京城近况,所以满怀希望想去京城找活路,而京城附近的人之前都在往外逃,因为京城成了绞肉机,不知道死了多少人。

        当他们抵达京城外围时,燕王刚刚坐上皇位一个月不到,而秋水他们从头到尾走了大半年,此刻已经入了冬。

        流民团真得是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恰恰在最好的时机赶到,接待流民的官员非常热情,这些都是京城内外的补充人口。

        只是有一点双方都很痛苦,流民里能听懂官话的是极少数,京城官员能听懂各地方言的为零。

        不过秋水这个流民团非常不一样,秋水和姚瞎子都能听懂官话,秋林生磕磕绊绊也能说。

        秋水还能听懂不少方言,有些是上辈子的积累,还有是一路过来增加的本事,她性格又开朗,路上无事就和人学说话,往往都能让双方哈哈大笑。

        语言不通,流民安置就缓慢。

        这些人都得登记入册,名字籍贯家乡这些总要说清楚啊,可遇着两下里都听不懂的,那就完蛋了,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对方说的是啥。

        有些方言听起来如同鸟语,语句还急促,就像和人吵架一样,好几次因为这个差点发生打架事件。

        一个官员颇为痛苦的过来接待秋水这一行流民团,听到要登记基本信息,秋水直接把姚瞎子做的登记本拿了出来,姚瞎子一笔字哪怕不是什么好字,看着端端正正就让人心旷神怡啊。

        接待官员翻着登记本子,上面写的非常仔细,连有人家卖儿卖女的都注明了卖在何处,死了的也会标明。

        这位官员大喜,赶紧先安顿秋水这一伙流民团,他们最好理清,早点理掉一批,上官过来巡查也是功劳。

        于是秋水这伙流民团最先分配,分配的地方也最好,而且他们并不吵闹,便是听不懂,也有人会和他们解释,让去哪里行动也分明,并不乱糟糟的,多好安排!

        接待官员手下也有小吏,只是小吏们听不懂方言一样痛苦,而且造成的误会还不少。

        他们看到秋水和秋林生在流民中不停穿梭来往,流民们也都很信服他们,于是就注意到了,再一打听,这‘父子’都会官话和几种方言,于是就同上官推荐了秋水和秋林生。

        秋水这一路怕麻烦,而且长途跋涉这么久,和野人也差不多了,头发里还长虱子,秋水干脆就剪了短发,现在完全是个小子的模样,流民们讲究不起来,头发剪短的不在少数。

        听到让他们父女协助登记流民,秋林生和秋水都很高兴,当然答应下来,和官府搞好关系是多么重要的事。

        现在秋水不主动出头,有主意都是先告诉秋林生,让他去和那些官员小吏去说。

        登记流民信息其实很简单,主要就是语言不通,秋水和秋林生各带两个会书写的小吏,捧上一叠木牌,让流民排队,过来说清楚家乡籍贯和人口,然后登记好发放木牌就结束了。

        上官会看登记的数据进行安排,然后分配去处,最后带过去安置就行。

        秋水和秋林生细致,还会问是否有技能,铁匠木匠,修锅补碗,甚至会杀猪的都写上,上官们一看就清楚明了。

        每天秋水和秋林生除了有免费的一日三餐,还有一百文钱入账。

        有了他们帮助,流民登记就快了许多,连误会都少了,秋水一张嘴叭叭叭的,同时接待几家都不成问题。

        安置流民的地方总有好差,秋水那一伙得的地方最好,接下来的就没那么好,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到哪里都存在。

        此刻就有人嫌东嫌西,秋水眼皮子一翻,“我看你是冒充的流民,看看那些面黄肌瘦的人,哪会东挑西捡,生谷子都能塞进嘴里吞了,朝廷给屋子给地还要挑拣,你难道是哪里来的奸细,想给陛下的仁政抹黑!你既看不上,那打哪来就回哪去,看看后头还有多少人,哪个有时间和你瞎叽歪!”

        这大帽子盖的,且好容易来了这里,眼看就能安顿下来,回去?怎么回?一路过来是已经是千辛万苦,再回去可就要饿死在路上了,那些还想叽叽歪歪的流民屁都不敢放一个了,一边的小吏偷偷翘起了大拇指,哎呀,听秋小哥说话就是爽利,他连骂带劝,就没有摆不平的人。

        秋水和秋林生帮了两个多月的忙,连年都没好生过,等过了年,流民也差不多都安顿下来了,接下来已经没有大股流民进京。

        朝廷已经派下去各路赈灾官员,就是有流民也就地安顿或是劝其返乡,京城不可能把所有流民都接收下来,秋水这一伙人是正巧。

        秋水和秋林生这才有机会仔细收拾一下朝廷给他们父女两分配的房子,在离京城快马半日距离的临丰城里,临丰原本是京城各世家田庄别院所在地,也有几个皇庄,算是京城一个小小的粮食蔬菜供应基地。

        面临兵祸的时候临丰被彻底毁了,兵士都要吃喝,临丰首当其冲,被抢的一干二净,佃户们哪里能活,当然是死的死逃的逃。后来燕王上台,哦,现在要叫武安帝,武安帝上台后马上着手安抚民生,可临丰左近的佃户不是死了就是逃了,一时间那万顷良田居然无人耕种。

        后来流民涌了过来,就先往这里安置,秋水那个流民团就安置在临丰,秋水和秋林生也被安置在这里。

        他们父女俩有一栋小小的院子,还有六亩地呢!

        姚瞎子也跟着小吏们打过杂,所以也有了一间小房子,还有三亩地,只是如今天气还没转暖,地里尚且无法耕种,安顿下来的流民们已经在田间地头除草耕地施肥,以备开春播种。

        收成出来前,流民们每日有朝廷给的救济粮果腹,哪怕吃不饱,到底也有了奔头,临丰一派祥和。

        偏秋水秋林生和姚瞎子没一个会种地的,他们只能把地租给别人种,除了租税外收成对半分,这点地也养不活三个人,毕竟如今亩产不高。

        秋水和秋林生还是想干回老本行,姚瞎子也在寻摸京城算命的好地方。

        三人都和京中一些小吏搞好了关系,想要做回本行倒是极容易,姚瞎子比秋林生父女更早找到一块风水宝地,连自己的算命招牌都竖了起来。

        秋林生带着秋水去拜访京里的杂行行首,他们属于外来户,自然要守这里的规矩。

        温行首是个矮胖的男人,看起来非常慈和,满脸都是笑,他早就听说秋家父子帮助朝廷安顿了不少流民,也知道他们在临丰那片流民中颇有威望,这种人投过来温行首自然愿意。

        于是秋林生和秋水拜见了温行首,还进行了入团行的仪式,正式又成了一个小团头。

        众人围着父女俩恭喜,还要开宴招待他们,席上同秋林生夸赞秋水,“虎父无犬子!”

        秋林生终于发现不对劲了,他局促的搓搓手,“那个,那个,我家这个不是儿子……”

        温行首一愣,马上道,“养子?养子也好啊,一样叫你爹!”

        众人恍然大悟,难怪秋小子不像秋林生。

        秋林生更尴尬了,“不是,不是的,秋水,是我闺女!”

        裂了一地的众人,“……”

        这时秋水端着酒过来敬温行首,她刚才在别的桌敬酒呢,一看主/席面上众位团头都诡异的看着她,她不由得摸了摸脸,“叔叔伯伯们,我脸上有东西啊?”

        温行首仔仔细细打量秋水,最后笑了,“秋侄女,原来你是个女郎啊!”

        秋水笑的大大方方,“那可不,性别也不是我能挑的啊,好叫诸位叔伯知道,打小我爹就带着我走街串巷,我早就发誓要成为一个团头!”

        有个人道,“可是,你是女子……”

        秋水自自然然道,“女子怎么了?比男子笨了还是傻了,衙门里老爷让我和我爹帮着登记流民的时候也没嫌弃我是女子啊,难道诸位叔伯还怕我抢了你们的饭碗?放心,规矩我和我爹都懂,越界的事,咱们父女也不会干!”

        这就没人能说不字了,说到底团行也不过是下里巴人组成的互助团伙,还能比衙门高贵呢?实际上是衙门的人当初根本就没发现秋水是个女的。

        温行首就笑了,“好,有志气!来来来,温伯伯给你个见面礼!”

        一小串红绳绑着的新铜钱,秋水收了,笑着道谢,姿态舒朗,不见分毫拘束扭捏。

        见行首已经表态,众人自然纷纷说好话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3 18: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