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得到了舰长的称赞,军官们脸上都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作战参谋长冯·格里芬特接过话说:“我在阿尔萨斯号上呆了两年又五个月,而在座诸位中,有的人是从它服役开始就在这艘舰上任职的。在我的记忆中,全舰战斗训练还从未获得过这样好成绩,似乎从前也未曾出现过。舍尔上校到职就任短短一个月,给我们这艘战舰带来的变化有目共睹。诸位,我提议,让我们用掌声向舍尔上校致以诚挚的敬意!”
掌声轻促,免却了造作之态。
此时的舍尔并未喜形于色,更确切地说,他显然没有把官兵训练成绩的提高归咎于自己。看了一眼坐在远端的约阿希姆王子,见他的神色与旁人无异,遂道:“诸位请用餐吧!”
餐厅里的声响效果随之变得单调起来,军官们优雅而迅速地扫光了主餐,轮到茶点的时候,舍尔不急不缓地说:“最近一段时间,我明显感觉到舰上气氛的积极变化,官兵们变得更加勤勉、团结、友善、自信。我相信,给我们带来这种变化的正是我们尊敬的约阿希姆王子殿下。”
年轻、稳重,自信、谦逊,坦诚、善言,这些看似相悖的性格在这位年轻的德国王室成员身上得到了完美的融合,他随和、平易近人,却不失王室成员的威严。面对舰长的赞誉,他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收敛了光芒,刚毅俊俏的脸庞带着羞涩的微笑。尽管身份是在座众人中最特殊的一个,且从基尔海军学院毕业就破格获得了中尉军衔,他却从不急于表达观点或者表现自我,这种安静的低调对舰上资格更老的军官团队自是一个和谐的因素。
夏树笑而不答,舍尔接着说道:“久闻殿下设计出了性能一流的高速鱼雷艇,还几次教训了那些自以为是的外国同行,真是非常了不起。话说回来,殿下是否也持这样的观点——快速雷击舰艇的飞速发展相应压缩了大型舰艇的作战空间,又朝一日必会取而代之?”
夏树脸上的微笑依旧,羞涩神情却为淡定从容的神态所取代,他以自己跟在座军官中身材最魁梧之人打了个浅显的比方:“若我在夜里以棍棒偷袭戈恩上尉,一口气把他干掉了,人们是否会就此判定,我这种身材和力量的人,比戈恩上尉那样健壮、结实且擅长格斗的人更具战斗力,可以在战场上取而代之?”
军官们在笑声中领会了夏树的意思。
夏树继而说道:“今天我坐在这里,与德国海军最优秀的军官们为伍,正是因为我坚信战列舰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海上霸主,这就如同骑兵在陆上战争中的统治地位。骑兵依靠战马和长矛,战舰依靠强大的动力、厚实的装甲和强劲的火炮,舰炮依然是舰队战的决定性武器,鱼雷技术发展再快,也只是辅助装备。当然了,战争的一大魅力就是它的不确定性,任何武器都有机会改变战斗进程,在发挥得当甚至是超常发挥的情况下,小小的鱼雷载具就如同弓箭手的箭矢,完全可能把穿着完整铠甲的骑兵射【创建和谐家园】下,而我们既要聪明运用弓箭手,又要处处提防敌人射来的冷箭。”
舍尔一手托碟、一手端杯,细细品味着东方的茶饮。因为鱼雷在过去几次重要海战中均有惊人的发挥,这个时代的大型战舰也普遍安装了水下鱼雷发射管。布伦瑞克级就配备6座17.7英寸(450毫米)鱼雷发射管,而随着舰艇航速的不断提高,尤其驱逐舰和大型鱼雷艇已达30节的情况下,让一艘最高航速不足20节的大型舰艇执行雷击任务是不现实的,头脑清醒的指挥官们对此心知肚明。所以,舍尔给官兵们安排的训练以火炮射击和应急损管为主,夏树对此也颇为认可。
餐桌旁的军官们依照各自的喜好喝茶、咖啡或纯水,每个人似乎都在认真琢磨着普鲁士王子刚刚这番话的内涵。有关大舰与小船、火炮与鱼雷孰优孰劣的争论由来已久,多数人喜欢罗列各种数据和战例,却很少跳出固有思维,用简单直接的方式道出它们之间的辩证关系。这个行事方式颇为独特的年轻人就如同一阵扑面而至的清风,给“阿尔萨斯”号带来了各个层次的青春活力。
4月下旬,第二届德国海军足球联赛的最后一轮角逐精彩上演。在冠军争夺战中,率先完成全部比赛的基尔海军学院与“宿敌”德意志水兵队同分,后者因为多6个净胜球而暂列第一,而另一支劲旅——威廉要塞足球A队,落后前两支球队3分,理论上仍有夺冠的机会。
德意志水兵队最后一轮的对手,恰恰就是夏树所在的阿尔萨斯水兵队。
因为这种相当奇妙的对阵形式,不少好事者想当然地以为夏树到“阿尔萨斯”号任职是为了帮助基尔海军学院队实现冠军梦想。荣誉所致,那些分配在基尔基地或者以基尔为母港的战舰上任职的同窗们都前来为夏树和阿尔萨斯水兵队加油助威。
肩负着同窗好友们的寄望,夏树责无旁贷地首发登场,埋伏在两位前锋身后担任前场组织者,又安排了两个速度型队员在边路搅乱对方防守,其余队员则稳守后场。
“德意志”号属于德意志级战列舰,是德国海军进入无畏舰时代之前建造的最后一级战列舰,性能较为均衡,其战斗编制为745人。德意志水兵队之所以连续两届都有极为抢眼的表现,首要原因是他们拥有一位热衷足球的舰长,这位四十好几的老兄不仅擅长绿茵场上的排兵布阵,还是一个嗅觉灵敏、头脑冷静的射手。在他的带领下,德意志水兵队进攻犀利、防守稳健,更凭借良好的身体素质祭出高效率的拼抢战术,在与基尔海军学院队的直接对话中也能屡屡占据上风。
主场作战的德意志水兵队显然希望用一场漂亮的胜利迎接自己的第二座联赛王冠,开场之后,他们不出意外地发起了猛烈攻势,并且很快取得了第一个进球,接同伴传球射门得分的正是他们的领袖人物。
对手眉开眼笑地庆祝进球,夏树则一边击掌一边大声鼓励球场上的同伴们,让他们振奋精神,坚决按照赛前制定的战术套路进行比赛。能够在第一级别的海军联赛位列中游,阿尔萨斯水兵队的球员们也非等闲之辈,他们克敌致胜法宝是锋线上的高快组合——身高近两米的中锋胡克和短距冲刺能力极强的快马费尔里希,再加上两个脚下活不错的速度型边锋,最适合以防守反击的方式撕破对手的防线。
重新开球之后,夏树接连和右边锋埃特尔作踢墙式配合。海军联赛的第一年,基尔海军学院队正是凭借这类新颖灵活的传接配合牢牢掌握比赛节奏,进而击败了诸多身体条件出色的水兵球队,但战术配合终究不是独门绝技,它容易受到模仿,也容易找出克制的方法。德意志水兵队左路和中路多名球员迅速围逼上来,夏树一个加速,瞅准空当将球长传出去——左边锋汉克的接球动作虽有些踉跄,但他很快将球控制下来,一个轻巧的变线绕开对方防守球员,带球疾骋了二十多米,45度角将球起向禁区,只见高中锋胡克头球往后一点,费尔里希如幽灵般穿过德意志水兵队的后卫线,抢在守门员之前伸出一头……
球进了!
现场观战的人群多数是德意志水兵队的支持者,所以尽管这个进球精彩至极,欢呼声寥寥无几。
夏树单臂高举,向同伴们握拳示意。
意外失球之后,德意志水兵队迅速卷土重来,他们简练果断的快速传球颇具渗透性,队员之间的跑位也十分默契。这个时候若让他们再进一球,想要扳回乃至大比分反超就太难了,因此,夏树不惜体力地奔跑抢截,从中前场一直退回到了后场。功夫不负有心人,抓住对方一名球员因为抬头找人而出现迟疑的机会,他祭出一招干脆利落的滑铲,将球铲到了己方球员脚下,这名队员果断地开出大脚,留在中圈位置的胡克再次抢下头球,埃特尔接球狂奔,在对方最后一条防线前斜传费尔里希,后者单刀直入,以一脚漂亮的搓射将球送入网窝……
2:1!
除了少数人的欢呼,现场鸦雀无声。
原本以为冠军已是囊中之物,德意志水兵队的球员们对连续的失球很不服气,他们继续用一轮又一轮的强攻展现联赛的王者风范。2:2,3:2,4:2,4:3,进球接踵而至,比分始终没有拉开。临近半场结束时,气喘吁吁的舰长向他的舰员们大声发话,退守的用意十分明显。
除非阿尔萨斯水兵队能够净胜对手7球,德意志水兵队依然能够凭借总净胜球和相互战绩的优势压过基尔海军学院队,冠军将在德意志水兵队和威廉要塞足球A队之间产生。
半场结束前的最后一分钟,夏树连续盘过对手三名球员,以一种自己都感到非常惊喜的方式攻入绝妙一球,将半场比分定格在了5:3。
第74章 青春风暴(下)
“诸位,坦白说,今天我们所要争取的胜利,不仅仅是为了我们皇家阿尔萨斯水兵足球队的荣誉,这里面确有我个人的一番私心。想必你们也知道,如果我们能够净胜对手六球以上,基尔海军学院队将极有可能成为本届联赛的冠军。在这一个赛季的大多数时间,我都是基尔海军学院队的一员,是它的队长,是队员们绝对信任和支持的领袖。惭愧的是,我没能把它带到一个所向无敌的高度,在我和一部分主力参加六个月的训练远航期间,球队的战绩不甚理想,等我们回归球队时,留给我们的比赛实在太少,我们所有人竭尽全力,最后13场比赛除一场平局外,其余全部取得了胜利。现在,同窗数载、亲如兄弟的伙伴们只能在场外等待命运的决定,唯有我,得到了这个宝贵的、绝无仅有的机会。”
“诸位,我们相识的时间不长,却已经成为彼此信任的伙伴。在这里,我想郑重其事地告诉大家,我,约阿希姆,绝不是阿尔萨斯号的一个匆匆过客,我真心把这里当成我事业的起步点,当成我在海军的新家,诸位则是我的家人。今天,我以个人名义恳求大家帮我一个忙,尽最大努力赢得这场比赛,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都会以一颗诚挚之心感谢大家的帮助,因为毕业而离开基尔海军学院的同伴们也会感谢大家。”
露天的球员休息区,夏树以坦诚之姿向新伙伴们阐述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阿尔萨斯水兵队的大多数队员们,直接反应都是瞪大眼睛——他们不是对夏树的意图感到意外,而是为尊贵皇室成员朋友般的请求方式感到惊讶。在等级森严的君主制国家,哪怕只是出于纯粹的礼貌,这种由上而下的请求也是难以想象的。
上半场贡献三次助攻并打进一球的中锋胡克率先响应道:“能够帮上殿下的忙,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此前三次与德意志水兵队交锋,我们两负一平,这次也该是好好教训他们的时候了。”
队【创建和谐家园】手王费尔里希随之声援:“没错,今年我们虽然没有夺冠的机会,能够决定冠军归属也是了不起的事情。待会儿我们继续按照上半场的节奏踢,保管让那群骄傲的家伙永远记住我们阿尔萨斯水兵队。”
露脸的机会难得,其余队员纷纷响应。
“先在这里感谢大家了!”
等到主力替补们都表了态,夏树向众人略一欠身,然后转向球队的队长,守门员尤德马克:“后面半场,我建议对出场队员和战术阵型进行适当调整。”
壮硕如墙的队长毫不犹豫地点头道:“今天,您是我们的指挥官,无论您作出什么样的决定,我们都坚决服从。”
“如果我们把这场比赛看做一场战斗,那么,后面半场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所在。我猜测他们一开始会暂缓进攻节奏,将球控制在自己脚下,这样的话,我们的前场队员就得不惜体力地去拦截敌人的传球,在敌人的前场发动反击,迫使敌人重新启用进攻战术。一旦敌人像上半场那样发动进攻,除了胡克和费尔里希,所有人都退回后场防守,得球后直接往中圈吊。记住,不论进球或者失球,我们都要保持冷静的头脑,还有,绝不被敌人凶狠抢球的气势吓倒。”
布置完战术,夏树扫视众人,有技巧地调整人员说:“埃特尔,你是我们的风精灵,我们以你为荣,下半场球队需要将更多精力放在抢截和防守上,让法尔伯换你上;瑙曼,你前半场的表现棒极了,体力消耗很大,下半场换厄伯勒上,他会用凶狠的铲球让对方看到我们也不是好惹的。另外,哈恩,克纳尔,斯齐里克,我们随时需要你们的支援,做好登场准备。”
所有人都毫无异议地接受了新指挥官的布置。
夏树的判断并非凭空想象,赛前他收集了不少有关德意志水兵队的资料,还对其舰长沃特斯滕上校的个人情况进行了专门了解,依据对方的性格、喜好和惯用足球战术作出分析。不过,世间最难揣测的莫过于别人的心思,下半场一开始,德意志水兵队就发起了快速进攻,他们的短传渗透效率极高,夏树的队友们连番铲球也没能得手,球最后到了沃特斯滕上校手里,若非尤德马克如有神助的扑救,比分已然改写。
前十分钟,夏树与多数队友一道投入防守,而对方球员也不再像上半场那样对他敬而远之,几次拼抢都发生了直接的身体接触。在投入快攻的同时,德意志水兵队以四名后卫对胡克和费尔里希严加看防,双方几番攻防转换都没能带来进球。在这之后,德意志水兵队果然开始在中后场控球,将现有比分保持到终场的意图十分明确。
夏树不断挥舞双手,示意队友们压过半场。
在20世纪初的绿茵场上,各种正规或不正规的战术五花八门,高强度的逼抢战术屡见不鲜,有的球队甚至以疯狗式打法而闻名,但这种前场紧迫式逼抢可就是稀罕物了。德意志水兵队的球员们乍一开始觉得这是个进攻的好机会,屡屡将球传向前场,但阿尔萨斯水兵队的后卫们回防速度比他们想象的要快,下半场替补登场的防守型中场更是满场飞铲。
几番周折之后,球终于到了夏树脚下,他抬头扫了一眼双方队员的站位,果断搓起一记过顶球,训练和比赛中已有多次配合的费尔里希心领神会,灵巧地摆脱了对方后卫的盯防,干脆利落地将单刀球打进。
6:3!
观战人群一阵哗然,喝彩和鼓掌的声音已较之前增多了不少。夏树高高举起右臂,伸出四根手指,向聚在场边的基尔海军学院同窗们示意:还差四球!
这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二十分钟。
开球之后,德意志水兵队继续控球战术,但心神不宁的队员们很快出现了传球失误。这一次,夏树带球突入禁区,面对后卫和门将的包夹将球传出,高中锋胡克轻松打空门得分……
7:3!
夕阳下,夏树右臂伸出的手指变成了三根,英俊的脸庞显现刚毅如铁的神情。
面对不利局面,德意志水兵队的领袖人物沃特斯滕上校对战术作出调整,他带领队员们向禁区收缩防守,但短短几分钟之后,夏树便用一记禁区外的远射让他们士气接近【创建和谐家园】!
8:3!
夏树高高举起的手指变成了两根,与此同时,他在昔日同窗们心目中的形象正变得前所未有的高大。
距离比赛结束还有十分钟,在这攸关命运的时刻,沃特斯滕上校展现出了一个指挥官应有的冷静,他从容调度,安排三名体力充沛的队员替补登场,并令他们在禁区前沿进行拦截,其余队员们继续收缩在禁区里进行铁桶防御。
夏树这边也安排传控能力出色的克纳尔替换【创建和谐家园】力透支的费尔里希,与胡克一道在对方禁区内牵制防守队员,自己则在禁区前沿游动寻找机会。
一次拼抢,德意志水兵队的球员在禁区前五米处放倒了法尔伯,夏树踢出一记华丽的弧线任意球,直挂死角!
围观人群沸腾了。
看着夏树高高举起的最后一根手指,昔日同窗们齐声高呼他的名字。
德意志水兵队的球员们已经完全慌了手脚,在他们那体力早已告竭的舰长兼队长的呼喊下,一而再地大脚将球破坏出界。
比赛只剩下最后三分钟。
厄伯勒掷进界外球,经过三次传递,球到了克纳尔脚下,他带球冲向禁区,对方球员一个凶悍的铲抢将他放倒。
黄牌加禁区前任意球。
老妖和他的队员们将人墙排在了球门线前。
夏树将克纳尔和胡克叫到跟前面授机宜。
这将是一个提前数十年“登场”的经典的战术任意球。
夏树佯装射门,最后一刻将球轻推给克纳尔,胡克在禁区里挤开对方球员,克纳尔带球穿过空当直面球门,一脚低射……
四天后,第二届德国海军足球联赛的冠军颁奖仪式在基尔举行。在出现三支球队同分的情况下,总净胜球成为决定冠军归属的评判标准,而德意志水兵队和威廉要塞足球A队的队员们只能无奈地目送对手登顶。
尽管已经离开了基尔海军学院,包括夏树在内,每一位曾经为这支球队出场比赛的队员都有资格享受这份“意外”的冠军荣耀。一大群朝气蓬勃的海军军官重聚基尔,戴上了象征冠军的绶带和奖牌,他们笑逐颜开、挽手相庆。金灿灿的冠军奖杯为他们的学院生涯划上了一个梦幻般的句号,铭刻于心的豪迈将长久地提醒他们:曾经有那么一个人,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第75章 探营
1907年秋,英国朴茨茅斯军港。
在两艘驳船的引导下,悬挂黑白红三色旗的德国战列舰“阿尔萨斯”号稳稳靠上码头。名义上,它此行是参加英德两国海军在炮术领域的传统交流,但谁都看得出来,德国人中断这项交流已有三年,如今又主动提出恢复,目的就是为了一睹无畏号的尊荣——自从在英王乔治五世42岁生日的庆祝巡游活动中轰动性亮相以来,全重炮配置的英国“无畏”号迅速成为各国海军关注的焦点。依照日俄对马海战的经验,这种新式战列舰的海战威力远远超出了以往采用两级主炮配置的传统战列舰,被普遍认为是海军发展的革命性创举。英国本土舰队的母港,同时也是无畏号的驻泊港,朴茨茅斯,迅速成为各国海军心驰神往的耶路撒冷,吸引了各国外交官员和海军访问团前来“朝圣”。以至于有人开玩笑地说,现在的朴茨茅斯,随便一间咖啡馆都能揪出半打军事间谍来。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外围观望和暗中探察,德国的军事决策者终于放下了高高端起的架子,向英国海军发去了恢复炮术交流的建议,且明确提出,上一次交流是英国军舰造访德国,此次应当是德国军舰造访英国。
英国海军不急不缓地给出了肯定答复,但他们邀请德国军舰访问的是多弗尔军港,且安排双方舰艇在多弗尔海峡附近举行炮术操演。德国方面遂委派公海舰队司令海因里希亲王出面协商,经由这位在国外颇得人缘的德国亲王多方奔走,英国海军勉强同意将交流港改为朴茨茅斯。接下来,德国海军很谨慎地选择了“阿尔萨斯”号这样一艘不太新也不太久、不太强也不太弱的战舰,载着六百多名舰员和近百名海军官员、参谋、工程师组成的专业观察团驶抵英国。
此时的夏树,仍以海军中尉军衔担任“阿尔萨斯”号参谋官。
“五座双联装主炮,三座中轴布置,两座舯部并排向前……三脚桅,射击指挥室,岛式舰桥……舰体长约160米,舰宽约25米,长宽比6.4比1……没有炮塔式副炮,没有炮廓式副炮,小口径单装副炮全部露天外置……外观大气简练,实际性能未可知。”
在“阿尔萨斯”号舰桥指挥室的防弹观察窗后面,时任德国公海舰队参谋长的弗里德里希·冯·英格诺尔海军中将如自言自语般呢喃着,而他的副手,年轻俊朗的哈恩。海德林克上尉,忠实地将其记录下来。
相隔不到五百米的泊位上,灰色涂装的无畏号战列舰就静静停泊在那里。3年前的对马海战震惊世界,也让各国海军界看到了一场战舰革命的必然。3年来,围绕新型战舰的争论不曾停息,当人们意识到英国海军又一次走在了技术革新的最前列时,争论便有了现实的参考,而英国人近乎密不透风的保密措施也着实吊足了人们的胃口。
有朝一日真相就这样无遮无掩地摆在眼前,心中难免会有强烈的震撼感官。
瞠目之余,有人在记忆中搜出重要内容,随之嗟叹起来:“诸位,想想约阿希姆王子殿下一年前制作的设想模型,是不是觉得这太不可思议了?真难想象,殿下当时是如何获得英国人视为绝对机密的精确数据的?”
这话若从别人口中说出,夏树多半将其当做恭维而无视之,但威廉·古德萨就要另当别论了。他是德国海军最好的枪炮构造和弹道学专家,生性耿直、勤恳敬业,曾当众就夏树提出的新战列舰方案提出质疑。在理解并接受新的设计概念之后,他坦荡荡地转为夏树的忠实支持者。正是在古德萨等一干舰艇工程师的努力下,德国的首型无畏舰于1906年12月定案,首舰于次年2月3日在威廉港的皇家造船厂铺设龙骨,建造代号为“ErsatzBayern”,它的绝大部分技术细节都忠于夏树提出的总体设计。
作为这间指挥室里军衔最低的军官,夏树很知趣地站在角落里,而古德萨的赞誉一出,他难以避免地成为全场视线的焦点。面对众人的目光,他停下手中接近完成的素描草图,谦逊地把这份荣誉献给那些奋战在谍报领域的无名英雄们。在后世那些有关两次世界大战的电影中,盟军情报人员总是以身手敏捷、胆识过人的正面形象示人,相较之下,德国的间谍们一个个愚钝无能,尤其那些身穿黑风衣、残酷却笨拙的“盖世太保”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事实上,德国间谍机构虽然没能取得过影响战略格局的胜利,但他们也不尽是碌碌无为之辈。
德国的军事情报活动最早应追溯至1740年,随着王国的巩固和扩大,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出于军事需要而建立了第一个情报组织,得益于日耳曼人的严谨敬业和出色的组织才能,这个情报组织发展很快,并在历次战争中立下了赫赫功劳。一开始,德国情报组织并不是专职部门,比如1866年中,情报部门还肩负政治和宣传工作,而且规模相当小,情报人员只有几十个人。到了19世纪中叶,威廉一世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辅佐下实现了德国的统一,并带领他的国家跻身欧洲强国之列,在此期间德国的情报组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威廉一世任用了一位具有特殊才能的情报组织负责人威廉·施蒂贝尔,这个名字在后来的间谍史上经常被反复提起,间谍界誉其为“半个上帝”。德国逐渐在英、法、俄等敌对国和边境地区布下了密集的间谍网,犹如触角伸入这些国家的各个领域,洞悉其各方面情况,这期间最具说服力的一个例子便是当时德军绘制的法国地图比法国自己绘制的还要精确详细!
德国海军的另一位舰艇设计【创建和谐家园】,埃里希·道森,同样是夏树的铁杆支持者,他很有倾向性地说:“那些大炮应该是12英寸口径的吧!看看,诸位,它的炮塔布置使全舰10门主炮最多只有8门能用于攻击同一目标,相比之下,主炮塔全中轴布置的设计是多么地明智!我相信,全主炮齐射很快将成为各国主力舰的发展潮流。”
在德国皇室和海军决策者的支持下,夏树的无畏舰设计最终得以付诸实施,但并非每个人都对此心悦诚服。在投票表决设计方案时,一些海军高级官员选择了弃权,而在海军设计部门,不少“六炮塔设计”的支持者也对主炮塔全中轴配置持反对意见,他们觉得德国海军的总体力量短时间内不可能赶超英国,一旦两国开战,不论小规模海战还是舰队大决战,德国的主力舰势必面临以少打多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朝四面八方开火”的六炮塔比起“向同侧齐射”的四炮塔更具实用性。
道森刚刚的话显然就针对这些固执的少数派。
在场众人中,当即有人脸色显得很不自然。
“好吧,客观来说,舰艇设计的优劣需要通过实践检验才能真正得出结论。比如说,在日俄海战之前,许多人都对俄国的博罗季诺级战舰赞不绝口,觉得它是多么的强大,结果呢?”这语气婉转,内容却不含糊的反驳来自海军工程师弗里茨。沃尔德曼,他是德国海军舰艇装甲方面的一流专家,也是海军总设计师布鲁克纳的好友。
按理来说,一艘总吨位大致固定的战舰,火力设备与防御设施是一对矛盾的存在,增加火力配置就势必要削减装甲重量,反之亦然。依照理论计算值,四座三联装炮塔的重量较同口径的六座双联装炮塔要轻,但沃尔德曼却是六角炮塔设计的支持者,他的理由也很简单:双联装炮塔设计成熟、攻防均衡,三联装炮塔尚属新事物,是否存在防御上的致命软肋还很难说。为求稳妥,不应在一级新战舰尝试全重炮设计和蒸汽轮机动力的同时,再冒险配备从未使用过的三联装炮塔。
在夏树看来,一些德国海军设计师们之所以对三联装炮塔持抗拒态度,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走在技术前列的英国人还未拿出成功的、可以借鉴的范例来。事实上,同时期的意大利和奥匈帝国设计师对大口径主炮三联装化的研究已经进入实际阶段,而且主炮口径均为12英寸,炮塔重量和结构复杂度均超过了德国新战舰预定装备的11英寸主炮。历史证明,他们最终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如果一支海军只知道追逐潮流、模仿改进,不能够创造潮流、引领时代,就算它能够凭借人力物力堆砌起庞大的规模,也难以真正迈入一流行列。”
听到道森的这句话,夏树顿感它道出了自己的心声。就在无畏号下水后不久,英国开始建造他们的第一级战列巡洋舰,无敌级。过了几个月,英国海军又开工建造了第二级无畏战列舰柏勒罗丰级。吸取了无畏号的建造经验,这些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更具攻击性,待它们完工服役之时,英国皇家海军将以这些划时代的新型战舰组建傲视诸列强的顶尖海战力量。获此情报,德国海军的决策者们如坐针毡,帝国海军办公厅明确要求海军设计部门在1907年中期以前完成德国第一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工作。由于英国海军严密封锁了有关新战舰的一切消息,德国工程师们无法获知进一步的参数信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情势下,他们拿出了加强版的大型巡洋舰设计,也即是历史上的“布吕歇尔”号。
为免德国海军再走历史弯路,夏树主动向提尔皮茨请缨,由自己负责德国新型快速战舰的设计工作。在1907年最热的两个月,他暂别“阿尔萨斯”号前往基尔的海军技术委员会,带领一个由12名船舶工程师和多名技术绘图人员组成的设计团队日夜赶工。经过近六十个昼夜的努力,装配四座双联装280毫米炮和新型蒸汽轮机的德国战巡设计出炉。它标准排水量1.6万吨,满载1.86万吨,吨位和体型均小于英国无敌级,堪称袖珍版的战列巡洋舰。因为计划安装冲动式蒸汽轮机,节省出的空间和重量用以增强防御,夏树设计的“布吕歇尔”号生存能力仍优于它与生俱来的对手,无敌级。
尽管在有限的条件下拿出了令自己满意的设计,而且方案也最终获得了帝国高层的认可,但从沙恩霍斯特级装甲舰、拿骚级战列舰到如今的布吕歇尔号战列巡洋舰,夏树煞费苦心地为德国海军修补舰艇设计方面的漏洞和缺陷,本应由专业设计师们承担的工作消耗了他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长此以往,他迈向舰队指挥官的步伐将受到越来越多的拖累,而且一个人的思维难免出现纰漏,解决问题的根本在于改变德国海军工程师们的思维方式,让他们以更高的眼界和更具魄力的思维投身舰艇设计工作。
第76章 为你写歌
“阿尔萨斯”号战列舰抵达朴茨茅斯的当天,先期抵达英国协调炮术交流事宜的海因里希亲王也来到朴茨茅斯,他登上战舰并给自己的海军同僚们带来了一个重磅消息:次日上午,英国海军将派出“无畏”号战列舰与“阿尔萨斯”号进行海上炮击操演。
从不愿接纳德国战舰进入朴茨茅斯,到以最新式的战舰展开炮术交流,海因里希亲王在军事外交领域的交际能力似乎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相比之下,无论是出身外交官之家的首相伯恩哈特·冯·比洛,还是以俾斯麦门生自居的弗里德里希·冯·荷尔斯坦因,都应为自己的碌碌无为感到羞愧。
身为德皇威廉二世的胞弟,海因里希亲王展现给旁人是一种截然不同的宽容随和。他时常面带笑容,说话非常风趣,而且乐于倾听旁人的表述。他已在德国海军服役了27年,对海上生活了如指掌,且熟知现代海战的技术发挥和战术运用,被认为是一个合格的舰队司令官。值得一提的是,他既不像自己的兄长那样好斗,也不支持德国海军力量过度扩张,他觉得英德两国应保持友好合作的关系而不是激烈的军备竞赛。这样的性格和观念使海因里希亲王在多数场合都是一个受欢迎和尊重的人物,甚至是在愈渐憎恶德国人的英国公众面前,他也能收获到诚挚的敬意。在德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日趋近战对立之时,定然有人在心里想着:为什么登上德国皇位的不是他?
且不论霍亨索伦家族的同胞兄弟谁更适合成为帝国的主宰者,绝大多数人只效忠于既定的事实,尤其是那些在上帝面前宣过誓的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