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宋改凤一边找纸笔一边问她爸,“江家条件很好吗?那二妹自己应该都不想回来吧,咱们家都穷成什么样了,我连个像样的房间都没有。”
要是当初是她被送走就好了,可惜她当时年纪太小,还不知道有钱意味着什么,听到要被送人就害怕,死活不肯去。
“江家条件好关你什么事!你反正是要嫁人的,要什么房间,赶紧按你爸说的写信。”宋母现在正是不高兴听到江家那边的时候,听到宋改凤说这么话,气得眉毛都竖了起来。
宋改凤撇了撇嘴,给钢笔打了墨水,轻轻甩了甩才开始落笔。
第七十六章 好事全叫宋幼湘遇到了
见家里已经有了决定,宋有良觉得没什么意思,反正不认回来抢他的东西就行,在家里他坐不住,就想出去玩,当着宋父的面他没敢撒娇,就拿眼睛看宋母。
宋母磨不过他,偷偷在桌底下给他塞了一块钱,拿到钱,宋有良立马就高兴地走了。
“他都十七岁了,你别总惯着他。”宋父都看在了眼里,等宋有良走了,才面带不赞同地看向宋母。
宋母没理他,不让她惯孩子,刚刚她给钱的时候,他怎么不吭声,“改凤你问问慢慢,她们乡下的粮食能不能买,要是能买,让她给家里买点也行啊。”
认女儿哪有到嘴的粮食重要,家里的粮食永远都不够吃,宋母也犯愁。
宋改凤三言两语写了家里的意见,就按宋母问的,继续关心起物资来,“对了,许家那事,你们什么态度,要不要跟慢慢说。”
许家前几天突然提着礼上门来,说是来谈许家栋和宋幼湘的婚事,说希望宋家同意宋幼湘跟许家栋在一起,让他们当父母的跟宋幼湘写封信,表达一下意见。
这事宋父宋母也商量了,但许家的态度,让他们没法轻易做决定。
就许家那势利眼,他们早就不当这门娃娃亲是回事了,许家栋下乡,他们只会想办法把许家栋弄回来,怎么可能会让许家栋跟宋幼湘结婚。
这里头肯定有什么他们不知道的事,但许家口风紧得很,竟然是一点也没透露。
宋幼湘写回家的信,又都是诉苦,在乡下吃不饱穿不暖,宋父宋母觉得蹊跷,又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反正如果不是有利可图的事,许家肯定不会上赶着让两个孩子结婚的。
宋母想起当初下乡的时候,宋改凤说宋幼湘是为了许家栋才追到乡下去的,“难道是你妹妹跟许家栋干出了什么丑事?所以许家才这么着急。”
不然解释不通啊。
“那要真有丑事,春梅姨早就嚷嚷得满大院都知道,好踩我们家一头了。”宋改凤摇头,肯定不是因为这事。
宋母一听,也确实是这样,那总不能是宋幼湘身上有利可图吧,难道是许家栋看中了宋幼湘身上的钱。
但许家的家底可比他们家丰厚,许家栋下乡,听吴春梅讲,给许家栋塞了不少钱呢,以许家做事的习惯,不至于为了钱撮合两个孩子。
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宋母干脆道,“这事你让慢慢自己去想,但在信里你要写明白,不准她干丑事,败坏宋家的门风。”
宋改凤无所谓地点头,打从宋幼湘下乡的那一刻起,姐妹两的命运就一个天一个地了,她是城里人,而宋幼湘则是农民。
就算宋幼湘在乡下混得再好,宋改凤也不会嫉妒。
以宋改凤的写信习惯,那肯定是只写自己想写的,所以这封信的重点是,以宋父宋母的语气呵斥宋幼湘,说她见风就是雨,送出去的孩子就是别人家的,宋家只当没生那个女儿,认回来算怎么回事,让宋幼湘以后不许提这事。
另外就是在后头以宋母的语气,训斥宋幼湘,不许她败坏门风的事。
信寄出去,宋改凤松了口气,一直关注着宋家情况的许母吴春梅也松了口气,宋家这信里,应该说的是两个孩子的婚事吧。
想到儿子在信里讲,宋幼湘以前跟厂里的老梁叔学了开车,因为这个,机缘巧合救了人家领导家属,得了拖拉机手的工作,现在不光不要下地,每个月还有工资补贴,许母就恨得牙痒痒。
怎么这么好的事,叫宋幼湘给遇到了呢!
许母还恨以前单位的那个老梁,一个丫头片子而已,居然还教她开车,怎么不让她上天!要教也应该教她儿子这样的男孩子才对,方向盘是个女人该摸的东西吗?
宋幼湘交上好运道的事,她一上宋家的门就知道,宋家人还不知情,所以她心念一转,直接给瞒了下来。
这是许母对宋幼湘最满意的地方,身体不好就不好吧,至少分得清里外,知道护着自己的小家,不然以宋家雁过拔毛的家风,宋幼湘那点工资,不得都被他们掏走啊。
她还指望着靠着那工资,让她儿子在乡下能过得轻松一点呢。
看到宋家寄了信走,许母也赶紧写了封信给许家栋,让他随时跟家里汇报进展。
虽然是同省,但这时候交通运输不发达,信件投递工作是比较慢的,挂号信都得七到十天,平信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等宋幼湘她们收到,还有得等呢。
五星大队那边,唐桂香则是跟着宋幼湘走小路到了山上废弃的庙宇里。
刚开始跟唐桂香说这事的时候,她是不能接受的,这跟她的认知相悖,是现在国家不允许的事,她不敢。
开始她还劝宋幼湘不要走歪路,得知道宋幼湘不光帮着做,还送了几次货后,唐桂香是真的急了,她劝不动宋幼湘,只能保证自己打死也不会出卖宋幼湘。
后来宋幼湘是拿她家里的情况劝她,唐桂香才渐渐松动的。
唐家负担大,家里几乎把老弱病残这四项给占全了,唐桂香下乡来,是想减轻家里的负担,但她也忧心着家里的情况,现在有机会让她赚点钱,她怎么能不心动。
为了家里,铤而走险也是值得的。
同时,唐桂香还存了另一个心思,如果这事真的败露了,那她就把所有的罪揽到自己身上,她年轻力壮,就算去劳动改造,也撑得住,但宋幼湘不行,她身子骨太差,熬不住。
以宋幼湘的性格,到时候肯定会替她照顾着家里,唐桂香知道自己自私,但她没本事,留下来就只能种地,什么也做不了。
宋幼湘还不知道,唐桂香辗转反侧几天,都琢磨到要替她顶罪的程度。
“果酱做不了多久了,这段时间我再想点办法,看能不能做别的。”最好用山里的产出来做东西,不然大张旗鼓地去外头收材料,很容易引起有心人的注意。
好在山里的物资多,板栗山里还有,山楂也快要成熟,还有别的野果,只要用心,不愁想不到变现的法子。
唐桂香心里战战兢兢,但手艺没得说,做出来的成品跟宋幼湘不相上下。
尝过味儿,魏闻东松了口气,被他无意中加在宋幼湘身上的大厨光环,也无形中变弱了很多。
原来也不是只有宋幼湘能做好吃的。
--
作者有话说:
还有工作没完成,飞快码完字,继续加班~
第七十七章 要改口叫宋队长
唐桂香上手很快,她做事也非常上心仔细,魏闻东只要把材料准备好,其余通通不必操心,不像宋幼湘,只负责做,前期的准备,后期的收拾,通通不负责。
魏闻东本来也理亏,只求宋幼湘把控好果酱的质量,别的都不敢乱指使宋幼湘。
“桂香姐,你做好封瓶就行,别的不用管,有魏闻东收拾。”这会听到宋幼湘光明正大地教唐桂香少干活,魏闻东也不敢乱插嘴。
唐桂香偷偷看了魏闻东一眼,“就是顺手的事,正好等空气排出去的那会,我就差不多都收拾好了。”
刚开始做东西的时候,工具都是家里有什么就用什么,现在为了保证果酱的口感和色泽,铁锅早就换成了砂锅,之前瓶子都是烧开水烫,现在烫过后,还会再上灶蒸过一遍。
换了锅后,果酱的色泽变得更艳丽了一些,口感也更醇,不过砂锅做起来的量少,每锅能装瓶的数量比之前少了起码一半。
不过唐桂香是很有耐性的人,她一点点做,半点也不着急。
如果不是做完果酱后实在来不及,唐桂香甚至都想自己打柴,她总觉得让魏林川做这些事,是欺负孩子,怪不地道的。
怪不地道的宋幼湘一点也不觉得这是欺负人,大半天的时间都耗在山上,柴也打不了多少,这不是摆明了要让人怀疑吗,既然是合作,双方就有一起规避风险的义务。
“泡子摘不了多久了。”深山里的泡子熟得比山下的要晚一些,但即便是如此,这一个多月的时间,山上的泡子也几乎被魏闻东兄弟给摘遍了。
果酱能撑到现在,已经超过宋幼湘的预期了,她想了想,“橘子、杮子这些也可以做果酱,杮子还能做杮饼,山上的板栗应该还没被人摘完吧,我记得唐婶的糯米山药栗子糕就做得很好吃,桂香姐应该会做。”
唐桂香眼睛亮起来,重重地点头,“我跟我妈学过的,我会做。”
魏闻东对橘子、杮子还有板栗这几样东西都很熟悉,橘子几乎村里家家户户都有种上一两颗,山上也有,杮子和板栗山上也有不少,但他从来没有想过,它们可以做这么多东西。
橘子可以做水果罐头,魏闻东在县里的百货大楼见到过,但怎么做,魏闻东不知道,绝不可能只是拿糖水泡着,杮饼村里有人会做,但他不会,之前几年试过,每次都失败了。
杮饼不稀奇,他们这边挺常见的,但如果能够大量做,徐哥那边肯定是会收货,杮饼可是年货必备。
“到时候你把材料准备好,我和桂香姐先做一点出来,你送去看看,不管大单小单,你都只管接。”宋幼湘自己手里的钱,管自己过个好冬没问题,但要再管上唐桂香,还是有些吃力的。
再说了,就算她愿意把唐桂香的生活负担起来,唐桂香还不乐意呢,而且宋幼湘也怕把唐桂香的骨头养软,她是想回报上辈子唐桂香对她的好,但并不想毁了唐桂香。
现在这样,大家一起凭本事挣钱是最好的。
魏闻东野心勃勃,他不怕宋幼湘她们会的多,只怕自己没有足够的精力,将她们会的都掏出来,“行,材料我来准备,需要的工具,你列个单子和数量给我。”
“对了,山上的这些酸枣,也能做很多吃的,你可以多捡一点。”宋幼湘指着头顶上的果实还是青色,没有转黄的大酸枣树。
想到酸酸甜甜的酸枣糕,宋幼湘自己都忍不住分泌口水了。
山上最多的就是这种酸枣树,村里路边也有,这玩意太酸,一般人家都舍不得拿糖来加工,再贪吃的孩子吃过几回,也不会再去捡。
村里的都捡不完,何况是山上的,只要有糖,宋幼湘就能做出各式零嘴来。
说起来,红薯也能做不少东西呢,魏闻东那片菜地,好像就种了不少红薯,红薯干,红薯粉,红薯皮,加了酸枣的红薯皮……
不过那片菜地魏闻东还捂着,宋幼湘也只当不知道。
这次做的果酱,宋幼湘提了两瓶子走,她还借着去县里送货的机会,买了些红枣和糖,准备提去于家。
转眼间,小记恩都快要百天了,这时候也不时兴办什么满月酒,百天酒,就趁着最近天气不错,打算一家人坐在一起好好吃顿饭,做为小记恩的小姑姑,宋幼湘也在受邀之列。
本来准备扯布做身小孩子衣服的,但于大娘特意交待了,不让她花那钱,说小记恩的衣服鞋子多得穿不完,宋幼湘就打算送点吃的,总不能两手空空地上门。
宋幼湘上门的时候,于家院里热热闹闹的,于嫂子抱着孩子坐在院里边晒太阳,边和客人说着话,于秀秀正在给沏茶水。
“幼湘,你来啦,快来坐。”看到宋幼湘,于嫂子立马热情地招呼,又红着眼睛跟身边的老妇人介绍,“娘,这就是幼湘。”
宋幼湘这个人,于家的亲戚们早都听说过了,但见到人还是头一回,大家都好奇地打量着宋幼湘。
于嫂子的妈妈听到介绍,立马激动地拉住宋幼湘,红着眼睛道,“闺女,大娘谢谢你啦!”
闺女生孩子太凶险,因为是突然发动,他们离得远不知道消息,没法立马赶过来,要不是有宋幼湘在,这时候别提是抱外孙了,说不定母女两个都要阴阳两隔。
宋幼湘被这突如其来的热情弄得有些不知所措,忙客气着说不用谢。
小记恩也跟着来添乱,明明宋幼湘来于家的时候不多,但一看到宋幼湘,小记恩就冲宋幼湘伸出手臂,“啊啊……”地叫着,让抱。
于嫂子干脆把孩子塞到宋幼湘的怀里,“记恩想姑姑了,让姑姑抱会。”
亲戚们立马笑着打趣,说小记恩喜欢小姑姑,知道是谁救了他的命,所以才格外喜欢宋幼湘这样的话。
宋幼湘忙摇头,“别这样说,是我们恩恩不怕生,恩恩是个人见人爱的乖宝宝。”
“亲家妈,我和幼湘抱恩恩去屋里玩会儿。”于秀秀见宋幼湘不自在,笑嘻嘻地赶紧把人给解救了出来。
进到屋里,宋幼湘才松了口气。
于秀秀看着她这样子好笑,“宋组长也有紧张的时候啊,不对,说不定我快要喊你宋队长了。”
宋队长?宋幼湘皱眉,这话要怎么讲。
第七十八章 换人
于秀秀一看她那样子,就知道她还不清楚情况,立马凑到宋幼湘身边来。
大队一般的干部配置,主要就是支书、大队长、副大队长、会计、妇女主任这些,支书是一把手,大队长是二把手,但特殊情况下,大队可能还会增设,政/治队长或者青年队长这样的职位。
五星大队的大队长被撤职下放,大队长的职位紧要,负责整个大队和生产劳动事务,是各生产队的主要负责 人,肯定不能空缺太久。
这秋收马上就要来了,大队没有大队长肯定是不行的,但选举工作一般是在年底进行,所以公社准备选个临时大队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