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昨天那么风光的场景,坐在最前头开车的,原本应该是刘旺家,站在后车斗里冲大家挥手的,应该是他们刘家人,是他这个大队长才对!
刘德光这是嫉妒了。
宋幼湘笑起来,“大队长,大队好不容易有了台拖拉机,是值得欢庆的喜事,我没法把全大队的人拉上开两圈高兴一下,但带带孩子的油费还是掏得起的。”
刘德光被宋幼湘一噎,沉着脸不说话,吧嗒着卷烟,耷眉搭脑地不知道在想什么。
就宋幼湘这个态度,真以为自己当上拖拉机手,他就治不了她了?
大队干部们简单地开了个早会,就开始给知青和社员分配工作任务,宋幼湘的工作任务就是把大队这段时间收上来的各种竹编制品,运送到公社供销社的收购站去。
至于到了公社,还有没有别的工作任务,就得看公社那边的安排了。
这些竹编制品是五星大队收入来源的大头,陈会计也是要跟着去公社的,他得跟供销社那核对数量,在记账本上登记好后,等着年底结款。
而早上出门时,拖拉机的工具箱里,已经装了满满一工具箱的果酱。
第六十四章 信被人拆过
这些果酱外头缠着魏棠编的草绳,用来缓冲颠簸带来的撞击,宋幼湘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这些果酱带去县城,交到魏闻东安排的人手里。
“对了,小宋前些天来了你的一封信,你赶紧去找妇女主任给你拿。”陈会计指挥着人往拖拉机上摆放货物的时候,想起什么,扭头对宋幼湘道。
信?应该是宋家寄过来的。
上次唐桂香寄了东西回去,同一个大院住着,宋家知道了,肯定会写信过来质问。
这是第一封,估计第二封已经在路上了,她就不信,她当上了拖拉机手这样的大事,有利可图的事,许家栋会不写信回去跟家里通气,说不定纺织厂那边这个时候两家都在商量婚事了。
虽然都能猜到宋家的信里会写些什么,宋幼湘还是去取了信。
拿到信的时候,宋幼湘愣了,信是完好地封着的,但信口的浆糊却涂出来了一些,不像宋改凤平时细致又龟毛的习惯,而且信封口那一截有沾水后干过的痕迹。
信被人打开过!
“赵主任,这信一直在这里吗,有没有人取错过?”宋幼湘问拿信给她的妇女主任赵爱红。
赵爱红正在锁抽屉,闻言愣了一下,似乎想不明白宋幼湘为什么这么问,“这怎么能会取错呢,自己的名字还有看错的?再说了,那天邮递员过来送信,就你不在,信才放在大队部的,一直锁着呢。”
宋幼湘看着赵爱红把抽屉锁了,垂下眼,这样的锁,拿细铁丝一捅就开了。
拆开信,看着信口马虎的浆糊痕迹,宋幼湘更加确定,她的信被人打开过,如果是成分有问题,信和包裹被拆开检查很正常,但她的成分没有任何问题。
或者是家里条件比较好,包裹也有可能会以检查的名义被拆开,但她从来没有过包裹,不过是一封薄薄的信而已,有经验的人一摸就知道,里头也没有汇款单。
那拆信的人是谁呢?
看笔迹,信是宋改凤写的,看到是宋改凤写的,宋幼湘就放心了,宋改凤的重点应该不在粮食上头,就算是宋母口述,宋改凤也只会写她想写的。
果然信里没有多提唐桂香给家里寄东西的事,主要内容全是许家慧被抛弃以后厂里产生的各种流言,说许家慧的名声坏了,满篇都是宋改凤的幸灾乐祸。
只在末尾提了几句,说家里人很担心她在乡下的生活,但家里很困难,没有办法帮她,但如果她的余力,可以支援一下家里这样的话。
宋幼湘看看就算了,宋家的条件,比唐家好到不知道哪里去,不可能存在困难一说。
唐家是一分钱恨不得分成十份花,但在宋家,宋有良随便撒个娇,宋母经常就是一块、两块直接撒出去。
宋幼湘看完信,要送去公社的货也装得差不多了,她把信往兜里一揣,开着拖拉机就去了公社,到了公社,果然她还得往县城再送一趟,不过这一趟,陈会计就不必再跟着去了。
把公社的东西送到地方,宋幼湘就按着魏闻东交待的路线,跟魏闻东安排的人碰上了头。
“怎么是个女的?”来收货的居然是个半大孩子,看到宋幼湘,居然一脸嫌弃,宋幼湘看着对方也是一脸的怀疑,这就是魏闻东找来的人?
考虑再三后,宋幼湘最终还是不打算直接跟黑市的人打交道,现在搞投机倒把的,有讲义气能扛事的人,但也有靠着小机灵,捧臭脚上位的小人,她让魏闻东找个中间人。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她现在每个月有工资补贴,何苦因为一门小生意把自己的安全搭进去。
上辈子她因为一本栽赃陷害的所谓【创建和谐家园】,就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了近半年,投机倒把的罪名可比私藏【创建和谐家园】要大得多,没必要以身犯险。
她提的要求魏闻东求之不得。
他其实吧,也有点担心宋幼湘把他甩开单干,宋幼湘知道他的软肋在哪里,但宋幼湘这里可没有半点把柄在他手里。
找个中间人正好,他放心,她也安全。
接头的地方在县城外,附近没有民居, 是一大片墓地,到处杂草丛生。
“你看不起我!”背着个大背篓的半大孩子被宋幼湘一看,立马就要炸毛,一双眼睛瞪得溜圆。
宋幼湘扫过他大拇指都戳在外头,明显小了的破胶鞋,没理他的质问,声音微缓,“你是魏闻东安排的,他怎么跟你交待的?”
半大孩子察觉到宋幼湘的目光,脚指头往后抠了抠,“闻大哥就让我在这里等你,让我别多问。”
当时闻大哥跟他说的是开拖拉机的女人,还是开拖拉机的人来着?
“那你话还那么多?”宋幼湘看了他一眼,把工具箱打开,“拿了东西赶紧走,回去的时候避着些人。”
半大孩子嘟囔了一句还用你交待,动作利索地把果酱放进背篓里,然后把背篓里原本有的东西扒拉了几下,外面就看不出痕迹了。
“小朋友,要想别人看得起你,你得先看得起别人,女人怎么了,没有你妈能有你?”宋幼湘看着他是个半大孩子,忍不住还是说教了一句。
这要是个成年人,她就懒得再说了,下次也不会再跟这样的人打交道了。
半大孩子脸色突然涨红,他憋了憋,最后只气呼呼地道,“我叫冯小四,今年都十四了,不是小朋友!”
宋幼湘挑了挑眉,跳上拖拉机,“以后我就不会下车跟你交接了,我会把东西丢在这边的草丛里,你盯着别让别人捡走了。”
说完,宋幼湘就发动拖拉机走人,冯小四跺了跺脚,气哼哼地钻进草丛里,很快就没了踪迹。
回去的路上,宋幼湘琢磨着到底是谁偷看了她的信,其实人选很明显,十有【创建和谐家园】是江媛朝。
江媛朝拿不到大队的钥匙,但刘旺家能拿得到,以刘旺家对江媛朝的狗腿,他又本身是没什么道德观念的人,江媛朝只不过是要看信而已,他自然会帮忙。
空口无凭,没有证据宋幼湘也拿江媛朝没办法。
不过江媛朝拆了这一回,肯定就会有下一回,宋幼湘不急。
第六十五章 为人民服务
从县城回来,宋幼湘原本打算把拖拉机留在公社,第二天她还得从公社去东桥公社的砖场拉砖块,公社准备加修养猪场。
反正明天都是要过来的,宋幼湘觉得没必要一来一回,费油。
“你还是开回去,万一大队还有东西送公社运呢,你再跑来公社开车,那不是耽误工夫吗?”于国安当然不能说宋幼湘的想法是错的,但他觉得宋幼湘靠着两条腿跑来跑去的太辛苦。
公社高书记正好路过,闻言也点了点头,“小宋同志的想法是值得赞扬的,但省油不是在这种地方省。”
计划着正好可以跑步上工,当锻炼身体的宋幼湘,“……”
领导都发了话,她只能开着拖拉机回大队了,车刚开进大队,就见许家栋吃力地担着一担柴从山上下来,一看到宋幼湘,就立马冲宋幼湘挥手。
不枉费他在山上歇了一阵,正好赶上宋幼湘回来,可以坐一段的车。
只要他坐在宋幼湘的车上,一路开到她住的地方,两人的事基本在大队就是正式过了明路了。
结果宋幼湘目不斜视,直接开了过去,他在后头追着喊,但拖拉机突突的声音太响亮,他的声音完全被压了过去,宋幼湘压根就没有听到。
宋幼湘当然听到了,她不光听到了,还看到了许家栋冲她挥手,但那又怎么样呢?谁规定她就得停下来。
一路开到大队部,宋幼湘熄火下车,不是她不想直接回家,但她还得跟刘德光汇报一天的工作。
这样的表面工作,也不知道还要坚持多久。
宋幼湘也知道,如果她成了刘德光的心腹的话,很多事就能另当别论,像这种表面功夫,能省的也就省了。
不过宋幼湘宁愿麻烦一点,也不愿意跟刘德光同流合污。
刘德光也不知道是为了故意为难宋幼湘,还是怎么回事,宋幼湘汇报工作的时候,他不停在提问,每个细节都要问得明明白白才算完。
“第一天工作表现得还不错,接下来继续努力,要更用心地工作,大队培养你也不容易。”三句话能说完的事,刘德光说了半个小时才结束,这会陈会计他们都从地里下了工过来了。
明天公社会有集市,陈会计他们回大队开会,就是要统计一下明天大队要拿去集市上售卖的东西。
农村是允许有集市,也允许支持人民搞副业的,副业收入可以自由支配。
有的公社的大集,可能一季度会有一次,也有可能一年就只有春耕和秋收,以及过年会各有一次。
牛头山公社以前的大集也很少,但自从高书记调任到这里后,半年一次的集变成了三个月两次,大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
每到大集的时候,就会有县里的职工不辞辛劳赶来购买,各公社大队的知青,也都等着大集的时候,补充粮食和生活物品。
如果不是听陈会计讲起,宋幼湘都忘了明天还有集的事,“大队长,陈会计,反正我明天要去公社上工的,等会发个广播,让有大件物品的社员明天一早在大队部等着,我捎他们去公社。”
赶集是大事,为了占据好一点的位置,很多社员天不亮就得挑着担子往公社走,东西轻还好,要是东西重,是真的很辛苦。
“这可是好事,行,我等会就去广播。”陈顺祥一听,就高兴起来,他家里明天要担好几百斤红薯去集上呢,有拖拉机坐得省多少事。
刘德光眉头一凝,他们家里向来是不参与这种大集的,在他看来,这是投机倒把的行为,是挖墙角。
但他个人的意志,根本没法影响高书记的决定,现在也不是早年那会的时候了,毕竟领导都说了,政策都是写明了的,国家允许。
“拖拉机到底是集体财产……”刘德光拖长了声音道。
宋幼湘看向刘德光,“那就每一位收一分钱,补贴油耗,您看怎么样。”
不怎么样!一分钱连人带货这得多亏?城里的汽车坐一个人都得五分,大队的拖拉机收个三分不算过分。
陈顺祥做为村里的会计,心里有些矛盾,他自然是希望坐车能收个两毛左右的,这样既能补贴柴油钱,还能给大队增加一点收入,但他自己也是要坐车的,要花出去一分钱,他心疼啊!
“我看就很好,再是大队的财产,也是要为人民服务的嘛。”向来闷不吭声的王老支书突然说了一句。
支书才是大队的一把手,老支书开了口,这事直接就定了下来,刘德光沉着脸去广播。
广播这种事,刘德光向来不假于人手,他个人十分陶醉握着话筒的权利,广播室的钥匙只有一把,被他收得严严实实
社员们从大喇叭里听到有这样的好事,都高兴得很,忍不住奔走相告,宋幼湘从大队部开车回家时,还有不少社员热情地朝她挥手打招呼。
大家也都不是傻子,如果刘旺家是大队的拖拉机手,肯定没有这样的好事,这是因为拖拉机手是宋幼湘才有的,所以大家很热情,对宋幼湘的好感一下达到了高点。
等宋幼湘到家,许家栋刚放下柴禾,担着担子出门。
“幼湘,你回来了。”许家栋看到宋幼湘,眼睛就亮了,但他心里苦啊,上了一天工实在是太累了,但他还得替宋幼湘她们拾柴担水。
在之前的大队,他可以想办法让别人替他干活,但在这里,他都公然说他是宋幼湘的未婚夫了,怎么去哄那些傻乎乎的只有蛮力的村姑。
知青点别的人又不熟,只能自己干,一天劳累下来,他手都长泡了。
宋幼湘摊开手,“你才长泡?你看看我这茧,你在徐家坪大队的时候不用干活的嘛?那么好的大队,你为什么要调过来?”
从下乡以来,哪个知青手上不是长了泡磨破了又长,直到长出老茧才算完,许家栋现在才长泡,居然还有脸给她看!
后面的问题一出来,许家栋就不说话了,除了双抢那几天半磨洋工地下了几天地,后来都是哄着别人帮他干的活,有知青点一起下乡的知青,也有大队干部的子女。
他急着从徐家坪大队出来,除了那里是真的穷,产出不多工分养不活自己之外,就是徐家坪大队的治/保主任想把他的女儿嫁给他。
第六十六章 远大的抱负
娶个村姑?
打死许家栋他也不愿意,他以后是要回城的,下乡又不是真的要在农村扎根,在乡下娶老婆生孩子太耽误事,也影响他以后的风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