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院子里的杂草割了大半,房间也清理干净,现在正是天气热的时候,屋子也不潮,明天大队长就会安排人过来给她们翻瓦。
屋子的主体很坚固,可屋子没人住就没有生气,很快就会败落,屋顶的瓦肯定是要重新翻的,这些也不必宋幼湘掏钱,是大队要负责的。
现在不是瞎大气的时候,本来就应该是队里安排的事,宋幼湘不会拒绝,但是煮一锅绿豆汤,准备好凉茶给来帮忙的社员,却是可以做到的事。
绿豆直接跟陈奶奶换就行,老太太除了种菜,每年都会在房前屋后田埂上点上豆子,豆子也是粮食,煮着吃炒着吃,还能做各种豆类食品。
房子还没修整好,肯定是不能住人的,正好再住大队部两天,也能帮着守一守粮食。
“你们以后真住这里啊?”徐文书其实很想跟宋幼湘她们一起住,不管是宋幼湘还是唐桂香,都是好说话的人,最重要的是,宋幼湘做饭好吃,收拾也利落干净。
知青点可不是一人一屋,条件好的,像江媛朝和老知青许慧那样,是两人一间,条件差一点,就和男知青一样,八个人住一大间,反正没有单人住的。
想到还要跟别人重新磨合,徐文书就有点烦躁,但要她跟着来住这里,徐文书也很抗拒,条件确实是太差了。
胡建国还挺有责任心的,觉得大家同一批下乡,男知青就应该多照顾女同志一些,“你们这连个床板都没有,要不我和春华先睡一床,先搬张床板来给你们。”
“谢谢建国哥,不过应该用不上,基本的东西大队会给我们安排的。”宋幼湘满心喜悦,不过脸上却是端着的,看到屋子破败的地方,还会皱了皱眉头。
反正实惠她得了,苦着脸让别人高兴高兴,她也不吃亏。
江媛朝确实很高兴,高兴得恨不得哼起歌来,但等她去老乡家里吃饭的时候,她就高兴不起来了。
“小江知青,你看看什么时候交点伙食费上来?”家里管家的老太太看着江媛朝,眼睛里可没有一点看小辈的慈爱,眼底深处可都是算计,“米油是你出的,但这菜啊盐巴、柴火什么的,可都是我们家先垫上的。”
江媛朝一下子都蒙了,“当初不是说好我把粮食拿过来,就给我搭伙的吗?也没说要给钱啊?”
老太太给了江媛朝一个你怎么这么不懂事的眼神,“小江知青,我们是好心,可你也不能把好心当成是应该吧,你这还是文化人呢。”
院里还有老太太的儿媳子孙,她们看江媛朝的目光,也带着些微微鄙夷。
被挤兑了一句,江媛朝总算是回过神来,反应过来就是满心恼怒,在这里吃饭,除了省事,吃起来可一点也不舒心。
味道不好就不说了,一家子还特别不讲卫生,江媛朝要不是自己懒不想学,她不至于一直忍着。
忍着忍着习惯了吧,结果居然找她伸手要伙食费。
你早说要伙食费,她肯定不会来这里搭伙,早饭没得吃不说,饭菜质量也不好,在饭里吃到小石子是常有的事,还错过了好几次宋幼湘她们开荤。
她亏大了!
第十八章 自作自受
说起开荤这事,江媛朝就有气,心里特别不舒服,但是她自己要跟老乡搭伙的,她也无话可说。
而且宋幼湘做得特别绝,平时生火烧水,真的一点都不带她的份,她烧水用柴什么的,还得把柴火和缸子里的水补上。
江媛朝也不想想,这些都是别人的劳动成果,她想用就用,补上难道不是应该的吗?真要做得绝,就别捡现成的用,自己拾柴去,自己挑水去,又不是你爸妈,凭什么惯着你。
“我不在你们这里吃了,你们把粮食还给我!”江媛朝一点也不想忍气。
忍宋幼湘是因为她心里有图谋,凭什么忍几个泥腿子,她现在住在知青点,直接并到跟许慧她们一起吃饭就行,反正轮流做事,也不需要她天天做。
老太太也变了脸色,但跟江媛朝闹起来,她们也得不到什么好处,权衡一下,老太太掀开皱巴巴的眼皮,“也行,那这阵子的花费我给你算算,老大媳妇,你给小江知青把她的口粮还给她。”
左一算右一算,连洋火钱都给算进去,最后江媛朝得给老太太一家一块八毛钱。
给钱就算了,看着他们家提出来的口粮,江媛朝气得嘴唇都在发抖,她就在他们家吃了不到十天的饭,她的口粮居然只剩下一个底了!
这怎么可能!大家一起搬到知青点去的时候她可是看了,不管是徐文书还是胡建国,他们口粮还剩不少呢,她就算再能吃,难道还能比胡建国一个大男人能吃?
“你们昧我的粮食!”江媛朝气道。
老太太眼皮子一拉,手轻轻一拍,“话可不好这么说,小江知青,你每天吃得多做得少,你婶娘做饭的时候别说帮着烧火了,连帮着摘菜都没有过,我可没说过你吧。”
话音一落,这一家子人都盯着江媛朝,虎视眈眈地看着她。
江媛朝脊背一凛,知道这个哑巴亏她只能自己吃了,红着眼睛说回去拿钱,等拿完钱回来,发现装粮的袋子又轻了一些,只能咬紧了唇,憋着一口气往外走。
“小江知青得闲多来家里玩啊,婶子给你冲油茶吃。”老太太的大儿媳妇还冲她招呼。
江媛朝只恨不得把米粮子砸在对方脸上,这种狼窟她可是不敢再来了,这一次伤筋动骨,下一次说不定连骨头都不给她吐出来。
老太太见状还跟家里人说,“这个小江知青,还是大城市来的,一点老幼尊卑都不懂,照顾了她这么久,连句谢也不会讲。”
已经走出院子的江媛朝脚步一顿,深吸了一口气才没有回去跟人家撕破脸,但这一口气她实在是不想忍,江媛朝眼珠子动了动,拎着粮袋找到了大队长家里。
可惜,江媛朝高估了知青的地位,低估了乡民们的团结。
又不是杀人放火,坑蒙拐骗,人家也没上赶着求江媛朝去家里搭伙,你情我愿的事,江媛朝之前不还高高兴兴的么。
至于给点伙食费,实在是再正常不过了,你要觉得高,一开始就不应该给,直接找到大队部来评理,你现在钱都给了,难道还想要回来?
口粮的事就更不好说了,一大锅饭和在一起煮,这哪里说得清,总不能数着米,你一碗吃几粒,他一碗吃几粒吧。
江媛朝不仅没有求来公道,还被大队干部说了一通,最后满心委屈地回到知青点,她的口粮提前消耗,吃完后,就得自己想办法换粮或者买粮,不然知青点也不会同意她一起吃饭。
但这还不算完,江媛朝第二天上工,就听到有人在议论她没礼貌不尊老,吃着人家的还给人家脸色看,听着这些话,江媛朝差点就气哭了。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会这样?”徐文书拎着锄头,好奇地问宋幼湘。
双抢结束,农活还有不少,今天徐文书和宋幼湘被分着看两段沟渠,盯着别让水被堵住,田地里需要的水够了,还得负责堵住入口。
宋幼湘摇头,“我不知道,但江媛朝把老乡当傻子,想占便宜,被人反占回去,也只能怪她自己。”
江媛朝一开始就是存的占便宜的心,不想干活,只想吃现成的,谁也不是傻子。
朴实无华的老乡肯定有,江媛朝运气不好没碰上呗,就算她运气好碰上了,但人心都是互相捂的,江媛朝什么性格,头两天可能还嘴甜做做样子,接下来肯定连样子都懒得做,谁会一直奉献?
“自作自受。”徐文书一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跟着她们在大队部吃饭不好吗?除了第一天收拾累点,之后累的都是宋幼湘好不好,她们干的活又不多,重活有胡建国他们两个男知青干,她和唐桂香只要烧火洗碗。
大家一起吃饭,但口粮都是自己负责自己的,谁也不占谁的便宜,现在大家剩下的粮,吃到下次发粮绝对没有问题。
不过知青点大多都是一起吃,不是所有人一起,是三五成团的一起,徐文书也不可能单干,身在集体想要融入集体,肯定得随大流。
知青点可没有像宋幼湘那样,自己淘米放水,直接上灶蒸的习惯,大家都是把口粮放到一起吃的,这样也不是说不好,毕竟知青点一直这样吃下来,也没闹出什么大矛盾,但试过宋幼湘这样的,徐文书是真不想凑堆吃。
宋幼湘也觉得江媛朝是自作自受,不过她管不了江媛朝,一下工她就回大队部,上工前煮在灶上的绿豆粥熬好了,不稠但也没稀得过分,还有一大缸子凉茶,宋幼湘和下工回来的唐桂香一起抬了过去。
守山小院那里,有五个劳力在那里帮忙,除了翻瓦,坏掉的窗户和门都得修一修。
看到宋幼湘和唐桂香把东西绿豆粥和凉茶端过来,几个义务来帮忙的社员都觉得心里挺舒坦的,干活也更上心了一些,本来打算两天磨完的活,一天就给宋幼湘她们完工了。
魏闻东看着“邻居”那边热火朝天,脸上是说不出来的凝重。
第十九章 并不欢迎
不同于魏闻东的凝重,魏棠是很高兴的,虽然她一点都不知道,旁边那间旧屋要搬来的会是什么人。
“大哥,新邻居搬进来了吗?我们需要送点东西过去吗?”魏棠摸索着走到门边,小脸期待地转向魏闻东。
魏闻东收回目光,“今天在还在翻瓦,估计得过两天,搬来的是今年队上新来的女知青,你二哥就是一直在跟她们打交道,送东西的话……她们应该没有菜吃,摘点菜送过去应该挺好的。”
这样一讲,魏棠心里就更高兴了,想到那些甜甜的糖,还没有见面,魏棠就对宋幼湘几个有了天然的好感。
“到时候大哥你带我去摘。”魏棠仰脸朝向魏闻东的方向,满脸期待。
魏闻东轻轻地揉了揉魏棠的发顶,目光里满是宠溺,“好。”
看着妹妹这样毫无心机,魏闻东心里很担心,但他还不至于担心妹妹被骗,为了阻止她们交往,就先拿谎话去抹黑那两个女知青,先看着吧,但愿她们会是好人。
魏棠看着就很高兴,踮着脚尖在门口站了一会儿,又慢慢摸去她常坐的地方,她还得加紧搓草绳呢。
……
隔壁,下了工的宋幼湘和唐桂香在收拾屋子。
屋顶已经修整好了,至少不会站在屋里,抬头就能看见蓝天,瓦片的间隙也不会再有光漏下来,屋子虽然简陋,但最基本的遮风避雨是没有问题的。
跟普通民居比,小屋的面积不大,加上院坪和菜地,顶多只有七十个平方,但两个人住实在是绰绰有余,两间房,一间用来住人,另一间可以用来做饭洗澡,灶台都是现成的,青砖建成的房子,比土坯屋要强多了。
屋里连着屋外的小院坪,都是铺的青石板,齐齐整整。
“拿条凳架起两块床板就能住人了,就是厕所要重新搭过才好,起码要做张门,咱们搬过来再慢慢弄吧。”宋幼湘对房子很满意,这里在村边沿的位置,比较安静。
厕所问题其实也不大,这时候乡下的厕所,除开和猪圈建在一起的,其余大多门上都是挂着麻布袋,都是自己家里人用,不会有人突然闯进去。
唐桂香点头,没来的时候她心里挺怕的,但真到了这里,她发现也没什么担心的,两个人作伴呢,闹鬼也不怕。
“我们什么时候搬?”
“明天就搬。”宋幼湘不想再在大队部住下去了,江媛朝虽然讨厌,但她有一点说得没错,睡在稻谷堆旁边,真的很扎人。
不过这屋子要住人,还是得想办法弄点生石灰来撒一撒才行,这个公社的农资店就可以买得到。
第二天一早,宋幼湘跟大队长请了半天假,开了介绍信,去农资店买了一些生石灰和驱蛇粉,回来把生石灰兑水,屋里屋外都撒了一遍,又把驱蛇粉在小屋四周撒了一圈,宋幼湘才安下心来。
买这些的钱唐桂香出了一半,宋幼湘也没有拒绝。
她是要照顾唐桂香,但没打算全部包揽,她们是平等的朋友,一味的大包大揽,要么会泡软唐桂香的脊梁骨,要么两人最终分道扬镳。
这都不是宋幼湘想看到的。
做好这些,宋幼湘就回去上工,等到下工,就跟唐桂香往新家搬,大队部睡觉的门板,宋幼湘讨了三张,多出来的一张准备架起来当桌子用。
床脚是用捡的碎砖块砌起来的,倒也结实。
大队部的锅他们拿来了一口小的,没有办法,小屋的灶不是农村的大土灶,就是一个小灶眼,以前替地主守山的人大概有家人做饭送饭,这口小灶是后来居住在这里的孤寡老人垒的。
魏棠听到动静,特别想来帮忙,但她眼睛不方便,魏闻东也不同意,她干脆自己摸去菜园子,摘了满满一大篮子的菜。
不过她还没送过去,宋幼湘她们先上了门。
大队长刘德光,和大队妇女主任赵爱红也过来看情况,他们先看了宋幼湘两个收拾出来的小屋,见里外收拾得利落,放下心来,这些知青分派下来,他们也是要负责的。
“我们打算把屋子旁边的荒草割了,种点菜吃。”宋幼湘指着荒废的菜地,“大队长,这里能划给我们当自留地吗?”
刘德光没说什么,赵爱红笑着夸她们,“收拾得挺好,是会过日子的,你们自己安排好生活,有困难跟大队提,现在领你们去认识一下新邻居,以后好互相照应。”
宋幼湘这才知道,隔壁住的是魏闻东,一直给她们送泥鳅和野鸡蛋的魏林川,就是魏闻东的弟弟,魏家还有一个小妹妹,是个眼盲的残疾人。
魏家三兄妹相依为命,并没有长辈。
宋幼湘她们到的时候,魏闻东坐在后门口劈竹子,堂屋里坐了个搓草绳的小姑娘,手上动作特别利索,明明大家都没怎么发出声音,她立马就站起来打招呼了,“刘叔,华婶。”
上帝给人关上一扇门,总会给人打开一扇子窗,小姑娘的听力是真的很厉害。
正忙活的魏闻东忙起身,跟着喊了人,然后目光在宋幼湘和唐桂香脸上来回巡视。
“那天,谢……”宋幼湘原本是打算谢谢下乡那天他扶住自己的事,结果才开了个口,就被打断了。
“大队长,这是?”魏闻东并不打算跟对方来往过密,当然,这也是为了她们好。
这是在装不认识?宋幼湘和唐桂香对视一眼,没有再张口。
“以后你们就是邻居了,远亲不如近邻,互相多照顾一下。”刘德光简单给介绍了一下,又说了两句场面话。
魏闻东点头,客气地应声,“大队长您放心,我会看顾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