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七零年代好生活》-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唐翘她多会揣摩人心啊,她吃准了张来弟不会反驳她,更不会让她下不来台。

      结果跟她所料的没啥差别。

      付钱,拿药,笑眯眯的跟林卫生员告别。

      路上众人的打量她不是没见到,但她面上不显露一点不快,滴水不露的跟见到的每个眼熟的村民打招呼。

      卫生所里,林卫生员有点癔症,方才那姑娘递钱给他时,俩人手无意间接触到了。

      姑娘家的手都那么滑溜吗?

      他无意识的触摸着方才接触的地方,脸有点红,可是随即,想起那姑娘的名声,他从臆想中回过神,赶紧拍着自己脸。

      那头,都快走到家了,唐翘才听见系统那边发出久违的长长的滴的一声响。

      这是,有人对她有好感了?

      “成功获取长辈好感值两分,异性好感值五分,请宿主再接再励,获取更多好感值,好感值达到一定限度,可成长为vip二级,开放商城获取道具……”

      “七分啊……”

      上辈子刚获得系统的记忆太久远了,她都忘了七分能干啥了,不过……

      “打开商城,我现在就要兑换!”

      “方便面大肘子麻辣烫,等着我!”

      欣喜了半天,系统没反应。

      唐翘不解的再度提了次要求。

      “宿主等级太低,无法打开商城。”

      “你妹哦!”唐翘没忍住爆了句粗口,谁知她快,系统更快,很快,脑海里就闪烁着提醒。

      “宿主言语攻击系统,违反购买协议,扣除两分好感值……”

      现在白手起家的唐翘有多穷哦,一共七分就给她扣了两分,她要是有点骨气就该再骂回去,可……骨气她是有,就是任性不起。

      把到口的脏话吞回去,深吸口气真挚道,“我谢谢你提醒!”

      “唐翘,你在跟谁说话呢?”

      几米开外,唐小红穿着一身簇新的列宁装,兴高采烈的朝她奔来。

      可刚跑她跟前,对上她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后,有点生疏的不敢上前了。

      “唐翘?”

      唐小红是二婶的闺女,跟唐菊的堂妹,同时也是原主唐翘的最好的‘朋友’

      唐翘名声不好,朋友也少,因为唐小红跟她年龄相仿,又同样不喜欢周菊,所以关系慢慢亲近起来。

      但唐翘作为一个旁观者来看,自然清楚这姑娘的打算跟小心思。

      见她的狐疑越发的多,唐翘收敛起自个的情绪,学着原主该有的模样,有点傲慢道,“你咋来了?”

      唐小红松了口气。

      她热络的抓着唐翘的胳膊,见她目光审视着这身列宁装,赶紧转移话题。

      “唐翘你真的是太厉害了,这次织布厂的招工考试,多亏了有你帮我。”

      考试?

      她在脑海里搜寻了一圈,还真有这么一档子事。

      在七八十年代,要说什么工作最吃香?

      工人,工人还是工人!

      第七章美男计

      一旦被招工上了,那就能把户口落到镇上,也能跟城里人一样,享受粮食指标,拥有各类的票据。

      唐小红打小心思活络,她能主动跟原主凑近乎,把人哄得团团转,还拣点好处外,就能看出心思不简单。

      可是,她心眼全长在家长里短上了,在学习上一点天分也没,人家工人难当,自然是得有自己一套考核的。

      加上这次招工考试一共招五个人,附近十里八乡的大姑娘小媳妇都盯着这名额呢。

      僧多肉少,她一个小学都没毕业的,怎么可能考得上?

      可她考不上,唐翘能啊,她当时可是上到初中毕业,成绩还不错呢!

      原本张来弟的意思,也是让她去考,纺织女工说出去也是工人,也好找对象,可唐小红就是这么有本事,活生生的让这位傻白甜改了主意,心甘情愿的当了她的‘【创建和谐家园】’

      蛊惑她退亲,然后崇尚‘自由恋爱’介绍知青给她,都跟她脱不了干系。

      用唐小红的原话说,“你跟我一起去考试,走了个过场,大娘那好交代,考试的时候,咱们各自在试卷上写的是对方名字,心愿都能各自达成,李大哥知道你为他付出这么多,肯定很感动的。”

      回忆结束,她不动声色的把胳膊从她手里抽出来,“我考上哪个车间了?”

      织布厂算是市里棉厂的分部,就在镇子上,有前纺、细纱、织布三个车间,统共也就百十号人。

      平时主要是把纺织厂的扫地棉等废棉做原料。生产包皮布供棉站打包用的。

      唐小红听见她的话后,笑容有点挂不上,紧张的盯了下周围,见没人发现,才略带些嗔怒道,“唐翘,你乱说什么呢,这事咱不都说好不再提了吗?”

      见她没啥反应,又赶紧道,“好了,知道你眼红我这身新衣裳,可是你也知道,我去上班,第一天总得穿新的吧?等我穿几天就洗净送给你,再说,等我上班了,我每个月都能发布票了,到时候先紧着你做衣裳……”

      这大饼画的,比她还有技巧呢。

      事一办成了,你不给我,我找谁去?

      估计是察觉到她心思不快,唐小红眼珠一转,“哎呀,不说这些没有的,我来这是给你传信儿的,李强让我跟你说一声,今晚九点在小树林等你。”

      第5节

      李强啊。

      她漂亮的桃花眼微微一眯,终于记起来最近原主的新宠,是个下乡的知青,长得模样是斯斯文文的,戴着眼镜梳着中分,但……

      “他是又没粮了,还是缺钱花了?”

      唐小红心里又是一颤,今个怎么回事,她吃错什么药了?以前只要提起他,她就是脸颊通红,羞不可耐,今个表情咋这么冷淡……

      她掏出兜里的纸,本来打算是用这玩意来换唐翘那条新的的确良裤子的,看来有点难了。

      她不喜欢事情超出她掌控的范围。

      “诺,这诗是李强给你的,别忘了今晚他找你的事啊。”唐小红把东西往她手里一塞,甩着长辫子跑了。

      “呵”她嘴角弧度扯起。

      唐翘打开这个‘知识分子’的情诗,眯起了眼。

      ‘你是初升的太阳,火热,美丽。

      我是永远追随你的向日葵,卑微,渺小。

      我愿望着你,念着你,拼劲全力的追逐你。’

      唐翘大概浏览了一下,啧啧了两声,而后把这截在报纸上誊写的诗歌卷成团扔了。

      就这水平,想当诗人呢?

      还想跟她夜里钻小树林,就他那体格,也不怕自个吃不消。

      …………

      唐翘跟原主的审美不一样,让对方悸动的人在她眼里一点魅力也没,唐小红跟她说的早就被她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她现在正捧着薄被,站在门外徘徊,想着该怎么跟那对兄妹开口。

      她一个人霸占一个屋子,让人兄妹俩占着一屋,实在说不过去,所以今个就换一下吧。

      她敲了敲门,唐建国开了门,唐翘踮起脚尖往里面张望了下,只看到一个黑乎乎的脑袋。

      面对这个便宜大哥,她讪讪的说了自个的来意。

      唐建国一愣,下意识摇头,见她脸色不好,又解释道,“她下午回来后精神就不怎么好,还一直在吐,我看今晚就先别换了,要换了你也睡不好。”

      “这样啊……”

      唐翘点点头,她想当好人不假,可是要是让她给人收拾呕吐物,她做不来。

      算了,等下次吧。

      但是她怎么也没想到,明明就是一段简单没营养的对话,竟然会演变成晚上的一场惊心动魄。

      …………

      “咳咳,咳咳……”唐翘洗涮干净躺在硬邦邦的炕上刚酝酿了几分睡意时,就被耳畔出现的咳嗽声惊醒。

      喇叭里电流滋啦混合着时远时近的声调,缠绵了几分钟后,才姗姗来迟的开始了他的演讲。

      “各位村民请注意昂,关于大后天八点在我村召开的学习活动,我在这补充两句,补充两句……”

      唐大山磕了下烟斗,支着耳朵听。

      在煤油灯下纳鞋底的张来弟往掌心呸了一口唾沫,拿着针椎使劲攮着鞋底,边干边骂咧,“可让人都知道咱村有喇叭了,三天两头广播,就显得你能类,大晚上也不停!又不是你自个家的显摆个啥!”

      村子里这会已经通上电了,可是这电是个金贵玩意,平时谁舍得用?

      也就大队那几个领导,恨不得有个鸡毛蒜皮的小事,都用喇叭广播一阵。

      唐大山没分心,仔细的听着喇叭的动静。

      ÕÅÀ´µÜûµÃµ½»ØÓ¦£¬°µ°µà½àìÁËÁ½¾ä£¬ÓÖÂñÍ·¸É»î¡£

      第八章意外不?

      “都知道昂,大寨跟咱村差不多大,可是为啥能成主席嘴里的‘革命样板’?

      是因为在合作化后,社员开山凿坡,修造梯田,这才使粮食亩产增长了七倍。

      都知道以前人民日报就报道过他们的先进事迹,明天咱们学习内容就是《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

      各位村民及知情代表,请于八点前,在村东头的老槐树下【创建和谐家园】,咱们一起开展‘农业学大寨’!要说的,也就这些,大家没事的,就快点睡吧……”

      滋啦,滋啦的声音伴随着男人故作磁性的尾声,结束。

      唐翘翘着二郎腿在炕上,琢磨着方才的内容,因为以前接触个这个课题,所以对这方面有所了解。

      在这个年头往前数十年时,正是全民学‘毛著’的社会活动之一,每个生产大队都设有学习毛著总辅导员,这些生产队的辅导员经常先去公社等地培训一段时间,而后将内容精髓,传递给村民。

      那年头比较严格,是强制性要求队员参加,要点名,点名要跟每月村民评工分参考用。

      不过后来多少年后,这项活动也就渐渐消失在历史中了,让她没想到的是大湾沟村,现在还流行这种活动。

      至于为啥偏拿大寨来当典型,那就更好理解了,这年头缺粮少穿,又是个农业大国,突然出现这么个农业奇迹,精神鼓励,咋可能不成为典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3: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