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七零奋斗小女人》-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田奶奶听了,也挺感动,这个孩子自己没白疼啊。“丫头这些东西奶奶收下吧,等一下奶奶给你找点儿东西。”

      一会儿田奶奶拿出了一些军用的各种票证。和五十元钱。“孩子拿着,到上海那边,这些票证都能用。奶奶知道你不缺钱,但这钱是奶奶的心意,你必须收下。”

      “田奶奶……好……这些我都收下。”李娜哽咽的说。

      李娜,这次找了李局长,跟他说清楚来意,李局长痛快的就给李娜开出了介绍信,和证明。其实有公安局开的,就不需要街道的了,但是李娜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拿了一些小食品,又去了街道。又开出了一份证明和介绍信。

      李娜兴致勃勃的坐上了,北京到上海火车站的火车。从北京到上海,大概,要二三十个小时的火车呢。在这个年代,坐火车是一件非常煎熬的事情。

      在李娜的期待下还是晚点了,一个小时上车后,李娜已经困得不行了。托田奶奶的福,自己坐的是那种干部才能住的,软卧车厢是一间间的,但是却不分男女。李娜简单收拾了下,爬上了上面的铺位,实在是太困了。此时的火车度很慢,换换悠悠的,自己所乘的,是如今最先进的燃气型火车了。

      李娜醒来时,已经是十点了,想了想,在硬卧,自己呆了一夜,李娜爬了起来,就看到车厢的全景了。这是一个封闭式的车厢,上下铺,四个人床位,自己在上铺,而对面的是一顿4o多岁的男女,两人都戴着眼镜看着慈眉善目的,看到李娜。笑了笑。

      李娜从床上,爬下来,笑嘻嘻的说,“阿姨叔叔好!”

      两人一听李娜问好,也笑着答应了下来。

      李娜肚子已经咕咕的叫饿了。打听好以后,李娜就拿着自己的小毛巾出去了,像这样封闭的小格子间,一共六个。李娜按照大家介绍的,走到车厢的尽头,就看到了一个小隔间,里面就是水池了。开始洗漱。

      李娜自己买了两个肉包子,一个饭盒的稀饭。就开吃了。

      吃完饭。你那把椅子拉下来就坐了上去,看着外面不停飞过的景色。有两个中年男人,去过道抽烟去了,那个阿姨则坐在李娜的对面,闲聊了起来。

      “小姑娘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妇女笑着问道。

      李娜笑眯眯的,回答道。“阿姨,我叫李娜。是来上海探亲的。阿姨贵姓啊。”

      妇女听了,笑着答道。“我姓张,叫张淑芬,那个,是我的丈夫。张爱国。”

      李娜听了,笑着点头道:“张阿姨好,您和叔叔去上海玩吗?”

      妇女听了笑着摇摇头道:“你叔叔的父母在上海,我们去看看。和你一样,我们也是去探亲的。”

      是中饭的时候,李娜和他们已经,很聊得来了,于是相约一起去吃东西。张淑芬高兴的邀请,李娜吃肉呢!说她和自己投缘,

      李娜笑着接受了。从背包里,拿出了在华侨商店买的食品,和大家一起,分着吃。一路上有了一个聊得来的人是一件非常高兴的事儿。

      终于到了上海,到上海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下午6:1o几分了,这会儿火车晚点,是很正常的事情,随着人群,下了火车。这个时代的上海,和自己记忆中的旧上海完全不一样。

      出了火车站,李娜兴致勃勃的,坐着电轨车随着车,在上海市的街道里转,坐在车厢后面,李娜一脸惬意的,享受着微风吹拂面颊,时不时的看着街上热闹的行人,心中暗暗对比一番,露出淡淡的微笑,这里有种老黑白电影的感觉。

      这里的人,都为自己,身为上海人而骄傲不已!这里有些东西,都是用上海本地票劵,别的地方票劵,兑换上海本地的票劵,还贵了不少!可以说上海票劵,和全国票劵价差不多的价钱了。

      这里的人的打扮,也比其他地方要好看不少,年轻的姑娘们梳着的是各式的头,烫着长短,大小不一的卷,穿着鲜亮的衣裙,各式的料子,长袖短袖中袖的上衣,样式新颖,下身不是裤子,便是裙子。

      李娜拿着介绍信,去了最近的招待所,开了一家最便宜的单间。商凯,不愧是物价最高的,一间单间,最便宜的,也要11元钱。

      李娜到了房间,收拾好自己,这里有一个洗澡间,到了洗澡间,给自己冲了个澡,瞬间就舒服了。

      第41章,上海见闻。

      在李娜住的招待所,大概两站的地方就有一个特别有名的上海小吃的店。因为是全天营业的店,所以,这会儿还有人进来吃饭。

      据说这里有上海最有名的蟹壳黄。其实就是用油酥和酵面做胚,先制成扁圆形的小饼,外粘一层芝麻,贴在吊炉烘烤而成,这种饼子,咸甜适口,皮酥香脆。

      曾经有人写诗赞它,“未见饼将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蟹壳黄的现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

      李娜要了几个,能长时间存放的,就例如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的。

      这里竟然还有生煎馒头。就是价钱着实不便宜。其实在北京,馒头也就八毛钱,在这里却要两块一斤。真心是挺贵的,反正自己也不会长期会在这里吃,就尝尝鲜吧。

      吃饱喝足了,李娜决定四处转转。

      李娜想了想,听说这里有一个大名鼎鼎的,怀国旧,自己决定去看看。

      李娜和人打听好了线路,兴冲冲的,坐上了有轨电车,一路顺利的杀向了淮海路的,国营淮国旧商店。

      这个很好打听的,这怀旧上海人几乎都知道,到了站牌几乎一问大家就能给你指路。

      可是到了门口就傻眼了。长长的队伍,排到了街口,还有两个队伍,人太多了。

      你那打听了一下,前面排着的女孩子,还知道,里面的人太多了,只能那边出口出来几个,这边才进去几个,而且进到里面还现,大家每人得领一个牌子,上面有手写的时间,每人一次进去两小时。

      可是好不容易找到了这里,离开李娜还不甘心!算了,还是排队等着吧。

      大概等了4o多分钟吧,终于可以进去了。

      这里可真大啊!李娜扫视下周为最起码上千米,怪不得一次能容纳那么多人呢。

      哪怕这样大的地方,还十分的拥挤,大家不断的朝里面拥挤着。

      这个地方真大啊,整个占地上千平米的,怀国旧,分成好几个部分,金贵点的手表收音机都在一个区。全是玻璃镶嵌的柜台样式。

      旧得的,带有瑕疵的,衣服,棉袄,是那种高岸的柜台,大家可以,在外面看用绳子绑着的样品,然后要什么里面的人直接给你拿出来,必须人家拿到什么就要什么,不能挑三拣四。可惜这些实在提不起自己的兴趣。

      但是李娜想了想,自己不需要可以买一些处理的衣服,送给王婶他们呀。李娜也跟着过去抢了,抢了一件海魂衫,都抢了一件水红色的罩衫,这个自己也可以穿。,想了想北方冬天还是很冷,又抢。了几件棉袄,还别说,这些东西,质量其实是不错的,如果不说,没有人会认为是残次品的。

      其实李娜只是带着看热闹的心态来来这里看热闹的,要是买自己真心看不上。和华侨商店的,商品的质量比起来,还是差得多。看来自己的胃口也是被养刁了。不知道那家伙现在做什么?估计他现在一定非常的生气吧。恩?自己怎么想起他来了?来这里不就是为了躲他的吗?

      李娜又坐着电车,去各种著名的地方转了一圈,结果让她比较失望。不过嘛,能看到7o年代的上海是什么样,也是值了。上次在华侨商店,应该买台照像机的,其实自己的平板电脑也是可以照相的,但是自己可不敢把它拿出来呀。那就是作死的结果啊。

      李娜想了想时间还早,决定去逛逛上海那些弄堂。

      去了之后才现。上海的房子比北京的房子,更要拥挤的多。有的人家,也就十平米的房子居然住了!居然住了上中下三代。

      李娜想了想,还是决定去拜访自己的外公外婆一下了,找好了地址,自己就直奔那里而去。他们住的就是上海很多人住的市区弄堂,狭窄拥挤的石库门房子。非常的拥挤,底层有前门和后门,前门进去是一个小天井,4-6平方,然后进入课堂间,约2o-28平米不等,一般比较,因而潮湿,但深入经过楼梯和小卫生间,直达厨房,6-8平米平米,厨房有后门。

      上一段楼梯,就是亭子间了,约6-1o平方,朝北阴冷。

      上一道楼梯,到达二楼房间,面积与堂课间相等,再往上一道楼梯,就到了一个小晒台,也就是,亭子间的房顶。

      李娜停在,一间亭子间的前面。据说这就是,原主上海妈妈的家了。

      李娜已经在这个,亭子间门外,站了很久了。这时,过来一位头灰白的老太太,干瘦干瘦的,给人感觉一脸精明相。“小姑娘浓找哪位呀。”

      还好她的话自己基本上能听懂。“大娘您好,我是来找刘招娣的,我是她的女儿,刘素梅的女儿。”李娜说着一口普通话,希望她能听得懂。

      “老太太听了,一把把李娜的身子反过来,仔细的看着李娜,小姑娘,我就是你的外婆刘招娣呀!你舅舅去了玉田县,可是没有找到你呀,听说你,听说你到上海来找我们来了,可是这么长时间了,我们一直都没有碰见你,还以为你被人贩子拐卖了。”

      李娜听了这话以后,感觉比较尴尬,不知道该怎么接她这句话。

      老太太看不李娜说话,猛的一拍头的,“哎呀,外孙女呀,怎么还站在这里呢?来,快跟外婆进屋子了呀。”

      李娜和她进了的,屋子里面。直接的感觉就是,很潮湿,而且摆了几张床床还有上下铺,还有许多东西,感觉自己都没有下脚的地方。

      老太太看着李娜,观察这个屋子。无奈的说。“孩子呀,上海大多数家庭都是这个样子,一家三代居住在,这样的房子里面。咱家还算好的呢,有的才六七平米,也住了祖孙三代呢。外甥女呀,这么长时间你去了哪儿呢?没有在外面受委屈吧,你放心,只要有外婆一口吃的,就不会饿到你的,家里,虽然地方紧张了点,但是总能给你挤下一张床的。”

      第42章外婆一家

      李娜从和外婆的闲聊得知,原来外婆生了三个女儿,三个儿子。可惜三个女儿全部都下乡当了知青了,两个儿子,也都下乡了,一个去了云南,一个去了东北,只留下来瘸腿的小儿子在上海。小舅今年三十二岁了,已有一个12岁的男孩,和一个八岁的女孩。

      小舅舅,目前在机械厂上班,因为腿脚不利索,做的是最下等的工作,一个月也就39块钱多一点。其实,这个工资要是在北方的小县城,也算不太少了,可惜在上海这个大都市,就显得捉襟见肘了。舅妈,听说在纺织厂工作,和舅舅的工资差不多少。老太太,目前在扫街道,而老爷子还在机械厂,烧锅炉。

      据说,李娜父母去世的消息,他们接到消息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其实接到消息就想去玉田接李娜,只是有一些事情耽搁了几天,谁知道到了玉田县的时候,却听说李娜自己一个人开了介绍信,来上海找他们来了。可是,在上海等了很久,都没有等到李娜的到来,他们都快担心的疯掉了。老爷子老太太其实并不怎么识字,所以,就很少给女儿去过信,偶尔去一次也是小舅舅代笔的。平时一个大小伙子和离家的姐姐,也就不知该说些什么了,所以,通信是比较少的。

      “孩子,外婆先你收拾一下。今天先在这对付一晚。明天外婆再给你搭个床。”

      “外婆我有地方住了,我住在了招待所里面。那里的环境还是不错的。哎呀外婆,我都忘记了,我还给您带来了一些好吃的呢。”

      李娜说着从挎包,拿出了一些吃的。像桃酥江米条一类的。

      “你这孩子在乱花什么钱呀!你这么瘦,应该留着给自己好好的补补身子的呀。”

      李娜这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误会了外公外婆。他们一直是很关心小李娜的。

      不一会就舅舅,舅妈和表弟表妹都回来了。舅妈是一个又黑又瘦的女人,个子也很矮就1米5o小眼睛,看着,给人感觉很精明很难相处的样子。舅舅个子中等,大概有,1米78左右吧,人长得也挺白净的,给人感觉脾气很好的样子。

      他们对李娜倒是挺热情的。中午也炒了几个菜。白米饭。对他们来说应该是比较奢侈的了。和舅舅聊天时,李娜就简单的告诉了他,自己在北京买房落户了。然后不好意思的说,有些事耽搁了,就忘记给他们拍电报了。

      然后李娜就没有说什么了,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为什么不给他们拍电报,还这么久才来上海。可能这孩子以为,他们不愿意李娜呢,毕竟这么多年,一次都没有见过李娜的面!

      李娜的舅妈对她比较冷淡,不过,就是和她聊天。李娜也听不懂她的上海话。据说李娜的舅妈都没有上过学,娘家的家境也是十分贫寒的。舅舅的儿子和女儿,对李娜倒是挺热情的,李娜也挺喜欢这两个小朋友的。于是从挎包里其实是空间里拿出了,几块巧克力,送给他们吃。他们看见巧克力就更加热情了。

      李娜这才知道,上海人只是表面上看着光鲜罢了!事实上生存的并不是很容易。不然就不会有秒珠必计这个词了。也是生存环境太过狭窄了吧。

      吃过中饭后,大家都去忙了。李娜也和自己的外婆说打算出去逛逛。外婆本打算是陪李娜一起去的,但是可惜她还有工作。“外婆你放心吧。我一个人在哪都逛过,不会有问题的,要不这样吧,您把副食本,给我用用好吗?我看有什么好东西没有?听说很多吃的,没有你们上海本地的副食本,人家。不会卖的。”外婆痛快的答应了。还不由分说的,塞给李娜两元钱。李娜哭笑不得的装进了自己的兜里。

      李娜自己出去逛了,没想到,在窄窄的弄堂里,不起眼的门脸。里面居然隐藏着个色美食。

      油面筋,粉汤,生煎馒头,牛肉汤,玫瑰瓜子儿……

      副食店人群都围着猪肉案,冷落一边的鱼摊子却无人问津。

      可惜外婆的副食本,这个月的猪肉的供应他们已经领了。

      李娜看见,旁边有卖大黄鱼的,四毛六一斤,这个还有点儿指标。但李娜想了想,还是不要给他们花掉了,也许,外婆家会有用也不一定。

      这是李娜看见了旁边,忍不住的惊呼,“哎呀!大螃蟹!”

      “六分一只,本地副食,不【创建和谐家园】供应,外地人,是没得买的。”那个售货员鼻孔朝天的,对李娜说。没办法,李娜一张嘴就知道他不是上海本地人。

      李娜自打到这个世界上来,就一次大闸蟹都没有吃到过。这次居然有这么多还还是不【创建和谐家园】供应。她决定,不计较售货员的冷眼。

      “啪”的一下。李娜把副食。本拍在,售货员的面前“大闸蟹包圆儿了。”

      李娜提着一大兜子大闸蟹。兴冲冲的走了。这下可以好好的打打牙祭了。李娜听见售货员在背后叽里咕噜的在说着什么,应该是在讲自己,反正咱也听不懂她在讲什么,不生气。

      在上海的华侨商店,比北京的,商品更加的齐全。你呢?看着没人把这一大兜子螃蟹,扔进空间里。整整仪容,趾高气扬。的走进华侨商店!没办法,你如果谦虚有礼或者穿的不好的话,会被售货员拦下。因为他虽然有侨汇券,可惜没有侨胞证。

      李娜到里面看了看,有好多东西。都是北京没有了。李娜挑着买了些。又去了成衣专柜,给自己的表弟表妹一人,买了一身衣服。也算是作为表姐的一番心意吧!李娜想了想。估摸着舅舅舅妈的身量,给他们一人买了一身夏天能穿的衣服。又给外公外婆也买了一套。让人讽刺的是,因为李娜有侨汇券,在华侨商店买东西。价位居然不比淮国旧有瑕疵的得贵多少。李娜心里感觉挺复杂的,等改革开放了,就好了。

      李娜,买了这一大堆东西,又在各处转了吧,感觉挺心满意足的。在这里购物就是方便啊。可惜语言不通,要不然留在这。也不错啊!

      第四十三章找来了

      李娜看着天色。已经不早了,看了看点,这个点儿,外公外婆该下班儿了。李娜提着,这一大堆东西赶了过去。

      “外婆外婆你看,我买到了什么,大闸蟹呀。还不要票无限供应呢,这东西特别好吃,一会咱们打打牙祭吧。

      外婆外婆,你看这是我给你们买的衣服。售货员说,这个季节穿这种衣服特别凉快。”

      “哎呀,我的小祖宗啊,你怎么又乱花钱了,这又得花多少钱呀!”外婆,埋怨的说着李娜。其实她是心疼这孩子,自己条件有限,不能给李娜太多,一切还只能靠着孩子自己呀。

      因为李娜买的螃蟹太多了。但螃蟹又不禁放,外婆只好把它们都蒸了。就着蘸料,大家吃得都很开心。

      吃过饭,大家打开李娜买的礼物一看,好家伙!这些衣服都是很好的料子,外婆这回笑得更加开心了。因为她明白,如果不是生活的很好的话,即使打肿脸充胖子,这些东西也是买不来的。这丫头的生活倒是不用自己担心了。

      一直对你那冷淡的舅妈,看着她也有了一点笑容。表弟表妹更开心了。要知道这套衣服,穿出去了可是倍儿有面子的。

      ……

      李娜谢绝了外婆让她住在这里的打算。开玩笑,这么多人挤在一起,连个电扇都没有,自己住在这一定会疯掉的!李娜都怀疑,他们是怎么过去的?这个夏天这么热?南方还这么潮湿。

      没办法舅舅只好骑着自行车把李娜送回了招待所。其实他自己也松了口气。要是李娜真的住在家里面的话,家里面就太挤了,本来家里就已经插不进去脚。看着李娜这个做派,应该不会在上海留得很久的。不是他不愿意收留着她,而是但是家里条件有限,多了一张嘴。大家本来就不好过的生活,会更加雪上加霜的。

      舅舅把李娜,送回了招待所,嘱咐了她几句,注意安全什么的,就骑着自行车回家了。

      这一天也太累了,不过收获还是不错的,上海的风土人情,自己回去之后又可以好好得跟崔婷这丫头吹吹牛了,自己可是到过大上海的人呢。当然自己还在华侨商店,买了两份份化妆品。回到北京之后,自己一份崔婷一份,这个身体过完年就17了,也该好好的保养一下了。

      到了招待所房间李娜找好衣服,又去澡堂子冲了个澡,没办法,天气太热了,而且南方又这么潮湿,一天下来,浑身都是汗,特别不舒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4:2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