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一名隐士的前半生》-第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老师还没有给出能说服我的答案时,就转向另一个方向了:批评。批评中国人太不重视心理健康,心理咨询师的比例太小,这就有点自卖自夸的嫌疑了。批评中国人心理不成熟,像个婴儿般,还没度过口欲期。由于中国传统道德对性的压抑,致使【创建和谐家园】期发展不成熟,转移至口欲上,所以,化在某方面是个耻辱,因为这只是【创建和谐家园】被压抑的无奈转移。这就有点顾左右而言他了。

      找毛病容易,学长处难。当年【创建和谐家园】有位【创建和谐家园】拜熊十力为师,学习历史和思想哲学,熊十力推荐他看几本书,他看后,在给老师交的心得上,说出了许多书上观点的毛病,老师并没有听到他的收获和吸取的长处,最后,熊老先生说:你不是我的学生。

      在这位老师的心理学课程上,我听到了一个最令我震撼的观点:记忆永不灭。一个人从诞生之日起,甚至在娘胎里,都对所有经历的事物有所记忆,随着岁月的增长,人们在心理上有意忘记,或在思想上有意无意地屏蔽,以致于,我们误认为我们忘记了。其实,在心理学家的实践过程中,大量的童年、幼年、甚至婴儿时期的事件,仍然保留在我们的大脑中,通过心理咨询或者催眠术,可以被诱导或者复述出来,其中,越早的事件对我们心理特征的影响越大。

      在藏传佛教中有一本书,叫中阴闻教得度,翻译到西方借用了当时西方有名的埃及生死书的书名,叫做【创建和谐家园】生死书,在内地,也有取名【创建和谐家园】度亡经的,书中叙述了作为临终逝者,在生死之间,会忆起此生以来所有经历过的细节。在英美关于濒死体验的研究中,那些从濒死过程中抢救回来的叙述者,也共同说出了这个特点,他们重新审视了自己的一生经历,包括很多已经忘记的经历,都在濒死那一刻,细致而快速的闪现。

      如果这是一个事实,那么,为什么越早的事件越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呢?

      【创建和谐家园】教因其原罪的教义,认为人之初性本恶;儒家孟子则从仁义的目标来反推,人之初应该性本善。所以当西方心理学动不动就说恋父情结、恋母情结时,我们中国人听到后非常不习惯。

      我们打个折中,假设人之初性非善非恶,那么,形成人的性格或心理的,只能是他日常经历及反应。按此假设,我们出生后是白纸一张,每一个事件都是一个墨点,由于事件和心理感受的连续性,基于这个墨点,四周又开始增加新的轮廓和墨迹,一步步,渐渐显出了你心理特征的基本特色。就好像,小时候形成一个字母,字母多了形成一个词,词多了组成一句话,话多了形成一篇文章。这个文章,就是这个人。

      当然,还有些事情不太清晰,比如性格的遗传。我们在生活经验中发现,有许多父子、母女间的性格及其相似,难道是他们经历过相同的事件吗?肯定不是,因为年代不同。难度是父母的行为习惯导致了子女的模仿吗?也不一定,有的子女与父母的关系极其紧张,但性格特征完全相似。是所谓血型决定论吗?那也太粗略了,并且与观察经验不符。难道,性格这种形而上的东西,也与形而下的基因遗传有关吗?DNA?RNA?抑或是双螺旋结构之外还有未被发现的遗传载体吗?

      诸位看官,大家都喜欢看故事或传奇,但看到这一大堆思想推论,也许大家会非常反感。但是,这是庄娃笔记的主要内容,我也无权更改。因为,爱思考,他才当隐士。当然,我会尽量减少其思想推导内容,把他所有记载的故事传递给大家。

      如果,梦是有道理的,那么庄子梦蝶的问题就值得探究;如果,精神可以遗传,那么唯物主义如何自洽?看到这里,我也吓了一跳。诸位,请让我在这里罗嗦几句。以我这样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来说,不免多听了几句笛卡“我思故我在”的话,思想是人类特有的吗?不一定。但思想是人类唯一可以超越时空限制的能力,这句话没多大错吧。但这种能力如何产生?这可就是个大问题了。催眠术企图通过分析梦来解决问题,那么梦或许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是梦中的蝴蝶还是现实中的庄子?哪个更为真实?

      带着这两个问题,我从这个心理学课堂退出来了,因为这个老师给不了我答案。他介绍了大量的事实,给给出了大量的方法,但就是给不出逻辑的基点。这像当今很多时髦学问一样,在推广上轰轰烈烈,但剥开洋葱后,什么也没有。我也不喜欢他的授课方式:貌似四面出击,实则一盘散沙。也放这门学问本身也具有华而不实的特点吧,但愿不是。

      第二十五章 张思远其人

      张思远其人

      我总觉得,体型魁梧的张思远,穿着打扮有女性化倾向。他爱穿艳的羽绒服,搽进口护肤品,出门吹头擦鞋,忙活半天,“哥,麻烦你把我的太阳镜寄给我一下好不?就在茶几上,我已经穿上鞋了,呵呵。”

      “蓝色的那个还是粉色的?”

      “蓝色的吧,不不,粉色的,冬天用暖色调的比较好。谢谢哥,我就知道你对我好,改天请你火锅。拜拜!”掩门而出。

      我曾怀疑他有同性恋倾向。但李茅的一句话打断了我的判断:“这个【创建和谐家园】还想考研,不知道又和哪个女生撩骚去了,兄弟,你要坚持本屋一个优良的传统,严禁他带女生回我们屋啪啪,你来之前租房那哥们,差点为这事揍他!”

      “为什么呢?谈恋爱啪啪不正常吗?”

      “正常个屁!他们的动静太大了,把我们当聋子,搞得楼上楼下都听得见,第二天我都不好意思面对邻居的眼神。也不怪先前那哥们有点迷信,他晚上起来上厕所发现这小子房门没关,正在那事,按他老家的规矩,看见这东西不吉利,就毛了。”

      “难道那哥们是因为这个原因走的?”

      “倒不至于,这事也没发生过第二次。他是因为他公司派他到深圳工作,才搬走的,上个月他回总公司,还请我们搓了一顿。”

      以上是我来这屋第二天发生的对话。

      其实,这是个偶然现象,通过一个多月的观察,我发现张思远其实学习还是很认真的,至少每天回来如果他回来了的话要刷一个多小时的题,背半个小时的英语。偶尔泡个妞就是他没回来的晚上,这不过分。

      “你错了,兄弟。以他这样二本大学的基础,要想考研进985,就得成狗”

      “什么狗?”

      “单身狗,考研狗!我考察过他,基础较差。从基础补起,要多大的精力?让女人激动了,你在枯燥的背单词中能专心?不把自己累成狗,还想和这多人竞争?兄弟,我看你也是个上进之人,也帮我劝劝他,好歹他也把我俩叫哥不是?”

      我不禁哑然失笑。爱情是控制得住的么?我自己不就犯过错误?更好笑的是,如果说先前那哥们迷信,那我不就是迷信的升级版?这是不是命呢?我得先看看我这屋的风水了。

      后来,我才发现,张思远追女生不是为了爱情,纯粹是为了啪啪。他精力旺盛,经济宽裕,啥都想要。虽然他算不上是富二代,但家底还算殷实,父亲是个处级干部,母亲开个小的广告公司,一家两制,互为补充,独子一枚,有欲则足,焉有缺失之理?从这个角度看,他还算是有为青年,至少他还想学业上进,行动上也在努力。

      一个看韩剧出生的小青年,浸淫于动漫和电脑游戏之间,追天团,穿着紧身裤,美白护肤,伺弄发型,不就是他们这一代的人设么?

      果然,这天张思远又请客了。理由是今天真心冷,想火锅一下暖身,找哥哥说话暖心。我们找了一个四川火锅店,我俩先吃着,李茅电话里说他要加会班,过会直接过来。

      张思远点了个鸳鸯锅底,我问:“李茅不吃辣么?”

      “他啥不吃,只怕你吃不过他,他无辣不欢。”

      “那这白汤谁吃?”

      “我。”“你们江西人难道怕吃辣么?”“什么呀,我们那里吃辣不逊于四川湖南,有句话说:四川人不怕辣,湖南人辣不怕,江西人怕不辣。我是近两年才不吃的,不是对皮肤不好嘛,我怕长痘痘,恶心”。

      我下意识地摸了摸脸,幸亏我没长。一个大小伙子,把皮肤保养说得如此理直气壮,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事情就出在这时,端火锅汤的过来了,张思远礼貌地欠身想对服务小妹表示感谢时,意外发生了,那服务小妹没料到暖男的下意识起身,突然向后一撤,汤泼了。

      服务员的衣服一侧和袖子上全是红色的汤汗,幸亏没烫到手,但烫的衣服是服务员自己的,她们所谓的工作服只是餐馆发的一条围衣。

      小伙子马上站起来,对惊魂未定的小妹说“对不起,对不起,没烫到手就好,衣服多少钱,我赔你”。

      “对不起,先生,把您吓着了,衣服我洗洗衣就好”

      “油烫过怎么洗得好?不行,我给你500块钱好吗?”

      “真的不需要,谢谢您”

      说到这,张突然起身体对我说了句:“哥,你稍坐会,我去去就来”说完,风似的出门了。过了一会,他回来了,拿着一个银灰尘色的羽绒服进来了,找到小妹说:“我估计你一米六,我买的是XXX号,不知你合不合适”。

      小妹点点头,只是不好意思接受,几经推辞,小妹接受了。我突然感到不可思议:“你怎么知道她穿什么号的?”“我老买衣服,估型号还是有自信的。”

      我突然感到,自己因为出身贫穷,买衣服从来就没注意自己穿什么号,只要试一下,大概差不多就行了。更不用说去估别人的号。出身阶层不同,基本技能的差距也真是大了去了。

      那么,这样一个暧男是怎么练成的呢?原来,他父亲是早年的大学毕业生,母亲也知书达礼,成长于一个衣食无忧的幸福家庭,得到的满满都是爱,所以,他付出的也充满了足够的爱。在这个世界,他看到的都是善良的,他得到的也是美好的,所以,暖男不是一天练成的,是良好环境长期熏陶而来的。

      当然,他后来也要了这位小妹的QQ,也偶尔和她聊聊天,这是后话。

      在我啤酒喝了两瓶后,李茅来了,他还带了一个同事,姓甚名谁也不去追究了,反正酒渴得有点多。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那位小妹又来了,送了一盘毛肚、一盘黄喉,这都是贵菜。我们诧异:“我们只点了一份,你怎么又上了?”“这是我送您们的,谢谢这位小哥哥。”说完她就走开了。

      李茅大惑,低声斥到:“张思远,你小子,连服务小妹也不放过?”

      张思远低头红脸:“李哥,你把我看成什么人了?”

      我看戏不怕台高,起哄到:“请让我呤诗:二十岁的小哥哥你装什么乖,丢给你个眼神你发什么呆,你不见了那山坡上的狗尾草,被春风撩拨得展劲开,你不见那河里的小鲫鱼,被春风吹得张开了鳃。”

      “春天来了,白极熊进入了交配的季节”李茅的山东普通话模仿赵宗祥的动物世界,把喜剧推向了【创建和谐家园】。

      在回去的路上,寒风吹醒了我的理智,我慎重地对张思远说了声:对不起!

      “没事,哥,大家高兴就好!”

      “大家高兴就好”,我怎么没有过这种心态?我要么小心翼翼地面对他人,自己压抑着一肚子火气;要么傲慢地忽悠别人,保护自己脆弱的自尊。让大家高兴起来,这怎么没有成为我心理角落里一个备选项?我是不是有点不正常?

      我想,我从来没有坦然地真正高兴过,从小生存的压力让我不能放松,以至于忘记了高兴原来可以这么美好和简单。

      后来,我知道,张思远真把那个服务员当朋友了不是女朋友,当她在QQ上不高兴时,他给她灌心灵鸡汤;当她要换工作时,他给她提建议;当她要回老家过年时,他帮她订火车票。

      只是他再没去那个火锅店消费过了,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她老送菜我受不了,她才挣几个钱啊?”

      第二十六章 思远的改变

      思远的改变

      最近,张思远像有心事。经常晚上关着门打很长的电话,然后疯狂地背英语,睡眠时间很少,见到我们时打招呼也心不在焉,我看得出来,他对我的笑容是挤出来的:笑得太拘谨、收得太突然。

      我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思远,你看到我们楼下新开的韩国烧烤吗?”

      “看见了,哥。”

      “今天晚上你要没事,我们去吃它一顿?我请客!”

      “哥,这几天我不太舒服,你自己去吧,下次我请您。”

      “不行,今天我就请你一人,李茅我都没叫他。”

      “为啥呢?”

      “李茅喝酒太厉害,我怕他灌我,今天我生日,就让你陪我。”

      他无法推辞了,晚上开整。

      桌上我支开了服务小妹,任肉片焦卷,让白酒升腾。气雾缭绕朦胧了眼神,但我分明看到了他偶有闪动的泪光。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他还是太年轻。

      “我爸爸正被被纪委调查,我妈妈的广告公司也歇业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

      他拿纸巾擦了下脸,“我能做什么呢?他们养我这么大,我什么也做不了!”

      他低下头,仿佛自言自语:“我原来把考研也没当回大事,他们让我考我就考吧。没考上也没啥了不起,反正,只要我雅思成绩好,申请个国外学校也很容易。”

      “可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不能增加他们的负担。我要凭自己的努力,考上理想的学校,这是他们对我的期望,也是我唯一能做的。”

      “哥,你不知道,听到消息的那天,我觉得天都变了!我不相信我爸爸是个贪官,他一直教我自强自立、与人为善。我真的不相信!”他把头顶在桌沿,说不下去了。

      作为底层出身的穷人,我们对贪官有天然的敌意。把贪官当成一个怙恶不悛的奇异物种,恨不得杀之而痛快。但是,在这么善良的张思远面前,他是那么的阳光和温暖,那么,他的父母也不可能是天生的坏人。在他饱含情感的叙述中,我竟然产生了巨大的同情。

      我发现了一个怪圈:穷人之所以穷,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条件、出生环境,也有身体残疾、天生愚笨,更有好吃懒做、抱残守缺。但是穷人不这么想,没有人承认自己笨、自己懒,把贫穷的原因一致归于贪官,这不仅省事,还好像占领了道德的制高点。

      仔细想一想,虽然富人不一定有道德,但穷人也不一定更道德,只是他不道德的机会更少而已。过去有个词叫流氓无产阶级,我在农村见多了又穷又不要脸的人多了去了。所以古人讲“仓廪足知礼节”,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毛时代,也许有人说没有贪官,但那时穷人还是穷人,只不过富人不太富而已。但是,平等了吗?工人与农民?最美丽的村姑以嫁一个残疾的城里人为荣,这是平等吗?

      我对他说道:“别担心,哥哥我略懂些阴阳八卦,我按你父亲进去的时间推了推,他没什么大事。不管你信不信,我只说到这。你也千万别跟其他人说,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

      “谢谢哥,原来你还有这爱好。但愿吧,我也不知道。”

      两个多月,张思远是在疯狂学习中度过的。李茅不知道他的事,但对张思远的表现大为惊异:“庄哥,你看最近张思远咋回事?半夜敲我门要我给他讲题,人也瘦了,最要命的是,他经常不刷牙,有口气,胡子也经常不剃。我靠,这不科学啊,这是张思远吗?”

      我说“没啥,我觉得他就是想通了。”

      “庄哥,我们农村出来的,奋斗这个词,想不通也得通,他一个海绵宝宝,他怎么也想通了呢?这不科学啊”。

      “这不科学”是李茅的口头禅,其实就是没逻辑、反常规的意思。

      “你不要把科学不科学挂在嘴边,人的情感和行为,牵涉的变量太多,一辈子也归纳不完,你难道要用一个简单公式算出来?况且,从科学上讲,遗传基因也会有突变;从易经上说,变化是世界的本质特征:生生之谓易。逻辑之外是上帝的随心所欲,所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样看来,你的思维方式,危险!”

      “【创建和谐家园】啊!庄哥,没看出来,你这浓眉大眼的家伙也叛变科学了,那你说,他什么原因?”

      “那是他的事,我们不要干涉就行,我们只提供帮助。如果你有什么烦恼,也可以找我,也许我要收费,或者请我吃饭,呵呵。”

      “要什么自行车?都住在一起了,要什么自行车?”

      一笑而过。

      一个聪明的人要发起狠来,结果就让人大吃一惊。张思远考上了人民大学的管理学研究生。他爸爸也放出来了,只是受了个免职处分。

      张思远得到消息后,悄悄把我拉到房间告诉了我。问我:“哥,你真会算?这东西靠谱吗?”

      “靠谱不靠谱另说,你父亲不是出来了吗?这比什么都重要!”

      在他怀疑还略带崇拜的眼神中,我退了出来。

      原来,他爸爸是在一个工程招标中,照顾了一个老同学,这个老同学也没专门给他行贿,只是多年来长期走动,双方礼尚往来的事情较频繁,当然,那个同学是个老板,出手也大方些。但把这么多年的交往算清楚就很难了,两家婚丧嫁娶、逢年过节互有走动,总共有这老板送他的,也有他送老板的,总共金额加起来不到十万,所以就是【创建和谐家园】,并没违法,再加上他父亲平时为人做事一贯口碑较好,上级也算是综合平衡,作免职的组织处理了。

      人虽然免职,级别还在,所以没受多大影响。

      他研究生面试前,他父母来北京了,专门请我们俩室友吃了个饭。从谈吐上看,他父母都是和蔼大气之人,不像是传说中贪官的恶俗和下流。我想,他们之所以有事业上的成功,对儿子教育的成功,与他们自身的努力和优秀是分不开的。

      相反,我看到的恶俗和下流,更多地是在暴发户和底层人中间。也许,这与我接触面少有关,以偏概全而已。

      张思远随着上学搬到人民大学去了,好在离我们也不远,经常来我们这。有一点变化的是,他好像正经谈恋爱了,一个朴素娇羞的同学,带过来几次,好长时间,从没换过。从他对她的行为中、眼神中,我知道:他是认真的,所以我不问。

      因为,但凡一个人认真做的某件事,都有神圣的成份,凡是神圣的,都是不可侵犯的。不问就是尊重,接受就是祝福。

      张思远还跟我说了一件事,他说他看我对国学感兴趣,他也报了一个教授的国学讲习班,问我有没有兴趣,跟他一起听听。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2:5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