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一个天才的平凡人生_校对版by:可大可小》-第1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什么时候回来的?”

        “家里知道吗?”

        朱司其也一一回答,叫着小时候的称呼,三姑,四姨,二叔,小伯什么的。

        来到马路上,往刚来的方向走,大概一百米不到就看到一座二层红砖房,前面有个小水呢坪,后面还有个小院子,有几间杂屋。

        这时早有人在朱司其家门外喊道“朱坤,朱老师,你家小三回来了,快出来呀”

        朱司其父亲可能不在家,母亲听到有人说话,马上出来了,看到远远走来的年青人,做母亲一看就知道是自己的儿子,虽然长高了,长大了,但自己每晚魄牵日挂,每天晚上在梦里都想到儿子现在怎么样了,模样有没有变化。

        走近了,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母亲,母亲变老了,脸上也有很多皱纹,头上的黑发也有很多变成了银丝。走过去,抱着母亲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泪水,哭了出来。

        母亲现在比他矮了不少,拍着他的腰道“别哭了,别哭了,回来就好,快进屋去。”

        边上也有人劝道“是呀,小三,别哭了,回来了是高兴的事,怎么还哭呢,快进屋去吧。”

        朱司其和母亲来到家门内,问妈妈“爸爸呢,去哪里了?”

        母亲:“你爸可能到别人家里去玩去了,他一般在家里坐不住,喜欢到处去和别人聊天。

        小三,你这十几年过的怎么样,你师父呢,他怎么没一起来?身体好了吗?对了吃饭了没有?”

        看到母亲这么关心自己,朱司其心里也是一热,把自己和师父这十几年来的事一一都告诉母亲,只是武功这方面和学了好几门外语的事没说,只是说英语学的还好。其它都是没有隐瞒。

        朱母听到儿子一个人在山上生活了十几年,想到儿子小时那么贪玩,一个人怎么能过的下去,心里也觉得儿子可怜,但朱司其倒无所谓,他已经习惯了,这时朱坤也听到别人说自己的儿子回来了,赶紧跑了回来,父子相见朱思奇又哭了出来。

        “别哭了,你现在已经长大了,只要回来就好。你吃中饭了没有?”

        朱司其说不饿,朱母知道儿子还没吃饭,虽然自己家里刚吃过不久,但还是把火生起来,重新做饭。

        朱坤又问起朱司其的事,朱司其又把刚才对母亲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朱坤听到儿子已经把初中和高中的课本看完了,很高兴,他自己以前也是老师,认为儿辈最好的出路还是多读书,现在看到儿子这么聪明,心里也很高兴。

        “你虽然把课本全看完了,但也要巩固好,多做点习题,明天爸爸出套题给你做,看你到底掌握得怎么样。”

        朱母在边上听到朱坤这么说,他有点生气了“儿子刚回来,你就知道他去读书,现在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什么事也别做,天天在家吃饭就行了。”

        “好好,听你的”朱坤心里高兴,也没计较了。

        朱司其这时也问起了家里这么长时间发生的事。朱坤也和儿子把家里的事说一说。

        自从朱司其离开后没几年,因为村里少个会计,村书记就来找到朱坤,叫他回来当村会计算了,当时民办教师的工资并不高,而村里的条件也慢慢好了起来,还办起了集体工厂,朱坤也想了下就辞了职,回村里干起了会计,后来村里办了二个厂,一个是炼铁厂、一个铸管厂,朱坤也在那二个厂里当会计,一身三职,家里的情况也好转了起来,前几年就在自己的田里盖了新红砖房,现在大姐朱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就到珠海和她班上的同学一起打工去了,二姐朱梅初中毕业后就没再升学了,就在朝阳那里学长法裁缝,也算学了门手艺。

        这时朱妈也把饭做好了,叫儿子去吃,菜不多,只有一个腊肉,一碗荷包鸡蛋,朱司其好久没吃过正宗的家乡菜了,吃的是津津有味,看到儿子吃的很快,朱妈在边上叫道:慢点吃,别噎着。

        吃完饭,朱司的大伯和二伯也来看他了,他大伯就在他家上面一点位置,二伯家也不远,在他们老房子边上。

        问起朱司其的情况,这时不用朱司其再回答了,朱坤和朱母在给他作答,朱司其只要应二声就行了,“嗯,是的,嗯,对”这样子的。

        农村里人的好奇心是很重的,不久邻近的人也过来问一下,朱妈朱爸也一一回答他们,看得出来他们脸上很高兴,绝不以回答次数多了为累,反而只要有人来家里,就和他说起自己儿子的事。

        等到下午,二姐朱梅也回来了,看到弟弟回来了,二姐也很高兴,以前爸妈每次提起弟弟时总是长叹短嘘的,现在好了,爸妈今天看到弟弟回来,也好像年轻了不少一样。

        到第二天,妈妈在早就把朱司其叫起来,说要去外婆家,叫外婆和外公还有舅舅们看看,母亲一共有五子姐,她排行老大,下面还有二个弟弟和二个妹妹,朱司其是他们五个姐妹中的男孩里年纪最大的,那里虽没有什么长子,长孙的概念,但外婆外公一直都很喜欢这个外孙。这次既然回来了,肯定要带去给他们看看的。

        这次去外婆家里,朱坤没有跟着去了,村里厂里的事也不少,他也很忙,只是下午才能回家。

        到了外婆家,两个舅舅和外公外婆又是了阵猛问,朱母也高兴得一一替儿子回答,在外婆家吃了中饭才回来。

        到家后,朱坤也回来了,虽然昨天他同意朱母不给儿子做题,但今天他还是找了以前女儿高三时的高考模拟试卷出来,等朱妈到地里去忙的时候就交给了儿子,叫他试着做做看。

        朱司其知道父亲对自己的期望很高,也拿出了自己的水平,因为像学习好的天才很多,最多只在山里引起轰动,对自己以后出外是不会有太多影响的,而且自己功课好,应该是父母最大的安慰。

        拿起试卷一看,一共有七套,语、数、英、历、地、外、化,他向父亲拿过一支钢笔,沙。沙。沙就写了起来,朱坤在边上看着,看到儿子很多题目根本不需要多考虑,直接就可以写出答案,就算到后面较难的题,也只是多考虑了一下,没有用到朱坤给他准备的草稿纸,七套试卷花了将近二个小时才做完,这还是朱司其写字的速度不快,如果能快的话可能时间更少,留下朱坤在那里张大嘴巴,好像里面可以塞进七八个鸡蛋的样子,就出房了,他感知到妈妈从土里回来了,提着一蓝子菜,跑到妈妈面前,接过她手里的蓝子,一起走回家。

        朱坤过了一会才回过神来,他好几年没用到过中学知识人,而且他以前也只是教初中的,所以他把试卷收起来,准备到自己以前的同事,现在调到高中教书的谢太彬家里去,让他给找几个老师改一下试卷。

        看到朱妈回来了,跟她说一声要出去有点事,可能晚饭不回来吃了,就匆匆出门了。

        晚上朱坤没回来吃饭,一直到家里快要睡觉时他才回来,回来时满脸红光,看到朱妈和朱司其还的二姐朱梅都在等他,一进门就说:

        “今天我让小三做了套高考模拟试卷,你们知道他得了多少分吗?690分”不等大家问他已经急不可待的把答案说了出来,朱妈和朱梅听了也很惊讶,到是朱司其没什么感觉,他自己知道应该离满分不远,最多自己有的地方写快了出了点小错,另外就是语文可能会扣点分,其它应该没什么错的地方了。

        “这么高,上北大,清华不成问题了。”朱梅在边上说道。

        “是呀,谢太彬也是这么说的,我把试卷拿给他去改,他也叫了其它几个任课老师一起来改的,他们也不敢相信,但我是亲眼看到小三做的呢”朱坤很是兴奋。

        “而且他们希望过了年小三就直接到他们高中毕业班去上课,保证上北大、清华。”

        朱司其心想,坏了,自己可不想到这些一流大学去上学,太张扬了,而且北京消费肯定很高,自己在郑州随便吃了个饭就得十几块,到北京那不得几十块,家里现在条件也不是很好,自己应该为家里分忧了,怎么还能叫家里为自己去花这么多钱呢,学知识在哪不行,只要有书,自己一天就可以看几本。

        想到这里,朱司其现在也没说什么,知道说什么也没用,哪个做家长的不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上名牌大学,在就算自己苦点,累点,起码在别人面前提起儿子时的那种骄傲感就什么也不在乎了。

        “爸爸,我自己的事我知道怎么去办,而且我也不喜欢上名牌大学。”朱司其说到这里突然一动,“而且师父也对我说了,叫我做人不要太张扬,否则以后可能会有什么不测”没办法,只能拿师父出来做挡箭牌了。

        “好了,好了,先不说这个了,都去睡觉吧”朱母在边上叫停了。

        这件事过了几天朱坤也没有再提,他知道儿子有自己的想办,毕竟他自己一个人在外面过了十几年,就算自己想要他去上北大,但他心里不喜欢也不好,自己欠他的已经够多了,不想再让他做自己不喜欢的事,这一点朱坤开始有点想通了,他自己本来也是教师,人也就开明一些,不像一般家长那里非逼得子女上名牌大学,只要儿子有真本事就行了。

      第二十三章 过年

        快到过年了,家里今年比往年买的年货都多,儿子回来了不热闹一点可不行,朱司其这段时间也没出去转,帮着母亲在家里搞卫生。

        “小三,妈给你钱,你自己去买身新衣服吧。”朱妈看到儿子身上的衣服好像穿了好久一样,快过年,每个人都得穿新衣,这是农村的习俗,当然大人们不在此列。

        “妈,我有钱,我回家后还没用过钱呢。而且我也喜欢穿旧衣服,舒服。”

        “你有钱?是你师父给的?”

        “妈,你忘了,我自己可以摆摊卖药呀,我自己赚的钱,上次去了趟郑州,现在还剩七百多。”

        “对了,妈,我给你的保健药丸你吃了没有,这个可是我自己制的,效果很好。”

        “妈还没吃,准备送给你外公,外婆吃”

        “这样呀,但你要吃呀,我看你身体这些年也不是很好,药丸是我自己做的,吃完了再制不就行了。”

        “好,好”看到儿子关心自己,朱妈心里也很高兴。

        “快过年了,你的保健药丸也要给你大伯和二伯送点去,他们年纪也大了”朱母道。

        “知道了,明天我去药店看看有没有合适的药材,如果可以的话我就再制一批。”

        第二天朱司其也到了朝阳去逛逛。

        朝阳其实也不大,和他以前在四川的那个三塘集差不了多少,这里因为有个中型煤矿,有几千工人住在这里,慢慢的也形成了一条小街。

        来到街上,药店还不少,有三四家,一家一家走去,叫店里人拿出一些他想配药丸的药材来看下,一看之下知道药性不行,看样子应该是专门的中药场自己产出来的,跟原来山上的天然药材没法比,这样就是制出药丸效果也大打折扣,还不如不配。

        因为快要过年了,来这里打年货的人也不少,都是肩挑手提的,大把大把的东西往家里买,看样子自己家乡的人开始富裕起来了。

        这时他突然感到有人拍向自己的肩膀,但感知一下没有危险,回过头一看,原来是小时候的玩伴朱代标和太哥。

        “听说你回来了,到你家找你,你妈说你来了朝阳,我们两个正好没事也来逛逛”太哥道。

        “我妈说你们还在上课,我也没去找你们,你们放假了?”朱司其道。

        “今天正式放假,出来轻松一下”太哥正上初三,朱代票标才初一。

        “走,去找游戏机去。”朱代标道,他们对购物没什么兴趣,只想找自己想玩的。

        朱司其:“什么游戏机?”

        “去了就知道了,走吧”

        三人来到一间外面贴着游戏厅字样的店铺里,一走进去,房子不大,两边靠墙各摆了一排游戏机,里面挤了一屋的人,看样子都是学生,声音很吵,机子里面的打斗声,枪机声,还有围观人群的叫喊声,空气也有点闷,朱司其有点不习惯,但朱代标和太哥一进来就很兴奋,眼睛早盯着游戏机上的屏幕不动了。

        还是太哥先醒悟过来,一推朱代标,“先去买币吧?”

        “好,今天我请客。”朱代标道,这几年他家里办了个小厂,家里给他的零钱也多了起来。

        给每人买来十个游戏币,朱司其拿着看了下,大小和一元硬币差不多,但料质应该是铅做的。

        三人来到里面,现在没有空机子,等了一会看到有人离开,朱代标马上就去占了机子,叫道:“快来,这里有机子了。”

        这台机子主要是开打飞机的,有单人玩也可双人玩,每投一次币有三条命,朱司其因为以前没玩过,他们两个就上了机子,朱司其在边上看。看了一会就明白了,其实操作很简单,一个操作杆控制飞机的上下在右移动,一个发身子弹的按扭还有一个发身炸弹的按扭,如果边上敌机太多跑不了时才放炸弹,一个币只有三个炸弹。

        他们的水平实在很烂,不一会朱代标的十个币就用完了,朱司其就上,他一开始也有点生疏,死了二条命后就习惯了,一路过关斩将,直接通关,看得他们边上两个是目瞪口呆。朱司其也不管,站了起来“回家算了吧?”

        朱代标拿着朱司其剩下的九个币到老板那里去退钱,朱司其也趁机问老板:

        “老板,游戏机里面是什么东西呀?”

        “是电脑板,用电脑做出的游戏。”老板其实也不是很懂。

        “哦”朱司其也没有再问。他以前在书店里看到过电脑的书,知道电脑又叫计算机,是一种新兴科技。

        回到家里跟自己母亲说了药店里的药材不太好,不能制,以后如果自己碰到好药材了再说吧。反正现在的药丸就算送了人再服用半年也不成问题,到时父母的身体应该也上了个台阶。

        过年了,大年初一朱坤带着儿子到村里各家各户去拜年,这也是村的规矩,每户人家都要到村里其他所有人家去拜年。到各家拜年,别人看到朱司其又会向朱坤道喜,朱坤也很高兴,整个上午都笑的合不拢嘴,村子不大,到中午时转了一圈就回来了。

        到下午时,朱坤以前的学生们也来拜年,这也是自己家里每年的节目,虽然朱坤教的是初中,但因为他对学生很好,很多学生考上大学参加工作回家乡来过年时还是会到老师家里来拜个年,同学之间也趁这个要会聚一下。

        今年来的学生不少,有二十几个,看到老师的儿子回来了,也替老师高兴。朱坤也把自己儿子的情况告诉他们,自己儿子并不想考大学,过了年也不想去学校读书,看他们有什么办法没有。

        这时有个学生,叫邓海涛的就跟朱坤说道:

        “朱老师,我有个堂弟,去年高考也考好,后来去了江西一家民办学校读书,他们那里是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自考拿自考文凭,而且春季也招生的。你家司其去这里应该可以。”

        朱坤看向朱司其,咨询他的意思。

        “我觉得还行,就到那个学校去吧。”

        “那好,下午你和我一起去我堂弟那里,他那里好像有招生简章,你可以去选个专业。”

        下午朱司其和邓海涛一起去了他堂弟家,看了招生简章,朱司其选了计算机专业,他堂弟马上就打了个电话给学校负责招生的老师,学校只要有人来学当然没意见,问了朱司其家的地址,准备寄录取通知书过来。朱司其也和他堂弟邓海华约好过了元宵节一起去南昌就回家了。

        朱坤听到儿子把事情都办好了,虽然心里有点黯然,但也没多说什么。朱司其看到爸爸这个样子知道他对自己不能上正规大学还不能释然,嘴上也没多说,但心里决定以后考个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到时把毕业证书就给他保管得了。

        过了元宵节,就是朱司其去南昌的日子,这一天爸、妈、二姐都到了火车站来送他,这一天坐火车的人也特别多,朱司其和邓海华虽然上了车,但只能坐在过道里,直到火车开动,看到自己的父母还在追着火车向前跑,想再多看儿子一眼,随着火车慢慢提速,终于看不到了,朱司其也是眼睛里含着泪花。

      第二十四章 入学

        在株州再转了次车,第二天上午才出了南昌火车站。

        来到学校,邓海华先带朱司其去交了钱,领了宿舍钥匙,送他到宿舍里就离开了。回到宿舍在靠窗旁随便找了个下铺,把自己的行礼放了上去。他们学校的宿舍每间房里都有四张床,上下两层分别靠在墙两边,中间排了四张双抽屉的桌子,看样子是每人一个,顶上拉了根铁丝就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相当简陋,厕所和洗漱间都是公用的,第层都有两间。

        这时房里也有了二个同学,他们分另占了靠窗的上铺,看到朱司其在下面忙碌,也都来打招呼:

        “同学你好,我叫韦礼,江西九江人,认识一下。”

        “你好,我叫朱司其,湖南人”朱司其也友好答道。

        另外一个也说话了:“我叫钱勇,江西鹰谭的,以后大家在一个房里睡觉了,请多多关照。”

        说话的功夫,朱司其把自己带的两床被整理好了,一床垫,一床盖,还有个毯子当床单。本来朱司其是不想带任何行礼的,但朱妈不同意,说家里的东西好,到外面买的话不但贵而且不舒服,朱司其也没办法,只好带了出来。

        看到床铺整理好了,想到学校去看看,毕竟以后的两年时间都会在这里渡过,顺便把身上多余的钱存起来,这次出来,朱坤给了他二万块钱,知道他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要他买台电脑。交了学费三千外还剩一万多,刚才来的路上看到有个储蓄所,所以把钱也带在了身上。

        下了楼,先去了储蓄所办折子,他这次回家也办好了身份证,所以很快就办好了,除了留了几百块钱自用外其余的都存了起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4:1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