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周桐闭上眼睛,脑海中浮现出沈浪神出鬼没的走位,和下杀手时候的凌厉眼神,他将沈浪的动作和路线,用数学进行解释,试图找到一个破解沈浪杀招的公式。
周桐不知道自己何时睡着的,第二天清晨的起床号响起后,周桐习惯性的从床上一跃而起,用最快的速度刷牙洗脸,而后收拾床铺,将毯子折叠整齐,等待教官的检阅。
这些职业军人实在是严厉的很,如果发现谁的毯子上有皱褶,便会让他把毯子打开,重新练习十遍,如果洗手间里有没擦干的水渍,就要拿起抹布去擦厕所。
好在天才们已经渐渐习惯了,教官并不是为了折磨他们才这样做,而是要把生存和生活的技能,真正教给他们。
教官会看着他们刷牙,用秒表计时,一定要刷满五分钟,并且正确使用水平颤振刷牙法,同时,熟练使用牙线。
虽然天才们普遍才十二三岁,但进了星辰大学,他们就要以成年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勇敢,要勤奋,要拥有在这个残酷世界中,安身立命的资本。
吃过早餐之后,一千五百六十二名天才在操场【创建和谐家园】。
今天要进行城市生存课程,在昨天的学习中,每个人都领到了一张沪都公交卡,并且学习了如何使用规模庞大的公共交通系统,如果有陌生人和你搭话,该如何应对,遇到突发事件,如何在第一时间保护自己等等。
说实话,对天才们来说,这些课程有点太小儿科了,就好像教小朋友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然而教官们却不厌其烦,一遍一遍的教导他们,直到他们把所有规则熟记于心。
抽签结束的时候,周桐发现自己和沈浪被分在一个小组里。
他们这组有十二个人,沈浪是年纪最小的,按照规则推举组长的时候,大多数人都把票投给了沈浪,对此,周桐有些不服气,毕竟沈浪虽然在游戏中,是一名天才指挥官,但现实生活却未必,他才十一岁,比自己还矮了半头呢。
沈浪默默接过带队的责任,拿起地图瞄了几眼,便带领大家出发了,这是个有着很强竞争性的游戏,每一个小组都要从宝山去到市中心,完成特定的任务,最快返回学校的小组,将成为胜利者。
“大家加快点速度,我们去做公交车。”沈浪说。
“为什么不直接做地铁呢?”周桐不解的问。
沈浪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他一边走,一边淡淡的说,“因为我们接到的任务排序本身就是错误的,如果我们按照行动指南去做,就等于中了教官的计,掉进他们设计的陷阱里,最优任务组合是先去五角场做四号任务,然后再去静安寺做二号任务...”
沈浪给出了他的解释,五个任务,要是按照一二三四五的顺序去做,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而经过沈浪的重新排序之后,按照四二一五三顺序去做,将缩短路程,花费更少的时间。
周桐精于数学,他马上按照沈浪的计划,把两种排序都算了一遍。
果然,沈浪的安排路程最短,耗时也是最短的。
周桐震惊的看着那个嘴角微微上翘的家伙,他刚才只是看了看任务指南,又扫了一眼地图,便马上得出了精确的结论,就仿佛整座沪都和全部交通系统,都印在他的脑海中一样。
太神奇了,无法想象,这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妖孽啊...
第237章 罗佳收徒(修)
沈浪从进入星辰大学那一刻起,就展露出卓绝的判断力和领导天赋,他凭借学校里最小的年纪,竟然一跃成为诸多天才中最具号召力的存在,实在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疯狂的奇迹。
天才总有几分傲骨,星辰大学【创建和谐家园】了半个地球上最卓越的天才,沈浪竟然能在这种竞争无比激烈的群体中脱颖而出,连一直关注着他的罗佳,也大大的吃了一惊。
沈浪之所以能够拥有如此惊艳的表现,取决于他身上诸多宛如妖孽般的特性。
首先,沈浪非常勇敢,罗佳希望星辰大学能够延续硬汉天团的战斗精神,所以特别安排了潜水课程。
小天才们平均年龄才十二岁出头,心理承受能力远不如成年人强大,为期两天的潜水课,第一天在泳池里还好,水比较浅,光线也相对充足,更没有让人恐惧的海潮和水中生物。
但是第二天,泳池潜水课中的优秀者,被挑选去真正的大海里潜水,年纪最小的沈浪,由于表现优异,居然也被教官选中了。
沪都附近的海是东海,靠近长江入海口,水体浑浊,昏暗幽闭,好好的成年人都很容易犯幽暗恐惧症,何况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
然而事实证明,沈浪是个无所畏惧的存在,在教官带领下,沈浪一跃潜入海中,当同伴因为恐惧而惊慌失措的时候,沈浪挺身而出,紧紧抓住同伴的手,然后用坚定的眼神,示意同伴不要惊慌,自己就在他身边,只要跟着他就可以了。
同伴仿佛受到沈浪坚定意志的感染,迅速稳定住情绪,两个人完成了下潜,海中悬停,在海底寻找记号等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由于同伴的拖累,他们成绩并不是最好的,但沈浪却得到了全体海军教官的一致称赞。
科技霸权 第173节
教官们认为,沈浪面对突发事件时候的冷静和控场能力,是一种难得的天赋,似乎恐惧和惊慌这种情绪,从来就没在他的身上存在过,有大将之风。
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连那些海军中精挑细选而来的佼佼者们都震惊了,他们从未想过,一个十一岁的少年,竟然能从容掌控全局,完美应对危险,用自己的意志力,带动所有人勇敢的迎接挑战。
除了勇敢以外,沈浪还是天生的指挥官。
每天晚饭后,教官允许有三个小时自由活动时间,少年们普遍比较爱玩游戏,而在游戏的过程中,沈浪不仅未尝败绩,更展现了强大的带领团队能力,指挥,调度,判断,从容不迫。
谁要是和沈浪一队,保证能杀的敌人血流成河,大家都争着抢着要加入他的队伍,凭借在游戏中的精彩表现,沈浪迅速在同学中积累了巨大的人望,连那些年纪比他大的少年,也叫他浪哥。
再次,沈浪的空间感和方位感无比强大。
据沈浪母亲回忆,他从小就不知道什么叫迷路,在沈浪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远超同龄人的智慧和成熟,他觉得幼儿园是无趣的地方,整天被老师带着唱那些幼稚的儿歌,做那些脑残的游戏,却并不学习知识,对此十分不喜。
沈浪四岁那年,实在不想呆在幼儿园里,便偷偷跑出来,一个人走了两点二六公里回到家,因为没有钥匙,他便在路边看老头下象棋。
四岁的沈浪可不知道什么叫观棋不语真君子,他率真的指出,老头们下棋水平不高的问题,还帮人家出谋划策,引得一群老头啧啧称奇,直到一个老头发现问题,询问沈浪住在哪,这才把他送回了家里。
而此时,沈浪全家都已经疯了,沈浪的爷爷大骂沈浪他爹,既然孩子不想上幼儿园,为什么要逼着他上?现在好了?沈浪跑了,被人贩子不知拐卖到哪个山沟里了。
沈浪全家就这么一个宝贝孙子,当他被老头们送回家的时候,沈浪爷爷连菜刀都抽出来了,要砍了沈浪他爹,而沈浪的母亲把幼儿园里连校长带老师,全都骂了个狗血淋头。
在爷爷和奶奶的全力溺爱下,沈浪从此不再上幼儿园,成了大院里著名的流浪儿童,他会自己跑到老年活动室里看书读报,下象棋也是老头们公认的一把好手。
可是沈浪就这么浪着也不是办法,父亲无奈,只好利用手中的权利,走后门,让五岁的沈浪读了小学。
出人意料的是,自从沈浪上学之后,他反而变的非常本分,了解到知识的魅力之后,沈浪开始疯狂的阅读,从书籍中汲取成长需要的养分。
父亲给他买了,还有笔记本电脑,这两样东西成了沈浪的最爱,他甚至和老师达成协议,只要自己每次考试都是全年级第一名,老师就不干预他在课堂上读闲书的问题。
除此以外,沈浪身上的特质还有很多,例如做出决定就要坚持到底的执拗,面对困难不气馁的忍耐,帮助同学的热情等等。
总之,在经历了十一年特立独行的人生之后,绝世天才沈浪,终于出现在罗佳的视线中,成为星辰大学的一员。
城市生存课上,沈浪带领他的十二人小组,以绝对领先的优势,毫无意外的成为第一名,而他之前在学校里的种种表现,也彻底震惊了罗佳。
本来罗佳觉得,就算沈浪真是超级军事天才,也不应该在这么小的年纪就表现出来,虽然古有甘罗十二岁封侯拜相,但那毕竟只是历史,怎么也要等沈浪年纪大一些,再给他分配比较困难的任务。
可是开学十几天来的惊艳表现,令罗佳改变了想法,他觉得或许可以试一试,最起码,也要弄清楚沈浪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于是,在城市生存课之后,罗佳把沈【创建和谐家园】到自己的办公室,用眼神在这名少年的身上细细打量。
沈浪没有表现出丝毫慌张,以他的观察能力,早已经发现了,罗佳似乎非常关注自己。
手指在桌上有节奏的敲击,罗佳笑了笑,对沈浪说,“你了解星辰科技吗?”
沈浪点头,表示自从被星辰大学录取之后,就一直在关注罗佳的公司,他迅速列出星辰科技目前的发展规划和人员构成,看得出,他平日里做了不少功课。
话锋忽然一转,沈浪说,“校长,您的安排非常巧妙,可惜国内的大型汽车企业,早已被利益绑架了,除非经过一场像电力企业那样自上而下的大变革,否则很难真正扭转当前的局面。”
利益绑架,变革,这哪里像是一个少年说话的语气?
罗佳笑了笑,“为什么一定要自上而下?变革这个东西,也可以是自下而上的。”
沈浪一怔,大脑开始飞快的思考,“的确可以,只不过代价有点大,首先要把下层的力量发动起来,形成一种共识,而达到这个目地最有效的手段,无疑是走出去,发动一场商业战争...”
罗佳用欣赏的眼光看着沈浪,他几乎完全说出了接下来自己的计划,这次见面持续了足足两个小时之久,沈浪用他远超同龄人的成熟和判断,证明自己配得上绝顶天才这一称号。
对此,罗佳非常满意,他忽然有了一种收徒弟的想法,亲自教导沈浪,把来自金色穹顶的知识,有选择的传授一部分给他。
罗佳思考了一会儿,笑着对他说,“沈浪,你想不想学点有趣的东西?”
第238章 姜终究还是老的辣
罗佳有生以来第一次,有了想要收一个徒弟的强烈愿望,他为沈浪卓越的天赋感到惊叹。
罗佳自己无疑是极聪明的,可他谋划了接近两年的汽车战争,居然被沈浪通过三言两语就看透了,一场自下而上的变革,将把在利益面前犹豫不决的各大汽车集团,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倒逼他们加入这场残酷的竞争。
然而,沈浪也看出了这个计划的缺点,那就是代价。
想要得到自己要的东西,就必须支付足够的代价,汽车战争一旦开始,罗佳和他的三个合作伙伴,必将面临一段难熬的痛苦时期。
沈浪点了点头,“我当然希望能够学习更多,但说实话,我不确定在这个世界上,究竟什么才是有趣的。”
“同学们都觉得游戏非常有趣,也羡慕我在游戏中取得的成绩,然而他们却并不知道,正式开学后,我就会永远退出游戏圈了,因为缺乏挑战,游戏正在变的越来越无趣。”
沈浪说这番话的时候,表现出了强烈的挑战欲望,正如他过去拒绝上幼儿园,拒绝听老师讲课一样,所有缺乏挑战的事情,对沈浪来说都是无趣的,等于浪费生命。
也正因为如此,他才给自己挑了一个堪称史诗级难度的课程,他想研究太空地质,太空物理,引力子物理,研究行星学,轨道学,研究世界上最复杂最神秘的存在,宇宙。
罗佳有些懊恼的看着沈浪,沈浪的眼神分明在质疑罗佳,“虽然你是校长,这颗星球上最富有也最聪明的人之一,但你当我的老师,带我学习有趣的知识?靠谱吗?”
撇了撇嘴,罗佳挂出一面白板,然后抄起墨水笔,飞快的在白板上写字,对于天才这种存在,唯一能够降服他们的方法,就是凭实力。
想当年,罗佳初见安然的时候,他们用了几乎一整天的时间,以远超常人的语速,展开全球高精尖科技领域的交流,从机器人必不可少的谐波减速电机,到芯片的掩膜刻蚀工艺,紫外光到极紫外光的迭代影响。
两个人讲的口沫横飞,最后竟产生了惺惺相惜的情绪,从那以后,他们一直合作到今天,开创了人类科技史上的奇迹。
渐渐的,沈浪睁大了眼睛,露出无比震惊的神色,似乎,罗佳向他展示的,是一种引力波探测器。
世界协调时间,2015年9月15日9点50分45秒,北美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简称ligo,首次观测到引力波,聆听到了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
在随后的2015年12月26日,科学家们第二次观测到引力波,2016年2月11日,人类首次观测到两个黑洞合并产生的引力波信号,2017年10月16日,人类第一次观测到双中子星合并引力波。
至此,一个新的纪元彻底开启,人类在仰望星空的时候,又多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补全了广义相对论中的最后一块拼图。
毫无疑问,引力波研究对于解开这个世界的终极奥义,宇宙之谜,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巨大的影响。
但很可惜的是,在这项前沿研究中,缺少了我国科学界的身影。
到目前为止,北美建立了三个引力波观测设备,欧洲有五个,而亚洲唯一的引力波观测设备,属于霓虹国东京天文台,臂长为300m的tama300。
平心而论,霓虹虽然建造了一个引力波观测设备,但水平却是非常落后的,臂长只有300m,远远低于北美臂长4000m的ligo,也低于意大利臂长3000m的virgo。
但至少霓虹还是做出了巨大努力的,我国身为这个世界上体量最大的国家之一,缺乏引力波领域的研究设备,实在令很多希望探寻宇宙终极奥义的学者,感到痛心疾首。
当然了,我国基础薄弱,科研底子比较差,这些也是客观情况,我们不仅缺少能够探测引力波的激光干涉仪,高能物理学领域必不可少的大型强子对撞机,很对顶级科研设备都是缺乏的,需要补的课还有很多。
而且ligo是一个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我国的引力物理专家,相对论专家,清华的科研团队,也有参与其中不少工作,为引力波的发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叫华夏,是一个很特殊的地方。
按照我们的传统,但凡任何一样东西,列强有,我们却没有,无论如何总会让人觉得不舒服,或早或晚,我们也必须搞个引力波观测设备,而且只要搞,一定就要搞全球最顶级的。
沈浪虽然年纪小,志向却高,他并不知道自己的天赋是军事,相比搞科研这种事情,他其实更适合带兵打仗。
然而顶级天才精力极度旺盛,沈浪才十一岁,带兵打仗还不够年纪,总要给自己找点爱好,以发泄多余的精力。
所以阴差阳错的,现阶段沈浪把探寻宇宙最终秘密,作为了毕生目标,并且为此不断的学习。
拥有不错基础的沈浪,很快就从罗佳的设计草图和数学公式里,看出了端倪,他的双手因为震惊而快速抖动起来,嘴巴慢慢张开,做出惊恐之极的表情。
因为罗佳画的蓝图,并不是全世界都在用的激光干涉仪,而是另外一种,沈浪从未见过的引力波观测设备。
这套设备是如此的复杂,结构如此玄妙,令沈浪惊讶到炸裂,简直彻底颠覆了他的世界观,无法想象,如果用这套极具科幻色彩的设备,来观测引力波的话,能够有何等惊人的发现。
不久之后,罗佳扔下墨水笔,淡淡的对沈浪说道:“这是一套脉冲星测时阵列。”
“激光干涉仪是通过测距的方式,来观察引力波经过时产生的痕迹,而脉冲星测时阵列,是通过长时间的计时,去搜寻引力波引起的时空变化。”
“脉冲星,尤其是毫秒脉冲星,属于一种非常稳定的计时器,当来自遥远星系的引力波,经过地球或者太阳系周围的时候,这些计时器传到我们望远镜的脉冲信号,会有时间上微小的变化,找出这种与过去计时模板的微小差异,就可以捕捉到引力波的信息。”
“简单来说呢,脉冲星测时阵列就是一块时空棋盘,不同方位的脉冲星,就相当于在不同位置落子,我们要是有了这个玩意儿,就能够观察到引力波在棋盘上的移动。”
“至于激光干涉仪那个东西嘛,外国人已经造了很多,而我们向来喜欢搞点和别人不太一样的。”
“不过,脉冲星测时阵列非常复杂,公司目前连理论建设都还没有完成,技术方面更差的很远,困难虽然很多,但这就是我们今后的目标,按照我们星辰科技的逻辑,一件事要么不做,只要做,就要做到最好,玩出花样来。”
“怎么样?你对我的这个设计有兴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