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叶如晦皱了皱眉头,他低着头,却不是看的倒在地上的郭硬。
而是看着自己棉衣上被郭硬鲜血所染的一小块痕迹。
半响,他才把视线转移到郭硬身上。看着躺在地上的郭硬,他没有觉得有半点奇怪。
反而是认为理所应当,就依照刚才那个情形,如果不是自己的那本书。
这时候郭硬就应该是躺在地上任由老者摘去他的头颅,叶如晦知道郭硬受了伤,而且还是极重,不过他不知道他能坚持到什么时候。
不过现在,他知道了。
因为郭硬已经倒下了。
现在另一个问题摆在他的面前。
那就是,要不要救他?
这个问题刚刚才在叶如晦脑海里,现在马上就有了答案。
叶如晦慢慢走过去,弯下腰,拉住郭硬的手。
……
……
一夜星光,
叶如晦也一夜无眠。
唤醒郭硬的,不是清晨的鸟叫,也不是微寒的清风,而是一种奇怪的味道。
郭硬睁开眼,看到的正好是叶如晦的背影,他望了望四周,是座废弃的道观。
叶如晦正在熬药,郭硬闻到的味道就是从叶如晦面前的那个黑色的药锅里传出来的。
他皱了皱眉头,想着自己自从开始修行之后便再也没有用草药来疗伤。
对面那个少年熬药的手法如此老道,难道是出身医药世家?
叶如晦听到后面有些动静,知道是郭硬醒了。便张口道:“你受了伤,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用草药治伤,但是我熬了。”
他嘴里的你们,自然指的是想老者和郭硬这样的修行者。
说完这句话后,叶如晦熄了火,倒了药在碗里,端过来递给郭硬。
郭硬看了一眼眼前的药碗,久久没有动作。
就在叶如晦以为对方并不需要的时候,郭硬接过药碗,一口喝下。
不过却是皱了皱眉头。
“有些苦?”
看着郭硬的表情,叶如晦好心的问道。
紧接着,叶如晦在旁边的包裹里掏了掏,拿出一袋冰糖。
他摇了摇糖袋子,问道:“要不要?我每次吃药感觉苦的时候,就吃一颗。”
“你吃不吃?”
郭硬的眉头再一次皱了皱,看着眼前这个清秀的少年,他摇摇头。
虽然他是觉得有些苦,但也不至于要到吃糖的地步。
然后他张开嘴,用他沙哑的声音说道:“你知道我是谁。”
叶如晦听到这些沙哑的声音,他甚至有些厌烦。
不过,他什么都没有说。
这是一个问句,不过从他嘴里说出来倒是像一句陈述句。
叶如晦愣了愣,摇摇头,“我不知道。”
这句话也是一句陈述句,但在郭硬听来,更像一句问句。
这句问句说的是,难道我应该知道么?
然后郭硬一时间没有开口说话,而叶如晦也闭上嘴巴没有说话。
两个人都是聪明人,郭硬自然没有问些蠢话。
比如为什么救我之类的。
但是叶如晦想了想,还是张口:“你挺沉的。”
当时叶如晦把郭硬从渡口背到这里的时候,天知道他花了多少精力。
叶如晦本来就体弱,将郭硬背到这里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郭硬摇摇头,很生硬的说:“没人说过我胖。”
叶如晦诧异的看着郭硬,他说你很沉,只是为了表达把他带到这里的艰辛与不易。
叶如晦从油纸包里拿出两个烧饼,一个递给郭硬,一个自己吃。
烧饼有些脆。
是所以,声音挺大的。
“你受了伤,需要人照顾,你要去哪儿?”
叶如晦放下烧饼,很自然的问道。仿佛一切都顺理成章。
郭硬看了看自己的胸口,再看了看身旁的铁刀,才缓缓说道:“我要去陵安,书院开始招生了。”
叶如晦看着郭硬,又看了看他身旁的铁刀。想着以郭硬的年龄和他看起来并不像个读书人。
不过,叶如晦只是开口问道:“你看起来并不像个读书人。”
郭硬一时间有些愣,不过立马就释然了。
他用他标志性的沙哑口音说道:“你当真以为书院只是个教书的地方?”
叶如晦不知道,难道书院不是个教书的地方?
看着叶如晦的眼神,郭硬摇摇头,他现在已经完全知道,对面的少年只是个普通人,不懂修行,甚至以为书院只是个教书的地方。
想不通的叶如晦也没有说什么,只是微微一笑,“也不错,我也准备去陵安,一起,我还可以照顾你。”
郭硬摇摇头,“我受了伤。有很多人想要杀我。不过我欠你一个烧饼。”
一个烧饼,就是一个人情。
郭硬从不欠别人人情。
不过现在他也没有什么能力能够偿还。
他看了看身旁的铁刀,想到要是自己送给这个少年,不定这个少年隔天就死于非命。
那自己身上就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给对方了。
这时候,叶如晦开口说道:“要是你一个人去陵安,可能不是被仇家杀死,而是在野外喂了野狗。”
“只要小心一些,应该是不会被人现的。”
郭硬听着这句话,思考了很久,知道叶如晦说的话很有可能会变成现实,才缓缓点了点头。
不过他现,如果这样,他又欠对方一个人情。这样的结果,让郭硬很不爽。
于是他闭上眼睛,假装在休息。
叶如晦知道郭硬的回答后,转过身拿出那本被泥浆弄脏的书。
仍然是一个人看书,他没有问老者是什么身份,郭硬为什么杀他。
到现在,他知道他叫郭硬,郭硬却不知道他叫什么。于是叶如晦转过身,轻轻说道:“我叫叶如晦。”
(本章完)
.
第19章 此去为陵安
走水路,从淮州直到陵安,没有什么比这条路还省事的。
沿着淮河逆流而上,而一直到陵安,期间大约需要半旬时光。
因为郭硬受了伤,所以叶如晦不得不包了一条小船。
虎跳峡就是这淮州境内最有名的景点。要想到陵安,这里是必经之路
而这里,当年是大魏的领土。
虎跳峡的由来取自大魏诗人徐霞所写的《游山记》中的“此峡极宽,险峰幽深,非山间之虎不得过。”一句,就连当时的大魏皇帝在看罢此文后,也拍案叫绝。
而事后直接宣徐霞进京供职翰林院,也把此地改为虎跳峡。
抬起头看着前方的叶如晦也惊奇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听着船夫的讲解,叶如晦也是全神贯注。
朴实的汉子大声道:“在淮州。这是最著名的景点。当初南唐诗仙也曾慕名而来,好像还写了诗,不过是什么我就不知道,毕竟我是个粗人,没上过学堂。”
叶如晦低声道:“天上广寒宫,十五又月圆。不知淮河旁,此为惊断肠。”
戴着一顶草帽的郭硬就站在一旁,他不懂诗,而且他也不是个喜欢说话的人。
所以没有开口。
他看着对面虎跳峡眉头皱了皱,看他眼神中竟然有些向往,与钦佩。
顺着郭硬的视线看过去,除了高耸的两座构成虎跳峡的高峰,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于是,叶如晦张口问道:“怎么了?”
郭硬不想暴露行踪,于是声音压的极低,“传言虎跳峡的产生是有两个五境之上的人物在此打斗所形成的,以前我还不相信会有人有如此伟力,你看,那座山峰看似笔直,实则应该是类似于剑气剑罡之类的所留下。”
末了,他轻轻一叹,“原来五境之上还真有人。”
叶如晦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还真看见有一座笔直的山峰。
绕是叶如晦少年老成,但总会有些少年心性,总归有些好奇。
似乎是知道叶如晦的疑惑,郭硬开口说道:“修道者把武道修行分为五个大境界,因为每一境的名字太拗口,所以大多数修道者便直接称为第一境到第五境。至于五境以上,在天机阁的榜单中并没有,不过今天看了虎跳峡以后,我猜世间还是有这等人物的。到了第四境武者的寿命就会有所增加,到第五境活个四五百年约摸是没有问题的,至于五境之上的人物,估计怎么也得活个七八百年。”
叶如晦摇摇头,心里想着,活这么多年,难道不厌烦?
郭硬看着叶如晦,他在想,如果叶如晦听完之后主动找他修道,他就当还了对方的人情,从此两不相欠。
如果对方不主动,郭硬也是没那个面皮主动他修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