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H】【依华bl】夫郎家的赘婿首辅作者:路归途》-第2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村里最近最热的话题就是炉子,你家买了没、买了买了,还烤了个馒头,用筷子插着转几下就好了、我家瞎折腾,旁边放把花生,气得我……

        杏哥儿拉拉黎周周胳膊,使眼色,小声问:“你和王婶闹不愉快了?”

        “嗯。”

        杏哥儿:“她咋惹你了?你这脾气都能闹不愉快。”

        两人脚步慢了些。王婶今天也来了,走在前头,牛车上放的两捆柴就是王婶家的,拿去镇上卖。往年村里还有几家也一样,今年因为太冷了加上买了炉子,拿柴火去镇上卖的就王婶一家。

        刚聊起炉子,还有人问王婶。

        “你家孙子才半岁大,原以为你家今年废柴火不去卖了。”

        “婶子你家炉子买了没?瞧我问的,你家孩子小,离周周家又是隔壁,应该是早听信儿早买了。”

        王婶扯着笑说:“今年柴火备的多用不完,再卖一些,炉子我让老大跑一趟。”

        “今个儿买啊?那可白跑了,二十八人朱泥匠家封炉窖了。”

        这下王婶连笑都笑不出来了。其他几人聊天的,一看王婶脸色连忙换了话题,扯着一会要去镇上买什么,给姑娘、哥儿买花头绳,家里孩子要吃糕的,是贵,这不是过年么还是买点。

        后头黎周周和杏哥儿走的慢,隔了一些距离,这才简单说了炉子事。杏哥儿一听先是呸了声,“她也好意思,还你用过的她不嫌,给她便宜十文钱。”

        “我拒绝了,这事就不说了。”黎周周说。

        杏哥儿便不说了,侧头看黎周周,脸上喜气洋洋的说:“要是以前你肯定吃这个亏,不好拒绝,现在挺好。”

        “我也不是傻,只是以前都是小事,少吃一口,多走点路,这都没什么。”黎周周说。

        杏哥儿想也是,那时候他先嫁人,后来看黎周周也着急,还给说了村里几个不错的,虽然样貌长得丑了些但人老实本分,就他说破嘴皮,黎周周不乐意还是不点头。

        “不说这个了,我跟你说听你的,回去跟我大嫂示好,炉子我没放堂屋,就放我屋里,不过叫她俩孩子来我这儿玩取暖,瓜子花生供着,当天大嫂对我就热情许多,帮元元搓尿布,她心里也亏着,知道炉子事挑拨我婆母……”

        杏哥儿大嫂许氏是个勤快人,能吃苦,也是个会过日子的,不算特别抠,就是日子细发,和婆母差不多。所以杏哥儿婆母很满意许氏。可天冷了,大人能扛着冷冻一冻没事,小孩就不成了。

        许氏的一儿一女,去了二婶屋里取暖,吃喝杏哥儿也没拘着,两孩子干完家里活就爱去二婶屋里玩,暖烘烘的还能逗逗元元。许氏回来听儿女一说,当然是对杏哥儿更上心了。

        “我婆母最近看我都没之前横挑鼻子竖挑眼了,今个儿去镇上,让我买瓜子花生大伙吃,还多给了我五文说让我吃碗面别冷着。”

        杏哥儿提起来美滋滋的。

        黎周周也替杏哥儿高兴。

        到了镇上,大家伙三三俩俩结伴买年货,或者卖鸡蛋、肉、柴火。

        有的人家猪杀的早,就打着主意到镇上卖出去换一些银钱。眼瞅快过年了,像要做新衣的布、棉花,早些日子都买好做好了,如今买年货就是送礼的糖、糕,或者给家里添点干货饴糖醋盐。家里疼孩子的,买点手帕、头绳、零嘴、玩具等等。

        因此来的路上就知道你是卖东西的还是买的,买头绳手帕一个铺子,约了时间到时候在镇门口见,结伴忙去了。

        黎周周和杏哥儿能买一起,两人十来天前买过一回,现在杏哥儿给家里公屋跑完腿,买了盐和干货,隔壁就是糕点糖铺子,过年回娘家,他娘好面子,得买一块糖,还有酒。出来前他问了大嫂,大嫂说不用他捎糖,就买些干果饴糖就成,给了他十五文。

        “周周你咋买三块?这么多?”杏哥儿看的惊了。

        黎周周说:“相公想过年去拜访夫子。”

        “不是都不教了吗,咋还给拿东西?”

        “相公还想问问夫子学业。”黎周周不多说。

        杏哥儿心里咕哝读书还真是费钱差事。两人买好了东西,糖、酒、干果饴糖等,杏哥儿给元元买了个小玩具,早早忙完了。

        “去吃碗面?”杏哥儿问,还害怕黎周周不答应,“咱们买的时间早,村里其他人指定还没到齐,现在去镇子门口站着多冷啊。”

        黎周周:“走。”

        到了面摊,杏哥儿要了肉面,没想到黎周周也点了一份肉的,还挺稀奇的,“我以为你省钱要素的。”

        “偶尔吃一吃。”黎周周嘴上这么说,却想到出门前相公叮嘱他,来镇上天冷买东西累,中午就在镇上面摊吃,别饿着肚子回来,还让他吃荤的。

        黎周周想到相公跟他撒娇,心里就暖暖的。

        两人吃得快,到了镇子口牛车那儿还是头一份,等了约莫片刻,大家伙陆陆续续的出来。放货的放货,闲聊刚买的东西,等人功夫抓着瓜子磕牙。

        杏哥儿完美融入,黎周周就在一旁听。

        “谁还没来?”村长问。

        有人扬着脖子看了圈,“王婶还有张家的。”

        没法,人没齐又等了片刻,两人才赶到。村长赶着牛车,回去没人坐车,大家伙都走,车上放着买的东西,各家的背筐。

        “怎么这么晚?”

        “可别说了,气死我了,我去买糖,我瞧着分明是一样的东西,凭什么多问我要三文?我瞧就是一模一样的。”田氏学着刚耽误的事。

        有人说:“你说的是不是新开的糖铺?那家店我知道,就是比老铺子贵三文,好像沉了一些,我没买,嫌贵去老铺子了。”

        “嫌贵就去老铺子买呗。”

        “凭啥,一模一样的东西,我乐意。”田氏喜欢新铺子的糖包装,用红绳子扎起来,那个能当个头绳,过年回娘家给小弟姑娘能当份礼。

        老铺子用的是麻绳。

        几人听田氏吵吵嚷嚷的。有人问王婶咋慢了,王婶脸上没啥表情,说:“今年买柴火那家不收了,我多敲了几家的门。”

        原来今年天冷的早,王婶去年卖柴的人家都早早买了柴,她只能另找买家,好不容易问了家收的,只是看她卖的急,价钱压了十文多,王婶担了两担柴,又不能在拿回去,来回折腾,最后还是卖了。

        比去年还少赚了十五文。王婶心情哪能高兴的起来。

        不过这缘由没跟人学。王婶知道会被笑话的,只能往肚子里咽。

        回到村天已经黑严实了。

        黎周周到家先是洗漱,热水擦了脸,顾兆做的饭也没吃,等着一起吃。等黎周周洗好了,把今个儿买的收拾整齐,爹还没回来。

        “怎么这么晚?”顾兆去院子门口看了下,黑漆麻乌的什么都看不清。

        黎周周说:“爹今个儿去东坪村,说只有两家,按道理不该这么晚的。”

        又等了会,实在是太晚了,夫夫俩先把饭吃了,收拾妥,给爹把饭在堂屋炉子热着,也没去睡。

        黎周周心里不踏实,越等脸色越白,顾兆都想提着油灯去找。

        终于院门被敲,两人赶紧出去。外头下着雪,黎大身上肩膀上都是雪,手里也没拿下水,黎周周本来提心吊胆的,现在看爹回来了,没拿下水就没。

        一直到屋里,洗漱过,黎大喝了口热的说:“没啥事,早上杀完两家,遇到顾亲家的二伯了,连着他大哥也要杀猪。”

        今个儿黎大杀了四家,累的够呛。

        顾兆:……

        不用问就知道下水跑哪了。

        黎大顾着哥婿面子,没直说:“杀完就晚了,都是亲戚关系的,下水没要。”

        顾兆大伯倒是要给,黎大没收。

        那早上杀的两家给的下水怎么没了?顾兆心知肚明,说:“爹,下次我后娘再讨要什么,您别怕抹不开面,就直接推我身上,说我身子弱,吃什么补什么,不然生不了孩子。”

        黎大:……

        黎周周:……

        相公怎么这么说自己!分明在炕上也是很行的。

        黎大咳了咳,说:“家里不缺下水,你后娘大着肚子要就要了。”

        父子俩是一脉相承的性格。

        “那过年回去,我就不带肉了。”顾兆是不吃亏的,“反正都给下水了,还是两份,应该是不差的。”

        黎大黎周周:……

        没啥事吃了饭洗洗睡。第二天黎大还要去杀猪,不过是在自己村里。

        年二十九。

        黎家有人敲门。

        黎周周开的门,爹没在,门一打开,是两位脸生的,黎周周不认识,不是他们村的。

        “我家住在十里村,我爹是泥匠。”

        黎周周当即知道是谁,连忙邀着进屋坐。

        来人是朱泥匠儿子儿媳,第一次过来,手里还提着东西。朱泥匠儿子比黎周周大几岁,媳妇儿是个利索性子,互相打过招呼直接叫黎周周名字。

        “你家拾掇的真干净,一看就是勤快的。”朱泥匠儿媳妇夸。

        家里来客,顾兆自然出来招呼,大家坐着喝了茶,朱泥匠夫妻脸上乐呵呵的,一言一语没说透,但差不多意思点出来了。

        这是感谢顾兆想的炉子,还有刻的字。

        “有了字,我们村里人也瞧着喜欢,都来买了。”

        “幸好家里烧炉窖的,柴火是备着,就这样也够呛。”

        “难得过个好年,我爹说一定要过来走动走动,以后有啥想烧的直接说不用客气。”

        ……

        朱泥匠凭借着炉子,赶在年前赚了一笔,这东西还不是一次性买卖,以后还能卖到镇上去,这个财路可是黎家顾兆出的,当即让儿子儿媳拿东西来拜年。

        东西都拿的厚礼,一坛子酒,一块糖,还有些果脯。肉倒是没拿,朱泥匠知道黎大是杀猪匠,不愁肉吃。

        黎大没在。

        朱泥匠儿子夫妻俩本说坐坐就走,那当然不成,黎周周拦着说做饭,可对着朱泥匠大儿媳妇连连说不用、不麻烦、家里还有活的嘴,根本没招架之力。

        顾兆便出面,笑着说:“我想烧些东西,本来想着年后送过去,正巧朱大哥过来了,能不能等会,我去画个图纸?”

        “成啊。”朱泥匠大儿子一口应下。

        这下朱泥匠儿媳妇也不好再推,卷着袖子说搭手帮个忙。

        顾兆画的是茶缸,带盖有把手那种。村里家家户户喝水都是用碗,没盖子,冬日里刚倒上水,不喝快点很快就凉了。

        镇上倒是有茶杯,精致贵价的就小巧矮矮的,还描着图案,便宜的粗瓷杯子也就大一些,都没把手和盖子。

        顾兆又不是文雅人,品什么茶?

        就是解渴牛饮。

        “这个是?”朱泥匠儿子瞧着好像是杯子,可又特别大,碗又小了,还有把儿。

        顾兆:“大号茶杯。我平日里读书学习一入神,回过头来想喝水就凉了,想着加个盖子,有个把手方便些,不知道能不能烧?”

        “能烧,这我都能做出来。”朱泥匠儿子打包票。这有啥难得。

        顾兆笑着:“那太好了。还能做的肚子大点,装个饭,等来年开春,去地里给爹送饭,有个盖儿也方便,不怕虫子落进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2:4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