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首发完结】反派儿子的炮灰娘穿书后我成了三个反派的娘黎宿姜亦》-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哎呦,还是我们阿宿厉害!”大嫂倒是没想到黎宿会记下书中的内容,还准备费心去研究,边拉起小姑子的手,边对旁边的二弟妹叹道,“瞧瞧,以后咱们这小姑子可了不得。”二嫂怀里抱着二宝,闻言也笑道:“是呢!她二哥别看一般时候不正经,但闲下来无事也爱看书,更爱买书。

      改日阿宿若是想看,便让你二哥给你送书去!”黎宿点头,冲着二嫂感激一笑,“那先谢过二位嫂嫂了。”说完,她佯装八卦的问:“二位嫂嫂,你们有想过和我阿娘、阿爹分家吗?”燕国这边对分家也没那么多要求,只要一家子想分家,上报里正或者族内有威望的人,便能分家。

      嗯,她觉得问的太直白,怕误会,赶紧解释,“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知道两位嫂嫂是镇上数一数二的富家子女,住的都是高门大院,如今在村子里,出入不方便不说,住的也没之前好。

      就是纯好奇!毕竟,我那大哥、二哥都有本事赚银子,定不会委屈自家人。”黎家两位嫂嫂嫁进来的时候,黎宿性子偏冷不说,也没眼前这人可人,交集不多,更别说,两人会和小姑子说这种话题。

      黎大嫂全名苗娟,家中卖的是成衣,和黎家的布店是合作关系,她一眼就看中了爽朗性格,脑子灵光且模样周正的黎峰。

      黎大嫂回忆了下,笑道:“自你大哥跟着阿爹去了几趟我家中,我便对他欢喜,嫁过来后,公婆也是极好的。

      我自然不会有分家那个想法。”黎二嫂的性格大咧咧很多,“我被你二哥救过,他很好,我哪会就想:我向薇要是嫁给他不管吃什么苦都愿意。

      再者,我家中打听过,黎家祖辈做过官,后因无心朝堂辞官,人品并不坏。”黎大嫂附和点头,“况且,咱们燕国的读书人,对住的地方随心所欲,咱们黎家在黎家村是大户,住的个顶个的好,和喜欢的人在一起,没什么不满足。”黎宿听大嫂这么一解释,霎时想到一句诗,‘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黎父之所以不搬,怕也是刘禹锡的心态,安之乐之。

      "

      "第14章 姑嫂之间,哪里还需客气?

      一行人逛了一会,午时到,便直接去客栈里吃饭。

      小林志偷偷拉了拉母亲的袖子,小声说:“表哥们也会读书,阿娘我……”黎宿不等他说完,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女人听他后面没声,轻摸他的后脑勺,柔声问:“大宝也想读书么?”“嗯!”姜亦不好意思点头。

      “那阿娘回去就教你识字,等明年,让大宝同表哥们一起读书!”二宝窝在二舅妈的怀里,懵懵懂懂道:“二宝也要读书……”黎二嫂最是喜爱她这个白【创建和谐家园】嫩、乖巧可爱的外甥女儿。

      她听了这童言童语,笑着说:“那是自然,二宝也读书。

      等日后三宝大了,你们兄妹三个都做读书人!从黎家出去的,个个都是读书人。”不一会,菜上齐,姑嫂三人边说边吃,气氛异常融洽。

      一行人集市逛得差不多了,便去寻了黎峰,一同归家去。

      到了家,黎母看大宝、二宝边张嘴打哈欠,边跟着娘亲,顿时失笑,便招呼道:“大宝、二宝,你们两困了就先去睡,你们阿娘跑不了。”两小孩瞬间清醒,见外婆似笑非笑的眼神,不好意思笑笑,转身往各自屋里跑去。

      黎母无奈摇头,看了眼外面入秋的天,和两个儿媳嘱托道:“去拿些炭火给宿丫头,她刚出月子,害冷,别着凉了。”……黎宿哄好三宝,便在闷头在炕上的小桌前写写画画。

      “阿宿,”厢房的门被轻轻推开,大嫂轻手轻脚地走进来,“三宝可睡着了?我和你二嫂给你送些炭火过来。”黎宿点头道:“嫂嫂们快进来。”黎大嫂手上端着一个炭火盆子,黎二嫂拿着炭,进了屋便开始忙活。

      黎宿见状,说:“屋里也还好,用不着生火呢。”黎大嫂摇头:“刚生子的你还是乖巧些,注意点,这秋今天入得早,冷气虽比不上冬日,可也不能马虎。”二人将炭火盆安置在窗户底下,拿钳子取出几个炭来放在盆里点着了,又将窗子开了细细一个小缝。

      两位个嫂嫂做事利索,黎宿也插不上手,只得等她们收拾好了,忙招呼道:“嫂嫂们快上炕。”黎大嫂看了看熟睡的三宝,才携弟妹上了炕。

      黎家村的妇人没有下地的要求,不缺劳动力的人家大有人在,闲余之时,最爱窝在炕上,绣绣花、聊聊天,间或缝补衣裳。

      大嫂瞧见黎宿桌上摆的是画,却不像绣花的图样,稀奇问道:“阿宿这是在画什么?”黎宿将画好的,给两位嫂嫂看,解释道:“咱们不是说要做胭脂?我便想了几种胭脂盒的图样。”黎家两位嫂嫂接过画纸,定睛去瞧,可不是胭脂盒么!只是与寻常只用木头打磨的光滑盒子不同,这胭脂盒上还细细描画着精美的图案,皆是她们未见过的花样。

      Àè¶þÉ©²»½ûÔÞµÀ£º¡°ÈôÊÇëÙ֬װÔÚÕâÑù¾«ÖµĺÐ×ÓÀ±ãÊÇÔÙ¹óЩ£¬ÎÒÒ²Ô¸ÒâÂò£¡¡±ÊÐÃæÉϵÄëÙÖ¬ÔÚ¼ÛǮȴ²¢²»±ãÒË¡£

      黎大嫂也点头,笑着说:“阿宿这主意好!村里手艺好的木匠不少,尤其数村西的黎三爷雕工最好,这盒子不难做出来。

      况且咱们乡下人做工,手脚利索不说,也费不了几个银钱。”黎宿闻言,放下心来:“改日还要劳烦嫂嫂带我去见一见黎三爷,也好跟他说清楚盒子的大小。”黎大嫂捧着黎宿画的两个图样,越看越喜欢,便对她道:“咱们姑嫂之间,哪里还需客气?等你画完了,咱们便一起去寻他!”三人商量了一番,又听见三宝哼哼了两声,黎宿便扭头去哄他……"

      "第15章 带着三个孩子不容易

      待三宝又睡过去后,黎二嫂低声对黎宿道:“如今咱们胭脂盒子定下来了,做出来的胭脂也可以放在镇上的布料铺子去卖,只是还有一点……如今这天气,咱们去哪里寻做胭脂的花呢?”黎大嫂一愣:“是啊!现在的花早就谢光了……莫不是要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开始做?”黎宿却笑了,往屋里的置物架子上指了一指:“嫂嫂们瞧,那是什么。”东厢房原是黎宿出阁前住的屋子,除了原身喜欢的东西之外,如今置物架上还放了许多婴儿用的物件,却让人能在杂物之中一眼便瞧见那束还未完全晒干的干花。

      ÄǸɻ¨×´ÈôÐåÍÅ£¬ëÙÖ¬ºìÖдø×ÅЩÐí»ÆÉ«£¬ÕýÊÇ×öëÙÖ¬±Ø²»¿ÉÉٵĺìÀ¶»¨¡£

      “这是……”黎宿笑着道:“前些日子大宝才带回来的花,因恐谢了,我便制成了干花。”大嫂啧啧称奇:“这时节,竟还能寻到花!大宝从哪里找来的?”黎宿一边轻轻拍打着三宝的后背安抚,一边同两位嫂嫂说话:“孩子们可玩的去处多了!大宝一贯爱跟着两个表哥去后面山上,前些天竟发现了一处温泉,回来便给我带了一捧花回来。

      我瞧着那花,正是可以做胭脂的红蓝花。”二嫂笑道:“是了,温泉边上四季如春,有鲜花尚开着也不足为奇。”黎宿再回来的路上反复思量,心中早已打算好了,“做胭脂其实并不复杂,将红蓝花在石钵中反复杵槌,草木灰水淘过后,再用布袋绞去黄汁,留下纯正的红色,晒干之后便是胭脂了。

      市集上卖的胭脂色泽不纯,想来是杂色并未过滤干净的缘故。”大嫂惊讶状,“当真这么简单便能做出来?”黎宿含笑点头,“具体操作,我想,我还得多调配几次。

      除了红蓝花,到明年开春我们还可以去寻蜀葵、重绛,黑豆皮、石榴、苏方木这些花来,届时便有更多花色可供调配了。”两位嫂嫂相看一眼,齐声道:“那我们便给你打下手了!”黎宿笑着说:“哪里用得着嫂嫂们动手!这活计简单得很。”话落,她提到了日后分股的事:“既然银钱都是两位嫂嫂出,自然嫂嫂们占大头,日后赚了钱,便是嫂嫂们分六成,我四成。”两位嫂嫂摇头,想都没想的拒绝道:“这哪里使得!早些年我们也想着做生意,只是一直没有那个脑子罢了,如今主意、手艺、阿宿你都有,我们二人不过出些银钱,哪里能分那么多呢!”妯娌间,在这时候,说话异常齐。

      黎宿神色严肃:“正如嫂嫂们说的,咱们姑嫂之间,不说见外的话。

      只是这么几个月来,嫂嫂们对我和孩子们照顾颇多,如今更是二话不说出银子、出力气,助我一起做生意,合该多分些,也是我的一番心意。”她这一番话说的情真意切,倒也正好戳中了两位嫂嫂的心,当下感动不已。

      ÕâÑù¶®ÊµÄС¹Ã×Ó£¬ãظÃÈ«¼Ò³è×ŲÅÊÇ¡£

      黎大嫂拉着小姑子的手,道:“你二嫂跟我心思是一样的,咱们赚钱倒是其次,家和万事兴。

      若是赚了钱,你都收着便是!只要你和孩子们过得好,让阿爹和阿娘放心。”“大嫂说的是,阿宿你还年轻,带着三个孩子不容易……能多攒些钱傍身也是好的。”见两个嫂嫂你一言我一语地推辞,黎宿也没再坚持,心下感动,暗想:日后定要好好报答两位嫂嫂的恩情。

      "

      "第16章 木匠黎三爷

      趁着寒冬还未至,黎宿先是从后山温泉边摘了两大筐红蓝花回家,洗净、晾干了,交给大宝、二宝和两个侄子在家里锤捣,又把三宝给母亲照看,因着两位嫂嫂有事回了娘家,自己则跟着大哥出门去寻木匠。

      只是去的路上,黎宿多少心里还是有些不放心家里的孩子——尤其是三宝,最近天冷了,更是离不开她。

      黎峰见妹妹蹙着个眉头,便故意逗她:“早些天便听你嫂嫂说,阿宿是个有本事的,画出来的胭脂盒子她想都想不出来,更别提见过了。

      你这丫头,什么时候连画画也学会了?”原身一直与两个哥哥感情极好,黎宿也十分欣赏性格爽朗的大哥、不开口形似光风霁月的佼佼公子二哥,这几个月早把他们当成了自己的亲哥哥,说话自然没有隔阂。

      “大哥!旁人都说二哥敏而好学,就不兴我也聪明好学一回?”黎峰听了哈哈大笑:“你惯是个好吃懒做的,当年你读书写字都是阿爹按着你的头,好说歹说,你才学了。

      聪明倒是聪明,好学可不敢说!”黎宿气急败坏道:“大哥!”兄妹二人玩笑间,已到了村西。

      黎峰站在破破烂烂的大门外,冲里面喊:“三爷!黎三爷!在家吗?”院子里传来几声狗叫,接着是主人呵斥的声音。

      门开了,一个瘦巴巴的老人家出现在门后,身上穿着薄薄的单衣,收拾地却干净利索。

      黎宿注意到他手指骨节粗大,粗糙的手上间或有着细密的划痕,一看就是做惯了活计的。

      黎峰笑着递上了手里的东西,道:“三爷,今日领着我小妹,一同上门来拜访您老人家,可还方便?”黎宿也脆生生喊人:“三爷好。”老人乐呵呵地接过了黎峰带的一瓶烧酒、一只烤鸡,高兴道:“方便,方便!这是宿丫头罢?几年不见,竟也这么高了!快些进家来!”说着便把二人迎进了家门。

      黎三爷独居,家里原是有个儿子的,不幸夭折,他老伴也早早没了。

      黎宿早听说了他靠着自己的木匠手艺过活,生活清贫,进了老人空荡荡的屋子,才发现他过的竟是这般赤贫。

      ÃÅ´°ËäËãÑÏʵ£¬¿Éǽ×Åʵ±¡ÁËЩ£¬ÊÇÒÔÎÝÀïÀäì¬ì¬µÄ¡£

      除了漂亮讲究的木桌、木椅、木头架子之外,到处都破破烂烂的,墙根还放着一个刨木头的刨子,只是看上去许久未动过。

      乡下人寻常的桌椅自己也能做,不过是婚丧嫁娶这样的大日子,会请木匠打家具,是以黎三爷平日里也没什么活计。

      三人寒暄了一阵,因着三爷耳朵不好,黎峰大声问:“三爷这些日子不忙吧?”老人很是开心有人来家里,一边招呼黎峰、黎宿兄妹喝水,一边摇头:“不忙!不忙!”黎峰等老人落了座,说:“阿宿最近画了些小东西,知道三爷的雕工最好,想托三爷给做一些出来。”黎三爷笑呵呵道:“丫头想要什么?小姑娘们喜欢的木头簪子、挂坠,三爷都能给你雕。”黎宿取出了画纸:“三爷,不是雕簪子和挂坠,是雕这个,胭脂盒!”黎三爷把画纸接过来,边疑惑道:“胭脂盒就胭脂盒,怎么还用雕花出来……咦?”他自打有记忆起就开始学做木匠,这么些年下来,眼力还是有的。

      黎宿的画清晰明了,上面各样花纹也细致精巧,与小小的盒子浑然一体,仿佛胭脂盒本该是这般模样的,而寻常的普通盒子,在这些相比便显得过于普通了。

      “丫头,这些都是你画的?”他将几张画纸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双眼放着光,“你这小脑瓜子,怎么想出的这么些个图案来?”乡下人一般都会简单的木工,黎三爷尤其不同,在于他的雕工。

      只是雕花一事,功夫虽重要,更重要的还是花样、图案。

      黎三爷一时间捧着黎宿画的花、鸟、虫、鱼,有些入了迷。

      “好,好啊!花鸟虫鱼好画却难雕出神韵,你这画技神妙,竟直接将雕出来的模样画了出来!”黎宿笑了笑,她在画里用上了些素描技巧,可不是能画出实物的效果来?“三爷,您就说能否雕得吧!”黎三爷十分高兴,点头不迭道:“雕得雕得,自然雕得!”黎宿又问:“巴掌大小的胭脂盒,您一日能雕出几个?”老人沉吟了一下,答道:“制盒加上雕花,四、五个不成问题。”黎宿点了点头:“那好。

      这里有四种花样,劳烦您每样雕十个出来,我十日后来取。

      每个我给您一百文钱,四十个便是四两银子。”黎三爷吓了一跳,赶忙摇头:“四两银子?使不得,使不得!这太多了!”他一个人生活,虽不种地,平日里买些粮食,一年也花不了四两银子啊!“您除了雕花,还要磨光、上漆,费的功夫不小呢!”黎宿一边说着,一边给大哥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也帮着劝劝。

      两兄妹在来之前是商量过价钱的,见老人还是摇头,坚决不肯,黎峰只得变通道:“三爷不是还教了村里不少年轻人木工活计?如今天冷了,地里不需要人,不如让他们也来帮忙,届时分些钱给他们,也让大家赚些嚼用。”黎宿也附和道:“是呢!除了雕花的盒子,普通盒子也要做,但与集市上的盒子不同,是要上漆的,十文钱一个。”黎三爷是个实诚人,不肯占小辈的便宜,可听了黎峰和黎宿两兄妹的话,到底松口道:“来我这学手艺的都是些家里条件不好的,若是能让他们也来做工,自然是好事。”黎宿一喜:“那还请三爷再请人做一百个无需雕花的盒子,十日后我一共结给您五两银子。”老人眼睛一瞪,说:“怎得又要五两银子了!一百个磨光上漆胭脂盒,权当送给你做添头。

      一共给我四两银子尽够了!”兄妹两人相视一笑——哪里有送整整一百个胭脂盒给人做添头的?可见老人态度坚决,他们只好让步,留待以后再在其他地方补偿老人。

      黎宿细细讲了胭脂盒的尺寸和其他细节,三人又说笑一阵,兄妹两个便告辞回家。

      "

      "第17章 黎宿心中的打算

      ëÙÖ¬ºÐµÄʶ¨ÏÂÀ´ºó£¬ÀèËޱ㰲ÐÄÖÆ×÷ëÙÖ¬¡£

      秋日里天高气爽,没有夏日间那么多的雨水,方便了黎宿将新采回来的红蓝花晾干和曝晒。

      家里不光两位哥哥嫂嫂支持,就连黎父黎母也总时不时在黎宿忙活的地方转悠。

      二老毕竟是看着女儿长大的,多少了解,对这件事,多少有些忐忑——就丫头的性子,真能做出胭脂来?这几天,几个小萝卜头也没出去玩,都在黎宿身边,瞧她怎么做胭脂——见她又是调配草木灰水,又是揉花,煞有介事,直到黎宿开始用布袋绞去黄汁,并淘去黄色,只余下红色时,黎父黎母对视一眼,便知成了。

      “阿娘,做好了么?”小姜亦是个急性子,瞧见黎宿收了手,赶忙凑到跟前去问。

      黎宿笑了笑:“接下来便是放入罐中,等它干了。”四个孩子都发出惊叹的“哇”声,把黎父和黎母逗得直乐。

      两夫妻也对小女儿放了心。

      ……十日后,黎宿做的第一批胭脂终于大功告成。

      Í¬Ê±£¬Ò²µ½ÁËÔ¼¶¨È¥È¡ëÙÖ¬ºÐµÄÈÕ×Ó¡£

      小姜亦和阿思两人由黎家的两个表哥一早带出去玩。

      黎宿平时需要多上心的,也就只有三宝一个人。

      取胭脂的这天,黎宿将三宝交给母亲照看,自己跟着黎峰往村西走去。

      一路上,黎峰看妹子心情大好的样子,黝黑的脸上不由得也带了笑意,“阿宿何事这般高兴?”黎宿抿嘴一笑,双颊两边露出浅浅的酒窝,直把黎峰看得一愣——妹子从小不爱笑,虽说这些年吃了苦,可归家这几个月来,看着开朗了许多。

      就连给人的气质,也与往日变得不同起来。

      “自然是胭脂做得好!”黎宿侧目看了眼大哥,憨憨笑道:“等取回胭脂盒,就可以赚钱了!”瞧见小妹眼中露出兴奋的光,一副财迷的模样,黎峰的目光渐渐温柔下来,“就算不赚钱,我和你二哥也能养活你和孩子们,阿宿不必有太多压力,尽管做着开心便是。”明知道大哥是好意,黎宿却还是忍不住嗔道:“我做的胭脂比旁人家的颜色纯、胭脂盒也一顶一的好看,不愁卖不出去!况且如何卖、卖多少价钱,我都和两个嫂嫂商量好了,大哥等着看我们收钱便是。”黎峰抬手摸了摸她的脑袋,哄道:“阿宿做的胭脂,一定卖得好。”就算卖的不好,他和黎晁也有办法让它“卖得好”。

      黎宿当然不知道自己做的胭脂已经被两个哥哥做了最坏的打算。

      她沉浸在第一桶金即将到来的喜悦中——赚钱带来的不仅仅是快乐而已,更多的是安全感。

      大宝懂事,二宝乖巧,三宝更是她一手拉扯长大的。

      黎宿已经把三个孩子当作亲生的孩儿,若不多存些银钱,等孩子们的亲爹回来,她拿什么跟林家那一大家子争?黎峰瞧见妹妹走路竟走出了雄赳赳气昂昂的气势来,忍不住笑出声,心中只盼着阿宿能一直这样无忧无虑下去。

      等到了黎三爷家门口,看见他原本冷清清的小院里,靠墙根坐着一个黎家村的年轻人,脸上神采飞扬,正哼哧哼哧地刨木头。

      他余光扫了眼来人,赶紧起身迎了上来:“峰哥!阿宿妹子,你们来啦?”年轻人不高不矮,长了一张憨厚老实的脸,身上穿着打了补丁的衣裳,一看就是个家境不好的。

      黎峰认出了他,点头问道:“小雷,三爷在家吗?”叫小雷的年轻人便朝屋里大声喊:“三爷!三爷!峰哥来了!”许是老人年纪大了,耳朵听不见,半晌不见他应声。

      "

      "第18章 你扛个大的,帮忙送回去

      小雷尴尬的笑了笑,把身上的木头屑拍了拍,招呼两个人进屋:“三爷耳朵不好,进屋,咱们进屋说!”黎三爷家中仍是那样冷冷清清的模样,只是屋里多杂乱摆了不少木匠用的工具,就连雕花的刻刀都有大大小小五六把。

      ÈýÒ¯ÍáÔÚ¿»ÉÏ£¬Õý¿¿×Åǽ´òíï¡£

      小雷上前,轻轻晃醒了他:“三爷,峰哥和宿妹子来了。”待老人回过神来,看到黎峰和黎宿站在不远处,一边起身,一边笑着招呼道:“年纪大了,一不留神都能睡着,快进来坐!”小雷麻利地把桌椅摆好,请黎家兄妹坐下,黎宿真心实意地对老人道:“辛苦您了。”想来这些天三爷雕花费了不少功夫,否则也不会大白天里打盹了。

      黎三爷却摆了摆手:“哪里哪里,咱们手艺人不说那个。”黎峰这次提了一大袋玉米面、一小袋白面过来,随手递给了小雷,让他去厨房放好。

      三爷嗔怪道:“来便来了,每次都要带许多东西!下回不许过来了!”黎峰只笑不接话。

      几人寒暄一番,黎三爷便取了雕好的胭脂盒出来,拿给黎宿:“丫头,你看看,三爷雕的可还符合心意?”四十个胭脂盒,依照花样不同,用四个大盒子装了。

      黎宿每个花样拿出来一个,放在手心细细端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03: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