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热文】重回七零甜蜜贺寒祁初暖》-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上花溪,许辉把车子停好,四处问了一下,找到了贺家门口,他找到张桂英,客气地把贺寒祁的照片递给她看:“老乡,我问一下,这是你的儿子,对吗?”

      张桂英神情防备地看着他:“是我儿子,怎么了?你有什么事吗?”

      “哦,没什么,就是上头对他要进行一番审查,想仔细问问他的家世出身背景。”

      张桂英上下打量着许辉:“你还有啥想问的?”

      “他是哪年生的?”

      “五五年生的,今年二十一岁。”

      张桂英说得斩钉截铁。

      第134章 治病

      海城,贺家,许辉风尘仆仆地赶回来,老首长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喝茶。

      他走上前,轻声道:“老首长,您要我查的您本家的那位小同志,他是五五年生人,今年二十一岁,在通县步兵营野鹰战队任队长,副营军职,颇受器重,屡屡立功。”

      后面的话,贺老首长似乎没听得进去:“五五年生的吗?”

      “是,我问了他母亲,是五五年生的。”

      贺老首长似乎有些失望,喃喃自语着:“我们海英五四年就去了,这孩子五五年生的……”

      又笑笑:“大概是我想多了吧。”

      初暖拿了她的宝贝草药,去了贺家走到贺奶奶跟前:“贺奶奶,我听一个很有威望的大夫说,你这个腿疾和眼疾,还是有得治的。”

      贺奶奶浑浊的眼顿时好像有了光彩,没一会儿,又黯淡了下去。

      “我们寒祁以前也带我遍访名医,可最后,还是成了这样,小初啊,多谢你的好意了,但老婆子这身病,怕是就这样了。”

      初暖抓住贺奶奶的手:“贺奶奶,试试看,可以吗?”

      贺奶奶似乎犹豫了一下,最后开口道:“反正我这老婆子也是半截身子在黄土里的人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得到首肯,初暖兴奋不已。

      初暖赶紧把簋草熬成了汤汁,喂贺奶奶喝下了,喝完之后,初暖小心地观察着她的反应:“有什么不舒服的吗?”

      贺奶奶摇了摇头:“没有什么感觉。”

      初暖小声道:“这个药,要坚持服用十天左右,贺奶奶你先别跟婶子他们说。”

      她不想节外生枝,所以越少人知道越好。

      贺奶奶知道她顾忌什么,应了她的要求。

      初暖又叮嘱了闻星几句,闻星也点头说不会跟别人说的。

      忙完这一切,贺家大伯和婶子才回来。

      贺婶子脸色不好看,手里拿了几个碎碗片,看来在他儿媳妇那边又吃教训了。

      她对贺婶子才真的是恨铁不成钢。

      张桂英眼神有些躲闪,勉强扯出笑容来:“小初,你没事儿吧。”

      “婶子,我没事,多亏了寒祁找到了我。”

      张桂英无心和她搭话,初暖也感觉出她的疲于应付,就识趣地走了。

      张桂英拿着碎瓷片直奔东屋,闻星放下手中的铅笔,悄悄地扒在房门口看着她妈。

      她看到她妈从樟木箱底摸了块手帕出来,摊开一看,里面是一叠小票子。

      那是她爸妈起早贪黑这么些天卖豆腐攒下的钱。

      卖豆腐是小本营生,一天刨除用料,能赚个一两块钱,已经算是不错的了。

      这里面多的是角票和分票,零零碎碎的,都是血汗钱。

      张桂英仔仔细细点了一遍,然后又包好,起身。

      闻星立马拦住了她妈:“妈,你要干啥去?”

      张桂英将手帕揣进裤兜里,轻轻拨开闻星:“你让让。”

      闻星不撒手:“妈,你不会要把卖豆腐的钱给嫂子吧?”

      张桂英脸色沉了沉:“你嫂子马上要临盆了,他们比我们需要用钱。”

      闻星愤怒道:“二哥让你卖豆腐,是想赚了钱,还暖姐姐人情的,不是让你送给大嫂子的,大嫂子就是拿了你的钱,也不会念你的好。”

      张桂英咬了咬牙:“大人的事,你一个小丫头片子,掺和什么。”

      第135章 老婆本要被卖

      于红霞很快将要临盆,肚大如鼓,这脾气也是渐长。

      贺闻山就只能听她在一旁发牢骚。

      “你爹娘,弄了辆自行车呢,我嫁给你们家的时候,啥都没有,自行车缝纫机,要啥没有啥,他们倒比我们先享起服来了,还弄了个豆腐作坊,哪里来的钱,还不都是从我们这儿抠过去的。”

      贺闻山不耐烦道:“听我妈说了,是寒祁跟部队里支的。”

      于红霞拍了一下桌子:“你妈你妈,你妈说啥你都信,你弟是这么蠢的人吗?多大的人了,他会不给自己存老婆本?还拿钱给你爹娘又是买车又是支豆腐摊子的,他这吃力不讨好的,干什么使?”

      贺闻山挠了挠头:“行了,你这马上要生了,就别惦记那些事了。”

      于红霞哼哼:“他们支豆腐摊子,肯定是想赚了钱给他们那二儿子存老婆本,偏心,偏心!”

      张桂英拿着小手帕上了门来,随后,闻星就带着初暖躲在了门边上。

      闻星小声道:“暖姐姐,我妈好像要给钱给大嫂子。”

      初暖食指掩在唇边,示意她不要说话。

      于红霞的预产期也就在这两天了,她可不会往枪口上撞这个时候去找于红霞算账。

      万一有个三长两短,于红霞肯定往她头上赖。

      她就是来看看情况,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听得屋里传来贺婶子的声音:“红霞啊,这里是四块八毛钱,你拿着。”

      贺婶子早出晚归卖豆腐的钱,这下全给于红霞了。

      初暖咬了咬牙,握紧了拳头。

      这贺婶子跟贺家大伯的性格,真是孬得可以。

      真不知道这么孬的两人,是怎么养出贺寒祁那样雷霆之钧的凶狠男人的。

      给钱也就算了,关键这于红霞,她还不领情,阴阳怪气道:“就这三五块钱,就想打发我啊,你打发要饭的呢?”

      闻星气得差点蹿出去,初暖拉住了她。

      小不忍,则乱大谋。

      张桂英低声下气道:“你还想怎么的?”

      于红霞趾高气昂,理直气壮道:“你有两个儿子,怎么着,也得把一碗水端平吧,以后你卖豆腐赚的钱,除去你们家吃用开支,剩下的,我也不贪,老大跟老二家平分。”

      张桂英一下子沉了脸:“这车子,还有卖豆腐的钱,都是寒祁给我的,这也就是我给寒祁管着的,今天给你钱,是因为你这要生娃了,以后咋能给你?给了你,我咋跟寒祁交代啊?”

      于红霞一下子又嚎了起来:“偏心眼,你这个偏心眼的妈,就二儿子是你亲生的,你就不管你大儿子和大孙子的死活了,有你这么当人妈的吗?你要是不给钱,我儿子生下来,我就带回我娘家,省的被你们贺家人欺负。”

      张桂英一下子又六神无主了:“你……你别哭了,我……我回去跟你公公商议一下。”

      初暖拉着闻星悄悄走了。

      她实在是听不下去了,她要赶紧让贺奶奶好转起来,不然,我们兵哥哥的老婆本都要被他妈给卖了。

      第136章 优越感

      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初暖穿上了毛衣,棉花摘收工作也进入了尾声,树叶变黄,大雁南飞,紧接着就是种麦季节。

      知青宿舍门前的柿子树,已经挂上了沉甸甸的金黄色的柿子,后面还有石榴和枣树。

      袁卫民每天都会给他们送上最新鲜的果子。

      初暖觉得,没人出来捣乱的田园生活,还是很安逸,很享受的。

      初蓝照例去党支部接受再教育了,这院里就他们三个人,坐在金灿灿的柿子树旁,头顶的天空湛蓝湛蓝的,三人一边吃柿子,一边聊梦想,欢声笑语不断。

      吃完柿子,三人又合力把收好的棉花往生产大队抬去。

      大堤上,杜丽推着自行车往下面走,她穿的是碎花的厚褂子,额头处的刘海还用夹子向了一边,夹子上缠着的是红线,看得出来,是有精心打扮过一番了。

      她以前是不屑于对镜贴花黄的,觉得自己有知识有文化,是十里八乡鲜有的女高中生,如今又是光荣的人民教师,她才不要跟一些草包一样,整天打扮得花枝招展的。

      可自从上次,贺寒祁替那小知青出了风头之后,她看到贺寒祁盯着那小知青就舍不得移开眼了。

      她就知道,男人,不管是多厉害的男人,第一眼看到的,永远都是外在。

      她不想输。

      黄晓小声道:“看到没,小杜老师是往贺家走了。”

      初暖耸肩:“人家往哪走,我也管不着啊。”

      黄晓想,她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初暖当然不着急,男人喜欢的是她,凭杜丽再怎么讨好贺家大伯和婶子,都是徒劳无功,她有什么好急的。

      现在她不去贺家熬药了,她用一百情绪值在空间里搭了个灶台,她都是熬好了,盛好,然后偷摸端给贺奶奶喝掉。

      形势急迫啊,她真是恨不得贺奶奶立刻恢复光明,立刻下地走路,这样她也少操多少心。

      杜丽去贺家帮着干了点活,离开的时候,正好迎面碰上了初暖。

      那真是仇人见面,分外眼红。

      杜丽发现,初暖穿了一件米色的粗线毛衣,头发也有些凌乱,只松松垮垮地用头绳绑了一下,歪着垂在肩头。

      可即便如此,也比她精心打扮过了之后,要美。

      这种直观的,摄人心魄的美,是她虽不愿意承认,却又不得不承认的。

      女人的嫉恨,由此而起,经过发酵,恨意越发浓烈。

      初暖大大方方和她打了声招呼:“小杜老师,放学了啊。”

      杜丽扯了扯嘴角,也进退有礼地回了她:“嗯,放学了,你们也下工了,做这些体力活,怪辛苦的啊。”

      这话里话外的,夹杂着不易察觉的优越感。

      你们是城里人又怎么样,还不是在乡下干着粗活。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26 19: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