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白锦桐想了想,颔首。
“所以,案子审出什么结果来不重要!忠勇侯夫人判死,对我们来说可喜,但不是目的所在。我们要的是忠勇侯夫人牵扯上人命官司之后引发的后果如我们所愿。一旦沾上人命官司,就算最后不能让忠勇侯夫人为那五个陪嫁丫头偿命,她的名声也会蒙上杀人的污点。权爵世家沾上人命官司,必会惊动御史台,御史们眼明心亮必定摩拳擦掌盯着,少不了要参奏弹劾,这是其一。教养在忠勇侯夫人身边的两女一子,母亲名誉受损他们在大都城也难抬头,这是其二。你再想想……以忠勇侯逐利舍义的本性,他还会让名声接二连三受损的忠勇侯夫人留在忠勇侯府,再连累他的儿女?我们的目的眼看着要达成……倘若这中间你使了手段欲至蒋氏于死地,弄巧成拙又如何说?”
见白锦桐目光略有滞涩,白卿言站定替白锦桐拢了拢披风,柔声道:“过一阵子你就要独自出门在外,长姐借这件事同你讲这些,是想让你明白……做事不论用以何种谋划都要记清楚你期望达成的目的,所有手腕伎俩皆为此铺路,万不可为谋得更多再使手段,以免卵覆鸟飞。再者凡事不能单看结果,拿这个案子来说,审出什么结果不重要,要多想想这后果是不是你要的。结果、后果,二者看似相近实则乾坤之差。”
白锦桐陡然想起那日在白锦绣房中,白卿言的一番话。
【要想让她们乖觉,就得一次出手便打断她们的脊梁,按死她们的靠山!让她们知道什么是疼,什么是怕,以后听到你二姐的名讳腿就哆嗦,如此……你二姐才能得安生。】
白锦桐自誉颇有才智,虽知不如长姐,可也觉得差的不会太远。如今看长姐收拾忠勇侯府这一番干净利落的动作,毫无赘垒,行一步,前望九十九,心思缜密让人追之莫及。
白锦桐此刻这才知道,她要同长姐的学的实在是太多了。
“锦桐谨记长姐教诲,铭记于心,必不敢忘。”白锦桐恭恭敬敬对白卿言一拜,心悦诚服。
白卿言将白锦桐拉起来,攥着她的手说:“你即将离家,外面世界之大不比家中,长姐这才说多说了几句,望你行事慎之又慎。”
“锦桐知道了!长姐放心!”白锦桐红着眼握了握白卿言的手,笑开来,“我送长姐回内院。”
她刚和白锦桐走了两步,老远看到在国公府养伤的秦尚志立在不远处似在看她,轻笑着福身行礼。
不明所以的白锦桐也跟着福了福身。
秦尚志望着白卿言皱眉,欲言又止,最终抱了抱拳转身离开。
第三十二章:请安
秦尚志曾对白家大姑娘言,要想保全镇国公府得退,可观白家大姑娘这两天的言行举止,像是因为白家二姑娘被伤一时冲昏头脑,拼着和忠勇侯府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架势,全然是将镇国公府也架在了火上烤。
秦尚志本想提醒她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可观白卿言眉目清明,怕是另有打算。他也就不再赘言,但愿这位白大姑娘真的能保全这白家满门忠骨。
“长姐,那人是……”
“是我们府上的一位客人!”她说。
回到清辉院,她屏退左右,闭眼立在火盆之前,来回想忠勇侯夫人蒋氏走之前那句话。
忠勇侯夫人一个后宅妇人自是搅弄不起什么风云,可忠勇侯秦德昭呢?秦德昭如今在户部任郎中,后来南疆的消息传回来,白家落难,南燕、西凉合军直逼三棱关,祖父的副将刘焕章【创建和谐家园】出战,秦德昭擢升户部尚书负责粮草之事。
她陡然睁开眼,想起两个月前送往南疆前线的那批军粮辎重,顿时浑身发麻。
·
二夫人刘氏听说今日为了白锦绣董氏已然和忠勇侯夫人撕破了脸,心中难以言喻的感激,如今才想起来当初董氏劝她好好思虑这门婚事,真真儿是为了她们家锦绣好,是她不识好歹还以为董氏心里存了什么怨怼故意挑拨。
当天晚上,二夫人刘氏安顿好白锦绣,带着厚礼去了董氏那里,妯娌两人一直聊到深夜,二夫人刘氏才红着眼从董氏这里出来。大约是得了董氏的提点,二夫人刘氏现下也顾不上一股脑生气,已经想着怎么张罗秦朗新宅的事情来。
她长长舒了一口气,对身边的管事嬷嬷罗嬷嬷道:“罗嬷嬷你明儿个吩咐庞嬷嬷让她去从家生子里挑出一些踏实肯干老实的丫头、仆妇,先送到陛下赐给姑爷的新宅里去张罗,再让万嬷嬷去找王人牙子,挑些好的也送到新宅去!”
“二夫人放心,老奴一定办妥当!”罗嬷嬷扶着二夫人刘氏往自己院里走。
“罗嬷嬷,有件事儿我得和你商量,我知道你在我身边伺候多年,你的男人和孩子都在忠勇侯府,可锦绣……我真的不放心,你说我这当岳母的又不能一头扎到女婿新宅,所以我想让你以后跟在锦绣身边,帮衬那孩子一把!除了你……我谁也信不过!也只有你能拿捏得住之前给锦绣的陪嫁婆子管事一流。”二夫人刘氏停下步子,拍了拍罗嬷嬷的手。
罗嬷嬷被二夫人刘氏说得眼眶发热,连连点头:“二夫人放心,二姐儿是我看着长大的!我定会替夫人守好二姐儿!再说了您看大长公主、世子夫人还有咱们大姑娘、三姑娘都是会拼死护着咱们二姐儿的!”
二夫人刘氏用力握了握罗嬷嬷的手,主仆俩踩着雪一脚深一脚浅回去了。
·
雪下了一夜,密密的雪花片覆盖了国公府古朴的青砖碧瓦。
天还未亮,大厨房已是炊烟袅袅,仆妇婆子忙得热火朝天。
来给国公府送菜、送肉的农户聚在国公府灯火通明的后门进进出出,寒暄说笑,拐着弯儿打听国公府和忠勇侯府的蜚短流长。
卯时,各院内下人房挨个亮了灯。
打着呵气的粗使婆子从屋内一出来,被这隆冬寒风吹得一个机灵,见春桃陪着白大姑娘一如往常在院子内扎马步,大姑娘整个人跟从热水里捞出来一般头顶蒸腾着热气,婆子习以为常地行了礼,不敢出声打扰拿了扫把出院门洒扫。
白卿言用完早膳,正倚窗靠在金线绣织的祥云大迎枕上看书,母亲董氏身边的听竹就来了清辉院。
听到外面婆子笑着同听竹打招呼,春桃忙迎了出来,见听竹已经立在檐下,笑着问:“听竹姐姐一脸喜气,可是有什么好事儿啊?!”
听竹是真的高兴,搓了搓发凉的双臂,笑着同春桃道:“今年登州董家的老太君同董家二爷来大都过年,昨儿个傍晚就进了城。老太君怕咱们夫人心急就没有派人过来,今儿个一大早,老太君让董二老爷和董二夫人带着厚礼给大长公主请安,这会儿正在长寿院说话,专程让我来请大姑娘过去。”
“那可真是好事!咱们夫人几年都没见董老太君了,这下可该高兴了!”春桃替听竹挑起厚毡帘。
“可不是么!”听竹笑着进了门。
听到隔扇外听竹的话,白卿言合了书本,吩咐春妍给她更衣。
她记得,前生二舅舅董清岳就是在腊月十九带着外祖母到了大都城,只是那时白锦绣新丧,她大病一场,二舅舅登门那日她浑浑噩噩不曾见过。
后来,国公府出事,其他婶婶的母家避之不及。她的二舅舅登州刺史董清岳,冒死上表替白家求公道。她的大舅舅鸿胪寺卿董清平携全家,披麻戴孝为白家满门收尸。
上辈子无数的过往涌上心头,白卿言眼眶发热,整个人像被泡在酸涩之中,迫不及待想前去拜见唯一为他白家出过头的舅舅。
隔着羊脂玉和翠玉镶嵌的锦屏,听竹见春妍已经给白卿言披上狐裘,笑着上前行礼:“大姑娘,登州董家二爷同董二奶奶来给大长公主请安,夫人遣我来请大姑娘。”
白卿言笑着拿过丫鬟刚装好碳的手炉颔首:“我听到了,走吧!”
一进长寿院,白卿言顾不上去暖阁换鞋袜直直往上房走,穿着湛青色棉袄的婆子忙给白卿言打了帘,向里通传大姑娘来了。
白卿言立在门口,一手将暖炉递给春妍,一手去解大氅,春桃刚上前替白卿言脱了白狐大氅,就见白卿言抬脚进了上房。
春桃还从未见过白卿言如此着急过,忙将怀里的大氅递给春妍,跟了进去。
上房内,大长公主倚在金线绣制的祥云大迎枕上,笑着道:“阿宝今日来的如此快,想来是想舅父舅母了!”
第三十三章:提亲
白卿言一身淡黄色绣折枝纹的袄裙,越发衬得发黑如鸦羽,明艳清雅,窈窕无双,通身的嫡女气质。
二舅舅董清岳今年三十有八,不同于大舅舅董清平那般看起来斯文儒雅随性平和。他皮肤黝黑,生得十分威武,明明是董家幼子却比大舅舅更显不怒自威,也比大舅舅更稳重。
白卿言一看到董清岳就忍不住红了眼,当初二舅舅为白家上表,却被污是镇国公府同党,夺了官职发配边疆。
二舅舅头戴枷手临行前曾高呼,“忠魂被污,英烈不存!这大晋江山我且看它如何覆灭!”。
“祖母!母亲……”白卿言对大长公主和董氏行礼之后,又郑重对董清岳夫妇行大礼。
二舅母崔氏忙起身扶住她:“阿宝这是干什么?”
她反握住崔氏的手,扶着她坐下:“多年未见,外祖母可好?舅舅、舅母可好?”
董清岳放下茶杯笑开,唇角露出虎牙略损他一身威仪,倒显出几分和煦来:“都好!尤其是你外祖母十分惦念你!一晃三年,阿宝一下就长大了。”
今日,董清岳和崔氏一起来,是得了董老太君的吩咐来白家为她的嫡次子董长元提亲的。
一开始崔氏并不乐意,即便是她再喜欢白卿言,可这儿媳妇要比儿子大了三岁不说,子嗣方面还艰难,娶回去可该怎么办?
在登州的时候崔氏哭也哭过了,闹也闹过了。可董老太君和丈夫皆说,正是因为白卿言子嗣艰难,恐怕为人继室都艰难,只有娶回自己家里放在自家人身边才不会被婆家欺负了,到时候给长元纳一房妾室,生的孩子都记在白卿言名下,这样白卿言不会受婆家欺负,老来有子,董长元也有了后。
可就算是如此,那孩子到底根子上也是庶出的,这清贵人家谁不想多要几个嫡子?然就算崔氏再不愿意,董老太君和丈夫拿定了主意她也没有办法,今日只能乖乖前来。
崔氏笑着拍了拍白卿言的手,面上带笑眼底苦涩,真真儿是有苦难言。
董氏听闻这事自然是高兴的不行,虽说白卿言嫁入自己母家算是低嫁,可如此一来董氏就再也不怕白卿言在婆家受欺负。白卿言上有外祖母护着,下有亲舅疼着,左不过要给董长元取一房妾室传宗接代而已,就算是白卿言子嗣上没有什么磕绊,这也是旁人求都求不来的好姻缘。
“你外祖母今日命我和你舅母先来,一是来给大长公主请安。二是,你外祖母想你,可奈何舟车劳顿今日实在是走不动了,特让我们来接你去你大舅父府上。”董清岳笑着说。
在白卿言还没来之前,董清岳夫妇已经和大长公主说了结亲的意图,这次接白卿言过去,是为了让白卿言见一见董长元,看白卿言是否满意。
只要白卿言点头,董家老太君立刻请嫡长子董清平的岳母寿山伯夫人上门说媒。
这事两家人都已心知肚明,只瞒着白卿言。大长公主见儿媳妇董氏一脸满意,自然点头放行。只叮嘱白卿言早去早回,又让白卿言给董老太君带去了丰厚的滋补药品。
“老大媳妇儿,你也多年未见董老太君了,随阿宝一起去吧。”大长公主笑着转头看向董氏。
董氏压住眼底的高兴,想了想又道:“可……今日还得给二姑爷新府挑选仆人婢女,人牙子那边儿我也打了照顾巳时带人过来。”
“让老二媳妇自己去看吧,你若是不放心,留下你身边的秦嬷嬷帮老二媳妇把把关就是了!”大长公主发话。
董氏忙起身道谢,更高兴了。
马车上崔氏又忍不住拿帕子抹眼泪,董清岳攥住崔氏的手安抚:“你也看到了,阿宝出落的更漂亮不说,言行举止进退有度,气质斐然,除了子嗣方面……不论是家世还是人,都是咱们元哥儿处处都配不上阿宝!”
崔氏瞪着董清岳:“就你那个外甥女最好!你当我不知道你这是为了给你姐姐解决难题,也是为了报你姐夫的提拔之恩!可怜我的元哥儿……”
见崔氏又哭了起来,董清岳脸一沉:“这事儿你愿意董长元得娶!不愿意他也得娶!没得商量!这话你莫要再说了,把眼泪收一收,省得回头让母亲知道了罚你!”
见丈夫脸沉了下来,崔氏咬着唇,眼泪掉得更凶了。
青锻缀墨蓝顶的四驾马车上,董氏将外祖母董老太君的打算说与白她听。
“你外祖母自知道你受伤之后,就总是夜不能寐!思来想去只有把你放在眼皮子低下才不怕婆母将你欺负了去!你二舅舅刚说……这些年元哥儿的房里,连个伺候丫头都没有!虽说元哥儿是比你小三岁,可那孩子少年稳重,又是个读书的料子,再好不过了!”
董氏眉开眼笑拉着白卿言的手端详了她片刻,又红了眼:“你这终身大事有了托付,阿娘就是死也能合眼了。”
白卿言这才明白,刚才在大长公主那里,何以崔氏见了她脸上笑着,眼底却尽是无可奈何的苦涩。
她握住董氏的手,心中柔肠百结却不知道该如何开口:“阿娘,元哥儿是二舅母亲生骨肉,也愿意她的嫡子娶一个无法生育的正妻?”
“元哥儿到底是嫡次子不是嫡长,你二舅母一向对你疼爱有加,应该……不会介怀吧?”董氏说得也不甚肯定。
跟在马车一侧的春妍,伸长了耳朵,听到马车内董氏的话一张脸都白了,脚一软就跟不上马车了。
“春妍!干什么呢?!快点跟上!”春桃皱眉呵斥。
春妍这才抬脚,她心里揣了一肚皮的官司,腿发沉跟不上春桃的脚步,只能在队尾小跑。
要是大姑娘嫁给了舅老爷家的嫡次子,那梁王殿下该怎么办?她该怎么办?她怕此生便再也见不到梁王那谪仙般金尊玉贵的人了,
想到这儿,春妍眼眶子都红了,心里盘算着得抓紧时间给梁王殿下报个信。
第三十四章:见面礼
白卿言瞧着董氏一脸喜气的模样,不想说终身不嫁的话来惹董氏伤心,只道:“我刚瞧着二舅母眼眶通红,来之前必是哭过。二舅母疼我,是因为我是外甥女,可不见二舅母得会喜欢一个子嗣艰难的儿媳。外祖母和舅舅是为我好,但不能强按牛头喝水,到底后宅还是要在婆母手上讨生活的,阿娘说是不是这个理?”
董氏不说话,细细思量。
“阿娘,外祖母和舅舅待您和我如此好,您忍心为了我的婚事,搅得外祖母晚年和儿媳不睦?人生在世又不是只有嫁人这一条路,这话还是阿娘您以前宽慰我的。”
董氏那话都是在女儿受伤时的安慰之语,她心里不愿放过这门亲事,唇瓣嗫喏:“要不,还是见过元哥儿再说?万一……元哥儿愿意呢?”
白卿言没有反驳董氏。
母亲说外祖母早在她受伤的时候就开始打她和董长元的婚事,可上辈子她并没有听说过。
白卿言闭眼想了想,很快就想到其中关节。
上辈子外祖母和二舅舅、二舅母来大都过年时,的确将嫡次子董长元从登州带了过来。只是那个时候白锦绣在新婚当日意外身亡没多久,想必外祖母也不好意思提自家亲事,再后来除夕夜白家男儿尽折于南疆的消息就传了回来……
她知道外祖母疼爱她,如此她更不愿让外祖母和二舅母婆媳之间因她生了嫌隙。
马车还没到,头发花白的董老太君就已在大儿媳妇宋氏,和四个孙子、两个孙女的陪同下,立在董府门前迎接女儿和外孙女。
董老太君穿着件栗色绣金的灰鼠皮毛袄子,手上缠着佛珠,不停的朝长街右侧张望。
董长元站在董老太君身侧负手而立,身穿一身石青色直赘,腰间挂着一枚墨玉玉佩,风华正茂的少年郎十分英俊,只是清镌的脸上没什么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