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热文】八零宠婚:带着孩子虐渣渣季清陈青岩》-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平时她肯定嫌几块钱少,但这回娘为了平她的事,已经花了二百了,几块钱是少了些,不过总比没有好。

        她只要去撺掇着东东和兴龙回来,把那泼妇从陈家赶出去,以后二哥的钱就全部都还是娘的,她照样能花上。

        陈芬芳抱着美好的期望,回婆家去了,走的时候,还从老太太厨房里拿走了几块白面饼子。

        晚上陈家老大媳妇回来,看到刚做的白面饼子少了一半,就知道肯定是被陈芬芳拿走了,对着陈家老大又是一通抱怨。

        季清分家后,老大家最不满的点,慢慢转移到了陈芬芳身上。

        ……

        过了两天,镇上的集市开了。

        季清跃跃欲试要去赶集,吃过早饭,就去了趟王大媳妇家,两人约好把家里几个娃娃安顿在一起,坐驴车去。

        回到家,季清惊讶地发现陈青岩把自己回来的时候穿的那身松枝绿的军装又穿上了,看样子,是要出远门。

        陈青岩见季清回来,主动开口:“我去趟县里,后天或者大后天回来。”

        “去领票吗?”季清星星眼。

        陈青岩默了片刻,点头:“嗯。”

        他本来想说去县里看工作安排,不过看她对票更感兴趣,便没有多解释。这次去,也的确是领票,应该还会有一笔钱。

        原本因为这几天家里闹事,陈青岩对领钱的心情很复杂,感觉钱多了也不是好事,可看到季清期待的眼神,他又觉得,票和钱是让人快乐的东西。

        季清不知道陈青岩的内心活动,她的想法很简单,有票就能买必需品了,她哼着歌掀开盆子,取出自己烙的饼子用油纸包起来,又装了一壶水。

        陈青岩一一接过,饼子和水壶都装包里。

        “我走了。”他看着季清,明明只是去两三天,竟突然不舍起来,“你在家里,万事小心一点。”

        季清乐呵呵嗯了一声:“你就放心吧,我能应付来。”

        陈青岩看着季清脸上那灿烂的笑容,还想说点什么,但又实在想不出说什么合适,最终只是张了张嘴,转身走了。

        站在大门口,望着陈青岩远去的背影,季清心跳咚咚咚的,慢半拍抚上胸口。

        吓死她了,刚刚她还以为陈青岩要对她做什么呢,突然盯着她看,看得她心慌慌的。

        呼……

        没一会儿,王大媳妇就抱着春花来了,季清把几个娃安顿到炕上,给她们温好晌午吃的饼子和咸菜,和王大媳妇提着袋子一起去坐驴车。

        驴车晃晃悠悠往镇上走,王大媳妇同季清闲聊。

        “陈芬芳和陈老太再没找你事儿?”

        “没。”

        “她们不是那么轻易饶人的人,八成还憋着坏呢,你要防着些。”

        季清笑,“我知道。”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她才不怕呢。

        反正她已经看出来了,她们也就那么点招数,没什么大本事。

        到了镇上,季清看到原本空旷的街道上摆满了手工艺小玩意,自己做的吃食,各种工具,自家烧的瓦罐,既开心又好奇,瞬间就将陈家那些不痛快抛之脑后。

        她和王大媳妇在集市上分开,约了买完东西拿到驴车碰头,自己溜达一圈,观察赶集的人们和讲价还价的大体规律。

        其实跟前世一样,都是先狠狠压价,再一点一点还上去。

        季清转了转,挑中一家质量好价钱中等的卖家。

        她选了几个木头打的小凳子,分家就分到一个木凳子,现在家里吃饭,都还是坐着捡来的木头疙瘩,又选了打磨好的木头叉子,用来搅面团,炕桌也需要,到时候孩子们可以坐炕上学习。

        这些东西虽然都是自家做的,但需要木头还要手艺,所以卖的并不便宜,季清挑的又多,一下子就花出去十块钱。

        卖货的老汉高兴,看季清给钱爽快,又送了季清一把自家做的木梳子,和一个木头的滚轮,小孩子的玩意。

        季清喜滋滋收下,叫老汉把东西捆好先放到一边存着,她等会买完别的过来拿。

        这是大家都卖的自家做的东西,一个镇上的人,基本都认识,不存在拿了钱就跑的风气,季清也不担心。

        接着她又去买了一些农户自家烧的碗碟和瓦罐,买回去装东西,她还想买搪瓷缸子和搪瓷脸盆,可惜那是供销社才能卖的,得拿票买,集市上没有。

        提着碗碟,季清又走向卖老母鸡的。

        本以为会很贵,不料一问,老母鸡一只两块,鸡蛋一个六分,她立马撸袖子,买了五只老母鸡,五十个鸡蛋,被送了一个装鸡的筐子。

        这年头肉不好买,家里几个孩子常年吃白粥,严重缺乏营养,一个个瘦骨嶙峋的,鸡蛋算是半个荤菜,买回去到时候每天给孩子们煮个白水蛋吃。

        卖老母鸡和鸡蛋的女人都傻眼了,她存了好多天,才存了一百个鸡蛋拿到集市上卖,没想到这女人一下就买走了一半!

        顿时,她看着季清的眼神,跟看着财神爷相差无几。

        “财神爷”季清丝毫没有感觉,完全没意识到,自己和其他捏着几毛钱纠结买这个还是买那个的农妇们格格不入。

        母鸡和鸡蛋都不方便提,季清便叫卖鸡的女人帮自己把装鸡的筐子提到市集口等着的驴车上去,又跑了一趟,把碗碟、瓦罐、凳子都搬上去。

        车夫看到季清买了这么多东西,从车上跳下来,帮着一样一样摆放好。

        这时,王大媳妇还没回来。

        季清买买买的心蠢蠢欲动,便再次前往供销社,越靠近年底,供销社能买的东西越多,有些东西也可以没票购买,只不过贵一点。

        比如啤酒、香烟、肥皂、围棋等等这些非生活必需品,季清挨个儿看过去,看中了一款红黑白三色围脖。

        饶是季清对这个年代并不是很熟悉,也从妈妈嘴里听说过,红黑白三色围脖是八十年代的流行代表,县城里的女人们都以围着这围巾为潮流呢。

        季清翻看了下,围巾下面缝着商标:光荣·上海围巾二厂。

        光荣牌是老商标,这个年代供销社的东西不可能造假,季清很兴奋,没想到供销社居然有这种好货!

        “妹子要买吗,五块钱。”售货员走过来对季清说。

        季清倒吸一口冷气,好贵!

        售货员似乎看出了季清脸上的犹豫和不舍,连忙说:“咱们供销社总共就从县上拿回来两条,稀罕货,谁买谁洋气。”

        季清一听总共只有两条,立马就有了兴趣,倒不是要跟谁攀比要出风头,而是她想给王大媳妇送一条。

        她能摆脱老太太,能赚到钱,王大媳妇帮了不少忙。

        季清是个恩怨分明的人,对她不好的,她绝不手软,而对她好的,她也会十倍百倍的好。

        她想了下,把手揣回口袋,开始同售货员讲价。

        “嫂子,两条我都买,便宜点呗。”

      第34章 她酸着呢

        售货员看季清有意,笑着说:“妹子,这可是紧俏货,想买都买不到的。”

        “我知道是紧俏货。”季清视线朝外扫了眼,也笑:“不过咱们这地方,大家都紧着买吃的用的呢,这种五块钱一条的围脖,愿意买的人不多。”

        “不多还是有呢,镇上还是有挺多条件好的家庭呢。”

        “镇上能买起的,只怕是会去县里买。”

        售货员尬笑了下,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接话,面前这女人穿着破棉袄,虽然长相端正皮肤白皙,但看起来也不是个富裕人家的,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她刚要开口,季清率先道:“有笔和本子吗,我买一些。”

        售货员慢半拍点头:“有的。”

        过完年几个孩子就要开始上学了,虽然现在很多人家的孩子上学都是拿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不花钱买本子和笔这些,但季清却觉得,既然家里宽裕,孩子们的东西一定不能短缺。

        买了笔和本子,售货员刚想再聊围脖,季清又问:“这幅玻璃围棋怎么卖?”

        “啊,这个一副两块五。”

        “给我拿一副。”

        虽然不知道陈青岩会不会喜欢,但这里的东西她能给陈青岩买的,也就这个了。

        接着,季清又买了些盐津枣、桃板蜜饯,给孩子们的,零零总总,花了十块多。

        她把买的所有东西提起来,准备离开。

        售货员一看,立马急了,喊道:“妹子,不再看看围脖吗?”

        在售货员看来,季清肯花钱买什么用处都没有的围棋,想必是个兜里有钱的,只要她多说几句,肯定也会买围脖。

        季清站在门口,一脸为难:“倒是想看看,就是太贵了啊,你又不便宜。”

        “哎,你都买了这么多东西了,我怎么着也得给你便宜些。”售货员笑得一脸热情,“妹子,你说是不是?”

        季清这才转身,应承着笑道:“就是,那你可得给我便宜些。”

        卖货的比买货的着急,价钱就容易砍多了。

        最终,季清以七块五的价格,买下了两条围脖。

        贵是贵,但在她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提着东西从供销社出来,季清一路享受着农妇们羡慕的眼神,朝着驴车走去,没等她走近,她就听到了一道熟悉的声音。

        “这是我家的,你凭什么不让我拿?”

        季清快步走过去,一把将企图从驴车上拿东西的陈芬芳推开,冷冷道:“陈芬芳,手脚干净点。”

        陈芬芳一看到季清就来气,都赖季清闹事,害得她回婆家又是买东西又是认错,好不容易哄好婆婆,这才得了空上镇子来找陈兴龙。

        还没找到陈兴龙呢,就听人家说陈家二媳妇在“大扫荡”,花了很多钱。

        陈芬芳打听了一遍,没找到季清,找到了季清存放东西的驴车,她看到簸箕里的新木头梳子,想趁机拿上,结果车夫根本不让她碰。

        见季清没好脸,陈芬芳心里怄气,面上却是露出几分略微僵硬的笑容:“二嫂子,咱们都是一家人,你说话别这么难听。”

        季清冷笑:“你嫁人了,我也分家了,我们算不上是一家人,顶多算亲戚。”

        陈芬芳瞅一眼车夫,很是尴尬,却还是不甘心,极力挽回:“二嫂子,娘让我去县上接东东,我没钱了,你给我点路费呗。”

        “你没钱去找老太太要,找【创建和谐家园】什么。”季清不耐烦,把手里的东西都放到车上新买的筐子里,这些物品值钱,可不能磕着碰着。

        陈芬芳眼尖,一眼就看到了季清新买的围脖。

        她一双眼睛牢牢黏在围脖上,嫉妒的情绪在心底里蔓延。

        去年临近过年的时候,娘给了她钱,她也到供销社买了条围脖,结果没围几天,就被婆婆以不适合她为借口拿走了。

        她本想着,今年再拿到钱,新买一条偷着围,可没想到的是,钱她还没弄到手,围脖就已经被季清买走了。

        她不服!

        往年都是她买了戴着耍人,今年凭什么就让季清出了风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8:0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