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虽然卫兰花对李梅香并不好,但是这一点还是能拎的清的。
对此,姜秀荷也只是挑了挑眉,并没有说什么。
当然,她一个八岁的小屁孩儿,也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第一百零五章 倒也不觉得无聊(QQ阅读收藏满一千加更)
从大市场回去的时候,那辆从隔壁陈婶家借来的拖拉机都差点儿装不下了。
看着那好几十箱水果,卫兰花对着李梅香的脸色也好了起来:“梅香啊,这过年去你娘家拜年,就拿水果吧,好看。”
过年走亲戚,一般拿水果的很少,因为水果太贵了。
所以,卫兰花的话让李梅香很高兴:“好,谢谢姆妈。”
卫兰花淡淡的点了点头,没再回话。
一路上,就只有几个小孩子叽叽喳喳的说话的声音,倒也还不觉得无聊。
看着孙小虎拿着的那种枪,塑料子弹噼里啪啦的打出去,姜秀荷忍不住蹙了蹙眉:“奶奶,这个枪打到人了会不会受伤啊?”
在分场好像还真的很少看到有人会玩这样的枪,实在是不便宜。
但是也正是因为玩儿的人少,所以对这种枪的危险性的认识就不足。
卫兰花不怎么在意的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几个男孩子,淡淡的说道:“塑料的子弹,能有多大的劲?”
“那要是打到眼睛了呢?”姜秀荷有些着急,这种玩具枪打出来子弹的威力,她还是知道的,因为在上一世的时候,曾经有一个同学就是被这种枪给打到了眼睛,当场就失明了。
姜文英探出头往地上仔细的看了一下被孙小虎给打出去的那些子弹,心里惊了一下,那些干硬的泥地上竟然有一些淡淡的痕迹。
“你们几个!”她的语气严厉的看着手上都拿着枪的男孩子,说道:“玩的时候,不准对着人!不然的话,就没收你们的枪!”
几个孩子根本就没有当回事儿,他们此刻正兴奋着,所以很敷衍的回答了一声。
姜秀荷也没再吭声,好在这枪的子弹没有买多少,等他们玩儿完了就好了。
等全部的水果都拆分整理完后,这天也黑了。
吃完饭,姜秀荷将姜文英买给她和姜秀云的那些蜡笔和画纸都递给了姜秀云:“这个给你。”
姜秀云虽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干什么用的,但还是很高兴的摇着头说道:“我不要姐姐,我有。”
说完还把自己的那个拿出来放在姜秀荷的眼前晃了一下,证明自己没有说谎。
“姐姐,这个是做什么的?”姜秀云看着手中花花绿绿的蜡笔,完全不知道该怎么玩儿。
姜秀荷笑着在她的头顶上揉了一下,然后将自己的那一份给拆开后,指着蜡笔告诉她:“这个叫蜡笔,是画画用的,我们可以用这个东西把画出来的东西图上漂亮的颜色。秀云就帮姐姐画个漂亮的裙子吧!”
“好!”姜秀云兴奋了,她拿出了姜秀荷给她的铅笔,在纸上画了起来。
姜秀荷的眼睛眯了眯,不得不说,姜秀云对画画确实是有天分,她画得竟然比自己还要好!
“姐姐,这个……怎么用啊?”姜秀云抬着头看向姜秀荷,手里举着姜秀荷拆开了的蜡笔。
姜秀荷将蜡笔拿出来在纸上给姜秀云示范了一下,姜秀云在蜡笔盒里挑挑拣拣的拿出了两种颜色,在画纸上已经画好的裙子上开始涂涂抹抹的。
第一百零六章 文丽也多个依靠
好一会儿后,姜秀云才羞涩的举着那副画好的裙子给姜秀荷看:“姐姐!”
看着姜秀云既害羞又有些期待的目光,姜秀荷笑了,下一秒她就愣住了。
她是真的被姜秀云所展现出来的天分给惊住了。
姜秀荷真的很怀疑,姜秀云是不是也和她一样的来历!
这根本就不像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能有的能力,画得漂亮,配色让这幅画更加的生动了起来。
就算是在几十年后,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恐怕连一副完整的图都画不出来,更遑论是这种带有设计意味的裙子了。
“姐姐,好不好看嘛!”姜秀云拉着姜秀荷的衣袖,仰着头看着她。
姜秀荷回过神来压下了心中的震惊后,说道:“秀云比姐姐画得要好看多了,那这些蜡笔和画纸就送给秀云了!”
姜秀云顿时就高兴的从凳子上跳了下来,蹦起来了:“谢谢姐姐。”
她是真的很喜欢这些可以给画涂上颜色的东西。
“友生在不在?”
正当姜秀荷带着姜秀云玩着的时候,门口传来了一道陌生的声音。
姜秀荷将头伸了过去,透过电灯的投影,可以看到是一个看上去面带倦容穿着中山装的陌生男人,正站在门口往里张望。
“爸!”姜秀荷往后面厨房叫了一声:“有人找你。”
听到了动静的姜友生已经从后面出来了,他在看到来人的时候,立刻招呼道:“老肖啊!快进来快进来,刚才在后面拣锅碗,快进来坐。”
说完还回头朝厨房叫了一声:“梅香,是老肖过来了,赶紧倒点儿水过来。”
“不用忙不用忙,我坐一下就走。”肖卫国不好意思的摆了摆手,他来是给人家添麻烦的,怎么还好意思让人家忙活呢?
姜友生握住了他的手说道:“哎哟,麻烦什么啊,这么冷的天,你还从总场过来,吃饭了没有?”
不等肖卫国回答,姜友生又吩咐姜秀荷道:“你赶紧去把你姑妈叫过来,就说我白天跟她说的,人家来了。”
姜秀荷立刻便明白了这个人是谁了,她应了一声后,就往外跑了。
这可是条粗大腿啊!送上门来的不抱白不抱!
姜秀荷去叫姜文英的时候,正好那边也刚刚吃完了饭,姜文英听了姜秀荷的话后,便知道是罐头厂的那个人来了,赶紧起身准备跟着姜秀荷一起过去。
“文英啊!”卫兰花有些不情愿的叫到:“你一个女人家家的,哪里能做那么大的生意啊!”
姜秀荷挑了挑眉,耶?这老太太竟然能弄明白这是要做大生意的?
“姆妈。”姜文英低下头想了一下,然后才说道:“姆妈,行不行我先看看吧,要是能做起来,以后文丽她们也就多了个依靠啊!”
卫兰花看着姜文英叹了口气:“唉!”
姜文英知道卫兰花在想什么,抿了抿唇,转过身便跟着姜秀荷离开了。
她知道,这种机会不是每天都能有的。
“姐。”姜友生在看到姜文英后,立刻站了起来:“这个就是我那个同学,肖卫国,老肖,这是我姐。”
肖卫国立刻也站了起来,很恭敬的朝着姜文英伸出手并叫了一声:“大姐好。
第一百零七章 那个老奶奶,有很多年没见了吧
“你好。”姜文英伸出手和肖卫国轻轻的握了一下,然后说道:“坐吧。”
对于姜文英能过来,肖卫国悄悄的松了口气。
能来,就说明她是想要做代销的。
“大姐,友生把我们的情况都跟你说过了没有?”肖卫国看向了姜文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
姜文英摇了摇头。
肖卫国咬了咬牙,似乎是下了个决心一般:“大姐,你这也不是外人,我直接把我们这边的政策说一下哈。你可以直接先从我们这边提货,卖完了再结账都可以。另外,我们可以安排推销员帮你。还有,快到保质期的货我们可以跟你更换,最后就是推销员在外面产生的费用还有拉货的车费全部算我们的。”
姜秀荷的眼睛瞪的大大的,在这个年代,人们普遍都还很质朴,推销虽然不如坐在家里卖东西显得高大上,但是却也不是那么不容易被人接受的,这家厂给出来的条件对于在上一世从事了十几年销售的她来说,简直是相当于白给了。
姜文英也心动了:“那对我有没有什么要求呢?”
这么好的条件,她感觉不太真实了。
肖卫国爽朗的笑道:“第一年我们没有要求,因为我们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情况。”
姜文英看了姜友生一眼,然后说道:“那好,那就立字为据吧。”
“大姐。”肖卫国笑道:“我们厂会有正式的条约,要是大姐方便的话,明天我带人过来和您一起签一下?”
姜文英点了点头:“那你明天还是到这里来吧。”
看着兴高采烈屁颠屁颠离开的肖卫国,和满腹心思离开的姜文英,姜秀荷心下了然。
其实,姜秀荷对姜文英还是很佩服的,她对姜家这个大家庭的付出是真的挺多的。
“爸?”姜秀荷故作不解的样子看着姜友生:“为什么我们不能做这个啊?我怎么听着好像很挣钱似的。”
怎么可能不挣钱嘛!厂里给予了那么多的支持,就相当于空手套白狼了,如果这样都挣不了钱……那就只能说是蠢死了。
“傻孩子,你姑妈在汉城,她家里可以放得下一车的罐头啊!”姜友生笑着在姜秀荷的头顶上揉了一下。
“行了,别问为什么了。”看着姜秀荷张开嘴依旧是不解的样子,姜友生笑着说道:“去带着秀云洗吧,水都烧好了。明天要炸油膜蒸馒头了还要做麻叶子麻花和翻饺,你们早点儿睡。”
姜秀荷故意不怎么情愿的带着姜秀云去了厨房洗漱。
从过了小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年了,一旦开始忙年,时间就快得……让人完全合不拢腿了。
李梅香终于停歇了下来的时候,是在大年二十七的时候。
她收拾了一些炸出来的东西,还有一些苹果桔子,以及以前没有见过的香蕉,菠萝外加冰糖和瓜子,装了满满的两个大篮子。
“秀荷,走,去看看你崔奶奶。”李梅香在外面将姜秀云放在自行车的横梁上后,又把两个篮子分别放在自行车的两边的车把上,然后才朝着屋子里叫了一声。
姜秀荷立刻应了一声,然后赶紧跑了出来。
那个老奶奶,有很多年没见了吧?
第一百零八章 我老太婆可没给拆开过啊(起点加更)
不知道为什么,姜秀荷竟然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感觉。
“哟!小丫头过来了?”听到声音出来开门的崔奶奶,在看到姜秀荷后,立刻笑着打招呼到。
“奶奶好!”姜秀荷赶紧上前扶了老太太一把,“我妈说要过年了,就给您送了点儿东西过来。”
“要你们送什么东西啊?我这里都有,你个小丫头过来看看我这个老太婆就好了。”崔奶奶笑着在姜秀荷的鼻子上点了一下,然后往旁边的路上看了过去。
李梅香推着自行车有些喘着气的正好过来了,看着崔奶奶也笑着说道:“大娘,她听说是要过来看您的,这跑得不晓得多快,我都赶不上了。”
“哎哟!你这带着孩子的,就别往我这里来了,这小丫头挺俊的,谁家的孩子啊?”崔奶奶利索的朝着李梅香走了过去。
李梅香将姜秀云抱了下来,在将自行车给停稳了后,就把两个篮子拿下来,往里面走了过去:“大娘,都是我自己弄的,今年还包了有些肉包子,您一会儿尝一下。”
崔奶奶赶紧往旁边让了一下,让李梅香好过去一点:“你这也真是个能干的,还整了这么多东西。”
“大娘。”李梅香笑着说道:“人家不说了吗,有钱没钱的都得要过年啊!东西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您别嫌弃就好了。”
崔奶奶扶着姜秀荷的手跟着进了门,听着李梅香的话,失笑道:“这还有这么多水果的,我怎么会嫌弃嘛!这么多水果,不少钱的吧?”
李梅香将篮子放在了堂屋里的桌子上,柔声道:“前几天去了趟大市场,就买了点儿水果,您回头尝尝看,味道应该还不错的。”
“哟,这还有香蕉和菠萝呢?”崔奶奶诧异的看向了李梅香:“现在都能买到这些东西了啊?”
崔奶奶在儿子那里住过一段时间,那里也从来都不缺这些东西,她也吃过不少。但是在农场里,很少有人能买这种不属于本地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