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大姐,下面这两个撑子中间最好再横上一块板,你能放货,也能更稳当点。”
没想到这年轻人还挺有想法,苏玉兰禁不住多打量了两眼,皮肤不黑,手也不糙,倒更像是个读书人,不过这小伙子说的很是在理,北方这天气,刮风是常有的事,到了冬天,呼呼的西北风更是可劲的刮,衣架挂上衣服,下面重力如果不够,风一吹,就得给刮倒了,
“别放整块板子,分成三块窄的,横在中间。”一块板子拆下来她不好带,三块窄的就无所谓了,效果是一样的,就算不放货,往上面压上几块砖头也足够稳当了。
样式谈好了,价格苏玉兰觉得也能接受,7块钱,先交了2块定金,
“大姐,我叫刘志,刘家湾的,你是哪个村的?”
“苏玉兰,大桥村的。”这小伙倒是个会做事的,收了定金,赶紧自报家门。
“大桥村啊,离得很近,这样的话做好了我给你送家去吧,下个集我爹出摊,我就不来了。”
原来是个临时看摊的,小伙子有名有姓,摊上摆的东西也不少,才2块钱定金,苏玉兰也没担心过摊主会跑路,还能送货上门,这服务理念还真是挺超前的。
事情都办完了,那两件衣服苏玉兰也不打算浪费时间再摆摊了,有这时间,她赶回家都能再做出两件新的了。
回去的路上,苏玉兰又去割了块儿肉,只是她去的晚了,那些膘肥油厚的好肉早卖没了,剩下些瘦的没有油水,在这年头不受人待见。
苏玉兰却是爱吃的,要了一斤多瘦肉,排骨看着不错,价格也便宜,上好的排骨竟然才卖8毛多一斤,比肉还便宜,又要了3斤多排骨,
家里那两小只瘦的像小鸡仔似的,排骨炖了正好给俩孩子补补。
钱是要攒,但是该花的苏玉兰也不省着,俩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现在她能挣钱了,在吃的上自然是不能亏了孩子。
这天气排骨放一晚上也不会坏儿,瘦肉苏玉兰都剁成了肉馅,晚上她打算给孩子们包饺子吃。
和好了面,又剁了半颗大白菜和一些葱姜蒜,农村这些东西都是自己地里长的,谁家都不缺。
¡¡¡¡¡î¡¢Ê®°Ë¡¢°ü½È×Ó³Ô
猪肉白菜馅饺子到了冬天在北方就是标配。
等苏玉兰都准备的差不多了,两个孩子也从外面回来了。
小李强今天一天在外面玩的都是心不在焉的,倒不是因为没人跟他俩玩,自从有了那几个沙包,那些小伙伴现在都是主动来找他的。
早上的时候他眼看着娘把那套军装带走了,一颗心怎么也收不回来了,一天往家里跑了好几趟,就是想看看娘回来的时候那套军装会不会被带回来。
一到屋里,小李强就四处望,只是除了那一袋子布,娘好像是没有带别的回来,小家伙心里不高兴,眼里一下子就没了神,也不开口说话。
苏玉兰看着,大概猜到了原因,只是她没去劝......
这个老大不会跟她闹,就算心里不高兴也不说出来,自己喜欢的东西也不会提出来要,什么事都憋在心里,这么让人省心的孩子,是很懂事,只是小孩子这么“懂事”真的就是好事吗?
苏玉兰也说不清楚,孩子都已经6岁多了,她还只是个新晋妈妈,孩子的教育问题她以前从来也没有关注过啊!
“强强,涛涛去洗手,咱们一会儿包饺子吃!”
“地主家的饺子肉多菜少,咱们家的饺子菜多肉少,可是菜多肉少的饺子更好吃!”苏玉兰现在还记着小时候学的一篇课文里的这句话,课后练习题还有提问:为什么老舍妈妈说菜多肉少的饺子更好吃。
自己那时候写的答案是:因为是自己亲手做的饺子才更好吃,老师给了个对勾,又在对勾上划了一刀斜线,那意思就是不全对。
苏玉兰现在才觉得自己小时候真是太单纯了,什么亲手做的才好吃,在这缺吃少穿的年月,明明就是肉多菜少才好吃嘛,哎,正确答案就是不让说实话啊。
果然饺子的诱惑力还是挺大的,强强一听说包饺子,马上就有了劲头,带着弟弟洗手,帮娘拿擀面杖,端薄面,拿面帘。
¡¡¡¡ËÕÓñÀ¼×Ô¼ºÏÈߦÁËÒ»²¿·Ö½È×ÓÆ¤³öÀ´£¬¾Í°Ñß¦ÃæÕȸøÁËǿǿ£¬ÈÃËûÀ´ß¦Æ¤¡£
¡¡¡¡¡°ÄÎÒÕâÑùߦ¶Ô²»¶Ô£¿¡±Ç¿Ç¿ÄÃÁ˸öÃæ¼Á×Ó£¬ÓÃСÊÖ°´ÁËһϣ¬Á½Ö»ÊÖÎÕ×Åß¦ÃæÕÈÔÚÉÏÃæÀ´»Ø¹ö£¬×öµÄ»¹Í¦ÏñÑù¡£
“对,强强可真棒!”
¡¡¡¡¡°ÄÎÒҲҪߦƤ£¡¡±Ð¡ÌÎÌÎÓе㲻¸ßÐËÁË£¬¿äÁ˸ç¸ç£¬Ôõô²»¿äËû£¿ËûÒ²»áߦƤ¡£
“涛涛,哥哥擀皮,你来包,好不好?”苏玉兰不是真的打算让孩子们干活,她要的是和孩子们之间的互动,让孩子们参与到家务中来。
“娘,你帮我放点馅。”
苏玉兰给他放了一丁点馅进去,小涛涛用小手一握,把饺子皮握成了一团,两只小手搓了又搓,
“我这个圆形的饺子好看吧!”说完得意的看着苏玉兰,那意思好像在说,夸我啊,快点夸我!
“好看,你包的等会儿都捞出来给你吃好不好,肯定特别好吃!”
“也给哥哥吃,还得给娘吃。”涛涛还不会算数,伸出手指头,数了半天,“哥哥一个娘一个,还得再包两个,娘你快给我放馅。”
小涛涛忙活的可认真了,没多大功夫,一张小脸上蹭的全是面粉,衣服上也沾了不少,他不光做了圆形的饺子,还做了长方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呃,其实就是几个面团子。
有了这两个小家伙加入,苏玉兰包饺子的速度不但没有正常发挥,还被带慢了,不过那有什么,孩子们开心啊,她自己也很开心......
晚上,两个小家伙都睡觉了,玩了一天睡得都很沉。
苏玉兰却熬了半宿......
第二天早上,小强强一睁开眼,就看到自己枕头旁边整整齐齐的放着一套衣服,绿色的......军装......
掀开被子从炕上跳下来,小李强连棉衣都没穿,趿拉着鞋就跑厨房找娘去了。
“娘,娘......军装......”
小强强激动的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昨天明明什么都没有看到的啊,怎么一大早就摆到他枕头边上了?
苏玉兰一回头就看到只穿着秋衣秋裤的小家伙,
“快回去穿衣服,都不知道冷啊!”
她昨天晚上到大半夜才睡,可不就是给这哥俩做衣服呢,早想到这两小只看到会高兴,只是没想到能兴奋成这样。
“新衣服都穿上,涛涛的也让他穿上!”她真怕一会又看到一个【创建和谐家园】棉衣跑出来的小家伙,大早上天气还是很冷的。
晚上的饺子没吃完,热了剩饺子,又煮了点粥,苏玉兰在厨房喊两个小家伙吃饭,谁知道喊了几声没人应,到屋里一看,没人!
“强强,涛涛......”又喊了好几声,还是没人答应。
苏玉兰一颗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大早上在家里还能丢了?一点动静没听到,怎么俩孩子就都不见了?
往常出去玩也都是吃了饭在她眼皮底下出去的,这......这......
苏玉兰火急火燎的就跑到了公婆院里,把事情一说,婆婆就急了,“一个大人看两个孩子都看不住,怎么就能不见了?你这娘怎么当的?”
李有田把碗筷放下,“我去老大家找找。”
上回大媳妇儿来找他,他就知道老大两口子那心思都还没熄呢,莫不是这回又要偷摸的把孩子给送走?
不管有没有这事,这回他得先去看看,可不能再让老二媳妇儿去闹了,上次那一回就够丢脸的了,再整一次出来,他这老脸还要不要了。
李建华推着自行车正要出门,就看到自己爹过来了,
“爹,大早上的有事啊?”
“军军在家没?”李建华还没出门那就没事,李老汉一颗心总算放下了,不过俩孩子还是得找。
“屋里吃饭呢,爹,我着急上班呢。”
李老汉挥了挥手,李建华就赶紧骑着自行车走了,他现在每天可都是打起十二分精神,上班一点错儿不敢出,更别说迟到早退了。
“军军,强强和涛涛没来找你玩?”
“没有。”军军正吃着饭呢,他心里也没好气,这几天那些小伙伴每天都围着他那两个小堂弟玩,不就是几个沙包吗?他得让他娘也给他缝几个。
¡¡¡¡¡î¡¢Ê®¾Å¡¢×Å»ðÁË
“强强和涛涛不知道跑哪去了,你先别吃饭了,帮着出去找找。”李老汉对着高敏芝说了一声,转身出了门。
“不见了?”高敏芝嘀咕了一声,让她帮忙去找人?那是得去看看,不去怎么看热闹?
老公公前脚出门,高敏芝后面也跟着出来了,刚走到街上,就听到村里的大广播“刺啦刺啦”的响了起来,
“建国家的李强李涛,听到广播后抓紧时间回家,家大人正找你们哩。”
“村民们都注意下啊,村民们都注意下,谁看到李有田家的孙子李强和李涛了,让他俩赶紧时间回家啊!”
大喇叭一响,全村都听到了,小李强和小李涛,正在刘浩家等着刘浩吃饭呢。
上次刘浩说她娘是疯子的事,小李强可一直都没忘,穿上新衣服,俩人恨不得所有的小伙伴马上都能看到,先找谁呢,小李强一下就想到刘浩了。
俩人屁颠屁颠的就出了门,哪里还能想得到得先跟娘打了招呼再出门啊!
听到广播,小李强心里咯噔一下,被大喇叭广播了,他这是闯祸了?
小家伙心里有点害怕了,他隔壁家的那个哥哥有一回就是被大喇叭给广播回家的,一到家就挨了一顿揍,他听的可清楚了。
知道该回家,但是回家得挨揍,咋办?小李强心里紧张的不行。
刘浩爹娘自然也听到广播了,也不管俩孩子高不高兴,拉着这俩小人就给送到李有田家了。
看到人,苏玉兰激动的差点都要哭了,她刚才心里是真怕,
万一孩子找不着......她都不敢往下想......
上一世,别说这么大点的孩子了,10几岁的孩子一旦走失,找回来的几率也是小的可怜,就算最后找到了,人多半也已经......
她都差点忘了自己现在身处的是80年代的农村了。
“两个死孩子,大早上不在家里吃饭,死出去干啥?外面拴着魂呐?”正吃早饭呢,闹这么一出,王月娥心里那个气啊。
“娘,大早上的您就“死”啊“死”的,不嫌不吉利吗?”
闹了场乌龙,打扰公婆吃饭,苏玉兰心里本还有点愧疚,可听到婆婆这么说两个孩子,一下子就不高兴了。
她自己心里也压着火呢,害她担惊受怕的,真想给俩人小【创建和谐家园】上来上两巴掌,可是看到俩个小家伙躲躲闪闪的眼光,苏玉兰这心里一下子就软了,别说打了,责备两句都舍不得。
不是不让公婆教育,教育孩子不是也得讲究个方式方法么,这么骂骂咧咧的,反正她苏玉兰不能同意!
“还不让说了,不让说自己就看好孩子,别今儿一出,明儿一出的,不让人安生!”
“行了!”李有田大喊了一声,王月娥也不再出声了。
“带孩子回去吃饭吧!”
......
苏玉兰心里现在是五味陈杂,虽说是个小乌龙,可说到底还是由她引起的,如果当时能够镇定一点,自己先出去找找,说不定自己就找回来了,可是孩子不见了,最先找的地方不该是爷爷奶奶家吗?到底还是避开不公婆。
这些日子苏玉兰也看清楚了,婆婆这个人倒不是偏向哪一个,她是只爱她自己,谁能给她好处,她就高看谁几分,连带着对孩子也能好几分,如果现在她日子过的红火,婆婆对两个孩子就不会是这个态度。
要想改变现状,还是得加快挣钱的速度!
三个人还没走到家门口,就闻到一股烟味,只见一股股浓烟从自己家厨房的方向飘了出来......
苏玉兰急匆匆赶回家,就看到邻居赵婶提着水桶站在自家院子里,
“你可算是回来了,要不是我发现的早,可就出了大事了。”
刚才她只顾得出去找孩子了,厨房里灶膛的火都还没有完全熄灭,也不知怎么的就把堆在墙角的柴火给引着了。
这几天苏玉兰忙着做衣服,柴火还都是俩孩子给抱进来的,也没多少,要不然,那干透的玉米杆着起来,真能把房子给烧了。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