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有啥儿事,你就直说,我这把老骨头也不是不能经事。”
李大顺也就不再遮遮掩掩的了,把地里李大敦跟他说的话,又跟李有田说了一遍,末了又加了一句,
“这事儿是什么性质我也说不好,不过我天天看报纸,既然政策没有变化,我想***的天下,总不能让资本主义那一套做派再流行起来。”
李有田狠狠抽了几口烟,想了好大一会儿,才开口说话,
“亏得是你跟我说了,要不然老二媳妇儿干的这事儿还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传到我耳朵里,咱老李家往上好几辈都是贫农,可不敢学地主阶级雇短工剥削人民群众!”
李有田停了一下,面色像是有些为难,
“他叔,咱建国没了,建国媳妇儿一个妇道人家拉扯仨孩子没改门子能守着咱家不容易,这事儿你就算是看我这张老脸还得帮着瞒下来,政策会咋变咱是看不透,但是咱不能眼看着孩子犯错误,老二媳妇儿成分要是坏了,以后这仨孩子就更出不了头了。”
这年月成分有多重要,凡是能改变泥腿子出身的路都要看家庭成分。
¡¡¡¡¡î¡¢Ò»°Ù¶þʮһÕ¡¢À»ªµÄÀ¢¾Î
这年月当兵要看成分,考大学要看成分,就连小升初都要看成分,成分不好就是分数上线也不让升,老师对成分不好的学生也不上心,上心有什么用,政审通不过照样收不到通知书,谁还会在这样的学生身上花心思下力气。
这时候贫农,根红苗正,不管干啥都说话都硬气,当然没钱也让人英雄气短,但没钱可以少花,甚至不花,成分却是从娘胎出来就定性了,要想改变,除非跟家人断绝关系。
这也是让李有田糟心的原因,家里只要有一个人成分坏了,一大家子人都要受连累,他自己年纪大了可以不想以后的事儿,可建国是端国家饭碗的人,还有下面的孩子们......
李大顺又回村部翻报纸去了,李有田眉头皱的能夹死只苍蝇,原以为老二媳妇儿是让人省心的,没想到到头来竟是个惹是生非的。李有田甚至觉得让老二媳妇儿干买卖就是个错误的开始,以前是他没看清,手里有了钱,年轻人心就轻浮了。
好在李大顺并不算是外人,虽说关系远了点儿,但终归都是一“李”家,如果人家真存的是什么坏心,就不会过来告诉他了,那大墩两口子也都老实,只要谁都不说,这事儿就不会传出去,只是建国媳妇儿那边得嘱咐好以后万不能再这么做了。
今天李建华不上班,两口子都在井台那边的地里锄草。
那天晚上开的小会,高敏芝觉得李建华终于像个男人一样在家里能说上话了,李建华也觉得高敏芝说的话给他长脸,再加上这么长时间以来他的观察出来的结论,高敏芝的确对他和这个家没有外心,或许那件事她是后来才知道的,李建华心里想着自己作为男人或许应该大度一点儿,过去的事儿就让它过去好了。
“床头打架床尾和,夫妻没有隔夜仇”,虽说这两口子都已经仇了好几个月了,但现在两个人都有了和好的心思,有些事情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这几日俩人倒是跟新婚似的,小日子过得蜜里调油,要不是还有地里的那点儿活儿,高敏芝觉得美好的生活也就是如此了。
俩人都不是勤快人,早上太早起不来,太阳大了太晒,李建华干不了多大会儿就喊累,他以前直道自己没有根基没有后台在单位上班,既要给领导留好印象,又要跟同事处好关系,整日劳心费力,却不知道地里活儿原来这般累人。
脚下的地要一步一步的走,草要一垄一垄的锄,不说锄草,就单是把这五亩地每垄走一遍下来,就够累人的了,李建华往南看着看不到头的地边,心里直喊后悔,好端端的跟着苏玉兰喊什么分工啊!
高敏芝比李建华倒是好一些,毕竟以前就算是磨洋工也是要在地里耗时间的,看着落在自己身后好大一截的李建华,高敏芝不但没有责备,反而脸上带着笑,心里甜滋滋的,他男人是文化人,吃着国家的饭呢,原本就不是下地的料嘛!
高敏芝往回走了一段来到李建华跟前,掏出兜里的手绢给李建华擦了擦额头的汗珠子,
“你要了累了,就到井台上坐会儿,我这一垄到头,咱就回家!”
高敏芝皮肤生的白,又爱美,每次下地都是必须要戴草帽的,由于干活,此时高敏芝额头上冒着些汗珠子,一张脸白里透着红,说话的腔调,给她擦汗的动作竟跟刚结婚那会儿无异。
李建华心里又生出许多愧疚,这么多年他只顾上班,却不成想高敏芝家里地里的活儿这么累人,媳妇儿待自己这么好,自己怎么就被糊住了心窍,竟能下的手去【创建和谐家园】,一想到那天差点把高敏芝掐死,李建华心里就暗暗发誓,以后再也不能动手了,一定要千倍百倍的对媳妇好。
俩人回到家里,桌子上有晾好的白开水,李建华还不知所以,端起来就喝,高敏芝却是万分激动。
下地前小李军跑出去玩了,李玲一个人被锁在了家里,闺女这是......这是......
“建华,建华!这水是咱玲玲给晾的,闺女心里明白着呢!”
李建华这才反应过来,之后也是跟着狂喜!
闺女变成现在这样,李建华经常自责,他常以读书人自居,骨子里也并没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李玲乖巧懂事,学习成绩又好,相对于整日闹腾的李军来说,李建华更是比较待见闺女。
跟高敏芝不计前嫌和好,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为了李玲,李建华毕竟多喝了几年墨水,虽然他不懂什么心理学,但是心病还需心药医,自从那天以后闺女都不敢正眼看他了,这也使得他很想改变目前的生活状态。
现在两个人和好如初,高敏芝待他更是体贴有加,闺女这里竟然也这么快就有了好转,李建华比高敏芝还要激动,赶紧蹲到闺女跟前,压抑住自己激动心情,尽量放低了自己的声音,
“玲玲......玲玲......”
李玲低着头没有反应,李建华抓着李玲胳膊的双手竟然感觉到闺女在发抖,一颗高涨的心陡然又凉了下来,闺女还是这样害怕自己!
看着李建华失望的神色,高敏芝把他拉了起来,
“建华,玲玲的病不能着急,你别再吓着孩子!”
......
地里的活儿解决了,孩子也能暂时离手,苏玉兰想着到燕市去看看,虽然她没有在这个城市生活过,但是却是去过几趟,对燕市多少有些了解。
燕市地处冀省东南部,是冀省政治经济中心,在苏玉兰生活的那个时代,燕市是北方及其重要的物流集散基地。
这个城市有北方最出名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电子批发市场、服装批发市场当时有好几个,作为一名服装设计的学生,苏玉兰对服装批发市场的关注度更高一些,但由于当时自己当时不够接地气,虽然跟这个城市有所交集,但是却没有亲自去批发市场看过。
¡¡¡¡¡î¡¢Ò»°Ù¶þÊ®¶þÕ¡¢ËÍʲôºÃ£¿
在苏玉兰的记忆力里,80年代初燕市最早的服装批发市场只有五四街服装批发市场,虽然不知道记忆会不会出现偏差,但是五四街服装批发市场作为燕市批发市场的“鼻祖”,名气应该不小,有没有差错,到了市区只要一打听就能知道。
其实相较于五四街批发市场,苏玉兰更想去的是五羊城,在今后的很多年里,五羊城的服装批发市场一度掌握着全国50%以上的货品量,各省的服装批发市场也都要从这里拿货,全国最前沿的一手货源就在五羊城。
原以为只要生了孩子就能天高任鸟飞了,但是看到眼前的这个小家伙苏玉兰才知道自己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笑。
原来生孩子并不是结束,这才是个开始......
多么痛的领悟!!!
燕市与五羊城相距1900多公里,坐绿皮车最少得三十几个小时才能到,这还不算从大桥村到燕市的时间,一来一回就算中间什么都不做,只在路上的时间就要用掉四五天,这个小家伙能不能离开妈妈那么长时间苏玉兰不知道,但是让她离开孩子这么久,她现在是无论如何做不到的。
不管燕市的批发市场现在是什么情形,苏玉兰都只能退而求其次,不过燕市也有一样好,朱男神就是燕市人啊,如果去燕市,不是正好可以去找男神打听打听情况吗?当然如果男神有时间的话,能够陪她一起去,那就更好不过了。
苏玉兰是个行动派,不想则以,想好了就要动,现在还不到下午1点钟,正是吃午饭的时间,男神现在肯定没有上班,除了知道男神在公安局上班,苏玉兰并不知道朱睿住在哪里。
男神来的时候每次都不空手,自己去找人帮忙,什么都不带当然是不行的,但是那是男神的工作单位,万一被有心人撞见加以利用,一粒纽扣都能说成别有用心,更何况她家砖被偷的案子还是朱男神给破的,带东西过去会不会有人说男神是徇私......
果然是关心则乱,就是找男神打听打听燕市的情况,怎么会搞的这么复杂,男神是那么看中东西的人吗?空着手难道就不能去了?苏玉兰啊苏玉兰,你是不是太小看男神了?
苏玉兰自我抱怨了一番,还是没想好该怎么去?带东西怕影响不好,空手去自己不好意思,左右为难有木有?
这时候强强跑了进来,
“娘,弟弟醒了没有?”
自从有了小弟弟以后,强强诞生了强烈的保护欲,总觉得自己长大了,能够保护弟弟了,当然强强说的弟弟肯定不是指涛涛,涛涛除了比他小两岁,个头比他矮点儿,比他还会欺负人,哪里需要他保护。
涛涛一点儿都不听话,也没有小弟弟可爱,强强现在是每隔一会儿就要跑回来看看,趴在炕上自说自话的跟小弟弟对上一会儿话,他说弟弟能听懂他的话,还会“啊啊啊”的跟他说话,他讲完了弟弟还会伸胳膊踢腿,像是在给他鼓掌一样。
苏玉兰上辈子是独生子女,从来也没有体验过兄弟姐妹之间的感情,尤其是在爸爸住院的那段时间,她一个人下了班就往医院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回过家,晚上就是在医院支个躺椅躺一宿。
身体的劳累倒是次要的,那段时间她精神上一直处于绷紧的状态,睡觉都不敢深眠,只要一有动静,马上就能清醒过来。
那段时间她是多么想有个兄弟姐妹能够相互扶持着,安慰一下对方,但是她一个人享受了独生子女的优待,就要承受一个人照顾父母的重担,况且当不当独生子女也不是她能决定的,她成长的那个年代,身边的同学朋友除了少数几个家里有两个孩子,其他的都是独生子女。
现在看着兄弟两个相亲相爱的样子,苏玉兰心里特别欣慰,虽然现在条件不是特别好,照顾三个孩子自然也不能像照顾一个那么全身心投入,但是孩子们之间的互相陪伴却并不是优越的生活条件能替代的,孩子们之间的感情更是弥足珍贵。
等强强不在炕上趴着逗老三了,苏玉兰才把强强叫到跟前,
“强强,娘有点事情要找朱叔叔帮忙,你说要给朱叔叔带点儿什么东西好?”
比起对男神的了解程度,苏玉兰从没有认为自己比强强好,尽管她一直看不透这一大一小是怎么同性相吸的,但是找强强出主意是她现在唯一能想到的办法了。
“娘,叔叔说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没说过帮忙要给东西才行啊!”
苏玉兰无语,这俩人究竟是什么时间聊过这种问题的,
“叔叔是不是也没说朋友之间不能相互给东西,那就是可以啊,你看上次叔叔过来是不是还给你和涛涛带了那么多东西?”
强强一本正经的拧着眉毛想了想,叔叔确实没这么说过,而且还给他和涛涛带了不少玩具和好吃的,那该给叔叔带什么呢?
小强强陷入了沉思......
苏玉兰也很费神,男神第一次是帮自己带老三出生的用品,第二次来带的也是孩子们的玩具和零食,男神如果有孩子的话倒好办了,孩子的吃的穿的玩的都可以买,如果男神不是本地人的话也可以准备点土特产,但是男神就是燕市人,而且人还在平吉县,又是个单身贵族,这可真叫人发愁?
大桥村根本也买不上什么像样的东西,就是到了县城百货大楼买的东西男神也不一定喜欢,市里有的东西县城不一定有,但是县城有的市里都有,苏玉兰第一次觉得送礼这么麻烦,当然这个还不能算作标准意义上的送礼。
强强想了一会儿,开始去自己的小书包里倒腾了,自从开始教他们学拼音认数字,苏玉兰就给强强和涛涛准备了书包,家里连个收纳都没有,两孩子的本子、卡片、铅笔......只能让他们各自都收到自己的书包里。
¡¡¡¡¡î¡¢Ò»°Ù¶þÊ®ÈýÕ¡¢¶þ¹·µÄÈâ̯
“娘,你去找叔叔,可不可以带我去?”
苏玉兰没答话,强强赶紧接着说,
“上次叔叔说要我好好写字,他来了要检查我的作业,我都写了这么多了,叔叔还没有检查过。”
强强把自己的小本子一页一页的翻过去,一个本子都快写完了,上次朱睿来的时候强强没在家,所以强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见到过朱睿了。
“呃......”
苏玉兰想了一下,带强强去或许倒是个不错的选择,就说强强想叔叔了,这样应该可以吧?
大概是可以的吧!
“叔叔上次说娘包的酸萝卜饺子好吃,娘,你再给叔叔包点饺子吧,这么长时间吃不到,叔叔肯定都嘴馋了。”
又包饺子?苏玉兰想了想自己包的饺子男神都已经吃了两顿了,再包饺子,男神会不会以为她只会包饺子呢!
不过买什么都不合适,好像只有送点吃的还能显得比较贴心。
罢了,包饺子就包饺子吧,北方人反正就是爱吃饺子,强强说的也没错。
只是酸萝卜年前赵婶只给她拿了几根,这么长时间,早吃完了,苏玉兰只好又到赵婶家去问了,幸好赵婶家还剩了几根,这东西没有荤腥不好吃,过了年家里没了肉,这几根酸萝卜赵婶正不知道怎么吃呢,扔了糟践东西,可再放下去就要坏掉了,现在好了苏玉兰来要正好帮赵婶解决了这个问题。
农村地里一有了活儿,在伙食上就会好一些,虽然不能顿顿吃细粮,但是中午还是可以吃上顿面条的,油荤当然不能天天动,但是隔上十天半月怎么也得买回肉吃,不吃饱了哪里有力气下地干活?
大桥村人口多,附近几个村子也离得近,以前村里人想吃肉都是等到县城过集的时候去城里买,最近这几天村里人都在说以后吃肉方便了,不用出村了。
苏玉兰也是听赵婶说才知道,原来是村里的二狗每天骑了自行车在供销社门口,后架上绑着一个放了猪肉的案板子,上午10来点钟出摊,下午一两点收摊,有时候案板上的猪肉都不够卖,人们最近又都开始议论上二狗的猪肉摊了。
有人说这二狗家里以前肯定埋了什么宝贝拿出去换了钱了,要不然穷的叮当响的日子,怎么就能娶上了媳妇儿,还买了自行车了,卖猪肉也是需要本钱的。
二狗大名叫刘振业,往上数三代,他家可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大地主,家里的产业多的数不清,地传说得有千顷,只是到了他爹这一辈,弟兄几个都不正干,还有两个大伯年轻的时候抽大烟赌博,生生的把家业都败的差不多了,剩下一部分弟兄几个分了家,虽说不能跟以前比了,但也是吃穿不愁的。
二狗上面有个哥哥,养到2岁多的时候生病死了,后来二狗娘生下二狗,就给起了这么个名字,贱名好养活儿。
到了阶级斗争的时候,二狗家已经就剩下几亩地和几间屋子了,饶是如此,二狗爹还是没逃过被拉出去游街批斗的厄运,被斗争了几次之后,就在家里吊了房梁了,家里的几亩地和房子都被瓜分了,二狗家只剩下他和他娘两个人,日子过得一天不如一天,家里穷成分又不好,二狗到了结婚的年纪连个给他说媒的都没有。
去年冬天二狗结婚的消息在村里一传出来,村里人都炸了锅了,这个铁定要打光棍的人跑哪里讨了个媳妇儿,媳妇长的还挺俊,听说比二狗小三四岁呢!
苏玉兰赶到供销社门口的时候,二狗已经收摊了,买不到肉就不能包饺子,苏玉兰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了二狗家。
二狗媳妇儿确实长的俊,说话也中听,虽然她跟苏玉兰没接触过,但是苏玉兰在村里也是名人了,她却是认得的,
“嫂子,今儿咋有空到我家来了,快屋里坐!”
“不坐了,我买肉出来的晚了,就想着到家里来问问,肉还有吗?”
“振业去下地了,嫂子你坐着等下,我去看看。”
苏玉兰不进屋,二狗媳妇儿递了个板凳给苏玉兰,自己进了东厦房,一转身的功夫二狗媳妇掂着一块红肉儿出来了,瘦的多,肥的少。
这年月村里人买肉都捡着膘厚的买,有油水吃着香,瘦肉又不便宜,嚼着柴还没有不香,所以剩下的这一块儿是人们挑剩下的,只带了一层薄薄的白肉。
“嫂子,就剩这一块儿了,也不是好肉,你要多少?”
“都要了吧。”
没有那么多肥的,苏玉兰正好喜欢,虽然是给男神包饺子,但是酸萝卜赵婶给的多,天暖和起来这东西也放不住了,这一大块肉和酸萝卜包了饺子剩下的馅还可以包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