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YB】重生八零之辣媳当家朱睿苏玉兰》-第4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强强对朱睿的话一点儿都不怀疑,伸出小手来跟朱睿击了个掌,苏玉兰这回是彻底服了,就在她眼皮底下,都不知道这俩人什么时候达成的这种默契。

        男神只说会再来,都没说住在哪里?万一不来以后是不是就见不着了?

        “强强,你怎么都不问问叔叔住在哪里啊?”

        强强摆弄着手里的小枪,都没有看苏玉兰,

        “为什么要问啊?”

        “万一叔叔不来看你,你不想去看叔叔吗?”

        “娘,叔叔说来就一定回来,叔叔是不会骗人的!”

        好吧,强强对朱睿的这种无条件信任,苏玉兰服气了!

        这一大一小也不知道哪个磁场互相吸引了,一个铁骨变柔情,一个深信不疑,苏玉兰一下想到了“忘年交”这个词。

        好吧,苏玉兰不得不承认她是有点嫉妒强强了!

        回到屋里,苏玉兰把包里的东西拿了出来,男神买的可真不少,不光她想到的买了,好些她没想到的也都有,只是唯独没有见到尿不湿,看来尿不湿现在还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这孩子生的有点早了!苏玉兰在心里默默吐槽。

        还有一个袋子里装的全是整理好的小衣服,夏天的冬天的都有,不是蓝色就是绿色的,看来男神朋友家是个男宝宝。

        这个孩子出生的月份天气应该还是有些冷,好像小孩子是在被子里不用抱出来的,用不用准备棉衣苏玉兰心里也没谱,不过现在有了这些,倒是让她省心不少,就算没有准备,到时候真用上了也不会抓瞎。

        小被子她自己做了两条,以前她给朋友家的宝宝送过小包被,买的时候她打开看过,比起普通小被子来,包被的做法并没有复杂太多,只是设计的比较合理,多了几条拉链和扣子,就解决了孩子蹬被子的烦恼。

        苏玉兰脑子里有印象,就按照记忆里的做了两条出来。

        没有尿不湿,还得多准备点尿布,不过好歹家里不缺布,拿开水烫烫,洗干净,剪好就行了。

        其他的东西苏玉兰也想不到了,看着这一堆东西,她现在心里已经有底了,没有前些日子那种慌乱手足无措的感觉了。

        ......

        过了两天,老公公来了信,宅基地的事儿说好了,只要她去大队交了钱,这事儿就算准了。

        四分地,五间房的地皮,苏玉兰交了五百块钱。

        宅基地她选在了大桥村北口,进城的必经之路。

        虽然以后村村通,农村的路面都要硬化,但是这也是几十年以后的事儿,最近这些年,村里面的泥路一直都会是这样,下了雨就出不了村,把新房子盖在村口,紧挨着进城的大路,出入都要方便很多。

        盖房子苏玉兰是一窍不通,不过村里房子的结构实在是太简单了,两间房一个大屋子,桌椅,床都在一个屋里,根本就没有客卧之分,房子再老些就跟苏玉兰家这样的,南北通炕,一家几口都在一个炕上睡,特别不方便。

        苏玉兰决定要按照后世单元楼的分布自己设计房子的结构,农村没有上下水,房间里不用考虑卫生间,三个孩子最少得有两间卧室,肚子里这个如果是女孩,就男女分,如果是男孩,两间卧室可以留一间当客房,再加上自己一间,就是三室一厅,餐厅不用考虑,盖两间东屋厨房和餐厅就都有了。

        那块地皮苏玉兰还没有去现场看过,不过四分地换算下来有260多平,不管怎么算长宽都最少能有十五米,院子留那么大也没有用,房子南北跨度可以加长点儿,空间利用率会提高很多。

        三间的地方可以规划出三室一厅来,还有两间,苏玉兰也想好了,分开盖,由于南北跨度大了,可以再中间隔一下,前面部分做客厅,后面放张床就是个小卧室,将来可以给公婆养老住,另外一间暂时用做她和晓梅的工作间。

        两间东屋再加上一个门洞,一共要起八间房,算下来是个不小的工程,最好能找个懂行的做个预算,不然苏玉兰心里也有点儿没底。

        老公公说要盖的话出了正月就可以动工,按照月份算下来,她生孩子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事情都凑到一起,钱只出不进,如果不控制下造价,钱花漏了可不是什么妙事。

        现在还没有包工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村里干泥瓦匠的都是自己出去找零活,谁家有活儿就去找主人家谈价格,干一天挣一天的钱。

        但是由于少了包工头这个中间商,盖房子要找人就得全靠主人家一家一家的找,这件事儿苏玉兰靠给了赵叔,赵叔干过瓦匠,认识几个这样的人,刚开春地里活儿还不多,听到建国媳妇儿要盖房子,也有几个主动过来问的,不出村就有活儿干,这种事儿村里人巴不得天天都有才好。

        干活的人都找好了,买砖确是要到十几里之外的砖厂自己去拉,大队有台拖拉机,是以前吃大锅饭时候的集体财产,现在都归了村委会,苏玉兰去找了村长,以租用的形式给了一部分租金,有了拖拉机,砖、石子、沙子、水泥运输起来就方便多了。

      ¡¡¡¡¡î¡¢Ò»°ÙÁãÈý¡¢×©±»ÍµÁË

        直到二月二,东西都准备妥当了,赵叔让苏玉兰准备了两挂鞭炮,

        破土要有响动,这个是老礼,苏玉兰不知道的,赵叔都替她想到了,“噼里啪啦”一阵响过之后,就正式开工了。

        先是挑沟打地基,苏玉兰自己画的设计图早让赵叔和干活的工人看了好多遍了,村里还没有人盖过这样的结构,赵叔怕有什么差错,拉着卷尺把尺寸量了又量,再用白灰拉好线,这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房子盖成什么样,全看地基打成什么样,只要地基打好了,剩下直接垒墙面的活儿就简单多了。

        都是一个村的,苏玉兰挺着大肚子中午张罗十几个人的饭也不现实,谈工钱的时候都已经说好了,中午不管饭,工钱每天多加两毛钱。

        苏玉兰本来出的工钱就不低,现在又多出两毛钱来,人们干起活来更有劲儿了,刚开春,天气也不热,苏玉兰每天在家里烧上两桶开水,赵婶帮着送过去,如此忙活了十几天,房子已经有了雏形。

        村里人不出村一般不往这儿走,现在时不时就会有人三三两两的组团过来看看。

        虽然村里人都知道苏玉兰挣到钱了,但是到底能挣多少他们可没数儿,现在眼瞅着五间新房戳在这儿,一块儿坯都没打,用的全是砖窑里烧出来的砖,这么大一个院,要盖好怎么也得花2000多块钱吧!

        苏玉兰盖的这房子在村里人心头上都插了一刀,有羡慕嫉妒恨的,有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那些在街上“开大会”的嘴里说出的五句话有四句都是在讨论苏玉兰家的新房。

        傻奎娘天天听那些人叨叨,说的事事的,不就是盖个房子吗?

        她家的房子也是才翻盖起来的,难道苏玉兰一个娘们儿家还能盖的比她家的房子要好?

        傻奎娘装着去找人,跑到村北去转了一趟,回到家里就坐不住了,凭啥那刁娘们能盖那么气派的房子,当初她家里盖房子的时候只是把老房子拆了重新翻盖的,三间的地方,再怎么都没法跟人家五间比。

        傻奎娘心里气不顺,那刁娘们儿处处压自己一头,她怎么能气的下?偏偏她家大顺还告诉她不要招惹苏玉兰,怎么啦?那娘们是长了三头六臂吗?为什么自己要处处受她的气!

        ......

        隔天上午刚开工,赵叔就气喘吁吁的跑回来了,

        “你快去看看吧,咱的砖被偷了!”

        “砖被偷了?”

        苏玉兰也赶紧出了门,动工这么长时间,都没出什么状况,眼看着就要封顶了,排在院里的两排砖竟然少了一排,那一排砖用拖拉机拉是没多少,但是拖拉机动静太大,晚上不管从哪里过都能听到响动,如果靠人用小拉车拉,这一排砖得拉好几趟。

        家里先是进贼被偷了钱,现在老二媳妇儿盖房子又被偷了砖,李有田去报案都不用别人陪着了,上次家里连个警察都没下来,这次李有田有了经验,故意把事情往大了说,反正就是被偷了,丢的是一排还是两排,他老糊涂了,记不清楚了。

        局里正在抓严打,上面都派了人来主抓此事了,竟然还有人在这个时候顶风作案,给李有田做记录的年轻警察小张不敢怠慢,赶紧把事情报了上去。

      ¡¡¡¡¸Õ»Øµ½Öµ°àÊÒСÕžͿ´µ½Öìî£ÔÚ¸úÀîÓÐÌï̸»°£¬ÕâλС¾¯²ìÐÄÀïÓеãìþìý£¬ÉúÅÂ×Ô¼ºÄÄÀï×öµÄ²»ºÃÔÚÕâÎ»ÃæÇ°¹ÒÁ˺š£

        按说上面下来的,坐在办公室里喝喝茶,听听报告就好了,可这位从来不在办公室里呆着,哪里要出现场他比他们这些小人物跑的还快。

        农村丢东西的事情多了去了,家里丢只鸡,丢只鸭的这样的小事儿甚至都会有老乡跑来报案,这样的事儿如果每件都要管,就是把局里的人跑断腿都管不过来。

        李有田很着急,生怕警察不管这事儿,小警察去上报了,他看着又过来一位,赶紧把事情又说一遍。

        农村盖房子不是小事儿,丢了那么多砖老人家着急很正常,朱睿把李有田安抚了一下,既然已经有人处理了,那就先等下看吧!

        如果换成以前在刑警队,接到报案,必须马上组织人去现场,时间越长现场被破坏的越多,对取证就越不利,但是现在这里来报案的大多都是些邻里【创建和谐家园】或者一些家务事,对这些事儿朱睿不擅长,而且他只是来督管,局里具体的工作安排,他不想插手。

        过了一会儿,还是没有消息下来,李有田坐不住了,警察不去的话砖又白丢了,而且那么多人等着呢,都没法干活,这些人的工钱都是按天发的,这么长时间不干活不是白出钱了吗?

        看小警察对后来这位的态度,李有田心里打了个小算盘,这个人可能官大些,

        “警察同志啊,我们小老百姓盖个房子不容易啊,不瞒你说,我儿子死了,儿媳妇大着肚子张罗盖房子,又出了这种事儿,你们要是不管,我们可就没活路了!”

        这事儿朱睿本不想插手,可大桥村大着肚子又死了丈夫的女人不能有几个吧?朱睿一下就想到了苏玉兰。

        朱睿一边安慰李有田,一边又让小警察去催一催。

        朱队的话,小警察不敢不听,只能又颠颠的去找他们刘队长。

        今年严打来临,各地的警力都严重不足,平吉县这样的小县城平时警备就不足,到这个时候警力更是紧张,巡逻、执勤......哪里都需要安排人手,哪里还能抽的出人手下村里去管这点儿小事,可刘队长一听是朱队嘱托要问的,他也得思量思量了。

        都是队长,他只是县公安局的小队长,那可是市局刑警队的队长,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被“发配”到这小地方来了,但级别待遇都没变,调回去是迟早的事儿,朱队关照的事儿,他还是亲自去看看。

        刘队长一看到朱睿就换上了一副笑脸,

        “朱队也在呢。”

      ¡¡¡¡¡î¡¢Ò»°ÙÁãËÄ¡¢ÓеãÐÄÌÛ

        刘队再转过头对着李有田又换成了一副面无表情,公事公办的态度,

        “老同志,情况我们都已经备案了解了,马上就会派人去调查,你先回去等消息。”

        有了上次的经验,李有田这回说什么都不走了,一堆人等着呢,警察不去他们怎么继续开工,他现在真要听话回去了,准是等来等去又没音了。

        这次李有田认准了朱睿是管事的,这俩警察都对这位叫什么朱队的很客气,

        “朱警官,你帮帮我们吧,砖被偷了,家里的房子就盖不成了!”

        朱睿初来乍到,这事儿本来就该刘队做主,他不想过多干涉,不过刘队长这一套说辞他也看得清楚,让人回去等消息,其实就是没了下文。

        刘队长肯亲自过来,原以为报案的老头跟朱队有什么瓜葛呢,听老头称呼朱队“朱警官”,看来是并不认识,那这就好办了,

        “老同志,我们的工作都是有安排的,让你回去等消息你就先回去,你在这儿一直不走也影响我们工作。”

        说完看了身边的小警察一眼,汇报都不把情况了解清楚,早知道这老头跟朱队没有关系,他还下来干什么。

        平吉县这么多行政村,哪天没几个为了鸡毛蒜皮跑来报案的,丢点儿东西就要找他汇报,他一个人能管的过来这么多事吗?

        朱警官不说话,李有田有些失望,难道这个警官不是管事的?

        做记录的小警察也劝李有田,

        “大伯,你先回去,我们队长都说了让你回去等消息,你就先回去等着,有消息我们会通知你的!”

        通知个屁!李有田在心里骂了一声,就是想把他撵回去,他一走,这事儿指定就没人管了。

        但是这里是公安局,李有田不敢说混话,在他心里,警察想抓人找个理由就能给抓起来,他指望的朱警官啥都不说,这俩警察都让他回去,李有田没了法子,只能出来了,但是到了公安局大门口他就蹲下不走了。

        不是让他等消息吗?他就在这等,看他们什么时候能给自己回信。

        李有田虽说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但人性从根本上来说对职业是没有区分的,就像弹簧一样你硬他就软,你软他就硬。

        刘队的态度虽然不怎么好,但是说话却一直是客客气气的,小张更是不敢说什么难听的话,这才让李有田萌生了要跟警察耗着的想法,当然他一个老农民,就算胆子再大也是不敢警察对着干的。

        刘队还没离开,门卫就过来了,听到李有田蹲在大门口,刘队有些不耐烦了,一个农村来的老头儿,蹲在门口不走是想威胁谁?

        “把人赶走。”

        朱睿对刘队长这样处理本就有些不满,知道下面分局对这类丢东西的案件都不怎么重视,但是这位老同志的情况不是普通的丢东西,是砖被偷,而且数量还不小,这么轻易打发本就不怎么合理,现在又要赶人,朱睿只好插上话了,

        “刘队,这案子不该安排两个人去看看现场吗?”

        刘队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

        “朱队,你刚从市局下来不了解情况,农村人丢个鸡丢个狗都要来报案,这些事儿管都管不过来。再说现在人手都安排出去了,哪里还有闲人啊。”

        是管不过来还是根本就不想管?

        朱睿刚过来也不想跟人起冲突,

        “这样,你安排个人过来值班,我带着小张出趟现场。”

        小张就是刚才给李有田做记录的那个小警察,听到朱队要带自己出现场,小张有些激动,能跟着市刑警队的队长出警这样的机会可不是谁都能碰到的!

        大桥村虽说不是很远,但也不是很近,朱队要出现场,刘队虽然不悦还是把警车的钥匙拿了出来。

        这年头小车可不是人人都能开的,汽车都是配给各个单位的,不是领导都开不上。

        公安局办案当然有警车,但局里不光是经费紧张,车辆也很紧俏,一般的案件根本就不会出动警车。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0:57:48